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也会互助互爱吗

动物也会互助互爱吗

人们经常可以看到,动物为了自己的生存,总是与不同类甚至同类动物展开你死我活的斗争,然而科学家们通过观察和研究,发现动物间也有互助互爱,甚至“舍己救人”的行为。

在一个动物园里,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生物学家们发现一只名叫贝尔的雌性黑猩猩常常从地上拣起一根根小树枝,并认真地摘掉枝上的叶子。它要干什么呢?只见贝尔让一只雄性黑猩猩躺下,而它站在或跪在这只雄性黑猩猩边上,一只手扶着雄性黑猩猩的头,另一只手拿着光秃秃的小树枝,伸到雄性黑猩猩的嘴里剔去牙缝中的积垢。原来它是用小树枝作“牙签”给雄性黑猩猩剔牙!有时,贝尔找不到合适的“牙签”,就会直接用手指权当工具进行这项工作。科学家们观察了6个月,发现平均每一天,贝尔给别的黑猩猩剔一次牙,每次3—15分钟。你看这只黑猩猩不求报酬地为同类义务“行医”,让人感动!

有一种生活在草原上的白尾鹫,“互敬互爱”的行为蔚然成风。这种专门吞食野马等动物尸体的鸟类,在发现食物之后,会发出尖锐的叫啸声,把自己的同伙招来共享。吃的时候总是先照顾长者,让年老体弱的鹫先饱餐一顿,而不是一拥而上你抢我夺。老鹫吃饱之后,自动地到附近的高山上担任警戒。这时,其它的白尾鹫就开始聚餐。“家”里还有幼鹫的母鹫,回“家”之后还会把吃下去的肉吐出来喂幼鹫。

斑马是成群活动的。它们在巡游觅食时,总有一只斑马担任警戒,以便有危险时发出警报,通知同伙立即逃命。有时候,狮、虎等猛兽追得很紧,情况十分危急,斑马群中就会有一匹勇敢的斑马,毅然离群,义无返顾地单身与狮子搏斗,以掩护同伙的撤退。当然这匹斑马最终成了猛兽的腹中之物。

不仅同类动物之间会互相帮助,而且在不同类动物间也有这种行为。

在西南非洲,曾发生这么一件事:一只羚羊和一头野牛结伴而行,羚羊在前,野牛在后,每走几步,野牛便哀叫一声,小羚羊也回过头来叫一声,似乎在回答野牛的呼唤。假如小羚羊走得太快了,野牛就高喊一声,小羚羊马上原地立足,等那野牛跟上了再走。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野牛眼睛害了病,红肿得厉害,已无法单独行动,小羚羊帮助它,为它带路。

河马见义勇为的精神,曾经使一个动物学家感叹不已。事情是这样的:在一个炎热的下午,一群羚羊到河边饮水,突然一只羚羊被凶残的鳄鱼捉住了,羚羊拼命挣扎也无法逃命。这时,只见一只正在水里闭目养神的河马,向鳄鱼猛扑过去。鳄鱼见对方来势汹汹,只好放开即将到口的猎物逃之夭夭。河马接着用鼻子把受伤的羚羊往岸边推去,并用舌头舔羚羊的伤口。

有关此类的例子不胜枚举,科学家们已经肯定动物之间有互助精神。

那么,动物为什么会有互助精神呢?

有的科学家认为,动物的这种行为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因为在生存的斗争中,一种动物如果没有互助精神就很难生存与发展;有的科学家认为,近亲多半是有着同样的基因,同一种群动物的基因较为接近,因此会有互助精神……总之,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还没有一个十分圆满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