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查询试卷\课件\优质课请在此输入关键字:
网站首页 >> 生物题库 >> 高三试题 >> 文章内容

江苏省南通市2015届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生物试题及答案

[日期:2015-04-19]   来源:生物百花园  作者:生物百花园   阅读:991[字体: ]

江苏省南通市2015届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生物试题

完整版免注册下载地址:http://pan.baidu.com/s/1eQAgqe2

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20题,每题2分,共计4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 下列有关细胞内某些化合物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 DNA是真核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 B. HCO3-主要决定细胞内液的渗透压
C. 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D. 糖原是动物细胞内的主要储能物质
2. 下列有关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A. 两者都具有遗传的相对独立性 B. 有线粒体的细胞一定含有叶绿体
C. 有叶绿体的细胞一定含有线粒体 D. 利用光学显微镜可观察两者的形状
3. 在水稻叶肉细胞中,不可能发生的是
A. ATP→ADP+Pi+能量 B. 丙酮酸转化为乳酸
C. 遗传信息从DNA传到RNA D. CO2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细胞
4. 右图是某哺乳动物体内细胞分裂的模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该细胞中有两个染色体组,无染色单体
B. 该细胞分裂时期的出现,需要精子入卵刺激
C. 该细胞产生的卵细胞基因型为AB、aB
D. 该细胞中出现的A、a基因可能是基因突变的结果
5. 下列有关基因转录与翻译的比较中,错误的是
A. 可以在同一场所同时发生
B. 都存在碱基A与U配对
C. 在细胞增殖、生长和分化过程中均会发生
D. 发生碱基配对差错均会引起性状的改变
6. 研究人员向肿瘤细胞中导入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基因(HSV-TK),可将某种无毒性前体药物磷酸化,引起肿瘤细胞内一系列代谢变化,最终诱导肿瘤细胞的“自杀”。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A. 肿瘤细胞具有无限增殖和易扩散转移等特征
B. 在将HSV-TK导入肿瘤细胞前,需要构建基因表达载体
C. 肿瘤细胞因导入HSV-TK发生的“自杀”属于细胞凋亡
D. 该治疗方法属于基因治疗,HSV-TK能遗传给后代
7. 目前在园林中广泛栽培的杂种香水月季的育种程序如右图所示。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培育杂种香水月季的主要遗传学原理是基因重组
B. 中国月季、法国蔷薇、香水玫瑰属于同一物种
C. 来源不同的多个亲本逐个杂交可增加遗传多样性
D. 杂种香水月季细胞中的遗传物质主要来自于香水玫瑰
8. 有关DNA、基因和染色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每条染色体中含有1或2个DNA分子
B. 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在体细胞中一般成对存在
C. 同源染色体同一位置上分布的两个基因是等位基因,控制着相对性状
D. 染色体中某一片段的缺失会导致DNA结构改变,引起染色体变异
9. 有关生物变异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有性生殖产生的后代之间的差异主要源于基因重组
B. 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
C. 染色体结构变异大多对生物有害,对生物进化没有意义
D. 可遗传的变异可以发生在分子水平或染色体水平
10. 1928年夏天,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发现青霉菌菌落周围没有细菌生长,但远处的细菌却正常生长,之后弗莱明通过一系列实验发现青霉素,挽救了无数生命。而今天,青霉素对许多种细菌都不起作用了。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青霉菌与细菌之间存在互利共生的关系
B. 耐药性菌群的形成是抗药性基因频率上升的结果
C. 细菌耐药性是长期大量使用青霉素导致基因突变的结果
D. 细菌产生青霉素抗性基因后,该基因就会被保留不再发生丢失、突变
11. 有关人体内环境及稳态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内环境是指多细胞生物体内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
B. 稳态是指内环境的化学成分、理化特性等保持相对稳定状态
C. 人类疾病的产生都是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的结果
D. 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
12. 某人感染流感病毒后出现发高热、显著乏力等症状。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流感病毒的组成物质包括DNA、RNA和蛋白质等
B. 流感病毒侵入人体后能诱导的特异性免疫类型只有细胞免疫
C. “发高热”的主要原因是患者下丘脑中体温调节中枢受损
D. 患者在体温上升阶段机体内产热总量大于散热总量
13. 下列不参与体液免疫过程的是
A. T淋巴细胞 B. B淋巴细胞 C. 记忆B细胞 D. 效应T细胞
14. 盲目扩大池塘中某种鱼的养殖数量,常常会引起高投入低产出现象。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种群密度过大,导致生存斗争加剧,鱼生长速率下降
B. 增加食物投放、供应空气不会改变池塘鱼的环境容纳量
C. 池塘中尽可能放养单一鱼种,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
D. 当池塘中某鱼种群数量达到环境容纳量时鱼生长速率最快
15. 云杉林是我国北方针叶林中的优良林,在云杉林被采伐后,一般要经过下列阶段才能恢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云杉林的恢复属于初生演替
B. 恢复过程中物种丰富度增大,种间关系趋于复杂
C. 恢复过程中群落的垂直结构、水平结构均发生改变
D. 人类的活动会使群落演替按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进行
16. 花粉植株是体细胞遗传研究和突变育种的理想材料。下面是培育四季柑桔(2N=18)花粉植株的过程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花粉植株培育的原理是花粉粒细胞具有全能性,其技术是植物组织培养
B. 过程③是细胞再分化,其根本原因是基因选择性表达
C. 四种培养基均属于固体培养基,其中所含植物激素的种类和比例有差异
D. 观察处于分裂中期的四季柑桔花粉植株根尖细胞,可观察到18条染色体
17. 下列有关基因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基因工程可以克服不同物种之间的生殖隔离,实现生物的定向变异
B. 在同一DNA分子中,限制酶的识别序列越长,酶切点出现的概率越大
C. 基因载体上有一个或多个限制酶的切割位点,供外源DNA插入
D. 以大肠杆菌为受体细胞时,先要用Ca2+处理细胞以使其处于感受态
18. 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中,未涉及到的生物学原理是
A. 高度分化的动物细胞核具有全能性 B. 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C. 肿瘤细胞在体外培养时可以无限增殖 D.一个浆细胞只能产生一种抗体
19. 下列有关酵母细胞固定化实验操作目的及结果分析,错误的是
A. 干酵母需置于蒸馏水中活化,是因为干酵母细胞中自由水含量低、代谢慢
B. 配制海藻酸钠溶液时需要小火或间断加热,以防止海藻酸钠焦糊
C. 向CaCl2溶液中滴加海藻酸钠与酵母细胞混合液时要快速,防止凝固
D. 理想的凝胶珠应该是富有弹性、不易破裂、内部无液体流出、稍带黄色
20. 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实验中,将酵母菌培养液稀释103倍后,用血细胞计数板(规格为1mm×1mm×0.1mm)进行计数,观察到右图的视野。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血细胞计数板计数时,应先在计数室上方加盖玻片,再滴加少量样液
B. 计数同一样品时,可对同一计数板上的两个计数室进行计数,并取平均值
C. 滴加培养液后应立即计数,以防止酵母菌沉降到计数室底部
D. 若仅依据图示结果,可以估算培养液中酵母菌密度为3.5×109个•mL-1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5个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5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
21. 右图表示蚕豆叶肉细胞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过程中含碳化合物的变化。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 过程①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
B. 过程②表示CO2的固定
C. 在人体细胞中能进行的是过程③④
D. 能产生ATP的过程有②③④
22. 右图是某种遗传病的调查结果,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该病的遗传方式不可能是伴X染色体显性
B. 若该病为伴X隐性遗传,则7为患病男孩的几率是1/4
C. 若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则7患病的几率是1/2
D. 若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则1、3均为杂合子

 23. 右图为某人工生态系统中碳流动模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碳元素在各种生物之间的流动形式是CO2
B. 过程③、④提高了生态系统能量传递效率
C. 建立该生态系统遵循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D. 碳元素在生态系统中的流动离不开能量的驱动
24. 科研人员研究不同浓度生长素(IAA)对拟南芥下胚轴插条形成不定根的影响,得到右图所示结果。据此结果作出的判断,正确的是
A. 生长素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为50μmol•L-1左右
B. 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插条生根的作用可能相同
C. 生长素对插条生根的作用表现出两重性
D. 生长素通过促进细胞分裂促进生根
25. 某同学利用下列材料进行实验,观察记录见下表,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名称 实验材料 观察到的现象
A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脂肪 花生种子 脂肪颗粒被苏丹Ⅳ染成红色
B 探究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哺乳动物红细胞 发生质壁分离及复原
C 用高倍镜观察叶绿体 黑藻叶片 细胞中绿色颗粒移动
D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 新鲜菠菜绿叶 滤纸条上出现4条色素带
三、非选择题:本部分包括8题,共计65分。
26. (8分)铬是植物生长的微量元素,但土壤中过量的铬将抑制作物的生长。为探究铬离子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研究人员利用大蒜、不同浓度的重铬酸钾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大蒜生根:在适宜条件下培养大蒜,待根长至1~2cm时,选取生长良好的根尖,分为18组,分别用蒸馏水、12.5、25.0、50.0、100.0、200.0 mg•L-1重铬酸钾溶液处理24、48、72h。
②取材固定:在上午10:15切取根尖,用固定液固定24h,然后置于适宜条件下保存。
③装片制作:将大蒜根尖浸泡在1 mol•L-1盐酸溶液中并置于60℃恒温水浴中解离,至根尖呈乳白半透明时取出,再用蒸馏水漂洗,然后用改良的石碳酸品红染色液处理根尖,制片。
④镜检统计:在显微镜下观察并统计有丝分裂指数(分裂期细胞数与观察细胞总数的比值),结果如右图。
请分析回答:
(1)本研究的两个自变量是 ▲ 、 ▲ 。
(2)步骤③中“解离”的目的是 ▲ ,用改良的石碳酸品红染色液处理根尖的目的是 ▲ 。步骤④应先在低倍镜下找到根尖的 ▲ (部位)。
(3)与其他各组相比,用蒸馏水处理大蒜根尖,随着处理时间延长,细胞分裂指数明显下降,其主要原因是 ▲ 。
(4)实验结果表明,铬离子对植物生长的影响表现为 ▲ 。若用大蒜做“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材料,对大蒜根尖的最好处理方法是 ▲ 。
27.(9分)为了解培养条件对试管苗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的影响,以期对生产起指导作用。科研人员从红地球葡萄试管苗顶部向下依次剪取带叶茎段,分别采用不同光照强度(容器内温度为25℃)和温度(光照强度为120μmol•m-2•s-1)进行实验,结果如下图。请分析回答:

(1)图1表明,随着光照强度增强,叶片净光合速率增加,这是由于光照增强,光反应产生的 ▲ (物质)增多,直接导致暗反应中 ▲ (过程)加快,CO2利用加快。
(2)由图2、图3可知,葡萄试管苗生长较为适宜的温度为 ▲ ,各部位叶片相比,对高温耐受性较差的是 ▲ 。
(3)实验结果表明,试管苗的上位叶净光合速率相对较低,其原因可能是 ▲ 。当光照强度从160μmol•m-2•s-1增加至200μmol•m-2•s-1,限制叶片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 ▲ 。
(4)分析实验结果并结合生产实际,说出80~120μmol•m-2•s-1的光照条件对葡萄试管苗生长比较适宜的理由(至少说出两点)。 ▲ 。
28. (8分)双链DNA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链组成。早在1966年,日本科学家冈崎提出DNA半不连续复制假说:DNA复制形成互补子链时,一条子链是连续形成,另一条子链不连续即先形成短链片段(如图1)。为验证这一假说,冈崎进行了如下实验:让T4噬菌体在20℃时侵染大肠杆菌70min后,将同位素3H标记的脱氧核苷酸添加到大肠杆菌的培养基中,在2秒、7秒、15秒、30秒、60秒、120秒后,分离T4噬菌体DNA并通过加热使DNA分子变性、全部解螺旋,再进行密度梯度离心,以DNA单链片段分布位置确定片段大小(分子越小离试管口距离越近),并检测相应位置DNA单链片段的放射性,结果如图2。请分析回答:
(1)以3H标记的脱氧核苷酸添加到大肠杆菌的培养基中,最终在噬菌体DNA中检测到放射性,其原因是 ▲ 。
(2)若1个双链DNA片段中有1000个碱基对,其中胸腺嘧啶350个,该DNA连续复制四次,在第四次复制时需要消耗 ▲ 个胞嘧啶脱氧核苷酸,复制4次后含亲代脱氧核苷酸链的DNA有 ▲ 个。
(3)DNA解旋在细胞中需要解旋酶的催化,在体外通过加热也能实现。解旋酶不能为反应提供能量,但能 ▲ 。研究表明,在DNA分子加热解链时,DNA分子中G+C的比例越高,需要解链温度越高的原因是 ▲ 。
(4)图2中,与60秒结果相比,120秒结果中短链片段减少的原因是 ▲ 。该实验结果为冈崎假说提供的有力证据是 ▲ 。
29. (9分)西葫芦的皮色有绿色、黄色和白色三种,研究表明西葫芦表皮细胞中色素合成的机理如图1所示(基因W、G、Y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科研人员以西葫芦为材料进行图2所示的杂交实验。请分析回答:

(1)控制西葫芦皮色三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 ▲ 定律。黄皮西葫芦的基因型有 ▲ 种,绿皮西葫芦的基因型是 ▲ 。
(2)图2中亲代黄皮、白皮个体的基因型分别是 ▲ 、 ▲ 。若F2中全部绿皮个体自交,则后代表现型及比例是 ▲ 。
(3)另有某白皮个体与基因型为wwggyy的个体杂交,F1表现为白皮∶黄皮∶绿皮=2∶1∶1。则“某白皮”个体的基因型是 ▲ 。
30. (7分)美国神经生物学家Kandel发现,当水流喷射到海兔(螺类的一种)的喷水管皮肤时会引起鳃肌收缩,导致喷水管和鳃收缩,称为缩鳃反射。当喷水管重复受到温和的喷水刺激时,缩鳃反射的幅度越来越小,即产生习惯化。当科研人员先用短暂电流刺激海兔头部的皮肤(这对海兔是一个伤害性刺激),再用水流刺激喷水管,结果产生的缩腮反射比只用水流刺激喷水管强烈,即产生敏感化。相关结构及发生机制如右图,请分析回答:
(1)参与缩腮反射的神经元至少有 ▲ 个。
(2)为研究海兔重复受到温和喷水刺激产生习惯化的原因,科研人员进行了如下实验:
连续电刺激部位
测量指标 喷水管皮肤 感觉神经元 运动神经元
感觉神经元动作电位 持续产生 持续产生 ?
运动神经元动作电位 逐渐减弱 逐渐减弱 持续产生
肌肉收缩程度 收缩逐渐减弱 收缩逐渐减弱 一直正常收缩
① 神经元受到适宜刺激后,受刺激部位膜内电位变化是 ▲ 。表中“?”代表的现象是 ▲ 。
②根据实验结果,海兔重复受到温和喷水刺激产生习惯化是由于兴奋在 ▲ 部位传递减弱或受阻。
(3)科学家通过实验证明敏感化形成的原因是:当伤害刺激作用于头部皮肤时,神经元L29兴奋,释放神经递质5-HT,再受到喷水刺激后,引起感觉神经元在兴奋时其轴突末稍释放更多的神经递质。据此判断,仅用短暂电流刺激海兔头部的皮肤能否产生缩鳃反射?请简要说明理由。 ▲ 。
(4)根据敏感化形成机制,请推测习惯化产生的原因是 ▲ 。
31. (9分)空心莲子草,又名水花生,是我国外来入侵物种之一。后来从美国引进空心莲子草叶甲(空心莲子草的专性天敌)来控制空心莲子草的种群数量,但空心莲子草叶甲的自然种群数量比较少,影响了生物防治效果。空心莲子草叶甲的发育过程包括卵、幼虫、蛹、成虫。科研人员研究了捕食者对空心莲子草叶甲的卵、1龄幼虫、2龄幼虫在不同密度条件下单个个体被捕食的概率,结果如下。请分析回答:
(1)调查空心莲子草种群密度的常用方法是 ▲ 。空心莲子草入侵我国后迅速蔓延,主要原因是 ▲ 。
(2)请用简图表示空心莲子草、空心莲子草叶甲、龟纹瓢虫、斜纹猫蛛、拟水狼蛛之间能量流动情况: ▲ 。
(3)与化学防治相比,利用空心莲子草叶甲来控制空心莲子草种群数量,主要优势是 ▲ 。
(4)从不同密度条件下被捕食概率分析, ▲ 是持续、有效控制空心莲子草的重要措施;从被捕食概率和捕食差异性分析,三类捕食者对卵捕食的特点是 ▲ ;从捕食差异性分析,在1龄幼虫、2龄幼虫期应分别加强对 ▲ 、 ▲ 的种群数量监控。
32. (8分)慢病毒载体是指以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为来源的一种病毒载体。慢病毒载体系统主要由包装载体和转移载体组成,包装载体携带的基因能够控制合成病毒颗粒蛋白;转移载体上除有基因载体必须的元件外,还有目的基因、病毒包装、逆转录和整合所需基因。当转移载体和包装载体同时转染包装细胞后,进行病毒成分的合成和包装,最终收获到携带目的基因的“假病毒颗粒”。下图是科研人员利用慢病毒载体系统培育转基因荧光鼠的主要过程。请分析回答:
(1)基因工程中运用的基因载体必须的元件有启动子、终止子、 ▲ 、 ▲ 等。
(2)过程②利用了“假病毒颗粒”具有 ▲ 和能将DNA整合到受体细胞染色体DNA上特点。与正常病毒相比较,这种“假病毒颗粒”的主要特点是 ▲ 。
(3)科学家利用ES细胞培育出转基因动物依据的主要原理是 ▲ ,在利用合成培养基培养ES细胞时,还要加入 ▲ 等天然成分。
(4)经鉴定,某嵌合小鼠产生的配子中有1/2带有外源基因,请写出利用该嵌合小鼠培育纯合转基因小鼠的思路: ▲ 。
33. (7分)科研人员为了分离、筛选蓝莓果酒专用酵母来改善蓝霉果酒的品质,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取不同品种的成熟蓝莓制果浆,置于恒温培养箱中自然发酵,直至产生大量气泡和明显酒味。
②将蓝莓发酵液梯度稀释后,进行涂布平板操作,每个梯度3个平板,并在恒温下培养2d,根据酵母菌菌落特征挑取单菌落。
③将挑取的单菌落扩大培养后,通过平板划线法分离纯化并保存。
④检测筛选菌株的发酵性能,得到如下实验结果。
品 种 乙醇体积分数/% pH
8% 10% 12% 14% 15% 4.00 2.98 2.03 1.48
葡萄酿酒酵母 ++++ ++++ + - - ++++ ++++ - -
BL-21 ++++ ++++ + - - ++++ ++++ - -
BF-09 ++++ ++++ ++ - - ++++ ++++ + -
BF-17 ++++ ++++ ++ + - ++++ ++++ ++ -
注:“-”表示不产气;“+”表示产气,“+”越多产气越多。
分析回答:
(1)酵母细胞中能产生CO2的场所是 ▲ 。步骤①恒温培养箱的温度控制在22℃左右,其主要目的是 ▲ 。
(2)步骤②中,发酵液应使用 ▲ 进行梯度稀释。稀释涂布平板法依据的原理是在稀释度足够高的菌液里,将聚集在一起的菌种分散成 ▲ ,从而能在培养基表面形成单个菌落。“一个菌落”在生态学中属于一个 ▲ 。
(3)步骤③平板划线时,每次划线前后都要用 ▲ 法对接种环进行灭菌。
(4)根据实验结果推知, ▲ (品种)是较理想的酿酒菌种。
 完整版免注册下载地址:http://pan.baidu.com/s/1eQAgqe2


相关评论
鄂公网安备 420881020000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