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浙江省杭州市五校联盟高考生物二模试卷
完整版免注册下载地址:http://pan.baidu.com/s/1i5o68Ep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如图表示原核生物的一生理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图涉及的碱基配对方式是A﹣U、G﹣C、T﹣A、C﹣G、U﹣A
B.该图表示的生理过程所需要的能量主要由线粒体提供
C.该图表示边解旋边转录的特点
D.该图所示的生理过程还需要解旋酶、合成蛋白质的酶、DNA聚合酶等
2.Cd2+对植物有毒害作用,如能诱发根尖细胞加速老化,并破坏核仁,导致DNA损伤等,而Ca2+则有缓解Cd2+毒害的作用.具体机理可能为:
(1)Ca2+竞争细胞膜上Cd2+的吸收位点;
(2)Ca2+通过稳定膜结构维持细胞内外离子平衡;
(3)Ca2+作为胞内的第二信使,启动一系列生理生化过程,激活植物体内多种抗性机制,研究表明,Ca2+通过Ca结合蛋白可调节靶细胞的活动如影响DNA合成、修复及转录等过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Ca结合蛋白可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中发挥作用
B.Ca2+和Cd2+不可能通过细胞膜上同一通道进入细胞中
C.无机盐离子对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作用
D.Cd2+进入植物根尖细胞后可能影响其核糖体的形成
3.植物越冬休眠和夏天生长受多种激素的调节,如下图所示.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夏季①→③→④过程能增加植物体内细胞分裂素含量,促进植物生长
B.秋末①→③→⑤过程能增加叶肉细胞内的胡萝卜素含量,提高光合作用速率
C.越冬休眠过程中,植物体内的赤霉素和脱落酸的含量都会增加
D.各种植物激素通过直接参与细胞内的代谢过程实现对生命活动的调节
4.以下有关神经兴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静息状态时神经元细胞膜内外没有离子进出
B.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的结合有特异性
C.神级纤维的兴奋部位,膜两侧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
D.神经递质经胞吐作用由突触前膜释放,进入突触间隙
5.下列关于生物群落结构及群落演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生物群落中植物的垂直分层与光照强度有关
B.光照强度、地形、湿度等是水平方向上分布着不同生物类群的原因
C.毁林开荒、围湖造田可以改变群落结构但不会导致生物群落发生演替
D.自然条件下演替一般是朝物种多样化、群落结构复杂化、生态功能完善化的方向发展
6.如图遗传系谱中有甲(基因为D、d)、乙(基因为E、e)两种遗传病,其中一种为色盲症.已知Ⅱ8只携带一种致病基因.则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乙病为色盲
B.13号的致病基因来自7和8,7号的致病基因来自2
C.11号携带甲致病基因的几率比12号携带乙致病基因的几率大
D.Ⅱ7和Ⅱ8生出两病兼发男孩的概率和两病兼发女孩的概率一样
二、非选择题(共44分)
7.某科研小组开展CO2浓度对小麦光合作用影响的研究,结果如下表,请回答:
CO2浓度
(μmol﹒mol﹣1) 叶绿素a
(mg﹒g﹣1) 叶绿素b
(mg﹒g﹣1) 气孔导度
(mmolCO2﹒m﹣2﹒s﹣1) 净光合速率
(μmolCO2﹒m﹣2﹒s﹣1)
350 2.09 0.71 275.5 22.51
550 2.32 0.87 238.5 26.88
750 2.40 0.91 209.5 31.28
(备注:气孔导度表示气孔张开的程度)
(1)测定叶片净光合速率时,叶肉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是 ;实验测得的CO2吸收量小于光合作用过程中CO2实际消耗量,原因是 .
(2)由表可知,高浓度CO2更有利于 的形成(“叶绿素a”或“叶绿素b”),推测叶绿体中数量明显增多的结构是 .
(3)水分利用效率是指蒸腾消耗单位重量的水分所同化的CO2 的量,据表分析,在一定范围内,CO2浓度升高,小麦的水分利用效率会 ,造成该现象的原因有:①CO2浓度升高会提高净光合速率,从而提高 利用量;② .
(4)根据研究,可提高温室栽培作物产量的具体措施有 .
8.在某种安哥拉兔中,长毛(由基因HL控制)与短毛(由基因HS控制)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某生物育种基地利用纯种安哥拉兔进行如下杂交实验,产生了大量的F1与F2个体,统计结果如下表,请分析回答:
实验一 (♂)长毛×短毛(♀)
F1 雄兔 全为长毛
雌兔 全为短毛
实验二 F1雌雄个体交配
F2 雄兔 长毛:短毛=3:1
雌兔 长毛:短毛=1:3
(1)实验结果表明:F1雌雄个体的基因型分别为 、
(2)F2中短毛雌兔的基因型及比例为 .
(3)若规定短毛为隐性性状,需要进行测交实验以验证上述有关推测,既可让F1长毛雄兔与多只纯种短毛雌兔杂交,也可让 ,请预期后者测交子代雌兔、雄兔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
9.夏季涨水,河边被水淹没的马铃薯田中马铃薯块茎进行无氧呼吸会产生大量乳酸,乳酸能刺激鳙鱼前来觅食.
(1)上述事实体现了生态系统的 (功能).能产生乳酸的细菌与马铃薯细胞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 .
(2)利用豆渣接种乳酸菌生产鳙鱼饵料并进行效果测试的相关实验见表(a~d表示实验步骤).请回答.
实验一 饵料制备
发酵罐组别 1 2 3 4 5 6
a加入培养液 煮沸后冷却的豆渣培养液各10L
b接种菌液 10mL 20mL 30mL 40mL 50mL XmL
c发酵培养 43℃及Y环境下培养4天
d成品处理 倒出发酵罐溶液,烘干成粉末并装袋,编号为1~6号
实验二 效果测试
a 将同期发育的相同大小的鳙鱼苗等量放养在6个实验池中
b 每天同时向6个实验池中对应投喂等量且适量的成品1~6号饵料
c 5天后测定相关指标: .
①实验一中自变量为 .X可以设为 或 ,作用分别是 和 .
②豆渣需要经过煮沸处理,目的是 .Y为 .
③实验二中c的指标可以为 .
2016年浙江省杭州市五校联盟高考生物二模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如图表示原核生物的一生理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图涉及的碱基配对方式是A﹣U、G﹣C、T﹣A、C﹣G、U﹣A
B.该图表示的生理过程所需要的能量主要由线粒体提供
C.该图表示边解旋边转录的特点
D.该图所示的生理过程还需要解旋酶、合成蛋白质的酶、DNA聚合酶等
【考点】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专题】正推法;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分析】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其中转录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该过程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翻译是以mRNA为模板合成蛋白质的过程,该过程发生在核糖体上.
【解答】解:A、由转录碱基互补配对可知,A﹣U、G﹣C、T﹣A、C﹣G、U﹣A正确,A正确;
B、图示为原核细胞中的生理过程,原核细胞没有线粒体,B错误;
C、图示为转录和翻译过程,C错误;
D、图示为转录和翻译过程,不是DNA复制过程,不需要解旋酶和DNA聚合酶,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结合基因表达过程图解,考查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要求考生识记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的过程、场所、条件和产物等基础知识;识记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能结合图中信息准确判断各选项.
2.Cd2+对植物有毒害作用,如能诱发根尖细胞加速老化,并破坏核仁,导致DNA损伤等,而Ca2+则有缓解Cd2+毒害的作用.具体机理可能为:
(1)Ca2+竞争细胞膜上Cd2+的吸收位点;
(2)Ca2+通过稳定膜结构维持细胞内外离子平衡;
(3)Ca2+作为胞内的第二信使,启动一系列生理生化过程,激活植物体内多种抗性机制,研究表明,Ca2+通过Ca结合蛋白可调节靶细胞的活动如影响DNA合成、修复及转录等过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Ca结合蛋白可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中发挥作用
B.Ca2+和Cd2+不可能通过细胞膜上同一通道进入细胞中
C.无机盐离子对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作用
D.Cd2+进入植物根尖细胞后可能影响其核糖体的形成
【考点】无机盐的主要存在形式和作用.
【专题】信息转化法;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分析】1、无机盐的主要存在形式是离子,有些无机盐是某些复杂化合物的组成成分,许多无机盐对于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作用,有些无机盐参与维持酸碱平衡和渗透压.
2、细胞核的核孔是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通过核孔实现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核仁与核糖体和某种RNA的形成有关.
【解答】解:A、由题干信息可知,Ca2+通过Ca结合蛋白可调节靶细胞的活动如影响DNA合成、修复及转录等,说明Ca结合蛋白可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中发挥作用,A正确;
B、由题意知,Ca2+可能通过竞争细胞膜上Cd2+的吸收位点,抑制Cd2+的吸收,因此Ca2+和Cd2+可能通过细胞膜上同一通道进入细胞中,B错误;
C、由Ga 2+的作用可以推测,无机盐对于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作用,C正确;
D、核仁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Cd2+破坏核仁,因此可能影响核糖体的形成,D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无机盐的作用,旨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并学会分析题干信息进行推理、判断.
3.植物越冬休眠和夏天生长受多种激素的调节,如下图所示.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夏季①→③→④过程能增加植物体内细胞分裂素含量,促进植物生长
B.秋末①→③→⑤过程能增加叶肉细胞内的胡萝卜素含量,提高光合作用速率
C.越冬休眠过程中,植物体内的赤霉素和脱落酸的含量都会增加
D.各种植物激素通过直接参与细胞内的代谢过程实现对生命活动的调节
【考点】植物激素的作用.
【专题】模式图;植物激素调节.
【分析】根据题意及各种植物激素的生理作用可知,植物越冬休眠,夏天生长可以知道,秋末有利于过程①③⑤⑥,夏季有利于过程①②③④.
赤霉素的生理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茎秆伸长和植物增高.此外,它还有防止器官脱落和解除种子、块茎休眠促进萌发等作用.
细胞分裂素在根尖合成,在进行细胞分裂的器官中含量较高,细胞分裂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和扩大,此外还有诱导芽的分化,延缓叶片衰老的作用.
脱落酸在根冠和萎蔫的叶片中合成较多,在将要脱落和进入休眠期的器官和组织中含量较多.脱落酸是植物生长抑制剂,它能够抑制细胞的分裂和种子的萌发,还有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促进休眠和提高抗逆能力等作用.
【解答】解:A、夏季①→③→④过程能增加植物体内细胞分裂素含量,促进细胞分裂,促进植物生长,A正确;
B、秋末①→③→⑤过程能增加叶肉细胞内的胡萝卜素含量,胡萝卜素进而经⑥形成脱落酸,使叶片脱落,使光合速率下降,B错误;
C、根据题意及各种植物激素的生理作用可知,植物越冬休眠,脱落酸增加,赤霉素减少,C错误;
D、激素不直接参与细胞代谢过程,也不能参与细胞结构的组成,而是通过影响细胞内的代谢过程实现对生命活动的调节,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植物激素的生理作用,意在考查考生获取信息的能力,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4.以下有关神经兴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静息状态时神经元细胞膜内外没有离子进出
B.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的结合有特异性
C.神级纤维的兴奋部位,膜两侧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
D.神经递质经胞吐作用由突触前膜释放,进入突触间隙
【考点】细胞膜内外在各种状态下的电位情况;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分析】神经细胞膜内外的离子分布不均匀是兴奋产生的基础.静息电位主要是由钾离子外流形成的,兴奋时,动作电位主要是由钠离子大量内流形成的.静息电位为外正内负,动作电位为外负内正.
【解答】解:A、静息电位主要是由钾离子外流形成的,A错误;
B、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只能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B正确;
C、兴奋部位膜两侧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未兴奋部位的膜电位为外正内负,C正确;
D、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是以胞吐的方式进入突触间隙,D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兴奋的产生过程,意在强化学生对兴奋产生的相关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5.下列关于生物群落结构及群落演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生物群落中植物的垂直分层与光照强度有关
B.光照强度、地形、湿度等是水平方向上分布着不同生物类群的原因
C.毁林开荒、围湖造田可以改变群落结构但不会导致生物群落发生演替
D.自然条件下演替一般是朝物种多样化、群落结构复杂化、生态功能完善化的方向发展
【考点】群落的结构特征;群落的演替.
【专题】正推法;种群和群落.
【分析】1、群落垂直结构: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数群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植物主要受阳光的影响,动物主要受食物和栖息空间的影响.
2、群落水平结构:由于地形的变化、土壤湿度和盐碱的差异、光照强度的不同等因素,不同地段往往分布着不同的种群,同一地段上种群密度也有差异
【解答】解:A、生物群落中植物的垂直分层与光照强度有关,A正确;
B、群落水平结构呈镶嵌状况,是由于地形起伏、光线明暗、温度、湿度大小等是影响植群落的水平结构,B正确;
C、毁林开荒、围湖造田可以改变群落结构,也会导致生物群落发生次生演替,C错误;
D、自然条件下演替一般是朝物种多样化、群落结构复杂化、生态功能完善化的方向发展,D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群落结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和分析能力,解题的关键是理群落的结构特点及群落演替的概念.
6.如图遗传系谱中有甲(基因为D、d)、乙(基因为E、e)两种遗传病,其中一种为色盲症.已知Ⅱ8只携带一种致病基因.则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乙病为色盲
B.13号的致病基因来自7和8,7号的致病基因来自2
C.11号携带甲致病基因的几率比12号携带乙致病基因的几率大
D.Ⅱ7和Ⅱ8生出两病兼发男孩的概率和两病兼发女孩的概率一样
【考点】伴性遗传;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Ⅱ5和Ⅱ6都不患甲病,但他们有一个患甲病的女儿(Ⅲ10),即“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看女病,女病男正非伴性”,说明甲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已知甲、乙两种病中有一种是红绿色盲,则乙病为红绿色盲.据此答题.
【解答】解:A、由以上分析可知,甲病为常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乙病为色盲,A正确;
B、Ⅲ13个体的基因型为XeXe,其致病基因来自7和8;由于7号的X染色体来自于2号,所以7号的致病基因来自2号,B正确;
C、由于10号患甲病,5号、6号正常,所以11号携带甲致病基因的几率为 ;7号患乙病,所以12号携带乙致病基因的几率是1;因此,11号携带甲致病基因的几率比12号携带乙致病基因的几率小,C错误;
D、已知Ⅱ8只携带甲或乙一种致病基因,由图可知其携带的是乙病致病基因,即Ⅱ8不携带甲致病基因,因此其子代不可能患甲病,所以Ⅱ7和Ⅱ8生一个两病兼发的孩子的概率都为0,D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结合系谱图,考查伴性遗传、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应用,要求考生掌握人类遗传病的特点,能根据系谱图和题干信息“其中一种为红绿色盲”准确判断两种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再结合题图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理解和应用层次的考查.
二、非选择题(共44分)
7.某科研小组开展CO2浓度对小麦光合作用影响的研究,结果如下表,请回答:
CO2浓度
(μmol﹒mol﹣1) 叶绿素a
(mg﹒g﹣1) 叶绿素b
(mg﹒g﹣1) 气孔导度
(mmolCO2﹒m﹣2﹒s﹣1) 净光合速率
(μmolCO2﹒m﹣2﹒s﹣1)
350 2.09 0.71 275.5 22.51
550 2.32 0.87 238.5 26.88
750 2.40 0.91 209.5 31.28
(备注:气孔导度表示气孔张开的程度)
(1)测定叶片净光合速率时,叶肉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是 线粒体、叶绿体、细胞质基质 ;实验测得的CO2吸收量小于光合作用过程中CO2实际消耗量,原因是 实验测得的CO2吸收量是光合作用过程中CO2消耗量与呼吸作CO2用释放量之差 .
(2)由表可知,高浓度CO2更有利于 叶绿素b 的形成(“叶绿素a”或“叶绿素b”),推测叶绿体中数量明显增多的结构是 基粒(类囊体) .
(3)水分利用效率是指蒸腾消耗单位重量的水分所同化的CO2 的量,据表分析,在一定范围内,CO2浓度升高,小麦的水分利用效率会 提高 ,造成该现象的原因有:①CO2浓度升高会提高净光合速率,从而提高 提高叶绿素含量,促进光反应进行 利用量;② 导致蒸腾作用减弱,水分散失减少从而引起蒸腾速率的降低 .
(4)根据研究,可提高温室栽培作物产量的具体措施有 使用有机肥(使用二氧化碳发生器或使用干冰等). .
【考点】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分析】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主要有光照强度、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等.真正的光合作用速率=净光合作用速率+呼吸作用速率.
【解答】解:(1)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过程均可以产生ATP,所以测定叶片净光合速率时,叶肉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是线粒体、叶绿体、细胞质基质.由于实验测得的CO2吸收量是光合作用过程中CO2消耗量与呼吸作CO2用释放量之差,所以实验测得的CO2吸收量小于光合作用过程中CO2实际消耗量.
(2)根据题表分析,随着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叶绿素b含量不断升高,所以高浓度CO2更有利于叶绿素b的形成,吸收光能的附着有光合作用色素的类囊体薄膜,即叶绿体中基粒的数量明显增多.
(3)据表分析,在一定范围内,CO2浓度升高,小麦的水分利用效率会提高.原因是CO2浓度升高会提高叶绿素含量,促进光反应进行从而提高水分的利用量;CO2浓度升高会导致蒸腾作用减弱,水分散失减少从而引起蒸腾速率的降低.
(4)使用有机肥(使用二氧化碳发生器或使用干冰等)可提高温室栽培作物产量.
故答案为:
(1)线粒体、叶绿体、细胞质基质 实验测得的CO2吸收量是光合作用过程中CO2消耗量与呼吸作CO2用释放量之差
(2)叶绿素b 基粒(类囊体)
(3)提高 ①提高叶绿素含量,促进光反应进行
②导致蒸腾作用减弱,水分散失减少从而引起蒸腾速率的降低
(4)使用有机肥(使用二氧化碳发生器或使用干冰等)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二氧化碳浓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意在强化学生对所给处理的分析和作答,提高相关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8.在某种安哥拉兔中,长毛(由基因HL控制)与短毛(由基因HS控制)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某生物育种基地利用纯种安哥拉兔进行如下杂交实验,产生了大量的F1与F2个体,统计结果如下表,请分析回答:
实验一 (♂)长毛×短毛(♀)
F1 雄兔 全为长毛
雌兔 全为短毛
实验二 F1雌雄个体交配
F2 雄兔 长毛:短毛=3:1
雌兔 长毛:短毛=1:3
(1)实验结果表明:F1雌雄个体的基因型分别为 HLHS 、 HLHS
(2)F2中短毛雌兔的基因型及比例为 HLHS:HSHS=2:1 .
(3)若规定短毛为隐性性状,需要进行测交实验以验证上述有关推测,既可让F1长毛雄兔与多只纯种短毛雌兔杂交,也可让 多只F1短毛雌兔与短毛雄兔杂交 ,请预期后者测交子代雌兔、雄兔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雄兔既有长毛又有短毛且比例为1:1,雌兔全为短毛 .
【考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分析】根据题意和图表分析可知:长毛(雌)×短毛(雄)的子代中,雄兔全为长毛,说明雄兔中,长毛为显性性状;雌兔全为短毛,说明雌兔中,短毛为显性性状.又F1雌、雄个体交配,子代雄兔中长毛:短毛=3:1,雌兔中长毛:短毛=1:3,都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且控制长毛和短毛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明确知识点,梳理相关的基础知识,分析图表,结合问题的具体提示综合作答.
【解答】解:(1)安哥拉兔的控制长毛和短毛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由于F1雌雄个体交配,F2出现性状分离,且分离比为3:1,说明F1雌雄个体都是杂合体,所以F1雌雄个体的基因型都为HLHS.
(2)F2雌兔中,长毛:短毛=1:3,所以短毛雌兔的基因型及比例为HLHS:HSHS=2:1.
(3)测交是指子一代与隐性个体杂交,所以要进行测交实验以验证短毛为隐性性状,可让F1长毛雄兔与多只纯种短毛雌兔杂交,也可让多只F1短毛雌兔与短毛雄兔杂交.如果让多只F1短毛雌兔与短毛雄兔杂交,则测交后代中,雄兔既有长毛又有短毛且比例为1:1,雌兔全为短毛.
故答案为:
(1)①HLHS HLHS
(2)HLHS:HSHS=2:1
(3)多只F1短毛雌兔与短毛雄兔杂交 雄兔既有长毛又有短毛且比例为1:1,雌兔全为短毛
【点评】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图表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9.夏季涨水,河边被水淹没的马铃薯田中马铃薯块茎进行无氧呼吸会产生大量乳酸,乳酸能刺激鳙鱼前来觅食.
(1)上述事实体现了生态系统的 信息传递 (功能).能产生乳酸的细菌与马铃薯细胞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 无以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
(2)利用豆渣接种乳酸菌生产鳙鱼饵料并进行效果测试的相关实验见表(a~d表示实验步骤).请回答.
实验一 饵料制备
发酵罐组别 1 2 3 4 5 6
a加入培养液 煮沸后冷却的豆渣培养液各10L
b接种菌液 10mL 20mL 30mL 40mL 50mL XmL
c发酵培养 43℃及Y环境下培养4天
d成品处理 倒出发酵罐溶液,烘干成粉末并装袋,编号为1~6号
实验二 效果测试
a 将同期发育的相同大小的鳙鱼苗等量放养在6个实验池中
b 每天同时向6个实验池中对应投喂等量且适量的成品1~6号饵料
c 5天后测定相关指标: 各组实验池中鳙鱼的平均体重(体长) .
①实验一中自变量为 一定梯度体积的乳酸菌液 .X可以设为 0 或 60 ,作用分别是 空白对照 和 梯度间相互对照 .
②豆渣需要经过煮沸处理,目的是 防止杂菌产生其他物质干扰实验结果 .Y为 无氧 .
③实验二中c的指标可以为 各组实验池中鳙鱼的平均体重(体长) .
【考点】生态系统的功能.
【分析】上述事实体现了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功能,能产生乳酸的细菌与马铃薯细胞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无以核膜包被的细胞核;实验应遵循单一变量原则.
【解答】解:(1)上述事实体现了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功能,能产生乳酸的细菌与马铃薯细胞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无以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2)①实验一中自变量为一定梯度体积的乳酸菌液;X可以设为0或60,作用分别是空白对照和梯度间相互对照; ②豆渣需要经过煮沸处理,目的是防止杂菌产生其他物质干扰实验结果.Y为无氧才能保证乳酸菌的生命活动;
③实验二中c的指标可以为各组实验池中鳙鱼的平均体重(体长)、饵料的残余量(消耗量).
故答案为:
(1)信息传递 无以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2)①一定梯度体积的乳酸菌液 0 60 空白对照 梯度间相互对照
②防止杂菌产生其他物质干扰实验结果 无氧
③各组实验池中鳙鱼的平均体重(体长) 饵料的残余量(消耗量)
【点评】本题考查实验方面的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