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查询试卷\课件\优质课请在此输入关键字:
网站首页 >> 教育教研 >> 文章内容

2015两会声音:新高考方案到底是减负还是折腾?(图)

[日期:2015-03-12]   来源:观察者报  作者:   阅读:422[字体: ]

2015两会声音:新高考方案到底是减负还是折腾

高考改革

2015两会声音:新高考方案到底是减负还是折腾

浙江高考不再文理分科

  开篇语 高考要变了,何去何从?

  这是一个让浙江嘉兴高一学生李晓明和他的班主任共同发愁的问题。

  一切源于去年下半年。

  2014年9月,《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发布,并在上海、浙江开展高考改革试点。随后,浙江省发布“新高考方案”,实行“科目自选”和“一年两考”,颠覆了人们对传统高考“一考定终身”的认识。在不久的将来,两个试点的改革,很有可能作为全国的样本,在全国推广。

  然而,改革常常伴随着争议,这一次也并不例外。在困扰之中的李晓明与他的老师,或许正是千千万万学子的缩影,高考改革前路如何,值得思考。

  高考改革  新高考方案到底改革了哪些地方?

  “新高考方案一出,我不太适应。”李晓明就读于浙江嘉兴的一所高中,谈及改变之后的高考,他有些茫然。

  去年下半年,作为全国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试点的浙江省,公布了“新高考方案”,引发关注。

  这次改革变化甚大。

  首先,推行了30多年的文理分科取消了。在以前,学生要么考文综,要么考理综。改革之后,除语数外之外,学生需要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这7门学科中,自由选择3门作为考试科目,学生可以根据兴趣爱好和个人专长,考自己喜欢的学科。

  其次,高考也不再是“一考定终身”,除了语文、数学2门,其它所有科目都可以在两年内考2次,分别在每年的4月和10月举行。这意味着,考试时间可以自己选择,同时,如果学生这2次考试都不合格,还能再考第3次。

  最后,“分数”这一衡量标准也被淡化。在今后,各科目的考试成绩用等级来评定,共分为21个等级,每个等级分差为3分,第1等为100分,最后一个等级为40分,40分以下为不合格。这使得排名,状元等含金量变低。

  按照浙江省新高考方案所说,本次改革是为了“分散和缓解学生考试压力,促进学生在共同基础上的个性发展,促进高中改进教学和高校科学选拔学生”。

  浙江高考不再文理分科 到底是给学生减负还是加负?

  “去年新高考方案一出,老师就拿出来给我们看了。看了之后第一反应就是,可以从7门科目里选择自己擅长的科目,这太好了。”李晓明说。

  初中时,李晓明喜欢地理,考试成绩比较好的则是物理和思想政治,“当时在初中,我还发愁过高中是选文科还是理科,现在看来,没有这样的顾虑了。”

  经过班主任一分析,事情并不像李晓明想的那么“美好”。

  班主任周老师说,以后各个大学的招生录取,会指定3门学科的成绩,需要有至少一门达标才能报考,“所以冷门的高考学科,依旧冷门。比如地理这样的学科,由于可报考的大学专业不多,肯定会影响选考的人数。”

  除取消文理分科外,“新高考方案”出台的另一项诉求,是减轻学生的考试负担。对此,也是褒贬不一。

  江苏连云港的一名高三老师说,江苏在2002年曾实施过文理不分科的方式,所有科目全都考,推行才一年,就因为学生考试压力过大被紧急叫停。“浙江这种选3科目考的方式,起到了分散学生压力的作用,这样整个高三阶段可以专心复习语数外了。”

  但李晓明却不这么认为。“现在我们都把之前的那些考试称为‘小高考’,因为要计入高考总分,肯定也要每天备考、复习,这样岂不是我们每年都处在面临高考的压力中?身体累,心也累,谈何减轻负担。”李晓明说。

  学校“煎熬”备战,教学大变样

  “我们高中面临的最大的问题,就是教学方式的大变样。”李晓明的班主任周老师说。

  这是每个应对改革方案的学校都无法忽略的问题。

  “7门学科选3门,选择、组合的方式有几十种,以后学生没法像以前一样在一个固定的班里上课了,必须根据自己选择学科的情况进行‘走班制’的学习。”周老师说。

  但“走班制”会带来一系列问题。杭州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历史老师抱怨,“以前几十年高考制度下,学校的老师结构都固定了,现在如果变成“走班制”,有的科目选择的学生特别多,老师资源严重缺少,而有的比如技术这种科目,又没什么老师会教。

  同时,“走班制”带来的管理问题也让学校头疼。李晓明的班主任周老师说,实行走班制之后,“班级不固定,学生难管,学习效率不高”。

  而对于一些师资力量原本捉襟见肘的县级高中,推行新方案的难度就更大。

  浙江绍兴的一所县级高中的校方负责人表示,新方案出来之后,学校是“改也不是,不改也不是”,最后,仍然沿用过去的文理分科模式,分成政史地,和理化生两种班级来教学,“以不变应万变”。

  教育改革选择高考突破,到底对不对?

  在今年两会上,“新高考方案”也同样是教育领域一个争论的焦点。

  在3月7日的全国政协教育界别联组讨论会上,全国政协常委、曾任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的葛剑雄直接对教育部部长袁贵仁说,他不赞成现在的高考改革方案。

  葛剑雄说,现在的高考没有经过充分调研,拿高考作为教育改革的突破口,方向不对。

  据其介绍,现在国内大学毛录取率只有40%,但全社会都在鼓励大家往高考这一条路上走,而没有对剩余60%的人进行合理分流。“同时,每年考两次,在高考巨大压力下,没有人会只考一次,都想拿最高的一次分数,这会增加学生的负担。”

  “如果我说错了,我愿意检讨;如果不幸言中了,则是教育的损失。”葛剑雄说。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则回应说,“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不能做到十全十美,但是大家对总体方案已经取得一定共识,进展整体顺利。”

  袁贵仁认为,新高考方案在实施过程中存在质疑和顾虑,这是好事。

  “这项改革涉及社会方方面面,周期长,如果大家都说好,反而容易放松警觉。对于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出现不同意见,有助于方案改进,全社会共同关注,会推进改革落实。”


相关评论
鄂公网安备 420881020000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