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查询试卷\课件\优质课请在此输入关键字:
网站首页 >> 教育教研 >> 师生风采 >> 文章内容

迎春花开--一位生物老师的诗意课堂

[日期:2011-07-11]   来源:生物百花园  作者:生物百花园   阅读:562[字体: ]

“过了一个寒假,我十分想念您,想念您活泼生动的课堂;想念您那头乌黑飘逸的秀发;想念您不厌其烦地为我讲解问题。我以往不喜欢把心里话说出来,但自从您教我们生物之后,我总有一种倾诉的欲望。”

  这是学生在作业本上写给孙明霞的信。

  “不经意地经过《生命的色彩》,被里面明媚的春光所吸引,那里奔涌着激情热烈的理想风潮,那里写意着美丽人生的真实追求,那里萌发着珍惜生命的质朴愿望,那里昂扬着追求理性诗意的双重旋律,那里是理想课堂的苏州园林——精致却富于灵性,幽静却富于生机。”

  这是网友在孙明霞课堂教学随笔专题“生命的色彩”后的跟帖。

  孙明霞,山东省泰安学院附中生物教师,学校教科所副所长。既不是班主任也不是主科教师,她何以赢得了学生的心?她的课堂随笔为什么会对网友有如此大的吸引力?

  雅斯贝尔斯说:“教育是一片云推动另一片云,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个灵魂召唤另一个灵魂。”走近孙明霞,走进她的课堂,你就会发现,她,就是一片洁白的云;她,就像一颗挺拔的树,她,就是一个拥有高贵灵魂的人。  

生物课还是作文课  

杏树的自述

初一(1)苏晓旭

  我是一棵杏树,经过整个冬天的休息,现在的我精力充沛,要向人类展示我的生命。

  阳春三月,我开花了。我的花是漂亮的粉红色,里面有雌蕊和雄蕊,靠昆虫传粉。昆虫在雄蕊的花药中将花粉带到了雌蕊的柱头上,慢慢地我的花粉会长出一个花粉管,它穿过花柱进入子房,一直到达胚珠。花粉管里的精子与胚珠内的卵细胞结合,就完成了受精作用,形成了受精卵。我的果实可供人们食用。

  白天,我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且还释放出一些氧气。到了暗处,在见不到光时,我要消耗一部分体内的有机物,这又不得不让我想起小的时候。

  当我还是一颗种子即将萌发时,我利用氧气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而现在,我变了,我要把以前用的有机物和氧加倍地还回来。

  这就是我——杏树,一株普通但快乐的种子植物。  

  文章很短,但却是一篇杏树的成长史,好似一个小女孩在欢快地唱着歌,讲着自己的人生故事。

  这样的文章,孙明霞的学生写了很多。学习了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知识后,孙明霞让学生写《小麦的成长自述》;学习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等知识,让学生写了《仙人掌求水记》;学习了人体的消化系统,学生写出了《西瓜子历险记》……

  有同事好奇地问:“怎么你们生物课经常写作文啊?”其实,这正是孙明霞探索生命化的课堂,让知识活起来的一个举措。过去,许多教师在生物课堂上,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讲,一节课下来,条理倒是很清楚,但几个知识点之间没有丝毫的联系,“比如讲家鸽,外部形态、骨骼、呼吸、血液循环等内容各自独立,把活生生的知识给分解得支离破碎,没有了美感,也没有了生命”。

  孙明霞说,知识来源于生活,生物知识更应该是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让知识活起来,就要使教学过程充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受到知识就在自己身边。比如,学习青春期的内容,孙明霞不是让学生简单记住青春期的特征,而是让学生分析自己从小学时到现在,身体发育上有哪些变化,心理上产生了哪些变化、有什么困惑的问题。

  孙明霞还鼓励学生动手设计实验,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学生自行设计的“种子萌发的条件”和“胆汁的乳化作用”等实验极大调动了学生的探究热情和学习兴趣,学生撰写的调查报告“关于渿河水质污染和治理意见”、 “给环保局长的一封信”,不仅让学生对环境污染有了切身的感受,也对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和市民的责任感起到了应有的作用。

  “人的生殖发育”这一内容经常被很多老师跳过不讲或者让学生自学。但孙明霞说,这个内容不仅要上还要上好,让知识活起来。她从被子植物的繁殖入手,以动物生殖为过渡,自然引入人的生殖这一学习内容。

  讲到受精过程的时候,孙明霞对照投影图片讲到:“一般情况下,一位成熟健康的男性一次可以产生几亿个精子,它们争先恐后地通过女性的阴道游向子宫,向输卵管进发。绝大多数的精子在这个过程中衰竭而亡,只有数百个健壮的精子可以到达输卵管,能够到达卵细胞周围的更是只剩下几十个,而能够和卵细胞融合的只有一个最健壮的精子。那么,最终形成的受精卵就是一个非常伟大的生命。试想,要是父亲的另外一个精子与妈妈的卵细胞结合了,坐在这里上学的还是你吗?”

  形象生动的阐述,学生明白了,每一个生命都是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最了不起、最伟大的生命。无论长相如何,个性怎样,他们都是父母的唯一,也是世界上的唯一。

  不仅如此,孙明霞给学生布置了一道特殊的作业:回家访问自己的父母(以母亲为主),了解母亲在怀孕之前、怀孕之后的早期、中期、后期以及自己出生过程中、出生后各个时期母亲的心理、生理变化,饮食的变化,妈妈是顺产还是难产,出生时的体重等,写出访谈录或调查报告。学生纷纷写道:“过去只知道生日有礼物、吃蛋糕,现在生日会想到母亲的辛苦。”“妈妈生我经过了艰苦的奋斗,我们应该更加爱护尊重我们的母亲。”  

不仅要讲得精彩,还要学得精彩  

  “同学们,孙老师是国家级骨干教师、省教学能手,她的课非常精彩、生动,希望同学们认真听讲,好好学习。”班主任在课前向学生介绍新接班的孙明霞。

  班主任还没跨出教室,孙明霞就问学生:“老师的课是否精彩,谁说了算?”

  学生不知道她的意图,不敢贸然说话。孙明霞等了片刻,接着说道:“老师的课是否精彩,是否生动,当然是学生说了算!假如同学们感觉老师的课很枯燥、乏味,无论别人说多精彩都没有用。我希望同学们能在生物课上学得愉快,学有所得,学得精彩,而不只是感觉老师讲得精彩!”

  从讲得精彩到学得精彩,也是孙明霞自己所经历的过程。以前,她进了教室也是口若悬河,讲得很多。但有学生提出建议,是否可以增加讨论,这样上课才会更有意思。孙明霞改变了自己的教学风格。现在,在孙明霞的课堂上,学生有了疑惑,或者有不同想法,随时都可以站起来提问或者阐述。

  上“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一课时,孙明霞的教学设计是先出示几幅图,比较几种生态系统,再让学生分析说明为什么说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没想到,刚看到图片,不少学生就举起了手。孙明霞很奇怪,叫起了举手最高的一位男同学。

  “老师,我要回答你的问题!”

  “可我还没提问呀?”

  “老师,我知道你要问什么问题。你要问的是:这几幅图分别是哪种生态系统?”

  “哇,我没说他就知道我会问什么了。大家知道问题的答案吗,谁能说说?”立刻就有不少学生抢着回答了图中表示的几种生态系统。

  又有学生举起了手:“老师,你还可以问问每种生态系统中有那些部分组成。”看到学生自己设计问题的积极性很高,孙明霞干脆放弃了原来的教学设计,问道:“大家还可以再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在短暂的思考后又举起了手。

  ……

  学习“人类活动对环境的破坏”一节,孙明霞不局限于课本上的资料分析,而是适时补充一组震感人心的家燕遭遇车祸的摄影图片,让学生站在大自然的角度审视人类行为,学会和自然界和谐相处。

  学习“藻类植物”,学生通过观察与思考,在获得藻类植物形态结构的有关知识的同时,也明确“无论低等还是高等,简单还是复杂,每个生命都有它存在的理由。而这也正是大自然丰富多彩、千姿百态的原因所在!”

  学习“输血”、“传染病”等内容,孙明霞举例:“假如我受伤了,失血过多需要输血,我的血型是AB型,谁能给我输血?”“假如我得了严重的流感来上课,你是否赞同我的行为?假若我坚持来了,结果会怎样?”既使学生学到了知识,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的情感,同时也体现出她对学生的尊重与关心,用她的话来说,“好事可以拿学生打比方,生病不能拿学生举例子。”

  孙明霞说,课堂绝不是简单的知识传递过程,课堂就应该让学生的生命得到最自然的舒展,用生命润泽生命,才会有智慧的生成、生命的发展。  

学生总会让你惊喜  

  “空气流动会影响蒸腾作用吗?”

  “叶片正面和背面的气孔一样多吗?”

  学期开始不久,初一(1)班的房磊就开始在孙明霞送的笔记本上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

  开始,他每次提的问题只有一两个,孙明霞直接在作业本上解答。随着学习内容的增加,房磊的问题也越来越多。有一天,他一下子列出了6个问题,并且,这些问题没有超出课本的范畴。在别人看来,直接告诉他自己去看书,或者上课时认真听讲不就行了?但孙明霞没有这样做。她把房磊的作业本拿到课堂,对全班学生说:“今天,房磊同学提出了很多很有价值的问题,我希望大家一起来解决!”学生把羡慕的目光投向房磊。问题不仅很快得到了解决,房磊更加积极主动,对生物课的兴趣也越来越浓了。

  随着期末复习内容的增加,房磊的问题也在不断增加着。最多的一次,他一口气列出了十几个问题。房磊高兴地告诉孙明霞,这些问题是自己在看书和练习中发现或者归纳出来的。“房磊这种善于思考和发现问题、提出自己的问题的能力不正是我们需要培养的创新思维能力吗?这不也正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吗?”

  上课时,孙明霞在班上隆重推荐了房磊的做法。房磊开心得都不知道该怎么才好了!

  姜琦是又一个让孙明霞时常有惊喜的学生。在孙明霞的博客里,有这样一段描述:

  ……课前课后,姜琦总会抽空告诉我他种植的南瓜、大豆发芽了多少,长到多长、多高了,告诉我他上次实验后的花生长了几片叶子了。

  那次花生实验后,姜琦问我是否可以继续养着那些花生。我说当然可以了,不仅可以养着,还可以借机观察它们生长的过程,也可以再用其他种子做实验,看看不同种子发芽、生长有什么不同呢。姜琦愉快地答应了,所以每次我上课都会听到他的实验消息。

  今天早晨到办公室后打开邮箱,发现有新邮件,打开一看,是姜琦拍的花生开花的照片。太漂亮了!我无比震惊和欣喜,忍不住让同事来一起欣赏。同事讲,花生喜欢沙土地,应该在花盆里放上一些沙土,否则只能长出一些花生泡泡,里面的种子不会长好的。于是,我赶紧给姜琦发了个信息。

  “我希望通过生物学教学,真正能够让学生热爱自然,尊重自然,敬畏其他生命,尊重自己的生命,使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能够和谐相处,使生命得到自由、和谐的发展,同时也体现自身生命的价值,提升生命的质量。”孙明霞说。  

论坛绽放迎春花  

  2006年2月,孙明霞在教育在线和K12论坛以《生命的色彩》为题,开帖记录自己的生物课堂。一年多的时间,这个专题帖汇总了她的百余节课、200余篇文章,点击率已经超过了20万人次。“迎春花开”(孙明霞的网名)迅速成为教育论坛的知名ID,一批铁杆“粉丝”上网阅读《生命的色彩》成为每日的必修课。有不少学校的领导读了孙明霞的课堂随笔专题帖后,发动全校教师学习。

  “思想的芦苇”在看到《生命的色彩》主题帖后,说该贴“如一股清新的空气吹来了论坛,沁人心脾。它使我们不再觉得,生物课以及生物论坛总是建立在无休止的做题和没有定论的争议上。在精神的王国中我们享受着智慧带来的趣味,思考带来的温馨。原来生物课还可以这么上,原来生物老师还可以如此诗意地活着。”

  “物理小眼镜”对孙明霞的课堂随笔每帖必看,每帖必复。他留言说:“我最近在研读迎春老师的课堂教学案例,并做阅读笔记,我真是太喜欢了,很想到泰山脚下聆听老师的课堂教学。老师的教学是全面的,不是仅仅侧重于某一方面,教学方法是多样的,善于捕捉课堂上发生的每一个细节,并加以巧妙利用。我在贪婪地吸取营养,不断运用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中。”

  一些老师网上拜师学习,将自己的教学设计发给孙明霞请她指导,她从不拒绝。她说,别人需要我的帮助,既是对我能力的承认与肯定,同时也给我提供了交流学习的机会。能够去点亮一下别人的生命,同时也是对自身生命的点亮。

  王安濮,河南安阳曙光学校的语文教师,从《生命的色彩》开帖就开始跟踪研究孙明霞的课堂,并把她课堂中的很多理念应用到自己的语文教学当中。对于其中的很多观点,他们也展开了针锋相对的论辩,从“健身还是健脑”到“登山还是看风景”,从“关注学生什么”到“阅读还是约读”,等等。一年多时间,王安濮写下了将近十万字对孙明霞课堂评论或读帖体会。在一篇评论中,他写到:“明霞的可贵之处就是在于她能够豪无保留地把自己的体会贡献出来,让我们这些“菜鸟”分享。无论是明霞的课堂,还是明霞的教育随笔,永远都是那么清新,永远都是那么富于哲理,读她的文章,你不感觉高深,也不感觉肤浅,只是受用。”

  一位网名“麻辣教师123”的老师看了这个主题帖后跟帖说:“这样的课堂是每个人都会喜欢,何况求知若渴的学生?能让课堂如此充满生命的色彩的老师不多啊,向迎春花开老师学习。我不会点评,只能发出自己的感叹,呵呵,真的让我很震撼。”

  给人震撼的孙明霞自己只是觉得很幸福,她说:“幸福就是这样,在平平淡淡的日子里,洋溢在每一次的课堂教学中,充盈在我的心间。”每一天,感受着幸福的孙明霞认真地做好准备,精心地装扮自己,用真情,用爱心,用知识与智慧,“去赴一场又一场和孩子们美丽的约会”。


相关评论
鄂公网安备 420881020000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