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查询试卷\课件\优质课请在此输入关键字:
网站首页 >> 生物题库 >> 高三试题 >> 文章内容

湖北省枣阳市高级中学2017届高三8月月考生物试题及答案

[日期:2016-09-03]   来源:生物百花园  作者:生物百花园   阅读:73[字体: ]

 湖北省枣阳市高级中学2016-2017学年度上学期高三年级8月月考生物检测题

完整版免注册下载地址:http://pan.baidu.com/s/1eSjuW0a

(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

第I卷(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反射弧是反射的结构基础,对此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射弧中的感受器和效应器可分布于同一器官或组织中
B.神经中枢的兴奋无法引起感受器兴奋
C.只要反射弧结构完整反射就会产生
D.一个完整的反射弧至少由二种神经元构成
2.动物细胞含有而植物细胞不含有的化合物是
A.蛋白质 B.脂肪 C.糖原 D.磷脂
3.下图为果蝇精巢中细胞在某一时期的分类统计结果。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甲组细胞的形态大小都相同,全部为次级精母细胞
B.发生同源染色体分离过程的细胞只存在于丁组
C.乙组的细胞中可能含有1个、2个或4个染色体组
D.丙组细胞中正在进行染色体数目加倍的过程
4.我国科学家运用基因工程技术培育出了抗虫棉及含有人凝血因子的羊乳汁。以下有关叙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为育成抗虫的作物新品种,导入抗虫基因时只能以植物受精卵为受体
B.转基因棉花是否具有抗虫特性是通过检测棉花对抗生素抗性来确定的
C.人凝血因子基因存在于乳腺细胞,而不存在于其他体细胞中
D.可用显微注射技术将含有人凝血因子基因的重组DNA分子导入羊的受精卵
5.下列关于细胞中化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A.C、H、0、N、P是ATP、染色质、核苷酸共有的化学元素
B.RNA与DNA分子均由四种核苷酸组成,前者不能储存遗传信息
C.抗体、受体、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都是具有识别作用的物质
D.脱氧核糖、葡萄糖、核糖既存在于植物体内,又存在于动物体内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原核细胞内不存在细胞核,没有细胞核的细胞一定是原核细胞
B.能产生激素的细胞一定能产生酶,能产生酶的细胞不一定能产生激素
C.有线粒体的细胞能进行有氧呼吸,进行有氧呼吸的细胞不一定有线粒体
D.含叶绿素的细胞不一定是植物细胞,植物细胞不一定含叶绿素
7.买罐头食品时,发现罐头盖上印有“如发现盖子鼓起,请勿选购”的字样,引起盖子鼓起的最可能原因是( )
A、好氧型细菌呼吸,产生CO2和H2O
B、微生物呼吸,产生CO2和C2H5OH
C、乳酸菌呼吸,产生CO2和C3H6O3
D、酵母菌呼吸,产生CO2和H2O
8.关于遗 传信息及其传递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真核生物的遗传信息只能储存于细胞核中,通过复制传递给下一代
B.同一细胞在不同时期的转录产物可以不同
C.转录和翻译时的模板及碱基互补配对方式都相同
D.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密码子有所不同

 

 

10.甲(男性)携带一罕见的伴X染色体的隐性基因,表现的性状为A;乙(男 性)患一罕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该病只在男性个体中表达,性状为B。仅通过家谱研究,能否区别这两种情况( )
A.无法区别,因为甲和乙的后代都只有男性个体表现出相应的性状
B.可以区别,因为甲和乙都不会有B性状的女儿
C.无法区别,因为甲不会有表现A性状的儿子,而乙的儿子不一定有B性状
D.可以区别,因为甲可以有表现A性状的外孙,而乙不仅可以有表现B性状的外孙,还可以有表现B性状的孙子
11.人体血红蛋白的一条肽链有145个肽键,形成这条肽链的氨基酸分子数以及它们在缩合过程中生成的水分子数分别是( )
A.145和144 B.145和145
C.145和146 D.146和145
12.下列有关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赫尔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两者都运用了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
B.两者 都运用了微生物作为实验材料
C.两者都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来源:Z#xx#k.Com]
D.两者的实验思路均是设法把DNA与RNA分开,单独观察它们的作用
13.下列有关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蓝藻有氧呼吸时在线粒体内膜上会产生大量的ATP
B.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中,其核仁较大,染色体数目较多
C.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和磷脂分子具有特异性,是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的基础
D. 效应T细胞可诱导靶细胞裂解死亡,属于细胞凋亡
14.右图示意的是四种不同生物,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 青霉素不能抑制甲细胞的细胞壁的形成
B. 乙是低等植物,其细胞中具有中心体和叶绿体
C. 丙的遗传物质是单链RNA,其结构不稳定易产生变异
D. 丁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的结构是叶绿体、线粒体和细胞核

15.下图为人体内体温与水平衡调节的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①当受到寒冷刺激时,a、b、c、d激素的分泌均会增加
②c、d激素分泌增多,可促进骨骼肌与内脏代谢活动增强,产热量增加 
③下丘脑是感觉体温变化的主要中枢,是形成冷觉、热觉的部位 
④寒冷刺激使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通过促进甲状腺的活动来调节体温 
⑤图中的e激素是由下丘脑神经内分泌细胞产生的
⑥由图可知人体对体温与水平衡的调节主要是体液调节的结果
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①②⑤    D.③④⑥
16.关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正确的是(  )
A.自然保护区的功能是接纳各地迁移和捕来的野生动物并加以保护
B.鼓励人们进入保护区,给鸟类建巢、喂食
C.易地保护就是把大批野生动物迁入动物园、水族馆等进行保护
D.对于珍稀濒危物种,禁止一切形式的采猎及买卖
17.一条由19个氨基酸分子缩合成的肽链中,含-NH2和-COOH的最少数目分别是 ( )
A.18和18 B.1和1
C.19和19 D.无法确定
18.对胡萝卜幼苗在不同环境条件下氧气的吸收量和释放量进行测定,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对结果的分析不合理的是

A.在20℃时,用5klx光照胡萝卜幼苗,胡萝卜幼苗叶肉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有叶绿体、线粒体及细胞质基质
B.在20℃时,分别用10klx和5klx光照胡萝卜幼苗10小时,再黑暗14小时,光合作用合成的葡萄糖量前者比后者多28.125 mg
C.在10℃时,用5klx光照胡萝卜幼苗10小时,胡萝卜幼苗所有叶肉细胞产生的氧气为35mg
D.在10℃时,用10klx光照胡萝卜幼苗4.8小时后,再将胡萝卜幼苗转入20℃黑暗环境19.2小时,氧气变化量为0
19.如图是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产生的两个次级精母细胞,在该过程中发生的变化为

①交叉互换 ②基因突变 ③ 同源染色体未分离
④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形成的染色体未分离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20.生命科学研究中常用“建模”方法表示微观物质的结构,图中1~3分别表示植物细胞中常见的三种大分子有机物,每种有机物都有其特定的基本组成单位。则下图中1~3可分别表示( )

A.多肽、RNA、糖原 B.DNA、RNA、纤维素
C.DNA、蛋白质、糖原 D.多肽、RNA、淀粉
21.现有一只黑色直毛雌家兔和一只白色直毛雄家兔杂交,后代中雌、雄家兔都表现为黑色直毛。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①家兔性状的遗传只受遗传物质控制,与环境条件无关
②假设后代的数量足够多,可以判断黑色对白色为显性,直毛对卷毛为显性
③根据上述杂交实验可以判断控制毛色的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X染色体上
A.只有① B.只有①② C.只有②③ D.①②③
22.1928年,格里菲思利用小鼠为实验材料,进行了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其中所用的R型活细菌无毒性,S型活细菌有毒性。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注射R型活细菌,小鼠死亡
B.注射S型活细菌,小鼠死亡
C.注射加热后杀死的S型细菌,小鼠死亡
D .R型活细菌与加热后杀死的S型细菌混合后注射,小鼠不死亡
23.牛犊在出生后一段时间内一般不易得传染病,此时,其体内的抗体主要来自于
A.牛犊的B淋巴细胞 B.牛犊的浆细胞
C.母牛的B淋巴细胞 D.母牛的浆细胞
24.如图是种群增长速率与时间关系的变化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曲线表明,某生态系统中一个物种的种群数量变化只与时间有关而与其他物种无关
B. CD段种群数量增加缓慢,其主要原因是存在天敌、生活空间和资源有限等
C. 该图可表示密闭的恒定容积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增长速率的变化曲线
D. 若该种群为海洋经济鱼类,种群数量最好保持在E时期的
25.右图为人体体液中物质交换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的细胞外液是②和④
B.激素、递质和酶一般存在于②中
C.③中CO2浓度最高,O2浓度最低
D.①、②、④共同构成人体的内环境
26.如欲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过程,可选择的实验材料是
A.马蛔虫受精卵 B.造血干细胞
C.小鼠睾丸 D.叶芽
27.细胞中不能合成ATP的部位是( )
A.线粒体的内膜
B.叶绿体中进行光反应的膜结构
C.内质网的膜
D.蓝藻(蓝细菌)中进行光反应的膜结构
28.一个配子的基因组成为AB,则产生这种配子的生物体是
A.显性纯合子 B.隐性纯合子 C.杂合子 D.不能确定
29.下列有关呼吸作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长跑时,人体产生的CO2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共同产物
B.蛔虫暴露在空气中,不能进行呼吸作用
C.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只能进行无氧呼吸
D.酵母菌既能进行有氧呼吸又能进 行无氧呼吸
30.下图表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其中a和b为物质的两种运输方式,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细胞的识别与①有密切的关系
B.适当提高温度将加快②和③的运动 速度
C.a过程体现了膜的选择透过性这一生理特性
D.如果图示肾小管上皮细胞膜,则原尿中的葡萄糖进入细胞的方向是Ⅱ→Ⅰ


二、综合题(40分)
31.(10分)下图表示细胞内发生的一系列重大生命活动,据图回答:
[来源:学科网]
(1)B过程表示一个细胞增殖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发生___________的过程。
(2)该生物为_____________生物,其中A过程的方式包括_________________。
(3)细胞分化的实质是__________ _________。
(4)癌细胞通常由正常细胞转化而来,与原来的细胞相比,癌细胞的分化程度 (低,高)
32.(本题10分)水是生命的源泉,生命离不开水。每人每日的用水量为2~3升。如果一星期不喝水,身体就不能支持。当人体内的水分减少15%~20%时,就会发生脱水症状。如果断水7~10天,就将出现死亡。对于成年人,一个人每天需要补充2~4升水。人体内一天的水量收支如下:
收入(mL) 支出(mL)
饮用水         1200 尿             1200
食物水分        600 从皮肤、肺部       700
体内水         200 粪便           100
合计          2000 合计           2000
人体一切生理活动,如体温调节、营养输送、废物排泄都需要依靠水来完成。生活中人们一天也离不开水。水对生命来说是必需的,然而水也是传播疾病的重要媒介。水污染对人体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当人体受到化学有毒物质污染后(如666),会引起人的急性或慢性中毒。如果某些金属元素侵入人体后,都可以引起人的急性或慢性中毒。水在自然净化中,要把污染物自发地氧化转变为简单的无机物质,1L水中含有的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所需的O2量称为生化需氧量(BOD),其单位用g•L-1表示。某地区一条污水河,测得其中含0.01%的有机物,已知20℃时,常压下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为0.0092g•L-1,鱼类在含氧小于0.04g/L的水中不能生存。回答下列问题:
(1)水在细胞中的存在形式有______、______两种,它们的作用分别是______、______。
(2)造成水污染的金属元素有哪些?
(3)“矿泉水”和“纯净水”是两类日常饮用水,从它们的化学成分看,前者比后者多含有的物质最可能是___________。
A.钙和镁的碳酸氢盐 B.含碘食盐 C.细菌 D.小苏打
(4)特大洪水过后,受灾地区的水源常常被严重污染,下列物质中能对被污染的饮用水起杀菌 消毒作用的是( )
A.生石灰 B.明矾 C.绿矾 D.漂白粉
33.(本题10分)下图甲、乙、丙分别表示某种生物的三个正在进行分裂的细胞,请据图回答问题:

(1)甲细胞处于 期,判断的依据是 。
(2)乙细胞表示 分裂,分裂产生的子细胞是 细胞。
(3)丙细胞中有 对同源染色体,染色体与DNA之比为 。
34.(本题10分)下丘脑和垂体在人体内分泌活动中起 重要的调节作用:

(1)垂体是人体重要的内分泌腺,不仅分泌[a]生长激素,还分泌[b]________等激素来调节其他某些内分泌腺的活动。但下丘脑才是人体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枢纽,因为_______________。
(2)①完成由产生电信号到转变为化学信号的过程是: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在某些因素的刺激下产生________,通过轴突传导到________,进而引起小泡中递质的释放。
(3)图中可见,垂体分泌的抗利尿激素的主要功能是使血浆渗透压________。①~⑤过程中属于反馈抑制作用的是________________。
(4)当人突然进入寒冷环境中,与c具有协同作用的____ _______________(激素)分泌量也将增 加,导致产热增加。如果用激素c饲喂小白鼠,再放入密闭容器中,其对缺氧的敏感性将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C
【解析】反射弧中的感受器和效应器可分布于同一 器官或组织中;兴奋在神经元上只能单向传递,所以神经中枢的兴奋无法引起感受器兴奋;反射弧结构完整不一定就会产生反射,还需要适宜的刺激;一个完整的反射弧至少由二个神经元构成。故选C
2.C
【解析】略
3.B
【解析】
试题分析:甲组细胞的形态大小都相同,细胞内DNA分子是体细胞的一半,所以全部为精细胞,A错误;发生同源染色体分离过程的细胞只存在于丁组,即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B正确;乙组的细胞中DNA含量为2C,是未复制的体细胞或者减数第一次分裂后形成的次级精母细胞。未复制的体细胞中只有2个染色体组;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时,前期和中期都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而后期由于着丝点一分为二,染色体组加倍为2个,C错误;染色体复制过程中,DNA含量加倍,但染色体数量并没有加倍,D错误。
考点:本题综合考查有丝分裂、减数分裂过程特点、染色体和DNA变化的相关内容,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理解应用能力以及分析图示的能力。
4.D
【解析】
5.B
【解析】
试题分 析:ATP、染色质中的DNA、核苷酸都含有C、H、0、N、P五种化学元素,故A正确;RNA是某些病毒的遗传物质,可以储存遗传信息,故B错误;抗体可以特异性识别抗原、受体只能与特定激素的结合、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只能识别特定的核苷酸序列,故C正确;动植物共有的糖类有.脱氧核糖、葡萄糖、核糖,故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中化合物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6.A
【解析】
7.B
【解析】
试题分析:由“盖子鼓起”说明瓶内有气体CO2产生,又由于罐头盖子密封着,氧气很少,应为无氧呼吸产生,A、D错误,B正确。乳酸菌只能进行无氧呼吸,其产物是乳酸,无CO2产生,C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呼吸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的能力。
8.B
【解析】真核生物的遗传信息主要储存于细胞核中,也可存在于细胞质中,A错误;同一细胞在不同时期的转录产物可以不同,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B正确;转录和翻译时的模板不相同,碱基互补配对方式不完全相同,C错误;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密码子相同,D错误。
【考点定位】 遗传信息及其传递过程
9.B
【解析】
试题分析:大量饮水,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则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对原尿水的重吸收下降,尿量增加,升高细胞外液渗透压,故A错,B正确;机体失水过多或者摄入盐分过多,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上升,则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对原尿水的重吸收上升,尿量下降,降低细胞外液渗透压,故CD错。
考点:本题考查水盐调节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能力。
10.D
【解析】
试题分析:已知性状A是伴X隐性遗传,男甲能通过其女儿传递给他外孙,但不能通过儿子传递给孙子;又性状B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只在男性中表达,则男乙的儿子、孙子、外孙都有可能是性状B,故可以通过家谱研究区别性状A和性状B,故选。
考点: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
11.D
【解析】一条肽链有145个肽键,则氨基酸个数为145+1=146个,肽键的数目等于脱去的水分子数145。
【考点定位】蛋白质的合成——氨基酸脱水缩合
12.B
【解析】
试题分析: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没有应用同位素示踪技术,A错误;两者都运用了微生物作为实验材料,B正确;赫尔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仅仅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C错误;二者的设计思路都是设法把DNA与蛋白质分开,研究各自的效应,D错误。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13.D
【解析】
试题分析:蓝藻是原核生物,细胞内无线粒体,其有氧呼吸是利用分布在蓝藻细胞膜上和细胞内的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所以A错误;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核糖体多核仁较大,但与染色体数目无关,染色体数目增多只能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出现,所以B错误;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是功能特性,主要与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质有关,磷脂分子在细胞膜上无特异性,C错误;由基因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叫做细胞凋亡,病原体感染细胞的清除,细胞的自然更新都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意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14.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细胞结构的有关内容。青霉素能抑制细菌的细胞壁的形成,幽门螺杆菌属于细菌,A错;蓝藻是原核植物,其细胞中没有中心体和叶绿体,B错;艾滋病毒的遗传物质是单链RNA,其结构不稳定易产生变异,C正确;变形虫为动物,其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的结构是线粒体和细胞核,无叶绿体,D错。故本题选C。
15.C
【解析】a、b、c、d分别表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肾上腺激素,受到寒冷刺激时,a、b、c、d激素的分泌均会增加;甲状腺激素、肾上腺激素能促进骨骼肌与内脏代谢活动 增强,产热量增加;冷觉、热觉在大脑皮层形成;渗透压感受器在下丘脑,下丘脑还能分泌抗利尿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的靶器官是垂体;肾上腺、皮肤为效应器,皮肤还是感受器;因此①②⑤正确。
16.D
【解析】
试题分析: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又叫就地保护,A错误;鼓励人们进入保护区,给 鸟类建巢、喂食,会干扰生物的正常生存,B错误;把濒危物种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又叫迁地保护,C错误;为保护珍稀濒危物种,要禁止一切形式的采猎及买卖,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的知识。意在考查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17.B
【解析】
试题分析:一条多肽链中至少含有1个游离的氨基和羧基,B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蛋白质的相关计算。
18.C
【解析】
试题分析:黑暗中氧气的吸收量代表呼吸速率,光下测定的氧气的释放量是净光合速率,在20℃时,用5klx光照胡萝卜幼苗,净光合速率大于0,则胡萝卜幼苗叶肉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有叶绿体 、线粒体及细胞质基质,A正确;在200C时,用10klx和5klx光照10小时,再黑暗14小时,氧气增加量分别是5×10-1×14= 36 mg、2×10-1×14=6 mg,前者比后者多释放氧气30mg,换算为葡萄糖则为28.125 mg,B正确;在5 klx光照条件下10小时,10°C时光合作用产生的02总量是(3.0+0.5)×10=35 mg,此35 mg氧气为整个幼苗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总量,大于幼苗所有叶肉细胞产生的氧气量,C错误;在10℃、10 klx光照 4.8小时,积累氧气4×4.8=19.2 mg,20℃黑暗环境19.2小时,消耗氧气1×19.2 =19.2 mg,氧气变化量为0,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影响细胞呼吸与光合作用因素及有关计算的知识,意在考查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内容的能力。
19.C[来源:学科网ZXXK]
【解析】
试题分析:基因型为AaBb的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时产生次级精母细胞的基因型为AABB、aabb,或AAbb,aaBB由图可知应为AABB变成了AaBB,可能发生基因突变也可能发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右侧细胞中没有出现A,所以只发生了基因突变,所以①错误,②正确;右侧细胞中bb在同一侧可知此过程中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形成的染色体没有分离故④正确,③错误;所以答案C正确,AB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减数分裂和生物变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能力。
20.D
【解析】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考点定位】图1中,单体具有很多不同的形状,这些不同的单体只能表示20种氨基酸,因此图1可能表示蛋白质或者是多肽;图2中,有圆形、方形、六边形、三角形四种不同的单体,并且该有机物是单链的,因此它可以表示RNA分子的四种核糖核苷酸;图3中,只有圆形一种单体,最可能表示的是由葡萄糖聚合形成的多糖,而植物细胞中的多糖有淀粉和纤维素。综合三幅图,图1~3可分别表示蛋白质或多肽、RNA、淀粉或纤维素,选D。
【名师点睛】图中每个小单位可认为是单体,然后由单体聚合形成多聚体,即图中三种物质都属于生物大分子,生物大分子包括蛋白质、核酸、多糖。题干中“植物细胞中常见的三种有机物”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植物特有的多糖为淀粉和纤维素。
21.D
【解析】
试题分析:生物性状的遗传受环境的影响,①错误;后代的数量足够多,可以判断黑色对白色为显性,但是不能判断直毛和卷毛的显隐关系。②错误;通过题中杂交实验不能确定控制毛色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还是X染色体上,③错误。答案D
考点:本题考查遗传定律的应用,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
22.B
【解析】
试题分析:注射R型活细胞无毒小鼠不死亡,A错;注射S型活细菌有毒性,小鼠死亡,B项正确;注射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小鼠不死亡,C错;R型活细菌与加热后杀死的S型细菌混合后注射,有少数无毒的R型细 菌在小鼠体内可转化成有毒的S型细菌,小鼠死亡,D项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具备验证简单的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23.D
【解析】
试题分析:浆细胞由B细胞增殖分化形成,能合成并分泌抗体。
考点:体液免疫
【名师点睛】三个唯一:唯一能产生抗体的细胞是浆细胞,B细胞、记忆B细胞都不能产生;唯一没有识别功能的细胞是浆细胞;特异性免疫中除浆细胞外,唯一没有特异性识别功能的细胞是吞噬细胞,其余免疫细胞都有特异性识别功能。
24.B
【解析】
试题分析:该曲线表明:某生态系统中一个物种的种群增长率与时间的关系,但不能表明物种的种群数量变化与其他物种有无关系;CD段种群数量增加缓慢,其主要原因是存在天敌、生活空间和资源有限、种内斗争加剧等;密闭的恒定容积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增长率会出现负值(即死亡率大于出生率);C点的种群增长率最大,种群数量为K/2,所以在海洋经济鱼类捕捞时,种群数量保持在K/2的水平,使种群的增长率最大。故选B
考点:本题考查种群数量增长规律。
点评:本题结合种群增长速率与时间关系的变化曲线,考查种群数量增长规律,意在考查分析曲线图的能力和理解能力,属于中等难度题。
25.B
【解析】
试题分析:内 环境是细胞外液组成,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
组织液

血浆 淋巴
①血浆、②组织液、④淋巴、③细胞 内液。
A.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的细胞外液是②和④,毛细血管壁的内环境是①和②;正确。
B.激素、递质一般存在于②中,酶一般存在于③;错误。
C.③细胞内液中进行有氧呼吸,消耗O2,释放CO2,因此CO2浓度最高,O2浓度最低;正确。
D.①、②、④共同构成人体的内环境;正确。
考点:细胞生活的内环境,内环境的成分,细胞内液的O2浓度。
点评:考查学生提取信息、分析推理能力,平时应该加强训练。
26.C
【解析】
试题分析:马蛔虫受精卵、造血干细胞、叶芽的相关细胞,进行的都是有丝分裂,A、B、D三项均错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由原始的生殖细胞产生成熟的生殖细胞时,进行减数分裂,此过程发生在生殖器官中,小鼠睾丸属于雄性生殖器官,C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有丝分裂、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
27.C
【解析】
试题分析:A、线粒体内膜是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能够产生大量的ATP,A正确;
B、光反应的场所是类囊体薄膜,能够形成ATP,B正确;
C、内质网是蛋白质的加工和脂质合成的场所,消耗ATP,C错误;
D、蓝藻属于原核生物,没有叶绿体,但是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光合作用中的光反应是在膜上进行的,也能够产生ATP,D正确.
故选:C.
考点: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过程.
28.D
【解析】
试题分析: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遗传因子表现为自由组合;现一个配子的基因组成为AB,则产生这种配子的生物体的基因型可能是AABB或AaBB或AABb或AaBb,所以选D。
考点:本题考查自由组合定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
29.A
【解析】(长跑时,人产生的二氧化碳是有氧呼吸的产物,无氧呼吸产生乳酸而不产生二氧化碳,故A错误;蛔虫没有线粒体,是厌氧型生物,只能进行无氧呼吸,故B错误;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线粒体,只能进行无氧呼吸,故C正确;酵母菌既能进行有氧呼吸又能进行无氧呼吸,故D正确
【考点定位】呼吸作用
30.D
【解析】
试题分析:分析图形可知,图中①是糖蛋白,与细胞识别有关,A正确;②是膜蛋白,③是双层磷脂分子,适当提高温度将加快②和③的运动速度,B正确;a过程为主动运输,体现了膜的选择透过性这一生理特性,C正确;①是糖蛋白仅位于细胞膜外侧,如果图示肾小管上皮细胞膜,则原尿中的葡萄糖进入细胞的方式为主动运输,其方向是Ⅰ→Ⅱ,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能从图形中获取有效信息,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31.(5分)(1)稳定性差异 (2)(多细胞)真核 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3)不同的细胞中遗传信息的执行情况不同 (4)低
【解析】
试题分析:(1)细胞分化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2)该生物 因为能进行细胞分化应是多细胞真核生物,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有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3)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4)癌细胞具有无限增殖的特点与原来有特定功能的细胞相比分化程度低。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的生命历程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
32.(1)自由水 结合水 细胞内良好的溶剂、运输养料及废物 细胞的组成成分(2)汞、镉、砷氰化物、铅等。(3)A(4)D
【解析】(1)水在细胞中的存在形式有自由水和结合水两种,水是细胞内良好的溶剂,是细胞的组成成分,还起到运输养料及废物的作用。(2)造成水污染的金属元素有汞、镉、砷氰化物、铅等。(3)“矿泉水”比“纯净水”多含有的物质是钙和镁的碳酸氢盐。(4)漂白粉具有强氧化性,可杀菌消毒。
33.(1)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 无同源染色体,染色体的着丝点有规律的排列在赤道板上
(2)有丝 体
(3)2 1:2
【解析】
试题分析:(1)甲细胞没有同源染色体,且染色体的着丝点有规律的排列在赤道板上,因此甲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
(2)乙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着丝点排布于细胞中央,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分裂产生的子细胞是体细胞。
(3)丙细胞有两对同源染色体,每条染色体含有2条染色单体,1条染色单体含有1个DNA分子,因此染色体与DNA之比为1:2。
考点: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的规律性变化;有丝分裂过程及其变化规律
【名师点睛】二倍体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判断步骤:

34.( 8分 每空1分)
(1)促甲状腺激素 下丘脑能分泌一些激素来调节垂体中激素的合成和分泌(垂体分泌激素的多数是受下丘脑支配的)
(2)局部电流(兴奋/神经冲动)神经末梢(轴突末梢/突触小体)
(3)降低 ④和⑤
(4)肾上腺素 提高
【解析】(1)下丘脑中有一些神经细胞不仅能传导兴奋,而且能分泌激素(如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进垂体中激素(如促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所以下丘脑是人体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枢纽。
(2)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受到刺激后,产生兴奋,兴奋沿神经纤维传导到轴突末梢的突触小体,引起小泡内递质释放。
(3)由图示“-”符号可知垂体分泌的抗利尿激素能降低血浆渗透压,因为抗利尿激素能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 血液中(c)甲状腺激素含量升高,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活动,使促甲状腺 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及分泌减少。
(4)在寒冷的环境中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多,使机体产热增加。
【考点定位】下丘脑在动物生命活动调节中的作用及相关激素的作用
【名师点睛】知识拓展:1.激素分泌的调节方式
(1)神经调节模式案例

在此种调节方式中,某些内分泌腺本身就是反射弧效应器的一部分。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除直接感知血糖变化的刺激外,也可直接接受有关神经的调控。
(2)分级调节的基本模型

①分级调节:下丘脑能够控制垂体,垂体控制相关腺体这种分层控制的方式称为分级调节。
②反馈调节:如图中“相应激素”含量的变化,又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关的激素,进而影响“相应激素”的分泌量。
(3)反馈调节的类型与实例

①正反馈的实例:排尿反射、血液凝固、分娩过程、月经周期中黄体生成素的释放。
②负反馈的实例:大多数激素的调节、体温调节等。
2.激素的特点及与酶的区别
(1)激素种类多,量极微,既不组成细胞结构,又不提供能量,而是随体液到达靶细胞,使靶细胞原有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
(2)酶与激素的区别

产生 化学本质 作用机制
激素 内分泌细胞 蛋白质、多肽、固醇、单胺等[来源:学科网] 作为信号分子作用于相应的靶细胞,并在发挥作用后被灭活
酶 几乎所有的活细胞(人成熟的红细胞除外) 绝大多数为蛋白质,少数为RNA 作为催化剂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在化学反应的前后其质量与化学性质均不发生改变

完整版免注册下载地址:http://pan.baidu.com/s/1eSjuW0a


相关评论
鄂公网安备 420881020000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