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查询试卷\课件\优质课请在此输入关键字:
网站首页 >> 生物题库 >> 高二试题 >> 文章内容

武汉市华师一附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上期中生物含答案解析

[日期:2015-12-18]   来源:网络  作者:   阅读:461[字体: ]

2015-2016学年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师大一附中高二(上)期中生物试卷

完整版免注册下载地址:http://pan.baidu.com/s/1sksd6DR
 
一、选择题(第1-20题每题1分,第21-35题每题2分,共50分)
1.在生物学发展史上,标志着生物科学的发展进入到分子生物学阶段的科学成就是(  )
A.孟德尔揭示遗传的两个基本定律
B.摩尔根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
C.格里菲斯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
D.沃森和克里克创立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2.下面是关于遗传学知识的相关叙述,其中正确的是(  )
A.与性别有关的遗传现象都是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
B.两个纯种个体相交,子一代所表现出的性状就是显性性状
C.红绿色盲的女性和白化病患者都是纯合子
D.兔的白毛和黑毛,狗的长毛和卷毛都是相对性状
 
3.下列关于染色体、DNA、基因三者关系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染色体是DNA和基因的载体
B.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染色体片段
C.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D.1个DNA分子上有多个基因
 
4.如图表示某动物的一个正在分裂的细胞.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细胞是次级精母细胞或次级卵母细胞
B.该细胞中,1与2以及3与4是同源染色体
C.该细胞中,1与2以及3与4是两对姐妹染色单体
D.该细胞中,若1是Y染色体,则2也是Y染色体,3与4是常染色体
 
5.有甲、乙、丙、丁、戊五只猫,其中甲、乙、丙都是短毛,丁和戊是长毛,甲和乙是雌性,其余都是雄性.甲和戊的后代全部是短毛,乙和丁的后代长、短毛都有.欲测定丙猫的基因型,与之交配的猫应选择(  )
A.甲猫 B.乙猫 C.丁猫 D.戊猫
 
6.孟德尔利用“假说﹣演绎”的方法发现了两大遗传规律.下列对其研究过程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
A.在豌豆杂交、F1自交和测交的实验基础上提出问题
B.所作假说的核心内容是“性状是由位于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
C.为了验证所作出的假说是否正确,设计并完成了正、反交实验
D.先研究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再研究两对或多对相对性状的遗传
 
7.豌豆的高茎和矮茎为一对相对性状,下列杂交实验中能辨别性状显隐性关系的是(  )
A.高茎×高茎→高茎
B.高茎×高茎→311高茎+105矮茎
C.矮茎×矮茎→矮茎
D.高茎×矮茎→105高茎+97 矮茎
 
8.将某噬菌体的外壳用35S标记,DNA用32P标记.细菌用15N标记,用该噬菌体侵染细菌.在噬菌体大量繁殖后,则某个子代噬菌体(  )
A.不含35S,不含32P,含15N B.含35S,含32P,可能含15N
C.不含35S,可能含32P,含15N D.不含35S,含32P,含15N
 
9.一对夫妇表现正常,却生了一个患白化病的孩子,在妻子的一个初级卵母细胞中,白化病基因数目和分布情况最可能是(  )
A.1个,位于一个染色单体中
B.4个,位于四上分体的每个染色单体中
C.2个,分别位于姐妹染色单体中
D.2个,分别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10.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群体中的性别比例近似于1:1,原因是(  )
A.雌配子:雄配子=1:1
B.含X的配子:含Y的配子=1:1
C.含X的精子:含Y的精子=1:1
D.含X的卵细胞:含Y的精子=1:1
 
11.如图是动物精子形成过程中某一时期的模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分裂时3和4不分离,则产生的精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均异常
B.若在复制时无任何差错,则该细胞能产生四种类型的精细胞
C.若染色体1和2发生部分片段互换,则减数分裂无法正常进行
D.该动物正常体细胞内全部DNA分子数为8个
 
12.下列有关性染色体及伴性遗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Y染色体都比X染色体短小
B.含X染色体的配子是雌配子,含Y染色体的配子是雄配子
C.在一般情况下,双亲表现正常,不会生出患红绿色盲的女儿
D.各种生物细胞中的染色体都可分为性染色体和常染色体
 
13.玉米的紫粒和黄粒是一对相对牲状.某一品系X为黄粒玉米,若自花传粉,后代全为黄粒;若接受另一品系Y紫粒玉米的花粉,后代既有黄粒,也有紫粒.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紫粒是显性性状 B.黄粒是显性性状
C.品系X是杂种 D.品系Y是纯种
 
14.已知某DNA分子中,G与C之和占全部碱基总数的36%,其中一条链的T与C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32%和18%,则在它的互补链中,T和C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  )
A.33%和17% B.32%和18% C.18%和32% D.17%和33%
 
15.果蝇的眼色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在暗红眼♀×朱红眼♂的正交实验中,F1只有暗红眼;在朱红眼♀×暗红眼♂的反交实验中,F1雌性为暗红眼,雄性为朱红眼.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反交的实验结果说明这对控制眼色的基因不在常染色体上
B.正、反交的F1代中,雌性果蝇的基因型都是XAXa
C.正、反交亲本雌果蝇均为纯合子
D.正、反交的F2代中,朱红眼雄果蝇的比例不相同
 
16.下列关于遗传物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蓝藻的遗传物质主要是RNA
B.真核细胞中遗传物质主要是DNA
C.细胞核、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分别是DNA、RNA
D.核酸是生物的遗传物质
 
17.赫尔希通过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实验包括4个步骤:
①培养噬菌体 ②35S和35p标记噬菌体 ③放射性检测 ④离心分离
实验步骤的先后顺序为(  )
A.①②④③ B.④②①③ C.②①④③ D.②①③④
 
18.下列有关遗传学说法正确的是(  )
A.基因分离必然造成性状分离
B.隐性性状是指生物体不能表现出来的性状
C.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D.测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直接反映与隐性个体相交的个体产生的配子种类及比例
 
19.果蝇的红眼为X显性遗传,其隐性性状为白眼.下列杂交组合中,通过眼色即可直接判断子代果蝇性别的一组是(  )
A.杂合红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
B.白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
C.纯合红眼雌果蝇×白眼雄果蝇
D.白眼雌果蝇×白眼雄果蝇
 
20.已知果蝇灰色和黄色体色这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如果控制体色的基因分别位于常染色体上或X染色体上,那么该果蝇群体中控制体色的基因型分别有多少种?(  )
A.3种、2种 B.3种、3种 C.3种、5种 D.5种、3种
 
21.图表示基因型为Rr的生物某器官细胞核中DNA含量的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D时期细胞中发生了同源染色体的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B.在L时期基因组成可能为RR、rr
C.在F时期发生了染色体数目的加倍
D.在I时期DNA与染色体之比为1:1
 
22.紫色企鹅的羽毛颜色是由复等位基因决定的:Pd﹣﹣深紫色、Pm﹣﹣中紫色、Pl﹣﹣浅紫色、Pvl﹣﹣很浅紫色(近于白色).其显隐性关系是:Pd>Pm>Pl>Pvl(前者对后者为完全显性).若有浅紫色企鹅(PlPvl)与深紫色企鹅交配,则后代小企鹅的羽毛颜色和比例可能是(  )
A.1中紫色:1浅紫色
B.2深紫色:1中紫色:1浅紫色
C.1深紫色:1中紫色
D.1深紫色:1中紫色:1浅紫色:1很浅紫色
 
23.如图为三个处于分裂期细胞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中,可能不正确的是(  )

A.甲可能是丙的子细胞
B.甲、乙、丙细胞有可能来自同一个体
C.乙、丙两个细胞中含有的核DNA的量相同
D.甲细胞分裂产生的子细胞是精细胞
 
24.某水稻的优良性状由A基因控制,不良性状由a基因控制.该水稻自交所得子代中,优良性状和不良性状均有出现.用该水稻作亲本,采用逐代自交的方法获取优质品种,如按:自交→淘汰→自交…从理论上推算,子3代优良性状个体中杂合子所占的比例为(  )
A. B. C. D.
 
25.已知某DNA分子含有1000个碱基对,其中一条链上A:T:G:C=1:2:3: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DNA分子连续复制两次,需要游离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1600个
B.该DNA分子中每个脱氧核糖上连接一个磷酸基团和一个含氮碱基
C.该DNA分子中4种碱基的比例为A﹕T﹕G﹕C=3﹕3﹕7﹕7
D.该DNA分子中碱基对的数目决定其特异性
 
26.孟德尔做了如图所示的杂交试验,以下关于母本所结豆荚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豆荚细胞的基因型由植株A与植株B决定
B.豆荚有关性状的遗传不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C.豆荚中每粒种子的种皮基因型与植株A相同,胚是F1
D.豆荚中的种子萌发后的植株表现型都与植株A相同
 
27.某男子既是一个色盲又是一个外耳道多毛症(伴Y遗传)患者,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每一个初级精母细胞都含有两个色盲基因和两个毛耳基因;
②每一个次级精母细胞都含有一个色盲基因和一个毛耳基因;
③每一个次级精母细胞都含有一个色盲基因或一个毛耳基因;
④有 的次级精母细胞含有两个色盲基因,有 的次级精母细胞含有两个毛耳基因;
⑤每一个次级精母细胞都含有23条染色体;
⑥每一个次级精母细胞都含有46条染色体.
A.没有正确选项 B.一项 C.两项 D.三项
 
28.如图为中华大蟾蜍细胞分裂部分示意图,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用蛙的睾丸制作装片,在显微镜下有可能观察到图中三种物像
B.甲细胞形成乙细胞的方式为有丝分裂,最终产生的子细胞的基因型为AaBbXDXD
C.丙细胞表示次级卵母细胞,分裂产生的子细胞都能参与受精作用
D.甲细胞表示初级卵母细胞,在此时期DNA与染色体之比为1:1
 
29.果蝇的基因A、a控制体色,B、b控制翅型,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且基因A具有纯合致死效应.已知黑身残翅果蝇与灰身长翅果蝇交配,F1为黑身长翅和灰身长翅,比例为1:1.当F1的黑身长翅果蝇彼此交配时,其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黑身长翅:黑身残翅:灰身长翅:灰身残翅=6:2:3:1.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果蝇这两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分别为黑身和长翅
B.F1的黑身长翅果蝇彼此交配产生的后代中致死个体占的比例为
C.F1的黑身长翅果蝇彼此交配产生的后代中致死基因型有四种
D.F2中的黑身残翅果蝇个体测交后代表现型比例为1:1
 
30.如图示某动物精原细胞中的一对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该对同源染色体发生了交叉互换,结果形成了①~④所示的四个精细胞,这四个精细胞中,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是(  )
A.①与② B.①与③ C.②与③ D.②与④
 
31.将含有15N标记的大肠杆菌转移到含有14N的普通培养液中培养,8小时后提取DNA进行分析,得出含15N的DNA占总DNA的比例为 ,则大肠杆菌的分裂周期是(  )
A.1小时 B.1.6小时 C.2小时 D.4小时
 
32.一高等雄性动物的次级精母细胞中有AAbb四个基因,已知A、b分别位于不同的染色体上,且所有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无交叉互换,则该动物产生Ab配子不可能的概率是(  )
A.100% B.75% C.50% D.25%
 
33.右图示为某家庭遗传系谱图,已知2号不带甲病基因(甲病相关基因用A、a表示,乙病相关基因用B、b表示).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甲病与红绿色盲的遗传方式相同
B.4号是杂合子的概率为
C.4号与1号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
D.5号的基因型是bbXAXA
 
34.水稻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稻瘟病(R)对易感稻瘟病(r)为显性,这两对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将一株高秆抗病植株(甲)与另一株高秆易感病植株(乙)杂交,结果如图.下面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如只研究茎高度的遗传,图示表现型为高秆的个体中,纯合子的概率为
B.甲乙两植株杂交产生的子代有6种基因型,4种表现型
C.对甲植株进行测交,可得到能稳定遗传的矮秆抗病个体
D.以乙植株为材料,通过单倍体育种可得到符合生产要求的植株占
 
35.如图①表示某高等雄性动物肝脏里的一个正在分裂的细胞,结合图②分析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图①所示分裂时期处于图②中的BC段
B.此细胞产生AB精子的概率是0
C.图①细胞中含有两个四分体
D.图②中C→D的原因与着丝点的分裂有关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36.(10分)(2015秋•武汉校级期中)小鼠是占主导地位的实验动物,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下面是关于小鼠某些性状的遗传实验:
(1)小鼠毛色的黄与灰、尾形的弯曲与正常各为一对相对性状,分别由等位基因R、r和T、t控制.从鼠群中选择50只基因型相同的雌鼠作母本,50只基因型相同的雄鼠作父本,杂交所得F1的表现型及比例如表所示(假设所有雌性个体产生的后代数目相等且都可以存活),请分析回答:
黄毛尾弯曲 黄毛尾正常 灰毛尾弯曲 灰毛尾正常

♀ 0 0
①亲代雄鼠的基因型是      
②该小鼠毛色和尾形性状的遗传遵循      定律,理由是      
(2)在实验室长期饲养过程中,偶然发现一只雄性小鼠在出生第二周后开始脱毛,以后一直保持无毛状态,假如有毛和无毛是由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且所有小鼠都可育.现要判断这只小鼠的无毛性状是显性还是隐性,进行了相关实验,请帮助完成下面的实验:
①实验方案      .
②实验结果分析:
如果子代      ,则无毛性状为隐性;
如果子代      ,则无毛性状为显性;
如果子代      ,则无毛性状为显性.
 
37.(12分)(2015秋•武汉校级期中)下面图Ⅰ、图Ⅱ是一个高等动物体内的细胞分裂示意图,图Ⅲ是该动物配子形成过程中不同时期的细胞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分子数目关系图.请回答以下问题:

(1)图Ⅱ表示的细胞名称是      .
(2)图Ⅱ细胞中有关数量关系可用图Ⅲ中的      表示.如果①上某位点有基因B,②上相应位点的基因是b,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
(3)图Ⅰ细胞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分子数目分别为      ,细胞中有      对同源染色体.
(4)假设该生物的一个体细胞中的两条非同源染色体上的DNA分子用15N进行全标记,正常情况下,在该细胞分裂形成的精子中,含15N的精子所占比例可能为      .
 
38.(12分)(2015秋•武汉校级期中)下面是一个家系中,甲、乙两种疾病的遗传系谱图.已知这两种疾病分别受一对基因控制,并且控制这两种疾病的基因位于不同对染色体上(注意:甲病相关基因用A、a表示,乙病相关基因用B、b表示).根据图示,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1)甲病的遗传方式为      遗传,乙病的遗传方式为      遗传.
(2)Ⅱ2的基因型为      ,Ⅱ1的基因型为      .
(3)Ⅱ3与Ⅱ4结婚,生出一个正常男孩的概率是      .
(4)Ⅱ3与Ⅱ5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      .
 
39.现有翅型为裂翅的果蝇新品系,裂翅(A)对非裂翅(a)为显性.杂交实验如图.请回答:
(1)上述亲本中,裂翅果蝇为      ,(纯合子/杂合子).
(2)某同学依据上述实验结果,认为该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请你就上述实验,以遗传图解的方式说明该等位基因也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      .

 
 
 

2015-2016学年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师大一附中高二(上)期中生物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第1-20题每题1分,第21-35题每题2分,共50分)
1.在生物学发展史上,标志着生物科学的发展进入到分子生物学阶段的科学成就是(  )
A.孟德尔揭示遗传的两个基本定律
B.摩尔根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
C.格里菲斯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
D.沃森和克里克创立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考点】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究历程.
【专题】教材经典实验;遗传物质的探索.
【分析】1、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用了假说演绎法,其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测交实验)→得出结论.
2、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包括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其中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3、沃森和克里克用建构物理模型的方法研究DNA的结构.
4、萨顿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的假说,摩尔根运用假说演绎法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
【解答】解:A、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揭示遗传的两个基本定律,但这不是生物科学的发展进入到分子生物学阶段的标志,A错误;
B、摩尔根采用假说演绎法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但这不是生物科学的发展进入到分子生物学阶段的标志,B错误;
C、格里菲斯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C错误;
D、沃森和克里克创立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标志着生物科学的发展进入到分子生物学阶段,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究历程,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掌握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采用的方法、实验现象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
 
2.下面是关于遗传学知识的相关叙述,其中正确的是(  )
A.与性别有关的遗传现象都是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
B.两个纯种个体相交,子一代所表现出的性状就是显性性状
C.红绿色盲的女性和白化病患者都是纯合子
D.兔的白毛和黑毛,狗的长毛和卷毛都是相对性状
【考点】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及基因型、表现型.
【专题】正推法;基因与性状关系;伴性遗传.
【分析】1、孟德尔在杂交豌豆实验中,把子一代表现出来的性状叫做显性性状,子一代没有表现出来的性状叫做隐性性状.
2、表现型=基因型+环境.
3、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如人的单眼皮和双眼皮就是相对性状.
【解答】解:A、与性别有关的遗传现象有的是由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如基因为Bb的男性个体表现为秃顶、女性个体表现为非秃顶,A错误;
B、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子杂交产生的子一代所表现的性状就是显性性状,B错误;
C、红绿色盲和白化病都是隐性遗传病,红绿色盲的女性和白化病患者的基因型分别为XbXb、aa,都是纯合子,C正确;
D、同一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称为相对性状,兔的白毛和黑毛,狗的长毛和短毛、直毛和卷毛是相对性状,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一些基本的概念,性状分离、显性性状、基因型和表现型的关系、相对性状的概念,明确相关的概念,正确的解答选项.
 
3.下列关于染色体、DNA、基因三者关系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染色体是DNA和基因的载体
B.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染色体片段
C.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D.1个DNA分子上有多个基因
【考点】基因与DNA的关系;脱氧核苷酸序列与遗传信息的关系.
【专题】正推法;DNA分子结构和复制;基因.
【分析】1、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
2、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功能单位和结构单位,DNA和基因的基本组成单位都是脱氧核苷酸.
3、基因在染色体上,且一条染色体含有多个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解答】解:A、基因主要存在于染色体上,染色体是DNA和基因的主要载体,A正确;
B、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B错误;
C、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C正确;
D、1个DNA分子上有多个基因,D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要求考生识记基因的概念,明确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识记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明确基因与染色体之间的关系,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4.如图表示某动物的一个正在分裂的细胞.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细胞是次级精母细胞或次级卵母细胞
B.该细胞中,1与2以及3与4是同源染色体
C.该细胞中,1与2以及3与4是两对姐妹染色单体
D.该细胞中,若1是Y染色体,则2也是Y染色体,3与4是常染色体
【考点】细胞的减数分裂.
【分析】分析题图:图示为某动物的一个正在分裂的细胞,该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在纺锤丝的牵引下均匀地移向两极,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该细胞的细胞质均等分裂,称为次级精母细胞细胞或第一极体.
【解答】解:A、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且细胞质均等分裂,称为次级精母细胞或第一极体,A错误;
B、该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B错误;
C、该细胞中着丝点分裂,因此不含姐妹染色单体,C错误;
D、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因此该细胞中,若1是Y染色体,则2也是Y染色体,3与4是常染色体,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结合细胞分裂图,考查细胞的减数分裂,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形态和数目变化规律,能结合图中信息准确判断各选项.
 
5.有甲、乙、丙、丁、戊五只猫,其中甲、乙、丙都是短毛,丁和戊是长毛,甲和乙是雌性,其余都是雄性.甲和戊的后代全部是短毛,乙和丁的后代长、短毛都有.欲测定丙猫的基因型,与之交配的猫应选择(  )
A.甲猫 B.乙猫 C.丁猫 D.戊猫
【考点】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分析】由甲短毛,戊长毛,甲和戊的后代全部是短毛,可判断遗传方式.分别判断有关个体的基因型解题.
【解答】解:已知丙猫是雄猫,其交配对象只能是甲和乙.由甲是短毛,戊是长毛,其后代全是短毛,得知短毛是显性性状,则甲的基因型可设为AA,所以丁和戊的基因型可设为aa,由乙、丁后代长、短毛都有,可知乙为杂合子,可设为Aa.丙猫的可能基因型有两种情况:AA或Aa,由于甲的基因型为AA,所以欲知丙的基因型,只能与乙猫(Aa)交配才能测定.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等相关知识点,意在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培养学生判断基因型和表现型的能力.
 
6.孟德尔利用“假说﹣演绎”的方法发现了两大遗传规律.下列对其研究过程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
A.在豌豆杂交、F1自交和测交的实验基础上提出问题
B.所作假说的核心内容是“性状是由位于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
C.为了验证所作出的假说是否正确,设计并完成了正、反交实验
D.先研究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再研究两对或多对相对性状的遗传
【考点】孟德尔遗传实验.
【分析】孟德尔利用“假说﹣演绎”的方法发现了两大遗传规律.测交是让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验证假说是否正确.
【解答】解:A、测交为了验证假说是否正确所做的实验,A错误;
B、假说内容是“性状是由细胞内的遗传因子(基因)控制的”,基因位于染色体上是由摩尔根等人发现的,B错误;
C、验证假说是否正确,需要进行测交实验,C错误;
D、先研究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再研究两对或多对相对性状的遗传,D正确.
故选:D.
【点评】考查孟德尔的遗传实验的知识,主要考查学生对该知识点的掌握.
 
7.豌豆的高茎和矮茎为一对相对性状,下列杂交实验中能辨别性状显隐性关系的是(  )
A.高茎×高茎→高茎
B.高茎×高茎→311高茎+105矮茎
C.矮茎×矮茎→矮茎
D.高茎×矮茎→105高茎+97 矮茎
【考点】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专题】正推法;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分析】判断一对相对性状的显性和隐性关系,可用杂交法和自交法(只能用于植物):
杂交法就是用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若子代只表现一种性状,则子代表现出的性状为显性性状;
自交法就是让具有相同性状的个体杂交,若子代出现性状分离,则亲本的性状为显性性状.据此答题.
【解答】解:A、高茎×高茎→高茎,亲代子代性状一致,可能是AA×AA→AA,也可能是aa×aa→aa,所以无法判断显隐性关系,A错误;
B、高茎×高茎→301高茎+110矮茎,发生性状分离,所以矮茎为隐性性状,高茎为显性性状,B正确;
C、矮茎×矮茎→矮茎,亲代子代性状一致,可能是AA×AA→AA,也可能是aa×aa→aa,所以无法判断显隐性关系,C错误;
D、高茎×矮茎→98高茎+107矮茎,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1:1,可能是Aa×aa→Aa、aa,也可能是aa×Aa→aa、Aa,所以无法判断显隐性关系,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及应用、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及基因型和表现型,要求考生识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概念;掌握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能应用杂交法或自交法判断一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
 
8.将某噬菌体的外壳用35S标记,DNA用32P标记.细菌用15N标记,用该噬菌体侵染细菌.在噬菌体大量繁殖后,则某个子代噬菌体(  )
A.不含35S,不含32P,含15N B.含35S,含32P,可能含15N
C.不含35S,可能含32P,含15N D.不含35S,含32P,含15N
【考点】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专题】实验分析题;遗传物质的探索.
【分析】噬菌体的组成成分是蛋白质和DNA,蛋白质中含有S元素,DNA中含有P元素;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噬菌体侵染细菌时,DNA分子进入细菌,以DNA为遗传信息完成噬菌体繁殖,蛋白质外壳留在外面;DNA分子的复制是半保留复制.
【解答】解: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只有DNA分子进入细菌,并作为模板控制子代噬菌体的合成.
(1)合成子代噬菌体蛋白质外壳的原料均由细菌提供,因此,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中不含35S,但含15N;
(2)合成子代噬菌体DNA的原料均由细菌提供,但由于DNA分子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因此,子代噬菌体的DNA分子中含有15N和少量32P.
综合以上可知,在噬菌体大量增殖后,任意抽查某一个噬菌体,则该噬菌体不含35S,含15N,可能含32P.
故选:C.
【点评】本题结合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考查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要求考生识记噬菌体的成分及相应的组成元素;识记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明确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只有DNA注入细菌,而蛋白质外壳留在外面,且合成子代噬菌体的原料均由细菌提供,再根据题干信息答题.
 
9.一对夫妇表现正常,却生了一个患白化病的孩子,在妻子的一个初级卵母细胞中,白化病基因数目和分布情况最可能是(  )
A.1个,位于一个染色单体中
B.4个,位于四上分体的每个染色单体中
C.2个,分别位于姐妹染色单体中
D.2个,分别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考点】配子形成过程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
【分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白化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夫妇表现正常,却生了一个患白化病的孩子,说明这对夫妇的基因型都是Aa,为杂合体.
【解答】解:一对夫妇表现正常,却生了一个患白化病的孩子,说明该夫妇是白化病基因的携带者.在妻子的一个初级卵母细胞中,染色体在减数分裂间期经过复制,所以白化病基因有2个,分布在分别位于姐妹染色单体中.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细胞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10.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群体中的性别比例近似于1:1,原因是(  )
A.雌配子:雄配子=1:1
B.含X的配子:含Y的配子=1:1
C.含X的精子:含Y的精子=1:1
D.含X的卵细胞:含Y的精子=1:1
【考点】伴性遗传.
【分析】XY型性别决定的特点是雌性动物体内有两条同型的性染色体XX,雄性个体内有两条异型的性染色体XY,如哺乳动物、果蝇等.
【解答】解:A、在XY型性别决定中,雌雄个体产生的配子是不一样多的,如以人为例,男性一次可以产生几亿个精子,而女性一次一般只能产生一个卵细胞,所以一般雄配子要远远多于雌配子,A错误;
B、在XY型性别决定中,雄性个体形成的配子中含X的配子:含Y的配子=1:1,而雌性个体形成的配子全部是X,没有Y,B错误;
C、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雌性个体(XX)减数分裂形成的配子全部是X,雄性个体(XY)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雄配子X和Y,这两种雄配子与雌配子结合的机会也相等,所以产生的两种性别的个体比例为1:1,C正确;
D、在XY型性别决定中,雌雄个体产生的配子是不一样多的,一般雄配子要远远多于雌配子,所以含X的卵细胞要远少于含Y的精子,D错误.
故选:C.
【点评】性别决定发生在受精的过程中,对人类来说取决于X型精子还是Y型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受精作用一经完成,性别也就决定了.
 
11.如图是动物精子形成过程中某一时期的模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分裂时3和4不分离,则产生的精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均异常
B.若在复制时无任何差错,则该细胞能产生四种类型的精细胞
C.若染色体1和2发生部分片段互换,则减数分裂无法正常进行
D.该动物正常体细胞内全部DNA分子数为8个
【考点】细胞的减数分裂.
【专题】模式图;减数分裂.
【分析】分析题图:图示是动物精子形成过程中某一时期的模式图,该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同源染色体正在联会配对形成四分体,说明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
【解答】解:A、若分裂时3和4不分离,则产生的精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均异常,其中有2个精细胞均多一条染色体,还有2个精细胞均少一条染色体,A正确;
B、正常情况下,一个精原细胞减数分裂能形成4个精子但只有2种,B错误;
C、若染色体1和2发生部分片段互换,则减数分裂仍可正常进行,C错误;
D、该细胞所含核DNA数是正常体细胞的2倍,因此该动物正常体细胞内含有4个核DNA分子,此外细胞质中还含有少量DNA分子,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结合细胞分裂图,考查细胞的减数分裂,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能准确判断图中细胞的分裂方式及所处的时期,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12.下列有关性染色体及伴性遗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Y染色体都比X染色体短小
B.含X染色体的配子是雌配子,含Y染色体的配子是雄配子
C.在一般情况下,双亲表现正常,不会生出患红绿色盲的女儿
D.各种生物细胞中的染色体都可分为性染色体和常染色体
【考点】伴性遗传.
【专题】正推法;基因与性状关系.
【分析】1、XY型性别决定方式的生物,Y染色体不一定比X染色体短小,如人类的Y染色体比X短小,但果蝇的Y染色体比X长.
2、XY型性别决定方式的生物,雌性个体产生的配子所含性染色体为X,雄性个体产生的配子所含的性染色体为X或Y.
3、色盲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其特点是:隔代交叉遗传;男患者多余女患者;男性正常个体的母亲和女儿都正常,女患者的父亲和儿子都患病.
【解答】解:A、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Y染色体不一定比X染色体短小,如果蝇中Y染色体比X染色体长,A错误;
B、含X染色体的配子可能是雌配子,也可能是雄配子,含Y染色体的配子是雄配子,B错误;
C、色盲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其特点之一是男性正常个体的女儿和母亲都正常,因此在一般情况下,双亲表现正常,不会生出患红绿色盲的女儿,C正确;
D、并不是各种生物细胞中的染色体都可分为性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如水稻,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伴性遗传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生物的染色体组成,掌握伴性遗传的类型及特点,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13.玉米的紫粒和黄粒是一对相对牲状.某一品系X为黄粒玉米,若自花传粉,后代全为黄粒;若接受另一品系Y紫粒玉米的花粉,后代既有黄粒,也有紫粒.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紫粒是显性性状 B.黄粒是显性性状
C.品系X是杂种 D.品系Y是纯种
【考点】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分析】相对性状中显隐性的判断:(1)亲代两个性状,子代一个性状,即亲2子1可确定显隐性关系;(2)亲代一个性状,子代两个性状,即亲1子2可确定显隐性关系.所以亲2子1或亲1子2可确定显隐性关系,但亲1子1或亲2子2则不能直接确定.
【解答】解:品系X为黄粒玉米,其自花传粉,后代全为黄粒,由此可知,若品系X的黄粒性状能稳定遗传,即品系X为纯种;品系X(纯种)接受另一品系Y紫粒玉米的花粉,后代既有黄粒,也有紫粒,这属于测交,说明Y是杂种,其紫粒性状是显性性状.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的应用,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和观点,对生物学问题作出准确判断和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14.已知某DNA分子中,G与C之和占全部碱基总数的36%,其中一条链的T与C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32%和18%,则在它的互补链中,T和C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  )
A.33%和17% B.32%和18% C.18%和32% D.17%和33%
【考点】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专题】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应用;DNA分子结构和复制.
【分析】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规律:
(1)在双链DNA分子中,互补碱基两两相等,A=T,C=G,A+C=T+G,即嘌呤碱基总数等于嘧啶碱基总数.
(2)双链DNA分子中,A=(A1+A2)÷2,其他碱基同理.
【解答】解:已知某DNA分子中,G与C之和占全部碱基总数的36%,则C=G=18%,A=T=50%﹣18%=32%.其中一条链的T与C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32%和18%,即T1=32%、C1=18%,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双链DNA分子中,T=(T1+T2)÷2,计算可得T2=32%,同理,C2=18%.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和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应用,要求考生识记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首先能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计算出双链DNA中的T与C所占的比例;其次再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应用,计算出另一条单链中T与C所占的比例.
 
15.果蝇的眼色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在暗红眼♀×朱红眼♂的正交实验中,F1只有暗红眼;在朱红眼♀×暗红眼♂的反交实验中,F1雌性为暗红眼,雄性为朱红眼.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反交的实验结果说明这对控制眼色的基因不在常染色体上
B.正、反交的F1代中,雌性果蝇的基因型都是XAXa
C.正、反交亲本雌果蝇均为纯合子
D.正、反交的F2代中,朱红眼雄果蝇的比例不相同
【考点】伴性遗传.
【专题】伴性遗传.
【分析】本试验中正交和反交的结果不同,说明控制眼色的这对基因在X染色体上.“在纯种暗红眼♀×纯种朱红眼♂的正交实验中,F1只有暗红眼”,说明暗红眼为显性.由此把双亲和子代的基因型求出各个选项即可.
【解答】解:A、本实验中正交和反交的实验结果不同,说明这对控制眼色的基因不在常染色体上,A正确;
B、根据解析暗红眼为显性,正交实验中纯种暗红眼♀(XAXA)×纯种朱红眼♂(XaY)得到的F1只有暗红眼:XAXa、XAY,其中雌果蝇的基因型为XAXa,反交实验中纯种朱红眼♀(XaXa)×纯种暗红眼♂(XAY)得到的F1雌性为暗红眼(XAXa),雄性为朱红眼(XaY),B正确;
C、由B项可知,正、反交亲本雌果蝇均为纯合子,C正确;
D、正交的F1只有暗红眼:XAXa、XAY,其F2中朱红眼雄果蝇的比例为 ;反交实验中,F1雌性为暗红眼(XAXa),雄性为朱红眼(XaY),其F2中朱红眼雄果蝇的比例也是 ,D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考察基因分离定律的应用和伴性遗传,对于此类考题,需掌握确定基因位置的依据和方法.对于XY型性别决定生物,确定基因位置的方法:(1)在已知显隐性的情况下,利用雌性隐性个体和雄性显性个体交配来判断;(2)在不知显隐性的情况下,利用正交和反交的方法来判断.
 
16.下列关于遗传物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蓝藻的遗传物质主要是RNA
B.真核细胞中遗传物质主要是DNA
C.细胞核、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分别是DNA、RNA
D.核酸是生物的遗传物质
【考点】证明DNA是主要遗传物质的实验.
【专题】正推法;遗传物质的探索.
【分析】细胞生物中,既含有DNA,又含有RNA,DNA为遗传物质,病毒含有DNA或RNA,遗传物质为DNA或RNA,故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只有少数RNA 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故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为核酸.
【解答】解:A、蓝藻的遗传物质是DNA,A错误;
B、真核细胞中遗传物质就是DNA,B错误;
C、细胞核、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都是DNA,C错误;
D、核酸是生物的遗传物质,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核酸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7.赫尔希通过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实验包括4个步骤:
①培养噬菌体 ②35S和35p标记噬菌体 ③放射性检测 ④离心分离
实验步骤的先后顺序为(  )
A.①②④③ B.④②①③ C.②①④③ D.②①③④
【考点】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分析】赫尔希和蔡斯利用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只注入DNA,而蛋白质外壳留在细菌外的特征,采用同位素标记法和离心法进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最终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解答】解: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所以该实验步骤的先后顺序为②①④③.
故选:C.
【点评】本题知识点单一,考查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及合理的解释等,要求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
 
18.下列有关遗传学说法正确的是(  )
A.基因分离必然造成性状分离
B.隐性性状是指生物体不能表现出来的性状
C.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D.测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直接反映与隐性个体相交的个体产生的配子种类及比例
【考点】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专题】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分析】1、性状分离是指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F1全部个体都表现显性性状,F1自交,F2个体大部分表现显性性状,小部分表现隐性性状的现象,即在杂种后代中,同时显现出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2、一般来说杂种子一代表现出的性状是显性性状,未表现出的性状是隐性性状.
3、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
4、测交是指杂种子一代个体与隐性类型之间的交配,主要用于测定F1的基因型,测定F1产生的配子种类及其比例.
【解答】解:A、基因分离不一定会造成性状分离,A错误;
B、隐性性状是指纯合体杂交子一代不能表现出的性状,B错误;
C、基因的自由组合必须是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不能自由组合,C错误;
D、测交是指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可用来测定F1基因型的方法.由于隐性纯合子只产生一种含隐性基因的配子,所以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能直接反映F1的配子类型及比例,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基因的分离定律、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9.果蝇的红眼为X显性遗传,其隐性性状为白眼.下列杂交组合中,通过眼色即可直接判断子代果蝇性别的一组是(  )
A.杂合红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
B.白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
C.纯合红眼雌果蝇×白眼雄果蝇
D.白眼雌果蝇×白眼雄果蝇
【考点】伴性遗传.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该遗传为伴性遗传,设用A和a这对等位基因表示,雌果蝇有:XAXA(红)、XAXa(红)、XaXa(白);雄果蝇有:XAY(红)、XaY(白).
【解答】解:A、XAXa(红雌)×XAY(红雄)→XAXA(红雌)、XAXa(红雌)、XAY(红雄)、XaY(白雄),因此不能通过颜色判断子代果蝇的性别,A错误;
B、XaXa(白雌)×XAY(红雄)→XAXa(红雌)、XaY(白雄),因此可以通过颜色判断子代果蝇的性别,B正确;
C、XAXA(红雌)×XaY(白雄)→XAXa(红雌)、XAY(红雄),因此不能通过颜色判断子代果蝇的性别,C错误;
D、XaXa(白雌)×XaY(白雄)→XaXa(白雌)、XaY(白雄),因此不能通过颜色判断子代果蝇的性别,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伴性遗传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熟练运用基因的分离定律以及伴性遗传的遗传特点进行解题,难度适中.由于伴性遗传具有交叉遗传的特点,要求雌雄果蝇的表现型不同,则雌果蝇必须是纯合子,由此进行判断即可.
 
20.已知果蝇灰色和黄色体色这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如果控制体色的基因分别位于常染色体上或X染色体上,那么该果蝇群体中控制体色的基因型分别有多少种?(  )
A.3种、2种 B.3种、3种 C.3种、5种 D.5种、3种
【考点】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伴性遗传.
【专题】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伴性遗传.
【分析】阅读题干可知,本题涉及的知识有基因的分离定律和伴性遗传,明确知识点,梳理相关的基础知识,结合问题的具体提示综合作答.
【解答】解:若果蝇控制体色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没有性别差异,其基因型有3种:AA、Aa、aa;
若果蝇控制体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有性别差异,其基因型有有5种:XAXA、XAXa、XaXa、XAY、XaY.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基因的分离定律和伴性遗传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1.图表示基因型为Rr的生物某器官细胞核中DNA含量的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D时期细胞中发生了同源染色体的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B.在L时期基因组成可能为RR、rr
C.在F时期发生了染色体数目的加倍
D.在I时期DNA与染色体之比为1:1
【考点】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的规律性变化;有丝分裂过程及其变化规律.
【专题】坐标曲线图;有丝分裂;减数分裂.
【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示表示基因型为Rr的二倍体生物某器官细胞核中DNA含量的变化曲线,其中A表示有丝分裂间期;B表示有丝分裂前期;C表示有丝分裂中期;D表示有丝分裂后期;E表示有丝分裂末期;F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G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H表示中期;I表示后期;J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K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L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M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
【解答】解:A、D为有丝分裂后期,此时细胞中不会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A错误;
B、L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由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因此此时基因组成可能为RR、rr,B正确;
C、F为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此时有DNA复制、转录和翻译过程,但没有染色体加倍的过程,C错误;
D、I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此时每条染色体含有2个DNA分子,即DNA与染色体之比为2:1,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结合曲线图,考查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DNA含量变化规律,能准确判断图中各区段代表的时期,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22.紫色企鹅的羽毛颜色是由复等位基因决定的:Pd﹣﹣深紫色、Pm﹣﹣中紫色、Pl﹣﹣浅紫色、Pvl﹣﹣很浅紫色(近于白色).其显隐性关系是:Pd>Pm>Pl>Pvl(前者对后者为完全显性).若有浅紫色企鹅(PlPvl)与深紫色企鹅交配,则后代小企鹅的羽毛颜色和比例可能是(  )
A.1中紫色:1浅紫色
B.2深紫色:1中紫色:1浅紫色
C.1深紫色:1中紫色
D.1深紫色:1中紫色:1浅紫色:1很浅紫色
【考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分析】深紫色企鹅的基因型可能为PdPx(x可以为d,m,l,vi),浅紫色企鹅(PlPvl),与之交配可能有PdPd:全深紫色;PdPm:1深紫色:1中紫色;PdPl:1深紫色:1浅紫色;PdPvl:2深紫色:1浅紫色:1极浅紫色.
【解答】解:根据题意,深紫色企鹅的基因型为:PdP_(PdPd、PdPm、PdPl、PdPvl),所以浅紫色企鹅(PlPvl)与深紫色企鹅(PdP_)交配,有以下四种情况:
浅紫色企鹅(PlPvl)与深紫色企鹅(PdPd)交配,后代小企鹅均为深紫色;
浅紫色企鹅(PlPvl)与深紫色企鹅(PdPm)交配,后代小企鹅的羽毛颜色和比例为:1深紫色:1中紫色;
浅紫色企鹅(PlPvl)与深紫色企鹅(PdPl)交配,后代小企鹅的羽毛颜色和比例为:1深紫色:1浅紫色;
浅紫色企鹅(PlPvl)与深紫色企鹅(PdPvl)交配,后代小企鹅的羽毛颜色和比例为:2深紫色:1中紫色:1很浅紫色.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基因的分离定律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意在考查考生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23.如图为三个处于分裂期细胞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中,可能不正确的是(  )

A.甲可能是丙的子细胞
B.甲、乙、丙细胞有可能来自同一个体
C.乙、丙两个细胞中含有的核DNA的量相同
D.甲细胞分裂产生的子细胞是精细胞
【考点】细胞的减数分裂;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
【专题】有丝分裂;减数分裂.
【分析】分析题图:甲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乙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丙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同源染色体正在分离,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解答】解:A、甲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丙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再结合染色体颜色可知,甲可能是丙的子细胞,A正确;
B、甲细胞、乙细胞和丙细胞所代表的生物的染色体数目相同,都是4条,因此甲、乙、丙细胞可能来自同一个体,B正确;
C、乙、丙两个细胞中含有的核DNA的量相同,都是8个,C正确;
D、甲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且细胞质均等分裂,称为次级精母细胞或第一极体,其分裂形成的子细胞为精细胞或第二极体,D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结合细胞分裂图,考查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细胞分裂图象的识别,要求学生掌握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特点,能正确区分两者,准确辨别图示细胞的分裂方式及所处时期.细胞分裂图象辨别的重要依据是同源染色体,要求学生能正确识别同源染色体,判断同源染色体的有无,若有同源染色体,还需判断同源染色体有无特殊行为.
 
24.某水稻的优良性状由A基因控制,不良性状由a基因控制.该水稻自交所得子代中,优良性状和不良性状均有出现.用该水稻作亲本,采用逐代自交的方法获取优质品种,如按:自交→淘汰→自交…从理论上推算,子3代优良性状个体中杂合子所占的比例为(  )
A. B. C. D.
【考点】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专题】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分析】该水稻自交所得子代中,优良性状和不良性状均有出现,即发生性状分离,说明该水稻的基因型为Aa.杂合子连续自交n代,则Fn中,杂合子的比例为( )n,纯合子的概率为1﹣( )n,其中显性纯合子的概率=隐性纯合子的概率为 [1﹣( )n].
【解答】解:根据以上分析可知,Fn中,杂合子的比例为( )n,纯合子的概率为1﹣( )n,其中显性纯合子的概率=隐性纯合子的概率为 [1﹣( )n].淘汰掉aa个体,根据 算式,代入计算得Fn中Aa的比例为 ,则子3代中杂合子的比例为= = .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及应用,要求考生掌握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能根据题干信息准确判断亲本的基因型,进而推断杂合子连续自交n代后各种基因型的比例,再根据题干要求计算出淘汰aa个体后杂合子的概率公式,最后代入数据即可.
 
25.已知某DNA分子含有1000个碱基对,其中一条链上A:T:G:C=1:2:3: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DNA分子连续复制两次,需要游离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1600个
B.该DNA分子中每个脱氧核糖上连接一个磷酸基团和一个含氮碱基
C.该DNA分子中4种碱基的比例为A﹕T﹕G﹕C=3﹕3﹕7﹕7
D.该DNA分子中碱基对的数目决定其特异性
【考点】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DNA分子的复制.
【专题】DNA分子结构和复制.
【分析】DNA分子是由两条脱氧核苷酸链组成的规则的双螺旋结构,磷酸与脱氧核糖交替排列分布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在内侧,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排列在内侧碱基对之间的连接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与T配对,G与C配对.一个DNA分子复制2次生成4个DNA分子.先由题意计算出每个DNA分子中的鸟嘌呤脱氧核苷酸数量,然后计算出一个DNA分子复制2次生成4个DNA分子共需要鸟嘌呤脱氧核苷酸分子数.
【解答】解:A、由题意可知,DNA分子含有1000个碱基对,其中一条链上A:T:G:C=1:2:3:4,则该链中的A有100个,另一条链中A有200,共300个,该DNA分子连续复制两次,需要游离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22﹣1)×300=900个,A错误;
B、该DNA分子中出末端的脱氧核糖,每个脱氧核糖上连接两个磷酸基团和一个含氮碱基,B错误;
C、由于DNA分子的配对方式是A与T配对,G与C配对,因此若其中一条链上A:T:G:C=1:2:3:4,则另一条链A:T:G:C=2:1:4:3,因此双链DNA分子中4种碱基的比例为A:T:G:C=3:3:7:7,C正确;
D、该DNA分子中碱基对的排列顺序决定其特异性,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DNA分子的结构特点和DNA分子的复制结果,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进行简单的碱基计算.对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理解是解题的关键.
 
26.孟德尔做了如图所示的杂交试验,以下关于母本所结豆荚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豆荚细胞的基因型由植株A与植株B决定
B.豆荚有关性状的遗传不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C.豆荚中每粒种子的种皮基因型与植株A相同,胚是F1
D.豆荚中的种子萌发后的植株表现型都与植株A相同
【考点】孟德尔遗传实验.
【专题】图形图表题;孟德尔遗传实验.
【分析】胚、胚乳、果皮、种皮的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判断难度较大,解答这类试题要具备三方面知识:一要明确被子植物生殖细胞的形成,二要明确被子植物的双受精过程,三要明确被子植物的个体发育过程.
【解答】解:A、豆荚细胞是由母本的子房壁发育而来的,其基因型与母本相同,A错误;
B、豆荚细胞是由母本的子房壁发育而来的,其基因型与母本(A)相同,但不属于细胞质遗传,属于细胞核遗传,B错误;
C、种皮是由珠被发育而来的,胚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因此豆荚中的每一粒种子的种皮与胚不属于同一个世代,种皮是亲代的,胚是F1代的,C正确;
D、由图可知亲本是一对具有相对性状的纯种,因此子一代均为杂合子,所以豆荚中的种子萌发后的植株表现型都是高茎,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结合孟德尔用野生纯种豌豆所做的杂交实验过程图,考查孟德尔遗传实验、被子植物的个体发育过程,重点考查被子植物的个体发育过程,明确豆荚和种皮都是由母本的结构发育形成的,而胚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再结合图中信息准确判断各选项.
 
27.某男子既是一个色盲又是一个外耳道多毛症(伴Y遗传)患者,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每一个初级精母细胞都含有两个色盲基因和两个毛耳基因;
②每一个次级精母细胞都含有一个色盲基因和一个毛耳基因;
③每一个次级精母细胞都含有一个色盲基因或一个毛耳基因;
④有 的次级精母细胞含有两个色盲基因,有 的次级精母细胞含有两个毛耳基因;
⑤每一个次级精母细胞都含有23条染色体;
⑥每一个次级精母细胞都含有46条染色体.
A.没有正确选项 B.一项 C.两项 D.三项
【考点】细胞的减数分裂.
【分析】减数分裂过程:
(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
(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
(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②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解答】解:某男子既是一个色盲患者(色盲基因用b表示)又是一个外耳道多毛症(毛耳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则其基因型为XaY.减数第一次分裂的间期染色体的复制,基因数目加倍;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因此次级精母细胞中只含有两个色盲基因或只含有两个毛耳基因.
①由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间期染色体的复制,基因数目加倍,所以每一个初级精母细胞都含有两个色盲基因和两个毛耳基因,①正确;
②③由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所以每一个次级精母细胞中只含有两个色盲基因或只含有两个毛耳基因,②③错误;
④有 的次级精母细胞含有两个色盲基因,有 的次级精母细胞含有两个毛耳基因,④正确;
⑤⑥由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所以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的每一个次级精母细胞都只含有23条染色体,而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每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由于着丝点分裂,所以都含有46条染色体,⑤⑥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细胞的减数分裂,重点考查精子的形成过程,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尤其是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能结合题中信息作出准确的判断,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28.如图为中华大蟾蜍细胞分裂部分示意图,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用蛙的睾丸制作装片,在显微镜下有可能观察到图中三种物像
B.甲细胞形成乙细胞的方式为有丝分裂,最终产生的子细胞的基因型为AaBbXDXD
C.丙细胞表示次级卵母细胞,分裂产生的子细胞都能参与受精作用
D.甲细胞表示初级卵母细胞,在此时期DNA与染色体之比为1:1
【考点】细胞的减数分裂.
【专题】模式图;减数分裂.
【分析】分析题图:图示为中华大蟾蜍部分细胞分裂示意图,其中乙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有丝分裂中期;丙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因此甲→乙表示有丝分裂,甲→丙表示减数分裂.
【解答】解:A、根据丙细胞的不均等分裂可知,该蟾蜍的性别为雌性,因此用中华大蟾蜍的卵巢作材料制作装片,才有可能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图中三种物像,A错误;
B、由以上分析可知,甲细胞形成乙细胞的分裂方式为有丝分裂,最终产生的子细胞的基因型为与亲代细胞相同,即AaBbXDXD,B正确;
C、丙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且细胞质不均等分裂,称为次级卵母细胞,其分裂形成的子细胞是卵细胞和第二极体,其中只有卵细胞能参与受精作用,C错误;
D、甲细胞中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应该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表示初级卵母细胞,在此时期DNA与染色体之比为2:1,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结合细胞分裂图,考查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能准确判断图中各细胞的分裂方式及所处的时期,再结合所需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29.果蝇的基因A、a控制体色,B、b控制翅型,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且基因A具有纯合致死效应.已知黑身残翅果蝇与灰身长翅果蝇交配,F1为黑身长翅和灰身长翅,比例为1:1.当F1的黑身长翅果蝇彼此交配时,其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黑身长翅:黑身残翅:灰身长翅:灰身残翅=6:2:3:1.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果蝇这两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分别为黑身和长翅
B.F1的黑身长翅果蝇彼此交配产生的后代中致死个体占的比例为
C.F1的黑身长翅果蝇彼此交配产生的后代中致死基因型有四种
D.F2中的黑身残翅果蝇个体测交后代表现型比例为1:1
【考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专题】信息转化法;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分析】黑身残翅果蝇与灰身长翅果蝇交配,F1为黑身长翅和灰身长翅,比例为1:1,说明长翅相对于残翅是显性性状,黑身与灰色之比为1:1,属于测交类型,说明亲本的基因型为Aa、aa;F1的黑身长翅果蝇彼此交配时,后代出现灰身果蝇,说明黑身相对于灰色为显性性状.综合以上说明亲本中黑身残翅果蝇的基因为Aabb、灰身长翅果蝇的基因为aaBB.
【解答】解:A、由以上分析可知果蝇这两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分别为黑身和长翅,A正确;
B、F1的黑身长翅果蝇彼此交配时,后代表现型比例为6:2:3:1,属于9:3:3:1的变式,说明F1的基因型为AaBb,其相互交配后代中致死个体(AA)占 ,B正确;
C、F1的黑身长翅果蝇彼此交配产生的后代中致死基因型有3种,即AABB、AABb、AAbb,C错误;
D、由于AA致死,所以F2中的黑身残翅果蝇的基因型为Aabb,其测交后代表现型比例为1:1,D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及应用,首先要求考生掌握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能根据题干信息判断出两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及亲本的基因型;其次能根据“6:2:3:1”(属于9:3:3:1的变式)判断出F1的基因型;再利用计算出相关概率.
 
30.如图示某动物精原细胞中的一对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该对同源染色体发生了交叉互换,结果形成了①~④所示的四个精细胞,这四个精细胞中,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是(  )
A.①与② B.①与③ C.②与③ D.②与④
【考点】细胞的减数分裂.
【分析】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联会的同源染色体之间的非姐妹染色单体能交叉互换;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分别进入两个子细胞中去.
【解答】解: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精子细胞其中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应该是相同的.根据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四分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交叉互换,所以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是②与③,C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减数分裂中交叉互换和精子形成过程的有关知识,根据减数分裂各时期的特点来确定细胞分裂图象的时期,是解答此类试题的正确方法之一.
 
31.将含有15N标记的大肠杆菌转移到含有14N的普通培养液中培养,8小时后提取DNA进行分析,得出含15N的DNA占总DNA的比例为 ,则大肠杆菌的分裂周期是(  )
A.1小时 B.1.6小时 C.2小时 D.4小时
【考点】DNA分子的复制.
【分析】本题是对DNA分子复制和复制特点的考查.DNA分子的复制是半保留复制,一个DNA分子复制n次,形成的DNA分子数是2n个,其中含有母链的DNA分子数是2个.
因此本题中可以根据“含15N的DNA占总DNA的比例为 ”计算出DNA分子复制的次数,然后再计算细胞周期.
【解答】解:假设该细胞分裂了n次,则DNA分子复制了n次,由题意可得关系式:2:2n= ,则2n=32,计算可得n=5,8小时细胞分裂了5次,因此该细胞分裂的周期是8÷5=1.6小时.
故选:B.
【点评】本题利用DNA分子的半保留复制的特点考查了细胞周期,意在考查考生的审题能力、理解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难度适中.解题关键是能够根据含15N的DNA占总DNA的比例计算出复制的次数,进而进行相关计算.
 
32.一高等雄性动物的次级精母细胞中有AAbb四个基因,已知A、b分别位于不同的染色体上,且所有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无交叉互换,则该动物产生Ab配子不可能的概率是(  )
A.100% B.75% C.50% D.25%
【考点】细胞的减数分裂.
【分析】一高等雄性动物的次级精母细胞中有AAbb四个基因,说明该生物体细胞含有A和b基因,但不能确定该生物的基因型,其基因型有4种可能,即AAbb、Aabb、AaBb、AABb.据此答题.
【解答】解:A、b分别位于不同的染色体上,且由以上分析可知,该动物体的基因型可能为AAbb、Aabb、AaBb、AABb.
(1)当该动物的基因型为AAbb时,其产生Ab配子的概率为100%;
(2)当该动物的基因型为Aabb或AABb时,其产生Ab配子的概率为50%;
(3)当该动物的基因型为AaBb时,其产生Ab配子的概率为25%.
因此,该动物产生Ab配子不可能的概率是75%.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细胞的减数分裂,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能根据题干信息推断该动物可能的基因型,进而推断其产生Ab配子的概率.
 
33.右图示为某家庭遗传系谱图,已知2号不带甲病基因(甲病相关基因用A、a表示,乙病相关基因用B、b表示).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甲病与红绿色盲的遗传方式相同
B.4号是杂合子的概率为
C.4号与1号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
D.5号的基因型是bbXAXA
【考点】伴性遗传.
【专题】遗传系谱图;伴性遗传.
【分析】分析图形,1、2正常,且2号不带甲病基因,其儿子3号有甲病,说明甲病是伴X隐性遗传病;其女儿5号有乙病,说明乙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解答】解:A、根据题意分析已知,甲病是伴X隐性遗传病,与红绿色盲的遗传方式相同,A正确;
B、甲病相关基因用A、a表示,乙病相关基因用B、b表示,则1的基因型是BbXAXa、2的基因型是BbXAY,所以4号正常是纯合子的概率是 ,则4号是杂合子的概率为 ,B正确;
C、已知1的基因型是BbXAXa、2的基因型是BbXAY,则4基因型是BbXAXa的概率是 ,C正确;
D、已知1的基因型是BbXAXa、2的基因型是BbXAY,则5的基因型是 bbXAXA、 bbXAXa,D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结合系谱图,考查人类遗传病,要求考生识记几种常见遗传病的类型及特点,能根据系谱图,判断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及相应个体的基因型,再运用逐对分析法计算相关概率.
 
34.水稻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稻瘟病(R)对易感稻瘟病(r)为显性,这两对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将一株高秆抗病植株(甲)与另一株高秆易感病植株(乙)杂交,结果如图.下面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如只研究茎高度的遗传,图示表现型为高秆的个体中,纯合子的概率为
B.甲乙两植株杂交产生的子代有6种基因型,4种表现型
C.对甲植株进行测交,可得到能稳定遗传的矮秆抗病个体
D.以乙植株为材料,通过单倍体育种可得到符合生产要求的植株占
【考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分析】图中高茎:矮茎=3:1,说明亲本是杂合子自交;抗病:易感病=1:1,说明是杂合子的测交.
【解答】解:根据高茎:矮茎=3:1,说明亲本是杂合子自交;抗病:易感病=1:1,说明是杂合子的测交,则甲植株高秆抗病的基因型是DdRr,乙植株高秆易感病植株的基因型是Ddrr.则:
A、如只研究茎高度的遗传,图示表现型为高秆的基因型及比例为DD:Dd=1:2,纯合子的概率为 ,A错误;
B、甲植株(DdRr)与乙植株(Ddrr)杂交,两对基因分别考虑,产生的子代基因型有3×2=6种,表现型有2×2=4种,B正确;
C、对甲植株进行测交,即DdRr与ddrr测交,则后代矮秆抗病个体的基因型是ddRr,其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不能稳定遗传,C错误;
D、以甲植株(DdRr)为材料,通过单倍体育种可得到符合生产要求的植株(DDRR)占 ,而以乙植株(Ddrr)为材料,通过单倍体育种无法得到符合生产要求的植株,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应用相关知识点,意在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培养学生分析图形、获取信息及预测基因型和表现型的能力.
 
35.如图①表示某高等雄性动物肝脏里的一个正在分裂的细胞,结合图②分析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图①所示分裂时期处于图②中的BC段
B.此细胞产生AB精子的概率是0
C.图①细胞中含有两个四分体
D.图②中C→D的原因与着丝点的分裂有关
【考点】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有丝分裂过程及其变化规律.
【分析】分析图①: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应该处于有丝分裂中期;
分析图②:图②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变化规律,其中AB段形成的原因是DNA的复制;BC段可表示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CD段形成的原因是着丝点的分裂;DE段可表示有丝分裂后期和末期.
【解答】解:A、图①细胞中每条染色体含有2个DNA分子,对应于图②中的BC段,A正确;
B、图示细胞进行的是有丝分裂,不可能产生精子,因此该细胞产生AB精子的概率是0,B正确;
C、四分体只出现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而图①细胞进行的是有丝分裂,不会出现四分体,C错误;
D、图②中C→D形成的原因是着丝点分裂,D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结合细胞分裂图和曲线图,考查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能准确判断图①细胞的分裂方式及所处的时期;掌握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含量变化规律,能准确判断图②中各区段形成的原因或代表的时期,再对各选项作出准确的判断.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36.(10分)(2015秋•武汉校级期中)小鼠是占主导地位的实验动物,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下面是关于小鼠某些性状的遗传实验:
(1)小鼠毛色的黄与灰、尾形的弯曲与正常各为一对相对性状,分别由等位基因R、r和T、t控制.从鼠群中选择50只基因型相同的雌鼠作母本,50只基因型相同的雄鼠作父本,杂交所得F1的表现型及比例如表所示(假设所有雌性个体产生的后代数目相等且都可以存活),请分析回答:
黄毛尾弯曲 黄毛尾正常 灰毛尾弯曲 灰毛尾正常

♀ 0 0
①亲代雄鼠的基因型是 RrXTY 
②该小鼠毛色和尾形性状的遗传遵循 基因自由组合 定律,理由是 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上) 
(2)在实验室长期饲养过程中,偶然发现一只雄性小鼠在出生第二周后开始脱毛,以后一直保持无毛状态,假如有毛和无毛是由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且所有小鼠都可育.现要判断这只小鼠的无毛性状是显性还是隐性,进行了相关实验,请帮助完成下面的实验:
①实验方案 让该无毛雄性小鼠与多只有毛雌性小鼠杂交,统计子代表现型及比例 .
②实验结果分析:
如果子代 全为有毛 ,则无毛性状为隐性;
如果子代 全为无毛 ,则无毛性状为显性;
如果子代 有毛与无毛比例接近1:1 ,则无毛性状为显性.
【考点】伴性遗传.
【专题】数据表格;探究性实验;伴性遗传.
【分析】分析表格:基因型相同的雌鼠作母本,基因型相同的雄鼠作父本杂交,子代无论雌鼠还是雄鼠,黄色与灰色之比均为3:1,说明控制黄色和灰色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灰毛是隐性性状,其基因型为rr,则亲本的基因型均为Rr;子代雄鼠中,尾弯曲:尾正常=1:1,而雌鼠中均为尾弯曲,说明尾弯曲和尾正常这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与性别有关,控制该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亲本的基因型为XTXt×XTY.综合以上可知,亲本的基因型为BbXTXt×BbXTY.
【解答】解:(1)①由以上分析可知,亲代雄鼠的基因型是 RrXTY.
②由分析可知,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上,即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因此该小鼠毛色和尾形性状的遗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2)①要判断这只小鼠的无毛性状是显性还是隐性,需要进行杂交实验,实验方案为让该无毛雄性小鼠与多只有毛雌性小鼠杂交,统计子代表现型及比例.
②实验结果分析:
如果子代全为有毛,则无毛性状为隐性;
如果子代全为无毛,则无毛性状为显性;
如果子代有毛与无毛比例接近1:1,则表示该无毛雄鼠为杂合子,并且无毛性状为显性.
故答案为:
(1)①RrXTY
②基因自由组合 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上)
(2)①让该无毛雄性小鼠与多只有毛雌性小鼠杂交,统计子代表现型及比例
②全为有毛 全为无毛 有毛与无毛比例接近1:1
【点评】本题结合图表,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应用、伴性遗传,要求考生掌握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能根据子代分离比推断法推断两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及亲本的基因型,进而根据题干要求答题.
 
37.(12分)(2015秋•武汉校级期中)下面图Ⅰ、图Ⅱ是一个高等动物体内的细胞分裂示意图,图Ⅲ是该动物配子形成过程中不同时期的细胞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分子数目关系图.请回答以下问题:

(1)图Ⅱ表示的细胞名称是 次级精母细胞 .
(2)图Ⅱ细胞中有关数量关系可用图Ⅲ中的 乙 表示.如果①上某位点有基因B,②上相应位点的基因是b,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基因突变或交叉互换 .
(3)图Ⅰ细胞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分子数目分别为 8、0、8 ,细胞中有 4 对同源染色体.
(4)假设该生物的一个体细胞中的两条非同源染色体上的DNA分子用15N进行全标记,正常情况下,在该细胞分裂形成的精子中,含15N的精子所占比例可能为 50%或100% .
【考点】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的规律性变化;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
【专题】图文信息类简答题;减数分裂.
【分析】分析Ⅰ图:该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1和4、2和3、5和8、6和7),且着丝点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
分析Ⅱ图:该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
分析Ⅲ图:甲组细胞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1:2:2,且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可代表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减数第一次分裂的细胞;乙组细胞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1:2:2,且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可代表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的细胞;丙组细胞中没有染色单体,染色体:DNA=1:1,且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可代表有丝分裂末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丁组细胞中没有染色单体,染色体:DNA=1:1,且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可代表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的细胞.
【解答】解:(1)图Ⅱ中含有Y染色体,不含同源染色体,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所以表示的细胞名称是次级精母细胞.
(2)图Ⅱ细胞中有2条染色体、4条染色单体,可用图Ⅲ中的乙表示.如果①上某位点有基因B,②上相应位点的基因是b,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可能有基因突变,也可能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
(3)图Ⅰ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着丝点分裂,所以染色体、染色单体、DNA分子数目分别为8、0、8,细胞中有4对同源染色体.
(4)假设该生物的一个体细胞中的两条非同源染色体上的DNA分子用15N进行全标记,正常情况下,由于DNA分子是半保留复制,而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所以在该细胞分裂形成的精子中,含15N的精子所占比例可能为50%或100%.
故答案为:
(1)次级精母细胞
(2)乙 基因突变或交叉互换
(3)8、0、8 4
(4)50%或100%
【点评】本题结合细胞分裂图和曲线图,考查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含量变化规律,能准确判断图中各细胞的分裂方式及所处的时期,同时能判断图Ⅲ中各组细胞代表的时期.
 
38.(12分)(2015秋•武汉校级期中)下面是一个家系中,甲、乙两种疾病的遗传系谱图.已知这两种疾病分别受一对基因控制,并且控制这两种疾病的基因位于不同对染色体上(注意:甲病相关基因用A、a表示,乙病相关基因用B、b表示).根据图示,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1)甲病的遗传方式为 常染色体隐性 遗传,乙病的遗传方式为 常染色体显性 遗传.
(2)Ⅱ2的基因型为 aabb ,Ⅱ1的基因型为 Aabb或AAbb .
(3)Ⅱ3与Ⅱ4结婚,生出一个正常男孩的概率是   .
(4)Ⅱ3与Ⅱ5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   .
【考点】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专题】遗传基本规律计算;人类遗传病.
【分析】据图分析:1、Ⅰ1和Ⅰ2不患甲病,生了个患甲病的女儿Ⅱ2,根据无中生有为显,判断甲病是隐性遗传病,如果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父亲Ⅰ2不患甲病,所生女儿一定不患甲病,故甲病是常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
2、Ⅰ3和Ⅰ4患乙病,生了个不患乙病的女儿Ⅱ5,根据有中生无为显,判断乙病是显性遗传病,如果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父亲Ⅰ4患乙病,所生女儿一定患乙病,故乙病是常染色体上的显性遗传病.
【解答】解:(1)据分析可知,甲病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乙病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2)Ⅱ2只患甲病,其基因型为aabb,其父母Ⅰ1和Ⅰ2表现正常,基因型均为Aabb,所生的Ⅱ1表现正常,其基因型为Aabb或AAbb.
(3)Ⅰ1和Ⅰ2的基因型均为Aabb,故Ⅱ3的基因型是 AAbb、 Aabb;Ⅰ3和Ⅰ4的基因型均是AaBb,故Ⅱ4的基因型是 AA、 Aa, BB、 Bb.Ⅱ3和Ⅱ4结婚,生出一个孩子患甲病aa的概率是 × × = ,不患乙病bb的概率是 × = ,生出一个正常男孩的概率是(1﹣ )× × = .
(4)Ⅱ3的基因型是 AAbb、 Aabb,Ⅰ1和Ⅰ2的基因型是均是AaBb,故所生Ⅱ5的基因型是 AAbb、 Aabb.因此Ⅱ3与Ⅱ5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 × + × = .
故答案为:
(1)常染色体隐性 常染色体显性
(2)aabb Aabb或AAbb
(3)
(4)
【点评】本题结合系谱图,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要求考生识记几种常见人类遗传病的类型及特点,能根据系谱图准确判断这两种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及相应个体的基因型,再熟练运用逐对分析法进行相关概率的计算.
 
39.现有翅型为裂翅的果蝇新品系,裂翅(A)对非裂翅(a)为显性.杂交实验如图.请回答:
(1)上述亲本中,裂翅果蝇为 杂合子 ,(纯合子/杂合子).
(2)某同学依据上述实验结果,认为该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请你就上述实验,以遗传图解的方式说明该等位基因也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   .

【考点】伴性遗传.
【专题】伴性遗传.
【分析】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解答】解:(1)F1中出现非裂翅,说明亲本中的裂翅是杂合子.
(2)只用图1中这一次杂交实验,是无法确定该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还是X染色体,根据图1的实验结果也可以认为该等位基因是位于X染色体上,具体分析如下:表现为裂翅的雌果蝇为杂合子,基因型为XAXa,表现为非裂翅的雄果蝇的基因型为XaY,这样的组合,子代表现出来的结果将和图1中的一致.具体图解过程:

故答案为:
(1)杂合子
(2)

【点评】本题以果蝇为背景材料考查遗传学的知识,涉及到的知识点有基因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和伴性遗传、实验设计方面,本题的难度较以往的遗传题难度有下降,但仍然注重知识的综合考查. 
 

完整版免注册下载地址:http://pan.baidu.com/s/1sksd6DR


相关评论
鄂公网安备 420881020000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