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学科>>初二上学期>>血液
备课资料
教学目标
教学建议
教学设计示例
扩展资料
能力训练
探究活动
习题精选
典型例题
 


扩展资料

红细胞比容的测定
  
课文中“观察血液的组成”实验,实际上是让学生观察血液中血浆和有形成分(主要是红细胞)所占容积百分比。有条件的学校可用比容管来测定。测定时,将抗凝全血置于比容管中,用每分钟3000转的速度离心30分钟,可观察到血浆和红细胞因比重不同而分层,上层淡黄色清亮的液体为血浆,下层血柱部分为红细胞。健康成年人男性的红细胞比容为40%-50%,女性为37%-48%。在血浆和红细胞之间为少量的白细胞和血小板,约为1%,课文中的实验,能观察到血浆和红细胞的颜色,各占血液总量的百分量则不一定准确。
  但一个人在病理情况下:如因腹泻导致大量脱水,此时由于血液失水使红细胞比容增高;贫血情况下,红细胞比容会减少。

什么是成分输血
  输血是重要的抢救措施和治疗方法的一种。输血时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输入全血或选择适当的血液成分。这种输血方法叫做成分输血。例如:严重贫血患者,输入浓缩的红细胞悬液;抵抗力低下的患者输入浓缩的白细胞;出血性疾病患者输入浓缩的血小板液或有凝血物质的血浆;大面积烧伤患者,主要是血浆量减少,最好输入血浆。若输入全血,可能使红细胞浓度过高,血液粘滞性过大,反而加重病情。因此,可见成分输血法可以提高血液的利用率和疗效。

为什么久居高原地区的人红细胞计数较高?
  高原地区氧分压低,长期生活在这种环境的人,由于缺氧而使体内产生促红细胞生成素,可以促进骨髓内红细胞的生成。因此,红细胞计数较高。
肾脏是产生红细胞生成素的部位,但其所产生的促红细胞生成素与某种脂质抑制物相结合,因而不能发挥作用。在血清特别是在缺氧的血清中,可使促红细胞生成素与脂质抑制物相分离,从而促红细胞生成素可起促红细胞生成的作用。
  如果将动物的肾脏切除,在严重缺氧的条件下,动物血液内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含量也增加,但增加量较少。这说明促红细胞生成素有肾以外的来源。

献血后要注意什么?
  1.要保护好静脉穿刺部位:穿刺部位止血后不等于完全愈合。至少在24小时内不要被水浸润,也不要被不洁物品污染,更不要在此部位搓揉。
  2. 个人活动要适度:献血后当天请不要从事高空作业、高温作业、驾驶车辆、体育比赛、通宵娱乐等活动。
  3.补充营养不要过量:可以进食新鲜蔬菜瓜果、豆制品、奶制品、新鲜鱼虾肉蛋等。请不要进食过量。

血小板是怎样止血和加速凝血的?
  血液受损伤流血时,发生止血和凝血效应的机制有多种,但大都与血小板的作用有关系, 归纳起来有如下几个方面:
  1.收缩血管,有助于暂时止血。血小板能释放5-羟色胺,儿茶酚按等血管收缩素,使受损伤血管不同程度地紧闭,同时管内血流量减少,防止血液流失。
  2.形成止血栓,堵塞血管破裂口。血小板容易粘附和沉积在受损血管所暴露出来的胶原纤维上, 聚集成团,形成止血栓;血栓直接堵塞在血管裂口处,除了起栓堵作用外,还可维护血管壁的完整性。
  3.释放促使血液凝固的物质,在血管破裂处加速形成凝血块.受到损伤的血管或组织产生一些因子,启动内源性和外源性血凝系统,在血小板所释放的不同因子的综合作用下,数分钟内完成了一系列酶促生化连锁反应,最终导致血浆内可溶性的纤维蛋白原转变成不溶性的纤维蛋白。纤维蛋白原分子量约34万,电镜下观察数条肽链形成螺旋盘曲的四级结构,整体上看呈团状。纤维蛋白则是细长丝状,并相互交织成网,因而把血细胞网罗起来,形成冻胶状的血凝块。
  4.释放抗纤溶因子, 抑制纤溶系统的活动。血浆中的纤维蛋白在纤溶系统的作用下,容易降解。由于血小板含有抗纤溶因子、抑制了纤溶系统的活动, 使形成的血凝块不致于崩溃。

献血者血液化验有哪些项目?
  1.血比重筛选,硫酸铜法: 男性大于1.052,女姓大于1.050。
  2. 血型定型:ABO血型必须正反定型相符。在有条件的地区或Rh阴性率高的地区,应做Rh(D)定型。
  3.肝功能检查:以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活力为指标,赖氏法测定应小于25单位。该指标不合格不宜参加献血,但不表示肝功能必定有问题。
  4.血液传染病检查:目前检查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丙型肝炎病毒抗体、艾滋病病毒抗体、梅毒血清学检查等四项。凡检查阳性者不得参加献血。

返回顶部



版权所有:中央电教馆资源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