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查询试卷\课件\优质课请在此输入关键字:
网站首页 >> 教育教研 >> 文章内容

普林斯顿大学中美学霸如何看“中国老师英国教课”?(图)

[日期:2015-08-21]   来源:网络  作者:   阅读:515[字体: ]

普林斯顿大学中美学霸如何看“中国老师英国教课”

普林斯顿大学一景

  朋友圈疯传“中国老师英国教课”的视频时,我点开看了看,却总觉得这场狂欢从作为起点的视频本身到作为落点的网友评论都不太对劲。

  不过,我无法自行解释这样的“不对劲”,因为自己只有国内高中的受教育经历。而从自己在国内的本科学习和有限的美国本科助教经历出发,我也难以看出教学方面的本质差别(科研则另当别论),更无法向中学进行“外推”。

  于是,我只好对同学中在美国上过或教过高中的人做一“采访”,问些“臭大街”但仍然能引起我自己兴趣的问题,并在文末稍加评注。除美国的同学外,我也问了一位来自台湾的同学相应的问题,以作参照。“受访者”如下(部分信息应要求隐去;“本系”指普林斯顿大学天体物理系):

  克里斯蒂娜·帕尔多,现本系博士在读。

  约书亚·华莱士(中文名“乐永康”),现本系博士在读。

  W同学,高中先后就读于中美两地,现普林斯顿大学数学系本科在读。

  M同学,本科毕业后曾于美国多所高中任教;现本系博士在读。

  孙爱蕾,高中毕业于台北第一女中(“北一女”),本科毕业于台湾大学物理系,现本系博士在读。

  1.早上几点上学?下午几点放学?

  克:7点45分到学校,8点开始上课。下午3点放学。午休是45分钟。每天会花10小时在学习上。

  W:8点上课。我住在学校,所以只用稍微早起一些,去食堂拿点早餐就好。一般是下午3点放学,但周三和周六都只上上午的课,下午会有运动队的比赛。这不是强制的,而且大部分人其实也是“重在参与”,但你要是不参加运动队,会显得与别人很不一样。事实上每个人都会参加。中午休息不到1个小时,比国内少1个小时。

  孙:上学是7点50分吧。有的高三班级会让学生在7点到学校,在上课之前考一场试。下午放学是4点左右。

  2.课后大家都做些什么?会有人买习题集“刷题”吗?会熬夜学习吗?

  克:3点下课之后,许多人都会去参加某一个运动队,不过我是参加了一个乐队的,每天大概花两个小时。回家之后做作业,每天大概会花三小时在作业上。作业的组成取决于选课方式;虽然我是主修理科的,但我自己文科比较差,课后学习时间会有一半花在文科上。准备考AP(美国高中会考)和ACT(美国大学入学考试)时会买习题集来做。那个习题集比较简单,不过,不少人会先后准备很多门考试,我就考了6门AP。

  乐:大部分人都会参加运动队,我参加的是越野长跑。至于作业,差不多每天三小时,大约八成作业时间花在科学方面,两成在其他方面。除了备考AP和ACT,其他时候大家都不刷题。

  W:AP之类的考试只要刷题就够了,亚洲来的学生懂得靠刷题来准备,而美国本地的学生就意识不到这一点。高中并没有太经常地熬夜,但也有熬夜的时候。刚去的时候,觉得自己学得还不够多,也对很多东西感兴趣,会多花时间学很多不同科目。准备写作相关的考试时作业会很多,我自己写得不快,有时也会忙到很晚。另外,申请大学的那一阵子,文书准备之类额外的事情要多花一两个小时,所以会熬夜。高四不会熄灯,高一到高三会熄灯,大约是十点半。

  孙:我们学校算是台北最好的学校,又离台北的补习中心非常近。每天放学之后,会有一半以上的人去往补习学校,但也会有很多课后的社团和活动,你能想象到的基本都有。大部分学生一二年级会参与许多社团活动,但三年级就会全力准备考试了。作业和考试都算挺多的,不过数量还是取决于老师。

  3.有升旗仪式、广播体操吗?体育课是怎么安排的?

  克:没有升旗仪式,也没有广播操。关于体育和运动,我们学校有一个要求:高中四年中,必须至少选一年的体育课,其他时候就不管了;但军乐队和体育俱乐部的活动是可以替代体育课的。

  乐:全国都对体育课有要求,但不会要求每学期都上体育课。下午放学之后的那些体育俱乐部都能替代体育课,我就是用越野长跑替代的。

  孙:每个星期都会一次到两次的升旗仪式。我们有课间操,但不是统一的;每个学校都不一样,也有可能没有。每学期我们学校都会由体育老师新编排一套健身操,然后由有氧操的社团教我们学会;每学期的风格也经常会有不一样我们学校的乐仪旗队(军乐队)非常有名,很多人会参加,节庆时会上街表演,而且在世界各地演出。

  4.上课时的形式和课堂气氛如何?会有多少讨论时间?会出现扔纸飞机、随意聊天或者和老师对着干的行为吗?

  克:一般来说,在理科课上,所有学生都在认真听。老师会在黑板或白板上推导,学生在下面记笔记。视频中的那种情形基本算是全班故意捣乱了,这在很少数情形下才会出现;我所见的都是,这堂课的老师是来代课的,学生不买账;我觉得视频中其实就是这种情形。

  乐:数学物理之类的课堂上,老师会在黑板上示范解题和做推导。文学课和外语课上会有讨论,有时候会非常热烈,也会有辩论;不过,这都是预期之内的:喧闹归喧闹,内容也总是在与课程相关的事情上的。跟老师对着干的情况真的很少。

  W:理科课程基本还是老师讲课学生听讲的模式,但是我们学校最近在推行改革,试图让课堂互动更多一些。不过生物课有些不同:老师会在上课前布置一些阅读,上课时针对阅读中的问题进行讨论,形式更像讨论班。我们学校每堂课的人数都会比较少,你在下面做什么老师都能看见,课堂秩序很好。我觉得,对未来有些打算的人都不会上课瞎玩,包括体育生,而且不管学习好不好,大家都会很尊敬老师。给老师留一个好印象,起码对成绩没有坏处;以及,申请本科时,来自高中老师的推荐信会比较重要。你要是在课堂上胡闹,就会给老师留下不好的印象。那些从中国过去的老师既不会给学生们打分也不会给班上学生写推荐信,所以学生们怎么折腾都无所谓。

  M:学生上课时精力都很集中,而且对老师都很尊重。我几乎从不需要提醒学生注意课堂纪律。我自己上课时是写白板、用投影仪的,而且我一定会给学生展示推导过程,但也会把这些计算的情境充分展示出来,带着充分的感情去讲课。至于讨论性的课程,我会带学生到专门的讨论教室去上。我曾经当堂跟一个在牛津大学研究人工智能的好朋友打过网络电话,让学生向他讨教问题--这些东西都是远远超过物理课大纲的,但学生们的学习进度很好,对“机器能否有自我意识”之类的事情很感兴趣,所以我能在上课时玩儿这些有趣的东西。

  孙:我在的班级会很活泼,老师同学的互动很多,会显得比较吵,但那种恶意的干扰是不会出现的。不过,大部分时候还是老师在讲台上写黑板或者放投影。

  5.参加过学科竞赛吗?高中时的身边有人在学科竞赛中取得好成绩吗?

  乐:我没有参加。

  克:我们学校有数学竞赛队;以前没有物理竞赛队,但现在可能有了。数学竞赛队是有老师带的,每周集训一次,占用下午三点之后的活动时间做题、讲题和讨论。我参加过化学竞赛,没考进第二轮。化学竞赛的组织方式不太一样,学校没有竞赛队,每个选了化学课的人都会考一次校级的竞赛,考好了能进下一轮,从校级升到县(county)级,升到州级,最后是全国竞赛。我只是考了第一轮而已。

  W:我们高中有一对双胞胎兄弟,各方面都很厉害,在数学竞赛中进过国家级的决赛。这对双胞胎分别从耶鲁和普林斯顿本科毕业,都会去哈佛读博士。无所谓竞赛保送,优秀的竞赛成绩会是申请时非常有利的因素。有时成绩好且熟识的人会一同组队参与。美国数学联赛(ARML),不过这个联赛的赛制和一般的奥赛很不一样,做题按个人,计分按团队。至于其他学科的竞赛,一般会是学生自己发起,再去找老师辅导、训练。因为我们学校有过一个很好的化学老师,所以化学竞赛出过很好的成绩、很多牛人。

  M:我自己没参加过,我在各个学校教过的学生里也没有参加的。

  孙:挺多人参加的,竞争很激烈。北一女是台湾最好的学校,所以会很重视这个。我自己参加过初选,每班都会有几个人去考初选;一共会考三四轮,最后全台湾的集训队会有20人,再选出参加国际竞赛的代表队。想要保送好的大学,大概要进国际决赛吧。在大学物理系里,表现最好的也有很多是参加竞赛取得好成绩的。大约每一两年会出现一个高中时进入国际奥赛拿奖牌、十五六岁进大学、十八岁修完物理系的天才人物。

  7.美国的公立和私立学校有什么异同?

  M:这个问题很有挑战性。私立高中的教学方式和质量在各地都不太一样,甚至在同一个城市的不同学区也都大有不同。我有幸在好几所高中任教,既有公立也有私立的。一般来说,私立学校的资金更充足,课堂规模更小(我见过的最小课堂只有三个学生),对学生的支持也更充分。在我任教过的最“昂贵”的高中里,更充分的资金会让学生和老师享受更多资源,比如对学生申请大学的过程提供帮助,或是去往国外会见国际政坛知名人士之类。我觉得那里至少九成学生都申请到了非常好的大学。至于我在加州接触过的公立高中,进入好大学的比例会小很多,大多数人都只能读个社区学院,不过我听说东海岸的公立基础教育会强得多,至少我对我儿子现在读的小学很满意,班级规模不大,课程也很有挑战性、能激发人的能力,课外活动也很丰富。

  8.作为老师,你是怎么组织教学的?谁来负责学生的日常生活?

  M:每堂课之前,我用来备课的时间都是课堂时间的两倍,不过别人都说有经验的老师不会花那么久。我上课大致是遵从课本的,有时也会中断一下,让学生做些习题,或者提一些概念性问题。每堂课顶多45分钟,要是有连堂课,我会在第二节让学生做些小作业。在私立学校,课程进度、布置作业之类的事情上的条条框框并不多,只要学生们学习进度合理就可以了。如果学生学习进度够快,时间有富余,那我会让学生花几个星期学习一些其他东西,比如让他们在CodeAcademy(一个在线编程学习网站)上学习Python编程;我有个学生就因此对计算机产生了兴趣,现在在纽约大学学习计算机。我的学生们学习能力和意愿都非常强,我给他们的习题也偏多一些:这门课的作业量大约是每周六个小时。竞争和压力都不会过大,学生们学习时还是比较开心的,而且求知若渴。至于学生的日常生活之类,学校的行政人员会对此负责并对学生提供帮助;他们做得很不错。老师们每周都会开会,讨论学生的表现,找出需要特殊帮助的学生之类--这可真是个累死人的事情。

  9.你觉得中美的高中教育差别最大之处在哪里?

  W:最重要的是视野的差距。刚来时会觉得,自己希望像国内那样学很多东西,而美国老师的能力似乎不能满足自己的要求,后来才觉得自己开始的想法太狭隘了。美国并不像国内那样有一个单一的目标,每个人的发展也会更全面一些,未来的可能性也因此会更多一些。美国高中并没有学得很少;事实上,国内高中其实学得也不多,却会经常在这些基础的东西上不停地反复,浪费很多时间。美国这边的做法是,充分支持学生的学习诉求,只要你想学,你就可以继续往前走。我们在高中时就学了一些代数拓扑的内容。我还认识一个人在高中时就去麻省理工上数学系高级专业课、带着本科生参与讨论班的。?

  以上就是我粗略采访我同学们的结果,这只是一次偏差非常高的采样;你完全可以指责“我认识的美国、台湾生高中根本不是这的”,因为我并没有见过你认识的高中生。我的能力和资源也不可能支持任何广泛的调查,只好以此管窥了。

  按我在清华时对同学的了解,国内一些拥有最好资源的高中(并不是那些以“变态”的学习压力来追求升学率而频繁登上新闻头版的所谓“超级中学”)早已不再让学生死读书,也不会让学生在那些如文字游戏一般的高考模拟题上浪费时间,而会让学生尽早向“下一步”进发,让他们之中有能力和意愿学生接触乃至深入学习他们所希望学习的东西,或是发掘他们在许多其他方面的兴趣--这大概就是国内某著名高中敢于在普林斯顿开分校的底气。

  毕竟,人类知识和能力的边界,早已大大超出了“高考内容”所界定的范围;如果有充足的精力,尽快跟上“先头部队”,似乎才是明智的做法。只是,在并不那么发达的地区的高中生,限于教学资源的稀缺,恐怕就只好继续一遍遍地重复着那些并不怎么高明的高考题目。

  那些出现于高中课本中的知识,大多是在考虑高中生的理解能力和知识储备的基础上,对相关知识、概念和方法做了许多简化和降解的。在命题过程中,这些多多少少被“曲解”(甚至某种程度上称得上是“错误”)的东西,却只能被奉作圭臬,掰开揉碎地考。高考的命题,又实在不能超出这些东西,便只好遍地挖陷阱埋地雷了。那些本可以更加优秀的学生,不得不花上大量时间,重复地练习那些事实上既无新知也无趣味的题目,以便少在陷阱中丢点儿分数。甚至,在我自己读高中的年代,“出题陷阱”和“文字游戏”的问题,被当时所谓“回归基础”的趋势,放大到了让人无法理解的程度。

  学生那么多,老师却这么少。除了这么教学,高中还能怎么做?除了这么考试,高校还能如何进行选拔?保送和自主招生考试算是些有益的探索,但在它们成为主流之前,有太多的问题等着它们了--最直接地:该如何确定考试名额的发放?靠校长推荐真的靠谱吗?

  当然,考虑到经济发展程度和对教育投入的程度,国内的基础教育能做成这样,已经很不容易了。只是,这几年似乎“顺应民意”而来的教育改革,我只看到基础教育界在不断地放弃自己本来的优势(扼杀高中学科竞赛算是一例),又只从发达国家那儿拿了些终将沦为形式主义的零碎。

  或者,更糟糕地,我们其实颇有“把他们自己都认为不尽合理的东西学了过来”的趋势,弄得一些中二少年整天起哄道“数学/英语买菜时用不上,所以数学/英语应该滚出高考”,并幻想着这“被国内教育体制埋没的自己”似乎能在西方那种体制中“逆袭”成为天才的情境。可这“我要去了发达国家定能成为天才”的幻境,与“发达国家学生才不用整天费力学那么多东西呢”的臆想,是直接冲突的。这最简单的矛盾,中二少年们怕是意识不到了吧。

  从我的朋友们的经历来看,发达国家和地区的高中教育的最大优势,不在推荐制上大学,不在作业多少难度高低,也不仅在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而在于老师有充足的精力关照学生的学习、组织真正有效的讨论,在于让学生做自己想做且擅长的事情(而非在低水平的东西上浪费时间),并有充足的机会把这些事情往最深处做好。可是,这件事情,实在是难以在每个班四五十甚至五六十个学生的高中里实现的。

  说到底,还是个资源问题。王力乐:发达国家的中学教育不会在低水平的事情上浪费时间


相关评论
鄂公网安备 420881020000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