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 两栖类的采集和标本制作
一、我国两栖类常见种类的分布概况
我国的两栖类动物约有200种,大多分布于淡水水域及其沿岸一带,少数分布于农田和森林地区,草原地区的两栖类种类很少。
在淡水水域和沿岸一带,北方常见的无尾两栖类有黑斑蛙(Rana nigromaculata)、花背蟾蜍(Bufo raddei)、东方铃蟾(Bombina orientalis)、北方狭口蛙(Kaloula borealis)、无斑雨蛙(Hyla arborea immaculata)等;有尾两栖类有东北小鲵(Hynobius leechii)、极北小鲵(Hynobius keyserlingii)、爪鲵(Onychodactylus fischeri)等。南方常见的无尾两栖类有雨蛙属(Hyla)、沼蛙(Rana guentheri)、泽蛙(Rana limno-charis)、虎纹蛙(Rana tigrina)、树蛙属(Rhacophorus)、大蟾蜍(Bufo bufo gargarizans)、黑眶蟾蜍(Bufo melanosti-ctus)等;有尾两栖类有肥螈(Pachytriton brevipes)、东方蝾螈(Cynops orientalis)、中国瘰螈(Trituroides chinensis)、大鲵(Megalobatrachus davidianus)等。
农田中的两栖类,北方常见的有花背蟾蜍、中华大蟾蜍(Bufo bufo)、黑斑蛙、中国林蛙(Rana temporaria chensi-nensis)等;南方常见有虎纹娃、泽蛙、黑眶蟾蜍、雨蛙和各种林蛙、树蛙等。
在森林方面,东北针阔叶混交林地区,两栖类很贫乏,仅有分布于我国北部的一些种类,如无斑雨蛙、花背蟾蜍、黑斑娃、中国林蛙、东方铃蟾等;华北落叶阔叶林地区的两栖类也很贫乏,常见种类有中华大蟾蜍、花背蟾蜍、黑斑蛙等;南方丘陵地带的常绿阔叶林和灌丛地区,常见的两栖类有日本林蛙(Ranajaponica)、棘胸蛙(Rana spinosa)、斑腿树蛙(Rhacophorusleucomystax)等。此外尚有一些种类在不同地区比较多见,如秦巴山地的无尾两栖类隆肛蛙(Rana quadranus)、秦岭雨蛙(Hyla tsinlingensis)、合征姬蛙(Microhyla mixtura)和有尾两栖类的秦巴北鲵(Ranodon tsinpaensis)等;在南部山地的无尾两栖类有棘胸蛙、隆肛蛙、淡肩角蟾(Megophrus boettgeri)、三港雨蛙(Hyla sanchiangensis)、花臭蛙(Rana schmackeri)、华南湍蛙(Staurois ricketii)等,有尾两栖类有肥蝾、东方蝾螈等;云贵高原有华西雨蛙(Hyla annectans)和粗皮姬蛙(Micro-hyla butleri)等。
草原上的两栖类常见种只有花背蟾蜍一种。
二、两栖类的活动规律
两栖类的活动规律主要表现在季节性活动和昼夜活动两个方面。
1.季节性活动
我国北方地区的两栖类,一般约在3~5月份结束冬眠,开始苏醒;南方则提早1~2个月左右,如蟾蜍在2月份、黑斑蛙和泽蛙在4月份苏醒。有些种类苏醒后立即进入繁殖期,如大蟾蜍;但有些种类则在以后才进入繁殖期,如泽蛙。春夏两季是两栖类繁殖、生长发育和觅食主要时期。秋末天气渐冷便陆续进入冬眠。不同地区、不同种类的冬眠时间和冬眠地点常不相同,如大鲵多在深洞或深水中冬眠,黑龙江林蛙(Rana amurensis)在河水深处的沙砾或石块下冬眠,大蟾蜍则多潜伏在水底或烂草中冬眠等等。
2.昼夜活动
无尾两栖类大多夜间活动,它们白天匿居于隐蔽处,以躲避炎热天气,如大蟾蜍常匿居于杂草丛生的凹穴内,黑斑蛙多匿居于草丛中等等。黎明前或黄昏时活动较强,雨后更加活跃。但少数种类如泽蛙则在白昼活动。有尾两栖类一般也多在夜间活动,如大鲵白天潜居在有回流水的细沙的洞穴内,傍晚或夜间出洞活动,只在气温较高的天气,才在白天离水上陆在岸边活动。
三、两栖类的采集
1.采集用具
(1)捕网:用于捕捉水中或岸边活动的无尾类。结构与昆虫捕网相同。其网袋要用孔目较大的尼龙纱制成,以利透水。
(2)钓竿:用于钓捕无尾类。竿的顶端系一细绳,绳端缚有蝗虫等诱饵。
(3)布袋:用于盛放两栖类成体。
(4)记录本及铅笔。
2.采集的时间和环境
(1)采集时间。北方地区的3~8月,南方地区的2~9、10月,都有两栖类进行繁殖,尤其是3~7月,进行繁殖的种类最多,是采集的最好时期。在此时期中,雌、雄成体会集到水域或近水域的场所,相互抱对产卵,此时不仅可采到许多成体,也可采集卵和蝌蚪。
(2)采集环境。适合采集两栖类的环境,一般是草木繁茂、昆虫滋生、河流、池塘和山溪较多的地方。在这样的环境中,两栖类的种类和个体数目最多。
3.采集方法
(1)无尾两栖类的采集方法。对活动能力较弱的种类如大蟾蜍、花背蟾蜍和中国林蛙,可用手直接捕捉;对水中活动和跳跃能力较强的种类,如黑斑蛙、金线蛙(Rana plancri)、蝾螈等,可用网捕捉;有些种类栖息于洞穴,水边或稻田草丛中,如虎纹蛙,可用钓竿进行诱捕。诱捕时,一手持钓竿,不时抖动钓饵,诱蛙捕食。蛙类具有吞食后不轻易松口的特点,可以利用这一特点进行捕捉。
无尾两栖类在夜间行动迟缓,尤其在手电筒照射时,往往呆若木鸡,很好捕捉。但夜间路途难行,采集者如果道路不熟悉,容易落入水中。因此组织中学生采集两栖类时,应安排在白天进行,以防止发生意外。
(2)有尾两栖类的采集方法。有尾两栖类大多为水栖,而且大多栖居在高山溪流的浅水中,白天多潜伏在枯枝落叶的石块下或石缝中。可在白天翻动石块寻找。有些种类生活在山区水塘中,如肥螈、瘰螈等,当水清时,常能从水上看到它们。这些种类性情温和,游动缓慢,可用手捕捉或用网捕捞。
四、两栖类的成体测量和记录
1.测量用具用品
(1)体长板:用于测量成体各部分长度。其规格和质地与测量鱼类的体长板相同。
(2)乙醚:用于麻醉杀死动物。
(3)号牌(竹制)、记录本、铅笔等。
2.测量准备工作
将活的成体用乙醚麻醉杀死,然后用清水洗涤干净,栓好号签。
3.测量内容
(1)无尾两栖类的主要测量部位(图6-2)。
体长 自吻端至体后端。
头长 自吻端至上、下颌关节后缘。
头宽 左右关节之间的距离。
吻长 自吻端至眼前角。
前臂及手长 自肘关节至第三指末端。
后肢长 自体后端正中部分至第四趾末端。
胫长 胫部两端间的长度。
足长 内趾突至第四趾末端。(2)有尾两栖类的主要测量部位(图6-3)。
体长 自吻端至尾端 头长 自吻端至颈褶
头宽 左右颈褶间的距离(或头部最宽处)
吻长 自吻端至眼前角
尾长 自肛孔后缘至尾末端
尾宽 尾基部最宽处
4.记录
按两栖类成体野外采集记录表栏目进行记录,见表6-2。
表6—2 两栖类成体野外采集记录表
五、标本制作
两栖类大多根据外形和内部骨胳特点进行分类检索。因此,在采集和测量记录之后,应制作浸制标本和骨胳标本。现以蛙类为例,说明标本制作过程。
1.浸制标本制作
(1) 用具用品
①解剖盘、标本瓶、注射器:用于盛放标本和向标本注射固定液。
②福尔马林液:用于固定和保存标本。
(2) 制作方法步骤。浸制标本的制作方法比较简单,只需经过固定和保存两个步骤。
①固定。将已处死的标本放置在解剖盘上,先向腹内注射适量的5~10%福尔马林溶液,再放入盛有5~10%福尔马林的标本瓶中进行固定,固定时应将标本的背部朝上,四肢做成生活时的匍匐状态,并将指、趾伸展好。固定时间约需数小时至1天左右。
②保存。将标本放入5%福尔马林液或70%酒精液中浸泡保存。
2.骨胳标本制作
(1) 用具用品
①解剖刀、解剖剪、镊子:用于剔除软组织。
②玻璃水槽、解剖盘:用于制作过程中盛放标本。
③卡片纸、大头针、胶水:用于对标本进行定形和固定。
④标本台板:用于放置骨胳标本,用木板制成。
⑤0.5~0.8%氢氧化钠溶液:用于腐蚀标本上的残存肌肉。
⑥汽油:用于脱掉标本上的脂肪。
⑦3%过氧化氢:用于漂白标本。
(2)制作方法步骤。骨胳标本的制作方法比较复杂,需要经过剔除软组织、腐蚀、脱脂、漂白、整形和装架等步骤。
①剔除软组织。包括剥皮、去内脏和剔肌肉三部分内容。剥皮应从腹部开始,用剪刀剖开腹部皮肤,陆续剥向身体各部。在剥皮过程中,注意不要拉断指骨和趾骨。皮肤剥净后,再挖掉内脏和眼球,随后进行剔肉。剔肉时,不要将头骨、肩带和四肢骨的各个关节相连的韧带剔掉,以借助韧带保持各关节的联系。当肌肉基本剔净后,在颈椎和枕骨之间的缝隙中,向颅腔中插入适当粗细的铅丝,将脑组织破坏,再将铅丝插入椎骨,将脊髓挤压出来。然后用水将标本冲洗干净。
②腐蚀。将已剔除软组织的骨胳浸入0.5~0.8%氢氧化钠中,腐蚀残存的软组织。约1~3天后取出,在清水中进行冲洗。此时,骨胳上的软组织已被腐蚀干净。
③脱脂。将经过腐蚀的骨胳,放入汽油中进行脱脂。脱脂时间约需1~2天。
④漂白。将已脱脂的骨胳浸泡在3%过氧化氢溶液中,进行漂白。漂白时间约需1~4天,在漂白期间要经常检查,只要标本已经洁白,就要及时取出。
⑤整形。将已漂白的骨胳平放在木板或泡沫塑料板上,将躯体和四肢按自然姿态整理好,并用卡片纸条和大头针固定在板上,以防止标本在干燥过程中变形。在下颌和胸椎骨下面,要用纸团垫起,使其成生活时头部抬起的状态。还要将两个上肩胛骨附着在第二、三颈椎横突的两侧,待骨胳干燥后,用胶水粘住,使全副骨胳连成一个整体。
⑥装架。将上述已整形的骨胳,放在标本台板上,用胶水将前肢的腕骨和后肢的蹠骨粘在标本台板上,贴上标签,写明编号、名称、采集时间、采集地点、采集人、制作人,即可保存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