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查询试卷\课件\优质课请在此输入关键字:
网站首页 >> 生物题库 >> 高三试题 >> 文章内容

2013年云南省第二次高考复习统一检测生物试题及考情分析

[日期:2013-05-21]   来源:生物百花园  作者:生物百花园   阅读:960[字体: ]

2013年云南省第二次高中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完整版免注册下载地址http://pan.baidu.com/share/link?shareid=478489&uk=352593653

生物学科质量分析报告

2013年云南省第二次高中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生物学科的试题,参照2013年高考《考试大纲》中的试卷结构命制,第Ⅰ卷选择题6题,共36分,第Ⅱ卷非选择题,必考题4题,共39分,选考题1题,15分。单科总分90分。
总体上看,本次复习统测试题试题符合教育部高考《考试大纲》的要求,突出对学科基础知识和主干知识的考查,加强了对实验与探究能力的测试,试题的易、中、难比例设计合理,符合我省考生第二轮的复习实际。

一、 考试的基本情况
(一) 全样统计数据
实考人数 最高分 实考最低分 实考平均分 实考及格率(%)
108540 90 0 47.18 36.54

分数段 90~80 79~70 69~60 59~54 53~40 39~30 29~0
人数 1278 7142 16076 15169 36090 19481 13304

从统计结果看,2013年第二次统测实考平均分为47.18分,及格率为36.54%,峰值为40-53分,在及格前一个分数段,与第一次统测结果相似,较好地反映了我省高三年级考生的复习备考情况。
(二) 抽样统计数据(样本量1060)
满分值 平均分 难度 标准差 及格人数 及格率% 最高分 最低分
90 50.63 0.56 14.08 464 43.77 85 0

题号 满分值 平均分 难度 区分度 标准差 及格率 满分率 最高分
第I卷
36 23.25 0.65 0.81 7.87 63.11 11.04 36
第II卷 54 27.38 0.51 0.86 8.94 31.04 0 51

抽样统计显示,本次统测平均分为50.63分,及格率为43.77%,峰值为40-53分。

二、考生答题情况及错误原因分析


(一)第Ⅰ卷(选择题)答题情况及错误原因分析
题号 平均分 难度 区分度 标准差 满分人数 满分率%
1 3.93 0.66 0.26 2.86 695 65.57
2 2.29 0.38 0.5 2.92 405 38.21
3 5.24 0.87 0.3 2 926 87.36
4 4.48 0.75 0.45 2.61 791 74.62
5 4.08 0.68 0.41 2.8 721 68.02
6 3.23 0.54 0.42 2.99 570 53.77
1.气孔是由一对半月形的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如图,箭头表示处于炎热夏季中午的保卫细胞水分的去向。由此不能推测
A.气孔的开放程度发生变化
B.细胞液浓度:保卫细胞<表皮细胞
C.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可能会降低
D.植物细胞中酶的活性受到抑制
【答案】D
【分析】答题情况及统计直方图如下(样本量1060):
 

 本题考查水的跨膜运输、光合作用及酶的相关知识,考查考生运用这些知识,进行推理、判断的能力。
由保卫细胞水分的去向,推测此时保卫细胞细胞液的浓度小于表皮细胞,保卫细胞正在失水,可能导致气孔开放程度发生变化,进而使植物吸收的CO2减少,光合作用强度降低。炎热夏季中午,植物细胞中的酶活性不会受到抑制,故选D。
该题难度0.66,属于中等难度题。
2.实验证明,人的皮肤细胞可通过诱导回到早期干细胞状态,这些干细胞能发育形成心脏细胞、神经细胞等。与此有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实验体现了早期干细胞的全能性
B.皮肤细胞具有人生长发育、遗传变异的全套遗传信息
C.皮肤细胞回到早期干细胞后,具有了细胞周期
D.干细胞发育形成心脏细胞、神经细胞的过程发生了细胞分化
【答案】A
【分析】答题情况及统计直方图如下(样本量1060):

 本题考查考生对细胞全能性、细胞周期和分化等相关知识及知识之间内在联系的理解,考查考生运用这些知识,对相关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判断的能力。
人的皮肤细胞虽已高度分化,但仍具有人体生长发育、遗传变异的全套遗传信息,因此具有全能性;当皮肤细胞被诱导回干细胞后,又可继续分裂,因此具有了细胞周期;这些诱导出来的干细胞能通过细胞分化,发育成心脏细胞、神经细胞,但不能发育成完整个体,因此,该实验没有体现细胞的全能性,故选A。
该题难度0.38,属于难题。
3.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就是植物激素
B.促进茎生长的一定浓度的生长素一定抑制根的生长
C.“瓜熟蒂落”与乙烯和脱落酸有关
D.细胞分裂素可促进细胞分裂和叶片衰老
【答案】C
【分析】答题情况及统计直方图如下(样本量1060):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各种植物激素的功能及作用特点的理解。
植物激素是植物体产生的一类对其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但是,对植物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不一定就是植物激素,如植物生长调节剂。茎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小于根,但促进茎生长的一定浓度的生长素不一定就抑制根的生长,可能也有促进作用,只是促进作用较小。细胞分裂素可促进细胞分裂,但与叶片衰老无关。
该题难度0.87,属于简单题。
4.下图表示人体血糖调节的部分过程。I型糖尿病患者体内会产生针对胰岛B细胞的抗体,阻止①过程进行;II型糖尿病患者体内会产生针对靶细胞的抗体,阻止②过程进行。下列关于这两种糖尿病的相关分析合理的是


A.胰岛素合成均正常
B.都属于自身免疫病
C.胰岛B细胞对血糖的敏感度均降低
D.都能通过注射胰岛素治疗
【答案】B
【分析】答题情况及统计直方图如下(样本量1060):

 本题考查考生从课外材料中获取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理的判断、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因为Ⅰ型糖尿病患者体内会产生针对胰岛B细胞的抗体,使胰岛B细胞对血糖的敏感度降低,导致病人不能合成足量的胰岛素,该病可以通过注射胰岛素治疗;而Ⅱ型糖尿病患者胰岛B细胞能正常识别血糖升高的信息,能正常合成胰岛素,但由于患者体内产生了针对靶细胞的抗体,使靶细胞不能正确识别胰岛素,使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功能,该类患者不能通过注射胰岛素治疗。上述两种糖尿病的病因,都与自身产生的抗体有关,因此均属自身免疫病,故选B。
该题难度0.75,属于简单题。

5.右图表示某一区域甲、乙两种动物的摄食情况,相
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甲和乙可能处于同一营养级
B.若b = 0,甲和乙也可能存在竞争关系
C.若a = b,一段时间后该区域可能只有乙存活
D.若食物的种类和数量增加,甲和乙将呈现J型增长
【答案】D
【分析】答题情况及统计直方图如下(样本量1060):

本题考查考生的生态学知识和解读曲线的能力,要求考生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
据图可知,a表示甲动物摄取食物的种类数,b表示甲、乙两种动物摄取相同食物的种类数。因为图中曲线显示甲、乙动物有相同的食物来源,故推测它们可能处于同一营养级;若b=0,则甲和乙不摄取相同的食物,但甲和乙也可能因为生存空间而存在竞争关系;若a=b,则甲摄取的食物种类都包含在乙摄取的食物种类之中,乙摄取的食物种类多于甲,一段时间后,由于乙的摄食更广泛,可能出现乙存活的现象。若食物种类和数量增加,甲和乙的种群数量有可能会增长,但不可能呈现理想条件的“J”型增长,生物的生存还受到除食物以外的各种生态因素的制约,最终仍会出现“K”值。
该题难度0.68,属于中等难度题。
6.下列关于“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A.低温作用于染色体,使染色体数目加倍
B.醋酸洋红液或改良苯酚品红染液能使染色体着色
C.制作临时装片时,要通过解离-染色-漂洗-制片等步骤
D.低温诱导的植物组织经离体培养后均能获得多倍体
【答案】B
【分析】答题情况及统计直方图如下(样本量1060):

 本题考查考生对“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的理解。
在该实验中,低温处理植物的分生组织细胞,能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以致影响染色体被拉向两极,细胞也不能分裂成两个子细胞,于是,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加倍。但并不是所有经低温诱导的植物组织细胞染色体数都会加倍,有的细胞没有处于细胞周期中,低温对其染色体数没有影响,所以经植物组织离体培养后,可能只有部分植株为多倍体。
该题难度0.54,属于中等难度题。
(二)第Ⅱ卷(非选择题)答题情况及错误原因分析
1.必考题
29.(10分)
下图表示探究微生物代谢实验装置的部分结构。假设微生物代谢以外的其他因素对实验结果不造成干扰,分析回答相关问题:
(1)若探究酵母菌和乳酸菌无氧呼吸的区别,培养
(填“酵母菌”或“乳酸菌”)的装置中有色液滴会发生移
动,这是由于该生物无氧呼吸产生了 。
(2)若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不同方式,在装置中放入装有适量NaOH溶液的小烧杯,则实验过程中,有色液滴的移动情况是 ,请简述理由 。
(3)若测定适宜条件下豌豆幼苗的光合作用强度,在装置中放入装有CO2缓冲液(能维持装置内CO2浓度的稳定)的小烧杯,由于 ,使装置中有色液滴右移。
【答案】
29.(10分,每空2分)
(1)酵母菌 CO2
(2)先左移,后停止  
开始时,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吸收氧气,使有色液滴左移;一段时间后,氧气耗尽,只进行无氧呼吸,释放的CO2被NaOH吸收,所以有色液滴停止移动
(3)豌豆幼苗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植株向外界释放O2
【分析】第29题抽样统计数据(样本量1060)如下表:
满分值 平均分 难度 区分度 标准差 及格率% 满分率% 最高分
10 5.39 0.54 0.59 2.1 50.09 3.96 10
本题以实验为载体,综合考查考生对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相关知识及知识之间内在联系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在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的同时,还考查分析、综合及推理能力。
第(1)小题,考查乳酸发酵和酒精发酵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通过比较、分析两种无氧呼吸的异同,推测可能产生的实验结果,做出合理的判断。该小题错答学生较少。
第(2)小题,考查酵母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相关知识,考查考生综合运用知识进行实验结果预测及分析、解释的能力。考生的典型错误是回答不完整,只考虑了实验开始时的情况——左移,简述理由时,表述不规范,甚至有逻辑错误。
第(3)小题,考查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及其之间相互联系的相关知识。考生的典型错误是只表述光合作用释放O2,忽略了与呼吸作用强度之间的关系。
本题难度0.54,属于中等难度题。
30.(14分)
果蝇易饲养、繁殖快,是遗传学研究的理想实验动物。研究发现几种性染色体异常的果蝇,其染色体组成与性别、是否可育的关系如下表,请根据信息回答问题:

性染色体 XXY XO XXX OY
性别 雌性 雄性 死亡 死亡
是否可育 可育 不育

 (1)正常雌果蝇、雄果蝇的性染色体组成分别为 、 ,在果蝇的性别决定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染色体的数目。
(2)一只性染色体异常的红眼雌果蝇(XRXrY)最多能产生 种类型的配子,该果蝇与白眼雄果蝇(XrY)杂交,子代中正常雄果蝇的基因型为 。
(3)用白眼雌果蝇(XrXr)与红眼雄果蝇(XRY)为亲本测交,F1中发现一只红眼雄果蝇(记为“甲”)。为探究甲果蝇的基因型,用甲果蝇与正常雌果蝇杂交,若 ,
则甲果蝇的基因型是 ;若 ,则甲果蝇的基因型是 。
(4)用正常纯种红眼雌果蝇与白眼雄果蝇为亲本杂交,F1中发现一只性染色体异常的红眼雌果蝇(记为“乙”)。引起乙果蝇性染色体异常的可能原因是:在减数分裂过程中 。
【答案】
30.(14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
(1)XX XY X
(2)6 XRY或XrY(2分)
(3)有子代产生(子代为红眼雌果蝇和白眼雄果蝇) XRY 无子代产生 XRO
(4)亲本雌果蝇的X染色体不分离,形成异常卵细胞。或者亲本雄果蝇的X染色体与Y染色体不分离,形成异常的精子(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4分)
【分析】第30题抽样统计数据(样本量1060)如下表:
满分值 平均分 难度 区分度 标准差 及格率% 满分率% 最高分
14 5.65 0.4 0.65 3.47 24.62 0.47 14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从图表中获取信息,并结合遗传学知识,通过分析、综合、推理、判断,解决相关生物学问题的能力。
第(1)小题,考查XY型性别决定的相关知识,以及从图表中获取有效信息,通过分析综合,做出合理判断的能力。相当一部分考生甚至不知道雌、雄果蝇的性染色体组成;少数考生没能认真审题,或未能从题干中获取有效信息分析作答出第二空。
第(2)小题,考查减数分裂、基因分离定律和伴性遗传的相关知识,考查考生的逻辑推理能力。错答考生较多,其中第2空,部分考生仅推出其中一种基因型。
第(3)小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的相关知识,及运用演绎推理的方法,对生物个体的基因型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考生的典型错误是:①表达不规范;②大多数考生不能结合题干信息,考虑基因型可能为“XRO”,故未能推理得出“无子代产生”的情况。
第(4)小题,考查考生运用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通过逻辑推理,分析并解释果蝇性染色体异常的可能原因。考生的典型错误是:①表述不规范;②作答不完整,大多数考生只回答了减数分裂过程中出现的差错,而未提及最终形成了异常的成熟生殖细胞;③只描述同源染色体或姐妹染色单体未分离,但没点明是性染色体。
本题难度0.4,属于难题。
31.(7分)
下图表示寒冷环境中大鼠调节骨胳肌细胞产热的过程,请分析回答:

 (1)在寒冷环境中,大鼠的 接受刺激,相应的 传到下丘脑,下丘脑通过部分传出神经轴突末梢释放的 能促进细胞产热。完成该生理活动的结构基础是 。
(2)寒冷刺激使下丘脑分泌的 增多,最终使甲状腺激素含量上升。甲状腺激素一方面能使细胞膜上A物质的 数量增加,另一方面能促进线粒体产热。
(3)综上所述,大鼠通过 调节,最终引起骨胳肌细胞产热增加,以维持体温的恒定。
【答案】
31.(7分,每空1分)
(1)感受器 神经冲动(兴奋) A物质(神经递质、递质) 反射弧
(2)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 受体
(3)神经-体液
【分析】第31题抽样统计数据(样本量1060)如下表:
满分值 平均分 难度 区分度 标准差 及格率% 满分率% 最高分
7 4.2 0.6 0.58 1.75 47.64 7.83 7
本题考查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相关知识,以及考生获取信息的能力。
第(1)小题,考查神经调节的相关知识,错答的考生相对较少。
第(2)小题,考查体液调节的相关知识,少数考生粗心,将第1空“促甲状腺释放激素”错答为“促甲状腺激素”。
第(3)小题,大部分考生能答对,少数表达不规范,如“体液-神经”。
本题难度0.6,属于中等难度题。
32.(8分)
下表是某生态系统各营养级的能量流动情况。表中A、B、C、D表示不同的营养级,E是分解者。G表示生物同化的能量,R表示生物呼吸消耗的能量。据表分析回答:

单位:102千焦/m2•年
G R
A 15.91 13.10
B 871.27 501.58
C 0.88 0.54
D 141.20 79.13
E 211.85 192.59

(1)该生态系统最可能存在的食物链(网)是 (用字母和箭头表示),其中,
(用字母表示)是初级消费者, (用字母表示)两个相邻营养级之间能量传递效率最低。
(2)该生态系统中营养级最高的生物是 (用字母表示),其同化的能量除自身呼吸消耗外,剩余部分的去向是 和 。
(3)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 千焦/m2•年。若该生态系统保持现有的能量输入和输出水平,整个生态系统有机物的年积累量是 千焦/m2。
【答案】
32.(8分,每空1分)
(1)B→D→A→C D AC
(2)C 被分解者利用 未利用
(3)871.27×102(或87127) 84.33×102(或8433)
【分析】第32题抽样统计数据(样本量1060)如下表:
满分值 平均分 难度 区分度 标准差 及格率% 满分率% 最高分
8 3.38 0.42 0.48 1.72 28.77 0.66 8
本题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成分、食物链、能量流动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及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通过比较、分析、综合等方法对相关生物学问题进行推理、判断的能力。
第(1)小题,第1空,部分考生审题不清,在食物链中多写了分解者E;第2空错答学生较少;第3空,少数考生不会计算能量传递效率的方法而答错。
第(2)小题,部分考生将生物“未利用”和“用于自身生长发育”的能量混淆而答错。
第(3)小题,第1空,考生审题不清,没有注意到表格所给数据的单位与设问的单位不同而答错;第2空,大部分考生不知道如何计算整个生态系统有机物的年积累量。
本题难度0.42,属于中等难度题。

2.选考题
39.[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 (15分)
某同学希望从土壤中分离能分解淀粉的微生物,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请将其补充完整。
(1)土壤取样。
(2)配制选择培养基:配制以 为唯一碳源的固体培养基,用 法灭菌,倒平板备用。
(3)接种与选择:为避免样品中菌体浓度过高,需将培养液进行 处理。之后,采用 法将处理后的菌液接种在上述培养基上,在适宜条件下培养48h。为了证明配制的培养基是否受到杂菌污染,可设置 作为对照组。
(4)筛选与纯化:将适量的 (指示剂)滴加在平板中,如果菌落周围出现 ,则说明此种菌能产生 。
【答案】
39.[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5分,除标注外,每空2分)
(2)淀粉(1分) 高压蒸汽灭菌
(3)(梯度)稀释 稀释涂布平板(或平板划线)
未接种的培养基(或接种等量无菌水的培养基)
(4)碘液 (未变蓝的)透明圈 淀粉酶
【分析】第39题抽样统计数据
满分值 选择人数 平均分 难度 标准差 及格人数 及格率% 最高分
15 321 10.09 0.67 3.14 237 73.83 15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的实验与探究能力。要求考生能理解“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实验的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考生错答的主要原因是:①审题不清,用教材中“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的实验原理、方法等相关知识作答;②不能区分“高压蒸汽灭菌”和“干热灭菌”;③不会设计对照的实验处理;④不能规范表达。
本题难度0.67,属于中等难度题。
40.[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分)
下图是用良种羊的细胞通过不同生物工程技术培育转基因羊的简单流程图,请分析回答:

 (1)甲、乙两过程所用的卵母细胞均应培养到 阶段。甲过程应在 溶液中完成受精,乙过程通过显微操作应吸出卵母细胞中的细胞核和 ,并将体细胞的 注入去核卵母细胞中。
(2)转基因羊分泌的乳汁要含人的生长激素,应将人的生长激素基因与羊乳腺细胞分泌蛋白基因的 等调控组件结合,以利于人的生长激素基因在乳腺细胞中成功表达。
(3)受精卵和重组细胞通过 分裂和细胞分化,形成早期胚胎。
(4)普通代孕母羊能成功孕育出良种转基因羊的原因主要是代孕母羊对移入子宫的供体胚胎基本上不发生 ,供体胚胎的 在孕育过程中不受任何影响。
【答案】
40.[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分,除标注外,每空2分)
(1) MⅡ中期(减Ⅱ中期)(1分) 获能(专用的受精) 第一极体 细胞核
(2)启动子和终止子(答出一点给1分)
(3)有丝
(4)免疫排斥反应 遗传特性
【分析】第40题抽样统计数据
满分值 选择人数 平均分 难度 标准差 及格人数 及格率% 最高分
15 732 8.24 0.55 3.31 373 50.96 15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基因工程、动物体细胞克隆、胚胎工程等生物工程技术的理论基础、过程等相关知识的理解。
考生错答的主要原因是:①未掌握相关工程技术涉及的一些细致知识点;②表述不规范;③审题不清。
本题难度0.55,属于中等难度题。
从选考题的统计情况看,选择选修3(732人)的考生人数较选择选修1(321人)的人数多,平均分、通过率、及格率均较选修3低。
三、备考建议
1.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研究、落实教材
(1)认真落实教材要求
对于生物教师来说,教材是落实课程目标的载体,在新课教学中潜心钻研、吃透教材,深刻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精心设计每一节课,让“问题探讨”开启学生探求新知的兴趣之门,让“思考与讨论”点燃学生思想的火花,让“旁栏思考题”激发学生思维的潜能,让“知识链接”延伸学生学习的课堂,让“资料分析”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总之,高考分数的提高不仅来源于认认真真的复习备考,更取决于扎扎实实的新课教学。
(2)依纲据本进行复习备考,认真落实教材内容
在高考复习中,我们常常看到一本复习资料统领课堂的现象,不仅学生不带教材,老师也从来不看教材。高考命题的依据是考试大纲,命题的资料是教材,更何况生物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和基本原理以及学科专业术语、表达方式都来自于教材,这是学生在考试中以不变应万变的基础。因此,教师不论在新课教学还是指导学生复习中,都要注重回归教材。要指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有意识地将教材语言转化为自己的语言,加深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对核心概念的理解;要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的所有信息,不仅是文字,而且包括各种各样的图、表、图解、照片,进行图文转化,提高识图、读图、作图能力;甚至要引导学生大声地朗读教材,培养学生对生物学专业术语和基本表达方式的语境、语感,强化学生对专业术语的准确理解、记忆和书写。
2.重视实验与探究能力培养
实验探究能力的培养是高中课标教材的亮点,以去年的高考试题来看,在5个题共42分中体现了对实验探究能力的考查,所以实验探究能力的培养是高中生物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
那么,如何进行实验探究的教学呢?首先,要弄清楚实验探究的核心内容----实验探究要素。近几年的
高考试题中,所有实验探究题都是围绕实验探究要素进行考查的。其次,要充分利用好教材,落实教材的分组实验、演示实验,重视实习、研究性课题及科学发现史的分析,循序渐进,实现实验探究要素的逐一突破。要引导学生分析各要素间的内在联系,通过相应的试题训练实现探究要素的内化和提升,不断提高学生的实验与探究能力。
3.注重教学过程的精细化,培养学生严谨、缜密的学习态度和思维习惯
从2012年高考生物试题来看,知识点的考查越来越细,思维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充分彰显了对理科学生严谨、缜密的学习态度和思维习惯的选拔特质,这也就对我们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教学的目标定位和备考策略上,通过对
高考试题和自己学生学习能力的认真分析和研究,确定符合学生实际的备考策略,包括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各模块的复习时间和训练强度,在模拟考试中考查的频次和赋分,以求得到最大的投入产出比。
在解题能力的训练上,教师首先要关注学生的审题习惯,精选例题和习题,带领学生认真读题,不仅是读题干而且要读相关的图形、表格,找出并勾画关键词,注重从现象到结论的逻辑推理分析过程,做到精讲、精练。其次要强化学生的答题规范,特别是专业术语的准确理解、记忆和书写。一是加强教师自己书写的规范性并规范学生的书写,二是教师在核心概念、专业术语教学时尽量采用板书而不是多媒体,三是引导学生看书、读书,在课堂中多给学生机会,提供分享的平台,引导学生开阔思路,采用不同的形式阐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等,减少因为错别字带来的丢分。 


相关评论
鄂公网安备 420881020000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