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51.死战
    【提示】
    本篇以《死战》为题,旨在阐述将帅对作战中缺乏信心、“未肯用命”的士卒所应采取
的处置措施。它认为,凡此情形,都必须“置之死地”,以“绝去其生虑”,使其抱定必死
之志去战斗。只有这样,才能奋勇杀敌,死里获生。“陷之死地然后生”(见《孙子兵
法·九地篇》),这是孙子首倡,而为历代兵家所常采用的激励部队奋勇杀敌的一种办法。
这在一定条件下,无疑也是可行的。然而,从根本上讲,士卒的勇敢精神,是由战争的性
质、目的以及士卒的军政素质决定的。明确为正义事业而战,士卒必定能拚死搏斗;只有具
备过硬的军政素质,部队才有强大的战斗力。而这一切又是靠平时严格的教育训练培养出来
的。如果平时治军不严,疏于教育训练,单纯靠战时“置之死地”而激发部队杀敌决心和勇
敢精神,即便一时能做到,但却是不能持久发挥作用的。《百战奇略》已经能够较好地意识
到这一点,并且在《教战》、《怒战》、《气战》、《畏战》等多篇中,反复强调要搞好部
队的教育训练,提高部队的战斗力。这是十分可贵的。
    秦二世三年(公元前207年)十二月,项羽所部击败秦军主力的巨鹿之战,从根本上
说,项羽获胜是在陈胜、吴广起义给秦王朝以严重打击,动摇其统治基础的形势下取得的。
    但项羽作为楚军统帅在作战指导上,也有其成功之处,主要表现在:行军途中他能及时
除掉“不恤士卒而徇其私”的上将军宋义,为楚军迅速进抵巨鹿而扫清了前进障碍;临战之
前他以破釜沉舟的实际行动激励将士树立“必死无还”的决心,为楚军奋勇杀敌作好了精神
准备;交战之中他正确运用分割围歼的战术,切断了秦军主将章邯与王离的联系,使其各自
陷入孤立境地;尔后他集中兵力,发扬连续作战的作风,在歼灭了王离、苏角之后,乘胜击
败了章邯,歼灭了秦军主力,取得了九战九捷的重大胜利。
    【译文】
    大凡敌人兵力强大、士气旺盛,而我军士卒疑虑重重、不肯拚命作战时,那就必须把他
们置于“死地”,并且告令全军知道,这是迫不得已的作法。然后,杀牛烧车,犒劳战士,
烧弃粮食,填平井灶,焚船毁锅,断绝他们企图生还的侥幸思想。这样,作战就必定能胜
利。诚如兵法所说:“抱定必死的决心去奋战,就能获得胜利而生存。”
    秦国将领章邯率军打败楚将项梁军以后,就认为楚地的兵力不值得忧虑了,于是挥军渡
过黄河攻打赵国,大败赵军。恰在这时,赵歇为国王,陈馀为将领,张耳为丞相,他们兵败
后都逃进了巨鹿城。章邯命令王离、涉间率部包围巨鹿,章邯的军队驻扎在他们的南边,修
筑甬道给部队运送粮食。楚怀王任命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范增为末将,率兵去救援
赵国;其他各将领都隶属于宋义指挥。宋义行军到安阳,停留四十多天不前进,还派遣他的
儿子宋襄去辅佐齐国,并且亲自送他到无盐,盛办酒宴,大会宾客。项羽对此极为不满地
说:“如今我国军队刚刚打了败仗,国王为此坐卧不安,调集全国军队而专门委任将军指
挥,国家安危的命运,完全在此一举。现在,你身为上将军而不体恤士卒疾苦,却去钻营个
人私利,这不是国家栋梁之臣所该做的!”项羽利用早晨进见上将军宋义的机会,就在其帐
中把他杀了,然后通令全军说:“宋义与齐国勾结图谋反叛,楚怀王密令我把他杀掉了。”
此时,众将都为项羽的举动所畏服,没有一个敢于抗拒不从的,大家齐声说道:“首先拥立
楚王的是将军家啊。现在将军诛杀的是图谋反叛的乱臣贼子。”于是,大家立即拥立项羽为
代理上将军。项羽派人追赶宋义之子宋襄,追到齐国把他杀掉了。其后,项羽派遣桓楚向楚
怀王报告了所发生的情况,楚怀王便任命项羽为上将军。当阳君黥布和蒲将军等都隶属于项
羽指挥。项羽因杀掉以权谋私的宋义,从此便威震楚国,名扬诸侯。不久,他派遣当阳君、
蒲将军率兵二万渡过漳河,救援巨鹿。与秦军交战稍得些许胜利,陈馀再次请求救兵。于
是,项羽就亲率全部人马渡过漳河,并下令把渡船沉入河底,砸毁饭锅蒸笼,烧掉营垒屋
舍,携带三天的干粮,以此向士卒表明决一死战而无一点退还之心。项羽率军一到巨鹿,便
包围了王离,与秦军多次交战,切断了秦军的运粮道路,终于大败秦军,击杀了秦将苏角,
俘获了王离。是时,楚军声威已经雄冠诸侯。此前,巨鹿城下已有诸侯援军十多个营垒,但
却没有敢于出战的;到了楚军进击秦军的时候,诸侯军的将领们都站在壁垒上观望而不出兵
助战。楚军将士无不以一当十,英勇奋战,杀声震天;而诸侯军无不人人颤栗惊恐。就这
样,楚军终于大败秦军。
    【原文】
    凡敌人强盛,吾士卒疑惑,未肯用命,须置之死地①,告令三军,示不获已。杀牛燔
车,以享战士,烧弃粮食,填夷井灶,焚舟破釜,绝去其生虑,则必胜。法曰:“必死则
生。”②
    秦将章邯③已破楚将项梁④军,以为楚地兵不足忧,乃渡河击赵,大破之。当此时,赵
歇为王,陈馀为将,张耳为相,兵败皆走入巨鹿城。章邯令王离⑤、涉间⑥围巨鹿,章邯军
其南,筑甬道⑦而输之粟。楚怀王以宋义⑧为上将,项羽⑨为次将,范增⑩为裨将,救赵。
诸别将皆属焉。宋义行至安阳⑾,留四十余日不进,遣其子宋襄相齐,自送之无盐⑿,饮酒
高会。项羽曰:“今国兵新破,王坐不安席,扫境内而专诸将军,国家安危,在此一举。今
不恤士卒而徇其私,非社稷之臣。”项羽晨朝宋义,即其帐中,斩之,下令军中曰:“宋义
与齐谋反,楚王阴令羽诛之。”是时,诸将皆慑服,莫敢支吾⒀,皆曰:“首立楚者,将军
家也。今将军诛叛乱。”即共立羽为假上将军⒁。使人追宋义子襄,及之齐,杀之。使桓楚
⒂报命于楚怀王,因命项羽为上将军。当阳君、蒲将军皆属焉。项羽以杀宋义,威震楚国,
名闻诸侯。乃遣当阳君、蒲将军率二万众渡河⒃救巨鹿。战少利⒄,陈馀复请兵,项羽乃悉
兵渡河,沉舟,破釜甑⒅,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还心。〔于是至〕则围王
离,与秦军遇,九战,绝其甬道,大破之,杀苏角,虏王离。当是时,〔楚兵冠诸侯〕,诸
侯救巨鹿下者十余壁,莫敢纵兵。〔及〕楚兵击秦军,诸将皆从壁上观。楚战士无不以一当
十,楚兵呼声动天地,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于是,大破秦军。⒆
    【注释】
    ①死地:《孙子兵法》术语。意即迅速奋战就能生存,不迅速奋战就只有死亡的地区,
叫做“死地”。
    ②必死则生:语出《吴子·治兵第三》。
    ③章邯:秦将,官至少府。秦末,曾率兵镇压过陈胜、项梁领导的起义军。后在巨鹿兵
败投降项羽,被封为雍王。楚汉战争中,被刘邦围攻,兵败而自杀。
    ④项梁:马本及唐本皆误作“项良”,今从汪本。项梁,秦末起义军领袖之一。下相
(今江苏宿迁西南)人,楚国贵族出身,楚将项燕之子。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
他响应陈胜起义,与其侄项羽率兵八千于吴(今江苏苏州)起义。陈胜失败后,他拥立楚怀
王之孙熊心为王,仍称楚怀王,梁自号武信君。后在定陶(今山东定陶北)与秦军作战中战
死。
    ⑤王离:秦将王翦之孙。
    ⑥涉间:马本及诸本皆误作“涉涧”,今据史校改。
    ⑦甬道:谓两旁筑有墙坦的通道,以保证运输的安全。
    ⑧宋义:故楚令尹。秦末农民起义爆发后,从项梁起义。后楚怀王熊心以其为上将军,
号卿子冠军。率军北上救赵时滞留安阳不进,为项羽所杀。
    ⑨项羽:名籍,字羽。秦末从叔父项梁起义。梁战死后,他与宋义等率军北上救赵,于
安阳杀死宋义,被楚怀王任为上将军,率军北进于巨鹿打败秦军主力。秦亡后,自立为西楚
霸王。后在楚汉战争中,于垓下(今安徽灵壁南),被刘邦击败,突围至乌江(今安徽和县
东北)自杀身死。
    ⑩范增:项羽谋士。参加秦末农民起义时,年已七十,初从项梁,后佐项羽,颇有谋
略,被羽尊为亚父。他屡劝项羽杀掉刘邦,未被采纳。后因刘邦施反间计,为项羽怀疑而忿
离死于归乡途中。
    ⑾安阳:地名。位于今山东曹县东北。
    ⑿无盐:地名。位于今山东东平东南。
    ⒀支吾:亦作“枝梧”,意谓抵触,抗拒。
    ⒁假上将军:因尚未得到正式任命而暂署上将军之职,故称“假上将军”。
    ⒂桓楚:马本及各本皆误作“旦”,今据史校改。
    ⒃河:这里指“漳河”。
    ⒄战少利:马本及各本皆误作“战不利”,今据史校改。
    ⒅釜甑:均为炊具。釜,一种敛口圆底,或有两耳的锅,有金属制和陶制两种。甑,类
似现代的蒸锅,底部有许多透蒸气的孔格。
    ⒆本篇史例出自《史记·项羽本纪》。

52.生战
    【提示】
    本篇以《生战》为题,旨在从防止贪生怕死的问题入手,着重阐述将帅的勇怯与作战成
败的关系问题。它认为,在完全具备了对敌作战的各种客观条件之下,夺取作战胜利的关键
乃在于将帅能够果敢地指挥部队舍生忘死地去战斗;倘若为将帅者临战畏怯,贪生怕死,则
必然导致作战失败。历史的经验表明,战争不但是物质力量的较量,而且也是精神力量的较
量。在具备一定客观物质条件的基础上,能否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和勇敢精神,便成
为夺取胜利的关键所在。本篇已经认识到这一点,因而提出“要当割弃性命而战”的重要思
想,这是十分可贵的。
    春秋时期发生在周定王十年(公元前597年)的晋楚敖、鄗之战,便是体现将帅的勇
怯直接影响战争胜负的一个战例。当时,晋国出动了三军兵力与楚军交战,从双方力量对比
情况看,晋楚旗鼓相当。但是,晋军由于将帅畏敌怯战和指挥失误,而导致最终失败的结
局。首先,晋军中军大夫赵婴齐未战先怯,事先派人于黄河边上准备了逃跑时将用的船只,
“欲败而先济”。这种失败主义的举动,严重地瓦解和动摇了晋军斗志,“故将士懈”。其
次,当楚军逼近晋军时,晋中军主帅荀林父畏敌如虎,慌忙不知所措,竟错误地下达了“先
济者有赏”(见《左传·宣公十二年》)的逃跑命令,致使中、下二军未战先溃,并且因争
抢渡船而自相残杀。只有上军主将士会能够预先派兵埋伏于敖山附近,阻击楚军而未被打败。
    从晋军将帅对楚军作战的两种不同态度和处置措施来看,恰好从正反两面说明了将帅的
精神状态和指挥艺术的好坏,是影响战争胜负的直接而重要的因素。
    【译文】
    大凡对敌作战,如果有利地形已为我军占领,参战部队已经进入阵地,军法号令已经通
行无阻,奇袭分队已经部署停当,那么,此时最为关键的就是全军将士要舍生忘死地去战
斗,这样就能取得胜利。倘若将领临阵畏敌怯战,企图侥幸活命,反而会被敌人所杀。诚如
兵法所说:“侥幸求生的,反而会被杀死。”
    春秋时期,楚王率军进攻郑国,晋国派兵援救郑国,与楚军交战于敖、鄗之间。晋军的
中军大夫赵婴齐让他的部队预先在黄河边上准备好了渡船,打算败仗以后先过河逃跑。因
此,严重瓦解将士的斗志,致使晋军最终没有取得胜利。
    【原文】
    凡与敌战,若地利已得,士卒已阵,法令已行,奇兵已设,要当割弃性命而战,则胜。
若为将临阵畏怯,欲要生,反为所杀。法曰:“幸生则死。”①
    春秋时,楚子伐郑,晋师救之,与战于敖、鄗②之间。晋赵婴齐③使其徒先具舟于河,
欲败而先济,故将士懈,卒不可胜。④
    【注释】
    ①幸生则死:语出《吴子·治兵第三》。
    ②敖、鄗:马本及各本皆于“敖、鄗”后有“若高”二字,显系衍文,故据史删。
    ③赵婴齐:晋军中军大夫。
    ④本篇史例出自《左传·宣公十二年》。

53.饥战
    【提示】
    本篇以《生战》为题,旨在阐述深入敌国作战时如何解决后勤供应以防止部队因缺粮而
失败的问题。它认为,在出兵进入敌国的情况下作战,只有分兵抄掠以夺取敌人的粮仓和积
蓄,才能确保部队粮饷而夺取作战胜利。古代战争的经验表明,远离本土而深入异国作战,
由于战线过长,交通不便,运输工具落后等原因,部队粮秣供应完全依靠从本国长途运送,
无疑是十分困难的。因此,采取“因粮于敌”,即取用于敌国的办法,便成为古代战争中常
为兵家所运用的一个有效办法。但是,主张以“抄掠”、“抢夺”等残暴手段来解决军需供
应问题,势必给异国民众的生命财产带来危害。因此,既要“因粮于敌”以解决出国作战部
队的后勤保障问题,又要不给敌国民众造成严重危害和灾难,这不能不是战争指导者需要认
真研究的。
    南北朝时期,北周将领贺若敦率兵赴救湘州之战,就是采用“因粮于敌”办法解决部队
后勤供应的一个战例。湘州,原为南朝梁地,承圣三年(公元554年),西魏(北周前
身)攻陷江陵以后,湘州及巴州皆归属西魏。陈霸先代梁称帝建立陈朝后的第三年(永定三
年,公元559年),即派侯瑱等率军围逼并企图夺回湘州。为此,北周明帝宇文毓派遣贺
若敦率兵赴救湘州。但此时恰值秋水泛滥,江路遂断,在“粮援既绝,人怀危惧”的时候,
周军主将贺若敦一方面采取“因粮于敌”的办法,派兵搜抄粮物“以充资费”;一方面采取
“示形”惑敌的办法,于军营中“多为土聚,覆之以米”,使侯瑱闻之,误认为周军粮食充
实。同时,又增修营垒,建造庐舍,向侯瑱“示以持久”之计,以及采取诈降袭击等办法得
以与陈军“相持岁余,瑱等不能制”(见《北史·贺若敦传》)。显而易见,贺若敦作为周
军主将,处于“粮援既绝,人怀危惧”的困境,而能想方设法打破敌人之围困,其作战指导
是可取和值得效法的。
    【译文】
    大凡兴兵征战,深入敌人本土,粮秣供应缺乏,必须分兵搜掠,占据敌国粮仓,夺取它
的积蓄,用以接济军饷,这样就能取胜。诚如兵法所说:“粮秣给养靠在敌国补充,这样部
队的后勤供应就充足了。”
    《北史》记载:北周将领贺若敦率军过江攻取了陈朝的湘州。陈朝将领侯瑱率兵进攻贺
若敦,(企图夺回湘州)。此时正值秋水泛滥季节,水路交通严重受阻。致使贺若敦部队粮
援断绝,将士人人心怀恐惧。贺若敦于是分兵四出搜掠粮物,用来充作部队的军资费用。贺
若敦怕侯瑱了解自己部队的缺粮情况,就在军营中大量积土堆丘,在其上面覆盖以粮米,然
后召集附近村庄的百姓到军营来,装作向他们询问事宜的样子,(待他们看到营中堆积的
“粮山”以后),再把他们一一送走。侯瑱从百姓那里听到所见的情况后,便误认为贺若敦
部队的粮食充足。贺若敦还进一步加修营垒,建造房舍,以显示其长期驻守湘州的企图。这
样一来,从湘州至罗州之间,百姓因怕打仗都无心种田而使当地农业生产遭到废弃。侯瑱对
此竟毫无扭转的办法。起初,当地百姓常常驾驶小船,装载粮米和鸡鸭笼子送给侯瑱部队作
军饷。贺若敦对此甚为忧虑,于是便派人伪装成当地百姓馈送粮谷和鸡鸭,而实际埋伏着士
兵的武装船只向陈军驶来,侯瑱部队看到了,以为又是馈送饷粮的百姓船只,便迎水而上,
争先恐后地去接取东西,若敦船中的士兵于是将他们全部抓获。另外,若敦军中常有叛逃者
骑马投降陈军的,侯瑱都予以接纳。有鉴于此,若敦便令人找来一匹马,牵着它走上船,又
让船上人用鞭子抽打这马匹,像这样做过多次以后,马匹因怕挨打而不敢上船了。其后若敦
设伏兵于江边,让人骑着这匹怕船马伪装投奔侯瑱军,侯瑱不辨真假就派兵乘船前来迎接,
大家争相过去牵马,马因怕船而不敢上船。这时,江边若敦预设的伏兵突然跃起齐击,将侯
瑱所派的士兵全部杀死。此后,即使有了真正馈送粮饷或者投奔陈军的人,侯瑱因为害怕若
敦的设诈阴谋,再也不敢接纳了。就这样,双方相持了一年多,侯瑱始终未能制胜贺若敦。
    【原文】
    凡兴兵征讨,深入敌地,刍粮乏阙,必须分兵抄掠,据其仓廪,夺其蓄积,以继军饷,
则胜。法曰:“因粮于敌,故军食可足也。”①
    《北史》:北周将贺若敦②率兵渡江取陈湘州③。陈将侯④讨之。秋水泛滥,江路遂
断。粮援既绝,人怀危惧。敦于是分兵抄掠,以充资费。恐瑱等知其粮少,乃于营内多聚
土,覆之以米。召侧近村人,佯有访问,随即遣之。瑱等闻之,以粮为实。敦又增修营垒,
造庐舍,示以持久。湘、罗⑤之间,遂废农业。瑱等无如之何。初,土人乘轻船,载米粟及
笼鸡鸭以饷 军。敦患之,乃伪为土人船,伏兵甲于中。军望见,谓饷船至,逆水争取。敦
甲士遂擒之。又敦军数有叛者乘马投瑱,瑱辄纳之。敦乃取一马,牵以趣船,令船中人以鞭
鞭之。如是者再〔三〕,马畏船不敢上。后伏兵于江岸,使人乘畏船马诈投瑱军,瑱即遣兵
迎接,争来牵马。马既畏船不上,伏兵发,尽杀之。后实有馈饷及亡奔瑱者,犹恐敦设诈,
兵不敢受。相持岁余,瑱不能制。⑥
    【注释】
    ①因粮于敌,故军食可足也:语出《孙子兵法·作战篇》。
    ②贺若敦:北周将领。河南洛阳(今河南洛阳东北)人。善骑射,多计谋。官至骠骑大
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后恃功怀怨为丞相宇文护所不容,而被逼自杀。
    ③湘州:马本及各本皆误作“湘川”,今据史校改。湘州,南朝陈长沙郡治所,位于今
湖南长沙。
    ④侯瑱:马本及唐本皆误作“侯琪”,今从汪本。侯瑱,陈朝将领。
    巴西充国(今四川南充西北)人,字伯玉。作战勇敢,在梁朝时因平定侯景叛乱有功,
任豫州刺史。陈文帝时,官至太尉。
    ⑤罗:即罗州,位于今湖北房县西北。
    ⑥本篇史例出自《北史·贺若敦传》,又见《周书·贺若敦传》。

54.饱战
    【提示】
    本篇以《饱战》为题,旨在阐述处于我饱敌饥的条件下的作战指导原则问题。它认为,
对于悬军深入我境而粮供不继的进攻之敌,我应依靠自己充足的粮源保障,采取坚壁不战、
持久疲敌的防御作战方针,伺其粮尽必退之机,出兵追击,必定打败敌人。这里所引“以饱
待饥”一语,是孙子提出的所谓“治力”,即掌握运用部队战斗力的基本方法之一。其意思
是说,用自己饱食的部队去对付处于饥饿状态的敌人。实践证明,对于远道而来且急于决战
的进攻之敌,根据“敌饥我饱”的实际情况,采取以饱待饥、坚壁不战的防御作战方针,既
可以避其兵锋锐气,挫其速决企图,又可以消耗和疲惫敌人,为尔后反击和歼灭敌人创造条
件。因此,“以饱待饥”便往往成为古代战争中处于防御一方所常采用的重要作战原则。唐
初李世民率军击败宋金刚的柏壁之战,就是运用“以饱待饥”作战原则而获胜的一个成功战
例。
    唐高祖武德二年(公元619年)九月间,据守马邑称帝的割据势力刘武周,率军南下
攻占太原后,派遣部将宋金刚率军继续南进,企图夺取河东,进而“南向以争天下”(见
《旧唐书·刘武周传》)。为打击敌人进攻之嚣张气焰,以实现国家之统一大业,高祖李渊
遂命秦王李世民率军进讨。同年十一月,李世民率军东渡黄河进屯柏壁(今山西新绛西南)
后,他基于对当面敌情实际的正确判断,抓住宋军远来粮乏、难以持久作战的弱点,用“以
饱待饥”的原则为指导,果断地采取了坚壁不战以避其锐、分兵袭扰以断其饷、伺其粮尽以
击其退的正确方针,在半年多的防御对持中,大量消耗宋军实力。最后乘其兵疲粮尽而被迫
北撤之机,挥军出战,奋追不舍,将其大部歼灭,从而取得了柏壁防御反击作战的决定性胜
利。这既巩固了关中政权,又为进取中原创造了条件。
    【译文】
    大凡敌人远道而来,通常都是粮食接济不上。在敌人缺粮而忍饥挨饿、我军粮足而得到
饱食的情况下,应当坚守壁垒而不出战,以持久战法来疲惫敌人,并要断绝其运粮道路。等
到敌人消耗已尽而退走之时,我一面暗派奇兵在前截断其退路,一面出动大军于后迅猛追
击。这样,打败敌人就是必定无疑的。诚如兵法所说:“用自己饱食的部队去对付处于饥饿
状态下的敌人。”
    唐高祖武德初年,刘武周占据太原而称雄割据一方,他派遣部将宋金刚率军南下驻屯于
河东,企图夺取天下。秦王李世民奉高祖之命率领唐军前往征讨之,他对诸位将领说:“宋
金刚率军不远千里侵入我河东地区,其精兵猛将都集中在这里。刘武周自己盘距于太原,完
全依靠宋金刚作为他的屏障。宋金刚所部人数虽然众多,但其内部实际是十分空虚的,军需
供应无法保障,只能靠掠夺维持部队生存,所以企图速战速决。对此,我军应当坚守营垒不
战以等待其粮尽出现饥饿之时,而不宜遂其速战企图同它过早决战。”于是,李世民派遣刘
洪等将率兵切断了宋金刚的运粮道路,迫使宋金刚部队缺粮饥饿而向北逃走了。
    【原文】
    凡敌人远来,粮食不继,敌饥我饱,可坚壁不战,持久以敝之,绝其粮道。彼退走,密
遣奇兵,邀其归路,纵兵追击,破之必矣。法曰:“以饱待饥。”①
    唐武德初,刘武周②据太原③,使其将宋金刚④屯于河东⑤。太宗⑥往征之,谓诸将
曰:“金刚垂⑦军千里入吾地,精兵骁将皆在于此。武周自据太原,专寄金刚以为捍蔽⑧。
金刚虽众,内实空虚,虏掠为资,意在速战。我当坚营待其饥,未宜速战。”于是,遣刘洪
⑨等绝其粮道,其众遂馁,金刚乃遁。⑩
    【注释】
    ①以饱待饥:语出《孙子兵法·军争篇》。
    ②刘武周:唐初地方割据势力之一。河间景城(今河北沧州西)人,后徙居马邑郡(治
今山西朔县)。隋炀帝时,任鹰扬府校尉。隋末,乘乱杀死马邑太守王仁恭,自称太守,遣
使北附突厥,被立为定杨可汗,不久称帝。唐初,与宋金刚等率兵南下,入据太原,以拒唐
军。后被李世民击败,北走突厥被杀。
    ③太原:郡名。治所晋阳,位于今山西太原西南。
    ④宋金刚:原为隋末河北农民起义力量之一,活动于易州(治今河北易县)。后被窦建
德击败,归附刘武周,号称宋王,谋与刘武周人据太原,企图南下与唐争天下。其后为唐军
击败,与刘武周同逃突厥被杀。
    ⑤河东:郡名。治所在今山西永济西。
    ⑥太宗:即唐太宗李世民。但此时尚未称帝而为秦王。
    ⑦垂:史载原作“悬”、《百战奇法》原作者因避讳宋太祖赵匡胤始祖嫌名(“玄朗”
之“玄”)而援引时改“悬”为“垂”。
    ⑧捍蔽:谓保障,屏蔽。
    ⑨刘洪:史载并无其人,据新、旧《唐书·刘弘基传》所载内容,疑刘洪为“刘弘基”
之误。
    ⑩本篇史例出自《旧唐书·太宗本纪上》。

55.劳战
    【提示】
    本篇以《劳战》为题,取义于“劳困”,旨在阐述先敌占领有利地形对于争取战场主动
权的重要意义。它认为,在对敌作战中,如果有利地形先为敌人所占领,我后于敌人而匆忙
奔走去应战,那么,我便处于疲劳被动而易为敌人打败的不利态势。本篇所引孙子“后处战
地而趋战者劳”一语,趋,本意奔赴,此处谓仓促;趋战,谓仓促应战。全句意思是,后到
战场仓促应战的就疲劳被动。战争实践表明,地形条件的利弊,是影响战争胜负的重要因
素;先敌占领有利地形,使自己处于以逸待劳的地位,无疑是争取主动,摆脱被动的重要一
着。因此,强调作战中要先敌占领有利地形,便成为历代兵家的一条重要作战指导原则。西
晋末年,汉(十六国时期的前赵前身,为刘渊所建)将石勒击败晋将刘琨、姬澹的作战,就
是较好体现这一指导原则的成功战例。
    西晋建兴四年(公元316年)十一月,司空刘琨发兵十余万进攻汉将石勒军于沾县
(今山西昔阳西南),以将军姬澹率步骑兵二万为前锋,“琨自为后继”(见《晋书·刘琨
传》)而屯兵于广牧(今山西寿阳西北之故城)。面对晋军的进攻,石勒率军将要迎战,有
人以晋军“兵马精盛,其锋不可当”(见《晋书·石勒记》,下同)为由,建议采取“深沟
高垒以挫其锐”的坚守防御之策。但是,石勒却认为此种建议乃是“不战而自取灭亡之
道”,非但不予采纳,反而“立斩谏者”。他根据晋军远道而来“体疲力竭”、其兵虽多但
“号令不齐”等致命弱点,采取了先据险要设伏待敌的正确方针。交战中,他又灵活地运用
收兵佯败、诱敌入伏的战法,结果大败姬澹,使晋军遭到“一军皆没,并土(指并州全境)
震骇”(见《晋书·刘琨传》)的重大挫折。
    【译文】
    大凡对敌作战,如果有利地形已为敌人抢先列阵而占领,我军在后匆忙赶去交战,就会
因为疲劳被动而被敌人所战胜。诚如兵法所说:“后到战场仓促应战的就疲劳被动。”
    西晋时期,司空刘琨派遣将军姬澹率兵十余万(实为刘琨所发晋军的总兵力数)进讨石
勒。石勒将要率兵抵抗,有人向他建议说:“姬澹兵马精锐强盛,其锋芒锐不可当,因此我
们应当构筑深沟高垒以挫折敌人锋锐,从而促使双方攻守形势发生变化,这样必定可以获得
全胜。”但石勒却说:“姬澹部队远道而来,已经精疲力竭,实属乌合之众,缺乏统一号
令,可以一战将其擒获,哪里还称得上精锐强盛!现在敌人已经来到,怎么可以放弃这个击
敌的好机会呢?况且大军一经行动,又怎么容易中途退还!倘若姬澹乘我们退还之机而袭击
我们,我们将处于自顾不暇的困难境地,哪里还能构筑深沟高垒以抗御敌人!你的这个建议
实质是个不战而自取灭亡的办法。”石勒说完便杀了提建议的人,然后派遣孔苌为前锋都
督,明令全军凡是后出战者一律处斩。于是抢先于山上设置疑兵迷惑敌人,分别埋伏两支部
队。石勒亲率骑兵正面迎战姬澹军,刚一交战便伪装兵败而后退。姬澹挥军随后追击,石勒
所设伏兵前后奋起,实施夹击,姬澹军猝不及防,大败而逃。
    【原文】
    凡与敌战,若便利之地,敌先结阵而据之,我后去趋战,则我劳而为敌所胜。法曰;
“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①
    晋司空刘琨②遣将军姬澹③率兵十余万④讨石勒⑤。勒将拒之,或谏曰:“澹兵马精
盛,其锋不可当,且深沟高垒以挫其锐,攻守势异,必获万全。”勒曰:“澹军远来,体疲
力竭,犬马乌合,号令不齐,一战可擒也,何强之有!寇已垂至⑥,胡可舍去,大军一动,
岂易中还⑦!若澹乘我之退,顾乃无暇,焉得深沟高垒乎!此谓不战而自取灭亡之道。”遂
斩谏者。以孔苌为前锋都督,令三军后出者斩。设疑兵于山下,分为二伏。勒率兵与澹战,
伪收众而北。澹纵兵追之,〔勒前后〕伏发,夹击,澹大败而退。⑧
    【注释】
    ① 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语出《孙子兵法·虚实篇》。
    ② 刘琨:晋将。魏昌(今河北定县南)人,字越石。西晋惠帝时,因其平定东平王司
马懋有功,封广武侯,官至振威将军。愍帝即位后,拜司空,任大将军,都督并、冀、幽三
州诸军事。
    ③ 姬澹:亦称“箕澹”。北魏代县(今河北蔚县东北)人,字世雄。官至信义将军。
后率众归晋。刘琨以其为前锋讨石勒,兵败被杀。
    ④ (姬澹)率兵十余万:此姬澹所率兵力数,出自《晋书·石勒记上》。但《晋
书·刘琨传》则称:刘琨“悉发其众,命澹领步骑二万为前驱,琨自为后继”。据此可见,
本篇所说的“刘琨遣将军姬澹率兵十余万”之数,当为晋北伐的总兵力数,而非姬澹前锋军
的兵力数。
    ⑤ 石勒:十六国时期后赵建立者。羯族,上党武乡(今山西榆社北)人,字世龙。青
年时被掠卖到山东为奴,与汲桑等人聚众起义。
    后投汉刘渊为大将。晋元帝大兴二年(公元319年)自称赵王,建立政权,史称“后
赵”。石勒败晋刘琨军时,仍为汉之大将。
    ⑥ 寇已垂至:马本及各本皆误作“援又垂至”,今据史校改。
    ⑦ 岂易中还:马本及各本皆误作“不宜易远”,今据史校改。此句意谓怎么容易中途
退还。
    ⑧ 本篇史例出自《晋书·石勒记上》;又见《晋书·刘琨传》。

56.佚战
    【提示】
    本篇以《佚战》为题,旨在阐述胜仗之后如何防止松懈斗志、丧失警惕而导致失败的问
题。佚,通“逸”,安闲也;放佚,谓放荡安闲,这里作“放松警惕”解。它认为,在打了
胜仗之后,不可凭恃胜利而放松警惕,相反,则应当更加严阵以待,处逸犹劳,切实做到有
备无患。战争的经验展示了这样一条规律:胜仗之后,往往是人们容易放松警惕的时候;而
放松警惕,则极易为敌所乘而转胜为败。本篇正是从这一历史的经验教训中,提出了“不可
恃己胜而放佚”和“佚而犹劳”的重要指导思想。这是十分可贵的。
    战国末期,秦将王翦奉命率军伐楚到达前线后,从当面敌情实际出发,采取了坚壁不战
之策。他处逸犹劳,保持高度警惕。为了养精蓄锐以更有效地打败楚军,王翦一面“日休士
洗沐,而善饮食抚循之,亲与士卒同食”,一面组织部队大力开展以“投石超距”为内容的
军事训练,把关心抚慰士卒生活同加强部队军事训练紧密结合起来,从而大大提高了部队战
斗力,为其后取得对楚作战的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
    【译文】
    大凡对敌作战,不可依仗自己取得了胜利,就放纵部队以至丧失警惕,应当越发严加戒
备以等待敌人的再次进攻,做到处于安逸的条件下,仍像在劳困的环境中那样常备不懈。诚
如兵法所说:“有了充分的战争准备,才能避免祸患发生。”
    战国时期,秦国将领王翦奉命率领六十万大军取代李信去攻打楚国。楚国获悉王翦增加
了兵力来进攻,于是调集全国的军队来抗击秦军的进攻。王翦率军一到战场,就立即构筑坚
固工事进行防守,不肯主动出战。楚军多次出兵挑战,秦军始终不出兵应战。王翦每天让士
卒休养沐浴,改善伙食以抚慰关心他们,并且亲自同士卒一道用餐。这样过了很久,王翦便
派人去询问:“军营中在作游戏活动吗?”回报说:“部队正在作投掷石弹和跳越障碍等活
动。”听此报告后,王翦于是高兴地说:“士卒现在可以使用打仗了。”楚军因为屡次出兵
挑战而秦军并不出兵应战,无奈只得向东撤退。王翦乘机出兵追击,命令精锐部队奋勇追
杀,结果大败楚军。
    【原文】
    凡与敌战,不可恃己胜而放佚,当益加严厉以待敌,佚而犹劳。法曰:“有备无患。”
①秦王翦②将兵六十万代李信③击荆④,荆闻王翦益军而来,乃悉国中兵以拒秦。王翦至,
坚壁而守之,不肯战。荆兵数出挑战,终不出。王翦日休士洗沐,而善饮食抚循之,亲与士
卒同食。久之,王翦使人问:“军中戏乎?”对曰:“方投石超距。”于是,王翦曰:“士
卒可用。”荆兵数挑战而秦不出,〔乃引而东。翦因举兵追之,令壮士击,大破荆军。〕⑤
    【注释】
    ① 有备无患:语出《左传·襄公十一年》。
    ② 王翦:战国时秦国名将。频阳(今陕西富平东北)人。曾先后率兵攻破赵国、燕国
和攻灭楚国,因功著而晋封武成侯。
    ③ 李信:战国秦将。曾率兵击败燕军,俘虏燕太子丹。
    ④ 荆:古代楚国之别称。因其原建国于荆山(今湖北南漳西)一带,故名。另一说,
秦称楚为荆是因避秦庄襄王子楚之讳。
    ⑤ 本篇《佚战》,马本及唐本均无史例引文,今据汪本《佚战》补人。此篇史例出自
《史记·白起王翦列传》。

57.胜战
    【提示】
    本篇以《胜战》为题,乃继《佚战》之后,进一步阐述胜仗之后如何防止产生骄惰情绪
的问题。它认为,在对敌作战中,如果打了胜仗,不可产生骄惰情绪,而应当日夜加强战备
以防敌人袭击。这样,敌人即使来攻,我也不会遭到失败。本篇引自《司马法》的“既胜若
否”一语,意思是,打了胜仗要像没打胜仗一样。其实质是告诫人们要警惕和防止胜利后的
骄惰情绪的滋生。“骄兵必败”,这是军事斗争的客观真理。古往今来的战争实践经验证
明,未有将骄卒惰而不导致作战失败的。特别是在打了胜仗之后,如不能正确对待胜利,往
往容易产生骄傲,由骄傲而产生怠惰,由怠惰而放松警惕,最后必然为敌所乘而转胜为败。
因此,胜仗之后,能不能保持“既胜若否”的思想和态度,乃是衡量将帅是否具有深谋远虑
的重要标志。本篇正是从这个意义展开论述的。
    秦末,反秦起义军重要首领之一的项梁,他在接连多次打了胜仗之后,所以反被秦军击
败而身死,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由于他不能正确对待既得胜利,产生了严重的骄傲
自满思想所致。他既“益轻秦,有骄色”,又不听取别人的正确劝谏,不败而何?这从反面
证明了这样一个道理:为将帅者始终保持“既胜若否”的清醒头脑和谨慎持重的思想态度,
乃是巩固和发展胜利,使自己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条件之一。
    【译文】
    大凡对敌作战,如果我军取得胜利而敌人遭到失败了,不可因此而骄傲怠惰起来,应当
日夜严加戒备以防敌人来攻。这样,敌人即便敢于来犯,我军因有准备而不会发生危害。诚
如兵法所说:“打了胜仗的时候,要像没有打胜仗那样(保持高度戒备)。”
    秦二世胡亥统治末年,反秦起义首领项梁派遣刘邦、项羽率兵从另一路攻打城阳,血洗
了城阳全城。然后西进,又于濮阳东大破秦军,秦兵收缩退入濮阳城。这时,刘邦、项羽便
转兵进攻定陶,继而向西攻占地盘而抵达雍丘,再次大破秦军,击斩了秦朝三川郡守李由,
然后回军进攻外黄。义军接连打了几次胜仗之后,项梁更加轻视秦军,骄傲情绪溢于言表。
令尹宋义见此而规劝项梁说:“打了胜仗之后,如果将领骄傲、士卒怠惰的话,那就要失败
了。现在我军士卒已初显怠惰之情了,而秦军兵力却在不断增强,这是我为您所担心的
事。”项梁对此根本听不进去,竟派遣宋义出使齐国。宋义赴齐途中遇到了齐国使者高陵君
显,问显道:“您将去会见武信君项梁吗?”回答说:“是的。”宋义劝他说:“我现在认
定武信君必然要失败。您慢点去就可以免于一死,去快了就会祸及于自身。”秦朝果然调集
全部兵马增援章邯攻打楚军,并且大败楚军,项梁兵败身死。
    【原文】
    凡与敌战,若我胜彼负,不可骄惰,当日夜严备以待之。敌人虽来,有备无害。法曰:
“既胜若否。”①
    秦二世②时,项梁使沛公③、项羽别攻城阳④,屠之。西破秦军濮阳⑤东,秦收兵入濮
阳。沛公、项羽乃攻定陶⑥,因西略地至雍丘⑦,大破秦军,斩李由⑧,还攻外黄⑨。项梁
益轻秦,有骄色。宋义进谏于梁曰“战胜而将骄卒惰者败,今兵少惰矣,而秦兵日益,臣为
君畏之。”梁弗听。而使宋义〔使〕于齐。道遇齐使者高陵君显⑩,曰:“公将见武信君
乎?”曰:
    “然。”曰:“今武信君必败,公徐行即免死,疾行则及祸。”秦果悉兵益章邯击楚
军,大败之,项梁死。⑾
    【注释】
    ① 既胜若否:语出《司马法·严位第四》。
    ② 秦二世:即秦始皇的次子,名胡亥。公元前210年即帝位,至公元前207年秦
灭亡,在位仅三年。
    ③ 沛公:即刘邦。沛县(今属江苏)人。秦末农民起义后,他于沛县起兵响应,故史
称其为“沛公”。
    ④ 城阳:马本及各本皆误作“襄城”、今据史校改。该地故址在今山东鄄城东南。
    ⑤ 濮阳:马本及各本皆误作“汉阳”,今据史校改。该地位于今河南濮阳西南。
    ⑥ 定陶:地名。位于今山东定陶西北。
    ⑦雍丘:地名,位于今河南杞县。
    ⑧ 李由:即秦朝丞相李斯之子,时任三川郡守。
    ⑨ 外黄:地名。位于今河南兰考东南。
    ⑩ 高陵君显:显,人名,姓氏不详;高陵君是封号。
    ⑾ 本篇史例出自《史记·项羽本纪》。

58.败战
    【提示】
    本篇以《败战》为题,旨在阐述打了败仗之后应当如何防止产生畏怯气馁情绪的问题。
它认为,打了败仗之后,不可因此而畏敌气馁,应当从不利之中看到有利的因素,从失败中
接受教训,在切实做好再战的物质准备和精神准备的基础上,为将帅者实施正确地组织指
挥,选择击敌的有利时机,“候彼懈怠而击之”,就能反败为胜。本篇《败战》与前篇《胜
战》是相反相成的姊妹篇,它们从不同角度论述了如何防止胜骄败馁这一重要问题,并在继
承《孙子兵法》军事思想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须思害中之利”这一闪耀辩证法光辉的重
要思想原则,强调从有利之中看到不利的因素,从不利之中看到有利的因素;强调从失败中
接受经验教训,做好再战夺胜的各种准备;强调充分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实施正确的作战指
导,等等。这些思想都是非常宝贵的。
    西晋太安二年(公元303年)八月,河间王司马颙遣兵与长沙王司马乂的洛阳之战,
便是较好地体现败而不馁思想指导的战例。当时,进入洛阳的河间王的部将张方,已被长沙
王司马乂击败而退入洛阳城,其部队正处于“人情挫衄,无复固志”的不利态势,其部将都
劝张方乘夜逃跑了事。但张方并未因败而气馁,相反,他却以辩证的思维方法,汲取了失败
的教训,看到了成功的因素。他从“兵之利钝是常事,贵因败以为成耳”的正确认识出发,
积极做好再战的准备,并乘夜隐密进兵,出敌不意地一举击败了司马乂。而先前打了胜仗的
司马乂却放松警惕,对敌人“不以为意”,结果在张方突然袭击之下,被迫仓皇出战,最后
落得个兵败身亡的可悲下场。这一正一反例子,恰好说明了在任何情况下,为将帅者只有保
持胜不骄、败不馁的清醒头脑,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译文】
    大凡对敌作战,如果敌人取得胜利而我军遭到失败了,不可因此而畏敌怯战,务必思考
不利之中的有利因素,应当整顿军备,修缮兵械,鼓励士气,等待敌人出现麻痹松懈之时,
而不失时机地进攻它,就能夺取胜利。诚如兵法所说:“从不利中能够看到有利因素,祸患
就可以解除了。”
    西晋末年,河间王司马乂割据关中,他派遣部将张方讨伐长沙王司马乂。张方率兵自函
谷关进驻河南郡,晋惠帝派左将军皇甫商率军抵抗。张方暗中出兵袭破皇甫商部,于是进入
京师洛阳。司马乂奉惠帝之命讨伐张方于洛阳城内,张方部队望见惠帝乘坐的车子,于是向
后稍退,(可是一退)张方竟然无法制止,其部众被打得大败,死伤的士卒充满大街小巷。
张方率领余众退守十三里桥,部队由于严重受挫,已经丧失固守再战的决心,多数人都劝说
张方赶紧乘夜逃走。但张方却说:“作战的胜败乃是兵家常事,但可贵的是从失败中汲取教
训而转败为胜。我们现在要采取迫近敌人构筑工事的办法,但要做到出乎他们的意料之外,
这就是兵法上所讲的出奇制胜的战法。”张方于是率众乘夜秘密前进,直抵距洛阳七里的地
方构筑营垒。司马乂因为刚刚打了胜仗,便对张方所部不再介意,突然获悉张方营垒已经筑
成,就匆忙出城应战,结果被打得大败而逃回。
    【原文】
    凡与敌战,若彼胜我负,未可畏怯,须思害中之利,当整励器械,激扬士卒,候彼懈怠
而击之,则胜。法曰:“因害而患可解也。”①
    晋末,河间王颙②在关中,遣张方③讨长沙王④,率众自函谷⑤人屯河南⑥。惠帝⑦遣
左将军皇甫商拒之,方潜军破商,遂入洛阳。乂⑧奉命讨方于城内,方军望见乘舆⑨,于是
少却,方止之不可得,众遂大败,杀伤满衢巷。方退壁于十三里桥⑩,人情挫衄,无复固
志,多劝方夜遁。方曰:“兵之利钝⑾是常事,贵因败以为成耳。我更前作垒,出其不意,
此兵法之奇也。”乃夜潜进逼洛阳城七里。又既新捷,不以为意,忽闻方垒成,乃出战,遂
大败而还。⑿
    【注释】
    ① 因害而患可解也:语出《孙子兵法·九变篇》。但与原文略异,原文是:“杂于
害,而患可解也。”
    ② 河间王颙:即司马颙,司马懿之侄孙,字文载,封河间王。晋惠帝时,镇守关中,
官至侍中、太尉。太安二年(公元303年),为争夺政权,他派张方等率军攻入洛阳。
    ③ 张方:晋河间(今河北献县东南)人。以材勇得幸于河间王司马,曾率兵攻入洛
阳,劫持惠帝去长安。官至中领军、录尚书事,领京兆太守。后为司马 所杀。
    ④ 长沙王乂:即司马乂,晋武帝司马炎第六子,字士度,封长沙厉王。惠帝时,任抚
军大将军,后于洛阳被张方所杀。
    ⑤ 函谷:即函谷关。古函谷关在今河南灵宝东北,战国秦置。新函谷关在今河南新安
东,西汉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移此,去故关三百里,故名新关,今遗址尚存。本篇
指新函谷关。
    ⑥ 河南:指河南郡,汉置,西晋因之。治所洛阳。
    ⑦ 惠帝:即司马衷,晋武帝司马炎之第二子。公元290—306年在位。
    ⑧ 乂:此“乂”及此后之“乂”,马本及各本皆误作“商”,今据史校改。
    ⑨乘舆:旧指帝王乘坐的车子。这里指晋惠帝所乘之车。
    ⑩ 十三里桥:马本及各本皆误作“三十里桥”,今据史校改。该桥在洛阳城西,距城
十三里,故名。
    ⑾ 利钝:谓顺利与不顺利。这里可作“胜败”解。
    ⑿本篇史例出自《晋书·张方传》。

59.进战
    【提示】
    本篇以《进战》为题,旨在阐述在何种条件下可以采取进攻方式作战的问题。它认为,
在确知敌人有可能被打败的条件下,就应当迅速而不失时机地向敌人发动进攻,这样就能取
得胜利。本篇引录《左传》的“见可则进”一语,是说发现有战胜敌人的可能时就迅速发动
进攻。这里所讲的“可”有两层意义:一就力量对比方面而言,一就时机选择而言。就是
说,在敌我双方力量对比上,我已具备击败敌人的优势兵力时,就要选择最佳时间而不失时
机地向敌人发动进攻。显而易见,本篇以“见可则进”为据,继《攻战》之后,从把握战机
的角度,进一步阐述进攻作战的指导原则,这无疑是正确的。
    唐朝初年,地处漠北的东突厥不断南下袭扰,严重威胁唐朝北部边疆的安全。为消除边
患,巩固国防,唐太宗李世民于贞观三年(公元629年),调集十余万兵力,任命兵部尚
书李靖为统帅,以并州都督李勣等五将为行军总管,分道北出,向东突厥发动大规模进攻,
经过多次作战,于次年二月在阴山一带给突厥军以摧毁性打击。唐军此次进攻作战的胜利,
在军事上至少有两个主要原因:其一,从兵力对比看,突厥军在连遭唐军打击后,损失颇
重,已呈劣势,而唐军则越战越强,处于优势地位,以优攻劣,必胜无疑。其二,从作战指
导看,身为唐军统帅的李靖善于捕捉有利战机,适时组织部队对敌实施决战进攻。他利用唐
使“慰谕”突厥从而造成其丧失警惕而“不虞官兵”的可乘之隙,采用突袭战法,出其不意
地歼灭突厥主力于阴山,并活捉了突厥首领颉利可汗。以上两点可以说明,此役是在“见可
则进”原则指导下取得作战胜利的典型战例。
    【译文】
    大凡对敌作战,如果已经查明敌人有被打败的可能,就应当迅速出兵进攻它,这样就没
有不胜利的。诚如兵法所说:“发现有可能战胜敌人的时机,就迅速向它发动进攻。”
    唐朝贞观四年(公元630年),兵部尚书李靖出任定襄道行军总管,率军击败了东突
厥,颉利可汗率众退保铁山,然后派遣使者到唐朝请罪,表示愿意举国归附。唐太宗命以李
靖前往迎接。颉利可汗虽然表面上请求朝见大唐皇帝,但内心里却犹豫不决,另有企图。李
靖看透了颉利可汗的心思。此时,太宗诏命鸿胪卿唐俭等人前往突厥进行安抚和宣谕。李靖
于是对他的副将张公谨说道:“皇帝派遣的使者已经抵达突厥,敌人必定会放心不疑。如果
我们选派万名骑兵带上二十天粮食,从白道北出向它实施突然袭击,一定能够取得我们想要
取得的胜利。”张公谨不无疑虑地说:“皇帝已经如约接受突厥来降,而我们的使者又在他
们那里,一旦采取行动,敌人加害他们可怎么办?”李靖斩钉截铁地说:“战机不可错过,
这正是汉初韩信能够击败齐国所采取的战法。像唐俭这些人牺牲了又有什么值得可惜的
呢?”于是,李靖挥军疾速前进,抵达阴山时,遇到突厥一支千余人的侦察部队,便把他们
全部俘虏而随同唐军一起前进。颉利可汗见到唐朝使者唐俭等人后,十分高兴,根本没有料
想唐军会来进攻之事。李靖的前锋部队乘着大雾天气前进,当抵达距颉利可汗官署处所仅七
里的时候,突厥兵才发觉唐军已经迫在眼前。颉利可汗慌忙拉出队伍还未摆好阵势之时,李
靖指挥唐军猛烈冲杀,歼灭万余人,俘获十余万,活捉颉利之子叠罗施,杀死颉利之妻隋朝
义成公主。颉利可汗单骑仓皇西逃,后为大同道行军总管张宝相擒获而献给朝廷。此战的胜
利,为唐朝开拓了自阴山向北直至大沙漠一带大片土地。
    【原文】
    凡与敌战,若审知敌人有可胜之理,则宜速进兵以捣之,无有不胜。法曰:“见可则
进。”①
    唐李靖②为定襄道行军总管,击破突厥,颉利可汗③走保铁山④,遣使入朝谢罪,请举
国归附。以靖往迎之。颉利虽外请朝谒,而内怀迟疑。靖揣知其意。时诏鸿胪卿唐俭等慰谕
之。靖谓副将张公谨曰:“诏使到彼,虏必自安。若万骑赍二十日⑤粮,自白道⑥袭之,必
得所欲。”公谨曰:“上已与约降,行人在彼,奈何?”靖曰:“机不可失,韩信所以破齐
也⑦。如唐俭辈何足惜哉!”督兵疾进,行至阴山⑧,遇其斥候千余,皆俘以随军⑨。颉利
见使者大悦,不虞官兵〔至也〕。靖前锋乘雾而行,去其牙帐⑩七里,虏始觉,列兵未及
阵,靖纵兵击之,斩⑾首万余级,俘男女十余万,擒其子叠罗施⑿,杀义成公主⒀。颉利亡
去,为大同道行军总管张宝相擒之以献。于是,斥地自阴山北至大漠矣。⒁
    【注释】
    ① 见可则进:语出《左传·宣公十二年》。但与原文略异,原文为:“见可而进。”
    ② 李靖:唐代著名军事家。本名药师,京兆三原(今陕西三原东北)人。精兵法,善
谋略。唐太宗时,任兵部尚书、尚书右仆射等职。曾先后指挥唐军南灭萧铣、东平辅公祏、
北击东突厥、西讨吐谷浑等重大作战,因其战功卓著而晋封卫国公。史载其一生撰著的兵书
多达10余种,但大都失传了,现在仅有清人汪宗沂根据唐代杜佑《通典》等存录的部分内
容而辑成的三卷本《李卫公兵法》流传于世。
    ③颉利可汗:东突厥最高统治者。名咄芯,启民可汗少子。在位期间(公元620—6
30年),屡扰唐朝边境,贞观四年(公元630年),被唐将张宝相俘送长安。
    ④铁山:位于阴山之北,在今内蒙古白云鄂博境内。
    ⑤二十日:马本及各本皆误作“三日”,今据史校改。
    ⑥白道:即阴山南北的重要通道,位于今内蒙古呼和浩特西北。
    ⑦韩信所以破齐也:即汉高祖三年(公元前204年),刘邦派郦食其说齐归汉,齐王
为之所动,撤除屯守历城(今山东济南)防御汉军进攻的兵力。这时,韩信听从辩士蒯彻建
议,乘齐无备一举袭破历城,进至临淄(今山东临淄北),齐王败走高密(今山东高密西
南)。事见《史记·淮阴侯列传》。
    ⑧阴山:即今内蒙古境内之阴山。
    ⑨随军:马本作“随车”,与史载不符,今从唐本。
    ⑩牙帐:即突厥颉利可汗官署处所。
    ⑾斩:马本及各本皆误作“辕”,今据史校改。
    ⑿叠罗施:马本及汪本作“盅罗施”,唐本作“垒罗施”,皆误,今据史校改。
    ⒀义成公主:即隋义成公主,本为突厥处罗可汗之妻,处罗死后,其弟颉利可汗纳之为
妻。
    ⒁本篇史例出自《旧唐书·李靖传》和《新唐书·李靖传》。

60.退战
    【提示】
    本篇以《退战》为题,旨在阐述在何种条件下采取退却方式以免遭敌打击的问题。它认
为,在敌众我寡、地形不利,且难以力争胜的条件下,应当迅速退却,不与敌人决战。这
样,就可以保全自己实力不受损失。本篇《退战》与前篇《进战》,是从相反相成的两个侧
面,阐明了采取进攻和退却两种不同作战方式的主要依据条件,力戒战争指导者既要善于
“见可则进”,又要善于“知难而退”。敌情和地形条件的不同,作战方式亦应不同。两篇
强调从实际情况出发,能进则进,不能进则退,这里已经包含有“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
走”的作战指导思想,这是十分可贵的。
    三国魏正始五年(公元244年)三月,魏将曹爽“发卒十余万人”(见《资治通
鉴·魏纪六》),自骆谷口进入蜀地汉中。当时蜀在汉中的兵力不满三万,从双方兵力对比
情况看,魏军是蜀军的三倍多,但最后结局却是以魏军败退而告终。究其原因则在于魏军作
战指导的失误,这主要表现在大将军曹爽单纯凭借其兵力上的优势,既忽视了长途跋涉的劳
困和地形条件对己不利的因素,且又不听司马懿劝阻(据《三国志·魏书·曹爽传》载称:
“宣王止之不能止”,下同),一意孤行,结果造成其“转输不能供,牛马骡驴多死,民夷
号泣道路,入谷行数百里,贼因山为固,兵不得进”的困难局面。最后他不得不采纳司马昭
的建议而引军撤退。蜀将费祎乘机挥军疾趋三岭凭险截击,曹爽率部“争险苦战,仅乃得
过,失亡甚众,关中为之虚耗。”(见《资治通鉴·魏纪六》)
    【译文】
    大凡对敌作战,如果敌军兵多、我军兵少,且地形条件对我不利,在单凭兵力不能与敌
争胜的情况下,就应当立即撤退以避开敌人,这样就可以保全我军实力安然无损。诚如兵法
所说:“作战中确知敌人难以战胜,就应及时撤退以保存实力。”
    三国时期,魏国大将军曹爽奉命率军讨伐蜀国,司马昭为征蜀将军而随同前往,穿越骆
谷后,进驻于兴势山。蜀将王平率兵乘夜偷袭魏军,司马昭命令所属部队坚守不动,王平未
能得手而退回。司马昭提出建议说:“蜀国大将军费祎如果占据险要地形进行防守,我们前
进却得不到交战的机会,强攻硬打又不可能奏效。因此,应当急速撤军,以后再作良图。”
曹爽听后,下令魏军撤退。蜀将费祎果然领兵迅速抢占了三岭险要地形,曹爽等人率军偷偷
越过险阻,才得以撤回。
    【原文】
    凡与敌战,若敌众我寡,地形不利,力不可争,当急退以避之,可以全军。法曰:“知
难而退。”①
    三国魏将曹爽②伐蜀,司马昭③同行出骆谷④,次于兴势⑤。蜀将王平⑥乘夜袭击,昭
令坚卧不动,平退。昭谓诸将曰:“费祎⑦据险拒守,进不获战,攻之不可,宜急旋军,以
为后图。”爽等遂退,祎果驰兵趋三岭⑧争险,爽等潜师越险,乃得过。⑨
    【注释】
    ①知难而退:语出《左传·僖公二十八年》引自《军志》;又见于《左传·宣公十二
年》。
    ②曹爽:曹操之侄孙。字昭伯。魏明帝时,官至武卫将军。明帝病重之时,拜其为大将
军,假节钺,都督中外诸军事,录尚书事,与司马懿受遗诏同辅齐王曹芳。后因与司马懿争
权被杀。
    ③司马昭:马本及各本皆作“司马懿”,显误,据《晋书·宣帝纪》和《三国志》之
《魏书·三少帝纪》、《魏书·曹爽传》、《蜀书·后主传》、《蜀书·王平传》等书记
载,此次曹爽率军伐蜀,不但皆无“司马懿同行”之说,相反,却称司马懿对此次攻蜀始终
持劝阻态度,但结果是“止之,不可”(见《晋书·宣帝纪》;又见《三国志·魏书·曹爽
传》:“宣王止之不能止”)。又据《晋书·文帝纪》载称:“大将军曹爽之伐蜀也,以帝
(指司马昭)为征蜀将军,副夏侯玄,出骆谷,次于兴势。”可见,随爽攻蜀者并非是司马
懿,而是懿子司吴昭。故据《晋书·文帝纪》校改。
    ④骆谷:狭谷名。位于今陕西周至县西南,谷长四百余里,地势险要,是关中通往汉中
的交通要道。
    ⑤兴势:马本及各本皆误作“兴元”,今据史校改。兴势,即兴势山,位于今陕西洋县
北。
    ⑥王平:蜀将。马本及各本作“王琳”,《晋书·文帝纪》作“王林”,皆误。今据
《三国志·蜀书·王平传》和《资治通鉴·魏纪六》校改。
    ⑦费祎:蜀将。江夏鄳县(今河南信阳东北)人,字文伟。蜀后主时,任黄门侍郎,为
诸葛亮所推重,拜为参军、司马。亮卒,祎为后军师。蒋琬秉政后,祎任大将军,录尚书事。
    ⑧三岭:即沈岭、衙岭、分水岭。均在今陕西周至西南之骆谷中。
    ⑨本篇史例出自《晋书·文帝纪》。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