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动与不满足是进步的第一必需品。
我们常常不能看透的事,终久可以做到。
——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一个产业部门内生产方式的革命引起别个产业部门内生
产方式的革命”。19世纪中叶以来,随着电力工业的诞生与摄影技术的发明,有了
“电”,又有了“影”,这才有可能出现电影。
伟大的发明家托马斯·爱迪生一直被称为现代电影之父。1889年,他发明了放映机,
获得“活动电影放影机”专利权,这是一种展现活动物体照片的器具,它既无放影机也无银
幕。爱迪生作出关键性的一项发现是,使用伊斯特曼发明的条幅式“软片”,循其长度拍摄
了一系列的相片。然后通过链轮卡在底片两边的孔眼上使底片以仔细调整好的速度在闪光灯
前面经过,照相就能连续快速地放映在银幕上了。
1894年4月,他在纽约百老汇大街公开展出了他发明的“电影视镜”。1903年,他的
公司摄制了第一部故事片“火车大劫案”。电影的发明人远远不止爱迪生一个人。他的主要
贡献是“使电影走出了实验室”。
兴趣转移的缘由
爱迪生把全部精力都用到了发明创造上,实验和研究成了他的第二生命。爱迪生在发明
电灯不久,又投入到一项重大的探索之中。这种重大探索的首要内容就是电影摄像机。爱迪
生公司1889年开始拍摄电影,但到了1915年,生产却突然停止了。
美国南伊利诺斯大学电影系教授约翰·默塞尔认为,也许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使爱迪生
在1888年产生了决定将部分注意力转向制造一台电影机器的想法。
“首先,他发明的留声机在当时是一项巨大的成功,这使他的名声在世界上更加显赫。
爱迪生对技术的各方面都感兴趣。他后来宣称,他的确下决心为眼睛做点什么,就像留声机
为耳朵所做的一样。”
爱迪生说:“我偶然想到,我可以设计一种像留声机之于耳一样的对眼睛发生作用的机
器,然后将两者结合,就可以把运动的画面和声音全部记录下来,并能同时再现。”
到80年代末,科学家们正奋探讨这种可能,而爱迪生事实上已在10多年前就作出了有
关设想。威廉·比肖普1878年11月发表的《与爱迪生共同度过的一夜》一文就已说明爱迪
生早有考虑。
“第二,他了解像美国的迈布里奇(Eadweard Mu y -bridge )、法国的马雷(Maray )以
及英国的弗赖斯·格林(Fless Gering )这样一些人从事的工作。”
拿迈布里奇来说,他发明了一种叫“动物实验镜”(Zoopraxiscope )的放映机。这种放
映机通过一块旋转的圆形玻璃将形象投射出去,这样就使这些形象显得像在自然运动。据
《科学美国人》杂志报道:“这样投射于屏幕的马匹,如果再加上马蹄声和鼻孔不时的喷
响,就会使观众相信面前是有血有肉的骏马。”然而,这种摄影方法存在着致命的缺点。这
就是为了拍摄马匹一分钟的奔跑,需要在跑道沿线架设720只照相机。而且,每张照片中马
匹都处在中央,虽然看上去它的腿部在运动,但就马匹本身来讲却似乎没有移动位置,只是
背景在飞速地掠过。
迈布里奇在美国到处表演这种实验镜,并在科学杂志上撰写介绍文章。1888年2月25
日,迈布里奇来到了西奥兰治。我们不了解爱迪生是否参加了观摩,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这
就是迈布里奇在两天后访问了爱迪生的实验室,据他在题为《运动中的动物》一书中说,他
“就(动物图像放映机结合)留声机使用的可能性与托马斯A·爱迪生先生进行了磋商”。
爱迪生在发表于《纽约世界报》的一份声明中表示同意。据迈布里奇的传记作家说:
“爱迪生对这一建议热情支持,并提出由自己录制埃德温·布思和莉莲·拉塞尔等人的声
音,由迈布里奇拍摄他们的动作和表情。”后来这一设想所以被放弃,是因为迈布里奇感到
留声机的音量不足以应付大量的观众。
法国的马雷20年来一直用针尖在黑烟灰上划线的方法,来研究动物的动作速度。到
1882年迈布里奇旅行欧洲以后,马雷才决定利用照片来进行实验。他的实验工作因当时市
上已有一种涂胶质溴素的照相底版出售而得到了很多便利。从此以后。可以用配好的药品很
容易地把快摄的底版冲洗出来,并且能够把底版保存好多年。
马雷创造了“摄影枪”,1882年,他又发明了“固定底片连续摄影机”,这种摄影机
以后由于采用了市上新近出售的柯达胶卷而成为“活动底片连续摄影机”。1888年10月,
马雷第一次把利用这种胶卷拍摄出来的照片献给法国科学院。事实上,就在那时他已发明现
代的摄影机和摄影技术了。
马雷的成功推动了法国的隆德和德国的安许兹等人的努力。在马雷将他最初的照片献给
法国科学院以后不久,英国的勒普朗斯和弗赖斯·格林也获得了同样的成果(1888年—1890
年)。他们将摄成的胶卷在实验室(有时在公开场合)成功地在银幕上映出,一如以后马雷本
人和他的合作者第米尼所作的那样。勒普朗斯和弗赖斯·格林的胶卷都钻有孔眼,这是一种
使放映时形象固定而不跳动的不可缺少的装置。
“第三个原因,爱迪生新的年轻助手威廉·迪克逊(w 。K.L.Dickson )是一名摄影
师,因此有能力对活动摄影问题进行研究。”
据说,迪克逊是歌曲中的人物安妮·劳莉的后裔。他迁居美国的目的就是要加入爱迪生
的阵营。有一段时间,他是制造巨型发电机的戈尔克街工厂的实验部主任。迪克逊干事认
真,具有严谨的工作作风,而且,他有良好的摄影技术。
爱迪生和迪克逊都知道奥托马·安舒茨在德国进行的工作,他发明了一种“动画机”。
这种装置虽然可以产生活动画面,但却不能使用柔韧的胶片,也不能将画面投射到银幕上。
当时,人们对摄影并不陌生,比如对精密镜头、优质乳胶以及根据景象暂存原理来获得
活动映画的几种装置。其中一些是用快门在图像更换时遮住放映机的光线。迪克逊的基本工
作就是寻找用快门把弯曲胶片上间断的动作连缀起来的方法。
也许是由于迪克逊熟悉安舒茨的动画机,才使他能够设计出他的第一台机器。他试图把
极小的形象画在一个圆筒上;当圆筒旋转时,用光快速投射旋转而过的每幅画面。由于画面
太小,迪克逊决定试制一种可以使用较大柔韧胶带的装置,以便描绘较大的形象。
对迪克逊来说,幸运的是,当时几个摄影材料制造商已经找到一种办法能将感光乳剂涂
在透明柔韧的赛璐珞片上。同过去通常用来做静止摄影的玻璃板相比,这种材料被称作胶
片。“胶片”这个词源于“filmen ”一词。在古英语中,它所指的是烧牛奶时产生的泡
沫。在美国,能获得柔韧的胶片,这对迪克逊试图造出一架成功的电影机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1889年秋,爱迪生向美国专利局呈上一份预先通知,里面叙述了一种“像留声机之于
耳朵一样,对眼睛发生作用的”机器,取名为“活动电影放映机”。但这种放映机由于各种
湿板照相感光度较低,在运动中拍摄的人与动物图像模糊。在爱迪生试图解决这些问题时,
其他一些人也在努力制造有关“电影”方面的东西。
由于1889年爱迪生还未能从电力事业中脱身,那时他不仅正准备将各公司合并为爱迪
生通用电气公司,而且已深深陷入了粉矿工程的冒险,又因为他还在计划去英、法两国进行
访问,所以爱迪生将研制照相机的任务交给了迪克逊。
巴黎之行的启示
1889年巴黎举办世界博览会,法国政府的邀请函送到爱迪生手上,但是爱迪生说:
“不希望离开研究所太久,这次邀请还是辞谢吧。”但爱迪生夫人米娜却耸恿他前往。她
说:“旅行可以增广见闻,也是一种学习呀。”爱迪生心想:“说得也是,也许会场里有能
够刺激我的展出品。”
1889年8月3日爱迪生偕夫人和女儿马里安(Mari -on )乘船横渡大西洋。他打算在那
儿会见马雷,增强他对电影的兴趣。后来,他回忆起自己在甲板上观浪的情景时说:“看到
这样丰富的动力资源被白白浪费掉,我真急得发疯。”虽然这次旅行是为了观赏将在巴黎举
行的国际博览会(美国馆的展品有1/3是爱迪生公司的产品),但也给爱迪生的电影设备的研
究工作带来了相当程度的推动。在博览会大厅里,树立着一个由两万只电灯组成的40英尺
高的白炽灯模型,模型两边用彩色灯泡装点出了美国和法国国旗。下面的展台上,正如一位
作家所述:“摆脱了爱迪生思想的各类硕果。”这些硕果也包括8年前出现于巴黎的那台巨
型“乔伯”发电机周围的各种爱迪生公司产品。
开幕的那一天,卡诺总统致开幕词,在他的面前放着两架留声机。一架用来记录总统的
演讲,保存在法国。另一架是预备交给爱迪生,要他转赠给哈立孙总统的。
爱迪生和他的美满的家庭受到了巴黎人民的尊敬和盛情接待。除了另一个发明家本杰
明·富兰克林以外,巴黎人民从来没有对一个美国人产生过如此大的兴趣。法国人用法语呼
喊:“Vive Edison !”意思是“爱迪生万岁!”
巴黎市特别赠送了一枚金质奖品给爱迪生,以示向这位美国大发明家表示敬意。
有名的巴黎爱菲尔铁塔是为了纪念这次博览会而造的,高达300公尺以上,是当时世界
最高的建筑物。在塔的底层,法国土木工程师学会特地为他举行9000人的大宴会。请帖是
由当时法国总统签名的。在许多颂扬的致词完毕后,主席爱斐尔率领了宾客乘电梯到他那在
最高层的私室中去。
爱迪生被选为荣誉团团长。宴会上,最受欢迎的是法国大音乐家71岁的夏尔·弗朗西
斯·古诺(Charles FrancisGounod )所指挥的巴黎交响乐团的演奏。预定的演奏完毕后,古
诺站在指挥台上对听众说:“为了对前来我国的特别贵宾爱迪生先生表示敬意,特地献上一
曲。”于是奏出表示欢迎爱迪生的新曲,会场上的掌声不断。演奏完毕以后,古诺拿着自己
签名的乐谱送给爱迪生夫人,最后,法国总统也代表法国政府颁赠爱迪生大勋章。
“他们想替我套上一副肩带,可是我是受不住的。我的妻子替我把那小红章佩在衣襟
上,但当我看见有美国人过来时,便马上使它从我衣襟滑掉,我怕他们会取笑的。”
他又参观了大歌剧院。总统夫人用了流利的英文写给他一封祝贺信。并且请他到总统的
私人包厢里去一同参观表演。屋中挂满了美国和法国国旗。当他们走进门时,乐队就奏起了
《金星旗曲》来,同时全场都起立欢呼,爱迪生说:“那时真使我窘极了。”
爱迪生知道大家的喝采只是暂时的。他后来曾诙谐地说道:“宴会,宴会,宴会,尽管
那么的多,可是他们总不让我说话。有一次我跟德佩交谈了一会,又和我们的公使赖德谈上
三四句。我真不惯于这样多的宴会。在中午我得参加一个他们所谓的‘早宴’,也许要坐到
3点钟。几小时以后,又得出席一个什么盛大的宴会了。真是可怕!”
当时声名鼎沸的路易·巴斯德高兴地引他参观了刚刚建立的巴斯德学院。
意大利国王亨信尔特特地派了专使到法国来,赠给爱迪生一个意大利高级官吏的勋章,
封他为伯爵,爱迪生夫人为伯爵夫人。
《费加罗》报馆也邀了许多文坛巨子和戏剧界著名人物来款宴他。人们欢呼着欢迎他的
光临,这家报馆已经装上了爱迪生电灯。
8月19日是庆祝达盖尔公布摄影术50周年的日子。爱迪生在这次宴会上遇见了法国摄
影家马雷博士。与马雷的会晤,对爱迪生探索有声电影具有重大意义。马雷当时设计了一种
电影“摄影枪”,用一块圆形玻璃片和一个圆形金属盘,盘上配有快门,使两个圆形呈相反
方向旋转,用以摄影。后来,爱迪生参观了马雷的车间,又在那里看到了一种连续显示相片
的装置。爱迪生对艾尔伯特·史密斯表示:“当时,我立刻意识到马雷找到了正路。”
爱迪生利用这次机会到欧洲到处旅行。他从巴黎转到柏林、伦敦、罗马,到处都受到不
亚于巴黎的欢迎。爱迪生在德国和西门子大科学家赫尔姆霍兹会晤。德国进步科学家协会在
海德堡特地设宴欢迎他,到会宾客120人。
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受到了人民的尊敬和爱戴,但他总是说人们给他的荣誉实属他
的国家。
活动的照相——电影
在返美的大西洋旅途中,爱迪生画了一张摄影机草图。爱迪生前往法国之前,他催促迪
克逊继续他的工作。的确,迪克逊“拼命地”工作着,并成功地制造出一台能将几个动画形
象记录在一条短胶带上的像机。他还制做了一台观景器。它是一个盒子,人们往里看,可以
瞧见画面在移动。这种像机被称为“电影记录器”,而那种观景器则被叫做“电影视镜”。
爱迪生从欧洲载着盛誉回到西奥兰治来,友人们便把他请进实验室的摄影室中,要他坐
着静观一块布幕上的动静。幻灯开亮了,迪克逊的影像也在幕上出现了。他扬着帽子,笑着
说道:“早安,爱迪生先生,我很高兴你回来了。我相信你对于这有声影片一定会觉得满意
的。”
爱迪生从欧洲旅行回来后,开始集中精力试验条形底片,这种底片爱迪生曾在马雷车间
里见过,它可以重叠起来。这时,对于下一步的电影探索工作,迪克逊和爱迪生之间存在意
见分歧。迪克逊急于搞成大屏幕投影,而爱迪生则主张集中精力研究即将获得成功的“活动
电影放映机”(Kinetoscope )。在爱迪生看来,目标稍低一些,可以完成的快一些。
1891年5月20日,第一台成功的活动电影视镜在新泽西州西奥兰治城的爱迪生实验室
向公众展示。这种改装型的机器内装一台电动机,可使50英尺长的胶卷从供人们观看的放
大镜下通过。同年,爱迪生在美国又申请了活动电影放映机专利,但由于没有在其他地方也
提出这一专利申请,以后便给他带来了很大麻烦。
尽管这台装置可容下50英尺长的胶片,但当时的胶片没有这么长,因为第一台像机一
次只能用几厘米长的胶片。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爱迪生需要寻找一个能提供长条胶片的材
料源。他在伊斯曼·柯达公司的创始人、被尊为“摄影王”的乔治·伊斯曼(George
Eastman )那儿找到了这种可能性。伊斯曼开始出售赛璐珞作的底片,以代替感光板,命名
为“伊斯曼底片”。这正是爱迪生所希望的。于是爱迪生立刻访问伊斯曼,双方说好底片的
构造与大小,作成使用上最方便的东西。由于爱迪生的亲往委托,伊斯曼爽快地答应了。他
们的胶片质量好,爱迪生开始使用。
伊斯曼的长卷胶片,解决了爱迪生的问题。每帧影片起初只有半寸大,后来觉得太小,
改为一寸半的大小,中间画图占1寸的地位,边上多余的地位留着穿打小孔,套在一种小齿
上,可以不致滑脱。放映时,快门迅速地张开,这时有一道光线便射在影片上,接着胶片又
被急速地向前拉过一段;这样连续地进行着,每秒钟可以造成46个影像,每分钟便有2760个。
爱迪生的活动电影的试验进行得非常顺利。在起初,这架粗糙的机器只是拍摄一些像渥
特的打嚏,卡门西大的舞蹈,意大利琴师和猴子的游戏,或是一个人抽吸雪茄时的姿态等照
片。这些影片都是在摄影室中开了4盏眩目的弧光灯拍摄的。
后来爱迪生想利用日光摄影。1893年,爱迪生实验室的庭院里建起了世界上第一座电
影“摄影棚”。这是一所长方形建筑,中间部分特别高畅,它的顶部有一个很大的门,打开
时能使阳光照到演员身上。整个摄影棚可以在围成半圆形的铁轨上移动,以保证拍摄区域全
天都有阳光照射。这座摄影棚是由木头和黑色防水纸搭成的,被称为“黑色玛丽亚”。
初期的影片大部分都是在“黑色玛丽亚”摄影棚内拍摄的,但偶尔也有在外面拍的。用
第一架像机拍摄时,胶片是水平移动的。这架像机并不成功。迪克逊决定制作可使胶片垂直
移动的第二架像机。他成功了。经过改进,它被用来拍摄美国第一部商业片《处决苏格兰玛
丽女王》。片中有一个简单的特技摄影。摄影机起动,表演开始,然后在一定的时间内演员
按导演要求静止不动。这时,撤换场景中的某些东西,然后表演和摄影再继续进行。在这部
影片中使用了一个假人来代替扮演苏格兰玛丽女王的演员。当表演继续进行时,假人的头被
刽子手砍掉,然后刽子手拾起假头让观众看。这是第一部使用了特技摄影的影片。
爱迪生的摄影棚虽然简陋,但它吸引了形形色色的演员。迪克逊曾说:“这些表演者中
包括有社会上,艺术界,工业界的人物,和许多动物。”
著名的拳击家考尔倍特(James j .Corbett )被邀请到摄影机前来表演。对手是从纽约
克请来的一个黑人拳击家。比赛开始时,那黑人发现他的对手是曾击倒过拳击名手苏利万的
那个鼎鼎有名的优胜者时,恐惧得不敢和他交手了。他全身发抖,勉强的在台上绕了一周
后,就一下子冲下台来,逃回纽约克去了。后来爱迪生设法又另外找到了一个拳击者,总算
把影片摄成了。
35年后《杰姆先生》曾描写那旋转的摄影室道:“那个黑色玛丽亚看来的确很像一辆
旧式的警局巡逻车。我们一向没有踏进过这所屋子里面,但我们还是宁愿去坐一下巡逻车
的。那个活动的小摄影房既闷热,又狭窄,我从也没有见过这种地方的。”
最初,“黑色玛丽亚”所拍摄的活动照片,动作单纯,如简单的舞蹈,动作不大的拳击
等。虽然拍摄的内容很平常,但人们很感兴趣,当这些照片放映到银幕时,人们却都一齐拍
手叫好。据爱迪生后来说:“在1893年芝加哥的世界博览会上(活动电影放映机放出的这些
影片),吸引了大批观众。开始时我们还没有觉察到,但后来发现有两位对这次展出感兴趣
的英国人了解到我疏忽了在海外的专利申请,就趁机建起了独立的工厂大批生产起来。”
爱迪生拒绝公开在银幕上放映他的影片,他认为这样做无异于“承死一只会生金蛋的母
鸡”,因为照他的意见,人们对默片决不会感兴趣的。由于他在研究有声电影上遭到了失
败,不能把和真人一样大小的人物放映出来,所以在1894年,他决心把他的“电影视镜”
公之于世。1894年4月14日,阿尔弗雷德·塔特在纽约开辟了第一家活动电影放映机影
院。这家影院共有10台机器,影片是装在一个硕大的、两端相连的圆环上,它在一套滚轴
上转动。通过机器顶端的窥视孔往里瞧就可以看到一部5分钟长的影片。爱迪生曾经这样说
过:“我发明‘电影视镜’的念头是从一个小的名叫‘走马盘’的机器得到的……我的机器
只不过是一个用来表示我现阶段的研究成果的小小模型而已。”为了看电影,参观者得买
票,凭这张票可以看5个电影。在一些小电影视镜摊上,只要向一个槽里塞一枚硬币,机器
就开始放映。这种电影每次只能一个人看,相当原始。但是在爱迪生展映那天,却引起了轰
动。这种电影视镜立刻获得了成功。从1894年到1900年,爱迪生公司一共生产了大约
1000台这种视镜,供美国各大城市中使用。
用电影视镜放映的短片,包括了一些爱迪生公司的人员认为观众会感兴趣的动作影片。
其中有杂技演员、舞蹈演员、击剑手、职业拳击家以及经过训练的动物。一些影片也企图讲
述一个故事,但充其量不过是带有一点动作的事件或场面。不久,叙事的影片就问世了。
这时,两位出租活动电影放映机的兄弟格雷·莱瑟姆和奥特韦·莱瑟姆试图将影像投在
银幕上。他们建起了自己的实验室,几个月后,莱瑟姆兄弟研制出了自己的机器,并于
1895年4月21日在纽约为记者们演示了他们的研究成果——“望远显微两用镜”
(Panopticon )。莱瑟姆兄弟的放映机是从爱迪生手里购下的。因此,爱迪生就此对《纽约
太阳报》发表谈话说:“如果他们把这台根据我的机器改装的机器展出,还称之为活动电影
放映机,那我不加干涉,而且对莱瑟姆先生作出的任何改进,我都表示高兴。如果他们拿着
这台机器在全国招摇过市,并给它起了新的名字,那就是骗局。不管是谁,只要他这样做,
我就要起诉,因为很早以前,我就获得这种东西的专利权了。”
由于竞争对手莱瑟姆兄弟的出现,爱迪生意识到了来自银幕电影的威胁,于是他立即投
入了银幕电影机的生产。在这一年,发生了另一件有影响的事件。一位名叫弗朗西斯·詹金
斯的美国发明家在托马斯·阿马特的资助下造出了一台放映机。这台机器的演示和展出都相
当成功。同爱迪生合伙做生意的诺曼·拉弗和弗兰克·甘蒙看了詹金斯—阿马特的放映机
后,确信电影的未来在于向更多的观众放映影片。很明显,如果不单单是一个人而是很多人
看一场电影,那就会赚很多的钱。爱迪生决定同詹金斯和阿马特联合生产放映机。爱迪生买
下了使胶片制动和启动更为灵活的托马斯·阿马特的凸轮运动的专利,解决了投影中的一个
重要问题。本来他不想在自己的电影机中应用别人的创造,但是,为了尽快赢得这场争夺的
胜利,他也只好使用阿马特的发明。
爱迪生快速生产出的新放映机取名为“维太放映机”(Vi/tascope )。1896年4月23
日,第一次用这种机器在纽约的科斯特—拜厄尔的音乐堂放映影片,受到公众极其热烈的欢
迎。
从此,电影制造业就出现了各家公司你追我赶,不断推陈出新的局面。促成这点的原因
之一,就是1891年爱迪生没有在美国以外的地区申请放映机专利。
第二天,《纽约时报》描述了首次映出电影的情景,它描绘着:“昨天晚上,音乐厅的
灯光全部熄灭后,从角楼里传出了一阵阵嘈杂的机器声音,一道异常耀眼的光柱射到了幕布
上。于是,大家看到两个金发妙龄演员,穿着花花绿绿的衣服,飞快地跳着雨伞舞。她们的
动作是那样的清晰鲜明。当她们消失之后,出现了一片惊涛骇浪,向靠近石堤的沙滩冲击,
使观众大吃一惊……接着,有一个瘦长的滑稽演员和一个矮胖的家伙,表演了一场滑稽的拳
击比赛;之后,是一出寓言喜剧《门罗主义》和霍坦剧院的滑稽剧《乳白色的旗子》中的一
个片断,重复了好多遍,最后以一个高大的金发女郎表演飞裙舞而告结束。这些镜头都异常
逼真,因而特别使人兴高采烈。”
这个新奇的发明引起了普遍的惊异。人们简直把这次演出当成奇迹。活生生的雨伞舞令
人目瞪口呆,银幕上的惊涛骇浪使人害怕,杂耍节目的再现使人心旷神怡,飞裙舞的表演也
人人觉得满意。爱迪生的助手迪克逊曾激动地说:“这是一个神妙的东西,是19世纪魔术
的王冠和奇葩。”电影的出现,丰富了人民的文化生活,也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无论在
技术史或者文艺史上都是一件大事。
这一事件真正标志着故事片在美国的问世。但应提及的是,巴黎的卢米埃尔兄弟于
1895年12月,英国的罗伯特·鲍尔于1896年2月就已开始在剧院放映电影了,这比维太
放映机的展示分别早了4个月和2个月。正因为几乎在同一时期,好几个发明家都取得了这
样或那样的成功,所以有人说:“要明确断定谁是这个领域中的第一位成功者却是难题。”
恩格斯指出:“科学的发生和发展一开始就是由生产决定的。”电影,正是在玻璃工业
提供了透镜,化学工业提供了感光药剂与透明塑料,电力工业提供了电与电灯,机械工业提
供了电影摄影机与放映机的条件下,经过人们的实践、变革,这才创造出来的。
爱迪生在美国电影初期占有重要地位,并不是因为他早期的发明,甚至也不是因为他的
机器的质量。实际上“是因为他通过一系列法律方面的活动,为其摄影机和放映机在美国取
得了专利”。为了独占电影的发明权,爱迪生在1897年宣布了一个“专利权的战争”,他
聘请了许多律师起诉。爱迪生的竞争者一个接一个消失不见了。
只有“比沃格拉夫”和“维太格拉夫”两家公司还能存在。前者专门拍摄新闻片;斯图
亚特·勃拉克顿创办的“维太格拉夫”公司则是以拍摄两部成功的故事片而开始制片工作
的。这两部故事片一部名叫《屋顶上的窃贼》,另一部是在美西战争刚开始时拍摄的爱国影
片《扯下西班牙旗》。但爱迪生的控诉却使这一缺乏资本的公司出品大为减少。1898年以
后,美国的故事片只有爱迪生公司摄制的一些影片和“比沃格拉夫”公司为自己的电影机摄
制的色情短片。由于缺乏竞争,所以这些影片在质量上一直很差。
商人们看到,这种新奇的玩意儿能够立即发财致富,便拼命地挤进这种欣欣向荣的事业
中来。尽管有不少人想努力成为电影制造商,但是能够垄断这个行业的只有3家美国公司。
内中爱迪生影片公司和比沃格拉夫影片公司,从电影镜箱时期起就已从事这个行业;维太格
拉夫影片公司则是在1899年才踏进这个圈子的。它的两个创办人——布莱克顿和史密斯早
在1896年就合作经营影戏业,那时爱迪生还未认识到制作电影会得到那么大的利润,他把
一架放映机卖给前来访问他的、在报馆里工作的美术家布莱克顿。不久布莱克顿就同他的朋
友——职业魔术家史密斯把放映机改造成了一架摄影机。
到了1900年,投影大受公众的欢迎。在美国大多数城市中,任何有空地的地方都建起
了小电影院。在一些大剧院,歌舞杂耍表演结束后也要放映电影。观众总希望能看到新的电
影。由于观众发现节目后放映的片子他们已经看过,便开始退场。因此,需要不断增加影片
数量。
这个时期,对影片需求的增加还有另外两个原因。一是美国的移民数量不断增加,他们
几乎不会说也听不懂英语,但他们能欣赏和理解无声片,而且也花得起这种短暂娱乐所需要
的几分钱。正如法国乔治·萨杜尔所说:“‘镍币戏院’从社会最贫苦的阶层中招来它们的
顾客,特别是以每年当时超过百万之众来到美国的移民,为它们的重要主顾。这些移民,大
部分来自中欧,因为不懂英语,看不懂美国的戏剧,所以只好到杂耍场、音乐馆和‘一分钱
游戏场’来消遣。”因此,美国电影的内容,从它们开始起就不仅成为一份重要的史料,而
且成为美国先后本身的刺激力量和教育者。美国著名电影导演、电影史学家兼评论家刘易
斯·雅各布斯指出:“电影除了提供一个社交机会和感情经验以外,还给观众送来了信息和
观念。在1902—1903年移民达到高潮时,电影突出地教导新来的移民怎样尊重美国的法律
和秩序、了解国内的行政组织,以及取得美国公民身份和美国国籍所产生的自豪。电影使他
们熟悉国内外发生的各种事件,因为这些毫无辨别能力的电影观众,看了拍下来的东西以后
都深受感动,并把它当作真人真事加以接受,电影自然是最有能耐和说服力的。它向移民、
穷人和普通人民介绍美国社会的形态,要比任何其他工具更加鲜明生动。从它一开始起,电
影除了是一种商品和一门发展中的工艺之外,也是一种社会力量。”
第二,在这个时期,由于歌舞杂耍演员的罢工,剧院老板希望弄到更多的影片以保证他
的剧院不至于关门。到1900年末,“杂耍剧院”的经理们联合组成了托拉斯以便压低演员
的工资等级。演员们为了对付这一措施,成立了一个名叫“白鼠社”的工会,发动了一次罢
工。许多“杂耍剧场”遭到这个措手不及的打击,弄得关门。而另外一些“杂耍剧场”却决
定不惜牺牲血本,维持营业来打退罢工,开始放映活动电影。这样,观众源源不绝,纷至沓
来,使得经理们大为惊讶。不久,“杂耍剧场”托拉斯便公认电影是最有效的武器,可以用
来抵制因罢工而引起的“解体、破产和羞辱”。
这种2分钟的电影继续上映,作为轻歌舞剧院和小商店用以吸引人的东西,一直到20
世纪初期。1905年,宾夕法尼亚出现了第一家“五分钟影院”。尽管环境不佳,但人们很
难抵制电影的诱惑,它生动、直观,简直令人不可思议。两年来,“五分钟影院”已如雨后
春笋般涌现出来。开业的影院数量近5000家。这些影院票价一致,非常低廉,投资很少,
而所得的赢利却极巨大。很多这种电影院每周获得的赢利,就足够开办一所新的电影院。
长期垄断影片生产的爱迪生,曾大量复制欧洲竞争者的一些作品。当版权法禁止这种复
制的时候,他又用齐卡式的办法来代替复制。过去是新闻片摄影师的埃德温·波特,此时成
了爱迪生摄影场的导演。
世界电影史告诉我们,如果欧洲和美国的革新者们没有发现它在叙事方面具有巨大潜力
的话,电影可能只不过流行一时而已。爱迪生手下的制片人埃德温·波特,下决心使爱迪生
公司为电影的艺术发展做出重大贡献。1903年,他拍摄了消防队员接到火警后,策马急
驰,奔向出事街道的一些镜头。他想,可以用这些镜头,再增加几个消防队员从燃烧的房屋
中救出被困母子的场景来编一个故事。于是,他设计了这些补充镜头,并进行了拍摄。这部
影片发行时的名字是《一个美国消防队员》。尽管此片很粗糙或“幼稚的拙劣作品”,叙事
方式也很原始,但却立刻受到观众的欢迎。
波特在1903年还制造了美国第一部连贯的故事片《火车大劫案》(The Great Train
Robbery )。这是一部美国西部片。他既是编剧、导演,又是摄影师。他让一些人穿上牛仔
服,又在新泽西借了一列火车,并搭了一个车站和舞厅,然后拍了一部影片。这部影片表现
匪徒抢劫了火车,被发现后被一队追捕他们的人击毙。这部电影一部分在摄影场,一部分在
新泽西州的松树林中拍摄,演员都是业余的,从来没有骑过马。影片中的枪战和激动人心的
追逐场面使观众毛骨悚然。这部影片,有现实主义的激烈的动作,并成功地运用了剪辑技术
——也就是现在我们称之为平行动作和交叉剪接的技术。这部名为《火车大劫案》的影片对
其他导演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们纷起效仿,开始拍别的“西部片”。这部8分钟的影片十
分受欢迎,成了全国纷纷出现的“五分钟影院”标准的开幕节目。
但是,许多人认为这些影片不道德,对孩子产生了很坏的影响。因此,1907年,纽约
市内所有的“五分钟影院”曾一度被关闭,电影审查开始实行并在美国继续了许多年。
爱迪生见电影业有利可图,决心不让别的公司染指。这时,“专利权的战争”仍未停
止,爱迪生的律师仍在继续进行诉讼,直到1907年10月,在芝加哥连未侵犯爱迪生专利权
的影片实际上也被禁止上映。他最终取得了基本的专利,暂时得胜了。他迫使一些竞争者与
其联合组成一家企图成为垄断企业或卡特尔的新公司,并想以此来控制电影在美国的生产和
发行。新公司取名电影专利公司。伊斯曼·柯达曾一度参与了这项计划,拒绝向那些不交纳
执照费的制片人出售胶片。
爱迪生“托拉斯”的企业联合组织,实际上是给美国电影界加上了一个严格的控制,参
加的制片商每洗印一英尺的拷贝须缴付半分钱给托拉斯;发行商每年须交纳5000美元的执
照费;一个放映商每星期要交付5块美元。这些收入给托拉斯每年带来了将近100万美元的
利益,而这种贡金的根据不过是因为爱迪生的实验室在1889年至1894年这段期间发明了所
费总共也不到2万美元的东西而已。
爱迪生在纽约建造了一座很大的摄影棚。当时寻找演员、舞台工作者以及能策划、指导
电影生产的人十分容易。1907年,格里菲斯就是作为一名演员和作家受雇在此工作的。
此时,为美国电影的初兴时期。在1905年年初,美国只有10家电影院,但到1909年
底,电影院已增加到近1万家。当时,法国的电影院数目只有二、三百家,在世界其他国家
总共也不会超过二、三千家。一个巴黎制片人,如果在法国只能够销出10部拷贝,而在美
国却可以销掉200部,在世界其他各地一共也只能销掉50部。
1908年以后,爱迪生的电影托拉斯似乎已取得胜利。美国爱迪生托拉斯的组成使欧洲
大为震动。英国制片商联合会首先发出呼吁,在一年当中,在当时的电影工业的中心巴黎,
召开了几次筹备会议。以后,美国托拉斯事件逐渐变成次要。爱迪生要制造真正“会说话的
电影”的梦想只差声音就成为现实了。爱迪生继续研究着调和声与影的问题。这次表演是新
世纪开始之际在奥兰治乡村俱乐部举行的,来客是他的一些邻居。当客厅里架起银幕时,人
们还看不出会有什么改进。接着,银幕上出现一位身穿夜礼服的人举起了双手。观众看到他
的双唇微动,像是要说话的样子,声音立刻传进了他们的耳朵,而且形与声配合得很好。接
下去,一位姑娘用小提琴演奏了《安妮·劳莉》,另一个女人唱起了《夏天的最后一朵玫
瑰》。
一位观众说:“讲演者将一瓷盘摔在了地上,你不仅能听到落地时的破裂声,还能听见
碎片溅开时发出的细微动静;一名号手出现在银幕上,吹起了起床号;哨声响了……狗被领
了出来,就在它们争先恐后地登上银幕时,我们可以清楚地听到狺狺的狂叫声。内容还不止
于此,有诺曼底的钟声与场景,有政客演讲与背后提台词的声音与画面。”人们还看到了维
迪的“悲凉”,最后是以“星条旗永不落”收场。
尽管这次表演获得了成功,爱迪生最后还是放弃了“有声电影”的研究,转到了其他项
目。他对此曾有一段解释:“在我的任务中,声与形的同步问题是其中最简单的。最困难的
是使留声机放出的声音传到一定距离,而且不能把它放在放映机的视焦范围之内。让我来做
个比较你就知道这是个多么困难的问题了——如果你站在留声机一米远的地方测定的音量为
一百,那么到两米远的距离音量就是二十五了。”
这种方法不能成功,爱迪生又做其他的试验。这就是使用字幕。爱迪生在日记中记下了
他实验字幕的情况:“我们常常使用跑表在不同类型的观众中试验字幕效果,以使确定出一
种合适的字幕延续时间,使人们都能看清字幕的内容。我们选择的对象有孩子、老人、职
员、技工、商人、个体劳动者、家庭妇女等,对他们使用不同字数的字幕进行试验。最后发
现,当我们一次打出七、八个单词时,许多人都不能得出连贯的印象,这对我们来说是一种
启发。”
对于电影在教育方面的用途,爱迪生也作了探索。他写道:“对于摄像机在教育界如何
发挥作用,我有过闪光的梦幻——它能够以生动的形象直接向人们传授他们应该了解的知识。
“打动我最厉害的思想,就是电影对于视觉教育所供献的一个新机会。我脑里没有想到
一种新娱乐工业的基础,只想到创造一种训练上的新媒介物。我时常感觉到——这种思想今
日感觉得厉害——我们公立学校制度上的教科书,异常地不适宜。
“我敢说,大部分的教科书,只有30%的效率——有些比这还要低。他们想要把世界上
一件最密切最重要的事业标准化——这就是教育事业。他们不独从教育里面把人格的、个性
的原素抛弃了,而且把他们所要教的材料的生命和本体的大部分都弃置了。我们期望我们的
孩子们,借着教科书去了解、去溶化生命和工作的原素与实体。这都做不到。“如果你想知
道,我们的教育制度的大部分为什么在供给世界今日的需要上失败了,你且去考查一下,我
们给与教员的教科书怎样了,可是仅仅把教科书重编一下是不够的。我们对于我们的孩子们
负有一种新教育的债。我相信,一种完美的教育制度,能从生活的本体上,把教育的课程表
现出来。“有两件事一天一天渐趋明显了,就是视觉教育和职业教育,两者是并行的。教科
书绝对不能教我们的男女孩子们怎样去发展个人的天能,怎样得一个好的生活;那只有从生
活的教育上着手,才能做到。要表现这种教育最有效力的方法,而且唯一适当的方法,就是
用电影机。
“我这一生也许看不到了,可是我相信在十年之内,在我们的公立学校里面,电影将完
全取教科书而代之。”
为了检验自己的这一理论是否正确。他招收了两个班的学生,年龄都在15岁以下,让
他们在一段时间里只接受电影课程。试验后,爱迪生坚信他的理论是正确的。
爱迪生搞研究可称得上全身投入,有时甚至顾不上对孩子的照管。爱迪生的6个孩子喜
欢“巡警车”——美国制作活动电影的摄影大楼。对于他的所有的孩子们来说,没有什么能
比去电影摄影大楼更有趣的了。
查尔斯特别喜欢去他父亲工作的地方,因此,他常和父亲一起去实验室。爱迪生从来不
提前下班,由于查尔斯和他在一起。孩子在父亲办公桌上睡觉时,爱迪生拉一张桌子挡在他
前面。有时当查尔斯想睡觉时,爱迪生叫他在地上睡觉。但是,他告诉他的儿子最好是在桌
子底下睡觉,以便没有人踩着他。
当米娜·爱迪生听说儿子在桌子底下睡觉时,非常生气,因为实验室地上很脏。
爱迪生说,他发明活动电影以后的20年,后代人的大部分知识不是从书本上获得,而
是依靠电影。他的话不完全正确,但是他最先知道,活动电影在将来大有用处。
为了垄断电影放映市场,爱迪生的专利公司雇用侦探企图抓住别的制片人并把他们送上
法庭。因此,有些摄影师在拍摄影片过程中,为了避免被爱迪生的侦探逮住,不得不收起摄
影机逃跑。如好莱坞的阿瑟·米勒,就向人谈起不得不收起摄影机逃跑以免被爱迪生的一名
侦探逮住的情形。
当然,那些影片发行商人也很不满,他们不愿付专利公司索取的租金,其中一些人决定
自己生产影片。他们中的一些人后来成了早期好莱坞制片厂的老板。最后,伊斯曼·柯达公
司决定向不属于专利公司的制片人出售胶片。
专利公司想维持其垄断地位的企图间接促进了电影艺术的发展。比沃格拉夫影片公司为
自己的利益打算,并不理睬爱迪生。该公司绕过爱迪生的专利,生产了一种摄影机。比沃格
拉夫公司的影片拍得不错,因而深受公众欢迎。
在伊利诺斯和威斯康星,有一家发行公司也决定开始生产影片。艾特肯兄弟是该公司的
主管。他们的公司雇用了格里菲斯,正是他赋予电影以自己的语言。1914年,艾特肯兄弟
筹集资金以帮助格里菲斯拍摄一部影片。这就是当时最伟大的影片《一个国家的诞生》。这
是一部反映内战与重建的影片,艺术性与拍摄技巧结合得很好,艺术效果极佳。他们的影片
获得了成功。
使美国电影发展的另一个条件是当时的一场竞选运动。参加纽约竞选的理查德·克罗克
要爱迪生制造80台放映机,来放映他认为对其竞选有帮助的影片。结果克罗克竞选失败,
但却得到了一大批放映机。他在美国各城市出售这些机器。这些机器很快就被利用了起来。
爱迪生生产小型放映机卖给那些希望在家看电影的人。为了降低影片的价格,拷贝是用
小画面做的。爱迪生在1912年生产的一些影片,是标准的35毫米宽,但却有3排画面。
同年,爱迪生创出有声活动电影,把留声机和活动电影合而为一。他说,“我早就想把
声和像合在一起,已经想了30多年,现在算大功告成了。”
爱迪生在研究过程中最感困难的是,收取远处的细微声音。那收音器须要特别灵敏。结
果他又造出了收音器,凡距离40尺以内的大小音波,都能收取。这灵敏的收音器,连在高
速照像器外面,便成为一架有声活动电影的制片机。
在制片时,演员一面演做,一面谈话唱歌,摄制人即摇动器柄,那么照相和收音,就同
时并进。
开映时,厅后的电影机和幕前的留声机,中间通以电线,司机只须将机关一拔,就可操
纵那幕下的留声机,故开映时,声音和动作,相配妥切,无先后快慢的弊病。
爱迪生喜欢著名诗人亨利·沃兹沃思·郎费罗(HenryWadsworth longfellow )的作品。
“人生必有阴雨天”。这句诗引自朗费罗1842年出版的诗集《歌谣及其他》中“雨天”这
首诗。
爱迪生在这火热的竞争高潮中,坚持不懈地奋勇前进着。1914年12月9日那天晚上,
影片试验室突然起火,火借风势,还有各种化学药品作为助燃剂,等爱迪生驱车赶到时,这
里已是一片火海。这场火灾的原因至今仍未清楚。爱迪生指挥人们救火,不时从衣兜里掏出
小本子记点什么。大家都觉得有点奇怪,以为这场突如其来的大火燃毁了爱迪生健康的神经
——有点不正常。后来才知道,爱迪生正在写着再建胶片车间的方案草图。事实上,大火几
小时扑灭后爱迪生的重建计划蓝图已经完成,并立即在第二天上班时付诸实施。
爱迪生的乐观风趣在这场大火面前表现得更加突出。他一边指挥消防队员灭火,一边在
本子上记着重建计划,嘴里边一个劲地喊:“喂,小伙子(对儿子的昵称),快去喊你妈来,
这么大的焰火千载难逢,以后可没这样的机会看这么大的火焰了。”谁也没有想到,第二天
爱迪生不但开始动工建造新车间,而且又开始他的另一项发明——来为消防队员所使用的便
携式探照灯。因为在灭过程中,爱迪生看到消防队员在黑暗中难以举步。这场火灾使爱迪生
蒙受了重大损失,有的书上说他的损失达300多万元,有的说是400万元,有的说是3000
万元,不管怎么说,他的损失是惨重的。他损失了花在广房和机器上的钱,尤其是他建造的
一些机器不能被人们购买。米娜难过得几乎要哭出来,伤心地说:“多少年的心血,叫一场
大火烧了个精光。如今年老力衰,要重修这么座实验室,可不容易啊。”爱迪生反倒安慰她
说:“不要紧,别看我已经67岁了,可是我并不老。从明天早晨起,一切都将重新开始,
我相信没有一个人会老得不能重新开始工作的。”
第二天,爱迪生的实验和研究又开始了,他全然像没有经过这场灾难似的,重整旗鼓,
比以往更加勤奋,他又在有声电影的研制道路上迅跑了。一场大火不过是一支小小的插曲而
已。
在无声电影发展、完善的同时,人们难以忘怀爱迪生提出的“会说话的电影”的美好梦
想。发明家一直在试验将声音与图像完美地合成一体。但是在实验室中往往只能做到放映时
使用钢琴、风琴至多使用乐队伴奏。1923年后,才有人试着利用蜡盘在电影胶卷上录制音
乐,但仍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直至1927年10月23日,华纳兄弟电影公司才第一次拍摄
成功了有声响、对白、音乐和歌唱的有声电影《爵士歌手》。“这是电影第一次开口向观众
讲话,它宣布了默片时代的结束,为电影有声时代拉开了大幕。”
爱迪生为电影的兴起和发展奠定了重要的、不可缺少的基础。1924年,那些和电影事
业有关者在爱迪生77岁的寿辰时,为了表示对他的敬意和庆贺,举行了一次盛大的宴会。
宴会上,爱迪生说:“对于电影的发展,我只是在技术上出了点力,其他的都是别人的功
劳。我希望大家不要只拿电影来赚钱,也要为社会多做一些有益的贡献。”一席话,使与会
者感动不已。
爱迪生在美国电影初期居举足轻重的地位。约翰·默塞尔说:“必须承认,在美国,是
爱迪生公司最先生产商业影片的。”他的手下人的努力与创造,如威廉·迪克逊为建立美国
电影工业所做的一切,也应给予应有的评价。正如美国著名电影导演、电影史学家兼评论家
刘易斯·雅各布斯所说:“电影,在实验室里诞生,被组合起来作为一种表达工具,用来作
为广大群众的娱乐,又是在科学家、艺术家和实业家合作之下才获得发展的。各个方面的人
们对电影的兴起,形成它的特色和加强它的效果,都作出了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