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查询试卷\课件\优质课请在此输入关键字:
网站首页 >> 教育教研 >> 教研活动 >> 文章内容

如何用好高中生物新教材教学的探讨

[日期:2011-12-13]   来源:生物百花园  作者:生物百花园   阅读:371[字体: ]

一、对新课程理念的领悟
探究性学习是课程改革的重要标志,也是全球范围课程改革的重要趋势。探究式学习是理科教育,暨生物学教学中最有效的学习方式和最有效的教学方式之一。在探究式的学习中,学生可以成为主动的学习者,主动学习者才是成功的学习者。
老师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要让学生积极地思考,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在此过程中,学习科学的方法,学习科学地思维;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真正落实好“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
长期以来,一些生物学老师认为生物教学仅是教授书本中的知识,所以将将生物课程的重点放在生物学理论上,强调中学生物课程在学科体系上的完整性和系统性,教学中也局限于对生物学事实和概念的记忆。而忽视了生物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二、对“用教材教”的肤浅理解
关于新教材的使用,老师在教学中提出了许多新的观点。如:“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要“用好教材,超出教材”;要“走进教材,走出教材”;要注重“开发课程资源”,“整合课程资源”等等。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改变过去课本“繁、难、偏、旧”的弊端,要精选那些学生终生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确定知识难度时,规定了某一学段某一学科知识的最低标准,即“下限”,也就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最基本要求,强调书本知识与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强调学生在学习时要结合自己的生活去体验学习。教学不再只是忠实地实施课程计划的过程,而是课程知识的建构与开发过程,是师生共同创造课程的过程。
不管课程怎样改革,老师都要认真钻研教材,把握教材,吃透教材,这是老师永恒的基本功。
三、用好教材
(一)新教材新在哪里
1.问题情境化带给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2.教材部分内容层现方式的调整有利于引导探究
3.新添知识点强化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和迁移能力
(二)新教材的比较分析
(三)合理利用高中生物新教材中的各种栏目
“问题探讨”位于一节之首,属于思维热身,从学生以前了解或渴望关注的题材出发,提出问题进行讨论,既可以引导学生合作学习,又可以起到引导和激发学生学习本节内容的兴趣之作用,但不宜过多深入。另外,老师根据具体情况也可以创设更好的问题情境。
“本节聚焦”一般是对本节主要内容以问题形式进行高度概括,可以让学生在预习时提前了解本节需要学习的主要内容,又激发学生通过学习解决问题的欲望。老师在完成本节教学内容之后,可以用此进行小结,有助于学生快速把握本节的主干知识。
“相关信息”常常是对某个重要的问题进行诠释,帮助学生进行理解或做出进一步的判断推理。“知识链接”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反映了当时学习的某一项重要知识点在以后学习中的作用,可以使学生了解该项内容在教材中与其他章节的联系。以上内容与“学科交叉”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加强知识的纵向、横向联系,老师可鼓励有兴趣的学生自己阅读,并个别交流。
“思考与讨论”和“资料分析”栏目具有趣味性、启发性、科学性、迁移性、探究性、实践性,这些内容大多需要以小组活动形式进行,老师可以在教学中有选择地、灵活地穿插使用,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创新能力及生物科学素养。
“本章小结”有助于学生对本章所学内容进行梳理、总结和提炼,老师在复习中可以知识检测的形式让学生对照检测自己的学习情况,以巩固基础知识。
“练习”与“自我检测”分别为节后作业和章后作业,用于巩固和运用本节或本章知识。练习中的基础题要求所有学生必做,拓展题选做,意在活跃学生思维,不一定要追求统一的答案。“自我检测”中,“概述检测”、“知识迁移”和“技能应用”要求所有学生必做,“思维拓展”供有兴趣和基础比较好的学生选做,提高思维解题能力。
四、如何组织生物学概念教学
1.《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中的“核心概念”
2.关于概念教学需要讨论的主要问题
第一,什么是“核心概念”?如何确定“核心概念”?为什么要重视“核心概念”的教学?“核心概念”对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有着什么样的积极价值?
第二,如何开展核心概念的教学?概念的教学有哪些策略和方法?
第三,如何评价学生的核心概念掌握理解的情况?
3.关于“生物学概念”的涵义
4.如何理解生物学概念
如何区分生物学事实和生物学概念
a.工业污染区,桦尺蛾的变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b.由雌雄亲代双方共同繁殖后代的生殖过程称为
有性生殖。
c.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
体要配对。
d.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中,F2的性状表现出现
约为9:3:3:1的分离比。
e.酵母菌是兼性厌氧生物。
F.种群是进化的单位。
g.艾滋病病毒是逆转录病毒。
h.工业污染区,深色的桦尺蛾越来越多,浅色的
桦尺蛾越来越少。
4.2为什么要区分生物学事实和生物学概念
命题时不必过分强调:枝节内容、零散的知识、单纯的生物学事实,对内容记忆情况的考查,学生还不理解哪些知识。命题时应强调:核心内容、具有良好结构的知识、生物学概念、原理的理解和应用、对分析、综合等思维能力的考查、学生理解了哪些知识
5.如何确定模块中的核心概念
五、怎样用教材教
六、教学分析
七、新课程课堂上存在的一些问题
现象一: 教学目标不明确
如“细胞的分化”一节的教学,一位老师的处理是:首先安排学生看书112——113页复习有丝分裂的过程、意义和结果;接着老师展示本节的教学目标:1、理解细胞分化的概念;2、理解细胞的全能性的概念;老师安排学生阅读117页——细胞分化及其意义并让学生讨论,得出细胞分化的概念。细胞全能性的教学也是这样的处理。整个课堂基本上是全部交给学生自己完成,老师对教材没有做任何扩展,也没有提出相关的问题。
现象二:先概念后举例
如:老师先讲细胞的全能性的概念,然后再讲“胡萝卜的组织培养”过程;讲遗传密码时先讲遗传密码的概念,再讲原因;讲细胞的减数分裂时,也是先讲概念,再讲过程等等,这些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都或多或少地存在。
现象三:有结论无过程
如: 一位老师讲细胞全能性的大小时,用板书表示:
⑴植物细胞大于动物细胞
⑵受精卵大于早期胚胎细胞大于体细胞
⑶生殖细胞大于体细胞
三个结论都没有讲来源,也没有做解释。
现象四:将鲜活的的科学过程格式化
现象五:重点不突出
如一位老师对“种群的特征”一节内容的处理是这样的,老师讲种群的概念“同一时间和空间内同种生物的总和”,讲种群密度“单位时间内某种群的个体数量”,讲“五点取样法”、“等距取样法”和“标志重捕法”,讲“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完成了对课本的复述。
现象六:不重视教学的直观性
现象七:不知道用科学家的故事来启发学生的思维
现象八:不注重对学生思维的启发
现象九:不重视让学生说和做
现象十:讨论有形式无内容
八、如何成长为一名专业上的优秀教师?
九、写作感悟——捕捉论文的“源”

 ppt电子文档(课件)查看地址:http://www.docin.com/p-306573312.html


相关评论
鄂公网安备 420881020000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