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大潮的洗礼
一九一八年八月十五日,毛泽东和萧子升、张昆弟、李维汉、罗章龙等二十四名青年, 坐火车离开长沙,奔赴向往已久的祖国首都——北京。这是他们第一次走出湖南。 毛泽东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到北京去?那是为了组织赴法勤工俭学的事。恰在毛泽东从 一师毕业、面对着选择今后生活道路的时候,法国到中国招募华工。蔡元培、李石曾等在北 京组织华法教育会,搞起赴法勤工俭学运动。杨昌济此前已到北京大学哲学系任教,把这个 消息传回家乡。这时湖南的政局十分混乱,政权不断更迭,“教育摧残殆尽,几至无学可 求”。毛泽东、蔡和森、萧子升都觉得这是一条出路,便发动新民学会会员赴法勤工俭学, 并派蔡和森先期到京打前站。蔡和森在北京同杨昌济商量后,又拜访了北大校长蔡元培,两 次写信促毛泽东等邀集志愿留法的同志迅速北上。信中特别转达了杨昌济的意见:“师颇希 望兄入北京大学”,以打下“可大可久之基”。①八月十九日,毛泽东一行到达北京。随即 会同蔡和森以主要精力从事赴法勤工俭学的准备工作。 这时,湖南陆续到京准备赴法的青年已达五十多人,是全国来的人最多的省份。毛泽东 他们发起这个活动时,“并未料到后来的种种困难”。到京后,“会友所受意外的攻击和困 难实在不少,但到底没有一个人灰心的”②。几经联系,华法教育会负责人先后在北京大 学、保定育德中学、河北蠡县布里村、长辛店开办了留法预备班,接受湖南青年入学。毛泽 东起草了一个湖南青年留法勤工俭学计划,交有关方面协调,还为他们筹措路费而四处奔 走。新民学会会员罗学瓒在一封家信中说:“毛润之此次在长沙招致学生来此,组织预备 班,出力甚多。”③ 朋友们分赴各预备班学习以后,毛泽东留在北京。同行来京的罗章龙这时考进了北大预 科,毛泽东却没有按杨昌济的希望去报考。这可能是出于经济上的原因,同时也与他一向推 崇自学的主张有关。此外,当时教育部还有一个规定,中等师范毕业生不能马上考大学,先 要服务几年。不进大学,总得要找一个托足之地,以获得生活来源。十月间,经杨昌济介 绍,毛泽东认识了当时任北大图书馆主任64毛泽东传(1893-1949) ① ② ③罗学瓒致祖父、叔祖父信,1918年10月16日。毛泽东:《新民学会会务报 告》第1号(1920年冬)。蔡和森1918年6月30日致毛泽东信,《新民学会资 料》,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43—44页。 62 的李大钊。李大钊安排他到图书馆当一名助理员。每天的工作除打扫外,便是在第二阅 览室登记新到的报刊和前来阅览者的姓名,管理十五种中外报纸。当时北大教授的月薪大多 为二三百元,毛泽东每月薪金只有八元。但这个工作对他来说是相当称心的,可以阅读各种 新出书刊,结识名流学者和有志青年。 北京是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北京大学人才荟萃,又是新文化运动的发源地。校长蔡元培 “循自由思想原则,取兼容并包主义”,各种思想、学术在这里争奇斗艳,新文化运动渐渐 进入高潮。这种氛围,是毛泽东在湖南根本无法接触到的,对他来说该是怎样的兴奋和刺 激!他在这里读到许多过去从未读到过的书刊,接触到许多过去从未接触过的人物,还积极 参加北京大学的两个学术团体。一个是一九一八年十月十四日成立的新闻学研究会,由《京 报》社长邵飘萍发起组织并主讲有关办报的业务知识。这对他以后创办《湘江评论》是有帮 助的。一个是一九一九年一月成立的哲学研究会,由杨昌济、梁漱溟以及胡适、陈公博等人 发起组织,它的宗旨是“研究东西诸家哲学,渝启新知”①。 毛泽东亲眼见到了新文化运动那些著名人物的活动,也结交了一些名人学者。他在湖南 一师时就常读他们的文章,这时自然不放过当面请教的机会。他组织在京的十几个新民学会 会员在北大同蔡元培和胡适座谈,“谈话形式为会友提出问题,请其答复。所谈多学术及人 生观问题”①。对陈独秀,毛泽东是崇拜的,认为“他是五四运动时期的总司令,整个运动 实际上是他领导的”。他后来回忆,在第一次到北京期间认识了陈独秀,并受到很大影响。 他既在李大钊手下工作,李大钊的言论和行谊自然更给他以最直接的影响。这时,马克 思主义、社会主义作为一种新学说开始受到社会的关注,李大钊是在古老中国热情讴歌俄国 十月革命的第一人。一九一八年十一月,毛泽东到天安门广场亲耳听了李大钊的《庶民的胜 利》的演说。十五日,李大钊的这篇演说和他的另一篇文章《布尔什维克主义的胜利》刊登 在《新青年》杂志上面。从而使毛泽东开始具体地了解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 毛泽东还认识了谭平山、王光祈、陈公博、张国焘这样一些后来颇为著名的人物,并同 来自湖南的北大中文系学生邓中夏建立了真诚的友谊。他对政治的兴趣继续增大,思想越来 越激进。在读了一些无政府主义的小册子以后,也很受影响。当时无政府个人主义派的一个 代表人物是北大学生朱谦之,他比毛泽东还小六岁。两人却颇为投机,朱谦之常常来看望毛 泽东,相互讨论无政府主义和它在中国的前景。 在北京,毛泽东起初暂住在鼓楼后豆腐池胡同九号杨昌济先生家中。其他会员分住湖南 在京设立的会馆。往来相聚,诸多不便。不久,他和蔡和森、萧子升、罗章龙等七个人搬进 景山东街三眼井吉安东夹道七号,八个人挤住在三间民房小屋里,每屋有一铺通炕,人多炕 窄,只能骈足而卧。棉被又大,摊不开,只好合盖。所以毛泽东后来说他们是“隆然高炕, 大被同眠”①。生活是清苦而紧促的,但古城北京丰富多采的景色却是心理上的一种补偿。 杨先生的女儿杨开慧,更给他以情感的慰籍。毛泽东进一师读书时,杨开慧只是个十四岁的 小姑娘,如今已出落为十八岁的大姑娘了。经常来往于杨先生家里,毛泽东和她的认识逐渐 加深,建立起恋爱关系。他们一同漫步在故宫河畔和北海公园,看到了洁白的梅花盛开,还 有倒垂湖面的杨柳枝头悬挂着的冰柱。隆冬时节,毛泽东满怀兴致地要去看一看大海。他约 了萧子袄和罗章龙一同坐车去天津。走到大沽口,只看见一片冰雪,不过仍很满足。他还到 长辛店铁路机车车辆工厂调查过。这些都给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一九一九年春天,毛泽东要回湖南。原因是母亲病势危重,“不得不赶回服侍”②。再 则,湖南赴法勤工俭学的青年们结束了半年预备班的学习,就要启程出洋。三月十二日,毛 泽东离开北京。途中转道上海送别了蔡和森、萧子升等湖南赴法青年。 这时,他的心情是复杂的。在北京,色彩缤纷的新世界一下子涌现到他的面前,他也许 还不能立即同它融为一体,他对一下子接触到的种种新思想一时也还来不及完全消化。但这 些毕竟大大打开了他的眼界,迈出了从湖南走向全中国的第一步。 作为湖南青年赴法的组织者,毛泽东自己却没有迈出国门。许多赴法会友都曾恳邀他同 行。一些会友到了法国后,还来信劝他出洋。罗学瓒在信中说得更是恳切:“惟弟甚愿兄求 大成就,即此刻宜出洋求学。若少迟延,时光既过,人事日多,恐难有多时日求学矣。…… 润之兄啊!你是一个有志的人,是我们同伴中所钦佩的人,你如何带一个头,权且努力于研 究学问的事呢?弟近来想及诸兄如此刻都出外求学,学他十年八载。异日回国,……各抒所 学以问世,发为言论作社会之唤醒提倡者。”①他仍然留了下来。他当时怎么解释已不得而 知,稍后在一封信中却有过明确的说法。他说留在国内探索有许多好处:第一,“看译本较 原本快迅得多”,这不仅不影响吸收西方知识,还有利于在“较短的时间求到较多的知 识”。第二,“世界文明分东西两流,东方文明在世界文明内,要占个半壁的地位。然东方 文明可以说就是中国文明。吾人似应先研究过吾国古今学说制度的大要,再到西洋留学才有 可资比较的东西”。第三,“吾人如果要在现今的世界稍为尽一点力,当然脱不开‘中国’ 这个地盘。关于这地盘内的情形,似不可不加以实地的调查及研究。这层工夫,如果留在出 洋回来的时候做,因人事及生活的关系,恐怕有些困难。不如在现在做了”②。 05毛泽东传(1893-1949) ① ②毛泽东致周世钊信,1920年3月14日。罗学瓒致毛泽东信,1919年11月 14日,《新民学会资料》,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67—68页。 66 毛泽东始终是主张出洋,主张吸收西方知识的。就是在上面这封信中,他称自己“是一 个主张大留学政策的人”。往前说,早在新民学会成立时,他就计划过到日本去①。往后 说,直到一九二一年九月,他还计划在国内再作三四年的预备,然后“赴外国求学,至少五 年,地点在俄”②。 这些设想,都没有实现。一方面,随后发生的一个又一个的政治事件接踵而至,吸引着 他投身其中,无法脱身。同时,也和他上述对中西方文明的认识有关。在留学成为时尚乃至 时髦的风气中,毛泽东坚持首先要深入了解中国实际国情,才能更好地研究和学习外国,并 且对西方文明和东方文明都采取分析的态度,确有其不同流俗之处,这也许是他以后能把马 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重要契机。 一九一九年四月六日,毛泽东带着许多刚刚学到的新的思想和活动经验回到长沙,住在 修业小学。他的同班同学周世钊在这里任教。经周世钊推荐,校方聘请毛泽东担任历史教 员,每周上六节课。工资不多,毛泽东觉得这样也好,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同长沙的新民学会 会员加强联系,直接投身到社会活动之中。 一个月后,五四运动就爆发了。 中国本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战胜国之一。四月三十日,巴黎和会无视中国的要求,反 而把战败国德国在中国的山东攫取的权益全部交给日本。消息传来,北京学生在五月四日首 先发动了大规模的游行示威活动,立刻震动了全国。中国人民长期郁积的对帝国主义侵略和 政府当局卖国行径的愤怒,像火山一样爆发了! 五月九日,长沙的报纸冲破湖南督军张敬尧的新闻封锁,纷纷报道了北京学生的爱国运 动。中旬,北京学生联合会派邓中夏回湖南联络,向毛泽东、何叔衡等介绍了北京学生运动 的情况,商量改组现在的湖南学生联合会,以便发动湖南学生响应北京的爱国运动。据当时 已参加新民学会的蒋竹如回忆:“五月二十三日晚上,我正在一师十三班的自习室里复习功 课,忽然毛泽东同志把我叫了出去。并告诉我:北京派来了两个代表,……现在要商量一下 怎样响应北京的学生运动。于是,他邀我和陈书农、张国基等几个人,到一师后山操坪里, 在月光下商谈了一阵。决定通过新民学会会员的活动,每个学校举一个或两三个代表,于二 十五日上午到楚怡小学开会。第二天,我们便分途进行,通知各校推派代表。”① 五月二十五日,张国基、易礼容、彭璜等二十余名各校学生代表汇集楚怡小学,毛泽东 向他们介绍了邓中夏后,便由邓通报北京学运情况。会议最后决定:成立新的湖南学生联合 会,发动学生总罢课。三天后,湖南学生联合会正式成25毛泽东传(1893-194 9) ①蒋竹如:《湖南学生的反日驱张斗争》(1962年2月24日),《新民学会资 料》,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580—582页。68 立。六月三日,在学联的组织下,长沙二十所学校学生统一罢课,并向北京政府提出了 拒绝巴黎和约、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等六项要求。 学生联合会的会址设在湖南商业专门学校,该校学生、新民学会会员彭璜任会长。它的 工作人员也大多是新民学会会员。毛泽东住的修业小学离商专很近,有时就住在商专就近指 导。“可以说,他是这个富有战斗性的新的学生组织的实际领导者”①。 七月九日,由湖南学联发起,成立湖南各界联合会。它以“救国十人团”为基层组织, 当月已发展到四百多个。这对毛泽东“民众的大联合”思想的提出,可能也会有影响的。 五四运动使一些先进分子带着头脑中积存下来的问题开始更深入的思索。他们下工夫研 究并介绍各种新思想。全国各种宣传新思潮的刊物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湖南长沙各校也 出版了十多种刊物,如《新湖南》、《女界钟》、《岳麓周刊》等,但影响都不大。湖南学 联根据毛泽东的提议,决定创办《湘江评论》杂志,并聘请他担任主编和主要撰稿人。毛泽 东准备了十多天,《湘江评论》创刊号在七月十四日正式出版了。它标明自己“以宣传最新 思潮为主旨”,辟有“东方大事述评”、“西方大事述评”、“湘江杂评”、“世界杂 评”、“放言”、“新文艺”等栏目,全用白话文。该刊共出五期。二十五岁的毛泽东全力 投入《湘江评论》的编辑工作。预约的稿子常不能收齐,他只好代笔补白。那时正是酷暑时 节,蚊叮虫咬,一般人不胜其苦,而毛泽东总是挥汗疾书,常至夜半。一天早上,太阳出来 老高了,商专学生易礼容来找毛泽东,他还未睡醒。易礼容掀开蚊帐,不料惊动了一群臭 虫,“它们在他用作枕头的暗黄色线装书上乱窜,每一只都显得肚皮饱满”①。这种情况, 想来不止一夜。一个多月内,毛泽东竟为《湘江评论》写了四十篇文章。文章写好了,还要 自己编辑,自己排版,自己校对,有时还得亲自上街叫卖。他此时的生活异常艰苦。修业小 学给他的薪水除吃饭外就没有剩余,他的行李只有旧蚊帐,旧被套,旧竹席,身上的灰布长 衫和白布裤穿得也很破旧。在这种窘困生活中,青年毛泽东的思想探索却进入最活跃的状 态。 一个时代潮流发生急速转折的历史时刻,引起人们思想上的震荡和变动,无论在广度上 和深度上,是平时多少年都难以比拟的。 毛泽东撰写的《湘江评论》“创刊宣言”,很能反映他在这个时候的思想和心情。他热 情欢呼:“时机到了!世界的大潮卷得更急了!洞庭湖的闸门动了,且开了!浩浩荡荡的新 思潮业已奔腾澎湃于湘江两岸了!顺他的生。逆他的死。如何承受他?如何传播他?如何研 究他?如何施行他?这是我们全体湘人最切最要的大问题,即是‘湘江’出世最切最要的大 任务。” 毛泽东是怎样传播和研究这股新思潮的呢?他把近代以来世界上发生的社会变革归结为 一点:“各种改革,一言蔽之,‘由强权得自由’而已。各种对抗强权的根本主义,为‘平 民主义’”。用平民主义打倒强权统治,这是他当时的思想基调。 以往,毛泽东一直着重致力于从精神方面来探讨宇宙的“大本大原”,用以解释一切, 很少注意决定精神观念的社会物质基础。如今,在五四运动大潮的有力冲击下,他的视野顿 时变得开阔了。用他自己的话来说:“自‘世界革命’的呼声大倡,‘人类解放’的运动猛 进,从前吾人所不置疑的问题,所不遽取的方法,多所畏缩的说话,于今都要一改旧观,不 疑者疑,不取者取,多畏缩者不畏缩了。”他开始转向现实问题的研究,关注的焦点也转向 整个社会的改造问题了。他意识到:“世界上什么问题最大?吃饭问题最大。”①“社会制 度之大端为经济制度”②。贵族、资本家及其他强权者,“所赖以维持自己的特殊利益,剥 削多数平民的公共利益者”,无非就是“知识”、“金钱”和“武力”这样一些东西③。显 然,毛泽东的思想向前跨出了一大步,已开始走向历史唯物主义并以此观察社会历史。他表 示,今后要“踏着人生社会的实际说话”,“研究实事和真理”④。 55三、五四大潮的洗礼① ② ③ ④毛泽东:《健全会之成立及进行》,1919年7月21日临时增刊第1号。 毛泽东:《民众的大联合(一)》,《湘江评论》第2号,1919年7月21日。 毛泽东:《学生之工作》(1919年12月1日)。毛泽东:《湘江评论·创刊宣 言》,《湘江评论》第1号,1919年7月14日。 71 毛泽东在《湘江评论》上发表的最重要的文章,是长篇论文《民众的大联合》,连载于 第二、三、四期上面。在这篇文章中,他第一次公开赞颂了俄国十月革命及其影响。他说: “俄罗斯打倒贵族,驱逐富人,劳农两界合立了委办政府,红旗军东驰西突,扫荡了多少敌 人,协约国为之改容,全世界为之震动。” 以往,毛泽东的主要注意力一直在教育圈子里,总是极力推崇圣贤在历史上的创造作 用,殷切期待“大哲学家”、“大伦理学家”出世,担当起改造人们思想和世界的重任。如 今,他感到需要有一个“透底的变化”了。从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的历史实际中,他开始看 到过去他没有发现的人民大众显示出来的巨大力量,开始觉得许多人虽然“办了些教育,却 无甚效力”,从而明确提出实行社会改造的“根本的一个方法,就是民众的大联合”,“因 为一国的民众,总比一国的贵族资本家及其他强权者要多”,而且“历史上的运动不论是哪 一种,无不是出于一些人的联合。较大的运动,必有较大的联合”。民众联合的基础是什 么?是由于有着反抗压迫者的“共同的利益”。为此,他号召占中国人口大多数的农民联合 起来,为减轻地租捐税、解决吃饭问题而进行抗争;号召学生、教员、妇女各界根据自己的 切身利益和要求联合起来,最终实现民众的大联合。他在这篇文章中作为主词使用的,不再 是“我”如何,而是“我们”。这种用语上的差别,在相当程度上也反映了他思想上的深刻 变化。 从这以后,他再也不是只看重单纯个人的力量,而总是把自己置身于民众之内,依靠民 众的大联合,来实现救国救民的理想。这是他思想上的一个重大变化。 关于民众联合起来后的行动方法,毛泽东说存在着两种主张。一种是以马克思为首的激 烈派,一种是以克鲁泡特金为首的温和派。他当时的思想矛盾在于:一方面称颂十月革命, 另一方面又不赞成用暴力革命的方式来打倒强权。后一点,在他当时的思想中显得更为突 出,在《创刊宣言》中被作为行动方针提了出来:“主张群众联合,向强权者做持续的‘忠 告运动’,实行‘呼声革命’——面包的呼声,自由的呼声,平等的呼声,——‘无血革 命’。”他不赞成暴力革命,是想避免社会“起大扰乱”,还觉得强权者也是人,是我们的 同类,如果用强权打倒强权,结果得到的仍是强权。 一个人思想上发生剧变,常常需要经历一个复杂的蜕变过程,不是一步就可跨到的。毛 泽东在这时选择的仍是温和的改良道路,觉得“这派人的意思更广、更深些”①。然而,军 阀统治下的现实,却毫不“温和”。八月中旬,《湘江评论》第五期刚刚印出,便遭到湖南 督军张敬尧的查禁,罪名是宣传“过激主义”,被迫停办了。湖南学联也同时被强行解散。 这个杂志只存在一个多月,在湖南却发生了很大影响。创刊号印了两千份,立刻卖完 了,再印两千份,仍不能满足需要。不少进步青年,如任弼时、郭亮、萧劲光,就是在《湘 江评论》的直接影响下开始觉悟的。这个杂志,在省外也引人注目。北京、上海、成都的一 些报刊,都转载过它的文章。在北京出版的《每周评论》第三十六期,刊载一篇文章《介绍 新出版物》说:“现在新出版的周报和小日报,数目很不少了。……现在我们特别介绍我们 新添的两个小兄弟。一个是长沙的《湘江评论》,一个是成都的《星期日》”。“《湘江评 论》的长处是在议论的一个方面。第二、三、四期的《民众的大联合》一篇大文章,眼光很 远大,议论也很痛快,确是现今的重要文字。”这期《每周评论》的主编和这篇介绍文章的 作者,正是胡适。 这时的胡适,在《每周评论》上和李大钊进行着“问题与主义”的论争。这次论争,标 志着五四新文化运动内部开始分化。论争双方的主要人物都是毛泽东所敬重的,对这场论争 的实质,他似乎一时还不能完全了解。从根本上说,他一向看重要探求事物的“本原”或 “大本大原”,不能只是枝节地去解决问题。他当时写道:“问题之研究,须以学理为根 据。因此在各种问题研究之先,须为各种主义之研究。”①他又是注重实际的,所以并不忽 视对种种具体社会问题的研究。 毛泽东听过胡适关于实验主义的讲演,曾把实验主义列为近代思想变革的标志之一。他 计划筹组一个问题研究会,并起草了一个章程,于九月一日发向各地,邓中夏还把它发表在 《北京大学日刊》上。这个《章程》提出了需要研究的七十一项问题,涉及政治、经济、历 史、国际、技术等许多方面。恰在这时,长沙一个叫赵五贞的女学生不满父母包办婚姻,在 花轿里割颈自杀,轰动了社会。毛泽东立即抓住这个事件,让刚刚加入新民学会的周南女校 学生李思安等去调查,于十一月十六日至二十八日在《大公报》上连续发表九篇文章,对封 建婚姻制度、妇女解放的问题做了一番扎扎实实的分析研究,激励人们奋起反抗黑暗的封建 社会。 社会主义,在五四运动后期已逐步成为进步思想界的主流。但当时人们眼中的社会主 义,既有马克思主义,也有无政府主义,如克鲁泡特金的互助论,日本武者小路实笃的新村 主义,俄国托尔斯泰的泛劳动主义,流行于北美的工读主义等等。它们实际上是小资产阶级 空想社会主义的混合物。一切都在讨论和试验之中,毛泽东也在比较和试验之中。在当时诸 种思潮中,无政府主义一度占据优势。因为它在中国这块小资产阶级的汪洋大海中具有更广 泛的社会基础,同时比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也占先了一步。在我国早期的共产主义的知识分子 中,许多人都一度倾向于无政府主义。 无政府主义是毛泽东走上科学社会主义的旅程中经历过的一个中间环节。 一年前,一九一八年六月毛泽东从一师毕业后,就曾偕同蔡和森、张昆弟等人,寄居岳 麓书院半学斋湖南大学筹备处,踏遍岳麓山的各个乡村,想建立一个半工半读、平等友爱的 新村。他们在这里自学,相互讨论改造社会的问题,自己挑水拾柴,用蚕豆拌和大米煮着 吃。这一实验,很快因组织赴法勤工俭学的事情中断了。 到北京后,毛泽东又读了一些无政府主义的小册子。一九一九年三月,周作人在《新青 年》上发表《日本的新村》,说新村“实在是一种切实可行的理想”。接着,北京大学的王 光祈等又组成三个类似新村的“工读互助团”,试图用这种和平的、以典型示范的方式来创 建新生活和新社会。这些,在青年中产生了相当广泛的影响。初到北京的毛泽东也受到它的 感染。 他回到湖南后,虽然一直忙于学生运动和办刊物,但仍草拟了一个颇为详细的“新村” 建设计划,作为他改造社会的一种构想。一九一九年十二月一日,他把其中的《学生之工 作》一章公开发表在《湖南教育月刊》上。 毛泽东是这样来设计他的理想社会蓝图的:创造新学校,实行新教育,让学生们在农村 半工半读;再由这些新学生,创造新家庭,把若干个新家庭合在一起,就可创造一种新社 会;在这个社会里,设立公共育儿院,公共蒙养院,公共学校,公共图书馆,公共银行,公 共农场,公共工厂,公共剧院,公共病院,公园,博物馆等等;以后,把这些一个个的新社 会连成一片,国家便可以逐渐地从根本上改造成一个大的理想的新村。他在这篇文章中写 道:“今不敢言‘模范国’、‘模范都’、‘模范地方’,若‘模范村’则诚陈义不高,简 而易行者矣。”①这种主张同他在《湘江评论》上提倡的“无血革命”是一脉相承的。毛泽 东认为,岳麓山一带,是实施新村建设的最适宜之处。他把《学生之工作》公开发表出来, 目的是希望得到社会的关注。 毛泽东这个建设新村的梦想还没有来得及尝试付诸实施,就被现实生活中极其紧迫的驱 逐张敬尧的斗争打断了。这是客观环境迫使他这样做的。 张敬尧是皖系军阀,一九一八年三月率北洋军进入湖南就任督军。主政湘事期间,作恶 多端。如:纵兵劫抢,滥发纸币,盗押矿产,强种鸦片,钳制舆论,勒索军饷,伪造选举等 等,五四运动爆发后,始终敌视湖南人民的爱国运动。“张毒不除,湖南无望”,湖南人民 从心底发出了反抗的呼声。 毛泽东正从事教育工作和舆论鼓吹,张敬尧却蛮横地摧残教育并封禁了《湘江评论》。 这些,也不能不给予毛泽东强烈的刺激,使他难以平静下来。当八月中旬张敬尧强迫解散学 联时,他就开始考虑进行一场驱张运动。九月中旬,毛泽东在商专召集原学联干部酝酿驱张 问题,指出北洋军阀内部直、皖两系内讧是驱张的大好时机,湖南学生要做驱张运动的主 力,尽可能策动教员和新闻界人士支援。他明确地把驱张运动视为爱国运动的继续和深入。 十二月二日,重新恢复的湖南学联联络各界代表在教育会坪举行第二次焚毁日货示威大 会,遭到张敬尧军队的武力镇压。这一事件更激怒了湖南人民。毛泽东连续两天参加长沙各 界教职员代表和学生代表的会议。六日,学联公开发表驱张宣言,长沙中等以上学校学生决 定一致罢课。一场声势浩大的驱张运动就这样正式开始了。 这是毛泽东独当一面地发动起来的第一次有广泛社会影响的政治运动。他以小学教师的 身分成为这场驱张运动的主要领导人。在长沙各校总罢课的同一天,派出驱张代表团,分赴 北京、衡阳、常德、郴州、广州、上海等处请愿联络。 一九一九年十二月十八日,毛泽东率领赴京的驱张代表团到达北京,住在北长街一个叫 福佑寺的喇嘛庙里。这是他的第二次北京之行。 到京后,经与各方协商,组成了“旅京湖南各界联合会”及“旅京湘人驱张各界委员 会”。毛泽东很注重新闻舆论的力量,又成立了平民通讯社,自任社长,起草发出大量驱张 的稿件、呈文、通电、宣言,分送京、津、沪、汉各报发表。 为了要求撤惩张敬尧,代表团在京先后进行过七次请愿活动。毛泽东还作为请愿代表, 义正词严地向北洋政府国务总理靳云鹏提出了驱张要求。 毛泽东的名字频频出现在报上各种驱张通电和新闻里。他的社会活动能力和政治才干越 来越引人注意。日益病重的杨昌济特地致信当时任广州军政府秘书长、南北议和代表的章士 钊,推荐毛泽东和蔡和森,说:吾郑重语君,二子海内人才,前程远大,君不言救国则已, 救国必先重二子。 可惜,毛泽东的这位恩师不久就病逝了。毛泽东曾多次到医院探护杨昌济。杨昌济病逝 后,他到法源寺与杨开智、杨开慧兄妹一起守灵,并发起募捐,抚恤遗属,操办后事。一九 二○年一月二十二日,又同蔡元培、章士钊、杨度等联名在《北京大学日刊》发出《启 事》,公布杨昌济病逝的消息,介绍他的生平。 驱张运动发生了明显效果。张敬尧的罪行逐渐大白于天下。在各方一致声讨下,他的日 子越来越不好过。但最终迫使张氏溜出湖南的,靠的还是直系军队和湘军的武力威胁。已参 加国民党的谭延闿在南方政府的旗号下率湘军再入长沙。时间是一九二○年六月。 在一九二○年六月,新民学会会员易礼容从武昌给毛泽东写来一封信,认为包括驱张在 内的“这两年的运动,效力还不十分大”,今后“要预备充分的能力”,“锻炼一班好同 志”,才能实行自己的主张。毛泽东曾在这封信前加了一个按语,对自己倾全力投入的驱张 运动作了反思。他说:“驱张运动只是简单的反抗张敬尧这个太令人过意不下去的强权 者”,但驱张“也是达到根本改造的一种手段”①。 的确,第二次北京之行,是为着驱张而来。但毛泽东却是把驱张放到改造社会的整个方 案中去思考的。湖南究竟应该如何改造?中国究竟应该如何改造?新民学会应该向何处发 展?这些,都是盘旋在他脑际的大问题。 对新村式的改良,毛泽东仍保持着一定的热情。到北京后,他就和王光祈等发起的少年 中国学会取得联系,并正式加入了这个团体。一九二○年二月,他饶有兴趣地参观了王光祈 试办的女子工读互助团,并写信向长沙的新民学会做了介绍,说:“觉得很有趣味!但将来 的成绩怎样?还要看他们的能力和道德力如何,也许终究失败(男子组大概可说已经失败 了)”。②一种学理是否正确,最终要靠实践来检验。看来,毛泽东对工读互助运动,既喜 欢又茫然。他还需要继续观察它在实践中的效果。他曾到周作人的寓所,拜访这位中国新村 运动的倡导人。谈话内容,不见记载,但可以推想也是以“新村”为主要话题的。 驱张以后,湖南怎样建设?毛泽东起草了一份改良性质的《湖南建设问题条件商榷》, 于三月十二日寄给在京的老师黎锦熙,表示这些虽然是“枝枝节节的向老虎口里讨碎肉”, 不是“根本解决”的办法,但在中国如果连这样一些事也不去做,“便觉太不好意思了”。 驱张以后,一班志同道合的湖南进步青年做什么?毛泽东设想,自己邀上一些人,租一 所房子,办一个自修大学,试试看,在里面“实行共产的生活”①。 这个时候,毛泽东和李大钊接触更是频繁。他们多次讨论了赴俄留学和女子留学之事。 毛泽东在一九四九年进北平前,还在西柏坡这样讲到李大钊:“在他的帮助下,我才成为一 个马列主义者。”由于李大钊的影响,他对布尔什维克主义有了越来越浓厚的兴趣,很注意 报刊上发表的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文章,特别留心搜寻和阅读了那时能够找到的为数不多的中 文版马克思主义书籍。当时,和毛泽东交往甚密的邓中夏、何孟雄、罗章龙等举办的“亢慕 义斋”(意即共产主义小室),油印了刘仁静翻译的《共产党宣言》。一九二○年一月四日 下午,黎锦熙到北长街九十九号福佑寺平民通讯社会晤毛泽东,在他工作的香案上便看到一 本《共产党宣言》,还有一堆关于社会主义的新书刊。他二月间给在湖南的陶毅的信中说: “即我,历来狠懵懂,狠不成材,也狠少研究。这一次出游,观察多方面情形,会晤得一些 人,思索得一些事,觉得这几种问题,狠有研究的价值。”三月十日下午,毛泽东又前往黎 锦熙住处长谈到深夜,讨论改造中国究竟应该选择哪一种社会主义的问题,黎锦熙也主张中 国的问题应该从“根本解决”下手。 毛泽东的思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对问题如果不经过自己的深思熟虑和透彻了解,他 是不肯轻易地作出判断的。问题越重要,就越是如此。他觉得,自己对于“种种主义,种种 学说,都还没有得到一个比较明了的概念”①。通过驱张运动的实践,再加上对马克思主义 的进一步了解,他意识到,“好多人讲改造,却只是空泛的一个目标。究竟要改造到哪一步 田地(即终极目的)?用什么方法达到?……这些问题,有详细研究的却很少”。自己也一 样,未曾详细研究,因此如同“睡在鼓里”②。 然而,这时的毛泽东,似乎一时还不愿去做“详细研究”。他历来不是一个只从书本里 寻求真理的人,再加上他“脑子不能入静”③,更想做的还是在他看来更现实的一些具体事 情。一九二○年四月一日,“湖南改造促成会”在上海成立。这是一个寻求如何改造和建设 湖南的群众性政治团体。由彭璜、毛泽东等新民学会会员发起,由旅沪的一些新闻界、教育 界人士组成。毛泽东决定到上海,同彭璜率领的驱张代表团会合,商讨下一步的行动计划。 同时,萧三等第二批赴法勤工俭学的会员也将要从上海启程,可以乘便送行。 四月十一日,毛泽东离京赴上海。中途,他特意下车去游览了孔子的故乡——曲阜,还 登了泰山。对孔子这一位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人,他仍怀着一种特殊的感情。 二十五天后,五月五日,毛泽东一行到达上海,住在哈同路民厚南里二十九号(今安义 路六十三号)。这时,新民学会从北京、长沙、天津到上海的会员达十二人。五月八日,由 毛泽东主持,在半淞园开了一天会,送别赴法会友,同时讨论了会务。讨论中得出的主要结 论是:“学会态度:潜在切实,不务虚荣,不出风头”。“润之主张……会友各个向各方面 去创造各样的事”。①五四时期,不少讲新思潮的青年,常常耳食了些新名词,立刻生吞活 剥,虚骄浮躁地大发种种议论。新民学会这次讨论会强调“潜在切实”,正是有感而发。大 家还议定了介绍新会友的四个条件:纯洁、诚恳、奋斗、服从真理。“这日的送别会,完全 变成一个讨论会了。天晚,继之以灯。但各人还觉得有许多话没有说完。”②五月十一日, 在沪会友送别了萧三等六人。毛泽东还想试一试他一度醉心的工读互助生活,和彭璜、张文 亮几个人在民厚南里租了几间房子,实验过互助工读团的生活。他们共同做工,共同读书, 有饭同吃,有衣同穿。毛泽东担任洗衣服和送报纸的工作。经过亲身实践,他很快察觉这种 团体生活中难以克服的弊端,立刻写信告诉北京的黎锦熙,“工读团殊无把握,决将发起者 停止。”①上海之行的主要目的是商讨湖南建设问题。毛泽东同彭璜等几经讨论,草拟了 《湖南人民自决宣言》,在上海的《天问》周刊及《时事新报》发表。六月十一日,湘人痛 恨的张敬尧被逐出长沙,湖南政局发生重大变化。如何在湖南建设民治这个新问题,立刻提 到湖南人的面前。十四日,毛泽东将原先写好的《湖南改造促成会发起宣言》发表于上海 《申报》。这个月内,毛泽东还接连在上海《时事新报》上发表《湖南人再进一步》、《湘 人为人格而战》、《湖南改造促成会复曾毅书》等文章,阐明他的主张。毛泽东深深感到, 张敬尧走了,还会有新的张敬尧回来。根除的办法是废除督军,裁减兵员以“推倒武力”统 治;以银行民办、教育独立、自治建设及保障人民权利等,达到“实行民治”的目的。这样 做的先决条件,是“湖南的事,应由全体湖南人民自决之”。他认为,一省一省的问题解决 了,将来合起来便可以得到全国问题的总解决。 陈独秀这时也在上海,正同李达、李汉俊等筹组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毛泽东向陈独秀谈 了“湖南改造促成会”的一些计划,征求意见。谈话中,自然也谈到马克思主义的问题。毛 泽东后来回忆说:“他对我的影响也许超过其他任何人。”“陈独秀谈他自己的信仰的那些 话,在我一生中可能是关键性的这个时期,对我产生了深刻的印象。”①在他“一生中可能 是关键性的这个时期”,和南陈北李这两位当时中国思想界的巨人相继晤谈,可说是毛泽东 第二次离开湖南的巨大收获。他又要回湖南了,他这时的事业还在湖南。 六月二十六日,张敬尧军队全部撤出湖南省境。在外从事驱张活动的湘籍人士相继回到 长沙。七月七日,毛泽东经武汉返回后,应聘担任第一师范附属小学的主事(校长),不 久,又被聘为第一师范的国文教员兼一个班的级任(班主任)。这时,他的心情是愉快的。 回湘后,毛泽东就着手办两件大事,一件是关于当前的,一件是关于长远的。 关于长远的,他着力于新文化、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把眼光主要地转向俄国。还 在北京的时候,毛泽东便两次写信告诉长沙的新民学会会员,表示自己不打算到法国勤工俭 学,而准备“往俄”。“何叔衡想留法,我劝他不必留法,不如留俄。”毛泽东还准备在两 三年后组织一个“留俄队”,他说:“我为这件事,脑子里装满了愉快和希望,所以我特地 告诉你”。②为什么想要去俄国呢?因为“俄国是世界第一个文86毛泽东传(1893- 1949) ① ②毛泽东致陶毅信,1920年2月。 埃德加·斯诺著,董乐山译:《西行漫记》,三联书店1979年版,第130、13 3页。 84 明国”①。 回到长沙,毛泽东抓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同易礼容等创办文化书社。七月三十一日,湖 南《大公报》发表毛泽东起草的《文化书社缘起》,宣称:“湖南人现在脑子饥荒实在过于 肚子饥荒,青年人尤其嗷嗷待哺。文化书社愿以最迅速、最简便的方法,介绍中外各种最新 书报杂志,以充青年及全体湖南人新研究的材料。”文化书社所面对的工作对象,比新村和 自修大学时要广得多。他当时说的新思想、新文化,也不再是宽泛的“新思潮”。他说: “不但湖南,全中国一样尚没有新文化。全世界一样尚没有新文化。一枝新文化小花,发现 在北冰洋岸的俄罗斯。”可以看出,他已经把中国和世界的希望开始寄托在马克思主义指引 下的俄国十月革命的榜样上。 他们租了长沙潮宗街湘雅医学专门学校的三间房子,作为文化书社的社址,还请刚刚就 任湖南督军的谭延闿写了招牌。毛泽东以“特别交涉员”的身分,多方筹借资金,努力扩大 营业范围,先后和省外六七十个单位发生业务往来。文化书社经营的书刊,如《新俄国之研 究》、《劳农政府与中国》、《马克思资本论入门》、《社会主义史》等译著,以及上海共 产主义小组编辑的刊物《劳动界》,都体现了毛泽东追求的“新文化”的希望之光。这些书 刊都很畅销,社里总是供不应求,反映出当时湖南社会中对介绍新思潮的出版物的迫切需 求。文化书社社址,后来事实上也成了湖南共产主义小组对内对外的秘密联络机关。 创办文化书社后,毛泽东又和方维夏、彭璜、何叔衡等筹组了湖南俄罗斯研究会。八月 二十二日,筹备会议在长沙县知事公署举行,确定以“研究俄罗斯一切事情为宗旨”。具体 工作安排是发行《俄罗斯丛刊》,派人赴俄实地考察,提倡赴俄勤工俭学。九月十五日,湖 南俄罗斯研究会在文化书社正式成立,毛泽东被推为书记干事。经毛泽东推荐,湖南《大公 报》连续转载了上海《共产党》月刊上的一批重要文章,如《俄国共产党的历史》、《列宁 的历史》、《劳农制度研究》等,在青年中产生广泛影响。俄罗斯研究会还先后介绍了刘少 奇、任弼时、萧劲光等十六名进步青年到上海外国语学校学习俄语,然后赴俄国留学。 关于当前的,是和驱张运动一脉相承而来的湖南自治运动。这是毛泽东回长沙后投入的 第二件大事。 当时的中国,北洋军阀政府腐败而又专横,打着“武力统一”的旗号,连年发动对南方 的征伐战争,许多人自然把希望寄托在地方自治或联省自治上面。李大钊、陈独秀等也曾表 示赞同。李大钊甚至说过:“依我看来,非行联治主义,不能改造中国。”①这种流行的政 治主张对毛泽东的影响是不小的。在北京,他就同罗章龙讨论过,想把湖南搞成中国的先进 地区,就像西方古希腊的斯巴达、德国的普鲁士那样。②07毛泽东传(1893-194 9) ① ②罗章龙:《回忆新民学会(从湖南到北京)》(1979年5月),《新民学会资 料》,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520页。李大钊:《联治主义与世界组织》,《新 潮》第1卷第2号。86 从上海回湖南后,尽管他已向马克思主义急速转变,但对社会改良的手段仍抱有某些期 望。不在实践中尝试一下,人们是很难轻易放弃自己选择过的思想武器的。 毛泽东回到湖南后,曾在七月九日给胡适的信中兴奋地说:“湘自张去,气象一新,教 育界颇有蓬勃之象。”七月二十二日,新任湖南督军的谭延闿发表了被称为各省自治运动 “嚆矢”的“祃电”,声称将采取“湖南自治”、“还政于民”的政策。他的目的是笼络人 心,维护他还没有巩固的统治,抵制北洋军阀政府的再度干预。但湖南社会各界,由于长期 深受北洋军阀之苦,由于谭延闿当时打着反对北洋军阀的旗号,作出一些开明的姿态,再加 上毛泽东等此前对湖南自治的广泛宣传,许多人对谭的诺言寄予很大希望。各种社团和知识 界人士纷纷发表主张,提倡“民治主义”、“湖南自治”。 谭延闿发表“祃电”时,毛泽东正在韶山乡下休息。九月一日,他赶回长沙,立即参加 湖南自治的讨论。一个多月时间里,他个人或联名在长沙《大公报》和上海的报纸上连续发 表十四篇文章,系统地提出实现湖南自治的具体主张。 谭延闿宣布湖南自治,有意把“湘人治湘”和“湘人自治”相混淆,实质是想借湖南人 的家乡观念,为他们这批本省籍的官僚政客包办湖南政治开路。毛泽东提出,湖南人民要求 的,不是“湘人治湘”,而是“湘人自治”。因为“湘人治湘”是“把少数特殊人做治者, 把一般平民做被治者;把治者做主人,把被治者做奴隶。”①他要求把“湖南自治”搞成发 自下层的政治运动。他心目中的榜样是俄国,“俄国的政治全是俄国的工人农人在那里办 理”①。 湘人自治采取什么形式呢?毛泽东设想了一个“湖南共和国”的方案。他说:我们主张 “湖南国”的人,并不是一定要在字面上改一个名称,“只是要得到一种‘全自治’,而不 以仅仅得到‘半自治’为满足。”②他觉得实行全国总建设一时还完全无望,最好的办法是 “索性分裂去谋各省的分建设”,先和正处于混乱中的“大中国”脱钩,待十年二十年各国 “分建设”好了,再搞“彻底的总革命”③。“这实是进于总解决的一个紧要手段。”④毛 泽东号召湖南带个头,率先建立“湖南共和国”。他认为,湖南在驱张成功后,已经摆脱了 北洋军阀的统治,有可能率先这样去做。他设想:在这个国家里,废除军阀统治,建立以民 为主的真政府。自办银行,自置实业,自搞教育,健全县、乡自治机关,成立工会、农会, 保障人民集会、结社、言论、出版自由权利,等等。 毛泽东这种近乎惊世骇俗的构想是大胆的,但又是空想的。它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毛泽东 思想上还存在的内在矛盾:这个用来率先示范的“湖南共和国”其实近似一种放大了的“新 村”;由各种社会团体和各界人士联合起来,用舆论的力27毛泽东传(1893-194 9) ① ② ③ ④毛泽东致罗章龙的信,1920年11月25日。毛泽东:《湖南受中国之累以历史 及现状证明之》,长沙《大公报》1920年9月6日、7日。 毛泽东:《“全自治”与“半自治”》,长沙《大公报》1920年10月3日。 毛泽东:《释疑》,长沙《大公报》1920年9月27日。88 量来推动谭延闿实行湖南自治,又近似他在《湘江评论》创刊宣言中所鼓吹的“呼声革 命”。只要有机会,他都还想试一试。 湖南自治的舆论声势已成。毛泽东希望能进一步推动起一种实际的社会运动。与此同 时,谭延闿也担心呼声日高的自治运动发展下去后,他会控制不住,就匆忙地在九月十三日 召集“自治会议”,决定由省政府和省议会各推举若干人充任“湖南自治会”的起草员,来 草拟一部“省宪法”,然后召开制宪会议。毛泽东当然不能罢手。形势的发展,迫使他越来 越深地卷入到实际运动中去。 谭延闿官办自治的方案刚发表,毛泽东、彭璜和《大公报》主编龙兼公就动议搞一个民 办自治的文件。稿成后题为《由“湖南革命政府”召集“湖南人民宪法会议”制定“湖南宪 法”以建设“新湖南”之建议》。这个文件利用谭延闿原来所作的开明姿态,承认谭延闿为 首的湖南省政府“实在是一个革命政府”,认为在这“千载一时的机会”,由这个政府召开 人民宪法会议是比较现实的。同时提出:人民宪法会议代表,必须实行直接的平等的选举, 每五万人中产生一个。由人民宪法会议制定宪法,根据宪法产生正式的湖南议会、湖南政府 以及县、区、乡自治机关。至此,“新的湖南乃建设告成”。 这个文件于十月五日至六日在长沙《大公报》上公开发表,签名者达三百七十七人,几 天后增加到四百三十六人。毛泽东为实施这个文件多方筹划奔走。七日,他参加湖南学联召 开的省城各团体、各报馆代表联席会议,决定双十节举行自治运动游行请愿,推举龙兼公、 毛泽东起草《请愿书》。八日,他又出席省教育会召集的“第二次筹备自治运动之各界联系 会议”,到会代表四百三十六人,由毛泽东担任主席,详细讨论了宪法会议选举和组织法要 点,并推举方维夏等将讨论结果提交湖南省政府。 十月十日,长沙近两万群众冒着大雨上街游行。到达督军府门前时,彭璜等代表向谭延 闿递交了毛泽东起草的《请愿书》,要求迅速召开人民制宪会议。在省议会门前,出于对包 办“制宪”的不满,还有人扯下了省议会的旗帜。谭延闿接下了《请愿书》,但对所提各项 要求却在事后断然拒绝。十一月下旬取谭而代为湘军总司令的赵恒惕,更撕下开明的伪装。 他们知道毛泽东是这场运动的关键人物,便制造谣言,说是毛泽东扯下了省议会的旗帜,还 想捣毁省议会。警察厅随即把毛泽东召去诘问,想借此造成一种高压的恐怖气氛。毛泽东不 得不在《大公报》上登出《辩证函》,郑重声明:“无论何人,不得于我之身体及名誉有丝 毫侵犯。” 警察没有再采取什么行动。但一场以和平请愿方式进行的好似与虎谋皮的自治运动,也 从此一蹶不振,不了了之。 无情的事实迫使毛泽东冷静下来。他似乎也有些心力交瘁,告诉朋友,“我的生活实在 太劳了”①。十一月下旬,他决定离开省城休息些日子,到了江西萍乡。 在萍乡,毛泽东又从行动回到了思考。原来设想的路走不通了,必须另外开辟一条新 路。他一向是个善于从失败中吸取教训、能够在探索中不断扬弃那些不符合实际的想法的 人。 十一月二十五日,他在同一天给向警予、欧阳泽、罗章龙、李思安、张国基等新民学会 会员写了五封信。其中三封信的主要内容是总结湖南自治运动的失败教训。给向警予的信 说:“几个月来,已看透了。”并且从这个失败中得出结论:“政治改良一途,可谓绝无希 望。吾人惟有不理一切,另辟道路,另造环境一法。” 给李思安的信说:我们须“另造环境,长期的预备,精密的计划。实力养成了,效果自 然会见,倒不必和他们争一日的长短。”这个“他们”,自是指谭延闿、赵恒惕之流。给罗 章龙的信说:“要造成一种有势力的新空气”,新民学会须“变为主义的结合才好。主义譬 如一面旗子,旗子立起了,大家才有所指望,才知所趋赴”。 毛泽东总是扎扎实实地走自己的路。这是又一次的自我剖析和扬弃。事实的教训,使他 终于摆脱开对社会改良道路的最后一点幻想,使他更加义无反顾地走上革命的道路,下这个 决心实在是不容易的。一旦下定了决心,他再也没有回过头。 到十一月底,他还做完了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他把新民学会会员之间的往来通信,编 辑成两册,并在一些信件上写了提要或按语,在十二月间印制出来。这是对他和新民学会两 年多来思想探索的道路做了一个总结性的回顾。 毛泽东在《通信集》中一封讨论驱张运动和自治运动的信件上加写了一段重要的话: “这两种运动都只是应付目前环境的一种权宜之计,决不是我们的根本主张,我们的主张远 在这些运动之外。” 这些运动之外的“主张”是什么呢?毛泽东提出:新民学会要开始“从事于根本改造之 计划和组织,确立一个改造的基础,如蔡和森所主张的共产党。”①这时的蔡和森,正在法 国。自一九二○年五月上海半淞园会议之后,新民学会会员主要分在法国和长沙两地活动。 留法的会员到这年冬天已达到十八人。第一批赴法的蔡和森等已能阅读法文书刊,“猛看猛 译”了几十种革命书刊。这使他们接受马克思列宁主义比毛泽东等稍早一点,也更深一些。 上海半淞园会议要求法国会友定期会集,组织座谈。萧三把这个精神带了到法国。一九二○ 年七月五日至十日,法国的新民学会会员十五人,集中到巴黎附近的蒙达尔尼开会,通过以 “改造中国与世界”为学会方针。在如何进行改造的道路上,出现了以蔡和森为代表的激烈 派和以萧子升为代表的温和派的争论。会议委托蔡、萧二人将两种意见写信告诉国内的毛泽 东等。 萧子升的信写于八月初。他表示“颇不认俄式(马克思式)革命为正当,而倾向于无政 府(无强权)普鲁东式之新式革命”,这种革命从教育入手,“以教育为工具”。蔡和森的 信写于八月十三日。他明确提出中国必须走社会主义道路,而“阶级战争——无产阶级专 政”是实现“社会主义之必要方法”;党、工会、合作社和苏维埃是“无产阶级革命之四种 利器”;其中,党又是“革命运动的发动者、宣传者、先锋队、作战部”。针对中国的情 况,蔡和森说:“我认为先要组织党——共产党”,他希望毛泽东“在国内不可不早有所准 备”。 这两封信在路途上时,毛泽东正为自治运动忙得不可开交。他大约在十一月份看到它 们,这时正好已抛弃实行湖南自治的幻想。经过深思熟虑,毛泽东于十二月一日给蔡和森、 萧子升以及在法会友写了长达四千字的回信,对他们的不同意见作出明确的选择:“我于子 升、和笙(李维汉——引注)二兄的主张,不表同意。而于和森的主张,表示深切的赞 同。”他说明自己赞同革命道路的理由:因为温和改良的法子,实属“理论上说得通,事实 上做不到”。“历史上凡是专制主义者,或帝国主义者,或军国主义者,非等到人家来推 倒,决没有自己肯收场的。”“俄国式的革命,是无可如何的山穷水尽诸路皆走不通了的一 个变计,并不是有更好的方法弃而不采,单要采这个恐怖的方法。”这是他从无情的实际生 活中得出的结论。 萧子升随后于一九二○年十二月底回国,带来蔡和森于九月十六日写给毛泽东的长信。 信中详细阐述了成立共产党及其国际组织之必要,主张“明目张胆正式成立一个中国共产 党”。毛泽东于一九二一年一月二十一日复一短信说:“唯物史观是吾党哲学的根据”, “你这一封信见地极当,我没有一个字不赞成”。 毛泽东给蔡和森的回复,态度鲜明地表达了他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信仰。他说这 是“山穷水尽诸路皆走不通了的”最后选择,表明他两年多来经历了一条多么曲折的心路历 程啊!四十年后,他对英国元帅蒙哥马利说:“革命不是哪里想干不想干的问题,我最初就 没有想过干革命的问题。我那时当小学教员,当时也没有共产党,是因为形势所逼,不能不 干。”① 在表明这种态度时,毛泽东刚过完二十七岁的生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