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德国生物学家弗莱明在1879—1884年间用某些红染料使细胞核内散布着的特殊微粒物质染上颜色以后,人们才发现了遗传的主要物质基础——染色体。每一种生物的体细胞中,都有一定的染色体组。通常,细胞中有2组染色体,因而称为二倍体。细胞中只有1组染色体的,是单倍体。细胞中有3组以上染色体的,就叫多倍体。科学家们已经揭示,多倍体是自然界广泛存在的一种现象:被子植物中至少有三分之一的物种是多倍体;即使在动物世界,多倍体也屡有发现。
首先发现多倍体动物的,是比利时生物学家凡·培内登。他在研究了欧洲和美洲的马蛔虫后提出,马蛔虫有二倍体和四倍体的不同亚种。后来,科学家在我国发现了马蛔虫的北京三倍体亚种。人蛔虫与马蛔虫的亲缘关系十分接近,正常的人蛔虫有24条染色体,可是四倍体蛔虫却有48条染色体。根据科学家的研究报告,蜗牛中有四倍体,家蚕、果蝇、蝾螈和蛙等动物中,也有三倍体和四倍体。鳃足虫是一种甲壳类动物,在海水中它们的二倍体个体进行着两性生殖,而三倍体和四倍体个体却能进行单性生殖。最高等的多倍体动物,要数金仓鼠了,这是一种有44条染色体的四倍体。
颇为有趣的是,有时候动物的躯体上会出现染色体倍数不同的情况。有一种蝌蚪在28天时,身体的一边是二倍体,另一边却是三倍体,甚至还有少数是四倍体。我国已故生物学家朱冼曾发现,有一种蚊蛹消化道竟有数目为9、18、72的异常染色体。
研究表明,多倍体动物比多倍体植物少得多。这是为什么呢?原来,植物比较容易繁殖,倘若多倍体植物没有种子,还能通过营养体繁殖后代,因而在进化过程中有可能被保存下来。而动物就不一样了,大多数动物是雌雄异体,染色体稍有不平衡便容易引起不育。因而即便有多倍体动物的个体,通常也只能借助无性生殖来繁殖后代。而无性生殖的个体,往往抵抗力不强,在进化中难以形成稳定的种。多倍体动物不多见的原因,就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