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是怎样演变的

生物是怎样演变的

大约在32亿年前左右,地球上诞生了细菌等原始生物, 这样的低等生物怎样演变成现在我们看到的花鸟虫鱼等高等动植物呢?

科学家们通过对古代生物遗留下来的遗体、遗迹——化石的研究,基本上摸清了生物的演变过程。

细菌等原始生物在海洋诞生后,经过27亿年左右的漫长历史,约在5亿年前,海洋生物可以说是“大家庭”了。海底长着翠绿多姿的海带一类的植物,水里游着憨态笨形的乌贼、飘逸柔美的海星,还有苔藓虫、螺蛳、牡蛎,一派繁荣昌盛的景象。但这时的陆地上仍是一片荒凉。

到三四亿年前,因为地壳的运动,有水的地方变为陆地了。这样像海带一类的藻类植物慢慢地适应了陆地生活条件。起初,它们没有叶、没有根,以后逐渐分化产生了根、茎、叶。从此,陆地上便有了绿色植物,并逐渐在陆地上蔓延开来。

绿色植物的登陆,为某些鱼类的登陆提供了适宜的环境和食饵。大约在3亿5000万年前,在水里生活的总鳍鱼,由于环境的变迁,被迫爬上陆地,变成了既可在水里生长,又可以在陆地上生长的两栖动物,从此,有血有肉的动物步履艰难地挺进在荒芜的陆地上。

初登陆地的两栖动物,虽然能在陆地生活,但只能在水里繁殖。至2亿多年前,产生了爬行动物,有巨大的恐龙、纤柔的蛇,还有蜥蜴等。这些动物可在陆地上生“蛋”,不必再在水里“生儿育女”了,这样,动物就在陆地上立稳了脚跟。

与此同时,绿色植物的种类也愈来愈丰富。从藻类植物演变成芒箕骨一类的蕨类植物,变成苏铁、银杏一类的裸子植物。约在1亿年前出现了水稻、小麦一类的被子植物。色彩艳丽、喷香吐馨的花儿也就出现了。

至1亿4000万年前,爬行动物兴旺发达,分化出了精灵般的鸟类。天空从此也就不寂寞了。

约在300万年,产生了灵巧聪明的人类——大自然的主宰。

……

于是,形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鸟语花香、鸡鸣猿啼、树翠草绿的大千生物世界。

这些生物为什么会演变呢?

英国科学家达尔文第一个提出了科学的“进化论”。对这个问题作出了极好的回答。

1831年达尔文以自然科学家的身份,参加了英国政府派遣的“贝格号”军舰的探险工作,作了五年的环球旅行。在这次长期的环球航行中,达尔文见到了许多以前没见过的植物、动物和矿物,并采集做了标本。

探险回来后,达尔文集中精力,潜心研究所收集的资料。1859年他出版了《物种起源》,揭示了生物演变的秘密。

譬如,五颜六色、体态多姿的金鱼,达尔文认为是由中国的鲫鱼演变来的。他解释说,在中国宋朝,有人把金黄色的鲫鱼养在小缸里观赏。鲫鱼的后代总会产生与父母不同的颜色和形状,如尾巴大些,色彩鲜艳些等等。这些微小差别,经过养鱼者千百年的选择和培养,不断积累,就形成尾大如扇、五彩缤纷的金鱼。

家庭养殖有人在选择,而大自然环境下的生物又是怎么演变的呢?达尔文认为,由于自然条件下,生物生存的空间、食物很有限,而生物的数量很多,因此,出现“争吃”“争住”的斗争。其结果是,能抢到“粮食”和“房子”的生物就能活下来,而抢不到“粮食”和“房子”的就会被“饿死”、“冻死”。于是有利于抢“食”夺“住”的器官就不断演变、积累,产生出新的生物种类。譬如,长颈鹿为何颈长?怎么产生的?原来,曾经有一时期非洲地区干旱,地上不长青草,长颈鹿的祖先“短颈鹿”只好吃树上的叶子。“短颈鹿”后代有的颈长些,有的颈短些。颈长的能吃到树上的叶子,活下来;颈短的就吃不到叶子,被饿死。这样,不断留下颈长的,淘汰颈短的,“短颈鹿”就演变成了长颈鹿。

达尔文的这些生物演变的理论,巧妙地解释了各种生物演变的原因。当然,随着生物科学的发展,达尔文的生物进化理论也得到补充和发展,同时也遭到一些科学家的否定。不过,其基本观点仍得到绝大多数科学家的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