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回 大中丞受制顾问官 洋翰林见拒老前辈

    且说驻京外国公使接到领事的禀帖,一想这事一定要争的,便先送了一个照会到总理衙
门,叫这些总理各国事务大人们照办。列位看官是知道的:中国的大臣,都是熬资格出来
的。等到顶子红了,官升足了,胡子也白了,耳朵也聋了,火性也消灭了。还要起五更上
朝,等到退朝下来,一天已过了半天,他的精神更磨的一点没有了。所以人人只存着一个省
事的心:能够少一桩事,他就可多休息一回。倘在他精神委顿之后,就是要他多说一句话也
是难的。而且人人又都存了一个心,事情弄好弄坏,都与我毫不相干,只求不在我手里弄坏
的,我就可以告天罪了。
    人人都存着这个念头,所以接到公使的照会,司员看了看,晓得是一件交涉重案,压不
来的,马上拿了文书呈堂。无奈张大人看了摇摇头,王大人看了不则声,李大人看了不赞一
辞,赵大人看了仍旧交还司员。司员请示:“怎么回复他?”诸位大人说:“请王爷的
示。”第二天会见了王爷,谈到此事。王爷问:“诸位是什么意思?还是答应他,还是不答
应他?怎么回复他才好?”诸位大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句话也没有。王爷等了半天,
见各位大人没有一句说话,又问下来道:“到底诸公有些什么高见?说出来大家亦可以商量
商量。”张、王、李、赵四位大人被王爷这一逼,不能不说话了。张大人先开口道:“还是
王爷有什么高见。一定不会差的。”王大人更报着自己的名字,说道:“某人识见有限,还
是王爷历练的多,王爷吩咐该怎么办,就怎么办罢。”李大人道:“他二位说的话一些不
错。”赵大人资格最浅,就是肚皮里有主意,也不敢多说话的,只随着大众说,应了一声
“是”。王爷见谈了半天仍谈不出一毫道理来,于是摸出表来一看。张大人说本衙门有事,
王大人说还要拜客,李、赵二位大人亦都要应酬,一齐说了声“明天再议”。送过王爷,各
人登车而去。
    过了两天,公使馆里没有来讨回信,王爷同他四位亦就没有再提此事。等到第三天,公
使因为他们没有回复,又照会过来问信。他们还是不得主意。王爷同他们议了半天,无非
“是是是”,“者者者”,闹了些过节儿,一点正经主意都没有。这天又是空过去,亦没有
照复公使。等到第五天,公使生了气,说:“给你们照会,你们不理!”于是写了一封信
来,订期明日三点钟亲自前来拜会,以便面商一切。诸位王爷、大人们,只得答应他,回
他:“明天恭侯。”同外国人打交道是不可误时候的。说是三点钟来见,两点半钟各位王
爷、大人都已到齐,一齐穿了补褂朝珠,在一间西式会客堂上等候。刚刚三点,公使到了。
从王爷起,一个个同他拉手致敬,分宾坐下,照例奉过西式茶点。王爷先搭讪着同他攀谈
道:“我们多天不见了。”分使还没有答腔,张大人忙接了一句道:“这一别可有一个多月
了。”王大人道:“还是上个月会的。”李大人道:“多时不见,我们记挂贵公使的很。”
赵大人道:“我们总得常常叙叙才好。”公使是懂得中国话的,他们五位都说客气话,少不
得也谦逊了一句。王爷又道:“今天天气好啊。”张大人道:“没有下雨。”王大人道:
“难得贵公使过来,天缘总算凑巧得的。”李大人道:“幸亏是好天。下起雨来,这京城地
面可是有些不方便。”赵大人道:“我晓得贵公使馆里很有些精于天文的人,不是好天,贵
公使亦不出来。”公使又问道:“前天有两件照会过来,贵亲王、贵大臣想都已见过的了,
为什么没有回复?”王爷道:“就是湖南的事吗?”张大人亦说了一声:“湖南的事?”公
使问:“怎么办法?”王爷咳嗽了声,四位大人亦都咳嗽了一声。公使又问:“怎么样?”
王爷道“等我们查查看。”四位大人亦都说:“须得查明白了,再回复贵公使。”公使问:
“几天方能查清?”王爷道:“行文到湖南,再等他声复到京,总得两个月。”四位大人齐
说:“总得两个月。”公使道:“敝国早替贵国查明白了,实在巡抚过于软弱。一班绅衿架
弄着百姓,几乎闹出‘拳匪’那乍的事来。我们彼此要好,所以特地关照一声。贵亲王、贵
大臣似可无须再去查得,就请照办罢。”王爷又咳嗽了一声,各位大人亦都咳嗽了一声,但
是也有吐痰的,也有不吐痰的。呆了半天,公使又追着问信。王爷说:“我们须得商量起来
看。”四位大人齐说:“总得商量起来看。”公使听了,微微一笑。幸亏这位公使性气和
平,也是晓得中国官场的习气是捱一天算一天,等到实在捱不过去,也只好随着他办。所以
当时听了这班王爷、大人们的说话,也不过于迫胁他们,但道:“要等行文去查,那是等候
不及。现在电报又不是不通,诸公马上打个电报去,两三天里头,还怕没有回电吗?”一句
话把他们提醒了,一齐都说:“准其打电报地去问明白了,就给贵公使回音罢。”公使临走
又说了一句:“三日之后,来听回音。”
    等到送过公使,王爷说道:“这件事情,还是依他,还是不依他?倘若不依他,总得想
个法子对付他才好。”四位大人当中,要算张大人资格最老,经手办的事亦顶多,忙出来拦
住道:“王爷不晓得,我们同外国人打交道也不止一次了,从来没有驳过他的事情。那是万
万拗不得的,只有顺着他办。”说完,又回头对王、李、赵三位大人道:“我们办交涉事办
老了,这一点点决窍还不懂得。”王爷被他驳得无话可说,歇了半天,搭讪着说道:“这件
事情,你们到底查明白了没有?”张大人道:“用不着。等到他们外国人来,他们说怎么办
就怎么办,还要王爷操这个心吗。”其实公使来闹了半天,为了什么事,他们亦只晓得一个
大略,是湖南出了一件人命交涉案件,公使不答应,说巡抚软弱,挟制政府里换人。究竟案
中的详情,他们还是糊里糊涂一个个吃了“补心丹”,一齐把心补住,决不肯为了此事再操
心的。当下又谈了一回,无非是商量把现在这位湖南巡抚调任别处,拣一个有机变的调做湖
南巡抚。又是张大人出主意道:“我们调去的人,怕他们外国人不愿意,何如等他后天来讨
回信时,探探他的口气?他说那个好,就派那一个去,省得将来同他们不对,又来同我们倒
蛋。”王爷点头称“是”。大众亦就别去。
    且说总理各国事务王大臣听了外国公使的说话,心上虽不甘愿迁就他,却也不违拗他。
等到第三天公使又来讨回信的时候,见了面拿他恭维了一泡。先时一个个手里都捏着一把
汗。后来提到正事,王爷头一答应他:“准定把湖南巡抚换人。但是放那一个去,一时还斟
酌不出这么一个对劲的。最好是同贵国人说得来的,以后办起交涉来,彼此有个商量,不至
于再像这回事,弄得不讨好。”公使道:“是啊,现署山东巡抚的赖养仁赖抚台这人就很
好。前任黄抚台很同我们敝国人作对。自从姓赖的接了手,我们的铁路已经放长了好几百
里,还肯把潍县城外一块地方借给我们做操场。贵亲王、贵大臣是晓得的,敝国在贵省地方
造了铁路,不见得中国人不坐;载货搭客,原是彼此有益的事情。就是借地做操场,后来亦
总要还的。不晓得前任黄某人为什么商量不通。赖抚台是开通极了,所以我们各国都欢喜
他。以后贵政府都要用这种人,国家才会兴旺。现在据我们意思:贵亲王、贵大臣就奏明贵
国皇上,竟把赖某人补授湖南巡抚,再拣一个同赖某人一样的人做山东巡抚。如此方见我们
两国邦交更加亲热。诸公以为如何?”
    王爷听了,望望四位大人,四位大人,亦望望王爷,彼此不则一声,还是王爷熬不过,
就近同张大人说:“既然他们说赖某人好,我们就给他一个对调罢?”张大人摇摇头道:
“使不得!使不得!赖某人一准升湖南巡抚,山东一席还要斟酌。这个是他们不欢喜的,调
了过去亦不讨好。还是陕西窦某人,从前做津海道的时候,很应酬他们外国人。凡是才进口
的新鲜果子,以及时鲜吃物等类,他除掉送我们几个人之外,各国公使馆里他都要送一分
去。你说他想的周到不周到!如果把这种人调到山东去,他们一定喜欢的。”王爷道:“既
然如此,我们就答应他就是了。”张大人道:“倒也不在乎一定先要说给他们。只要不驳他
的话,他就晓得我们已经许他的了。王爷不晓得:老办交涉的,本有这‘默许’的一个诀
窍,凡事我们等他做,不则声,他们就晓得我们已经允许了他了。”王爷点头称“是”。
    他二人谈了半天,公使等得不耐烦,又问:“怎么样?”他们几个人只是守着默许的秘
诀,无论如何也不做声。公使急得发跳,还是王爷熬不住,同他说了声“回来就有明文”。
公使听了这句也就明白,不再往下追问了。又说了几句别的闲话,分手辞去。次日果然一连
下了两条上谕:湖南、山东两省巡抚,一齐换人。先前的那位湖南巡抚,亦并没有拿他调补
陕西,落空下来,这也是张大人的调度,说他是得罪过外国人的人,一时不好叫他有事情,
总得冷冷场,等人家平平气,方好位置他。闲话休题。
    且说新任山东巡抚窦抚台,名唤窦世豪,原是佐贰出身。生平最讲究的是应酬。做佐杂
的时候,有一次跟着一位候补知县一同到外州县出差。候补知县坐的是轿子,他不肯化钱,
在路上或是叫部小车子,或是跟着轿子一路的跑。有些不知道的,还当是跟的差官、底下人
之类,并没人晓得他是太爷。亦是他运气凑合:这年正在省里候补,空闲着没有事,齐巧本
省巡抚有位老太爷最爱着象棋,就有人把他保荐进去,同老太爷一连下了十盘,就一连和了
十盘。据窦世豪私下对人家说:“若照老太爷手段,赢他一百盘都容易;但是恐怕老太爷面
子上过不去,所以同他和了十盘。”此时老太爷也明晓得窦世豪是个好手,但是自己生性好
胜,不赢他一盘总不肯歇手。幸亏窦世豪乖觉,摸着老太爷脾气,故意让他几步,等老太爷
赢了一盘,光了光面子,果然老太爷大喜,连说:“我今天虽然赢了窦某人棋子,然而他的
手段是好的。……只有他还可以同我交交手,若是别人休想。”
    窦世豪听老太爷奖励他,甚喜。此时老太爷离不了他,先叫儿子委了他几个挂名差使,
拿干薪水。后来碰着机会,开保举,又把他保举过班;连进京引见的盘费,都是老太爷叫儿
子替他想的法子,无非是委派一个解饷等差,无庸细述。等到引见出来,走了老太爷门路,
署过两趟好缺,又着实弄到几文。又一齐孝敬了上司。于是升过府班,过道班,保送海关
道,放津海关道,一齐都是应酬来的。津海关做了两年,只因有人谋他的这个缺,上头也晓
得他发了财了,就拿他升臬司,接着升藩司,如今升山东巡抚。他自从佐贰起家,一直做到
封疆大吏,前后不到十年工夫。
    他办交涉的手段,还是做候补道的时候就练好的。等到做了津海关道,自然交涉等事情
更多了。他练就的一套功夫是什么?就是上文张大军机所说的“默许”的一个秘诀。凡是洋
人来讲一件事情,如果是遵条约的,固然无甚说得;倘若不遵条约的,面子上一样同人家争
争,到后来洋人生气,或者拿出强项手段来办事,他亦听那洋人去干,决不过问。后来洋人
摸着了他的脾气,凡百事情总要同他言语一声,他允也罢,不允也罢,洋人自己去干他自己
的。他有时碰了上头的钉子,下来问那洋人,洋人道:“你早已默许我过了。你不许我做,
我能做吗?如今事已做成了,你再要我反悔,可是不能。倘若一定要反悔也可以,你赔我若
干钱,我就歇手。你为什么不早点拦住我?如今我已经化了本钱,忽然拦住我,我不做,耽
误我的卖买,坏我的名气,还得赔我若干钱,方能过去。否则不能同你干休!”他听了外国
人的说话,仍旧无言可答。后来外国人又来问他讨银子,要赔款。倘或彼此说开了,也就不
要了;有些说不开的。外国人问他要赔款,他还当真的给他。如此者三四次。上头见他赔银
子是真的,以后的事晓得他为难,只要外国人没有话说,也不来责备他了。
    且说他如今升了巡抚,自然是过了几年,阅历愈深。又加以外国人在他手里究竟占过便
宜,不肯忘记了他,一听他来,个个欢喜。到任之后,这一个来找,那一个来找。凡是来找
他的外国人,他没有一个不请见,又没有一个不回拜。一天到晚,只有同外国人来往还来不
及,那有工夫还能顾及地方公上事呢。因此便有人上条陈说:“大帅万金之体,为国自爱,
倘照这样忙法子,就是天天喝参汤,精神也来不及,总得找个人能够替代替代才好。”
    窦世豪道:“外国人事情,他们一样不懂,谁能替我?除非现在有这样一个人懂得外国
人的脾气,有什么事情他替我代办了,不要我操心,还要外国人不生气,如此,我才放心得
下。你们可有这们一个人?”大家保举不出人,也就不往下说了。后来这个风声传到外国人
的耳朵里,便借此因头硬来荐人;又引证海外那一个国从前没有兴旺的时候,亦是借用别国
有本事的人做客卿,然后他的国度就此兴旺了。这也不过借他做个向导的意思。
    窦世豪听了这个说话,心想:“这个法子倒不错。用外国人去对付外国人,外国人同外
国人有些事情,总容易商量行通,不消我费心。而且以后永无难办的交涉。我倒可以借此卸
去这付重担,省得外国人时刻来找我,也免后里头嫌我办得不好。横竖有人当了风去,好歹
不与我相干。”存了这个主意,马上答应,就托外国人介绍,请了一位向导官。据他们外国
人说:“此人在他们学堂里学的是政治、法律,都得过高等文凭的。”窦世豪道:“我这一
番的公事,十府、二直隶州、一百单八州、县,所有的公事都要我一个人过目,我那儿来的
及。有了这个帮手,我也可以歇歇了。”过了两天,介绍的人先把合同底子送过来请窦世豪
过目,满纸洋文,写的花花绿绿的。窦世豪不认得,发到洋务局叫翻译去翻译好。又由洋务
总办斟酌添了两条,余外无其改动。每月是六百两薪水,先订一年合同。窦世豪看了无话,
就叫照办。那洋人本是住在中国的,自然一请就到。等合同签字之后,窦抚台便约他到衙门
里同住,以便遇事可以就近相商。那洋人本无家眷,原是无可无不可的,搬了进来。因为他
姓喀,抚台称他喀先生,合衙门都称他喀师爷,官场来往,还称他为喀老爷、喀大人,有些
不晓得他的姓,都尊之为“洋大人。”
    闲话休叙。单说他才接事的头一天,窦世豪为了长清县禀到一件命案,师爷拟的批不算
数,一定要叫翻译去同喀先生说过,请喀先生拟批。谁知讲了半天,一个案由还没有明白。
大家都说:“喀先生学的是外国刑名,中国的刑名他没有讲究过,就是拟了出来,到部里亦
要驳的,还是请我们自己老夫子拟罢。”窦世豪无奈,只得拿回来交给自己老夫子去办。又
过了几天,上头有廷寄下来,叫他练兵,办警察,开学堂。他得了这个题目,便道:“这几
件都是新政事宜,可要请教这位大政治家了,”即忙把喀先生请了来,同他逐一细讲,要他
代拟章程。喀先生道:“这几件在我们敝国都是专门的学问。即以练兵而论:陆军有陆军学
堂,水师有水师学堂。就以学堂而论:也有初级,有高级。我不是那学堂里出身,不好乱
说。”
    窦世豪至此方才有点反悔之意,皱了皱眉头,说道:“人命案件请教你,你说中国刑名
你不懂。今儿这些事情,原是上头照着你们法子办的,怎么你亦不懂?这样不懂,那样不
懂,到底你晓得些什么呢?”喀先生道:“你们中国的法律本是腐败不堪的。现今虽然说
改,亦还没有改好。要我拿了你们的法委去办事,我可不能。我要用我们敝国的法律,大帅
你又怕部里要驳。今儿你大帅所说的几件事,在我敝国都是专门学问。如果你大帅一准办这
几桩事,要我荐人,我都有人。至于问我晓得些什么,将来倘如有了同敝国交涉的事情,不
消你大帅费心,我都可以办得好好的。”窦世豪听了无话。所有新政仍旧委了本省司、道分
头赶办,也不再去请教喀先生了。喀先生也乐得拿薪水,吃饭睡觉,清闲无事。不知不觉,
已过了半年下来。
    一天他有一位外国同乡,带了家小,初次到中华来,先到山东游历。因为叫人挑行李,
价钱没有说明白,挑夫欺他也有的,全把那个外国人的行李吃住不放。约摸有二里多路,定
要他五百大钱一担。那个外国人恨伤了,晓得喀先生在抚台衙门这里,便来找他,将情由细
说一遍,又说挑夫一共三个。喀先生心上想:“在此住了半年,一无事办,自己亦惭愧得
很,如今借此题目,倒可做篇文章了。”便去找窦世豪,气愤愤的说:“挑夫吃住他同乡的
行李,直与抢夺无异。贵国这条律例我是知道的,应请大帅将挑夫三名一概按例枭示,方合
正办。”
    窦世豪起初听了,还以为挑夫果然可恶,如其抢夺洋人行李,一定要重办的。立刻传了
首县来,告诉他这事,叫他办人。首县去不多时,回来禀称:“人已拿到,并且问过一堂。
此事原系挑夫同洋人讲明五百大钱。因此洋人不肯付钱,挑夫一定吃住了讨,说:‘五百一
担本是讲明白的,少一个我可不能。’洋人气急了,就拿棍子打人。现在有个挑夫头都打破
了,卑职验得属实。因此三个挑夫起了哄,说钱亦不要了,仍把东西挑回去,等洋人另外找
人去挑,他们总算没有做这笔卖买。后来还是房东出来打圆场,每担给他三百大钱,行李亦
早已变代了。据卑职看,这件事情早已完结的了,那个洋人又来叫大帅操心,亦未免太多事
了。”
    首县一番话说得甚为圆转,窦抚台一听不错,说:“挑夫乱要钱,诚属可恶;你既打了
他,又没有照着原讲的价钱给他,如今反说挑夫动抢,一定要我拿他们正法,这也太过分
了!”便请了喀先生来,把情节同他讲明,叫他回复那洋人,不要管这事。谁知喀先生不听
则已,听了之时,竟其拍桌子,捶板凳,朝着窦抚台大闹起来,说:“我自从接事以来,不
按照你们中国的法律办事,嫌我不好;如今按照你们中国的法律办事,亦是不好!明明是瞧
我不起,所以不听我的话!既然不听我的话,还要我做什么呢!”当下那洋人又着实责备窦
抚台,说他违背合同:“既然请了我来,一点事权也不给我,被别国人看着,还当是我怎样
无能。这明明是坏我的名誉,以后还有谁请我呢!现在你把一年的薪水一齐找出来给我还不
算,还要赔我名誉银子若干。如果不赔我,同你到北京公使那里讲理去。”说完,就要拖了
窦抚台出去。窦抚台问他:“那里去?”他说:“北京去。”窦抚台说:就是要北京去,我
自有职守的人,不奉旨是不能擅离的。你要去,你一个人先去罢。这是你自己要去,不是我
辞你的,不能问我要薪水。”
    那洋人一听窦抚台如此的回绝他,越发想要蛮做。幸亏其时首县还没走,立刻过来打圆
场,一面同洋人说:“有话总好商量,我们回来再说。他是一省之主,你把他闹翻了,你在
这里是孤立无助的,吃了眼前亏,不要后悔!”洋人听了这两句话,一想不错,方才闭了嘴
不响。首县又过来求大帅息怒:“大帅是朝廷桩石,他算什么东西!倘或大帅气坏了,那还
了得!”窦抚台亦只好收蓬,就吩咐把此事交给洋务局去办。首县答应下去,禀明洋务局老
总,就同着洋务局老总找到洋人,说来说去,言明认赔一年薪水,以后各事概不要他过问。
洋人只要银子到手,自然无甚说得。
    窦抚台自从上了这们一个当,自己也深自懊悔,倚靠洋人的心也就淡了许多了。后首有
人传说出来:这事一来是窦世豪自己懊悔,深晓得上了外国人的当;一来是他亲家沈中堂从
京里写信出来通知他,信上说:“现在京里很有人说亲家的闲话,说亲家请了一位洋人做老
夫子,大权旁落,自己一点事不问。这事很失国体,劝亲家赶快把那位洋人辞掉,免得旁人
说话。至戚相关,所以预行关照。”窦世豪得了这封信,所以毅然决然,借点原由同洋人反
对,彼皮分手,以免旁人议论,以保自己功名。
    话休絮烦。且说他这位亲家沈中堂,现官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又兼掌院大学士。虽
然不在军机处有什么权柄,然而屡掌文衡①,门生可是不少。他的为人本来是极守旧的,无
奈后来朝廷锐意维新,他虽不敢公然抵抗,然而言谈之间,总不免有点牢骚。有天,有两位
督、抚,又有几个御史,连上几个折秦,请减科举中额,专重学堂。老头子见了,心上老大
不高兴,嘴里说道:“不要说别人,就是他们几位,从前那一个不是由科举出身,如今已得
意了,倒会出主意,断送别人的出路,真正岂有此理!”后来打听着上折子的几位御史,内
中有一个姓金的,一个姓王的,都是那年会试他做总裁取的门生,因此越发气的了不得!无
奈朝廷已经准了他们的折奏,面子上不好说什么,只吩咐门上人:“以后王某人同金某人来
见,一概挡驾。璧还他们的门生帖子,不要收。”门上人答应着。后来王、金二人来了,果
然被门上人挡住了。两人只得托人疏通。无奈他老人家倔性发作,决意不收。两人无可如
何,只索罢休。又过了些时,又有那省督、抚奏请朝廷优待出洋游学毕业回来的学生。他老
人家得了这个信,越发胡子根根跷起,说:“这些学生,今儿闹学堂,明儿闹学堂,一齐都
是无法无天的,怎么好叫朝廷重用他们!这种人做了官还得得!”当下正要把他那些得意门
生,凡是与自己宗旨相同的,挑选几十位,约会在一处,请他们吃饭,商量挽回的法子。单
子还没有发出,又传到一个消息。说要把天下阉观寺院,一齐改作学堂。他老人家一听这
话,更气得两手冰冷,连连说道:“如今越闹越好了!……再闹下去,不晓得还闹出些什么
花样来!我亦没有这种气力同他们去争,只有祷告菩萨给他们点活报应就是了。”这一夜,
直把他气的不曾合眼,第二天就请病假在家里静养。
    ①文衡:以文章试士的取舍权衡,也即主考官。
    他是掌院,又是尚书,自然有些门生属吏,川流不息的前来瞧他。大众一齐晓得老师犯
的病是医药不能治的,便有一个门生告奋勇,说:“门生拚着官不要,拚着性命不要,学那
从前吴都老爹的“尸谏”①,明天一定要上折子争回来,倘若上头不批准,门生真果死给众
人看,总替老师出这一口气!”沈中堂一看这告奋勇的人不是别人,正是侍读学士旗人绅
灵,号叫绅筱庵的便是。还是三科前那年殿试,他做阅卷大臣,把绅筱庵这本卷子取在前十
本内,第二科留馆。旗人升官容易,所以如今已做到侍读学士了。沈中堂看清是他,忙把大
拇头一伸,说:“你老弟倘能把这桩事扳回来,菩萨马上保佑你升官,将来一定做到愚兄的
地位!”绅筱庵当时亦就义形于色的辞别老师,言明:“回家拟好折子,请老师明天候信便
了。”沈中堂闻言之下,喜虽喜,然而面上还露着一副哀戚之容,说:“筱庵老弟果真要尸
谏,虽是件不朽之事,但是他一家妻儿老小靠托谁叫!我老头子这们一把年纪,官况又不
好,还能照顾他吗!”于是呆了一回,等到众人要去,一定要亲自送他们到门外上车。众门
生执定不肯,说:“老师于门生向来是不送的。倘若老师要送,一定是拿我们摈诸门外
了。”于是走到檐下,大众站定不肯定。沈中堂道:“我不是送众位,我是送筱庵老弟的。
筱庵果然要学吴侍御之所为,我们今日就要一别千古了,我怎好不送他一送呢!”众人见他
如此说法,只得随他送诸门外。
    ①尸谏:春秋卫国大夫史鱼将病死,因灵公不用遽伯玉而任弥子瑕,命其子置尸于窗下
灵公得知,召伯玉而退子瑕。
    如今不说绅学士回去拟折,且言沈中堂送客进来,也不回上房,一直到自己常常念经的
一间屋子里,就在观音面前,抖抖擞擞的,点了一炷香,又爬下碰了三个头。等到碰头末了
一个,爬在地下,有好半天没有站起。口中念念有词,也不晓得祷告的是些什么。后首起来
之后,又上气不接下气的念了半遍《金刚经》,实在念不动了,只好次日再补。自此便在家
养病,三天假满,又续三天。老头子一心指望绅学士折子上去,定有一道上谕。即使批斥不
准或是留中,绅筱庵即说明尸谏,“他的为人平时虽放荡不羁,然而看他前天那副忠义样
子,决计不是说着玩玩的。但是折子上去准与不准,以及筱庵死与不死,总应该有具确信,
何以一连几天,杳无消息?真令人猜不出是个什么缘故。眼见得六天假期满了,筱庵那里还
是无动静。自己又不是怎样病得利害,请假请得太多了,反怕有人说话。”无奈只得销假请
安。
    众门生属吏见他老人家病痊销假,又一齐赶了来禀候。沈中堂见了众位,又独独不见绅
学士。前天的话是大家一齐听见的,沈中堂便问众人:“这两天见着筱庵没有?我等了他五
天,折子仍旧没有上去。难道前天说的话是随口说说的吗?如果说了话不当话,我也不敢认
为门生了!”其时众人当中,有个同绅筱庵同做日讲起居注官,一位“翰读学”①,姓刘名
信明。他听了沈中堂的说话,忙替绅筱庵辩道:“筱庵那天从老师这儿回去,听说竟为这件
事气伤了,在家里发肝气。请了许多中国医生医不好,后来还是吃了洋医生两粒丸药吃好
的。第二天睡了一天,第三天才起来的。正想办这件事,凑巧那两天天热,不知怎样又忽然
发起痧来。马上找了个剃头的挑了十几针,幸亏挑的还快,总算保住性命。现在是门生大家
叫他在家里养病,不要出来,受了暑气不是玩的。大约明天总到老师这里来请安。沈中堂
道:“原来说来说去,他的性命还是要紧的。他连外国大夫的药都肯吃,他还肯为了这件事
死吗。我如今也断了这个念头,决计不再望他死了。”言罢,恨恨不已。过了两天,绅筱庵
晓得老师怪他,但是不好意思见老师的面。后来好容易找了许多人疏通好了,方才来见。沈
中堂总同他淡淡的,不像从前的亲热了。
    ①“日讲”句:“日讲起居注官,”是翰林中任记载皇帝的言行起居的官员。“翰读
学”:翰林院侍读学士的简称,这侍读学士兼“日讲起居注官”。
    原来绅筱庵绅学士,自从那天从沈中堂宅子里回去,原想一鼓作气,留个千载不朽的好
名儿。一路上在车子里盘算这个折子应得如何着笔,方能动听。及至到家,才跨下车来,忽
见自己的管家迎着请了一个安,说:“替老爷叩喜。”绅筱庵忙问:“何事?”管家道:
“广东学政出缺,外头都拟定是老爷。小军机王老爷刚才来过。因见老爷不在家,叫奴才转
禀老爷。今天王爷还提到老爷的名字,看来这事情倒有十分可靠。”
    绅筱庵原想明天学吴可读尸谏的,乃至听了管家这番说话,不觉功名心一动,顿时就把
那件事忘记了。他这一夜赛如热锅上蚂蚁似的,在一间屋里踱来踱去,一直没有住脚,又想
写信去问小军机王老爷。家人回称:“时候已经不早了,怕王老爷已经睡了觉。”又要写信
去问别位朋友,一时又无可问之人。恐怕人家本来不晓得,现在送个信给他,反被他钻了
去,此事不可不防。因此足足盘算了一夜。第二天一早,正想出门探觅消息。上谕已经下
来,早放了别人。绅筱庵望了一个空,一团闷气,无可发泄,方想到昨儿在老师沈中堂跟前
说的话,现在正好借此题目,发泄发泄。正提起笔来做折子,忽然太太叫老妈来请,说是小
少爷头晕发烧,也不知犯了什么症候。绅筱庵兄弟三房,只此一个儿子,年方十一岁。读书
很聪明,虽不能过目成诵,然而十一岁的人,居然《五经》已读完《三经》,现在正读《左
传》;文章已做到“起讲”,先生许他明年就好完篇了的。因此绅筱庵夫妇竟拿他当做宝贝
一般看待。一旦有了病,不但绅筱庵神魂不定,一个太太早靠在少爷身边,一手拍着,一面
泪珠子早已接连不断的挂在脸上了。绅筱庵回到上房,一看这个样子,一条英气勃勃的心
肠,早为儿女私情所牵制。少不得延医服药,竭力替儿子医治,以安太太的心。这一闹又闹
了两天。等到儿子病好,恰值沈中堂假期已满。他此时学吴可读尸谏的心,早已消归东洋大
海。只是老师面前无以交代,少不得编造谣言,托人缓颊,把此事搪塞过去。明知老师冷淡
他,事到其间,也只好听其自然了。过了些时,他这段故事,外头都传开了,都说:“老头
子发痰气,逼着门生寻死。幸亏绅某人有主意,没有上了他的当。”
    有天他老人家在家里坐着,直隶总督来拜。见面之后,卖弄他这两年派出去的学生,学
成回来,很有些好学问的:“今儿召见,已蒙上头应许,准其择优保送,由礼部请示日期,
在保和殿考试一次,分别等第,赏他们进士、翰林,以示鼓励。将来这阅卷一事,少不得总
要老先生费心的。这样,门生多收两个在门下,将来能够替国家办点事,大家都有面子。”
沈中堂听他说完,忙忙摇手道:“别的都可发,只是保和殿考试一事,兄弟还要力争。他们
这些人都够到殿试,以后要把我们摆到那儿去呢。就以我们这个翰林院衙门而论,几千年下
来,一直干干净净的;如今跑进来这些不伦不类的人,不被他们闹糟了吗!”说罢,闷闷不
乐。
    直隶总督此来,原想预先托个人情的,后见话不投机,只好搭讪着出去。那知这位直隶
总督,上头圣眷很红,说什么是什么,向来没有驳回他的。回去之后,果然保送了许多学
生,请上头考试录用。军机上先得了信。就有位军机大臣,晓得沈中堂有迂倔脾气的,便拿
他开心说:“直隶总督某人送些学生进来,都被我们咨回去了。晓得中堂不欢喜这班人,所
以特地告诉你一声,也叫你欢喜欢喜。”沈中堂听了,果然心上很快活,连连说道:“这才
是正办!……就是上头准了他这个,如其派我阅卷,我宁可辞官不做,这个差使决计不当
的。”
    那位军机大臣道:“中堂所见极是!”彼此别去。谁知到了第二天就有上谕,着于某日
在保和殿考试出洋毕业学生。沈中堂看了,还当是军机没有这个权力阻当这件事,也只有付
之一叹,没有别的说话,又过了两天,考试过了。第二天派他做阅卷大臣。他此时告假已来
不及,要说不去,这违旨的罪名又当不起。只得垂头丧气,跟了进去。幸亏试卷不多,而且
派阅卷大臣也不止他一位,他自己乐得不管事,让别人去作主。不过大概翻了一翻,检一本
没有违碍字眼的摆在第一,呈进上去。等到引见下来,果然朝廷破格用人:顶高等的都赏了
翰林;其次用主事、知县,京官、外官都有。
    那些用主事、知县的不用去说他了,但说那几个赏翰林的,照例要衙门拜老师,认前
辈,这些礼节,一点不能少的。沈中堂当的是掌院学士,正管得着他们,少不得前来叩见。
那几位翰林虽然打外洋回来,不晓得中华规矩,然而做此官,行此礼,到了此时,说不得也
要从众了。于是打听了规矩,封了贽见、门包,拿着手本,前来私宅谒见。不提防这位老中
堂早就预备此一着,两天头里便齐集了甲班出身的那些门生,同他们说道:“从前要进我们
这个翰林院,何等烦难!乡试三场,会试三场;取中之后,还要复试,又是殿试、朝考、留
馆。诸君都是过来人,那一层门槛可以越得过!如今这些人一点苦没有吃着,止作得两篇策
论,就要来当翰林,以后无论什么人也可以当翰林了!然而上头有恩典给他们,我们怎好叫
上头不给他们。就是上头派愚兄阅卷,愚兄亦怎好不去。不过收到这种门生,愚兄心上总觉
不是。现在请了诸位来,彼此商量一个抵制的法子,就同他们上海抵制‘美约’①一样,总
要弄得他们不敢进这个衙门才好。诸位老弟高见,以为何如?”于是一齐称“是”。沈中堂
又问他们抵制的法子。有人说:“应该上个折子,不准他们考差。凡是本衙门差使,都不准
派。”又有人说:“这个翰林只能算做‘顶带荣身’,不能按资升转。”沈中堂听了,不置
可否。内中有一位阁学公②,姓甄号守球,年纪已有七十三岁了,独他见解独高,忙插嘴
道:“老师所说的是抵制之法,抵制得他们自己不敢来才好。现在有个法子,他既然赏了翰
林,一定要来拜老师,认前辈。老师不能不认他,他送贽见,亦乐得收他的。我们这些老前
辈无求于他,等他来的时候,我们约齐了一概不见。我们不要认得他。就是在别处碰见了,
他称我们前辈、老前辈,我们只拱手说‘不敢当’,也不要理他。如此等他碰过几回钉子,
怕见我们的面,以后叫他们把这翰林一道视为畏途,自然没有人再来了。但是要抵制,我们
总要齐心才好。”众人听罢,一齐称“妙”。沈中堂点头称“是”,连说:“守球老弟所论
极是……愚兄乐得认他做门生,但是贽见亦要照寻常加倍。我们中国的规矩:凡是沾到一个
‘洋’字总要加钱,不要说别的,我们大孩子新从上海来,他说上海戏园子规矩,洋人看戏
加倍。他几个虽不是洋人,然而总是外洋回来的,我问他多要并不为过,”众门生又一齐称
“是”。于是当天议定,等他几人来见老前辈时,一概不许接待,以为抵制之策。众人一齐
认可,方才别去。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分解。
    ①“美约”:指“中美华工条约”。1894年,美国强迫清政府订立关于限制旅美华
工的条约。期满后仍要续订,受到中国人民的反对。
    ②阁学:即内阁学士。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