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蛇岛

海底蛇岛

刊登在《菲律宾日报》上的关于海底蛇岛的消息,使美国《国际野生动物》(International Wildlife)杂志社总编辑鲍勃·斯特罗姆坐立不安,他决定派人前往采访。

所谓海底蛇岛是一座暗礁,名叫塞尔维拉暗礁,位于菲律宾宿务岛不远的保和海峡(约12米深)。这里居住着无数海蛇。

获此采访任务的是霍华德·霍尔,他是斯特罗姆手下的得力干将,写作、摄影、爬山、潜水样样在行。为了对海蛇有个大致的了解,霍尔临行前拜访了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生物学家威廉·邓桑博士,了解到全世界大约有50多种海蛇,几乎都具有比陆地毒蛇更强烈的毒性,人被咬后会很快丧命。来到菲律宾后,霍尔又与当地捕捉海蛇的能手拉蒙和埃杜阿尔多交上了朋友,以便获得直接的经验。他们告诉霍尔,海蛇虽然极毒,但一般不会像恶鲨一样主动攻击人。

涉足海底蛇岛

黎明时分,霍尔随同拉蒙、埃杜阿尔多乘上一艘灵巧的小船,荡桨向海洋划去。离开宿务岛大约两个小时的路程,终于到达了塞尔维拉暗礁。

拉蒙下水了,不带任何防御装备,只戴了一副手工制作的木质潜水目镜。紧跟着,埃杜阿尔多也下了水,他们似游鱼一般,蜿蜒穿行于海蛇群中。穿着一身精致合体的潜水服的霍尔也下了水,他双手拿着潜水照相机,跪在暗礁上面,等待拍摄拉蒙的捕蛇动作。

蛇岛真是名不虚传,到处是海蛇。大多数海蛇体长在1米左右,身上具有显眼的黑白相间的条纹。它们的头很小,眼睛是深黑色的,尾巴扁平。拉蒙在这些面目丑陋的动物间穿行,右手一把抓住一条海蛇,然后又小心翼翼地转移到左手。他始终捏住蛇的颈部,以防海蛇张口咬人。惊险的徒手擒毒蛇动作一幕幕尽收霍尔的眼底,并被拍摄下来。

拉蒙捕蛇的技艺是高超的,在每次60秒钟的潜水中,可捉到5~6条海蛇。

海蛇依仗着它们独特的烈性毒液,可以在海洋中尽情游荡而无自然敌害。它们的毒液主要是用来捕杀猎物,而不是用以自卫。只有当人们踩着它们、企图从渔网中赶走它们或粗暴地对待它们时,海蛇才会咬人。所以当人们潜入它们的领地时,它们还是怡然自得地悬垂在珊瑚丛下休息,在石缝间游荡觅食,不时上窜到水面呼吸新鲜空气,甚至亲密地盘绕在一起。

正当霍尔在海底凝神观察着海蛇时,这些动物也在观察他。几条海蛇不约而同地在霍尔膝盖旁和腿背上游来游去,它们互相注视着。10余秒钟后,突然有一条海蛇游到了霍尔的肩膀上,接着长长的蛇身盘绕住他的脖颈,黑黑的眼睛盯着霍尔。面对这一切,霍尔吓得浑身发抖,毛骨悚然,但又不敢乱动。可是,当拉蒙和埃杜阿尔多赶到霍尔身边,海蛇早已悄然无声地溜走了。

窥探海蛇捕食的秘密

霍尔发现,海蛇在捕食时颇像个“守株待兔”者。多数海蛇不会追击猎物,总是躲在洞穴里或者岩缝中,等到鱼儿游到跟前,才一口把它咬住,用毒液致猎物于死地,再慢慢吞入肚中。对于那些竖起坚硬棘刺的鱼儿,海蛇就先用毒液使鱼麻痹,致使鱼的棘刺倒伏,然后顺利吞食。

海蛇进食是十分缓慢的。霍尔在海底观察了一条海蛇捕食大雀鲷鱼的全过程。这条海蛇在珊瑚洞中足足花了半个小时,才将已经被弄死的大雀鲷拖出洞口。接着它又费劲地将鱼转个方向,从鱼头开始吞食,以避开鱼尾上锋利的棘刺。进食的过程使海蛇精疲力竭,以致它不得不数次把猎物留在海底,自己游上水面“接氧”。海蛇在水里不动或熟睡时,可以直接由皮肤吸收足够的氧气,使它能较长期地潜在水中。而在于捕食大雀鲷这类活儿时,就要每隔几分钟到水面来呼吸新鲜空气,历时0.5~2小时。当海蛇游上游下时,霍尔总是紧跟着它,发现海蛇每次返回海底,总能依靠灵敏的嗅觉和味觉,顺利地穿过谜一样的珊瑚宫,找到原先的猎物。

海蛇婚礼

霍尔、拉蒙他们进入海底蛇岛时,正逢海蛇的交配高峰期。据拉蒙说,平时每次潜水能看到的海蛇只有1~2条;但这次他们见到的海蛇,成群结队地游来游去。显然,这里正在举行集体婚礼呢!

霍尔注意到,无论在何时何地,只要一对异性海蛇相遇,便会发生亲昵的求偶行为,成为一对“情侣”。它们先是并排缓慢游行,然后紧紧地拥抱。彼此迷恋的是对方的头背部,爱伸出分叉的粉红色舌头去亲昵地舔它。霍尔还进一步观察到,首先求爱的不一定完全是雄蛇,雌蛇也有“进攻型”的。海蛇间也有一厢情愿的,如当一方多情地用身子缠住另一方,或者伸出分叉的舌头去舔另一条时,对方不是断然离去,就是甩起扁平尾巴打它个“巴掌”。

海蛇的婚礼是短暂的,一旦雌雄蛇交配完毕,它们就很快分离,各奔东西了。

霍尔的呼吁

海蛇皮的花纹美丽,可以广泛用于皮革制品,尤其是用来加工制成的表带、手提包、手套等小件皮制品,在国际市场上格外受人青睐。因此,海蛇遭到人们无情的捕杀,仅1974年在菲律宾的加图岛一处就捕杀了近150万条之多,致使现在加图岛一带已难见海蛇的踪影了。

霍尔是一个忠实的野生动物保护者,他在这次蛇岛探奇之后,取得总编辑斯特罗姆的支持,向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检查动物贸易分会发出呼吁:救救塞尔维拉的海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