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查询试卷\课件\优质课请在此输入关键字:
网站首页 >> 生物题库 >> 高三试题 >> 文章内容

北京市东城区2014年高三5月综合练习(二模)理综试题及答案

[日期:2014-05-09]   来源:生物百花园  作者:生物百花园   阅读:1770[字体: ]

北京市东城区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综合练习(二)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完整版免注册下载地址:
http://pan.baidu.com/s/1gdn95tx

生物部分 2014.5
本试卷共14页,共30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120分)
本部分共20小题,每小题6分,共1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 下列有关生物体内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植物细胞特有的糖类是葡萄糖
B.细胞内主要的能源物质是脂肪
C. 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是核酸
D. 生物体内调节生命活动的信息分子是蛋白质
2. 若连续分裂的细胞处于一个细胞周期中,则细胞内
A.处于分裂期时会大量利用T与U
B.DNA复制和转录过程的每个起点都多次起始
C.染色体的数目与DNA分子的数目始终保持相同
D.严格的调控机制保证了细胞周期的有序运行
3.Fabry病是一种遗传性代谢缺陷病,由编码α-半乳糖苷酶A的基因突变所致。下图是该病的某个家系遗传系谱,通过基因测序已知该家系中表现正常的男性不携带致病基因。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该病属于伴X隐性遗传病
B.Ⅲ2一定不携带该病的致病基因
C.该病可通过测定α-半乳糖苷酶A的活性进行初步诊断
D.可利用基因测序技术进行产前诊断来确定胎儿是否患有此病
4.为了研究生长素和赤霉素对遗传性矮生植物的作用效应,某课题组选取了甲、乙、丙、丁、戊五种矮生豌豆突变体(它们的生长速率依次递增)。实验中将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和赤霉素溶液分别喷施到五种突变体幼苗上,结果如下图所示。据图分析可知

A.该实验的自变量是不同生长速率的突变体
B.对照组的结果表明该组的矮生豌豆幼苗均不生长
C.体外喷施生长素溶液能明显促进矮生豌豆的生长
D.生长速率越慢的品种,赤霉素的作用效应越显著
5.淀粉酶可通过微生物发酵生产获得,生产菌株在含有淀粉的固体培养基上可释放淀粉酶分解淀粉,在菌落周围形成透明圈。为了提高酶的产量,研究人员欲利用诱变育种的方法获得能产生较多淀粉酶的菌株。下列实验步骤中不正确的是
A.将生产菌株分为两组,实验组用一定剂量的诱变剂处理,对照组不做处理
B.制备含水、淀粉、氮源和无机盐等成分的固体培养基,并进行灭菌处理
C.把实验组的菌株接种于多个配制好的培养基中,同时接种对照组,相同条件下培养
D.观察两组菌株的菌落周围是否出现透明圈,选出有透明圈的菌株即为所需菌株

29.(18分)扁担塘是位于长江中游的一个湖泊,是我国重要的淡水渔业基地。
(1)传统渔业只重视水草→草食性鱼这一条食物链。实践中发现,放养的草食性鱼高强度的摄食使水草量急剧下降,最终会导致草型湖泊变为藻型湖泊,这个过程属于群落的 。为了使渔业优质高效可持续发展,应增加湖泊生态系统中的生物 ,调整食物链(网)结构,调整后的结构如下图。

此食物网中虾类和底栖动物的关系是 。对于该湖泊的鱼类和河蟹产量来说,水草和 极为重要。
(2)科研人员针对底栖动物中的优势种铜锈环棱螺的能量收支进行了相应研究,结果如下表。
能量KJ•m-2•a-1
动物名称 摄入食物中
所含的能量 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 呼吸作用
散失的能量 粪便中的能量
铜锈环棱螺 516 15 231 270

铜锈环棱螺的能量来源是食物中的 能,它同化的能量为 KJ•m-2•a-1。
(3)铜锈环棱螺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中包含了机体在摄食、消化、吸收等过程中引起的热能散失。科研人员在测定这部分能量时,首先将实验螺在一定的温度下进行48h的饥饿处理,然后取相同的 (填“白色瓶”或“棕色瓶”)分别标号,进行如下处理,密闭后置于光下。(“+”代表放入,“-”表示不放入)
实验处理 组别 A B
①预处理的湖水 + +
②经48h饥饿的铜锈环棱螺5只 + +
③水生植物(食物) + -

为了排除水生植物对水中溶解氧的影响,需另设置一组对照,对照组的处理应包括 (选填表中实验处理的标号)。实验3h后待A瓶中的螺饱食后再测定各瓶溶氧量,可得铜锈环棱螺在饱食和饥饿状态下的代谢率。然后科研人员除去A瓶中的水生植物,给A、B瓶更换预处理湖水,每隔3h测定一次溶氧量并计算代谢率,直到A、B两瓶铜锈环棱螺的代谢率 时终止。通过计算得出机体在摄食、消化、吸收等过程中所散失的能量值。


30.(22分)烟草是一种种植历史悠久的作物,可以采用不同方式进行育种。
(1)现有甲、乙两种烟草(2n=24),二者远缘杂交不亲和。研究人员用甲、乙植株进行了体细胞杂交,将叶肉细胞去除细胞壁制成 ,在促融剂 的诱导下,融合成为杂种细胞并最终培养成杂种植株。在杂种植株中发现有一株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47条的丙植株,将丙与甲植株进行杂交,F1中一些植株(丁)体细胞含有35条染色体,其中有22条染色体在减数分裂时能联会,其余不能联会,由此推测丙植株所缺失的染色体属于
(填“甲”或“乙”)植株。如果所缺失的那条染色体属于另一植株,那么丁植株在减数分裂时应有 条染色体能联会,其余 条染色体不能联会。
(2)甘蔗的蔗糖磷酸合成酶(SPS)活性直接反映了甘蔗体内蔗糖合成的能力。研究人员将未突变和已突变的蔗糖磷酸合成酶基因分别转入烟草中,测定比较了所得SPS的活性,为作物的改良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①甘蔗中控制SPS合成的基因简称SPS3L,研究人员利用特定的试剂和技术手段将SPS3L基因相关位点的碱基TCA突变成CGA,从而使SPS的第153位丝氨酸变为丙氨酸,而其他氨基酸均无改变,此种突变基因称为SPS3L-A型。由此推测在人工的处理下,SPS3L基因中的碱基可发生 (填“定向”或“不定向”)改变。另两种突变型(SPS3L-T型、SPS3L-G型)也用此方法获得。
②将目的基因与含有潮霉素抗性基因的Ti质粒构建基因表达载体,采用农杆菌转化法导入烟草细胞,利用 技术进行培养。培养基中除含有必要营养物质、植物激素和琼脂外,还必须加入 进行筛选。若要检测目的基因是否导入烟草细胞,可采用
技术或PCR技术进行检测。
③取上述已成功导入目的基因的新鲜烟草,分别测定叶片的可溶性糖含量,结果如图所示。

四种转基因烟草中,导入 的是对照组, 型的烟草叶片可溶性糖的含量与之相比没有发生明显变化,推测在153位的丝氨酸虽然被替代,但SPS的活性 。由测定结果可以看出 型SPS活性最高,最适合用来改良作物。

31.( 10分 )科研人员对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的细胞膜进行了相关研究。
(1)将红细胞置于 中,细胞膜破裂释放出内容物,这时的红细胞仍然保持原本的基本形状和大小,这种结构称为红细胞影。科研人员为研究红细胞膜上相关蛋白质的功能,用不同的试剂分别处理红细胞影。结果如下:(“+ ”表示有,“-”表示无)
实验处理 膜蛋白名称 处理后红细胞影的形状
血影蛋白 锚
蛋白 带3
蛋白 带4.1蛋白 肌动蛋白 血型
糖蛋白
试剂甲处理后 - + + + - + 变得不规则
试剂乙处理后 + + - + + - 还能保持
由上述结果可以推测,对维持红细胞影的形状起重要作用的膜蛋白主要是 。
(2)下图是红细胞膜上的Na+、K+-ATP酶的结构示意图。

由图可以看出,构成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 。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膜上Na+、K+-ATP酶的主要功能是把红细胞 呼吸产生的ATP水解, 通过 方式排出Na+吸收K+,从而维持红细胞内高K+低Na+的离子浓度梯度,由此可知Na+、K+-ATP酶具 的作用。

 生物参考答案:
1. C 2.D 3.B 4.D 5.D

29.(18分)
(1)演替 多样性 捕食和竞争 底栖动物
(2)化学 246
(3) 棕色瓶 ①③ 几乎相等
30.(22分)
(1)原生质体 聚乙二醇 甲 24 11
(2)①定向 ②植物组织培养 潮霉素 DNA分子杂交
③SPS3L SPS3L-G 没有改变 SPS3L-T
31.(10分)
(1)清水(低渗溶液) 血影蛋白和肌动蛋白
(2)磷脂双分子层 无氧 主动运输 载体和酶


东城区2014届高三二模理综化学试题 2014.5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O 16 S 32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钙和氮均为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
B.二氧化硅是太阳能电池的主要材料
C.油脂和蛋白质均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D.明矾与水作用能生成有吸附性的物质
7. 右图是制备和研究乙炔的性质实验装置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制备乙炔的反应原理是CaC2+2H2O Ca(OH) 2+C2H2↑
B. c的作用是除去影响后续实验的杂质
C. d中的有机产物与AgNO3溶液混合能产生沉淀
D. e中的现象说明乙炔能被高锰酸钾酸性溶液氧化
8. 下列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 向AgCl悬浊液中加入Na2S溶液:2AgCl +S2- == Ag2S+ 2Cl-
B. 向NaHCO3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 HCO3-+OH- == + H2O
C. 向Ba(OH)2溶液中加入稀H2SO4:Ba2+ + OH- + H+ + == BaSO4↓+ H2O
D. 向Cu粉中加入过量的浓HNO3:Cu+4H+ +2== Cu2++2NO2↑+2H2O
9.右图是研究铁钉腐蚀的装置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铁钉在两处的腐蚀速率:a < b
B. a、b两处铁钉中碳均正极
C. a、b两处铁钉中的铁均失电子被氧化
D. a、b两处的正极反应式均为O2+4e-+4H+ ===2H2O
10.下表中各组物质之间不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右图转化的是
甲 乙 丙
A CH2=CH2 CH3CH2Cl CH3CH2OH
B SiO2 H2SiO3 Na2SiO3
C Cl2 HCl CuCl2
D AlCl3 Al(OH)3 Al2O3

 11.常温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pH=9的NH4Cl与NH3•H2O混合溶液中c(Cl-)>c )
B. pH=2.5的可乐中c(H+) 是pH=3.5的柠檬水中c(H+)的10倍
C. AgCl在0.1mol /L CaCl2溶液和0.1mol/L NaCl溶液中的溶解度相同
D. 1 mL 1mol /L Na2CO3溶液加水稀释至100mL, pH和Kw均减小
12.X、Y、Z、Q、W均为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逐渐增大。X、Q同主族,Q元素的焰色反应为黄色;W的原子半径是同周期中最小的;X与Y、 Z分别形成化合物甲、乙,甲、乙均由10电子分子构成,且能发生反应生成碱。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X的单质和Q的单质均可用电解法得到
B. X与Z可形成同时含有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化合物
C. Q与W形成的化合物熔化或溶于水时均可发生电离
D. X、Y、Z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一定能抑制水的电离
25.(16分)有机物5-甲基茚( )是一种医药合成中间体,某同学设计它的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i.


ii.

(1)①的反应类型是______。
(2)E的结构简式是______。
(3)A的结构简式是______; ③的反应条件和无机试剂是______。

(4)下列有关5-甲基茚( )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
a. 一定条件下能与卤素单质发生取代反应
b. 1 mol 该物质最多与4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
c. 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加聚反应生成高分子化合物
d. 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得到的产物不能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
(5)反应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6)满足下列条件的G的同分异构体有______种;写出其中一种的结构简式_______。
①分子中含有苯环且苯环上只有一个取代基;②能发生银镜反应。
26.(14分)硒(34Se)和碲(52Te)都是第VIA族元素,硒是分布在地壳中的稀有元素。工业上硒鼓废料(主要成分硒、碲、碳、铜和铁合金)回收精炼硒的流程如下:

 已知:
物理性质 熔点 沸点 升华 溶解性
SeO2 340℃ 684℃ 315℃ 易溶于水
TeO2 733℃ 1260℃ 450℃ 微溶于水
(1)Se的氢化物的电子式是______。
(2)步骤①中通入的氧气使硒鼓废料翻腾,目的是______。
(3)废气的主要成分是______;废渣II的主要成分是______。
(4)步骤④中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步骤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5)根据表中数据,步骤⑤最适宜的分离方法是______。

27.(14分) 2SO2(g)+ O2 (g) 2 SO3 (g)是生产硫酸的主要反应之一。下表是原料气按V(SO2):V(O2):V(N2)=7:11:82投料,在1.01×105Pa时,不同温度下SO2的平衡转化率。
温度/℃ 400 500 600
SO2转化率/% 99.2 93.5 73.7
(1)该反应是______反应(填“放热”或“吸热”)。
(2)400℃,1.01×105Pa时,将含10 mol SO2的原料气通入一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平衡时SO2的物质的量是______mol。
(3)硫酸厂尾气(主要成分SO2、O2和N2)中低浓度SO2的吸收有很多方法。
①用氨水吸收上述尾气,若SO2与氨水恰好反应得到碱性的(NH4)2SO3溶液时,则有关该溶液的下列关系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
a. c + c(NH3•H2O)= 2[c()+ c()+ c(H2SO3)]
b. c()+ c(H+)= c()+ c()+ c(OH-)
c. c()> c() > c(OH-) > c(H+)
②用 MnO2与水的悬浊液吸收上述尾气并生产MnSO4。
i. 得到MnSO4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ii.该吸收过程生成MnSO4时,溶液的pH变化趋势如图甲,SO2吸收率与溶液pH的关系如图乙。

 图甲中pH变化是因为吸收中有部分SO2转化为H2SO4,生成H2SO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由图乙可知pH的降低______SO2的吸收(填“有利于”或“不利于”),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其原因是______。
28.(14分)甲学生对Cl2与FeCl2和KSCN混合溶液的反应进行实验探究。
操 作 现 象

I.A中溶液变红
II.稍后,溶液由红色变为黄色

(1)B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
(2)A中溶液变红的原因是______。
(3)为了探究现象II的原因,甲同学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A中黄色溶液于试管中,加入NaOH溶液,有红褐色沉淀生成,则溶液中一定存在_______。
②取A中黄色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KSCN溶液,最终得到红色溶液。
甲同学的实验证明产生现象II的原因是SCN—与Cl2发生了反应。
(4)甲同学猜想SCN—可能被Cl2氧化了,他又进行了如下研究。
资料显示:SCN—的电子式为 。
①甲同学认为SCN—中碳元素没有被氧化,理由是______。
②取A中黄色溶液于试管中,加入用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由此证明SCN—中被氧化的元素是______。
③通过实验证明了SCN—中氮元素转化为,他的实验方案是______。
④若SCN—与Cl2反应生成1 mol CO2,则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______mol。

 二模答案
6.D 7. C 8. C 9.D 10.B 11.B 12. D
25.(16分)
(1)取代反应
(2)

(3) Cu作催化剂加热、O2

(4)a b c
(5)

 (6)5

 26.(14分)
(1)
(2)增大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使废料充分燃烧
(3)CO2 TeO2
(4)H2SeO3 SeO2+H2O 2H2SO3 + SeO2=Se+2H2SO4
(5)升华,将温度控制在315℃到450℃之间
27.(14分)
(1)放热 0.08
(2)①ac
i. SO2+ H2O H2SO3 MnO2+ H2SO3===MnSO4+H2O(或MnO2+ SO2==MnSO4)
ii. 2SO2+ 2H2O +O2 === 2H2SO4
不利于 溶液中存在 SO2+ H2O H2SO3 H++,当溶液中酸性增强,平衡向左移动,使SO2从体系中溢出。
28.(14分)
(1)Cl2+2OH— === Cl—+ClO—+ H2O
(2)Fe2+被Cl2氧化生成Fe3+,Fe3+与SCN—反应生成红色的,所以溶液变红
(3)①Fe3+
(4)①SCN—中的碳元素是最高价态+4价
②硫元素
③取足量铜粉于试管中,加入A中黄色溶液和一定量的稀盐酸,加热,观察到试管上方有红棕色气体生成,证明A中存在,SCN—中氮元素被氧化成
④16


东城二模理综物理
2014.05
1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布朗运动就是液体分子的热运动
B.对一定质量的气体加热,其内能一定增加
C.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分子的平均动能越大
D.分子间的引力与斥力同时存在,斥力总是小于引力
14.原子核 经放射性衰变①变为原子核 ,继而经放射性衰变②变为原子核 。放射性衰变①、②依次为
A. 衰变、 衰变 B. 衰变、 衰变
C. 衰变、 衰变 D. 衰变、 衰变
15.人造卫星以第一宇宙速度环绕地球运动。关于这个卫星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卫星的周期比以其他速度环绕地球运动的人造卫星都小
  B.卫星必须在赤道平面内运动
  C.卫星所受的万有引力大于它环绕地球运动所需的向心力
  D.卫星的运行周期必须等于地球的自转周期

16.起重机的钢索将重物由地面起吊到空中某个高度,重物起吊过程中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甲所示,则钢索拉力的功率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可能是图乙中的
17.A、B是两个完全相同的电热器,A通以图甲所示的方波交变电流,B通以图乙所示的正弦交变电流,则两电热器的电功率之比PA:PB等于
A.5:4 B.3:2 C. :1 D.2:1
18.地面附近水平虚线MN的下方存在着正交的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电场强度为E,磁感应强度为B,如图所示。一带电微粒自距MN为h的高处由静止下落,从P点进入场区,沿半圆圆弧POQ运动,经圆弧的最低点O从Q点射出。重力加速度为g,忽略空气阻力的影响。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微粒进入场区后受到的电场力的方向一定竖直向上
B.微粒进入场区后做圆周运动,半径为
C.从P点运动到Q点的过程中,微粒的电势能先增大后减小
D.从P点运动到O点的过程中,微粒的电势能与重力势能之和越来越小

19.如图所示,电源的电动势为E、内阻为r,定值电阻R的阻值也为r,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是2r。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由a端向b端滑动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压表的示数变大
B.电流表的示数变小
C.滑动变阻器消耗的功率变小
D.定值电阻R消耗的功率先变大后变小

20.如图甲所示,质量为2kg的绝缘板静止在粗糙水平地面上,质量为1kg、边长为1m、电阻为0.1Ω的正方形金属框ABCD位于绝缘板上,E、F分别为BC、AD的中点。某时刻起在ABEF区域内有竖直向下的磁场,其磁感应强度B1的大小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乙所示,AB边恰在磁场边缘以外;FECD区域内有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B2=0.5T,CD边恰在磁场边缘以内。假设金属框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两磁场均有理想边界,取g=10m/s2。则

 A.金属框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大小为1V
B.金属框受到向左的安培力大小为1N
C.金属框中的感应电流方向沿ADCB方向
D.如果金属框与绝缘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3,则金属框可以在绝缘板上保持静止

21.(18分)
⑴(6分)“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测量头由分划板、目镜、手轮等构成,已知双缝与屏的距离为L,双缝间距为d。

 ① 如图乙所示,移动测量头上的手轮,使分划板的中心刻线对准第1条亮纹的中心,记下此时手轮上螺旋测微器的读数x1。转动测量头,使分划板的中心刻线向右移动对准第4条亮纹的中心,此时手轮上螺旋测微器的读数x2如图丙所示,则读数x2=________mm;
②已知双缝与屏的距离为L,双缝间距为d。计算波长的公式λ=_________; (用题目中给出的字母表示)
③对于某种单色光,为增加相邻亮纹间的距离,可采取_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

(2)(12分)为了测定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实验室可以提供如下器材:A端固定、B端高度可以调节的长木板一块、小木块一个、计时器一个、米尺一把。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①填入适当的公式或文字,完善以下实验步骤:
a. 调节长木板B端高度,让木块从板上C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到板的底端A处,用计时器记下木块下滑所用的时间t。
b.用米尺测量C与A之间的距离s,则木块下滑的加速度a= 。
c.用米尺测量长木板B端相对于水平桌面的高度h和长木板的总长度l。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求得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的表达式 =____________。(用实验的测量量表示)
d.改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重复上述测量和计算,求出 的平均值。
②在上述实验中,为减小实验误差,某同学通过改变斜面的倾角θ,测出了多个加速度a1、a2、a3……,并计算出加速度的平均值 ,用该平均值计算出动摩擦因数。你认为该同学的方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


22.(16分)已知小孩与雪橇的总质量为m = 20 kg ,静止于水平冰面上,雪橇与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 0.1。已知sin37° = 0.6,cos37°=0.8,g取10m/s2。
(1)大人用F1=30N的水平恒力推雪橇,求经过4s秒雪橇运动的距离L;
(2)如图所示,若大人用大小为F2=50N,与水平方向成37°角的恒力斜向上拉雪橇,使雪橇由静止开始运动1m,之后撤去拉力,求小孩与雪橇在冰面上滑行的总距离。

 23.(18分)如图所示,两根相距为d的足够长的、光滑的平行金属导轨位于水平的xoy平面内,左端接有阻值为R的电阻,其他部分的电阻均可忽略不计。在x>0的一侧存在方向竖直向下的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按B=kx变化(式中k>0,且为常数)。质量为m的金属杆与金属导轨垂直架在导轨上,两者接触良好。在x<0的某位置,金属杆受到一瞬时冲量,获得速度大小为v0,方向沿x轴正方向。求:
(1)在金属杆运动过程中,电阻R上产生的总热量;
(2)若从金属杆进入磁场的时刻开始计时,始终有一个方向向左的变力F作用于金属杆上,使金属杆的加速度大小恒为a,方向一直沿x轴负方向。求:
a.闭合回路中感应电流持续的时间;
b.金属杆在磁场中运动过程中,外力F与时间t关系的表达式?

24.(20分)传送带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由于不同的物体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不同,物体在传送带上的运动情况也有所不同。如图所示,一倾斜放置的传送带与水平面的倾角θ=370,在电动机的带动下以v=2m/s的速率顺时针方向匀速运行。M、N为传送带的两个端点,MN两点间的距离L=7m。N端有一离传送带很近的挡板P可将传送带上的物块挡住。在传送带上的O处先后由静止释放金属块A和木块B,金属块与木块质量均为1kg,且均可视为质点,OM间距离L=3m。sin37° = 0.6,cos37°=0.8,g取10m/s2。传送带与轮子间无相对滑动,不计轮轴处的摩擦。
(1)金属块A由静止释放后沿传送带向上运动,经过2s到达M端,求金属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1。
(2)木块B由静止释放后沿传送带向下运动,并与挡板P发生碰撞。已知碰撞时间极短,木块B与挡板P碰撞前后速度大小不变,木块B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5。求:
a.与挡板P第一次碰撞后,木块B所达到的最高位置与挡板P的距离;
b.经过足够长时间,电动机的输出功率恒定,求此时电动机的输出功率。
物理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共20小题,每题6分,共120分。

13.C 14.B 15.A 16.B
17.A 18.D 19.C 20.D

第二部分共11小题,共180分。

21.(18分)
(1)(6分)
①1.700 ② ③ 减小双缝间距离, 增大双缝到屏的距离(每问2分)
(2)①b. c. d. 斜面B端的高度h
②不正确。利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以减小偶然误差,是对同一测量量在同样条件下的测量值的平均。(其他答案合理即给分)

 

22.(16分)
解析:
(1)对小孩进行受力分析,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2分
解得 a = 0.5m/s2 ………1分
根据运动学公式L = ………2分
解得 L = 4 m ………1分
(2)小孩与雪橇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所受摩擦力为f1,运动的距离为s1
………1分
………1分
解得:f1= 17N ………1分
之后小孩与雪橇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所受摩擦力为f2,运动的距离为S2
………1分
………1分
解得 f2= 20N ………1分
由动能定理有 ………2分
解得 S2=1.15 m ………1分
小孩与雪橇在冰面上滑行的总距离 ………1分
23.(18分)
解析:
(1)金属杆向右运动切割磁感线产生感应电流,同时金属杆受安培力,做减速运动,直到停下。在此过程中,金属杆的动能转化为电能再转化成电阻R的焦耳热。根据能量转化与守恒,电阻R上产生的热 (4分)
(2)a.金属杆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的运动,产生感应电流,金属杆受安培力和变力F的作用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a方向向左(沿-x方向)。它先向右运动,速度由v0减到0;然后向左运动,速度再由0增大到v0,金属杆回到x=0处,之后金属杆离开磁场。金属杆向右或向左运动时,都切割磁感线,回路中都有感应电流。
感应电流持续的时间为 。 (4分)

b.设金属杆的速度和它的坐标分别为v和x,由运动学公式有


金属杆切割磁感线产生感应电动势
(3分)
由于在x<O区域不存在磁场,故只有在时间t < T= 范围内,上述关系式才成立。由欧姆定律可得回路中的电流为
(3分)
金属杆所受的安培力为
(向左为正方向) (2分)
金属杆受安培力和变力F做匀变速运动,以向左方向为正方向,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可得 (2分)

24.(20分)
解析:(1)金属块A在传送带方向上受摩擦力和重力的下滑分力,先做匀加速运动,并设其速度能达到传送带的速度v=2m/s,然后做匀速运动,达到M点。
金属块由O运动到M有 即 ①………1分
且 t1+t2=t 即 t1+t2=2 ②………1分
v=at1 即 2=at1 ③………1分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④ ………1分
由①②③式解得 t1=1s<t=2s 符合题设要求,加速度a=2m/s2 ………1分
由①式解得金属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1=1 ………1分
(2)a. 由静止释放后,木块B沿传送带向下做匀加速运动,其加速度为a1,运动距离LON=4m,第一次与P碰撞前的速度为v1
………1分
………1分
与挡板P第一次碰撞后,木块B以速度v1被反弹,先沿传送带向上以加速度a2做匀减速运动直到速度为v,此过程运动距离为s1;之后以加速度a1继续做匀减速运动直到速度为0,此时上升到最高点,此过程运动距离为s2。
………1分
………1分
………1分
因此与挡板P第一次碰撞后,木块B所达到的最高位置与挡板P的距离
………1分
b. 木块B上升到最高点后,沿传送带以加速度a1向下做匀加速运动,与挡板P发生第二次碰撞,碰撞前的速度为v2
………1分
与挡板第二次碰撞后,木块B以速度v2被反弹,先沿传送带向上以加速度a2做匀减速运动直到速度为v,此过程运动距离为s3;之后以加速度a1继续做匀减速运动直到速度为0,此时上升到最高点,此过程运动距离为s4。
………1分
………1分
木块B上升到最高点后,沿传送带以加速度a1向下做匀加速运动,与挡板P发生第三次碰撞,碰撞前的速度为v3
………1分
与挡板第三次碰撞后,木块B以速度v3被反弹,先沿传送带向上以加速度a2做匀减速运动直到速度为v,此过程运动距离为s5;之后以加速度a1继续做匀减速运动直到速度为0,此时上升到最高点,此过程运动距离为s6。
………1分
………1分
以此类推,经过多次碰撞后木块B以2m/s的速度被反弹,在距N点1m的范围内不断以加速度a2做向上的减速运动和向下的加速运动。
木块B对传送带有一与传送带运动方向相反的阻力
………1分
故电动机的输出功率
解得P=8w ………1分

完整版免注册下载地址:http://pan.baidu.com/s/1gdn95tx


相关评论
鄂公网安备 420881020000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