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 Page 1

“中国第一鸟”和山旺化石宝库

1976年盛夏,一驾银燕由山东济南飞向北京。机舱里坐着两位山东省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他们的任务是护送一件从山东临朐山旺发现的鸟类化石进京,请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有关专家研究、鉴定。

鸟类为适应飞翔,减轻体重,骨骼常中空,骨壁薄。这种骨骼较易破碎,不易保存为化石。加之大多鸟类营森林生活,死后一般不易遇上埋藏环境。水生鸟类死后如不被较快埋藏,也就付之东流。由于这些原因,鸟类化石总是较少的,不论国内、外,它们是五大类脊椎动物中发现化石最少的一类,特别是完整的鸟类骨架,更为罕见。山东鸟是迄至当时我国第一件基本完整的鸟类化石,故被誉为“中国第一鸟”。

据知,山东鸟标本是山旺硅藻土矿一位姓郭的工人在采矿过程中发现的。他虽没学过古生物学,但意识到这件标本之重要性,于是就把它收藏、保护起来。他用轻软的东西包裹了化石,埋藏在屋后背阴的地下。这既避免了硬物的碰撞,也避免了自然风化。早在1958年前后,山东省博物馆的孟振亚、临朐县文化馆的傅延芳,曾分别在中科院古脊椎所于北京周口店开办的“古生物发掘修理训练班”上学习过,他们很关心山旺组出土的化石,经常下矿察看。在鸟类化石发现9个月后,他们来了,老郭完整如初地把标本交到他们手中。他们惊喜若狂,除向工人们讲解化石的重要性外,马上对化石进行加固,并请来木工,按标本的尺寸大小做了木箱,然后飞往北京。

这件鸟类化石保存了头、颈、躯干和四肢,是我国第一件基本完整的鸟类化石,虽然,部分骨骼业已破损,但其印痕仍还原位保存,仍不失一具完整的骨架轮廓。头侧视,颈微曲,两翅左右展开,两腿直伸,姿态自然,栩栩如生。该鸟骨架大小如鸽,从头到脚趾保存长210毫米,显然不是大鸟。头大,嘴峰短粗、锥状,基本平直。上嘴峰较下嘴峰为稍长,前端略下弯,但不成钩状,与长嘴峰的涉禽和钩嘴峰的猛禽有别。颈较短,不属长颈鸟类。足四趾,三趾朝前,一趾朝后,为常态足。趾骨和爪骨均纤细。

根据上述的骨骼特征,笔者经研究后认为,这件鸟化石应归鸡形目、雉科,为一新属、新种,取名山旺山东鸟(Shandongornis shanwanensis)(图52)。

继山东鸟之后,我们又从山旺先后发现几件基本完整或部分完整的鸟类化石,它们分别被鉴定为硕大临朐鸟(Linquornis gigantis),硅藻中华河鸭(Sinanas diatomas)、秀丽杨氏鸟(Youngornis gra-cilis)等。

既然鸟类是不易保存为化石的,为什么山旺却一再发现这类标本,且大多还比较完整?原来,山旺组是一套由硅藻土沉积起来的地层,沉积物细腻,岩层菲薄。上、下岩层重叠起来,甚像一本厚厚的大书,故山旺组有“万卷书页岩”之称。鸟类以及许多其它珍贵的化石,就是在这种特殊环境下被保存下来的。如盛开的花朵,叶脉分明的树叶,带纤毛的昆虫,游弋的蝌蚪,翅脉清晰的蜻蜓,翼膜如画的蝙蝠,鸭子的足蹼和老鼠的胡须等,这些,都成为古生物化石中的珍品。自然,山旺出产的化石不光是上述这些珍品,更多的还有各种动、植物化石。据估计,这里迄今已出产各类生物化石达1万件以上,这在国内、外均罕见,真是“化石的宝库”。山旺这个本来不出名的乡村,现已成为国际知名的古生物化石产地,被国家划为化石保护区。饮水思源,说到这里,不能不教人想起为山旺组命名的杨钟健教授。1934年,杨去山东蒙阴、新泰一带考察恐龙化石后回京,路过济南时,齐鲁大学生物系一教员以山旺出产的鱼和植物化石示杨,引起了杨的兴趣。1935年秋末,杨一人去临朐县山旺村,在硅藻土中采集到大量动、植物化石,并把这套地层定名为“山旺组”。此名一直沿用至今。

根据动、植物化石鉴定,学者们现在认为,山旺组的地层时代应属中新世中期,距今约1千5百万年前。当时,这里是一片面积颇大的水域,环境静穆,水不扬波。水中滋生着大量硅藻,硅藻死后,硅质藻壳和细泥在湖底一层层沉积起来,是为硅藻土页岩。当时的动、植物遗体,埋藏在岩层中,成为今天的生物化石。孢粉分析表明,湖岸附近有一片以榆属、朴属、胡桃属、榉属等被子植物为主的落叶阔叶林,林下有灌木和草本植物。那里生活着多种昆虫、鸟类和哺乳动物,它们与湖水中的鱼、鳖、蛙相映成趣。好一番温馨平和的繁华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