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参和它的兄弟

人参和它的兄弟

人们把人参(题图)称作“中药之王”,殊不知,在植物分类学上,人参与西洋参、刺五加同属五加科,原来它们是兄弟。

“参王”出土记

1989年秋天,位于长白山地区的吉林省抚松县爆出了一则特大新闻:一个参农挖到了一株500多年的老山参。那棵山参重达305克,长95厘米,根须伸展,体态完美,堪称“参王”。更令人称奇的是,簇拥在这株老山参周围的是17株大小不一的山参,最年轻的也有100多岁。18棵参同时出土,着实让乡民们兴奋了一阵子。

参农是怎样觅到“参王”,并把它“请”出土来的?原来,当时有人在海拔700米的向阳坡处发现了一丛密密麻麻的人参枝叶,于是唤来同伴,就地立灶安锅,日夜守护,小心挖掘。一直挖了五天五夜,才将“参王”和它的“子孙”们全部挖出土来。几经周折,这些深埋地下的老参最终以35万元人民币的价格收入了国库。

人参的魅力为什么会有那么大呢?它到底对人体有什么好处呢?

中药之“王”

在中医药学中,人参被认为具有大补元气,健脾益肺的作用,可以治疗久病虚脱、大出血、大吐泻等危急病症。人参含有多种皂苷和氨基酸、人参醇、人参酸、糖类、维生素、植物甾醇和挥发油等。所以,人参能促进人体神经系统的兴奋和抑制,增强心脏的收缩能力,刺激造血机能,增进食欲,加快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提高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消除精神疲劳。

人参属五加科,是一种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头年生出的茎叶到了秋天全部枯萎,第二年再生出新的茎叶。人参的茎高达40~50厘米,手掌般的叶子,车轮般长在总叶柄的顶端。有趣的是,人参在第一年长出的复叶有三片小叶,到了第二年,复叶上出现五片小叶。从第三年开始,人参开始开花结果。初夏时分,人参开出黄绿色小花,许多小花簇生在一起,形成伞形花序长在茎的顶端。人参的果实呈扁圆形,它是一种浆果,大小如蚕豆,入秋后浆果红得耀眼,内藏两粒种子。

人参的主要入药部分是地下的肉质根。这肉质根胖乎乎的,既似棒槌,又似胖娃娃,故人参又被称作“棒槌”或“人参娃娃”。

人参的根部与地上茎相连的地方叫芦头,每年地上茎枯萎脱落后,芦头上就会留下很多疤节,因此疤节越多,人参的年龄便越大。

野生的人参,多半生活在气温较低、光照较长、土壤较肥沃的山坡上,生长速度缓慢。野山参药效灵,十分珍贵,已被国家列为一级保护植物。

野山参主要分布在我国的长白山地区、日本、朝鲜以及俄罗斯的远东地区。它们一般自然落地成苗。由于人参浆果长得十分诱人,因此鸟儿非常爱吃它。最爱吃人参果的是一种叫“棒槌鸟”的,它们吃了人参果,将带有种子的粪便四处拉撒,充当了“义务播种员”。

但是,从人参种子落地到萌发到肉质根长大,大约需要50年的时间。这时候,它们的肉质根一般才重50克左右。一棵重400克的大型野山参,生长期在几百年以上。1981年,苏联阿努钦斯克区的一个博物馆里,曾经展出过一棵重419克的野山参,据说,它生长了500多年。

人工栽培人参

人参的药效是那样的神奇,然而野山参的生长速度却是那样缓慢。那么,如何才能出产更多的人参,让人参满足人们的需要呢?办法是人工栽培。

史实证明,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栽培人参的国家。早在数百年前,我国长白山区的先民便尝试人工栽培人参。起先,他们在丛林里发现了幼小的野山参,由于植株太小不宜采集,就在其附近作好标记,加以适当管理,待成熟后再采掘。以后,为方便起见,人们将这些幼参移植到住宅附近善加照顾,日积月累,便总结出许多栽培的经验来。如今,人参已经可以像其他庄稼一样进行种植。由于土壤、水分和光照条件都比较优越,所以人工栽培的园参远比野山参长得快。只经过六年的时间,园参便可以与生长了二三十年的野山参相比较。

人参的一家

根据加工方法不同,人参可以分成红参、石柱参、高丽参、白参和生晒参等,这些参都具有滋补的作用,但应针对不同情况加以服用。

和人参一样同属五加科的滋补药还有西洋参。

西洋参的老家在北美洲,它们也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外形与人参极为相似。那么,如何区分西洋参与人参呢?植物学家告诉我们,西洋参的芦头上虽然也长有鳞片,但这种鳞片很薄,而且很快就会萎缩,不像人参的鳞片不光肥厚而且还能长期保留下来。

专家们认为,西洋参性凉,味苦甘,功能养阴、清火、生津,主治阴虚发热、咳嗽咯血等,是一种不可多得的好药。

救救人参

据史书介绍,在古代,我国山西上党(包括长治、潞城、平顺、高平等地)和辽东一带都有人参出产。而如今,上党的人参早已杳如黄鹤,而东北的人参呢,前景也不太妙。

植物学家告诉我们,人参喜欢生活在潮湿、遮荫的地方,它们多半生长在针阔混交林中。密密的森林里,那些厚厚的落叶腐败了,发出霉烂的气味,空气中的湿度相当大,人参在这种情况下生长得非常好。可是,要是没有了森林,没有了人参赖以生存的环境,人参还活得下去吗?

随着人们对人参毫无节制的采掘,野生的人参已经越来越少。为了生产又多又好的人参,目前全国已有10多个省市开展了栽培人参的试验。其中,尤以素有“人参之乡”的吉林省抚松县的栽培工作开展得最好。近几年,抚松的人参栽培面积已达500多平方米,年产量近150万千克,居全国首位。

随着高、新科技的兴起,我国的一些省份,已开始培养盆栽人参和试管人参。早在20多年前科学家就培养成功了试管人参。在试管里,一小块人参组织在培养液的滋润下,仅仅过了2个多月就长大开花,其速度之快简直令人难以置信。

“赛人参”——刺五加

人参的“兄弟”刺五加与人参相比,虽其貌不扬,但一度被认为是神药,据说它的功效甚至超过了人参。在前苏联,宇航员、运动员、病人都争相服用刺五加,刺五加成了十分抢手的药品。

刺五加高1~6米,茎上长刺,还长着掌状复叶,6~7月开出伞形花序,8~10月结出黑色的球形果,生活于海拔数百米至2 000米的山坡上,我国的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西等省以及俄罗斯、朝鲜、日本等均有分布。

刺五加长有根状茎,这根状茎与根均含有许多化学物质,这些化学物质包括多种苷类、糖类、胡萝卜素、芝麻素和维生素。

刺五加所含的多种苷类对人体的神经系统能起兴奋和抑制作用,有明显的抗癌作用。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刺五加还具有提高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因而它还能医治神经衰弱、贫血、慢性心血管疾病、风湿性关节炎和其他一些疾病。

其实,中国古人早就发现了刺五加的药用价值。如明代药物学家李时珍曾经说过一句非常有名的话,叫做“宁得一把五加,不用金玉满堂。”五加是什么?就是刺五加的俗称。中医认为它有“补中益精,坚筋骨,强志意”的作用,也就是说刺五加能增强人们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是一种固本强壮药物,吃了它,身强体壮,比拥有满屋子金银财宝还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