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查询试卷\课件\优质课请在此输入关键字:
网站首页 >> 教育教研 >> 教学点滴 >> 文章内容

教师要提出值得探究的问题 让学生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掌握知识

[日期:2013-05-30]   来源:南京十三中生物教研组  作者:高婷婷   阅读:386[字体: ]

1.“不要只会说教材的话,不要死记硬背”

梁丰中学的生物特级教师任小文老师把她的课堂经历分为这样几个阶段:开始三年是“我教的是什么?——把自己想明白的努力讲出来”;接下来的五年“我要教什么?——开始考虑主次、重难点”;再后来是“我应该怎样教?——教学方法上下功夫”;最后是“我为什么要这么教?——想找一定的理论、理念支撑”。从教十年的我常常思考的问题就是“这个知识点我怎么教才能更利于学生掌握?”在遇到一些后进生的时候,我逼急了也会对他们说,“回去把书上的知识点背了,我会检查的。”事后一检查发现,背是背了,有的很快又忘记了,有的张冠李戴,有的半天也憋不出一个字,原因是学生并不理解所学的知识,把本来是一个体系的知识割裂开来,不清楚知识呈现的背景。所以学习不要死记硬背书本的原话,而是要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掌握所学的知识。

怎样才能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的知识呢?我觉得要调整教学的思路和知识呈现的顺序。例如:在学习基因工程时,书本上比较基因组文库和cDNA文库的时候,说到物种间的基因是否可以交流,学生不理解。那我们可以换一种顺序突破这个难点。首先我们先画图比较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的基因,由图可以看出真核生物基因的编码区不连续,有内含子、外显子之分,这时候提出问题:内含子没有遗传效应,说明转录出来的初始mRNA要怎么处理?用什么酶?学生很快就明白需要有内含子酶将内含子对应的部分去除,形成最终成熟的mRNA。教师再问,原核细胞中有内含子酶吗?如果把真核生物的基因直接导入原核细胞中能正确表达吗?cDNA文库中的基因为什么可以直接导入原核细胞中表达?有了前面问题的铺垫,学生就都可以回答出来了。这样知识点掌握了,而且理解了,不是靠死记硬背得来的。

2. “我们的课堂是面向全体学生的”

在评价上午的三节课的时候,吴举宏教授提出,课堂上学生活动的组织要关注所有的学生。说起来大家都知道,但是往往我们在课堂中会忽视这一点。例如:我们平时的课堂中就会有学生睡着了、神游了;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反应快的学生回答完了,有的学生还没有想明白,教师已经进入下一个环节的教学。怎样才能避免这样的情况呢?

首先,教师的意识很重要,课标中明确提到,我们的课堂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有了这个意识,教师才能在课堂教学组织的方方面面体现出对所有学生的关注,我在平时的教学中深有体会。在学习生态工程的原理的时候,如果是让学生自己浏览书本,分析案例、思考问题,一部分学生会表现出的是没有兴趣,随便看看,甚至开小差。学生的自觉性有有差异的,如果教师能意识到课堂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必须让每个学生都在课堂中有所得,换一种态度对待课堂教学的组织,效果就完全不一样。在学习生态工程的原理时,我先从身边夏季和冬季拉闸限电开始说起,学生都表示不希望这样的情况发生,怎么才能避免呢?学生自然就联系到书本的知识,将学生引入生态工程原理的学习。除了书本案例中的图片,我又额外补充了几张相关图片和资料,例如生活中垃圾分类和用途,珊瑚礁丰富物种的图片等等,下面的学习中一张“摩洛哥会爬树的山羊”的图片在学生的一片惊叹声中将课堂带入一个高潮。不用教师多说,学生自己就分析除了原因,联系到必修3学过的关于环境承载量的知识。这样的课堂就是面向全体学生的课堂吧。

再比如,选修1中“果酒的发酵”,我们通常都讲原理,讲制作流程,学生在下面听着,我觉得挺有意思,可是照样会有学生开小差,那么是不是也可以换一种形式尝试一下?到实验室去,把教师教学生果酒制作的原理、流程变成学生的“我要做果酒,我该怎么做?”那么问题就来了,葡萄要不要洗?先摘下来洗还是先洗再摘下来?葡萄皮要不要去?要把葡萄榨汁后再发酵吗?发酵保持什么条件比较好?发酵时候产生二氧化碳会导致瓶内压力升高,该怎么处理?学生一定会主动地去寻求解决方法,不再需要老师的督促。

其次,教师要提出值得探究的问题

不论什么层次的学生,在解决一个问题,特别是一个难度比较大的题目时,会有强烈的满足感,也能让学生对课堂学习保持高度的热情。“学起于思,思起于疑,疑解于问”。好的提问,使学生似懂非懂,在矛盾、疑惑中引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兴趣;好的提问,是阶梯式的设问,层层递进,由现象到本质;好的提问,一定是符合学生思维规律的;好的提问,可以提高学生的思辩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在一个面向全体学生为目标的课堂中,提出值得探究的问题很重要也很值得思考,比如:提几个问题,分别是针对什么知识点,针对什么层次的学生等等,力求做到全员参与,都有所得。

例如:“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这一经典实验的学习,在分析完课本实验并得出结论后,教师可以进一步设计如下问题启发学生思考:用32P 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在理论上上清液中应不含放射性,下层沉淀物中具有很高的放射性,而实验的实际最终结果却是,在离心的上层液体中,也具有一定的放射性,而下层的放射性强度比理论值略低。⑴在理论上上层液放射性应该为0,其原因是什么?⑵实验数据和理论数据之间存在误差,分析并找出可能的原因。在学生思考后,再进一步引导学生:⑶在实验中,从噬菌体和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到用离心机分离,这一段时间如果过长会使上层液的放射性含量如何变化?其原因是什么?⑷在实验中如果有一部分噬菌体没有侵染到大肠杆菌细胞内,是否是误差的来源呢?说明理由。对于这个经典实验的过程和理论结果,课本上都有。但实验的理论结果和实验结果是否一致,学生很少能留意思考,教材上也没有明确的答案。经过教师的设疑,变成了一个非常有思考价值的探究性问题,对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有积极地作用。

课堂教学是一个复杂多变的过程,蕴含着多种教育教学艺术、理念,我希望能成为一个有智慧的实践者,不断地在教育教学中前行。


相关评论
鄂公网安备 420881020000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