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翔的爬行动物

飞翔的爬行动物——翼龙

在脊椎动物进化史中,两栖动物从水到陆,初步建立了“滩头阵地”,“徜徉”在水域附近。爬行动物才是陆地的真正征服者,它能远离水域,向陆地的纵深发展,使脊椎动物的生命遍布全球。这还不够,当它们在陆地上“站稳脚跟”后,有一部分“亲属”重又返回水域,成为水生爬行动物,而另一部分则向空中发展,成为飞翔爬行动物——翼龙。爬行动物是脊椎动物中第一个成功地占据陆、海、空三大生态领域的类群。

有关翼龙的研究历史,最早可追溯到2百多年前。那时,在德国巴伐利亚州印板石石灰岩中发现一“奇怪”的化石。它上、下颌细长,骨骼中空,具“翅膀”,很像鸟类。可它没有羽毛,嘴里还长有尖利的牙齿,又不像鸟。1784年该标本的研究者发表报告说:这是没法确认其分类系统的海生动物。后来,标本被送到当时最著名的法国古生物学家居维叶(Georges Cuvier)手中,毕竟他有学问,凭他丰富的脊椎动物比较解剖学知识,经研究后认定这是一种从未见过的会飞的古代爬行动物,并于1801年把它命名为翼手龙(Pterodactylus)。这一鉴定,震惊了当时的学术界。有人反对,有人观望。直到后来更多的标本发现后,有关翼龙的认识才被固定下来。它们是一类从早侏罗世(距今1亿8千万年前)到晚白垩世(距今7千5百万年前)营空中生活的爬行动物,有1亿多年的种族史。

经典的分类通常把翼龙分为两大类,即喙嘴龙类(rhamphorhynchoids)和翼手龙类(pterodacty-loids)。前者比较原始,生活在侏罗纪早期到白垩纪晚期。有一大而较重的头骨,颈长,身子小,口中长有锐利、前倾的牙齿。更为醒目的它有一条长长的尾巴,尾巴末端还有一块“蝇拍”状的皮膜。有人推测,长尾和“蝇拍”可能与保持飞行平衡有关。该龙类两膜翅展开间距不大,约60厘米左右。后者较进步,是从原始喙嘴龙进化来的,生活在侏罗纪晚期到白垩纪晚期。在适应飞行方面,翼手龙类于身体结构上做过诸多改进。它的头骨减轻了,牙齿退化甚至消失了,长尾逐步退缩直至甚短,骨骼愈合得更好。但有意思的是,翼手龙类的头骨上却长出了一块骨脊。这骨脊因种类不同而大小不一,有的甚至长长地向后伸延。这类翼龙的个体大小相差甚远,小的仅有小鸟那么大,大的两翼展开可达7—8米。

作为翼龙类的一个主要的特征,喙嘴龙和翼手龙均具翼膜构造。因为着生翼膜,它们的前肢结构发生了特殊的变化:肱骨粗壮有力,尺、桡骨伸长,第一、二、三指退化缩小,第五指消失,位于最外侧的第四指则极度伸长,由四节指骨组成,末端无爪,翼膜就张连在第四指和体侧之间。膜面光滑无毛,具褶皱,膜中无其它支持物。只在腕部向前伸出一块倒钩状的翼骨,可能对支持翼膜有帮助。也有说这倒钩是用作悬挂身体睡觉的,犹如现生的蝙蝠。显然,作为飞行工具,翼龙的翼膜结构的确太“简单”了,比起鸟类的“翅膀”,甚至蝙蝠的翼膜,均大为逊色。鸟翅是由众多羽毛组成的,即便碰掉一羽,也无关大局。蝙蝠的翼膜当中还有三根指骨支持着,有点像雨伞,比较“牢固”。而翼龙的翼膜只是一张“飞皮”,万一捅破,便一筹莫展了。所以,估计这类动物只能在比较空旷的水边滑翔,以捕鱼或其它水生生物为食。它不可能翱翔太空,更不可能在稠密的树林里穿梭而过(图36)。

我国曾在山东、新疆、浙江等地多次发现翼龙化石,其中以新疆的材料最为丰富,包括30个个体,有3个保存极为完整的头骨和许多头后骨骼。标本是在准噶尔盆地的西北缘、乌尔禾地区发现的。这批化石经我国著名古生物学家杨钟健教授研究后,认为是一种未知的翼龙,取名准噶尔翼龙(Dsun-garipterus)。该龙两翼展开宽约两米,尾巴已退缩,头骨上的骨脊还不很突出,前部的牙齿已消失,后部的却还存在。显然,这是一种介于早侏罗世原始翼龙和晚白垩世进步翼龙之间的中间类型,生活时代应是早白垩世,距今约1亿年前(图37)。发现于浙江临海的浙江翼龙(Zhejiangopterus)也很有意思,它是1986年一农民在开石取料时最初发现的,经专家认可后,同年又挖出3个完整程度不一的骨架和一些零散的骨骼,以及一个完整的头骨。这是一种大型翼龙,两翼展宽可达5米以上。头骨低而长,其上未发现有骨脊构造,鼻孔、眼孔连合为一卵形大孔,约占头骨全长的1/2。喙细长,尖锐,无牙。颈细长,由7枚颈椎组成。6个背椎组成联合背椎。尾极短。比较起来,此龙比准噶尔翼龙为进步,归无齿翼龙类,时代为晚白垩世早期,距???天?繧n_?燪艔燿 腼7耹砤#?$?肭勯?龑鈥姐q?哩S噐%"MUtnW?靱U艜繷顗7暋L=芇鏘u砰褭%澾x楍S!ュ夎跇1糠!鼍剣?Y请ヽu儒Ff促Xn軈匧 v銼{黮镃刹槺L覬鏈貸??(A鐫馢2┤~寵あ8?PVX?縰2-?緵6鄞(?楘??渿L0或珄r?硶P晖嵩;掺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