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查询试卷\课件\优质课请在此输入关键字:
网站首页 >> 生物题库 >> 高二试题 >> 文章内容

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18届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生物试题及答案

[日期:2017-02-16]   来源:网络  作者:   阅读:112[字体: ]

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生物试题

完整版免注册下载地址:http://pan.baidu.com/s/1gfHr715

一、选择题(50分,1—30题每题1分,31—40题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人体的体液是指
A.细胞外液和消化道 B.细胞内液和血浆
C.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 D.血浆,组织液,淋巴
2.关于内环境稳态调节机制的现代观点是
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 C.神经-体液调节 D.神经-体液-免疫调节
3.下列各组化合物中,都属于内环境成分的是
A.CO2、血红蛋白、H+、尿素 B.呼吸氧化酶、抗体、激素、H2O
C.Na+、O2、葡萄糖、血浆蛋白 D.Ca2+、载体、氨基酸
4.下列有关稳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稳态只需要机体通过消化、呼吸、循环、排泄这四个系统的协调活动来维持
B.内环境稳态就是机体在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的调节下,通过各器官、系统的协调配合共同维持内环境各种成本相对稳定的状态
C.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成分是保持不变的
D.正常情况下,内环境中各成分的含量是经常处于变动之中,但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
5.2008年1月12日我国科考队员登上了南极“冰雪之巅”,他们生理上的适应性变化是
①体内产热量增加 ②机体耗氧量增加 ③皮肤血管舒张
④体温调节中枢兴奋性增强 ⑤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②③⑤ D.③④⑤
6.右图表示两细胞间发生某种信息传递的过程,①②分别代表不同的细胞,A表示物质,不符合该模型的是

A.①效应T细胞,②被病原体侵染的细胞,A抗体
B.①传入神经元,②神经中枢的神经元,A神经递质
C.①胰岛B细胞,②肝细胞,A胰高血糖素
D.①性腺细胞,②下丘脑细胞,A性激素
7.近年来,我国连续举办了一系列国际体育赛事,我国掀起了新的一轮全民运动热潮。下列体育运动中包含的生物学知识,叙述正确的是
A.运动中血糖消耗,血液中胰高血糖素浓度增加
B.血液中对剧烈运动产生的乳酸起到缓冲作用的物质是Na2CO3
C.短跑运动员在比赛中听到枪声立即冲出起点,该调节属于神经调节
D.马拉松运动员在比赛时,主要进行的是有氧呼吸,但血液中乳酸的含量也会增加
8.养鸡场鸡舍中清晨和傍晚用稳定的灯光延长光照时间可提高产蛋率,分析错误的是
A.鸡的产蛋率行为受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作用
B.鸡的产蛋率与体内的雌激素水平密切相关
C.鸡的产蛋行为受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影响
D.延长光照刺激可直接通过体液调节提高产蛋率
9.下列关于兴奋传导的叙述,正确的是
A.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使突触后膜产生兴奋
B.神经纤维上已兴奋的部位将恢复为静息状态的零电位
C.突触小体完成“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D.神经纤维膜内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一致
10.当一个人突然遇见很危险的情境时,血中肾上腺素的含量立即上升,产生多种生理反应,这一生理调节过程属于
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 C.神经-体液调节 D.激素调节
11.止痛药(阿托品)并不损伤神经元的结构,在阻断神经冲动传导过程中,检测到突触间隙中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的量不变。试推测它的作用机制是
A.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 B.将突触前膜释放的递质分解
C.抑制突触前膜递质的释放 D.抑制突触小体中递质的合成
12.体温调节中枢和温度感觉中枢分别位于
A.大脑皮层,下丘脑 B.下丘脑,大脑皮层 C.下丘脑,下丘脑 D.大脑皮层,大脑皮层
13.下图表示甲状腺活动调节的示意图。对这一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甲与乙结构分别表示下丘脑和垂体
B.a与b物质分别表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
C.乙结构的活动只受甲结构释放激素的调节
D.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含量对甲乙起着反馈调节的作用
14.动物激素调节的共同特点不包括
A. 通过体液运输 B. 微量和高效 C. 作用于靶细胞或靶器官 D. 调节准确、快速
15.给正常生活的小白鼠注射一定量的胰岛素后,小白鼠出现休克现象,要使其及时复苏可适量注射
A.甲状腺激素 B.葡萄糖液 C.生理盐水 D.生长激素
16.下列有关人体水分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大量饮水,则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B.渴觉中枢兴奋,则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C.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则尿量增加
D.细胞外液中电解质浓度降低,则尿量减少
17.人体受到病原微生物侵染时,体内的吞噬细胞将其吞噬、消化并清除。这种免疫是
A.非特异性免疫 B.体液免疫 C.特异性免疫 D.细胞免疫
18.下列属于体液免疫的是
A.皮肤、黏膜可以阻挡病原体的入侵
B.泪液中的溶菌酶可破坏侵入人体的细菌
C.抗体与病菌结合抑制病菌增殖
D.效应T细胞识别癌细胞并将其消灭
19.取一只小鼠的皮肤,分别移植到切除和不切除胸腺的有鼠身上,切除胸腺鼠的皮肤移植更易成功。这个实验结果说明对异体皮肤排斥起重要作用的是
A.造血干细胞 B.T淋巴细胞 C.B淋巴细胞 D.吞噬细胞
20.免疫系统功能过强或过弱,都会引起机体功能的紊乱。下列关于免疫系统功能异常引起的疾病,描述正确的是
A.艾滋病人群患恶性肿瘤的比率与健康人相比没有差异
B.风湿性心脏病的病因是抗体与自身组织发生反应引起自身免疫疾病
C.过敏反应中没有淋巴细胞的参与
D.HIV主要通过感染人体B淋巴细胞,从而影响体液免疫
21.下列不会传染艾滋病的是
A.被叮咬过艾滋病患者的蚊子叮咬 B.与艾滋病患者共用纹身、文眉器械
C.与艾滋病患者共同用剃须刀 D.输入含有HIV的血液
22.关于过敏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A.过敏反应一般会损伤组织 B.反应特点是发病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
C.T细胞是过敏反应的主要免疫细胞 D.过敏反应只发生在皮肤及呼吸道
23.在农业生产上,2,4—D可用于麦田除草,其原理是
A. 高浓度时促进小麦生长 B. 高浓度时抑制杂草生长
C. 低浓度时促进杂草衰老 D. 高浓度时促进杂草衰老
24.油菜在盛花期因一场大雨影响了正常授粉,为防止减产可采取的补救措施是
A.喷施硼肥 B.追施氮肥
C.喷洒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 D.以上方法均不奏效
25.扦插时,保留有芽和幼叶的插条比较容易生根成活,这主要是因为芽和幼叶能
A.迅速生长 B.进行光合作用 C.产生生长素 D.储存较多的有机物
26.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植物激素是由植物体内的内分泌腺合成、分泌的微量有机物
B.植物根的向地性可以说明生长素作用具有两重性
C.乙烯能促进果实的成熟,所以在幼嫩的果实中含量较多
D.细胞分裂素能促进细胞的分裂和细胞的伸长,所以在茎尖、根尖含量较多
27.下图表示生长素浓度对植物根、芽和茎生长的影响,与此图无关的结论是

A.幼嫩的细胞对生长素反应灵敏,成熟的细胞对生长素反应不灵敏
B.A、B、C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分别是促进根、芽、茎生长的最适宜浓度
C.D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茎和芽都具促进作用
D.生长素对三种器官的作用具有两重性,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28.下图为生长素(IAA)对豌豆幼苗茎内赤霉素生物合成影响的示意图。图中 GA1、GA8、GA20、GA29 是四种不同的赤霉素,只有 GA1 能促进豌豆茎的伸长。若图中酶 1 或酶 2 的基因发生突变,会导致相应的生化反应受阻。

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对去顶芽豌豆幼苗外施适宜浓度 IAA,该植株茎内 GA1 的合成可恢复正常
B.用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豌豆幼苗的顶芽,该植株较正常植株矮
C.对酶 1 基因突变的豌豆幼苗施用 GA20,该植株可恢复正常植株高度
D.酶 2 基因突变的豌豆,其植株较正常植株高
29.某植物种子成熟后需经低温贮藏才能萌发,为探究其原因,检测到该种子中的两种植物激素在低温贮藏过程中的含量变化,结果如图。推测图中激素a、b依次为

A.细胞分裂素、脱落酸 B.细胞分裂素、生长素
C.赤霉素、脱落酸 D.赤霉素、乙烯
30.在方形暗箱内放一盆幼苗,暗箱一侧开一小窗,固定光源的光可从窗口射入。把暗箱放在旋转器上水平旋转,保持每15分钟匀速转一周。一星期后幼苗生长状况为

A B C D
31.下列组合中,依次属于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一组是
①一块稻田中所有三化螟幼虫、蛹和成虫 ②观音湖中的所有鱼
③董永公园的全部生物及无机环境 ④百石绿洲中的全部生物
A.②④③    B.②③④     C.①④③    D.①②③
32.某山区实施退耕还林之后,群落经过数十年的演替发展为树林。下图甲、乙、丙分别表示群落演替的三个连续阶段中,优势植物种群数量变化情况。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实施退耕还林等措施之后,可增大部分野生动植物种群的环境容纳量
B.甲、乙、丙之间为竞争关系,第3阶段群落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层现象
C.演替中后一阶段优势物种的兴起,一般会造成前一阶段优势物种的消亡
D.该过程中,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和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会逐渐提高
33.合理开发和保护海洋鱼类资源,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①全面禁止捕捞 ②实行休渔期,划分休渔区
③控制鱼网网眼大小 ④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4.制作泡菜时,乳酸菌产生的乳酸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生长;当乳酸积累到一定浓度时,还会抑制同种其他个体的增值,这种现象包括
A.种间竞争、种内互助 B.种间竞争、种内斗争
C.共生、寄生 D.捕食、种内斗争
35.说明生物群落在垂直方向上具有分层现象的是
A. 一片竹林中的竹子高矮不一
B. 森林中的树木的间隙有较多的灌木和草丛
C. 森林中有乔木层、灌木层、草木层和地被物层
D. 鹿群中有的鹿高,有的鹿矮
36.下图为四种不同种群中不同年龄的个体所占比例,其中未来种群密度下降最快的是

37.下图所示为在理想状态下和自然环境中某生物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下列对阴影部分的解释正确的是

①环境中影响种群增长的阻力 ②环境中允许种群增长的最大值 ③其数量表示种群内迁出的个体数 ④其数量表示通过生存斗争被淘汰的个体数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38.在一个朽木的空洞中,底部常有积水,洞中生活有细菌,原生动物、苔藓、蚊子和蜘蛛等。这些生物共同组成一个
A. 种群 B. 群落 C. 食物网 D. 生态系统
39.如图是某自然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图解,对此图理解不正确的是

A.图中方框的大小可表示该营养级生物所具有能量的相对值
B.图中C所具有的能量为B的10%~20%
C.图中A表示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D.图中A具有的能量是B、C、D的能量之和
40.右图为某生态系统食物网简图,若E生物种群同化的总能量为8.1×109kJ,B生物种群同化的总能量为2.15×108kJ,从理论上计算,A同化的总能量最少为

A.8.1×107kJ    B.6.95×107kJ    C.5.95×107kJ    D.2.15×107kJ
二、非选择题(40分,共四题,除标注外每空1分)
41.(13分,每空1分)调查某农田田鼠数量时,在设置2公顷的调查区内,设置100个捕鼠笼,一夜间捕获鼠48只,将捕获的鼠经标记后在原地释放。数日后,在同一地方再放置同样数量的捕鼠笼,这次共捕获44只,其中带标记过的个体11只。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这种调查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该地区田鼠种群密度为___________只/公顷。
(2)被捕获过一次后的田鼠重捕时比未捕获过的田鼠更难捕捉,导致该区域田鼠的实际值比调查出的理论值___________。(偏大/偏小)
(3)如果田鼠种群处在一个理想的环境中,没有资源和空间的限制,种群内个体的增长曲线呈__________型,用达尔文进化的观点分析,这是由于生物具有__________特性。
(4)直接影响田鼠种群密度的数量特征是种群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样方法调查该区域蒲公英种群密度,常用的取样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
(6)调查该区域土壤动物丰富度时,常用的统计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
42.(9分,每空1分)下图甲是膝跳反射反射弧结构示意图,图乙是图甲中某一结构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作答:

(1)甲图中f表示的结构是_________,乙图是甲图中_________(填字母)的亚显微结构放大模式图,乙图中的B是下一个神经元的__________________。
(2)膝跳反射时,兴奋从A传到B的信号物质是___________,兴奋由A传到B的信号转变是____________。兴奋不能由B传到A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3)已知A释放的某种物质可使B产生兴奋,当完成一次兴奋传递后,该种物质立即被分解。某种药物可以阻止该种物质的分解,这种药物的即时效应是____________。
(4)神经细胞合成的递质,经过____________加工,形成突触小泡,释放到突触间隙,被突触后膜上相应的“受体”识别,引起反应,“受体”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____。
43.(10分,每空1分)图甲是某植株示意图,乙表示该植株不同器官对不同浓度生长素的反应。请据图作答:
(1)乙图中___________点的浓度可表示甲图②处的生长素浓度,欲使②萌发成侧枝,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
(2)将该植物置于左侧光照下,一段时间后,乙图中的_________点的浓度可表示甲图④处的生长素浓度。

(3)当生长素浓度在10-8—10-4mol·L-1区间时,对根、芽、茎生长的作用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将植物横放后,若根部⑥比⑤处生长快,则⑤处的生长素浓度可能对应乙图的__________点。
(5)已知除草剂能使杂草的茎死亡,从而导致杂草死亡,请问用除草剂除草时生长素浓度应处于乙图的___________范围下。
(6)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中,用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插条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
44.(8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下图甲为某湖泊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简图,其中I、II、III、IV分别代表不同的营养级,m1、m2代表不同的能量形式。图乙表示能量流经该生态系统某一营养级的变化示意图,其中a-g表示能量值的多少。请据图分析回答。

(1)图甲中,m1、m2表示的能量形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乙中,若A表示图甲中营养级II所摄入的全部能量,则B表示______________,C表示__________。若图甲中营养级I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为y,由营养级I、II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是____________(用所给字母的表达式表示)。
(3)由图乙可以总结出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该生态系统中有三种生物甲、乙、丙构成食物关系如右图所示。如果甲的能量沿每条食物链以相同比例传递给下一营养级,则要使丙能量增加24kJ,至少需要消耗甲的能量为____________kJ(2分)。
 

 2016年秋季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期末联考
高二生物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50分,1-30题每题1分,31-40题每题2分)
1-5CDCD B 6-10ABDDC 11-15ABCDB 16-20CACBB
21-25ABBDC 2 6-30BACCB 31-35CCDBC 36-40ACBDC
二、非选择 题(40分,共四题,除标注外每空1分)
41.(13分 ,每空1分)
(1)标志重捕法 96 (2)偏小
(3) J 过度繁殖
(4)出生率 死亡率 迁入率 迁出率
(5)五点取样法 等距取样法
(6)记名计算法 目测估计法
42.( 9分,每空1分)
(1)感受器 d 树突膜或胞体膜
(2)神经递质 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
(3 )B神经元持续兴奋(突触后神经元持续兴奋)
(4)高尔基体 糖蛋白
43.(10分,每空1分)
(1)F 摘掉顶芽(或打顶、摘 心、摘掉①)  (2)C 
(3)抑制  促进  促进  (4)E 
(5)大于10-2 mol·L-1(或大于G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大于G,)
(6)浸泡法 沾蘸法
44.(8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
(1)太阳能(或光能) 热能(或呼吸作用散失的热量)
(2)II同化作用固定的能量(或初级消费者同化作用 固定的能量)
II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或初级消费者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
b/y×100% 或(a-c)/y×100%
(3)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4)200(2分)
完整版免注册下载地址:http://pan.baidu.com/s/1gfHr715


相关评论
鄂公网安备 420881020000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