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

44.活化石水杉和银杉

1984年7月,国务院公布的我国第一批《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中,水杉和银杉都是一级保护植物,列为一级保护植物的只有8种,而水杉和银杉是其中的两种。

水杉是世界上著名的残遗植物。远在中生代白垩纪,地球上已出现水杉类植物,并广泛分布于北半球。经过第三纪和第四纪冰期,这些植物几乎全部绝灭,只在欧洲、北美和东亚的地层中还保留有水杉的化石。

1941年冬,我国植物学家在四川万县磨刀溪发现活的水杉,并采到水杉的标本,当时却误以为是水松。直至1948年才由我国植物学界两位老前辈胡先骕、郑万钧教授经过研究,发表论文,证明它与日本学者三本茂发表的化石植物是同一类植物,命名水杉。此后,陆续在湖北、四川、湖南3省交界的利川、龙山等县的山地中,发现水杉植株。

水杉在中国的发现,引起全世界科学界的重视,被誉为活化石的发现,对研究古植物、古气候、古地理以及裸子植物的进化,都有重要意义,现在全世界已有50多个国家和地区引种栽培水杉。

水杉为落叶乔木,高达41.5米,胸高直径达2.4米,树皮灰褐色或深灰色;叶对生,在小枝上排成两列;叶片线形,长1.3~2厘米,宽1.5~2毫米。它的花雌雄同株,球果近圆球形或长圆状球形,木质,长1.8~2.8厘米,当年成熟,成熟时深褐色。它的种子倒卵形,扁平,周围有窄的种翅。繁殖方法可用种子繁殖和插枝繁殖,插枝繁殖易生根。

银杉是1958年才发现的珍稀残遗植物,这个属的花粉曾在欧亚大陆第三纪沉积物中发现,但活的植株现在只生长在广西北部、湖南东南部、四川南川县金佛山和贵州道真县与桐梓县的局部山区,经原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所长陈焕镰教授和匡可任教授研究,认为是新发现的残遗植物,定名为银杉。

银杉的发现也引起全世界科学界的重视,也被誉为活化石的发现,对研究古植物、古地理和裸子植物进化,亦有其重要意义。

银杉为常绿乔木,高达24米,胸高直径达85厘米,树干直,树皮暗灰色。叶线形,微曲,长4~6厘米,宽2.5~3毫米,螺旋状排列在小枝上。花雌雄同株。球果卵圆形,长3~5厘米,直径1.5~3厘米,成熟时淡褐色或深褐色。种子倒卵圆形,长5~6毫米,有长1~1.5厘米的种翅。繁殖方法可用种子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