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蟋蟀:魅力不减的田园歌星
蟋蟀俗称蛐蛐,古人称之为“促织”、“蛩”等,在沪苏一带方言称之为“赚积”。属直翅目,蟋蟀科,体呈黑褐色或黄褐色,体形粗壮,体长约15~40毫米,头呈圆形,具光泽;触角丝状,有30节,往往超过体长。雄虫好斗,且善鸣叫。雌虫则默不做声,是个哑巴,俗称“三尾子”。
蟋蟀是不完全变态昆虫。生性孤僻,是独居者,通常一穴一虫,要到成熟发情期,才招揽雌蟋蟀同居一穴。但在若虫期,往往30~40头共居一室,十分亲热。雌虫一生可产卵500粒左右,分散产在泥土中,以卵越冬。蟋蟀每年发生一代,喜居于阴凉和食物丰富的地方,常在夜间出来觅食。成虫喜跳跃,后腿极具爆发力,跳跃间距为体长的20倍左右;少数种类后翅发达能飞行。每年夏秋之交是成虫的壮年期,也是捕捉斗玩蟋蟀的大好时期。
蟋蟀是人类最早认识的昆虫之一,在我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全世界约有3000种,我国有50多种。饲养蟋蟀作为一种娱乐活动,在中国已有千余年历史。据唐朝《开元天宝遗事》记载:“宫中秋兴,妃妾辈皆以小金笼贮蟋蟀,置于枕畔,夜听其声,庶民之家亦效之”。区区蟋蟀小虫,能登上大雅之堂,受到人们的青睐宠爱,历久不衰,并载入史册,绝非偶然。在自然界,鸣虫种类繁多,仅常见的即有30余种,但善鸣好斗者,数蟋蟀“名列前茅”,被誉为“天下第一斗虫”。那么,蟋蟀能受到人们如此喜爱,魅力何在?
首先,蟋蟀素有“田园歌星”之美名。每年入秋,在田野和庭院,在城乡的街巷和角落,不分昼夜,时时传来蟋蟀的鸣声,时而清脆悠扬,时而婉转低吟。听这音韵悦人情绪,消人倦怠。其次,蟋蟀最引人入胜的还是它那勇猛、拼搏、鼓动人心的格斗。蟋蟀天生好斗,两雄相遇,斗志斗勇,以死相搏。那种“将军战死在疆场,凛冽不屈壮志酬”的气概,真有点儿让人为之动容。
数年前,天津市曾举办过一届别开生面的蟋蟀大斗赛,当投影电视向观众播放蟋蟀搏斗的精彩场面时,引得观众人头攒动,起伏如潮。不仅在国内如此,在东南亚一些国家也时兴斗蟋蟀大奖赛,每年举行大赛时,常造成万人空巷的热烈场面。在美国、希腊、西班牙、德国、荷兰等国,经常举办“斗蟋蟀擂台赛”,吸引了众多当地的蟋蟀迷。中国传统的鸣虫文化,已经跨出国门,令西方人大开眼界。难怪美国一家电视台将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形式,在它的《看东方》节目中予以介绍。可见小小昆虫相斗的激烈程度,掀起了人们情绪上如此之大的波澜,且为全世界的蟋蟀迷所接受和喜爱,充分显示出蟋蟀独有的魅力。
1.古人玩蟋其乐无穷
我国斗蟋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中外闻名。据历史文献考证,“古人玩蟋”始于唐,著于宋,盛于明清。据顾文荐(宋)
《负暄杂录》载:“斗蛩之戏,始于天宝间,长安富人,镂象牙为笼蓄之,以万金之资,付之一啄’。由此可见,养斗蟋蟀不仅始于唐代,而且当时以此为赌之风盛行。
南宋宰相贾似道玩虫已到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境地。《类书纂要》曰:“贾似道于半闲堂斗蟋蟀。”“半闲堂”是贾似道建造的“专门斗蛩”之室,他整日与群妾据地斗蟋,甚至元朝军人入侵都不知道,是“玩虫丧国”的佞臣,史称“蟋蟀宰相”。但是贾似道是我国第一个研究蟋蟀的专家,他编撰了我国也是世界上第一部蟋蟀专著《促织经》,为蟋蟀的捕捉、识别、饲养、斗法提供了详细的研究资料。此后各朝的蟋蟀文献都是以《促织经》为基础的,著名的有袁宏道(明)的《促织志》、朱从延(清)的《王孙鉴》、李石孙(近代)的《蟋蟀谱》等。
明代上至帝王,下至庶民,玩蟋之风经久不息。明宣宗朱瞻基最娴秋虫,曾密诏苏州知府况钟进献千余蟋蟀。况钟因献“黄大头”一头连升两级(载于《吴县志》)。蒲松龄《聊斋志异·促织》曰:“每贡一头,辄倾数家之产。”老百姓为此吃尽苦头。明朝重臣马士英玩虫误国,大损国力,步贾似道后尘,史戏称“蟋蟀相公”。当时民间斗蛩之风日烈。袁宏道《促织志》云:“京师人至七八月,家家皆养促织。……不论老幼男女,皆引逗为乐。”沈德符《万历野获编》载曰:“吴越浪子,有酷此戏,每赌胜负,辄数百金,至有破家者”。吴人张廷芳以银棺厚葬名虫之轶闻载于陆粲的《庚己编》。古人玩蟋,在明代已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清代宫内及皇宫贵族中皆有好虫者,高江春(清)的《金鳌退食记》曰:“本朝南花园内于秋时收养蟋蟀。”每年秋季,京城架起棚场,开局斗蟋蟀,京城成了“赌城”。
历史上不少文人墨客以蟋蟀为题,吟诗作赋,如宋朝诗人黄山谷就冠蟋蟀以“五德”;最著名的是清王浣溪《齐东问难》云:“鸣不失时,信其昭矣;折肢断筋,宁死疆场,其忠如是。”“信、勇、忠”乃儒家之风范,以此颂之,真乃千古绝唱。
古人玩蟋有三个境界:一曰“留意于物”,如贾似道、马士英之流,玩虫误国;二曰“以娱为赌”,把斗蛩作为赌博手段,此乃“贾之流毒”;三曰“寓意于物”,此为最高境界,多文人雅士所为。“听其鸣,可以忘倦;观其斗,可以怡情。”“斗蛩之戏”才能成为陶冶情趣、修身养性的娱乐。
2.田园歌星虫中骄子
蟋蟀最为人们所注目的是它们的鸣叫声。它们长到成熟期,在不同场合,常能鸣奏“畅想曲”;当雌雄相遇时,弹奏“抒情曲”;若是战斗胜利时,则高奏“胜利进行曲”,以显神威。因此,蟋蟀素有“田园歌星”的美名。细细聆听和研究,它们“演唱”的乐曲,大致有以下五种含义:
①在和平时期,不受任何干扰时,鸣叫声怡然自得,音色清纯亮丽。我们平时欣赏到的就是这种声音,同时也是区别个体间品质差异的鸣声;
②在遭受到同类的干扰时,为了保护自己的领地不受侵犯,常以警戒声恐吓对方。声音激越短促,据测定,音量往往高达66~72分贝;
③两雄相遇,挑衅鸣叫,以壮雄威;若决斗获胜,则高奏凯歌,音色洪亮,鸣叫不息,音量更是高达75分贝;
④雌雄同穴,雄虫以“情歌”向雌虫求爱,则发出清幽的声调,音色清丽婉转,犹如乐队奏出的“倍司”,情绵绵,意切切,悦耳动听,富有诗意,音量在60分贝以下;
⑤当一对情侣交尾作爱时,常会发出表示“愉悦”的鸣声:“嘀玲----嘀玲……”,犹如一曲“凤求凰”的“爱情曲”。
那么蟋蟀如此美妙之声是如何发出来的呢?原来在蟋蟀前翅肘脉基部腹面,具有一齿状突起,相当于小提琴的弦器,而翅臀区的外侧方,也有一硬化的突起,好似提琴的弹器。发音时提举左右前翅,以一翅之弦器与另一翅之弹器相互摩擦,同时振动肘脉间的膜质区,遂发生有节律的振动,飞扬出悦耳的声音,真的是“摩翅而歌”。
蟋蟀不但善鸣,而且也能听音。与高等动物不同的是蟋蟀的“耳朵”长在前足的胫节上,称听器。也许有人担心,蟋蟀经常爬来爬去,足胫节上沾满了泥土和灰尘,它的听器是否会失灵呢?请别担心,蟋蟀这小精灵真精呢。如果你仔细观察它的行为,不难发现它经常用口器舔吮前足的胫节,同时相互摩擦。原来,这是它在洗澡,打扫卫生,清除脚胫上的尘土呢!
3.蟋蟀格斗引人入胜
蟋蟀生性机敏,勇猛好斗(彩图7)。两雄相遇,必有一场厮杀格斗,这对于蟋蟀爱好者来说是屡见不鲜、习以为常的。而蟋蟀善斗的原因何在?并非人人皆知。也许你会说,是本性吗!是的。但据专家考证,这种本性并非仅仅出于展示雄蟋之强健和威武,更重要的是为了争夺雌蟋。无意间,雌蟋便成了雄蟋开战的导火索,这真有点像电影中的一幕。
在蟋蟀决定开战之前,首要任务是侦察对方、辨别敌友,然后才做出攻守决策。担此重任的是蟋蟀头部那双转动灵活、十分机敏的触角。只要你细心观察,就会发现,蟋蟀触角总是在不停地扫动,随时探测来者。也许你会问,蟋蟀若用它的眼睛监视来访者不是更容易?其实,蟋蟀的眼睛也象许多其他昆虫一样,视力和分辨力是有限的,只能看个大致轮廓和对物体的移动做出反应。因此,蟋蟀的眼观在此只能作为辅助初探,而触角就大显身手了。触角一旦与同类的触角相接触,马上就能辨别出对方的性别,并做出相应的对策。当两雄触角相触后,双方立刻会表现出烦躁不安、甚至振翅狂鸣,随即拉开阵势,虎视眈眈地“盯着”对方,接着就开始呲牙咧嘴地格斗起来。若一对异性相碰触,雄蟋蟀的反应就截然不同,表现得格外友好、温柔而安静。甚至还会轻柔低鸣,仿佛轻声细语地与雌蟋“谈情说爱”。
俗话说“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在蟋蟀的格斗战场,行家观之,津津乐道:两雄格斗激烈与精彩与否,与蟋蟀的品种、配斗对手斗前的试训和格斗方式等均有直接关系。人类拳击有拳法,而蟋蟀格斗也有“套路”。两雄交锋如果只要对方仅仅一碰牙就可将其摔了出去,使对方根本无法靠近自己,有人形容这种斗法像一阵风从口中吹出,吹跑对方,称之为“吹夹”;与“吹夹”相反,若一开始就可把对方死死咬住不放,一直往后拖,最后对方不得不忍痛逃离,称之为“留夹”;若一开始将对方的牙齿猛力钳住,继而左右快速甩头,荡来荡去,使对方无还击的余地,称之为“荡夹”。此外,还有“背夹”、“攒夹”等多种格斗“套路”。
蟋蟀的两雄对阵格斗、厮咬搏杀,常常精彩激烈难分难解,使观战者大饱眼福。关于蟋蟀格斗的精彩场面,吴良等在《蟋蟀新谱》中有很生动的描述:“双方先是牙对牙互试功力,接着头对头‘争顶’,或是牙夹牙互摔。有时一方压倒了对方,对方略一停顿,马上又反扑过来;有时一方牙硬,能夹住对方不放,对方却弯身用后腿把一方踢开。一方受辱,随即反扑,用力猛推,把对方推得很远,以示报复。更有甚者,双方竟相互咬牙,刮刮作响,直至一方牙伤出血,但仍会继续猛斗。在双方势均力敌的时候,真好比顶牛一样。当双方互相摔开时,聪明的蟋蟀常常未胜先振翅高鸣,企图吓倒对方,但对方往往没有被吓倒,几秒钟后,两虫再次扑斗起来,……这些都是相持不下的激战,但有时也有仅几个回合就定胜负的场面”。如此精彩的激战,难怪能吸引众多的蟋蟀迷和围观者。
4.蟋蟀的捉与选
秋天,是捕捉蟋蟀的大好时期。在此期间,不少蟋蟀迷纷纷出动,不分昼夜,长途跋涉,真的是废寝忘食,期盼着能幸运地觅到一只善斗敢搏的天下第一斗蟀。
其实,捕捉蟋蟀大有学问。首先要弄清楚蟋蟀的生态环境及它们的生活习性,才能捕捉到质优的上品蟋蟀。蟋蟀的栖息地是决定虫质优劣的关键。通常情况下生活于碎砖乱石堆中的体质强壮;生活在泥土杂草间的体质虚弱;而穴居于荒土向阳处的则品质低下。在自然界,总是强者繁衍,弱者淘汰。因此在人迹罕到之处,如荒山野岭、古刹废墟、瓦砾碎石间,均能捕捉到优质蟋蟀。而在一般瓜豆菜地、天陇路边生栖的蟋蟀,往往品位一般,当然偶尔也会冒出个别上品蟋。
捕捉蟋蟀的时间也大有讲究。一般分日捕和夜捕。日捕选多云天,光线亮度高,光照均匀,易捕捉。若在中午时分还能捕捉到雌雄同穴的“情侣”。因为此时正是它们“赴约幽会”、弹奏“爱情曲”的美妙时光。夜晚捕捉以听鸣叫声为主,因为蟋蟀整夜至黎明鸣声不断,可手持电筒寻声觅踪,判定虫品的优劣。通常声音响亮宽宏,偶尔叫几声者,或间隔时间较长者为上品;声音低沉无力,连续不断鸣叫者定是劣品。
捕捉蟋蟀特别要注意安全。常闻蟋蟀迷为求虫心切,乱翻屋基墙角,造成坍塌倒屋或被毒蛇虫蝎咬伤事件;在农村乡野捕捉时,更要注意对农作物的爱护,切莫为了捉虫,毁坏庄稼;在城市园林、庭园捉虫,千万不要破坏绿化。
5.蟋蟀的养与练
饲养蟋蟀,全靠平时多照应、多关心。把虫养好是为了听其鸣,观其斗,再好的虫品如果不会养,养不好,那就糟蹋了好虫,是十分可惜的。要想养好蟋蟀,首先要选择好的品种,平时要调理饮食,注意冷暖,保持清洁,操练演习等诸多方面。
通常,早秋的蟋蟀,牙嫩腿软,尚未成熟还在幼虫期,不宜参斗。此时必须加强营养,调理饮食,如喂以熟栗子肉、瓜子仁、生冬瓜瓤、茭白等饲料,除了素食,还要适当加餐,搭配荤性精饲料,如苍蝇头、蟋蟀腿和鳗鱼肉等,以滋补虫体,助长发育,增强体力。同时给以适当饮水,保持一定的水分。水不宜多,且以井水为好。
到了中秋时分,是蟋蟀最佳生长期,虫体已趋成熟,此时翅色光亮,体魄强健,威武雄壮,已到适于搏斗的时光。
进入晚秋后,大多数蟋蟀已进入暮年期,虫体开始衰老,食欲不振是普遍现象,此时必须加以训练。方法是将粗盆调换光滑型细盆,促使它在光滑的细盆中爬行,以增加运动量,促进食欲,锻炼它的体力。为保持其充沛的精力,在食欲方面更要精心调理,须每天更换食谱,荤素交替喂养,方能延缓衰老,久葆青春。
在饲养过程中,还必须注意环境卫生,尽管人工喂养餐餐有美味,时时有照应,条件相当优越,然而总比不上大自然的空旷自由,空气新鲜;在狭窄的盆中没有自由,还时常受到各种气体的袭击,如油烟味、酒醋味,尤其是香水味,会使它感到非常难受,大伤元气,丧失斗志。在这里要奉劝“老枪”们,如若你想饲养好蟋蟀,先把烟戒了为是。
蟋蟀是很爱清洁的昆虫,饲养盆应天天冲洗,保持干净。一旦发现它不停地理须蹬腿时,必定是盆中太脏了,必须及时给它洗澡沐浴,以免得病。
为了培养英勇善战的蟋蟀,特别要注意天气的冷暖。要知道,蟋蟀在野外时,冷、热、干、湿它都能自己躲避保护,在人工饲养时,都得由人来服伺它。炎热干燥时它会得病,寒冷潮湿同样会伤身。所以在深秋季节,更要注意防寒。可将虫盆放入木箱内,上面盖些棉花;立冬后用热水袋放入箱底。饲养得法,可在寒冬观其斗,情趣横生,其乐融融。
养好虫的最后关键是“操练演习”。方法是将两虫放在一起初试参斗,看落牙次数,要严格控制每次对咬的次数只能一二口,过多厮咬会伤牙伤身。每周试牙一次,一般连中“三元”者定是优中之优百里挑一了。经过了战火洗礼,有了临阵经验,方能参赛决斗,摘取桂冠。
6.兴旺的蟋蟀市场
今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饲养斗玩蟋蟀者愈来愈多,它们之中有垂暮之年的老翁、蹦跳雀跃的学生,也有目不识丁的文盲者和高级知识分子。不同层次的人纷纷加入到玩虫的行列。据报道,仅上海地区,饲养斗玩蟋蟀者已超过百万人之众。
在上海西南部的七宝镇,可说是出产优质虫的源头。当地居民引似自豪的瑰宝之一,竟是“七宝蟋蟀”。每年入秋时节,七宝镇九星村一带,每到夜晚,田野四周闪烁一片灯光,捉虫者有上千人之多,好不热闹,成了一大奇观。
七宝蟋蟀,六足粗壮,颈宽体阔,威武雄壮,颇具大将风度,受到各方来客的青睐。故远至山东、浙江一带的虫贩,慕名前来七宝镇觅宝。据称,一头“黄头白青”虫的价值往往在500~1000元之间。
目前七宝镇政府在改革中挖掘文化历史资源的同时,开办了具有经济潜力的蟋蟀市场,引导镇民规范化捉蟋蟀,以增加收入,提高生活情趣。
与此同时,与七宝镇遥相呼应的北方,还有一个规模更大的蟋蟀市场,即山东宁阳。当地老百姓十分自豪地称:“……宁阳蟋蟀霸五洲”。宁阳出蟋蟀古已有名。这是因为宁阳地区土质优良,气候适宜,故“将军”级“虫材”代代相传。据《超虫集》一书介绍,历年全国所产的“虫王”共有26头,而宁阳一地就出了8头,几乎占了1/3,在历届全国性的蟋蟀大赛中屡屡获胜。1992年,上海队与青岛队比赛,结果以10∶0大获全胜。原来上海队的蟋蟀全是宁阳的产品,可见宁阳确是诞生“将帅”之材的宝地。
由于宁阳县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这几年逐渐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蟋蟀市场不足为怪。县政府已把蟋蟀产出列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据报道,从1990年起,交易额逐年上升。从1990年的10万元起,至1996年已跃升至5000万元。一般家庭仅靠捉蟋蟀的年收入已超万元,最高的达20多万元。有位靠捉蟋蟀致富的农民说:“过去穷得5分钱一节的电池也买不起,如今单靠捉蛐蛐,家里就盖了座楼。”
目前,蟋蟀在宁阳已成为特殊商品,它既丰富了民俗文化,又促进了经济发展,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把蟋蟀作为一个产业,并视为新经济的增长点,与传统的蟋蟀文化比翼齐飞,这实在是件新鲜事。如今我国两大蟋蟀市场已形成南北对峙之势,市场一片兴旺,前景看好。
(曹明;李国霞;乐文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