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怕碱的螺旋藻
在非洲东部的高原上,有一座著名的强碱性浅水湖——纳库鲁湖。由于湖水中的碳酸钠含量太高,pH值达到了10.5,使绝大多数水生生物难以在湖水中生存。但本世纪70年代中期以前,这里却是一种名叫小红鹳的鸟类的乐园。1972—1974年,科学工作者根据航空照片,非常精确地统计出了在纳库鲁湖一带活动的鸟类的数量:平均有91.5万只,最多时达到150万只。这些小红鹳不断把头潜入水中,而且每天大约有12—13小时在不断重复着这个动作,仿佛在津津有味地喝着湖中的碱水。如果在显微镜下观察一下湖水,就会发现其中的奥秘。原来是一种名叫普拉膝螺旋藻的蓝藻,充当了小红鹳的主食。虽然这种藻类很微小,但小红鹳靠了喙中的一种特殊装置,将湖水滤掉,而使螺旋藻源源不断地进入自己的食道。由于螺旋藻在强碱性湖水和高温的环境中增殖极快,因此尽管近百万只小红鹳不断取食,仍具有非常高的种群数量。高密度的螺旋藻使湖水像豌豆汤一样混稠,能见度还不到10厘米。
为什么螺旋藻对小红鹤有如此巨大的吸引力呢?科学家的研究表明:这种蓝藻体内蛋白质含量高达50—70%,而且还含有多种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其食用价值比牛肉、鸡肉等高蛋白食品还高。
螺旋藻的营养价值引起了世界上许多国家的重视,尤其是一些热带地区具有碱水湖的国家,如非洲的乍得、亚洲的印度、美洲的墨西哥等,开始大规模人工养殖螺旋藻,作为高质量的鱼虾饲料及人类食品。由于螺旋藻所含脂肪和碳水化合物低,因此十分符合现代人减肥的心理,很快在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流行。近年的研究表明:螺旋藻对贫血、溃疡病、糖尿病、肝脏疾患及视力不良等都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还具有抗衰老、抗肿瘤、抗辐射等功效。联合国食品组织在一份会议公报中称螺旋藻为“明天最好的食品”,看来并非过誉。
螺旋藻属于蓝藻门的颤藻科、螺旋藻属,这一属共有30余种,广泛分布在世界各地的海水及内陆水域中,开发潜力很大。这类水藻藻体一般为长300—500微米,粗不到10微米的丝状体,呈螺旋形卷曲,而且能旋卷和弯曲运动,犹如一个十分微小的能够伸缩的线圈。
别看螺旋藻个体微小,却能以多取胜,只要环境温度在25—35℃,光照充足,几天就可增殖一倍。每平方米水面每日可产干藻粉12—15克,每公顷每年可产干藻粉30—50吨。单位面积的粗蛋白产量大约是大豆的10倍,小麦的70倍,水稻的40倍。因此螺旋藻也是一种极高产的新型作物。
我国自70年代后期开始试验养殖螺旋藻,目前已在云南的天然碱水湖开辟了培养基地,并在广东深圳建立了螺旋藻工厂化的养殖加工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