欢迎光临!查询试卷\课件\优质课请在此输入关键字:
网站首页 >> 生物题库 >> 高三试题 >> 文章内容

山东海南等新高考地区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解析版

[日期:2020-11-04]   来源:  作者:   阅读:0[字体: ]

2021届(山东、海南等新高考地区)高三上学期期中生 物(B)

完整版免注册下载地址: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Pvp7c7Y587cHgb2qDzck6w 提取码: 7pzq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单选题(本小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关于病毒的叙述,错误的是
A.病毒是导致人体细胞发生癌变的一种因素
B.野生动物携带的病毒可导致人类病毒性传染病
C.DNA病毒比RNA病毒具有更强的变异性
D.病毒增殖需要宿主细胞中酶与ATP的参与
2.下列关于蛋白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在DNA--蛋白质复合物中的蛋白质不可能是RNA聚合酶
B.在底物--蛋白质复合物中的蛋白质一定是起催化作用的酶
C.在糖--蛋白质复合物中的蛋白质有识别、润滑和保护作用
D.在抗原--蛋白质复合物中的蛋白质可能由记忆细胞产生
3.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①细胞骨架与细胞的物质运输、能量转换等生命活动密切相关
②科学上常用台盼蓝染色鉴别死细胞和活细胞,这种“染色排除法”利用的是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③溶酶体内部含有多种水解酶,有些疾病是由于溶酶体内缺乏某种酶产生的
④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
⑤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由胰腺分泌
⑥免疫活性物质都是由免疫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
A.①②⑤ B.②⑤⑥ C.③④⑥ D.②③④
4.经内质网加工的蛋白质进入高尔基体后,S酶会在其中的某些蛋白质上形成M6P标志。具有该标志的蛋白质能被高尔基体膜上的M6P受体识别,经高尔基体膜包裹形成囊泡,在囊泡逐渐转化为溶酶体的过程中,带有M6P标志的蛋白质转化为溶酶体酶;不能发生此识别过程的蛋白质经囊泡运往细胞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M6P标志的形成过程体现了S酶的专一性
B.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参与溶酶体酶的合成
C.S酶功能丧失的细胞中,衰老和损伤的细胞器会在细胞内积累
D.M6P受体基因缺陷的细胞中,带有M6P标志的蛋白质会聚集在高尔基体内
5.取某植物的成熟叶片,用打孔器获取叶圆片,等分成两份,分别放入浓度(单位为g/mL)相同的甲糖溶液和乙糖溶液中,得到甲、乙两个实验组(甲糖的相对分子质量约为乙糖的2倍)。水分交换达到平衡时,检测甲、乙两组的溶液浓度,发现甲组中甲糖溶液浓度升高。在此期间叶细胞和溶液之间没有溶质交换。据此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组叶细胞吸收了甲糖溶液中的水使甲糖溶液浓度升高
B.若测得乙糖溶液浓度不变,则乙组叶细胞的净吸水量为零
C.若测得乙糖溶液浓度降低,则乙组叶肉细胞可能发生了质壁分离
D.若测得乙糖溶液浓度升高,则叶细胞的净吸水量乙组大于甲组
6.为研究酶作用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究pH对过氧化氢酶的影响”的活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反应小室应保持在适宜水温的托盘中
B.加入各组反应小室中含有酶的滤纸片的大小和数量应一致
C.将H2O2加到反应小室中的滤纸片上后需迅速加入pH缓冲液
D.比较各组量筒中收集的气体量可判断过氧化氢酶作用的适宜pH范围
7.某油料作物种子中脂肪含量为种子干重的70%。某研究小组将种子置于温度、水分(蒸馏水)、通气等条件适宜的黑暗环境中培养,定期检查萌发种子(含幼苗)的干重,结果表明:脂肪含量逐渐减少,到第11d时减少了90%,干重变化如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萌发之前,种子干重增加的主要元素是碳
B.萌发之后,幼苗干重会增加,且增加的主要元素是氧
C.萌发过程中,干重的减少是因为呼吸作用
D.萌发初期,细胞通过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增殖分化
8.研究人员从菠菜中分离类囊体,将其与16种酶等物质一起用单层脂质分子包裹成油包水液滴,从而构建半人工光合作用反应体系。该反应体系在光照条件下可实现连续的CO2固定与还原,并不断产生有机物乙醇酸。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产生乙醇酸的场所相当于叶绿体基质
B.该反应体系不断消耗的物质仅是CO2
C.类囊体产生的ATP和O2参与CO2固定与还原
D.与叶绿体相比,该反应体系不含光合作用色素
9.下列关于细胞的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叙述中错误的是
A.细胞的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都能发生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
B.细胞的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都需要解旋酶、DNA聚合酶、RNA聚合酶等酶的催化
C.细胞的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都只有一次着丝点的分裂
D.细胞的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都有纺锤体的形成
10.下图是某二倍体植物中一个正在进行分裂的某种细胞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分析的错误的是

A.该细胞含有4个染色体组
B.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后期
C.该细胞中发生的突变是不能遗传给后代的
D.图中等位基因(A、a)的出现是基因突变的结果
11.对性腺组织细胞进行荧光标记,等位基因M、m(常染色体上)都被标记为黄色,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下列有关推测合理的是
A.若观察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则在赤道板附近会出现4个黄色荧光点
B.若观察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则某条染色体上一定有2个黄色点
C.若观察处于四分体时期的细胞,则所有四分体都有4个黄色荧光点
D.若观察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细胞,则一定会出现含2个黄色荧光点的染色体
12.图一是某动物细胞分裂中部分染色体行为示意图,三个细胞均来自同一个体;图二是该动物某细胞分裂过程染色体数目变化的数学模型(部分时期)。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

①图二处于CD后段的细胞在细胞中央会出现细胞板
②图二CD段对应的细胞中一定有同源染色体
③图二可表示乙或丙细胞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规律
④依据每条染色体都含有染色单体可判断甲细胞是初级卵母细胞
A.一项 B.二项 C.三项 D.四项
13.已知果蝇的长翅和截翅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多只长翅果蝇进行单对交配(每个瓶中有1只雌果蝇和1只雄果蝇),子代果蝇中长翅∶截翅=3∶1。据此无法判断的是
A.长翅是显性性状还是隐性性状
B.亲代雌蝇是杂合子还是纯合子
C.该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还是X染色体上
D.该等位基因在雌蝇体细胞中是否成对存在
14.果蝇的红眼基因(R)对白眼基因(r)为显性,位于X染色体上;长翅基因(B)对残翅基因(b)为显性,位于常染色体上。现有一只红眼长翅果蝇与一只白眼长翅果蝇交配,F1雄蝇中有1/8为白眼残翅,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亲本雌、雄蝇的基因型分别是BbXRXr、BbXrY
B.F1中出现长翅白眼雄蝇的概率为3/16
C.雌、雄亲本产生含Xr配子的概率相同
D.F1中出现白眼残翅雌蝇的概率也是1/8
15.下列关于同位素标记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一不含32P标记的DNA,在含32P的原料中复制n次,子代DNA含有32P的为2n-2
B.用CO2和H218O培养小球藻,可检测光合作用过程中产生氧气的来源
C.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首先要获得同时含有32P与35S标记的噬菌体
D.同位素标记法可用于分泌蛋白分泌过程的研究以及基因诊断、修复有缺陷基因
16.物质B与碱基T的结构相似,可替代碱基T参与DNA的复制。两条单链均含有物质B的DNA(记为BB)可被染成浅色,一条单链含物质B的DNA(记为BT)能染成深色,而不含物质B的DNA(记为TT)不被染色。下图是用物质B处理蚕豆根尖细胞后,在不同细胞周期观察到的某条染色体的三种图像。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物质B掺入DNA的过程主要发生在根尖细胞的分裂中期
B.甲图的染色单体均为BT型,两染色单体的物质B含量一般相同
C.甲图的染色单体复制成乙的事实支持DNA的半保留复制学说
D.乙、丙图染色体最早出现在蚕豆根尖细胞的第二个细胞周期中
17.关于真核生物的遗传信息及其传递的叙述,错误的是
A.遗传信息可以从DNA流向RNA,也可以从RNA流向蛋白质
B.细胞中以DNA的一条单链为模板转录出的RNA均可编码多肽
C.细胞中DNA分子的碱基总数与所有基因的碱基数之和不相等
D.染色体DNA分子中的一条单链可以转录出不同的 RNA分子
18.有人将大肠杆菌的DNA聚合酶、4种脱氧核苷三磷酸dNTP(即dN-Pα~Pβ~Pγ,其中Pγ用P标记)、微量的T2噬菌体DNA混合液在有Mg2+存在的条件下于37℃静置30min,检测是否能合成DNA分子以及放射性。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无DNA合成,原DNA中无放射性,因为实验装置中未提供能量
B.有DNA合成,新DNA中无放射性,新DNA碱基序列与T2噬菌体的DNA相同
C.有DNA合成,新DNA中有放射性,新DNA碱基序列与T2噬菌体的DNA相同
D.有DNA合成,新DNA中有放射性,新DNA碱基序列与大肠杆菌的DNA相同
19.下图表示生物体内基因控制性状的流程,分析正确的是

①I过程需要DNA链作模板、四种核糖核苷酸为原料,葡萄糖为其直接供能
②豌豆的圆粒和皱粒出现的根本原因是Ⅱ过程中合成的蛋白质不同
③某段DNA中的基因发生突变,一定会导致该个体的性状发生改变
④与二倍体植株相比,其多倍体植株细胞内I与Ⅱ的过程一般更旺盛
⑤杂交育种一般从F2开始选择,是由于重组性状在F2个体发育中,经I、Ⅱ、Ⅲ过程后才表现出来
A.④⑤ B.②⑤ C.①④ D.①⑤
20.下列有关生物变异和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突变一定不利于生物适应环境,但可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B.21三体综合征患儿的病因是亲代进行减数分裂时,染色体分离异常
C.害虫在接触到农药后,会产生抗药性的变异
D.用二倍体西瓜给四倍体西瓜授粉,则四倍体植株上会结出三倍体无子西瓜
21.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不含同源染色体的个体一定是单倍体,但单倍体可能含有同源染色体
B.水稻(2N=24)基因组计划需要测定的是水稻体细胞中13染色体上的遗传信息
C.杂交育种一般通过杂交、选择、纯合化等手段培育新品种
D.在单倍体育种和多倍体育种中,通常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或萌发种子
22.有关图中育种方法或生理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乙依据的育种原理相同 B.乙得到的纯合子植株一定是二倍体
C.丙所示分裂方式有利于生物进化 D.丁中R型细菌的转化是基因突变的结果
23.果蝇种群中某个体X染色体上增加了一个相同片段,使其复眼由椭圆形变成条形。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条形眼果蝇在自然选择过程中可能会被淘汰
B.该变异属于基因突变,产生了生物进化的原材料
C.该条形眼果蝇与正常椭圆形眼果蝇之间存在着生殖隔离
D.该条形眼果蝇的基因种类数与基因库中的相同
24.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亚洲人和非洲人的种群基因库相同,但具体基因频率不同
B.Dd植株多代自交过程中,DD基因型频率增加,表明豌豆在进化
C.二倍体和四倍体西瓜可以杂交,所以它们之间不存在生殖隔离
D.野兔伪装性较好的体色和鹰敏锐的视力是相互选择的结果
25.若某哺乳动物毛发颜色由基因De(褐色)、Df(灰色)、d(白色)控制,其中De和Df分别对d完全显性。毛发形状由基因H(卷毛)、h(直毛)控制。控制两种性状的等位基因均位于常染色体上且独立遗传。基因型为DedHh和DfdHh的雌雄个体交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De对Df共显性、H对h完全显性,则F1有6种表现型
B.若De对Df共显性、H对h不完全显性,则F1有12种表现型
C.若De对Df不完全显性、H对h完全显性,则F1有9种表现型
D.若De对Df完全显性、H对h不完全显性,则F1有8种表现型
二、非选择题
26.(10分)真核细胞的膜结构具有重要功能。请参照表中内容完成下表。
结构名称 突触 高尔基体 (1)_________ 叶绿体的类囊体膜
功能 (2)_________ (3)_________ 控制物质
进出细胞 作为能量
转换的场所
膜的主
要成分 (4)_________
功能
举例 在缩手反射中参与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参与豚鼠胰腺腺泡细胞分泌蛋白的形成过程 参与K+从土壤进入植物根细胞的过程 (5)_________
27.(10分)图甲表示:光照条件下,若环境中O2浓度高时,细胞内的Rubisco酶催化C5与CO2反应,完成光合作用;若环境中CO2浓度低、O2浓度高时,该酶催化C5与O2反应,经一系列变化后生产CO2,这种植物在光下吸收O2产生CO2的现象称为光呼吸。图乙所示为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对光合速率发生的影响,据图回答问题:

(1)由图示得知,该植物进行光呼吸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夏季晴朗的中午,细胞内O2/CO2值______________(升高/降低)。此时有利于_______________(填“光呼吸”或“光合作用”)过程。生产实践中常用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来降低光呼吸,以减少产量损失。
(2)图甲、乙所示体现了______________种环境因素对光合速率的影响,生产实践中必须考虑它们的综合作用。若图示影响因素不变,对该植物追施适量氮肥,光合作用增强,原因是N元素是参与光合作用中的许多重要物质如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两例)的组成成分。
28.(10分)细胞周期可分为分裂间期和分裂期(M期),根据DNA合成情况,分裂间期又分为G1期、S期和G2期。为了保证细胞周期的正常运转,细胞自身存在着一系列监控系统(检验点),对细胞周期的过程是否发生异常加以检测,部分检验点如图所示。只有当相应的过程正常完成,细胞周期才能进入下一个阶段运行。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与G1期细胞相比,G2期细胞中染色体及核DNA数量的变化是__________。
(2)细胞有丝分裂的重要意义在于通过__________,保持亲子代细胞之间的遗传稳定性。图中检验点1、2和3的作用在于检验DNA分子是否__________(填序号:①损伤和修复、②完成复制);检验发生分离的染色体是否正确到达细胞两极,从而决定胞质是否分裂的检验点是__________。
(3)细胞癌变与细胞周期调控异常有关,癌细胞的主要特征是_________。有些癌症采用放射性治疗效果较好,放疗前用药物使癌细胞同步化,治疗效果会更好。诱导细胞同步化的方法主要有两种:DNA合成阻断法、分裂中期阻断法。前者可用药物特异性抑制DNA合成,主要激活检验点__________,将癌细胞阻滞在S期;后者可用秋水仙碱抑制__________的形成,主要激活检验点__________,使癌细胞停滞于中期。
29.(10分)番茄的花粉在花瓣开放前就已成熟,花开前两天就有授粉能力,这种开花习性决定了番茄属自花授粉的作物。番茄的紫茎和绿茎是一对相对性状,缺刻叶和马铃薯叶是另一对相对性状,各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现利用番茄植株进行了两组杂交实验。
甲组:紫茎缺刻叶与绿茎缺刻叶杂交,子一代紫茎缺刻叶∶紫茎马铃薯叶=3∶1
乙组:紫茎缺刻叶与绿茎缺刻叶杂交,子一代紫茎缺刻叶紫茎马铃薯叶∶绿茎缺刻叶∶绿茎马铃薯叶=3∶1∶3∶1
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甲、乙两组的亲本中表现型为___________的番茄植株的基因型相同。
(2)根据第___________组的杂交结果,可说明其满足孟德尔的自由组合定律。请设计最简便的方案予以证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只从番茄茎颜色的角度考虑,乙组的子一代在自然条件下再获得子二代,上下代进行比较,绿茎的比例将___________。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进行分析,上下代是否___________(填“是”或“否”)发生了进化。
30.(10分)大豆蛋白在人体内经消化道中酶的作用后,可形成小肽(短的肽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大豆细胞中,以mRNA为模板合成蛋白质时,除mRNA外还需要其他种类的核酸分子参与,它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豆细胞中大多数mRNA和RNA聚合酶从合成部位到执行功能部位需要经过核孔。就细胞核和细胞质这两个部位来说,作为mRNA合成部位的是____________,作为mRNA执行功能部位的是______________;作为RNA聚合酶合成部位的是______________,作为RNA聚合酶执行功能部位的是______________。
(3)部分氨基酸的密码子如表所示。若来自大豆的某小肽对应的编码序列为UACGAACAUUGG,则该小肽的氨基酸序列是______________。若该小肽对应的DNA序列有3处碱基发生了替换,但小肽的氨基酸序列不变,则此时编码小肽的RNA序列为______________。
氨基酸 密码子
色氨酸 UGG
谷氨酸 GAA、GAG
酪氨酸 UAC、UAU
组氨酸 CAU、CAC

 

 

 

2020-2021学年上学期高三期中备考金卷
生物答案(B)
1.【答案】C
【解析】病毒属于导致人体细胞发生癌变的生物因素,A正确;有些病毒在人和野生动物体内都可寄生,因此野生动物携带的病毒可导致人类病毒性传染病,B正确;RNA通常为单链结构,稳定性差,因此,RNA病毒比DNA病毒具有更强的变异性,C错误;病毒是专性寄生物,没有独立的代谢系统,其增殖过程需要宿主细胞中酶与ATP的参与,D正确。
2.【答案】B
【解析】在基因转录时,RNA聚合酶与DNA上的RNA聚合酶结合位点识别并结合,催化DNA转录形成RNA,A错误;作为酶类的蛋白质与底物结合,可催化底物的分解,B正确;细胞膜上的糖类与蛋白质结合构成糖蛋白,糖蛋白具有识别、润滑和保护作用,单独的蛋白质没有上述功能,C错误;抗原可与抗体特异性结合,故在抗原--蛋白质复合物中的蛋白质应为抗体,抗体是由浆细胞合成并分泌的,D错误。故选B。
3.【答案】B
【解析】细胞骨架是由蛋白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与细胞运动、分裂、分化以及物质运输、能量转换、信息传递等生命活动密切相关,①正确;台盼蓝不能被活细胞吸收,当细胞死亡后,生物膜失去了选择透过性,台盼蓝才能进入细胞,因此用台盼蓝染色,活细胞不能被染成蓝色,而死细胞则能被染成蓝色,这种“染色排除法”利用的是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②错误;溶酶体是“消化车间”,内部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够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所以有些疾病是由于溶酶体内缺乏某种酶产生的,③正确;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即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④正确;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由小肠黏膜分泌,⑤错误;免疫活性物质是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⑥错误。综上所述,供选答案组合,B项正确,A、C、D三项均错误。
4.【答案】D
【解析】酶具有专一性的特点,S酶在某些蛋白质上形成M6P标志,体现了S酶的专一性,A正确;由题干分析可知,部分经内质网加工的蛋白质,在S酶的作用下会转变为溶酶体酶,该蛋白质是由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的,B正确;由题干分析可知,在S酶的作用下形成溶酶体酶,而S酶功能丧失的细胞中,溶酶体的合成会受阻,则衰老和损伤的细胞器会在细胞内积累,C正确;M6P受体基因缺陷的细胞中,带有M6P标志的蛋白质不能被识别,最终会被分泌到细胞外,D错误。
5.【答案】D
【解析】由题干信息可知,叶细胞与溶液之间无溶质交换,而甲组的甲糖溶液浓度升高,则可能是由于叶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大于甲糖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引起了细胞吸水,A正确;若乙糖溶液浓度不变,说明乙糖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与叶细胞的细胞液浓度相等,叶细胞净吸水量为零,B正确;若乙糖溶液浓度降低,说明细胞失水,叶肉细胞可能发生了质壁分离,C正确;若乙糖溶液浓度升高,说明乙糖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低于叶细胞的细胞液浓度,细胞吸水,而乙糖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约为甲糖溶液的2倍,因此叶细胞的净吸水量应是乙组小于甲组,D错误。
6.【答案】C
【解析】温度也会影响酶的活性,且该实验中温度为无关变量,应保持相同且适宜,则反应小室应保持在适宜水温的托盘中,A正确;各组的滤纸片大小和数量属于无关变量,应保持一致,B正确;应将反应小室稍立起,使有滤纸片的一侧在上面,然后依次小心加入pH缓冲液和H2O2溶液,此时混合液不能与滤纸片接触,C错误;比较各组量筒中收集的气体量,可以反映在不同pH条件下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大小,从而判断过氧化氢酶的适宜pH范围,D正确。
7.【答案】C
【解析】种子萌发前,培养条件为黑暗,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无法吸收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所以种子干重增加的主要元素不是碳。油料作物种子,在萌发时,会将脂肪转化为糖类(糖类含氧量高于脂质),氧元素增加,故A错误;种子萌发后,幼苗干重增加主要是因为其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合成有机物,增加的元素主要是碳,故B错误;种子萌发过程中,细胞呼吸消耗有机物,使得干重减少,故C正确;种子萌发初期,细胞主要通过有丝分裂增殖分化,故D错误。
8.【答案】A
【解析】乙醇酸是在光合作用暗反应产生的,暗反应场所在叶绿体基质中,所以产生乙醇酸的场所相当于叶绿体基质,A正确;该反应体系中能进行光合作用整个过程,不断消耗的物质有CO2和H2O,B错误;类囊体产生的ATP参与C3的还原,产生的O2用于呼吸作用或释放到周围环境中,C错误;该体系含有类囊体,而类囊体的薄膜上含有光合作用色素,D错误。
9.【答案】A
【解析】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不会出现基因重组,A项错误;细胞的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都需要进行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需要解旋酶、DNA聚合酶、RNA聚合酶等酶的催化,B项正确;细胞的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都只有一次着丝点的分裂,C项正确;细胞的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都有纺锤体的形成,项正确。
10.【答案】C
【解析】题图显示:每一种形态的染色体各有4条,说明图中细胞含有4个染色体组,A正确;该细胞中含有4对同源染色体,呈现的特点是:着丝点分裂后形成的子染色体分别移向细胞两极,据此可判断处于有丝分裂的后期,B正确;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中,两极所对应的2条染色体是由一条染色体经过复制、再经过着丝点分裂而形成,正常情况下应含有相同的基因,而图示的细胞两极所对应的2条染色体却出现了等位基因,说明发生了基因突变,但不一定发生了隐性基因突变,发生在体细胞中的基因突变可题干无性生殖传递给后代,C错误,D正确。
11.【答案】A
【解析】由于染色体经过复制,基因也随之加倍,使每个四分体(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含有4个,即2个M和2个m,有丝分裂中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四分体时期的细胞中均含2个M基因,2个m基因,故细胞中会出现4个黄点,但并不是所有四分体都有4个黄点,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若还没有进行DNA复制,则含该基因的一条染色体上只有1个黄色点,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由于着丝点的分裂,细胞姐妹染色单体分离,故含有该基因的染色体上只有一个黄点,综上分析,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2.【答案】A
【解析】①图二CD段表示动物细胞分裂后期,动物细胞不会出现细胞板,而是通过细胞膜中间向内凹陷缢裂成两个子细胞,①错误;②图二CD段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原因是着丝点分裂,可能是有丝分裂后期,也可能是减二后期,减二后期无同源染色体,②错误;③图二可表示有丝分裂(乙细胞)或减数第二次分裂(丙细胞)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规律,③正确;④甲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且细胞质均等分裂,可以判断甲细胞是初级精母细胞,④错误。综上所述,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3.【答案】C
【解析】根据截翅为无中生有可知,截翅为隐性性状,长翅为显性性状,A不符合题意;根据杂交的后代发生性状分离可知,亲本雌蝇一定为杂合子,B不符合题意;无论控制翅形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常染色体上,后代中均会出现长翅∶截翅=3∶1的分离比,C符合题意;根据后代中长翅∶截翅=3∶1可知,控制翅形的基因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故可推测该等位基因在雌蝇体细胞中是成对存在的,D不符合题意。
14.【答案】D
【解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F1的雄果蝇中出现白眼残翅雄果蝇(bbXrY),因此亲本基因型肯定为Bb×Bb;据题干信息,若双亲的基因型为BbXrXr和BbXRY,则子一代中全部为白眼雄果蝇,不会出现的比例,故双亲的基因型只能为BbXRXr、BbXrY,A正确;F1中出现长翅白眼雄蝇的概率为,B正确;雌、雄亲本产生含Xr配子的概率均为,故相同,C正确;F1中出现白眼残翅雌蝇的概率为不是,故D错误。
15.【答案】B
【解析】一不含32P标记的DNA,在含32P的原料中复制n次,由于DNA进行半保留复制,子代DNA均含有32P,A项错误;用CO2和H218O培养小球藻,释放的氧气中18O,说明光合作用过程中产生的氧气来源于H218O,B项正确;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首先要获得分别含有32P与35S标记的噬菌体,C项错误;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氨基酸,可用于分泌蛋白分泌过程的研究,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基因探针,可用于基因诊断,但不能修复有缺陷基因,D项错误。
16.【答案】C
【解析】物质B与碱基T的结构相似,可替代碱基T参与DNA的复制,而DNA的复制发生在有丝分裂的间期,可见,物质B掺入DNA的过程主要发生在根尖细胞的分裂间期,A错误;由题意“一条单链含物质B的DNA(记为BT)能染成深色”可知:甲图的染色单体均为BT型,但两染色单体的物质B含量不一定相同,B错误;甲图的染色单体含有的DNA为一条单链含物质B的DNA,依据DNA分子的半保留复制,该DNA复制后形成的两个子代DNA,其中之一为一条单链含物质B的DNA,另一个为两条单链均含有物质B的DNA,前者所在的染色单体被染成深色,后者所在的染色单体被染成浅色,因此甲图的染色单体复制成乙的事实支持DNA的半保留复制学说,C正确;依据DNA分子的半保留复制可推知:乙图染色体最早出现在蚕豆根尖细胞的第二个细胞周期中,丙图染色体最早出现在蚕豆根尖细胞的第三个细胞周期中,D错误。
17.【答案】B
【解析】遗传信息的表达过程包括DNA转录成mRNA,mRNA进行翻译合成蛋白质,A正确;以DNA的一条单链为模板可以转录出mRNA、tRNA、rRNA等,mRNA可以编码多肽,而tRNA的功能是转运氨基酸,rRNA是构成核糖体的组成物质,B错误;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而DNA分子上还含有不具遗传效应的片段,因此DNA分子的碱基总数大于所有基因的碱基数之和,C正确;染色体DNA分子上含有多个基因,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一条单链可以转录出不同的RNA分子,D正确。
18.【答案】B
【解析】dNTP要作为DNA复制的原料则需要脱去Pβ和Pγ两个磷酸基团,该过程中可为DNA复制提供能量,A错误;由于T2噬菌体的DNA可作为模板,有原料、酶和能量,所以有DNA合成,且新合成DNA的碱基序列与T2噬菌体相同,又因Pγ用P标记,用作原料时已被脱去,故合成的DNA无放射性,B正确,C、D错误。
19.【答案】A
【解析】①I过程需要DNA链作模板、四种核糖核苷酸为原料,ATP为其直接供能,故①错误;②豌豆的圆粒和皱粒出现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突变,故②错误;③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等原因,基因突变不一定会导致该个体的性状发生改变,故③错误;④与二倍体植株相比,其多倍体植株的茎秆粗壮,果实中蛋白质等含量丰富,由此可见多倍体细胞内I与Ⅱ的过程一般更旺盛,故④正确;⑤杂交育种一般从F2开始选择,是由于重组性状在F2个体发育中,经转录、翻译形成蛋白质后才表现出来,故⑤正确。
20.【答案】B
【解析】突变是不定向的,不一定不利于生物适应环境,但可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A错误;21三体综合征患儿的病因是亲代进行减数分裂时,染色体分离异常导致形成了比正常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多一条的配子参与了受精作用,B正确;害虫在接触到农药前,就已经产生了抗药性的变异,农药的使用仅起到选择作用,而不是诱导变异,C错误;用二倍体西瓜给四倍体西瓜授粉,则四倍体植株上会结出四倍体有子西瓜,其内部的种子是三倍体,D错误。
21.【答案】C
【解析】异源二倍体生物不含有同源染色体,但却是二倍体生物,A错误;水稻是雌雄同株植物,没有性染色体,水稻是二倍体生物,因此水稻基因组计划只需测定12条染色体,B错误;杂交育种一般步骤:杂交→选择→自交纯合化,C正确;在单倍体育种中,先将花药离体培养成幼苗,再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不是处理种子,D错误。故选C。
22.【答案】C
【解析】甲(基因工程)的原理是基因重组,乙(单倍体育种)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A错误;乙得到的二倍体植株可以是二倍体也可以是多倍体,B错误;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发生了基因重组,导致产生的配子具有多样性,从而增加了生物的变异,增强了生物适应环境的能力,有利于生物的进化,C正确;丁中R型细菌的转化是基因重组的结果,D错误。
23.【答案】A
【解析】该条形眼果蝇在自然选择过程中是否会被淘汰,关键是看其是否更适应环境条件,若不适应环境则可能会被淘汰,A正确;根据前面的分析可知,该变异属于染色体变异,B错误;该条形眼果蝇与正常椭圆形眼果蝇之间仍然可以正常交配并繁殖可育个体,不存在生殖隔离,C错误;该条形眼果蝇的基因种类数比基因库中的基因种类数要少,D错误。
24.【答案】D
【解析】A.亚洲人和非洲人是同一物种,存在地理隔离,种群基因库有差异,具体基因频率不一定相同,A错误;B.Dd植株多代自交过程中,若D基因频率增加,表明豌豆在进化,B错误; C.二倍体西瓜与四倍体西瓜可以杂交,但不能产生可育后代,所以它们之间存在生殖隔离,C错误; D.生物是共同进化的,野兔伪装性较好的体色和鹰锐利的目光是相互选择的结果,D正确。选D。
25.【答案】B
【解析】若De对Df共显性,H对h完全显性,基因型为DedHh和DfdHh雌雄个体交配,毛发颜色基因型有则DeDf、Ded、Dfd和dd四种,表现型4种,毛发形状基因型有HH、Hh和hh三种,表现型2种,则F1有4×2=8种表现型,A错误;若De对Df共显性,H对h不完全显性,基因型为DedHh和DfdHh雌雄个体交配,毛发颜色基因型有则DeDf、Ded、Dfd和dd四种,表现型4种,毛发形状基因型有HH、Hh和hh三种,表现型3种,则F1有4×3=12种表现型,B正确;若De对Df不完全显性,H对h完全显性,基因型为DedHh和DfdHh雌雄个体交配,毛发颜色基因型有则DeDf、 Ded、Dfd和dd四种,表现型4种,毛发形状基因型有HH、Hh和hh三种,表现型2种,则F1有4×2=8种表现型,C错误;若De对Df完全显性,H对h不完全显性,基因型为DedHh和DfdHh雌雄个体交配,毛发颜色基因型有则DeDf、Ded、Dfd和dd四种,表现型3种,毛发形状基因型有HH、Hh和hh三种,表现型3种,则F1有3×3=9种表现型,D错误。
26.【答案】(1)细胞膜
(2)参与信息传递
(3)对蛋白质进行加工修饰
(4)脂质和蛋白质
(5)叶肉细胞进行光合作用时,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发生在类囊体膜上
【解析】(1)K+进入植物根细胞的过程为主动运输,体现了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2)兴奋在神经元之间是通过突触传递的,当兴奋传递到突触小体时,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进入突触间隙,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使突触后膜发生兴奋或抑制,该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参与信息传递的功能。(3)由分析可知,在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过程中,高尔基体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修饰后,“出芽”形成囊泡,最终将蛋白质分泌到细胞外。(4)由分析可知生物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5)类囊体薄膜上分布着光合色素和多种酶,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反应的场所,可以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27.【答案】除标注外,每空2分
(1)叶绿体基质和线粒体 升高 光呼吸(1分) 提高环境中二氧化碳的浓度(1分)
(2)4 ATP、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叶绿素、磷脂
【解析】根据题意分析,植物的Rubisco酶具有两方面的作用:当CO2浓度较高时,该酶催化C5与CO2反应,生成C3,C3在ATP和[H]的作用下完成光合作用;当O2浓度较高时,该酶催化C5与O2反应,产物经一系列变化后到线粒体中会产生CO2,这种植物在光下吸收O2产生CO2的现象称为光呼吸。由此可推知植物进行光呼吸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和线粒体。可据此答题。(1)由图示得知,该植物进行光呼吸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和线粒体;夏季晴朗的中午,光照强、温度高,蒸腾作用过大,植物为减少水分过量散失,气孔大量关闭,二氧化碳供应减少,氧气浓度高,所以细胞内O2/CO2值会升高;环境中CO2浓度低、O2浓度高时,有利于光呼吸的进行,所以夏季晴朗的中午的条件有利于光呼吸过程;根据光呼吸的条件可推知,生产实践中常用提高环境中二氧化碳的浓度的方法来降低光呼吸,以减少产量损失。(2)图甲、乙所示体现了O2浓度、CO2浓度、光照强度和温度共4种环境因素对光合速率的影响,生产实践中必须考虑它们的综合作用。参与光合作用中的许多重要物质如ATP、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叶绿素、磷脂等的元素组成中均有N元素,所以对植物适量追施氮肥,会使光合作用增强。
28.【答案】(1)染色体数不变,核DNA数加倍
(2)染色体正确复制和平均分配 ①② 检验点5
(3)细胞无限增殖 2 纺锤体 4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细胞周期中间期的染色体及DNA的变化,分裂期的规律及癌细胞的特征。(1)G2期细胞已完成DNA复制和组蛋白合成,其每条染色体含有两条染色单体,每个染色单体含有一个DNA,染色体数目不变,DNA加倍;(2)细胞有丝分裂的重要意义在于通过间期的染色体正确复制和分裂期的平均分配,保证亲子代细胞的遗传物质保持一致;保持遗传的稳定性。图中检验点1、2和3依次处在间期的G1-S、S、G2-M,其主要作用在于检验DNA分子是否损伤和修复,DNA是否完成复制;检验点5主要检验发生分离的染色体是否正确到达细胞两极,从而决定胞质是否分裂;(3)癌细胞的主要特征是细胞无限增殖,细胞表面糖蛋白减少,失去接触抑制;DNA合成阻断法是用药物特异性抑制癌细胞的DNA合成,主要激活检验点2,将癌细胞阻断在S期;分裂中期阻断法可用秋水仙素碱抑制纺锤体的形成,染色体不能移向两极,故主要激活检验点4,使癌细胞停滞于中期。
29.【答案】(1)绿茎缺刻
(2)乙 选择乙组亲本的紫茎缺刻叶植株进行自交,若后代(子一代)出现紫茎缺刻叶∶紫茎马铃薯叶∶绿茎缺刻叶∶绿茎马铃薯叶=9∶3∶3∶1,说明满足
(3)上升(增加、提高) 否
【解析】设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分别用A/a、B/b代替,则:(1)甲组紫茎缺刻叶与绿茎缺刻叶的基因型分别为AABb和aaBb,乙组紫茎缺刻叶与绿茎缺刻叶的基因型分别为AaBb和aaBb,所以两组的亲本中表现型为绿茎缺刻叶的番茄植株的基因型相同。(2)甲组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和aaBb,不论两对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还是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后代都为紫茎缺刻叶∶紫茎马铃薯叶=3∶1,而乙组的两对基因若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则后代不会出现紫茎缺刻叶∶紫茎马铃薯叶∶绿茎缺刻叶∶绿茎马铃薯叶=3∶1∶3∶1,故根据第乙组的杂交结果,可说明其满足孟德尔的自由组合定律。可选择乙组亲本的紫茎缺刻叶植株进行自交,若后代(子一代)出现紫茎缺刻叶∶紫茎马铃薯叶∶绿茎缺刻叶∶绿茎马铃薯叶=9∶3∶3∶1,说明满足孟德尔的自由组合定律。(3)乙组的后代紫茎(Aa)和绿茎(aa)各占一半,其A和a的基因频率分别为1/4和3/4。在自然条件下自交获得下一代,1/2Aa后代有1/8AA、1/4Aa、1/8aa,1/2aa后代仍为1/2的aa,汇总得到下一代为1/8AA、2/8Aa、5/8aa,aa绿茎的比例上升(增加、提高);计算得到A=1/4,a=3/4,其上下代之间A和a的基因频率不变,故上、下代之间没有进化。
30.【答案】(1)rRNA tRNA
(2)细胞核 细胞质 细胞质 细胞核
(3)酪氨酸-谷氨酸-组氨酸-色氨酸 UAUGAGCACUGG
【解析】(1)翻译过程中除了需要mRNA外,还需要的核酸分子组成核糖体的rRNA和运输氨基酸的tRNA。(2)就细胞核和细胞质这两个部位来说,mRNA是在细胞核内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的,合成后需进入细胞质翻译出相应的蛋白质。RNA聚合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在细胞质中合成后,进入细胞核用于合成RNA。(3)根据该小肽的编码序列和对应的部分密码子表可知,该小肽的氨基酸序列是:酪氨酸-谷氨酸-组氨酸-色氨酸。由于谷氨酸、酪氨酸、组氨酸对应的密码子各有两种,故可知对应的DNA序列有3处碱基发生替换后,氨基酸序列不变,则形成的编码序列为UAUGAGCACUGG。


相关评论
鄂公网安备 420881020000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