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今非昔比话蝗灾
近年来我们已很少听说有蝗虫成灾的新闻了。有报道称,现在蝗灾发生的概率已大大减小。那么这是什么原因所致呢?
1.昔日蝗群遮天蔽日
50~70年代是蝗虫活动最猖獗的时期,除了重灾区非洲,其他许多地区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蝗灾,每年的粮食损失达上千亿美元。东非曾发生过一次大的蝗灾,天空中的蝗群有30米厚,1.6公里宽,占空间约40亿米3,每小时飞10公里,花了10小时才飞过去,当时蝗群遮天蔽日,人仿佛置身于夜晚。蝗虫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粮食损失,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农业害虫。那么是什么因素使零散蝗虫变成数以亿计的蝗群?昆虫学家的研究结论是:只有在拥挤的情况下,独居蝗虫会成为群居蝗虫,而其中激素起了关键的作用。蝗虫卵的生长是产生保幼激素的咽侧体腺控制的。在拥挤的情况下,成熟的雄虫分泌的化学物质,刺激雌蝗虫头部的腺体,加速了雌虫的成熟。如果雌虫在没有雄虫情况下生长,它腹中的许多卵是不能发育,即使能发育,也要30天左右才能长成。可是如果雌虫和雄虫一起生长的话,它们的卵只要15天左右就能发育完毕。通常情况下蝗虫都是散居生活的,在自然灾害(旱灾、涝灾等)和粮食欠收时,促使大批独居蝗虫挤在少数适应生存的地方生活,雌虫大量地暴露在雄虫的刺激下,成虫及其卵快速成长,形成“爆炸繁殖”的后果。从蝗群产生到发生煌灾,其整个过程可谓错综复杂,蝗灾的发生是有周期规律的,同气象因子、天敌因子、人为因子都有密切的关系。
2.今朝蝗灾逐渐稀少
由于蝗灾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促使科学家对蝗灾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了解蝗灾发生的原因和机制,制定出科学的防治措施。英国的全国资源研究所全面负责在全世界范围内开展的对蝗虫的研究工作。近年来,该研究所收到来自各地的研究报告显示,蝗虫在进化的过程中发生了意想不到的遗传基因突变,出现了畸形发育的蝗虫。有些种类的蝗虫变成了不能飞翔的单足蝗虫。研究人员发现,变异是发生在蝗虫的幼虫阶段,也有的散居蝗虫在转变为群居蝗虫之前就发生了变异。这就是蝗灾日渐稀少的直接原因。
目前,研究人员对发生变异的原因无法做出明确的回答。他们认为,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答案。一方面可能是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造成了蝗虫的类似畸形青蛙的命运;另一方面则可能是人类多年来对蝗虫不遗余力的综合防治,有些地区的环境治理保护工作较为出色,人类在自然界的活动范围受到限制和监控等,使一些同人类活动有密切关系的蝗虫种类无法适应而导致变异。真正的原因需待研究人员收集更多的资料和做深入的研究后才能知晓。但无论是何原因,蝗虫确实已很少扰乱人们宁静的生活了。
(乐文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