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查询试卷\课件\优质课请在此输入关键字:
网站首页 >> 生物题库 >> 高三试题 >> 文章内容

四川省泸州市2017年高考生物一诊解析版(2017.1.10)

[日期:2017-01-11]   来源:网络  作者:   阅读:165[字体: ]

2017年四川省泸州市高考生物一诊试卷

完整版免注册下载地址:https://pan.baidu.com/s/1ctduZc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细胞内的化合物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脂质、蛋白质、核酸和ATP分子中均可含N元素
B.RNA具有信息传递、催化、物质转运或作遗传物质等功能
C.不是所有细胞器都含有磷脂,但均含有蛋白质
D.在对合成的蛋白质进行加工时不一定依赖内质网
2.下列有关细胞的结构和生命活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发菜细胞的光反应是在叶绿体的内囊体膜上进行的
B.人体成熟红细胞衰老后控制其凋亡的基因开始表达
C.高等植物细胞的胞间连丝具有信息交流的作用
D.细胞膜上进行的主动运输所消耗的ATP可来自于细胞外
3.下列有关生物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搅拌不充分会增强上淸液的放射性
B.“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及其复原”的实验遵循了对照原则
C.用盐酸处理口腔上皮细胞有利于DNA与甲基绿结合
D.在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时使用了对比实验法
4.如图所示,各曲线所代表的生物学含义及描述正确的是(  )
A.甲图不能表示人的成熟红细胞中ATP生成速率与氧气浓度的关系
B.乙图中,在A点前后段影响物质运输速率的限制因素有所差异
C.丙图可表示乳酸菌呼吸时氧气浓度与CO2产生量的关系
D.丁图可表示正常情况下,外界环境温度对人体内酶活性的影响
5.男性色盲体内﹣个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与女性色盲基因携带者体内一个处于减数笫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进行比较,在不考虑变异的情况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色肓基因数目比值为1:1 B.DNA数目比值为2:1
C.常染色体数目比值为2:1 D.染色体数比值为1:1
6.下列关于基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某基因翻译时所需tRNA与其转运的氨基酸种类数不一定相等
B.有些性状是由多个基因共同决定的,有的基因可决定或影响多种性状
C.一对等位基因的碱基序列一定不同,但它们的基本骨架相同
D.一个含胞嘧啶30个的基因,在第3次复制时需游离的胞嘧啶210个
 
二、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39分)
7.20世纪八十年代,科学家进行了酶分子定向进化的相关育种研究并取得了巨大进展,这种定向进化技术是模拟自然进化过程,在体外进行酶基因的人工随机突变,建立基因库,然后定向选择出具有优良催化作用的酶.
(1)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生物自然进化的实质是  .
(2)人工诱导基因突变,实质上通过DNA碱基对的  来改变基因结构,其结果可能产生正突变基因、负突变基因或中性基因,说明基因突变具有  的特点.
(3)酶催化效率的大小可以通过测定  来衡量.
8.日本科学家大隅良典利用面包酵母做了一系列精妙的实验,定位了细胞自噬的关键基因,阐明了包括人类在内的细胞自噬的分子机理.由于他的开拓性研究,被授予2016年诺贝尔医学或生理奖.细胞自噬可以让细胞适应饥饿,循环利用自身物质,对感染进行免疫应答等.如图一表示自噬体形成的基本原理和过程,图二为实验组酵母菌液泡中的自噬体.

(1)研究发现,酵母菌的自噬作用与液泡有关,液泡在自噬过程中的地位类似于人类细胞中的  (细胞器),根据图一分析,在人类细胞自噬过程中直接相关的细胞器必须有  .
(2)大隅良典利用因突变而缺乏液泡水解酶的酵母细胞,使该细胞处于饥饿状态来激发细胞自噬,经过几个小时后,用显微镜观察发现液泡中自噬体  ,由此证明了酵母细胞内部存在自噬现象.
(3)如果使酵母细胞内自噬过程的基因失活,当观察到在液泡中  ,从而可以定位细胞自噬的关键基因.图二中,酵母细胞的自噬关键基因处于  (失活/正常)状态.
9.高山云雾出好茶”,为改善茶树的栽培技术、提高茶叶的产量和品质,某研究小组对影响茶树光合作用的生理和生态因子进行了系统研究.如图曲线表示某品种茶树在不同光照强度和不同温度下CO2的吸收或释放量变化.

(1)据图分析,在10℃时影响光合作用的主要限制因素是  ,最适合该茶树生长的温度为  .在弱光下,温度达到  以上该茶树光合速率为零.
(2)研究发现,在正午左右,茶树最下层叶片附近CO2浓度最高,原因最可能是  .
(3)在暑夏,遇强光高温低湿天气,茶树会出现“午休”现象,下午的净光合量很小.为减弱“午休”,可采取的措施是  .
10.某雌雄异株植物,宽叶与窄叶由X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种子有扁豆型和圆豆型,由常染色体上的一对基因(B、b)控制;粗茎和细茎由R、r控制.某研究小组以一宽叶细茎植株为母本,授予另一宽叶细茎植株的花粉,统计F1的表现型及其比例,结果如表:(不考虑突变)
宽叶 窄叶 粗茎 细茎 扁豆型 圆豆型
雌株 1 0



雄株 0 1

0 0
(1)三对相对性状的显性性状分别是  .
(2)出现F1叶形的比例是由于  配子不能发育而无受精能力所致.
(3)R、r基因不可能在X染色体上,理由是若R、r基因在X染色体上,则F1中雌株  ,雄株  .根据F1的表现型及其比例,  (能/不能)判断出B、b与R、r基因分別存在于两对常染色体上.
(4)父本的基因型为  ,右将其花药离体培养,可得到幼苗,若不考虑叶型,则该幼苗的表现型有
  种.
 
三、选做题【生物技术实践】(共1小题,满分15分)
11.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不断进步,微生物已经是人类生活和生产中非常重要的资源,可以肥沃土壤、清洁环境、改善我们的食物、生产药品等.
(1)每种微生物的利用,都离不开微生物的分离、提纯和培育.实验室筛选微生物需人为提供有利于目的菌生长的  等条件,同时抑制或阻断其它微生物的生长,能达此目的培养基称为  ,在实验中,为培养基能达此目的,需设置的对照组,与实验组不同的是  .
(2)常用分解纤维素的细菌来处理生活垃圾,可用  法来筛选该目的菌,采用  法将菌种接种到固体培养基上.
(3)菌种需临时保藏时,要先将菌种接种到试管的斜面固体培养基上,在  温度下培养,当菌落长成后放入冰箱保存.
(4)在发酵生产中,常用到多种微生物的协同作用,但不同微生物的发酵条件不同.在用苹果制作苹果醋的过程中,先后用到酵母菌和醋酸菌,两者的发酵条件前者是  ,后者是  .
 
 

2017年四川省泸州市高考生物一诊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细胞内的化合物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脂质、蛋白质、核酸和ATP分子中均可含N元素
B.RNA具有信息传递、催化、物质转运或作遗传物质等功能
C.不是所有细胞器都含有磷脂,但均含有蛋白质
D.在对合成的蛋白质进行加工时不一定依赖内质网
【考点】细胞器中其他器官的主要功能;脂质的组成元素;RNA分子的组成和种类.
【分析】1、RNA分子的种类及功能:
(1)mRNA:信使RNA;功能:蛋白质合成的直接模板;
(2)tRNA:转运RNA;功能:mRNA上碱基序列(即遗传密码子)的识别者和氨基酸的转运者;
(3)rRNA:核糖体RNA;功能:核糖体的组成成分,蛋白质的合成场所.
2、细胞器的分类:
①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有:叶绿体、线粒体.
②具有单层膜结构的细胞器有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液泡.
③不具备膜结构的细胞器有核糖体和中心体.
【解答】解:A、脂质、蛋白质、核酸和ATP分子中均可含N元素,A正确;
B、RNA具有信息传递(如mRNA)、催化(少数酶是RNA)、物质转运(如tRNA)或作遗传物质(如R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等功能,但RNA不能作为细胞的遗传物质,B错误;
C、不是所有细胞器都含有磷脂(如核糖体、中心体不含磷脂),但均含有蛋白质,C正确;
D、在对合成的蛋白质进行加工时不一定依赖内质网,如部分胞内蛋白不需要内质网的加工,D正确.
故选:B.
 
2.下列有关细胞的结构和生命活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发菜细胞的光反应是在叶绿体的内囊体膜上进行的
B.人体成熟红细胞衰老后控制其凋亡的基因开始表达
C.高等植物细胞的胞间连丝具有信息交流的作用
D.细胞膜上进行的主动运输所消耗的ATP可来自于细胞外
【考点】细胞膜的功能;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的综合.
【分析】1、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可归纳为三种主要方式:
a.相邻细胞间直接接触,通过与细胞膜结合的信号分子影响其他细胞,即细胞←→细胞;如精子和卵细胞之间的识别和结合.
b.相邻细胞间形成通道使细胞相互沟通,通过携带信息的物质来交流信息,即细胞←通道→细胞,如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相互连接,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c.通过体液的作用来完成的间接交流;如内分泌细胞分泌→激素进入体液→体液运输→靶细胞受体信息→靶细胞,即激素→靶细胞.
2、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细胞器.
3、原核细胞没有核膜,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
【解答】解:A、发菜细胞是原核细胞,没有叶绿体,A错误;
B、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细胞器,因此不含基因,B错误;
C、相邻植物细胞间通过胞间连丝形成通道相互连接,使细胞相互沟通,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C正确;
D、细胞膜上进行的主动运输所消耗的ATP来自于细胞呼吸,D错误.
故选:C.
 
3.下列有关生物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搅拌不充分会增强上淸液的放射性
B.“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及其复原”的实验遵循了对照原则
C.用盐酸处理口腔上皮细胞有利于DNA与甲基绿结合
D.在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时使用了对比实验法
【考点】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分析】1、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
2、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实验装置图:

3、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1)用质量分数为0.9%的NaCl溶液保持细胞原有的形态;(2)用质量分数为8%的盐酸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将染色体上的DNA和蛋白质分离,便于染色剂与DNA结合;(3)用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剂对DNA和RNA进行染色.
【解答】解:A、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搅拌不充分会导致部分被标记的蛋白质没有与细菌分离,而是随着细菌离心到沉淀物中,这样会降低上淸液的放射性,A错误;
B、“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及其复原”的实验遵循了对照原则,即进行了前后相互对照,B正确;
C、用质量分数为8%的盐酸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将染色体上的DNA和蛋白质分离,便于染色剂与DNA结合,C正确;
D、在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时使用了对比实验法,即有氧的一组与无氧的一组进行对比,D正确.
故选:A.
 
4.如图所示,各曲线所代表的生物学含义及描述正确的是(  )
A.甲图不能表示人的成熟红细胞中ATP生成速率与氧气浓度的关系
B.乙图中,在A点前后段影响物质运输速率的限制因素有所差异
C.丙图可表示乳酸菌呼吸时氧气浓度与CO2产生量的关系
D.丁图可表示正常情况下,外界环境温度对人体内酶活性的影响
【考点】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其异同;酶的特性;无氧呼吸的概念与过程.
【分析】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生物催化能力的有机物,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酶的催化具有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远远高于无机催化剂)、专一性(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的进行)、需要适宜的温度和pH值(在最适条件下,酶的催化活性是最高的,低温可以抑制酶的活性,随着温度升高,酶的活性可以逐渐恢复,高温、过酸、过碱可以使酶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使酶永久性的失活),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解:A、甲图表示人的成熟红细胞中ATP生成速率与氧气浓度的关系,A错误;
B、乙图表示的是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运输速率受呼吸酶抑制剂的影响,当运输速率达到A点后则不再增加,说明此时能量不再是限制因素,限制因素最可能是载体数量.B正确
C、乳酸菌无氧呼吸,C错误;
D、人体是恒温动物,体内酶的活性不会随着外界环境温度的升高而失活,D错误.
故选:B.
 
5.男性色盲体内﹣个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与女性色盲基因携带者体内一个处于减数笫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进行比较,在不考虑变异的情况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色肓基因数目比值为1:1 B.DNA数目比值为2:1
C.常染色体数目比值为2:1 D.染色体数比值为1:1
【考点】细胞的减数分裂.
【分析】分析题意:色盲男性的基因型可以表示为XbY,有丝分裂中期中,由于经过DNA复制,染色体的数目不变,但是色盲基因加倍.
女性色盲基因携带者的基因型表示为XBXb,由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因此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没有同源染色体,而减二后期由于着丝点分裂,因此该时期细胞中基因情况为XBXB或XbXb.
【解答】解:A、男性色盲体内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中有2个色盲基因,而该女性处于减数笫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中有0或2个色盲基因,A错误;
B、如果不考虑细胞质DNA,男性色盲体内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中有46×2=92个DNA分子,而该女性处于减数笫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有46个DNA分子,B错误;
C、男性色盲体内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有44条常染色体,而该女性处于减数笫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也有44条常染色体,C错误;
D、男性色盲体内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的染色体为44+XY,该女性处于减数笫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中染色体为44+XX,即染色体数比值为1:1,D正确.
故选:D.
 
6.下列关于基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某基因翻译时所需tRNA与其转运的氨基酸种类数不一定相等
B.有些性状是由多个基因共同决定的,有的基因可决定或影响多种性状
C.一对等位基因的碱基序列一定不同,但它们的基本骨架相同
D.一个含胞嘧啶30个的基因,在第3次复制时需游离的胞嘧啶210个
【考点】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DNA分子的复制;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
【分析】1、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其中转录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mRNA的过程,主要在细胞核中进行;翻译是以mRNA为模板合成蛋白质的过程,发生在核糖体上.
2、有关密码子,考生可从以下几方面把握:
(1)概念:密码子是mRNA上相邻的3个碱基;
(2)种类:64种,其中有3种是终止密码子,不编码氨基酸;
(3)特点:一种密码子只能编码一种氨基酸,但一种氨基酸可能由一种或多种密码子编码;密码子具有通用性,即自然界所有的生物共用一套遗传密码.
【解答】解:A、一种tRNA只能转运一种氨基酸,而一种氨基酸可以由几种tRNA来转运,因此基因翻译时所需tRNA与氨基酸种类数不一定相等,A正确;
B、基因与性状之间并不是简单的一一对应的关系,有些性状是由多个基因共同决定的,有的基因可决定或影响多种性状,B正确;
C、等位基因是基因突变形成的,基因突变包括碱基对的增添、缺少或替换,因此一对等位基因的碱基序列不一定不同,但它们的基本骨架相同,C错误;
D、一个含胞嘧啶30个的基因,在第3次复制时需游离的胞嘧啶23﹣1×30=120个,D错误.
故选:CD.
 
二、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39分)
7.20世纪八十年代,科学家进行了酶分子定向进化的相关育种研究并取得了巨大进展,这种定向进化技术是模拟自然进化过程,在体外进行酶基因的人工随机突变,建立基因库,然后定向选择出具有优良催化作用的酶.
(1)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生物自然进化的实质是 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 .
(2)人工诱导基因突变,实质上通过DNA碱基对的 增添、缺失或替换 来改变基因结构,其结果可能产生正突变基因、负突变基因或中性基因,说明基因突变具有 不定向 的特点.
(3)酶催化效率的大小可以通过测定 酶促反应的速率(单位是时间内反应物的消耗量或产物的生成量) 来衡量.
【考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酶的特性;基因突变的特征.
【分析】1、现代进化理论的基本内容是:①进化是以种群为基本单位,进化的实质是种群的基因频率的改变.②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③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④隔离导致物种形成.
2、基因突变是指基因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和替换,能导致基因结构的改变.基因突变具有普遍性、随机性、不定向性、多害少利性和低频性.
【解答】解:(1)生物自然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
(2)人工诱导基因突变,实质上通过DNA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来改变基因结构,其结果可能产生正突变基因、负突变基因或中性基因,说明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的特点.
(3)酶催化效率的大小可以通过测定酶促反应的速率(单位是时间内反应物的消耗量或产物的生成量)来衡量.
故答案为:
(1)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
(2)增添、缺失或替换 不定向
(3)酶促反应的速率(单位是时间内反应物的消耗量或产物的生成量)
 
8.日本科学家大隅良典利用面包酵母做了一系列精妙的实验,定位了细胞自噬的关键基因,阐明了包括人类在内的细胞自噬的分子机理.由于他的开拓性研究,被授予2016年诺贝尔医学或生理奖.细胞自噬可以让细胞适应饥饿,循环利用自身物质,对感染进行免疫应答等.如图一表示自噬体形成的基本原理和过程,图二为实验组酵母菌液泡中的自噬体.

(1)研究发现,酵母菌的自噬作用与液泡有关,液泡在自噬过程中的地位类似于人类细胞中的 溶酶体 (细胞器),根据图一分析,在人类细胞自噬过程中直接相关的细胞器必须有 内质网、线粒体、溶酶体 .
(2)大隅良典利用因突变而缺乏液泡水解酶的酵母细胞,使该细胞处于饥饿状态来激发细胞自噬,经过几个小时后,用显微镜观察发现液泡中自噬体 大量积累 ,由此证明了酵母细胞内部存在自噬现象.
(3)如果使酵母细胞内自噬过程的基因失活,当观察到在液泡中 不出现自噬体 ,从而可以定位细胞自噬的关键基因.图二中,酵母细胞的自噬关键基因处于 正常 (失活/正常)状态.
【考点】细胞器中其他器官的主要功能.
【分析】据图分析,图一表示“自噬作用”及时清除受损线粒体的过程.图二为实验组酵母菌液泡中的自噬体.
【解答】解:(1)酵母菌的自噬作用与液泡有关,液泡在自噬过程中的地位类似于人类细胞中的溶酶体,含有水解酶;根据图一分析,在人类细胞自噬过程中直接相关的细胞器有内质网(形成自噬体)、线粒体(提供能量)、溶酶体(含有水解酶).
(2)大隅良典利用因突变而缺乏液泡水解酶的酵母细胞,使该细胞处于饥饿状态来激发细胞自噬,经过几个小时后,用显微镜观察发现液泡中自噬体大量积累,由此证明了酵母细胞内部存在自噬现象.
(3)如果使酵母细胞内自噬过程的基因失活,观察到液泡中不出现自噬体,可以定位细胞自噬的关键基因.图二中,酵母细胞的自噬关键基因处于正常状态.
故答案为:
(1)溶酶体 内质网、线粒体、溶酶体
(2)大量积累
(3)不出现自噬体 正常
 
9.高山云雾出好茶”,为改善茶树的栽培技术、提高茶叶的产量和品质,某研究小组对影响茶树光合作用的生理和生态因子进行了系统研究.如图曲线表示某品种茶树在不同光照强度和不同温度下CO2的吸收或释放量变化.

(1)据图分析,在10℃时影响光合作用的主要限制因素是 温度 ,最适合该茶树生长的温度为 270C(或280C或250C~300C) .在弱光下,温度达到 350C左右 以上该茶树光合速率为零.
(2)研究发现,在正午左右,茶树最下层叶片附近CO2浓度最高,原因最可能是 此处叶片光合作用小于呼吸作用 .
(3)在暑夏,遇强光高温低湿天气,茶树会出现“午休”现象,下午的净光合量很小.为减弱“午休”,可采取的措施是 适当遮光 .
【考点】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分析】阅读题干和题图知,本题是光合作用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根据问题的具体要求分析曲线进行解答.
测定方法
a、呼吸速率:将植物置于黑暗中,测定实验容器中CO2增加量、O2减少量或有机物减少量.
b净光合速率:将植物置于光下,测定实验容器中O2增加量、CO2减少量或有机物增加量.
【解答】解:(1)分析题图可知,在10℃时影响光合作用的主要限制因素是温度,在250C~300C之间时,中光照和弱光照与黑暗条件下两条曲线的差值最大,所以最适合生长.在弱光下,温度达到350C左右以上,该茶树黑暗产生二氧化碳的量与吸收的二氧化碳的量相当,即光合速率为零.
(2)研究发现,在正午左右,可能此处叶片光合作用小于呼吸作用,因此茶树最下层叶片附近CO2浓度最高.
(3)光合“午休”现象的原因是气温升高,植物为减少水分散失,气孔部分关闭,导致胞间CO2浓度降低.为减弱“午休”,可采取的措施是适当遮光.
故答案为:
(1)温度 270C(或280C或250C~300C) 350C左右
(2)此处叶片光合作用小于呼吸作用
(3)适当遮光
 
10.某雌雄异株植物,宽叶与窄叶由X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种子有扁豆型和圆豆型,由常染色体上的一对基因(B、b)控制;粗茎和细茎由R、r控制.某研究小组以一宽叶细茎植株为母本,授予另一宽叶细茎植株的花粉,统计F1的表现型及其比例,结果如表:(不考虑突变)
宽叶 窄叶 粗茎 细茎 扁豆型 圆豆型
雌株 1 0



雄株 0 1

0 0
(1)三对相对性状的显性性状分别是 宽叶、细茎、扁豆型 .
(2)出现F1叶形的比例是由于 XA雌 配子不能发育而无受精能力所致.
(3)R、r基因不可能在X染色体上,理由是若R、r基因在X染色体上,则F1中雌株 只有细茎 ,雄株 粗茎细茎各半 .根据F1的表现型及其比例, 不能 (能/不能)判断出B、b与R、r基因分別存在于两对常染色体上.
(4)父本的基因型为 BbRrXAY ,右将其花药离体培养,可得到幼苗,若不考虑叶型,则该幼苗的表现型有
 2 种.
【考点】伴性遗传.
【分析】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分析:亲本都是宽叶细茎植株,子代雌株中只有宽叶,雄植株中只有窄叶,可推出宽叶为显性性状,亲本有关的基因型为:XAXa、XAY;子代关于茎干中细茎:粗茎=3:1;扁豆型:圆豆型=3:1.可推导出细茎、扁豆型为显性性状,亲本有关的基因型为:Rr×Rr、Bb×Bb.综合可知:BbRrXAXa×BbRrXAY.
【解答】解:(1)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分析:亲本都是宽叶细茎植株,子代雌株中只有宽叶,雄植株中只有窄叶,可推出宽叶为显性性状,亲本有关的基因型为:XAXa、XAY;子代关于茎干中细茎:粗茎=3:1;扁豆型:圆豆型=3:1.可推导出细茎、扁豆型为显性性状,亲本有关的基因型为:Rr×Rr、Bb×Bb.综合可知:BbRrXAXa×BbRrXAY.
(2)根据题(1)可知:亲本的基因型为:BbRrXAXa×BbRrXAY.由于XA雌配子不能发育而无受精能力,出现F1叶形的比例.
(3)R、r基因不可能在X染色体上,理由是若R、r基因在X染色体上,则F1中雌株只有细茎,雄株粗茎细茎各半.根据F1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不能判断出B、b与R、r基因分別存在于两对常染色体上.
(4)根据题(1)可知:亲本的基因型为:BbRrXAXa×BbRrXAY,父本的基因型为BbRrXAY.将其花药离体培养,可得到幼苗,若不考虑叶型,因为种子性状无法观察到,则该幼苗的表现型只有细茎和粗茎2种.
故答案为:
(1)宽叶、细茎、扁豆型
(2)XA 雌
(3)只有细茎 粗茎细茎各半 不能
(4)BbRrXAY 2
 
三、选做题【生物技术实践】(共1小题,满分15分)
11.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不断进步,微生物已经是人类生活和生产中非常重要的资源,可以肥沃土壤、清洁环境、改善我们的食物、生产药品等.
(1)每种微生物的利用,都离不开微生物的分离、提纯和培育.实验室筛选微生物需人为提供有利于目的菌生长的 温度、PH、营养 等条件,同时抑制或阻断其它微生物的生长,能达此目的培养基称为 选择培养基 ,在实验中,为培养基能达此目的,需设置的对照组,与实验组不同的是 使用的培养基是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 .
(2)常用分解纤维素的细菌来处理生活垃圾,可用 刚果红染色 法来筛选该目的菌,采用 稀释涂布平板法或平板划线法 法将菌种接种到固体培养基上.
(3)菌种需临时保藏时,要先将菌种接种到试管的斜面固体培养基上,在 适宜 温度下培养,当菌落长成后放入冰箱保存.
(4)在发酵生产中,常用到多种微生物的协同作用,但不同微生物的发酵条件不同.在用苹果制作苹果醋的过程中,先后用到酵母菌和醋酸菌,两者的发酵条件前者是 18﹣﹣250C、密闭 ,后者是 30﹣﹣350C、通入无菌氧气(空气) .
【考点】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
【分析】1、微生物接种的方法中最常用的是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前者是指通过接种环在琼脂固体培养基表面连续划线的操作,将聚集的菌种,逐步稀释分散到培养基的表面,后者是将菌液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然后将不同稀释度的菌液分别涂布到琼脂固体培养基的表面,进行培养.
2、果酒和果醋制作用到的菌种分别是酵母菌和醋酸菌.
3、选择培养基,是指通过培养混合的微生物,仅得到或筛选出所需要的微生物,其他不需要的种类在这种培养基上是不能生存的.
【解答】解:(1)实验室筛选微生物需人为提供有利于目的菌生长的温度、PH、营养等条件,同时抑制或阻断其它微生物的生长,能达此目的培养基称为选择培养基,在实验中,为培养基能达此目的,需设置的对照组,与实验组不同的是使用的培养基是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
(2)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实验中,应以尿素为唯一的碳源.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分离实验中,应加入刚果红染料,用来鉴定和筛选纤维素分解菌,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或平板划线法法将菌种接种到固体培养基上.
(3)菌种需临时保藏时,要先将菌种接种到试管的斜面固体培养基上,在适宜温度下培养,当菌落长成后放入冰箱保存.
(4)在用苹果制作苹果醋的过程中,先后用到酵母菌和醋酸菌,两者的发酵条件前者是18﹣﹣250C、密闭,后者是30﹣﹣350C、通入无菌氧气(空气).
故答案为:
(1)温度、PH、营养 选择培养基
使用的培养基是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
(2)刚果红染色 稀释涂布平板法或平板划线法
(3)适宜
(4)18﹣﹣250C、密闭 30﹣﹣350C、通入无菌氧气(空气)
 完整版免注册下载地址:https://pan.baidu.com/s/1ctduZc


相关评论
鄂公网安备 420881020000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