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难有一所中学,能够像湖北黄冈中学那样声名远播,又争议傍身。黄冈中学曾被誉为高中教育“神话”,高升学率、高获奖率给这座位于鄂东大别山区的城市带来无尽的荣耀。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黄冈中学的优势渐失,已被宣告走下“神坛”。是什么原因让黄冈中学昔日的辉煌远去?黄冈的失意,是否就意味着应试教育的终结和素质教育时代的来临?
●曾经,“黄冈”是中国教育的神话
黄冈中学曾被称作是出产“神话”的地方。恢复高考以来,中国只有两个神话,一个是“海淀神话”,另一个就是“黄冈神话”。自1986年获得中国第一块国际奥赛金牌,到2007年为止,黄冈中学的学生共获得11金5银2铜共18块国际奥赛奖牌。
最辉煌的阶段,黄冈中学常常包揽湖北省高考的前几名,每年走进清华北大的黄冈孩子,都有三位数。1994年,黄冈中学举办90周年校庆的消息,在当天的央视《新闻联播》中排在第五条。时任国务院总理发来题词,新华社和《人民日报》精兵出动,全国各地的目光齐聚黄冈。
全国的高中也时刻盯着黄冈。在“教育学黄冈”的年代,全国各大高中都热衷于在“黄冈出品”的模拟试卷中摸索高考密码。做一遍黄冈试卷,可以察觉自身的不足,也能够摧毁掉学生全部的自信。偏、难、怪,或者还有准,是黄冈试卷的显著特征。做黄冈的试卷,已经成为一代人共同的痛苦记忆。
湖北人对黄冈的印象,一个是“不得了”的中学,一个是贫困。这座“鄂东门户”,拥有近750万人口,摊在每个人头上的GDP不过1万多元。这里没有非常齐备的工业基础,大多数人靠农业和服务业维持生计。街巷里,开出租车的比坐出租车的人还多,小餐馆吃一顿饭,不比自己买菜自理贵上多少。
一位黄冈中学的毕业生在接受采访时说:“黄冈这个地方,想要有更好的前途,而不是在巴掌大的地方待一辈子,有什么路可走呢?读书上大学,是最稳当的一条路。对很多人来说,如果不是进了黄冈中学,恐怕不会有今天的日子。
在2013年初,一部青春偶像电影《全城高考》上映,电影的拍摄地就是黄冈中学。黄冈师范学院教授袁小鹏说:“我没看过这部电影,但这个片名,用来形容黄冈这个城市太贴切了。”袁小鹏总结,黄冈中学的模式就是“学生苦读、老师苦教、家长苦帮”,从政府到普通老百姓,无人不重视教育。如今全国闻名的河北衡水中学,走的就是几十年前黄冈中学的路。
简单的一丝细节,也能验证黄冈中学的超然地位。黄冈位于长江北岸,岸边是修缮不久的沿江大道。在武汉,类似的地段集中着看不到顶的写字楼;在一水之隔的鄂州,类似的地段集中着均价破万的江景盘。而这里最引人注目的地标建筑,是一所中学:总规划面积500亩,总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功能齐全、富有时代气息,不亚于国内任何一所大学。
●如今,黄冈神话已经泯然众校
头顶光环的黄冈中学近几年来尤其受到质疑:比如,1999年以后从未出过省状元;2007年以后,再也没有拿到过国际奥赛的奖牌;2010年未能出现在第一批北大校长推荐学校名单中,2011年才入选……不少人问,神话是否已经破灭了?
经常会被拿来与黄冈中学做比较的,就是位于武汉市的华师一附中。其每年保送北大、清华的学生在20人以上,一本率常年高达90%,除去高考,其国际部中美班的学生更是全部进入美国排名前50的高校。
就连黄冈中学曾经的“法宝”之一——奥赛,与武汉学校的差距也越来越大。黄冈中学高三物理竞赛教练曾献智曾在日志里这样写道:“竞争太激烈了,作为曾经的竞赛强校,这几年我们很艰难,从优质生源的流失,到经济条件的落后,让我们在与武汉市的竞争中落后得太多,我们高三的竞赛选手甚至只相当于他们某些高二甚至高一的牛人的水平。”
那是2012年9月,他刚刚带学生在省会武汉参加完第29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复赛。根据公布的比赛结果,他的学生中有3人获省一等奖,其中成绩最好的是全省第10名,入选冬令营。前10名中的其余9名学生,全部来自武汉。
近年来,在湖北省重点中学对国际奥赛与亚洲奥赛奖牌的争夺上,位于武汉的华师一附中和武汉二中几乎处于垄断地位。每年湖北省进入冬令营的学生中,约三分之二都来自这两所学校,剩下几个名额才留给包括黄冈中学、武钢三中在内的其他学校竞争。有的年份,黄高甚至没有学生能进入冬令营。
●是什么让黄冈中学走向没落?
黄高的确面临着优质生源流失的困境。黄冈每年流失到外地的优质学生数量,少则一两百人,多则三四百人。由于距离武汉仅有不到100公里,黄冈的学生流失现象,比起一些离武汉较远的地市,如襄阳、宜昌,要更加严重。
比优质生源流失更严重的,是优秀教师的流失。从1995年到2005年,是中国几乎所有高中入学的高峰期,全国的高中规模普遍扩大了几倍,学生数量随之剧增,黄冈中学就由一届6个班扩大到了22个班。同样在这段时间里,湖北、湖南、安徽等地普遍出现教师由欠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流动的现象。黄冈中学的教师在这一期间也开始了大量流失。
黄冈中学数学组特级教师王宪生归纳起老师流动的去向,先是“到南方去”,然后是“到武汉去”。上世纪90年代末到本世纪初,老师主要前往广东等沿海地区;2006年建新校区以来,往武汉跑的多了。数学组总共也就30多个老师,前前后后走了十多个,而且多数都是三四十岁的骨干教师,甚至是特级教师。
“金牌教练”成批地去往南方、武汉、东部沿海城市,给新学校的竞赛成绩带来了繁荣。在武汉,竞赛成绩独占鳌头的两所高中——华师一附中和武汉二中,竞赛教练都不乏黄冈中学教师的身影。2004年,黄冈中学的物理竞赛教练姚学林去了深圳中学之后,实现了该校在物理竞赛奖牌上零的突破,至今他已经带领学生拿到了3块国际奥赛金牌。
除了经济原因之外,随着高考制度的变革,黄冈中学的地位开始下降。以前,黄冈中学的不少老师都担任过高考的出题人和阅卷人,但是2002年开始,各地高考自主命题,黄冈中学不再是标杆;随之而来的新课改更是让黄冈中学优势丧尽,因为湖北省不在新课改首批试点名单中,以前都是别人来黄冈中学学经验,现在是黄冈中学去请人家来介绍新课标改革经验。
黄冈中学的失意,是否意味着应试教育的坍塌?
在过去二三十年的时间里,黄冈中学的名声有多大,争议就有多大。
以前,很多人声讨或者鄙夷黄冈中学,不为别的,只是因为它的教育可能不是那么健康。但如果这种超级中学的没落,没有带来教育的均衡与公平,相反还形成了以经济基础为杠杆的新失衡,问题不是变少了,反而还变多了。
首要问题就是,黄冈中学虽然没落了,但是黄冈模式并没有变。衡水中学、毛坦厂中学备受追捧就颇能说明问题。这些年,“衡水中学”走出河北,进入云南、山东、贵州等省,开设一家家的“分店”,还有无数的中学都在渴望成为“衡水中学”。黄冈中学没落了,但应试教育风头正健。
另一个更为关键的问题是,在经济竞争中,黄冈不可能是武汉的对手,黄冈中学更不可能是武汉几所名校的对手。随着经济实力的越差越大,中国的教育已经形成了城市包围农村,大城打败小城的局面。拥有60%农村学生的黄冈中学,路,必然是越走越窄。
每年高考结束,总有相关的数据来对比那些如北大清华这般名校之中农村城市的生源比例,对比的结论是寒门子弟越来越难以进入名校。这也意味着,曾经黄冈中学模式为农村偏远地区的孩子,所铺就的一条美好生活之路,逐渐被堵上了。加上非名校的就业率越来越难看,收费却不菲,让不少农村孩子没毕业就扛起行囊去大城市打工了。
无论怎样评价应试教育下的中国高考,对于小城市、农村的孩子来说,依然是改变命运的最重要途径。但县市级重点中学“坍塌”,取而代之的是经济发达区域中学的“异军突起”,这对于向上流动能力有限的穷孩子来说,是不是意味着更大的不幸?
当然,问题的核心不是曾经“集中营式”的黄冈中学回归,而是必须重视大城市与小城市、城市和农村之间的教育资源公平问题。如此,“黄冈神话”的破灭,才显得更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