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站前民办高校招生
经费短缺、生源减少、内外交困、步履维艰
8月的北京热浪翻滚。同这个季节一样,民办院校迎来了招生黄金季节,但与前些年相反,北京的民办高校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生源“寒冬”。以实施职业技术培训和高等自学考试助学辅导为主要办学特色的非学历民办高等教育机构更是陷入招生困境,步履维艰。
根据教育部日前公布的《2012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目前,我国授予国家承认学历的民办高校共有707所,而另一部分未被纳入国家学历教育体系,即不能颁发国家承认学历的民办非学历高等教育机构则高达823所,占据民办高等教育机构的多半壁江山。
如此庞大的学校群体却长期受困于经费短缺、生源匮乏等因素,今年的招生窘境更是折射出这些学校发展的现实困境。如果从2003年《民办教育促进法》的颁布实施算起,我国民办教育迈入法制化已然10年。如何化解民办非学历高教的多重难题,是摆在教育主管部门和民办学校面前的一道考题。
生源锐减折射生存困境
8月中旬,人流如织的北京西站,身着“北京民族大学[微博]”、“北京明园大学”字样T恤的接站人员不时穿梭其中。“忙了一天,才接到20来个。”来自北京某民办高等教育机构的江民摇着头告诉记者。而北京昌平区一家民办高等教育机构的负责人告诉记者:“我们今年都没有安排大巴接站。”话语的背后透着生源锐减的无奈,据了解,这所学校共8个院系,今年招生人数仅为100余人。
记者调查得知,这样的情况在北京60余所民办非学历高等教育机构中普遍存在。位于延庆的一所学校规模由前几年的万余人降为目前的千余人;房山的一所高校因为生源锐减,将一半的建筑封存起来,该校宣传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学生少,用不了这么多楼房,组织活动都没个人气儿。”
北京华夏管理学院[微博]的“遭遇”更具代表性,作为民办非学历高等教育机构,学校发起“免费求学行动”,计划从2012年起每年招收500至1000名优秀贫困生免费就读。两年来,尽管入学人数从去年的56人上升到今年的近200人,但远未招满预期人数。
在民办教育发达的上海市,该类学校也面临相仿的窘境。对比近几年的《上海市教育工作年报》,2008年上海市共有民办非学历高等教育机构256所,四年后这一数字变成了234所。对于全国而言,2008年该类学校注册学生共计92.02万人,四年后则降至82.82万人,人数减少近10万。
生源的减少同多种因素有关,除了适龄人口自然基数的减少、选择自费出国留学[微博]的学生日益增多等外部因素之外,从民办非学历高等教育机构一“出生”便伴随始终的先天性的“基因缺陷”则是更为重要的原因。
与生俱来的“基因缺陷”
对于民办非学历高等教育机构来说,师资短缺、没有固定校址都是困扰学校发展的先天性“基因缺陷”。
先说师资。师资一直是困扰着非学历民办高等教育机构的大问题,制约着该类学校的成长。在记者走访的京郊多所非学历民办高等教育机构中,均采用专兼职结合的师资队伍。兼职教师来自北京各学校在职或已退休教师,专职教师则是学校自主招聘的全职教师。在这些教师中,兼职教师往往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知名度,但从现实反馈来看,聘请来的兼职教师由于不便于管理常常出现队伍不稳定的情况。
以中国信息大学[微博]为例,一些兼职教师时常迟到、早退。个别老师还在期末考试时将一个班的成绩全部给成80分,让校领导无奈之余只能花大力气建设自属的专职教师队伍。但专职教师也存在短板,多是刚毕业的学生,专业领域内经验并不丰富,教学重理论而缺乏实践。针对这种状况,该校开始招聘业界5—8年工作经验的一线人士担任各学科带头人,以此来带动年轻专职教师,推动师资建设。
当然,师资的困难同非学历的办学性质有关。学校招聘的教师多数不能参与职称评定,这些现实问题也实实在在制约着非学历民办院校师资队伍的建设。
校址是第二个困扰民办非学历高等教育机构的重要因素。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在北京的部分民办非学历学校办学堪忧:有的学校租地,有的则干脆“借地儿”,办在一些大学校园里,租几栋楼就成了一所学校。非固定的办学地点让一些学校频繁更换校址,有的10年内已迁址4次之多,平均每两年多就要搬迁一次,由此必然带来学生和教职员工的不安定之感,以及归属感的淡薄。
记者采访中得知,为了改善窘境,北京东方大学于2008年由海淀迁往朝阳,约200多亩、合同期为15年的租用地改善了办学条件。“可是租的地方终归不是自己的,学校不敢投资太多。”该校常务副校长武恩学表示。
身份和定位的不被知晓是困扰这类学校发展的另一重要原因。记者在北京朝阳区某商场门口通过发放问卷的方式随机调查50名路人,被调查者中,28名受调查者的第一反应是“虚假大学”,16人认为其为公办大学,仅有6人知道其为非学历民办高等教育机构。
由于这些教育机构不能颁发学历和文凭,只能提供学校印发的毕业资质。如果学生想取得国家承认的学历,就得通过成人高考[微博]、自考等渠道,继续求学。“现在的社会大环境下,学历仍被大多数人所看重,找工作、升职时文凭常被设为硬杠杠。这些无法提供学历和文凭的教育机构自然招不到充足生源。”有专家指出,尽管这些学校都努力通过校企联合等方式,为毕业生提供就业岗位,但是,“非学历”依然是这些学校吸引力不足的主要原因。
种种与生俱来的先天缺陷,加之一些学校虚假宣传、虚假招生、教育质量不高,使得这些民办非学历高等教育机构内外交困。
大浪淘沙中加快自身调整
从发展30年的民办高等教育历史来看,民办非学历教育机构已经历了三个阶段:上世纪80年代初期,由于公办高等教育的社会供给严重不足,民办高等教育作为市场补充的角色出现,以“助学”、“助考”等方式迎合了大批青年对于教育资源的渴求;90年代初期,政策的松动使得非学历高等教育机构的数量迅速增加,一些学校还取得了学历颁发资格,被纳入国家学历教育体系;进入新世纪以来,大学扩招开始引起生源紧张,这让各非学历教育机构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起来,我国也相继出台一系列国家和地方性政策法规,规范民办非学历高等教育机构的发展。
经历了二三十年来命运的跌宕起伏,创办于上世纪80年代初的一所非学历民办高等教育机构的教师深有感触:“90年代我们辉煌着呢,那时候学校名气很大,招生根本不用愁!”往昔的辉煌与今天招生人数不足300人的现实形成鲜明对比,发展近30年的老牌民办非学历高等教育机构落得近景凄凉。
内忧外困与民办非学历高等教育机构是相生相伴的,民办非学历高等教育机构伴随着这些问题一路走来,在生源锐减的今天迎来了发展的拐点。在生源充足的前些年,一些学校重金投入宣传招生工作中,却忽视了学校内部的建设和教学质量的提高,等生源危机出现,却突然惊醒学校没有独特的竞争优势。“当生源锐减将人口红利的外衣褪去,教育特色和教育质量的问题就凸显出来,这成为每一位办学者不得不深思的问题。”有专家指出。
专家的观点点到要害,记者采访中发现,在市场为王的今天,一些民办非学历高等教育机构并没有清晰的办学思路,在提出宏大规划目标时,却罔顾实际。朝阳一家该类学校给记者展示的学校规划中,“要在本世纪中叶建成世界百所名校之一。”豪气冲天的口号下,却是招生人数不到200的窘迫现实。还有众多学校在专业设置上,片面照搬和移植普通高等教育,护理、民航、计算机、新闻、金融等专业几乎各校都有,盲目追求“大而全”,特色不鲜明,定位不清晰,没有任何竞争优势可言。
为此,有专家表示,人数减少等现实束缚将倒逼民办非学历高等教育机构内部重大改革,苦练内功,形成核心竞争力,打造属于自己的特色优势专业。能否跟上社会发展,能否适应行业需求,将决定该类学校的出路。
大浪淘沙。民办非学历高等教育机构究竟如何调整自身,接受市场选择?无疑,政府应该释放应有的体制机制活力,加紧落实政策,并形成比较完善的外部监督机制。而民办教育也须躬身自省,剔除不理性、不正规的发展选择,切实提高教育质量,树立品牌意识,寻找适合自身发展的特色道路。唯如此,才有可能健康成长。当然,这条路还很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