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三次“围剿”
工农武装割据所以能在中国存在和发展,一个重要原因是国民党各派军阀之间不断发生 的分裂和战争,严重地削弱了他们的统治力量。一九三○年初,蒋介石的南京政府同控制华 北和西北的阎锡山、冯玉祥以及盘踞广西的李宗仁、张发奎等部的紧张关系已发展到剑拔弩 张的地步。经过近四个月的酝酿,终于爆发了规模空前的中原大战,双方投入的兵力达一百 万人。南方各省原来用以“进剿”红军的军队纷纷调离原地。国民党江西省政府主席鲁涤平 的嫡系部队是张辉瓒、谭道源两个师,其中的谭师以及张师一个旅就先后调往广东、河南作 战,到中原大战结束后才返回江西。国民党统治集团内部的这种严重分裂和战争,使红军和 革命根据地得到了迅猛发展的有利时机。 红军和革命根据地的发展,包括对长沙等中心城市的攻打,使国民党统治集团感到极大 震惊。到十月间,中原大战以蒋介石取得胜利而结束。他刚腾出手来,立刻掉头调集兵力向 红军和革命根据地发动大规模的“围剿”,中间几乎没有留下间隔。 这种“围剿”和以往有着明显的不同:过去一省的“进剿”和几省的“会剿”还只是局 部性的行动;这时的大规模“围剿”已成为南京政府统一指挥下的全局性行动。“围剿”的 重点是毛泽东、朱德指挥的红一方面军和以后发展成中央革命根据地的赣西南地区。 刚刚在中原大战中取得巨大胜利的蒋介石正处在兴高采烈、不可一世的时候。他调集了 十万大军投入第一次“围剿”,以为可以很快把红军荡平。十月二十八日,鲁涤平被任命兼 任第九路军总指挥。十一月二日,鲁涤平将江西境内的七个师又一个旅编成三路纵队,限五 天内集中,推进到袁水流域,以“长驱直入,分进合击”的战术,向赣西南革命根据地大举 进攻,企图在这里同红一方面军决战。 赣西南革命根据地,这时已在三十四个县建立了县苏维埃政府,拥有九座县城,根据地 内人口达二百多万,并已开展分田运动。分得土地的贫苦农民积极支持红军和苏维埃政府, 许多县、区、乡、村分别建立起赤卫军、赤卫纵队、赤卫大队和赤卫队。这就为红军提供了 得到民众全力支持的广阔战场和充分的回旋余地,是以往红军同国民党军队作战时还不曾有 过的。红一方面军主力当时所在的袁水流域处于根据地的前沿地区。 罗坊会议确定的“诱敌深入”的方针,就是当优势强敌扑来时,红军先向根据地内退 却,避开不利于红军的决战,以保存实力,然后依靠根据地内的民众支持和有利地形,在运 动中发现和造成敌军的弱点,集中兵力,待机破敌。这是在敌强我弱的现实状况下的正确作 战方针。但要使这个正确方针为大家所接受却并不容易。一部分干部受到“左”倾冒险主义 的“进攻路线”的影响,不肯承认敌强我弱的现实,一味只讲进攻,把退却看作“保守路 线”。一些地方干部更担心退却会使民众的“坛坛罐罐”被打烂。这是罗坊会议期间在这个 问题上发生严重争论的原因所在。 当时在红四军担任团政治委员的刘亚楼回忆说:“为了向红军指战员和地方干部、群众 讲清这个道理,毛泽东同志作了深入艰苦的教育、说服工作,大会讲、小会说,条分缕析, 晓以利害,着重说明‘弱军要战胜强军,是不能不讲求阵地这个条件的’。毛泽东同志用许 多通俗易懂的比喻,生动地解释了‘将欲取之必先与之’的道理。他指出:‘只有丧失才能 不丧失’;‘不在一部分人民家中一时地打烂些坛坛罐罐,就要使全体人民长期地打烂坛坛 罐罐’。最后,这个正确的作战方针终于被大家认识和接受了,这就保证我们掌握了反‘围 剿’战争的胜算。”① “诱敌深入”的方针确定后,毛泽东、朱德指挥已转移到赣江以东的红一方面军主力渐 次向根据地中部的东固、龙冈一带山区退却。十二月一日,到达宁都西北部的黄陂、小布地 区,积极进行反攻的准备。同月十二日,由于肃反中的错误而发生富田事变,红二十军部分 领导人脱离红一方面军总前委的领导,将该军开往赣江以西。十五日,红一方面军主力又转 移到平田、安福、砍柴岗地区隐蔽集中。 鲁涤平指挥的三路纵队到达袁水流域后,才知道红一方面军主力已经转移,扑了个空, 立刻把张辉瓒、谭道源两个纵队调到赣江以东进攻,仍不知道红军主力所在而接连扑空。十 二月上旬,蒋介石到南昌,任命鲁涤平兼任陆海空军总司令、南昌行营主任,指挥各路兵力 继续向根据地中部地区推进。但国民党军队一进入根据地内,就陷入困境,在这一带人烟稀 少、交通不便的山区中,既找不到向导,又找不到粮食,不得不等待后方补给接上后再前 进,处处耳目闭塞,对红军的行动一无所知。 红军却以逸待劳,消息灵便,对国民党军队的一举一动了如指掌。毛泽东随红一方面军 总部到达黄陂后,在十二月上旬主持召开总前委扩大会议,讨论反“围剿”的作战方案。大 家认为,“进剿”敌军虽有十万,但都不是蒋介石的嫡系部队。其中,张辉瓒第十八师和谭 道源第五十师是鲁涤平的嫡系,也是这次“围剿”的主力军,如果消灭这两个师,这次“围 剿”便可基本打破。张、谭两师各约一万四千人,而红一方面军有四万余人,如果一次打对 方一个师可占绝对优势,取得胜利是有把握的。 为了动员根据地广大军民充满信心地迎接即将到来的战斗,总前委和方面军总部将毛泽 东在黄陂会上的发言《八个大胜利的条件》作为反“围剿”的宣传材料印发。十二月二十五 日,又在小布召开盛大的誓师大会。毛泽东为大会写了一副对联:“敌进我退,敌驻我扰, 敌疲我打,敌退我追,游击战里操胜算;大步进退,诱敌深入,集中兵力,各个击破,运动 战中歼敌人。”①会上,他以这副对联为题,具体生动地解释了“诱敌深入”的必要和好 处。他还分析了敌必败、我必胜的六个条件:一、苏区军民一致,人民积极援助红军,这是 最重要的条件;二、红军可以主动选择最有利的作战阵地,设下陷阱,把敌人关在里面打; 三、红军集中了优势兵力,可以一部分一部分地歼灭敌人,一口一口地把敌人吃掉;四、可 以发现敌人的薄弱部分,拣弱的打;五、可以把敌人拖得精疲力尽,然后再打;六、可以造 成敌人的过失,乘敌之隙,加以打击。这些分析,大大增强了苏区军民反“围剿”的决心和 取胜的信心。 毛泽东十分重视“慎重初战”的问题,一定要在有充分把握的情况下才打。打击的目 标,最初选的是离红军隐蔽处最近的谭道源师。十二月二十七日和二十八日,红一方面军主 力接连两次冒着严寒在谭师将要开到的小布地区设伏,准备出其不意地将该师歼灭于运动之 中,但因谭道源不敢孤军深入而没有打成。红军立刻撤出阵地,继续忍耐待机。夜里,毛泽 东和朱德一起商议作战行动时说:“机会总是要来的,我们还得耐心地等一等。”②就在二 十八日那天,鲁涤平命令所属各师向红军发动总攻击。一向骄横的第一纵队司令兼第十八师 师长张辉瓒得知红军内部发生“富田事变”,以为正是大举进攻的好时机,立972十二、 打破三次“围剿” ① ②吴吉清:《在毛主席身边的日子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10月版,第3 8、41页。 《郭化若回忆录》,军事科学出版社1995年3月版,第48页。295 即出动,把第五十四旅留守东固后方,亲率师部和第五十二旅、第五十三旅,在第二十 八师一个旅的配合下,向龙冈推进。 龙冈接近红军主力集中的地方,群山环抱,中间是狭长的盆地,当地群众又能帮助封锁 消息,是红军设伏的好场所。张师出动的当晚,毛泽东、朱德向全军下达命令:“张辉瓒部 经善和、藤田到达潭头,现向上固、龙冈推进中。”“方面军决定改换目标,横扫在我左翼 当前之敌。”①第二天晚八时,毛泽东、朱德乘张师刚刚进占龙冈、孤军深入、立足未稳的 机会,下达攻击命令。 十二月三十日凌晨,细雨浓雾。毛泽东、朱德步上龙冈、君埠之间的黄竹岭临时指挥 所。毛泽东对朱德说:“总司令,你看,真是‘天助我也!’三国时,诸葛亮借东风大破敌 兵;今天,我们乘晨雾全歼顽敌啊!”②张辉瓒率部由龙冈向五门岭推进,刚进入狭窄山路 时,突然遭到预先在这里设伏的红军居高临下的猛烈袭击,退路又被切断。战斗从上午十时 开始,激战到下午六时。由于红军集中了兵力,四面包围,以主力从敌军侧后攻击,全歼了 第十八师师部和两个旅近一万人,活捉张辉瓒。 这是一次巨大的胜利。毛泽东以十分兴奋的心情,写下了脍炙人口的《渔家傲》。它的 前半阕是:082毛泽东传(1893-1949) ① ②吴吉清:《在毛主席身边的日子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10月版,第3 8、41页。 朱德、毛泽东命令,1930年12月28日。296 万木霜天红烂漫,天兵怒气冲霄汉。雾满龙冈千嶂暗,齐声唤,前头捉了张辉瓒。 红一方面军乘胜挥师向东,抄近路,翻过一座高山,直取谭道源部第五十师。一九三一 年一月三日晨,红军进抵东韶附近,向第五十师发起攻击,经过激烈战斗,共歼该师三千多 人。其他各路国民党军队仓皇退走。 在五天内,红一方面军连续打了龙冈、东韶两个大胜仗,共歼“围剿”军一个半师一万 五千多人,缴枪一万二千余支,胜利地打破了国民党军队的第一次“围剿”。 龙冈战斗结束后,鲁涤平立刻向蒋介石报告战况,其中有“龙冈一役,十八师片甲不 还”之语。蒋介石回电说:“十八师失败,是乃事之当然,不足为怪。我兄每闻共党,便张 皇失措,何胆小乃尔!使为共党闻之,岂不为之所窃笑乎?吉安为赣中重镇,望严督固守, 只许前进,不许后退。”①毛泽东、朱德在返回小布途中,接见了这次战斗中解放过来的原 来国民党军队的无线电台人员王诤、刘寅等人,欢迎他们参加红军,建立了红一方面军无线 电队,由王诤任队长、冯文彬任政治委员,为开展无线电侦察,准确掌握敌军动向提供了条 件,对以后多次反“围剿”作战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第一次反“围剿”战争取得的胜利,是中国红军建立三年以来对国民党军队取得的最巨 大的胜利,在全国引起强烈震动。二月间,中共中央政治局通过的《给中国红军及各级党部 训令》中说:“红军一、三集团军与江西劳动群众,在苏维埃政权之下的一致行动,得到了 出人意外的结果,他们在伟大的中国革命发展史上,已经写上了新的光荣的一页。”①毛泽 东清醒地估计到,蒋介石遭到这次打击后决不会就此罢手,一定会发动新的大规模进攻,因 此,立刻抓紧战备,特别是发动根据地广大军民进行迎击新的“围剿”的准备。红一方面军 经过两个多月的攻势作战,先后占领广昌、石城、瑞金等县城;在几县交界处摧毁了不少地 主豪绅武装的土围子,巩固和扩大了根据地,健全区、乡苏维埃政权和党团组织;恢复并发 展了地方武装;并在根据地各县境内大力发动群众,打土豪,分田地,筹集给养和经费。红 一方面军还总结第一次反“围剿”的作战经验,开展有针对性的军事训练和政治教育。这些 部署,为打破新的“围剿”奠定了可靠的基础。 第一次大规模“围剿”的失败,使蒋介石感到震惊。二月初,他派军政部长何应钦兼任 南昌行营主任,统一指挥湘、鄂、赣、闽四省“围剿”部队。四月初,调集十八个师另三个 旅共二十万人,投入的兵力比第一次增加了一倍。同时,鉴于第一次惨败的教训,在作战方 式上也有很大变化,“以厚集兵力、严密包围及取缓进为要旨”,以“稳扎稳打、步步为 营”为作战方针,从江西吉安到福建建宁构成东西八百里的弧形战线,分四路向中央革命根 据地步步推进。“他们在这一大包围的布置之下,行动上是非常稳重的,步步为营,稳扎稳 打,特别的防备冒进深入,被我们各个击破,他们每日进展只五里、十里或廿里。并且在大 队前进的先一日必用几营或一团去游击一次,侦察详细后才进,并且到达了一个地方,即马 上建筑强固的工事,并召回地主豪绅组织善后委员会组织民团,这是敌人对二次战争的策略 与布置。”①依据“围剿”军的前进态势,三月下旬,毛泽东、朱德发布红一方面军脱离同 敌军接触、南移整训和筹款的命令,率领红一方面军主力三万多人从根据地北部边缘后撤到 广昌、宁都、瑞金一带。毛泽东随方面军总部移驻宁都县的青塘。 这时,苏区的领导机构已有了变化。一月十五日,根据中共中央的决定,在宁都小布成 立中共苏区中央局,项英任代理书记,毛泽东、朱德、曾山为委员;并成立以项英为主席的 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朱德、毛泽东担任副主席(毛兼任政治部主任);同时撤销中共红一 方面军总前委和中国工农革命委员会。“项英当时虽然是苏区中央局代理书记,但由于他刚 从上海来此不久,又不大懂得军事指挥,缺乏对敌作战经验,所以,在当时作战指挥上,毛 泽东仍然能够起主要作用。”② 三月十八日,项英主持召开中共苏区中央局第一次扩大382十二、打破三次“围剿” ① ②《黄克诚回忆录》(上),解放军出版社1989年4月版,第143页。 欧阳钦:《中央苏维埃区域报告》,1931年9月3日。299 会议。会上,有人认为敌军有二十万人,红军只有三万多人,双方力量悬殊,主张红一 方面军撤离根据地,另寻出路;毛泽东坚决反对这种主张,认为凭借根据地内的有利条件, 一定能打破国民党军队的“围剿”。这次讨论没有取得结果,未能就第二次反“围剿”的战 略方针作出决定。 四月上旬,任弼时、王稼祥、顾作霖组成的中央代表团到达中央革命根据地,随后转到 宁都青塘,参加苏区中央局的领导工作。十七日,苏区中央局第一次扩大会议继续在青塘举 行。会议听取了中央代表团传达中共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在所作的决议中基本肯定了毛泽东 为书记的红四军前委的工作,认为:在汀州会议以前,四军前委“路线是一般正确的,是执 行中国党六次大会的正确路线的”,“坚决的执行土地革命来争取群众”,“贡献了土地问 题许多宝贵的经验”;对红军建设有了正确的了解,“建立了红军的整个制度,如建立党的 领导,建立政治委员制度,建立士兵委员会,建立军需制度和筹款路线,特别是建立做群众 工作的路线等”。同时又认为,前委“采取了冒险路线,去向大城市冒进”等。①在国民党 军队重兵压境的情况下,最紧迫的问题还是要确定第二次反“围剿”的战略方针。会上存在 严重的意见分歧。苏区中央局代书记项英等许多人仍认为,敌我力量悬殊,敌军的严密包围 难以打破,并抓住中央三月二日指示信中“为着保全红军实力(基本力量),遇必要时可以 抛弃旧的与组织新的苏维埃区域”那句话,主张将红军主力转移到根据地以外去。还有些人 主张“分兵退敌”,认为这样做“一则可以使敌人包围落空,一则目标转移,可以退敌”。 毛泽东反对这两种主张,继续坚持依托根据地的有利条件,就地诱敌深入,依靠根据地内的 军民来击破敌军的“围剿”,并力主集中兵力,指出分兵不但不能退敌,反而会给红军带来 更大的困难。他的意见只得到朱德、谭震林等人支持,在会上处于少数地位。因此,他便提 议扩大会议范围,来讨论这个至关重要的战略方针问题。这个提议被接受了。第一方面军参 谋长朱云卿走出会场时担心地说:“大敌当前,中央局这样不统一,可不是件好事啊。”① 扩大会议的参加者,除中央局成员外,包括各军的军长、政委,有时还有参谋长和政治部主 任。毛泽东在发言中分析了敌我形势,指出红军打破国民党军队这次“围剿”的条件比第一 次反“围剿”还要好,胜利的可能性更大。会上,许多红军高级干部发言,坚决主张在根据 地内打破敌军的第二次“围剿”。周以栗依据创建苏区的实际经验,批判了“山沟沟里没有 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看法,提出毛泽东等从实际出发,对具体情况作具体分析,创立革命根 据地,指挥红军打胜仗,就是实践的马克思主义!赣西南和闽西特委负责人也坚决不同意主 力红军退出根据地。这样,毛泽东等的意见由少数变成了多数。 打不打的问题解决后,紧接着就是反攻从哪里开始的问题,会上又发生了争论。有些人 主张先打在兴国的蒋光鼐、蔡廷锴的第十九路军,认为打垮十九路军便于红军的发展,可以 伸开两手到湘南到赣南。苏区中央局秘书欧阳钦不久后给中央的报告中写道:“这时泽东同 志意见认为在进攻我们的人中,蒋蔡比较是强有力的,在历史上未曾打过败仗,曾经在湘南 把张发奎打得落花流水,我们现在主要的是择敌人弱点打破,打蒋蔡没有绝对胜利的把握, 我们应打王金钰这路,因为这路敌人既弱且地势群众都好。”①他还指出,从富田地区的王 金钰部打起,向东横扫,可以在闽赣交界的建宁一带扩大根据地,征集资财,便于打破下一 次“围剿”。如果由东向西打去,则限于赣江,战局结束后没有发展余地。若打完再东转, 又劳师费时。会议经过讨论,采纳了毛泽东提出的作战方针。“关于先打弱敌还是先打强敌 的问题,毛泽东同志在会后闲谈时曾说:他们不懂得在战略上也先打弱敌的道理,是古已有 之的。《管子》中说:‘故凡用兵者,攻坚则韧,乘瑕则神。攻坚则瑕者坚,乘瑕则坚者 瑕。’(《管子·制分》)。不是古人早已讲过了的吗?”“但他在争论中不用这些,而是 从实际情况出发,说服了大家。”②这个正确决策,对整个战役的胜利发展具有决定性的意 义。 会议一结束,毛泽东、朱德立刻在四月十九日签发命令:“目前敌军的行动似以宁都为 目标,步步为营地向我军前进”;本方面军“决心以极迅速行动首先消灭王金钰敌军,转向 敌682毛泽东传(1893-1949) ① ②《郭化若回忆录》,军事科学出版社1995年3月版,第64页。欧阳钦:《中央 苏维埃区域报告》,1931年9月3日。302 303 军围攻线后方与敌军作战,务期各个消灭敌军,完成本军任务”。①部队在龙冈一带集 中完毕后,又向西推进二十公里,在群众条件和地形都十分良好的东固地区逼敌而居,沉着 地埋伏了二十五天,隐蔽待机。 毛泽东在龙冈时,同中央代表团的王稼祥进行深谈,详细叙述了红一方面军的斗争历史 和当时争论的问题,并向他提供了便于了解这些历史状况的许多文件。王稼祥理解了毛泽东 的主张,并在不少问题上给予支持。四月三十日,苏区中央局在东固又一次讨论反“围剿” 问题。参加这次会议的欧阳钦给中央的报告中写道:“对策略的问题又提出来讨论,由泽东 同志先报告。这一次讨论的精神则完全转变了,认为目前全国革命是高涨的,我们应取积极 进攻策略。敌人包围我们的军事力量虽多,但有许多弱点,如在包围的军阀与军阀不一致, 指挥不统一;他们军官与兵士中间不一致,兵士不愿打红军;没有群众条件,地势不熟,给 养运输非常困难。我们在军事力量的对比上,虽然很小,但我们有几个优点:第一红军好, 此时士兵群众斗争情绪非常之高,干部非常热烈,红军上下一致的团结力非常坚强,大家都 是磨拳擦掌的要打。第二群众好,群众得到了土地革命的利益,又被敌人的摧残,斗争情绪 当然好,对红军是极端拥护。第三是地势好,我们对于这带地势都非常熟悉,我们可以占领 优越的地势以进攻敌人。现在敌人有这多弱点,我们有这多优点,我们是可以以少胜众的。 在历史上以少胜众的事实很多,革命的军队要能以少胜众。所以当时最后决定的策略是: ‘坚决的进攻,艰苦的奋斗,长期的作战,以消灭敌人’。并且承认过去的‘分兵’的策略 是机会主义。”① 这一策略决定后,根据地军民一齐动员。红军中各军都召开誓师大会,并利用五一节的 群众大会进行宣传鼓动。中革军委总政治部按照毛泽东几次讲话的精神,向全体军民印发了 《第二次大战的八大胜利的条件》的文件。 三万多红军在二十多天内隐蔽在东固这个山区,毕竟会带来一些困难。一些指战员求战 心切。有些人还认为:要进攻从富田出动的王金钰部必须先穿过蔡廷锴、郭华宗两师之间二 十五公里的空隙,说这是钻“牛角尖”,过于冒险。毛泽东又耐心地做了工作,说明诱敌就 我、待敌脱离阵地后将它歼灭于运动中的作战方法并不是钻“牛角尖”,即便真是“牛角 尖”,也要钻通它,而且能够钻通它。在隐蔽待机过程中,传来过几次不确实的情况,很影 响人心。毛泽东始终岿然不动,拒绝一切性急快打的建议,坚持预定计划,不受干扰。 等了二十多天,王金钰部公秉藩第二十八师和第四十七师一个旅终于脱离富田阵地,分 两路向东固地区进犯。五月十三日晚,毛泽东、朱德果断地下达消灭进攻东固之敌的命令。 为了准备应付可能意料不到的情况,命令中还提出,要作出敌军十四日向我军进攻或者不向 我军进攻的两种作战计划。② 命令发出后,毛泽东在第二天同彭德怀到白云山考察地形,对彭德怀说:红一军团的四 军、三军打正面,你的红三军团全部打包抄,敌人一定会垮下来。傍晚,红一方面军总部电 台,截获公秉藩师部电台用明码同该师驻吉安留守电台通报说:“我们现驻富田,明晨出 发。”吉安台问:“到哪里去?”富田台答:“东固。”①这就证实了白天获得的情报。毛 泽东、朱德决定:全军主力立刻从郭华宗师和蔡廷锴师之间的空隙中隐蔽西进,钻过这个 “牛角尖”,突然以两翼包抄的方式攻击王金钰部的后背。 各路红军奉命于清晨出发,快速行进。毛泽东又赶到准备正面进击公秉藩师的红三军军 部,同军长黄公略一起进行实地调查,发现在东固通向中洞的大路南侧,还有一条小路。毛 泽东立刻改令红三军沿这条小路秘密前进。这一西进路线的改变,使红三军缩短行程,争取 了时间,对消灭公秉藩师起了重要作用。 五月十六日拂晓前,毛泽东带着电台和警卫排登上白云山。接着,朱德带着总部少数 人,在同行进中的公秉藩师先头部队发生遭遇性的接触后,也登上白云山。他们一起在白云 山指挥所指挥全线战斗。 这时,由小道悄悄前进的中路的红三军主力已进到中洞南侧,处在居高临下的有利地 形,待公秉藩师尾部离开中洞时,突然从山上猛攻下来,使毫无应战准备的公秉藩师顿时陷 入一片混乱,仿佛遇到飞将军从天而降。激战到下午五时许,将该师大部歼灭。公秉藩被俘 后,装作一般俘虏而获释。右路的红四军在追击中歼灭王金钰部第四十七师一个旅大部。红 三军团当夜进占富田。第二次反“围剿”中的第一个战斗首战告捷,给以后的连续作战创造 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五月十九日,毛泽东、朱德指挥红军猛烈地向东横扫,截住正在撤退中的国民党军队, 在吉水县白沙歼灭郭华宗第四十三师一个旅和第四十七师第一旅残部。在藤田的郝梦龄的第 五十四师,闻讯星夜撤往永丰。这是第二次反“围剿”中的第二个胜仗。 白沙战斗后,红军继续向东横扫,扩大战果。这时,高树勋的第二十七师正奉命取道中 村向藤田前进,准备增援郝梦龄师,它的先头部队一个旅于五月二十一日抵达中村。第二天 上午,红军向中村发起攻击,歼灭该旅大部。这是第二次反“围剿”中的第三个胜仗。 毛泽东、朱德率领红一方面军到达宁都县南团。苏区中央局因不便长期随军行动,留在 永丰县龙冈。为了统一领导红一方面军作战和战区的地方工作,重新组成中共红军第一方面 军临时总前委,以毛泽东为书记,朱德、彭德怀、林彪、黄公略、谭震林、周以栗为委员。 中村战斗结束后,已进入苏区的国民党军朱绍良第六路军的毛炳文、许克祥、胡祖玉三 个师慌忙经广昌向南丰撤退。毛泽东、朱德于二十四日晚十一时下达“方面军决取捷道先敌 占领南丰城”的命令。二十五日晚,毛泽东在宁都和广昌交界处的洛口圩严坊村召开临时总 前委第一次会议,决定方面军主力在第二天开到广昌县城西北的古竹集中,准备全力攻击朱 绍良部的毛、许、胡三个师。①二十六日,毛泽东随总部进驻古竹,召开临时总前委第二次 会议。据当地农民报告,朱绍良部三师已全部集中广昌。会议认为:“在敌人还在广昌城的 形势之下,如果我们照原计划到南丰城,则敌人在我们侧背,使我们行动不便。”②决定改 变原有的全力攻取南丰的部署,而先集中主力进攻广昌。五月二十七日,经过一天激烈战 斗,夺取广昌县城,歼灭国民党军第五师一部,师长胡祖玉受重伤后死去。这是第二次反 “围剿”中的第四个胜仗。 在广昌,毛泽东主持召开临时总前委第三次会议。鉴于国民党军朱绍良部的三个师向南 丰退却,桥梁又遭破坏,已追赶不上,同时从整个战略形势考虑,会议决定再次调整作战部 署,不攻南丰城,改为向东打国民党军刘和鼎的第五十六师,夺取福建的建宁县城。③建 宁,地处闽赣边界,山峦起伏,地势险要。但刘和鼎没有料到红军主力会那样快地运动到这 里。五月三十一日,红军出其不意地突袭建宁县城,歼灭刘和鼎师三个团,缴获大量武器和 物资,缴到的西药就可供全方面军半年之用。这是第二次反“围剿”中的第五个胜仗,也是 这次反“围剿”的最后一次战斗。 从五月十六日起的半个月中,毛泽东、朱德指挥红一方292毛泽东传(1893-1 949) ① ② ③《总前委第三次会议纪要》,1931年5月28日。 《总前委第二次会议纪要》,1931年5月26日。 《总前委第一次会议纪要》,1931年5月25日。308 面军从赣江东岸打到闽西北山区,横扫七百余里,连续打了富田、白沙、中村、广昌、 建宁五个胜仗,歼敌三万余人,缴获各种武器二万余件和大量的军用物资,痛快淋漓地打破 了国民党军队的第二次“围剿”。 毛泽东在取得第二次反“围剿”的重大胜利后,又兴奋地填词《渔家傲》: 白云山头云欲立,白云山下呼声急,枯木朽株齐努力。枪林逼,飞将军自重霄入。 七百里驱十五日,赣水苍茫闽山碧,横扫千军如卷席。有人泣,为营步步嗟何及! 在第二次反“围剿”期间,国民党统治集团内部再次发生重大分裂:在蒋介石软禁国民 党元老、立法院院长胡汉民后,反蒋各派于五月二十八日在广州另行成立以汪精卫为主席的 “国民政府”,积极部署向湖南进攻。红军进驻建宁县城的第三天晚上,毛泽东召开临时总 前委第六次会议。当时的估计:“两广反蒋军队正想急进湖南,蒋有先对付两广的必要,对 我们有改守势之可能。”①会后,红军主力分散在闽北一带攻占宁化、将乐、归化、顺昌、 永安等县,并在当地筹集给养和款项,准备对付国民党军队的第三次“围剿”。国民党军队 的第三次“围剿”,比红军的预计来得早得多,规模也比第二次“围剿”大得多。 六月六日,蒋介石发表《为“剿匪”告全国将士书》,声称要“戒除内乱”,“剿灭赤 匪”,并宣布他即日将亲赴江西指挥作战。二十二日下午,他乘军舰从南京到达南昌。二十 四日,任命何应钦为“围剿”军前敌总司令兼左翼集团军总司令,陈铭枢为右翼集团军总司 令。何应钦直接指挥的左翼集团军包括七个师,其中大多是从中原战场调来的蒋介石嫡系精 锐部队,从左翼南城方面向根据地腹地实施“进剿”,寻求同红一方面军主力决战。陈铭枢 指挥的右翼集团军包括七个师,从右翼吉安方面深入根据地“进剿”。此外,还有预备军、 守备军、防堵军、航空处等。集中的总兵力达二十三个师又三个旅,共三十万人。 七月一日,蒋介石在南昌行营下总攻击令。他们的战略意图是:“分路围剿,务期先将 匪军主力击破,捣其匪巢,然后逐渐清剿,再图根本肃清。”①作战方法,因为他自恃这次 进攻的兵力雄厚,也改变第二次“围剿”时的“步步为营,稳扎稳打”,采取“厚集兵力, 分路围攻,长驱直入”,在根据地东西两侧实行严密封锁,而以重兵由北向南猛烈推进,企 图在赣南歼灭红一方面军主力,再乘势直捣广东,解决国民党内部的反对派势力。 从第二次反“围剿”结束到第三次“围剿”开始,中间只相隔一个月,比以前短促得 多。总前委虽然预计到国民党军将发动第三次“围剿”,但没有料到它在第二次“围剿”刚 遭受失败后会来得这么快。当国民党军队开始进攻时,红军的准备还很不充分:指战员在苦 战之后尚未休整,人员也没有得到补充,仍是三万多人;部队远离原有根据地,正分散在闽 北和闽西一带做群众工作和筹款,一时没有集中起来。在这样严峻的局势面前,毛泽东、朱 德十分沉着冷静,有条不紊地指挥部队收缩集中。他们最初曾设想在闽赣边界布置战场,消 灭进犯军一路,再及其他;但很快就发现这次“围剿”规模之大和来势之猛,立刻放弃了原 来的打算,下决心集中主力,绕道千里,回师赣南,在具有良好群众条件的根据地内部, “避敌主力,打其虚弱”,打破这次大规模“围剿”。 七月十日前后,毛泽东、朱德将红一方面军主力在闽赣边收拢后,急行军回师赣南。由 于国民党军队前进的速度很快,左翼军的陈诚部主力在十三日占领建宁以西的广昌,“我主 力向赣南红区前部或腹部退却集中都已来不及,毛泽东同志毅然决定红军向赣南后部集 中”。①这就需要实行千里大迂回,绕过“进剿”军进攻的锋芒,沿闽赣边界的武夷山脉南 下,到根据地南部的瑞金再折向西北,插入敌军背后。当时正值七月酷暑,红军在崇山峻岭 中千里跋涉,十分艰苦,但情绪十分饱满。毛泽东和部队一起步行前进。七月二十四日,红 一方面军主力抵达于都县北部的银坑,同由广西突围后转战到江西的红七军以及原在赣南的 红三军等会合。接着,又继续向西北隐蔽转移,于二十八日到达兴国西北的高兴圩,完成绕 道千里、回师赣南的战略任务,为转入反攻创造了条件。 国民党军队进入根据地后,东奔西走,寻找红军主力决战,却到处扑空。七月底,蒋介 石、何应钦发现红一方面军主力已集中在它侧背的兴国地区后,立刻集中九个师的兵力,分 几路向兴国猛扑过来,企图消灭红军主力于赣江东岸。 这时,双方主力云集兴国附近,形势十分严峻。红军应当从什么地方突破敌军的围攻? 毛泽东、朱德召开军事会议进行研究。会议决定:“由兴国经万安突破富田一点,然后由西 而东,向敌之后方联络线上横扫过去,让敌主力深入赣南根据地置于无用之地,定此为作战 之第一阶段。及敌回头北向,必甚疲劳,乘隙打其可打者,为第二阶段。此方针之中心是避 敌主力,打其虚弱。”①为什么选择北出富田作为反攻的突破口?因为当时得到的情报:国 民党军队的主力向兴国急进,其右侧的富田一带只有三个团防守。但当红军主力开始北上 时,忽然发现陈诚、罗卓英两师已先于红军赶到富田,这是国民党“进剿”军中最精锐的部 队,红军准备夺取富田的计划已难以实现。毛泽东、朱德断然改变计划,率部忍耐折回,重 新返回高兴圩,另寻战机。 八月上旬,国民党各路军队纷纷向高兴圩地区逼近,重兵密集,把红一方面军主力压缩 在以高兴圩为中心的方圆数十里狭小范围内。红一方面军已处在北、东、南三面受敌和西临 赣江的危险境地。能不能突破敌军的严密包围圈,关系到红一方面军主力的生死存亡,成为 放在毛泽东、朱德面前的严重课题。 毛泽东、朱德对面前的敌情作了冷静的分析,认为陈诚、蔡廷锴、赵观涛和蒋鼎文等部 战斗力强,不易突破,而东面由龙冈向良村、莲塘进犯的上官云相的第三路进击军(由第二 次“围剿”时的王金钰部改编而成)不是蒋介石的嫡系部队,战斗力较弱。他们决定将原定 迂回敌军侧后的计划改为实行中间突破,向东面的莲塘、良村方向突进。这是一个险着:南 北都有强大的敌军,中间只有二十公里的空隙可以穿过。为了造成对方错觉,红军以少量部 队伪装主力,向赣江方向佯动。红一方面军主力却在八月五日晚出其不意地连续急行军一夜 又半天,翻越崇山峻岭悄悄东进,穿过国民党左翼集团军和右翼集团军之间二十公里的空 隙,于六日中午到达莲塘,跳出了敌军主力的包围圈。 国民党军对于红军主力的东进毫无察觉。红军一到莲塘,就发现上官云相的第三路进击 军第四十七师一个旅正毫无戒备地开向莲塘,决定集中兵力迅速歼灭该敌。七日拂晓,朱 德、毛泽东指挥方面军主力突然发起猛攻,经过两小时的战斗,全歼该旅和上官云相听到枪 声后派来侦察的一个多营,击毙旅长谭子钧,取得第三次反“围剿”的初战胜利。 莲塘战斗后,朱德、毛泽东挥师乘胜北进,包围驻在良村的国民党军第五十四师。当天 下午一时,攻占良村,歼灭该师大部,击毙副师长魏我威、参谋长刘家祺。守军残部逃向龙 冈。 这两次战斗胜利后,毛泽东“估计敌在我莲塘、良村战后,必将调兵东向,找我主力决 战。善战者自然应该利用这一有利形势,把敌军大部调往东边,以便我向西打敌人的后方薄 弱之处。于是,我们就选择了更靠东边的敌军毛炳文部为歼灭对象。”①红一方面军主力以 三天行程奔袭毛炳文师所在的宁都黄陂。八月十一日,冒大雨进攻,一举突入黄陂,歼灭毛 炳文师两个团;乘胜追击,又歼其一部。第二天,方面军总政治部发的《黄陂战斗捷报》中 说:“三次战争,我红军于八月七日在良村、莲塘消灭敌人之第三路进击军两师,取得第一 步胜利后,接着于八月十一日在黄陂击溃敌之毛炳文师全部,缴得步枪三千五百余支,手花 机枪、水旱机关百余挺,无线电机一架,其他军用品无数,俘虏官兵六千余人。黄陂战争, 我军开始猛攻,只一个钟头即将敌师全部打败”。②从八月七日至十一日,毛泽东、朱德指 挥红一方面军主力在莲塘、良村、黄陂取得三战三捷的胜利,歼敌八个团一个营共一万余 人,缴枪逾万,从原来的被动局面中夺回了主动权。 红一方面军主力突然进攻黄陂时,毛炳文和他的参谋人员慌忙撤走,连机密文件也来不 及带走或烧毁。方面军参谋处从毛炳文师部缴获战斗前两小时才收到的一份紧急电报,是第 六师师长赵观涛和第十师师长卫立煌发出的,内称这两个师正向黄陂开来,已进到离黄陂十 公里的砍柴岗,中间只892毛泽东传(1893-1949) ① ②周以栗:《黄陂战斗捷报》,1931年8月12日。郭化若:《远谋自有深韬 略》,人民出版社1980年3月版,第65页。 314 有一座大山之隔。毛泽东、朱德研究后,断定国民党已将主力掉头东来,企图围歼红军 主力于黄陂地区。他们立刻下达紧急命令:红军停止追击,迅速打扫战场,当夜撤出黄陂, 向君埠以东君岭脑地区隐蔽集中待机。红军主力撤出黄陂的第二天,国民党军队四个师赶到 黄陂。由于红军已经转移,他们又扑了空。接着,国民党其他军队也对黄陂、君埠地区形成 东、南、北三面密集的包围圈。 这样,红军又处在被国民党军队重兵合围的十分危险的境地。正如中共苏区中央局给中 共中央的电报所说:第三次反“围剿”以来,红一方面军指战员“两个月奔驰,全无休息, 疲困已极,疾病甚多”,“在约三个星期中,出入敌军重围之中,争取良村、黄陂两役胜 利,至八月十六日二次被敌包围,是为一年来三次战争中最艰苦的时节”。①八月十三日, 毛泽东、朱德在君埠召开军事会议,讨论如何跳出敌人的包围圈。会议一致同意毛泽东的意 见,认为应该避免同超过红军数倍的敌军决战,而要采取“声东击西”的战术,用一部分兵 力继续向东牵开敌军,掩护红军主力秘密西进,回到兴国隐蔽待机。 会后,毛泽东、朱德针对蒋介石、何应钦“深恐我军东出抚州(即临川)”的考虑,命 令红十二军装作红军主力,大张旗鼓地向乐安佯动,使国民党军队产生错觉,以为红军主力 要北攻临川,吸引他们向东北方向调动。毛泽东、朱德却率领红一方面军主力,迎着正向东 大举开来的国民党军精锐部队,寻找空隙,悄悄地向西疾进。疾进时,严格规定不准点灯, 不准抽烟,不准发出大的声音,从蒋光鼐的第一军团和陈诚的第二路进击军两部之间只有十 公里的狭窄缝隙中穿越过去。经过一整夜的急行军,再次突破重围,安全转移到兴国东北部 的白石、枫边地区,在深山密林里休整。红一方面军主力采取这样大的行动,从这样小的夹 缝中穿插过来,丝毫没有被敌军察觉,充分体现了指挥员的高超指挥艺术和部队的良好素 质,也反映了根据地人民对红军的支援和对敌军封锁的高度政治觉悟。 这时,国民党军队仍以为红一方面军主力还在东线,全力猛追。当方面军主力已在国民 党军队主力背后的白石、枫边地区得到休整的时候,红十二军继续牵着“进剿”军的鼻子往 东北走,攀山越岭,忽东忽西,疲惫敌军。正如当时缴获国民党军官的家信中所说:“这一 月来,无论官兵差不多没有不病的。肥的拖瘦,瘦的拖死。至于山高路险,跌死的人马以及 病后被土匪杀死的官兵,总和起来比出发时候的人数差不多要少三分之一。”①到八月底, 蒋介石、何应钦才猛然发现红一方面军主力早已西去,急忙命令“进剿”军主力又掉头向 西,再到兴国北部地区寻找红军主力决战。 这时,红一方面军主力已在白石、枫边地区从容休整了半个月。九月初,毛泽东、朱德 率领红一方面军主力三万多人继续西移,转到兴国、万安、泰和三县之间的均村、茶园冈山 区隐蔽集结。 国民党“进剿”军主力一再扑空,使他们精疲力竭,士气低落,已无力再在根据地同红 军作战。这时,国民党统治集团内部宁粤两派的矛盾进一步激化,两广方面的联军趁蒋介石 主力陷入江西苏区之际大举北进,进入湖南。鉴于上述种种情况,蒋介石决定“一面牵制江 西境内”红军,“一面移师赣粤边区阻止叛军扩张”①。九月四日,何应钦按照蒋介石的决 定,命令左、右翼两集团军实行退却。 国民党军队的撤退,正是红军反击的大好机会。在毛泽东、朱德指挥下,九月七日,红 军一部在泰和县老营盘歼灭北撤的国民党军队第九师一个旅。红一方面军主力在兴国县高兴 圩向蔡廷锴指挥的两个师发起攻击。但这一仗打得很艰苦,经过两天激战,双方死伤都近三 千人,打成一个对峙。打成对峙的原因是:蔡部战斗力强又占据有利地形,而红军兵力不够 集中。这是一个教训。十五日凌晨,方面军主力转移到东固以南的方石岭一带,抢先控制有 利地形,截住韩德勤师和蒋鼎文师一部,激战到九时,全歼该部,师长韩德勤被俘后伪装成 伙夫潜逃。其他各路进击军纷纷撤出根据地。至此,国民党军队的第三次“围剿”被打破。 第三次反“围剿”,是在国民党三十万大军突然发动进攻而红军正分散在远离原根据地 的闽西而又准备不足的情况下开始的。国民党参加“围剿”的军队,人数比红一方面军多九 倍,而且包括了陈诚等蒋介石嫡系精锐部队。红一方面军打破第一次“围剿”只用了一个星 期,打破第二次“围剿”用了半个月,而打破第三次“围剿”用了三个月。情况最严重时, 根据地几乎全部丧失。但红一方面军坚持贯彻毛泽东提出的“避敌主力,打其虚弱”的方 针,在地方武装和根据地民众的配合下,灵活机动地穿插于敌军重兵集团之间,先后进行了 莲塘、良村、黄陂、老营盘、高兴圩、方石岭六次战斗,除高兴圩打成平手外,都取得很大 胜利,歼灭国民党军队十七个团,共三万余人,其中俘敌一万八千余人,缴获各种武器二万 余件。蒋介石提出的“三个月消灭共军”的誓言,又一次破了产。 打破敌军第一、第二、第三次“围剿”后,红一方面军都乘胜解放一些新的地区,扩大 了革命根据地。第三次反“围剿”战争胜利后,毛泽东到瑞金叶坪同中共苏区中央局会合, 并在十月十一日担任中共苏区中央局代理书记。在毛泽东、朱德指挥下,红一方面军主力在 赣西南、闽西继续扩大战果。十月十四日,他们下达训令指出,“土围子炮楼是土豪劣绅的 最后营垒,不消灭这一最后营垒,许多的农民群众还是不敢起来。为要肃清赤白对立,夺取 广大群众,并捉得土豪筹得款子,必定要完全消灭土围子炮楼。”①经过几个月的努力,红 军先后解放会昌、寻乌、广昌、上杭等县城,并 319 在长汀、于都、武平等县普遍开展了工作;相继共拔掉几百个地主武装长期盘踞的土围 子炮楼,巩固了后方。 这样,长期被分割的赣南和闽西两块革命根据地连成了一片,形成了以瑞金为中心的巩 固的中央革命根据地(也就是中央苏区)。它的范围扩展到二十八个县境,拥有瑞金、兴 国、于都、长汀、上杭等十五座县城,总面积五万多平方公里,人口达二百五十多万。在根 据地内,发动群众,建立或恢复党、团组织和苏维埃政权,分配土地,动员了一万二千名群 众参加红军,为建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第一、二、三次反“围剿”战争中,红一方面军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大规模战争的锻 炼,积累了丰富的作战经验,创造出一整套具有中国红军特色的战略战术。这些战略战术的 基本原则包括:在敌强我弱的现实状况下,“诱敌深入”是红军反“围剿”的基本战略方 针;运动战是反“围剿”的基本作战形式;歼灭战是反“围剿”的基本要求,它的要点是集 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避强击弱,慎重初战,采取包围迂回、穿插分割的战术,制造 并抓住敌军在运动中暴露出来的弱点,出其不意地发动攻击,实行战斗中的速决战。毛泽东 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系统地总结了红军在这三次反“围剿”中的丰富经验, 作出重要的理论概括。他写道:“等到战胜敌人的第三次‘围剿’,于是全部红军作战的原 则就形成了。”①到这个时候,毛泽东关于以“农村为中心”实行“工农武装割据”的各方 面的具体路线都已大体形成,从而把中央“八七”会议确定的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 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具体化。从红军的建军思想和作战原则,土地改革的政策,根据地建设的 方针,到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的思想路线,毛泽东都已提出明确而系统的、切合 中国实际的主张。这是他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在中国社会的复杂环境中,严格遵循从 实际出发的原则,坚持在实践中顽强探索的成果。终于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 权”这条中国革命的成功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