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鸟和黄昏鸟

鱼鸟和黄昏鸟

现生鸟类没有牙齿,侏罗纪的始祖鸟有牙齿,白垩纪的鱼鸟和黄昏鸟也有牙齿。有牙齿,是鸟类的一个原始特征。

鱼鸟和黄昏鸟是两个不同的目,分别代表两支不同鸟类。它们都在白垩纪末期绝灭,只在地球上大约生活了7千万年。

鱼鸟的外形很像燕鸥,但与燕鸥没有任何亲缘关系。它翅膀强壮,龙骨突发达,显然具有很强的飞行能力。足小、喙长,口中长有后弯的牙齿,很适于捕鱼。看来,它是白垩纪海洋附近快速飞行的肉食性鸟类。

关于鱼鸟的牙齿,还曾有过一番争论。1872年,马什(Marsh)记述了一些产自北美晚白垩世(距今约8千万年前)的鸟类骨骼化石,订名鱼鸟(Ichthy-ornis)。稍后,他把一块产自鱼鸟同一岩层的带牙齿的下颌骨,也归入了鱼鸟。这样,鱼鸟便成为有牙齿的鸟类了。1875年,马什又记述了北美晚白垩世的另一种鸟类——黄昏鸟(Hesperornis),它也长有牙齿。这一来,人们对鱼鸟的牙齿便深信无疑了。并把这两种长有牙齿的鸟类写入了有关教科书,作为白垩纪鸟类的代表(图49)。

80年过去了,一直“平安无事”。可是,到1952年,格里戈里(Gregory)对马什的鱼鸟提出了反对意见,说那块带牙齿的下颌不是鱼鸟的,而是一种小沧龙(爬行动物)的。这一看法很快被人们所接受,以致此后有关教科书中把鱼鸟“开除”了,虽然仍还有人(如Russel和Walker)对格里戈里的说法持保留态度。

到此,争论并未结束。1970年,斯图沃尔德(Stewart)又发现了部分鱼鸟骨骼化石,包括大部分脊柱、前肢、以及带有牙齿的部分上、下颌等。他与马尔丁(Martin)共同撰文,文中不仅证实鱼鸟是有牙齿的,并且还讨论了鱼鸟牙齿的构造、生长方位等,认为鱼鸟的颌骨和牙齿在各方面都和黄昏鸟的相象,而与沧龙的不一样。这么一来,100多年前马什的最初看法又反过来占了上风。马什无疑是一位研究鱼鸟的专家,他总共记述过13种鱼鸟,6种产自尼奥勃拉勒组的烟雾山白垩层中,7种产自得克萨斯上白垩世奥斯汀白垩层。

马什是北美第一个有齿鸟类化石的发现者。关于这次发现,他曾这样写道:“这里发现的第一块鸟类化石是黄昏鸟的一段胫骨,是1870年12月在西堪萨斯的烟雾山河附近找到的。我的探险队还发现了另一不同属的黄昏鸟。由于极端的严寒气候和当地印地安人的敌视,使我的考察工作难以深入下去”。但马什并未就此罢休,第二年7月,他又率领一支更大的探险队在美国警备队的保护下,再次考察了那个地区,采到了黄昏鸟的一个新种和许多其它鸟类化石残片。对这些标本,他都作了详细的记述。

马什的记述表明,黄昏鸟体长约1.5米,但也有较小的。它身体流线型,后肢移向两侧,股骨短而胫跗骨长,为强大的腿伸肌提供了附着点。足强大,张蹼,足踝部以上的肌肉与体肌联成一个整体,适于潜水。翅膀大为退化,胸骨扁平无龙骨突,不善飞行。显然,黄昏鸟的生活方式有点像现生的潜水鸟类,伸长了的上、下颌和颌上的牙齿,是它捕鱼为食的有力“工具”。现知最古老的一件黄昏鸟化石采自英国早白垩世(1亿3千万年前)地层中,其生存年代要比产自晚白垩世(8千万年前)的标本早5千多万年。美国堪萨斯大学的马亭曾多年从事黄昏鸟的研究,他认为黄昏鸟目包括2科7属13种。大多黄昏鸟化石产自海相或海滨相地层,可据说马亭在达可他南部晚白垩世地层中找到过一淡水生活的黄昏鸟标本,但专家认为,海洋应还是黄昏鸟的主要栖息地。它们在海岸和岛屿上结群营巢,并习惯于深入海洋作冒险旅行,而不敢冒险走向干旱的大陆腹地。1967年,鲁塞尔报告说,他在北纬69°的加拿大安德森河区域采到了一件未成年的黄昏鸟标本,这是否意味着黄昏鸟能够向北迁移到北极圈附近的海域去营巢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