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楚霸王自刎乌江说起
相传,秦朝亡了以后,楚汉相争,刘邦节节胜利,项羽步步败退。一天,项羽狼狈逃到乌江,看见大路上无数只蚂蚁聚成“霸王自刎”四个大字,吓得魂飞魄散,以为蚂蚁是代表“天意”,于是拔剑自杀而死。殊不知,这是刘邦的军师张良定的攻心计,他料定项羽必经乌江,事先派人在江边用蜜糖写下这几个大字,蚂蚁闻到蜜糖的气味,便成群结队地聚拢来了。当然,这仅仅是个民间传说。
蚂蚁的“鼻子”确实很灵敏。不过,昆虫的“鼻子”跟人的鼻子大不一样,昆虫学里专门有个名词,叫做“触角”。昆虫的“鼻子”是五颜六色的。有的金黄,有的火红,有的雪白,有的淡黑,有的紫蓝,有的翠绿,也有的呈现出各种花纹。昆虫触角的长短,都跟它的身体成比例,但天牛类昆虫的触角一般都比较长,多数都超过了它的身体长度。在我国东北及华北地区的松树上有一种天牛名叫长角灰天牛,它的身体并不太长,仅15毫米,而其触角却长达75毫米!
昆虫的“鼻子”是奇形怪状的。蟋蟀、蝗虫的头上,有两根细长的“胡子”,那就是“鼻子”。苍蝇的“鼻子”,有点像多芒的麦穗。公蚊的“鼻子”,像长满针叶的松枝。白蚁的“鼻子”,像一节节钢鞭。金龟子的“鼻子”像一束香蕉。叩头虫的“鼻子”,像木工师傅的锯条。还有许多昆虫的“鼻子”,像念球、梳子、羽毛、锤子、平衡棒……,昆虫的“鼻子”——触角的形状,是对它们进行分类的重要依据之一。
昆虫的“鼻子”能辨别多种气味。苍蝇闻到粪臭、鱼腥味,就成群飞来。蚊子闻到人的汗酸气味,便飞过来叮咬。蟑螂闻到食油气味,则结队而至。米蛾闻到大米的气味,就会钻进米囤里“生蛋”,孵出来的米蛀虫专吃大米。菜粉蝶闻到白菜、萝卜等十字形花科蔬菜挥发出来的特有气味——芥子油气,便飞到这些作物上产卵。人擦了驱蚊油,蚊子闻到了气味马上就远远躲开。昆虫的这种特性叫作“趋化性”。
昆虫的“鼻子”为什么这么灵敏呢?原来昆虫的“鼻子”上,生有许多专门辨别气味的嗅觉器。如雄蜜蜂有30 000多个嗅觉器,雄金龟子有40 000多个。有人把雌性天蚕蛾装在笼子里,几公里以外的天蚕“丈夫”居然飞到笼子边上来。如果剪去昆虫的“鼻子”,或者涂上油漆,它们就像害了“感冒”一样,“鼻”塞不通了。
苍蝇逐臭,棉铃虫逐香,蚂蚁、地老虎逐甜。我们可以利用这些特性,投其所好,诱而杀之。而有的昆虫闻到某种气味立即逃避躲开,则可以制成各种驱虫剂来驱逐害虫。利用人工合成或从昆虫体中提取的性引诱剂,还可以假设“情场”,使昆虫自动前来“谈情说爱”,从而一举歼之。这都是消灭害虫的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