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 Page 1

“美人鸟”

国际一级濒危动物——朱鹮,又叫朱鹭,是一种美丽的鸟。远看全身羽毛洁白,走近去端详一番,只见翅膀和头部粉红色,额顶和颊部都裸露没有羽毛,呈朱红色。脑后边有十几根柳叶似的冠羽,尖尖的长嘴巴有点儿向下弯曲。它是那么典雅、俏丽,难怪人们又把它称作“美人鸟”。

朱鹮栖息在水田、河滩、池塘、沼泽地和山溪附近,平时也呆在高大的树木上。这种珍禽以小鱼、螺蛤、虾蟹、水生昆虫和蛙类等为食。到了春季繁殖期间,成对朱鹮离开越冬时结成的群体,在高大的杨树、松树或栗树等树上筑巢,一窝产蛋3~4枚,雌雄鸟轮流孵蛋,孵化期约1个月。出壳的雏鸟,由双亲共同照顾饲育。喂雏时,亲鸟不是将觅得的食物直接去喂,而是把半消化的食物吐出来喂食,这样使雏鸟吃下易消化。由于亲鸟照料周到,因而雏鸟生长很快,大约1个月后即能长大离巢了。

朱鹮是亚洲的特产鸟类。几百年以前,这种鸟广泛分布于我国的东半部和东北的黑龙江下游,以及日本、朝鲜和俄罗斯。一直到本世纪30年代,在我国14个省区还见过朱鹮;到了60年代,就只有在陕西的洋县、周至及西安附近采到过标本,以后就看不到这种鸟的踪迹了。在此期间,由于朱鹮的数量已经十分稀少,所以在1960年第十二届国际鸟类保护协会年会上,已指定它为国际保护鸟。1981年5月之前,人们知道这种珍禽在前苏联已经没有了,朝鲜也没有了,只有日本的佐渡岛上还有5只。为了保护这个种不致灭绝,他们在1981年1月将这5只朱鹮全部活捉,收养在该岛上的朱鹮保护中心。

朱鹮是目前世界上最稀少的鸟,被誉为“东方的宝石”。日本仅有的数只朱鹮,由于近亲交配多年,再加上年老,繁殖能力变得极弱,人们对它们是否还有繁衍后代的能力,深表怀疑。因而动物学家便把抢救这个物种的希望,寄托在中国身上了。

那么,在中国的大地上,究竟还有没有朱鹮呢?1978年秋天,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组织了一支考察队,开始了10多个省区、数万公里的朱鹮考察之行。参加这一考察活动的刘荫增,在《美人鸟朱鹮》一书中,对此作了精采的描述。

这一年的年底,考察队来到了朱鹮的故乡——皖南山区。这儿是丘陵水乡,景色宜人。考察队员们访问了许多七八十岁的老农。他们都说,年轻时经常见到一种羽毛白里透红的大鸟,入冬以后,它们在这一带河边的田里啄食隐藏下来的害虫,晚上便停息在大树上过夜。可是,如今再也见不到这种鸟的踪影了。

朱鹮飞到哪里去了呢?考察队继续行进,不停地探寻着。转眼间,两年时间过去了。1980年秋天,考察队员们乘坐一辆吉普车越过嘉陵江,进入西北地区有小江南之称的汉中盆地,那儿是野生动物的乐园,也曾经是朱鹮的主要产地。

汉中盆地位于汉水的上游。一天,考察队来到城固县境内的一个渡口。渡船的艄公是一位60岁左右的老汉,他能讲一口让外乡人听得懂的普通话。老人了解了考察队员的来意后,便胸有成竹地说:“你们沿着那条通往东北的小河,往山中去寻找吧。我小时候常看到这种鸟,初秋时节飞往河边觅食。近年来已不多见了,不过有时也能看到一二只,好像几天前有人见它飞来过。”

听完老艄公的一席话,考察队员们高兴极了。于是,他们每天沿河走20千米路,谁知见到的多是白鹭、苍鹭和少量的池鹭。也许老人说的是池鹭吧,因为池鹭的脖子上长着棕红色的羽毛。于是,考察队员们返回渡口,拿出鸟类图谱,要老艄公仔细辨认。“这种红脖子鸟多得很,我怎么会不认识它?朱鹮才不是这副模样呢?”老人满脸不高兴地说,“现在河水太大,它吃不到东西,才不到河上来。你们明年早些来,稻子没长高封垅时,它爱到田里寻找食物。”考察队员们细细一想,老艄公的话是很有道理的。

1981年5月初,考察队已是第3次进入汉中地区的洋县了。这个县位于秦岭南坡的山脚下。在半个月的时间里,考察队员的足迹遍布洋县的低山丘陵,一直没见到朱鹮。

朱鹮究竟在哪里呢?这个月的下旬,在向导的带领下,考察队进入了连绵起伏的高山。在一个黄昏,他们终于获得了令人振奋的发现。那一天傍晚,刘荫增和4个伙伴正沿着一条名叫马道梁的山脊,向西北方向挺进。突然,不远处传来了“啊……啊……”的鸣叫声,由于职业的敏感性,他们都停住了脚步,向导举手指向北方上空,惊喜地大声嚷了起来:“快看——”大家猛抬头,只见一只大鸟正从头上掠过。

“是它……真是它!朱鹮!”刘荫增只觉得一股巨大的激流冲击着自己的心扉。三年多来,他们跋山涉水,走南闯北寻找它的行迹,今天终于见到了它的身影。它没有消失,依然生活在我们的神州大地上!

刘荫增正走在下坡的路上,一不小心脚向下滑去,等他爬起来时,朱鹮早已无影无踪了。当时,只听得向导喊了一声:“它往金家河飞去了!”可是,他们赶到金家河时,夜幕已经降临,还下起了雨,山路艰险,只得投宿了。第二天醒来时,天已大亮,考察队员们便与房东攀谈起来。房东告诉他们,离这儿不远处,有个姓章的老汉,他家屋后坡上有两只朱鹮。刘荫增和伙伴们立即起身,前去察看。一路上,他们看到山间水田的田埂上,不光有人的脚印,还有鸟兽的足迹,其中就有朱鹮停歇时留下的痕迹。

章老汉不在家,他家屋后的斜坡上有5棵大树。刘荫增沿小路攀登而上,顺着一棵树干向上望去,只见15米高的树杈处,有一个浅篮子形状的鸟巢,这是朱鹮的杰作。可惜巢中空空如也,连只小鸟都没有。一连两天过去了,他们在山坳涧边反复探寻,仍未见到朱鹮的身影。

第三天下午,刘荫增正在水田中采集昆虫标本,突然发现,前面的水田中出现了一只美丽的大鸟。他定睛一看,果然是朱鹮。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这是一只成年的朱鹮,体长大约七八十厘米,正在寻找食物。它十分警觉,向前走几步路,便抬头察看一下四周的动静。

朱鹮离刘荫增只不过四五十米远。刘荫增赶快爬到山坡上,伏在草丛中,连大气也不敢出。他轻轻地取出摄影机,因为距离远,需要换上长焦距的摄影镜头,便伸手在背包中摸了一会儿。糟糕,他不由得叫苦不迭,原来,长焦距镜头放在借宿的房东家了,身边只剩下个中焦距镜头。刘荫增好不容易才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屏住呼吸,按下了快门。只听得“嚓”的一声,在静寂的山谷中特别清晰,朱鹮吓了一跳,惊恐万状地四下张望,见周围毫无动静,便继续觅食了。刘荫增悄悄地靠近朱鹮,终于得到了几张比较清晰的照片。

在这以后,刘荫增和伙伴们便小心翼翼地跟踪朱鹮,进行深入的观察。谁知一连两天,他们都没发现这种鸟的影踪。考察队员们估计,它们是不会离开金家河太远的。根据那天从他们头顶上飞过的朱鹮的飞行方位,他们决定到金家河北面的姚家沟去探个究竟。

1981年5月23日下午,考察队员来到海拔1200米的一块窄小的山间盆地。五六位农民正在溪边的水田里插秧,刘荫增他们一问,才知道这儿就是姚家沟村。考察队员正在打听朱鹮的消息,突然发现远方的水田中,昂首挺立着一只白色的大鸟。

啊,它又出现了!一位青年农民告诉刘荫增:“这鸟就住在我家屋后的青冈树上,今年它生了3只小鸟,现在还在窝里呢!”考察队员一听,便欣喜万分。他们随着这位农民,登上了姚家沟北面的半山坡。在山坡上,有15株高大的青冈树。在一棵大树的枝杈处,一个较大的鸟巢隐约可见。

刘荫增攀着荆棘登坡,登至与鸟巢差不多高的时候,便拿出望远镜,仔细观察起来。这个鸟巢与在金家河发现的大体相同,巢里躺着3只嗷嗷待哺的白褐色鸟。它们的嘴很长,嘴的前端微微向下弯曲。这不正是朱鹮的幼鸟吗?考察队员终于发现了朱鹮的一家子!

就这样,考察队员历尽艰险,在陕西省洋县发现了7只朱鹮——两对成鸟和3只幼鸟。在这3只幼鸟中,两只勉强地长大了,6月下旬跟随父母离巢飞走了。因为食物不足,最小的一只被父母遗弃而从树上掉落,幸而被人及时抢救并运送到北京,寄养在北京动物园。它虽然十分弱小,但经过饲养员的精心抚养,生长发育得很好,在1983年已经将近发育成熟,体质壮健,十分可爱。1984年,它漂洋过海,被转送到日本佐渡岛去了。

朱鹮被重新发现以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就在姚家沟设立了“秦岭一号朱鹮群体观察站”,在朱鹮栖居的青冈林畔搭盖了观察棚。考察队员在这里日日夜夜用望远镜、录音机和其他仪器,记录朱鹮的全部生活情况。1982年春,观察到朱鹮又成功地孵出一窝,增添了3只幼鸟。他们在邻近的稻田里及时投放了几百千克泥鳅,观察亲鸟怎样从稻田里捕到泥鳅,吞进食道的夹袋里,飞回巢边,然后张大嘴巴,让幼鸟把喙伸进夹袋里掏食;也观察到亲鸟给3只幼鸟轮流喂食的情景:一只吃过再喂一只,不偏不倚。接着,在1983年5月,那里的朱鹮又新孵出一窝,又是3只小朱鹮。这样一来,就使得世界上已知的朱鹮总数上升到18只。今天,有人估计朱鹮总数可能达30只以上。

对于一种动物来说,18只或30只实在太少了,所以我国已将朱鹮列为一级保护动物,并在洋县建立了朱鹮自然保护区,国际上已将朱鹮列入一级濒危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