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查询试卷\课件\优质课请在此输入关键字:
网站首页 >> 卫生保健 >> 心灵鸡汤 >> 文章内容

家长最反感教师要求学生及家长为己谋利 失德行为将被亮红灯

[日期:2013-12-11]   来源:现代教育报  作者:   阅读:215[字体: ]

  教师有骚扰学生、体罚学生、索要财物或有偿补课等10种行为,将视情节轻重分别给予相应处分。近日,教育部制定的《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办法”)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意见稿对给予教师的处分规定,包括警告、记过、降低专业技术职务等级、撤销专业技术职务或者行政职务、开除,教师“失德”行为将被亮起红灯。

  ■ 现状:家长[微博]发愁给教师送啥礼

  目前,全国现有教师1442万,绝大多数教师都是教书育人的楷模,但是其中也不乏一些严重违反师德的教师。校长性侵幼女、教师体罚学生等事件的发生,更是引发了公众对教师素质问题的广泛关注。

  近年来,虽然性侵幼女、体罚学生的属于个案,教师违规开展补课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遏制,但是对大多数家长来说,教师节等节日的送礼让不少家长伤透了脑筋。在某些地方变为教师与家长的“交易”,礼物越来越高档,送礼之风蔓延之势也越来越广,不少家长抱怨“看到别人送,自己也不得不被动送礼”。

  学生家长苏先生表示,很多情况下还是家长主动、自愿赠予,多少存在一些“不送孩子会吃亏”和攀比的心态。“当教师收到了绝大多数学生的礼物时,肯定会对没送礼物的个别学生区别对待。”

  ■ 调查:家长最反感教师为自己谋利

  本报在今年教师节期间对20227网友进行了调查,在接受调查的网友中,31.6%的网友认为教师师德水平出现了下滑。

  师德水平的滑坡与教师的自身素质有关系,与社会大环境也有着密切的关系。30.0%的网友认为,教师师德水平滑坡主要受“社会诚信和信仰缺失等影响”,也有14.%的网友认为“教师自身不注重提升道德修养”,还有13.6%的网友认为是“管理缺位,缺乏法律规范”。

  近四成的网友认为,如今教师的责任感“一般”,仅有38.2%的网友认为教师的责任感“很强”,甚至有19.6%的网友认为教师的责任感“差”或“很差”。

  教师缺乏了责任感,自然而然就有可能无法关爱学生,在调查中,48.2%的网友认为有一部分教师能“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关爱学生”,也有37.5%的网友认为会有极少数的教师能真心爱自己的学生。

  相比之下,网友们对违反师德底线的行为定义更为广泛,“要求学生及家长为自己谋利(占18.4%)”“推销教辅材料从中受益(占14.9%)”“抄袭、剽窃他人教学成果(占14.3%)”“对学生或家长语言冷暴力(占14.2%)”“体罚、变相体罚学生(占14.1%)”“不保护学生受伤害(13.1%)”“有偿家教或兼职(占9.4%)”等行为最受家长的反感。

  ■ 建议:标准仍需再细化

  虽然教师及家长对“办法”表示支持,但大家对这些标准如何界定仍有不少疑问。

  朝阳区一位初中老师就认为,“办法”中关于体罚学生的标准很模糊。“什么是体罚?什么是适当惩罚?法律上都没有明确界定两者的界限,老师们更是没办法把握。学生调皮,罚站几分钟算体罚吗?”

  一位名为“晨光830301”的网友更是留言说:“玉不琢,不成器!现在的孩子太难教育了,松了不成器,严了家长又不答应,中国的教育太难了,因此切勿一刀切!”

  而对教师收礼这块,家长和教师都有一些自己的想法。家长王先生表示,如果教师主动索要礼品、礼金等,这样的行为应该坚决制止,如果只是学生发自内心地给老师送一束鲜花等,就不应该囊括在收礼中。

  ■ 专家声音:“禁令”执行还需有效监督

  北京教育学院张红教授认为,师德红线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引导教师注重师德建设,但是如何执行,还需要有有效的监督。

  张红表示,规定教师不得体罚学生和有偿家教等,这早就在不少地方实施,可是类似的规定基本上都没有得到很好执行,究其原因,还是缺乏刚性的惩罚及保障措施。对于违反师德的监督职责需要清晰,并且要有配套措施。否则,“违反师德”的规定最终可能会流于形式。

  “划出师德红线后,还需要把好教师的入口关,在教师招聘中加入了教师的情商测试,让真正有志于把教师当成事业的优秀人才进入教师这个行业。”张红建议。

  “与其采取高压态势,不如给予老师足够的尊重和话语权,这才是提升教师素质的根本途径。”张红建议,出台师德红线后,有关部门还需要加强对教师的引导,想方设法提高教师的幸福感。

  ■ 教师说法:师德是一种自觉性的行动

  北京市朝阳区垂杨柳中心小学郑丹娜老师:

  以“师德红线”里的“不能在教育教学活动和学生管理、评价中不公平公正对待学生”为例,这体现了政府的一个导向,大家一直倡导的“公平教育”,其实不单是一个政令,也不仅仅是教育资源公平配置的问题,它要求教师认真、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孩子,给予孩子们公平、公正的机会,细致的关注和心灵的抚慰。再以“不能以侮辱、歧视、孤立等方式变相体罚学生,造成学生身心伤害”为例,这点要求老师要注意教育孩子的方式,除了要保护孩子身体上的安全外,还要关注孩子心灵的安全,不能用侮辱性的语言谩骂学生,孩子都会犯错误,纠正、改正错误要循循善诱,教师更要以身作则、以师德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真正起到“为人师,为人表”的作用。

  师德红线为孩子健康撑起保护伞

  北京市西城区实验小学陆璐老师:

  教育部这次拟推规范师德的“十条新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净化教师队伍,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撑起保护伞,切实会约束一些老师的言行。但对责任心强、关爱孩子、懂得教育孩子的教师来说,这十条不会有太大影响,因为平时教学管理中,就是在践行师德,也是这么去做的;但对一些没有耐心、遇事不冷静、道德滑坡的老师来说,会因此受到约束和去反思。

  做一名有师德的老师就要在批评、教导孩子时讲究艺术性,要针对孩子的问题,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给予孩子春天般的温暖。但这并不是说,老师就没有对孩子的惩戒权和管理权,惩戒教育也是对学生错误行为的一种矫正,适当的惩戒会让孩子学会承担责任,有利于孩子的成长,但惩戒教育绝对不是变相体罚和侮辱谩骂,作为教师要保证惩戒的方式不能伤害孩子的身体和心灵,因此规范师德的“十条新规”应更细致和全面。

  同时,孩子的家长不能对孩子放任不管,孩子的教育问题是大家共同的责任,家长要理解并配合老师共同去引导、帮助孩子成长。

  老师要有爱的能力和艺术

  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曲莉梅老师:

  爱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只有让孩子感受到老师爱我,才能让他们朝着老师的期望前进。这就一方面要求教师具备爱的情感,另一方面要有爱的能力、艺术。教师职业的特点决定了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更要充满深深的爱的情感。只有在先进的教育理念下塑造出充满爱的情感的教师,才能滋养出胸怀大志、知书达理、情感丰富、富有创造力的学生。

  跟孩子们相处的过程是一种感受,他们那种天真无邪,会让老师感受到非常美好的东西,并享受教育当中纯洁的快乐。因此,师德不是用来束缚自己的牢笼,它是一种美好的信仰,老师要着眼于学生的一生,将对学生一生做人的培养渗透在每一件小事当中,循循善诱、不厌其烦,爱生如爱子,这也是师德的灵魂所在。

  ■链接:10种违反师德行为

  教育部《办法》所列的违反师德行为包括:

  (一)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言行的;

  (二)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遇突发事件时,不履行保护学生人身安全职责的;

  (三)在教育教学活动和学生管理、评价中不公平公正对待学生的;

  (四)在招生、考试、考核评价、职务评审、教研科研中弄虚作假、营私舞弊的;

  (五)体罚学生的;

  (六)以侮辱、歧视、孤立等方式变相体罚学生,造成学生身心伤害的;

  (七)骚扰学生或者与学生发生不正当关系的;

  (八)索要或者违反规定收受家长、学生财物的;

  (九)开展或者组织参与针对学生的经营性活动,或者强制学生订购教辅资料、报刊等谋取个人利益的;

  (十)不听劝阻,组织、要求、诱导学生参加校外有偿补课,或者参与校外培训机构对学生有偿补课的。

  其他违反职业道德应当给予相应处分的。


相关评论
鄂公网安备 420881020000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