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是怎样产生的

梦是怎样产生的

同学们睡觉的时候一定都做过梦。说自己不常做梦或没有做梦的同学,并不是自己没做过梦,只不过是自己所做的梦全部被忘得一干二净而已。有的同学常把梦同自己的命运,做事的凶吉联系起来,认为是神或死去的亲人以梦的形式给自己的启示,从而使梦蒙上了一层迷信、神秘的色彩,那么梦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人们通常都是白天工作、学习,夜晚睡眠。觉醒时,机体对外界和内部环境刺激的敏感度增高,并能作出有目的的和有效的反应。睡眠时,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的敏感度降低,肌张力下降。睡眠时虽仍保持着植物性神经系统的机能调节,但脑的一些高级机能,如学习、记忆、思维等均停止。人的睡眠由两个交替出现的不同时相组成:一个时相称为慢波相,又称非快速眼动睡眠;另一个时相称为异相,又称快速眼动睡眠。人们入睡后所发生的睡眠大多属于慢波睡眠。根据人脑电波的特征,慢波睡眠又可分为1、2、3、4期,相应于睡眠由浅入深的过程,其中4期慢波睡眠具有促进体力和精力恢复的功能。异相睡眠是在睡眠过程中周期出现的一种激动状态,脑电图与觉醒时相似,并常伴随有眼球运动、四肢末端和颜面肌肉抽动等阵发性表现。梦总是在异相睡眠阶段发生。

如果将刚刚度过异相睡眠阶段的人叫醒,那么大部分人可以记忆起刚刚做过的梦。一般成人睡眠时,首先出现慢波相,持续约70~120分钟,然后转入异相睡眠。异相睡眠持续约5~15分钟,然后又转入慢波睡眠,如此反复下去。在整个睡眠过程中,这种反复转换约4~6次,就整个睡眠时间来说,慢波睡眠约占3/4,而异相睡眠占1/4。所以在一夜的睡眠当中,大概要做3~5次梦。早晨起来,能够记起做梦,甚至能回忆起梦中的内容,这往往只是最后一次异相睡眠状态时所做梦的内容。

梦的来源多半产生于存在我们潜意识中的一些东西,来源于我们的思想、回忆和想象。“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当我们在梦中看到儿时的朋友,游览过的城市,居住过的房子,都是那样逼真,就好像是真的在我们眼前。这是大脑皮质中在睡眠时仍旧保持兴奋的个别部分中痕迹引起来的,痕迹来源于日常生活中大脑受到的刺激。

人们常说做了一夜的梦,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其实整个夜间作梦的时间很短,且不连贯。由于慢波睡眠时大脑皮层处于高度抑制状态,对于人来讲一点点记忆都没有。早晨能够回想起来的只有梦,所以好像是做了一夜梦似的。

在正常情况下,做梦是人体在睡眠时所必需的一个环节,适当地做梦有助于人的体力和精力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