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湖北省武汉二中高一(上)期中生物试卷
完整版免注册下载地址:https://pan.baidu.com/s/1nvtvvAD
一、选择题:
1.下列组合中,依次属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一组是( )
①一片草原上的所有植物
②某一池塘中的全部生物
③一片树林中的所有灰喜鹊
④一根枯木及枯木上所有生物.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③②① D.③②④
2.下列有关生命系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生命系统的每个层次都是“系统”,能完整表现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
B.蛋白质和核酸等生物大分子本身也可算作“系统”,也属于“生命系统”的层次
C.“生态系统”是生命系统的一个层次,它代表一定自然区域内相互间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所有生物
D.生物个体中由功能相关的“器官”联合组成的“系统”层次,是每种生物个体都具备的
3.小芬利用显微镜观察人的血细胞,使用相同的目镜,但在两种不同的放大倍数下,所呈现的视野分别为甲和乙(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若使用相同的光圈,则甲比乙亮
B.在甲中所观察到的细胞,在乙中均可被观察到
C.若玻片右移,则甲的物像会右移而乙的物像左移
D.若在甲看到的物像模糊,则改换成乙就可以看到清晰的物像
4.细胞可分为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两大类,下列关于二者比较的描述错误的是( )
A.两类细胞中都含有DNA和RNA
B.两类细胞合成蛋白质的场所都是核糖体
C.遗传物质载体都由DNA和蛋白质组成
D.原核细胞都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5.有关“生命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一个分子或一个原子不是一个生命系统,因为它们不能完成生命活动
B.一个病毒不是一个生命系统,因为病毒不能独立完成生命活动
C.单细胞生物中的一个细胞就是一个生命系统,而多细胞生物中的一个细胞不是一个生命系统
D.一个细菌,属于生命系统中的细胞、个体结构层次,同时也参与构成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这些结构层次
6.下列关于细胞和生命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病毒的生活离不开细胞,但病毒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B.精子不具有细胞结构,只有形成受精卵,才具有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C.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D.生命系统包括生态系统层次,生态系统是生命层次中的一个层次
7.科学研究发现,苹果含有锌,锌是形成与记忆力相关的蛋白质不可缺少的元素,儿童缺锌就会导致大脑发育不完善.因此,苹果又被称为记忆之果.这说明无机盐离子( )
A.对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
B.对维持酸碱平衡有重要作用
C.对调节细胞内的渗透压有重要作用
D.对维持细胞形态有重要作用
8.下列关于组成生命的化学物质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结合水的比例越高,人体细胞的代谢活动越旺盛
B.分解脂肪比分解等量糖类物质,需要消耗更多的氧气
C.若组成两种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和数目相同,也可能氨基酸的排列顺序不同
D.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的过程需要水
9.关于生物体内氨基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氨基酸是蛋白质分子的单体,由氨基和羧基组成
B.组成生物体内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结构通式是
C.每个氨基酸分子都只含有C、H、O、N四种元素
D.组成人体蛋白质的氨基酸都能在人体内合成
10.如图为某种物质的结构简图.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该物质为三肽
B.该物质水解时要消耗三分子的水
C.该物质至少含有一个羧基和一个氨基
D.形成该化合物的氨基酸的种类由R、R′、R″决定
11.如图为某核苷酸长链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图中所示为脱氧核苷酸长链 B.2为脱氧核糖
C.4为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D.5只能在细胞核中找到
12.如图为人体内两种重要化合物A和B的化学组成关系,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a的种类约有20种,因R基的不同而不同,b的种类有4种
B.线粒体和植物细胞叶绿体中也有大量B物质
C.B主要存在于细胞核内,可被健那绿染液染成绿色
D.A的种类与a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和空间结构有关
13.如图是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则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若m为胸腺嘧啶,则b一定是构成DNA的基本单位
B.若m为胞嘧啶,则a为核糖或脱氧核糖
C.若m为尿嘧啶,则DNA中肯定不含b这种化合物
D.若m为腺嘌呤,则b肯定为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14.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正确的操作顺序以及将口腔上皮细胞置入8%的盐酸溶液中水解的主要目的是( )
①染色②水解③冲洗④取口腔上皮细胞⑤观察.
A.④①②③⑤,使细胞中的DNA水解成脱氧核苷酸
B.④②①③⑤,使细胞中物质全部水解
C.④⑤①③②,利用盐酸改变细胞壁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
D.④②③①⑤,使染色体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有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
15.如图表示一个由三条多肽链形成的蛋白质分子,共含271个氨基酸,图中每条虚线表示由两个R基中的硫基(﹣SH)脱氢形成一个二硫键(﹣S﹣S一).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组成该分子的氨基酸最多有20种
B.氨基酸合成该分子后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4824
C.该分子至少含有三个游离的氨基
D.该物质遇到双缩脲试剂会发生紫色反应
16.把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做为获取细胞膜材料的依据是( )
A.该红细胞容易获取
B.该红细胞仅由细胞膜构成
C.该红细胞中有细胞膜而无膜性细胞器和细胞核
D.该红细胞中膜的含量最高
17.下列有关动植物细胞结构的比较不正确的是( )
A.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是动植物细胞共有的结构
B.液泡主要存在于植物细胞中,中心体存在于动物和某些低等植物细胞中
C.动植物细胞间信息交流都必须依赖于细胞膜表面的受体
D.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
18.下列细胞结构的物质组成最相似的一组是( )
A.内质网膜和高尔基体膜 B.细胞膜和细胞壁
C.DNA和染色体 D.拟核和细胞核
19.如下图是显微镜视野中某细胞的一部分,下列有关该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示为光学显微镜下的细胞结构
B.图中有两个中心体
C.RNA主要存在于结构6中
D.结构3在行使其功能时有水生成
20.溶酶体是细胞的“消化车间”,内部含有多种水解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衰老或损伤的细胞器可被溶酶体消化分解
B.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可被溶酶体吞噬并杀死
C.用差速离心法不能从细菌中分离出溶酶体
D.“硅肺”的形成与溶酶体数目增多有关
21.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性激素主要是由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
B.囊泡可以由内质网向高尔基体转运
C.膜蛋白的形成与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有关
D.内质网既参与物质合成,也参与物质运输
22.用差速离心法分离出某高等植物根细胞的三种细胞器,经测定其中三种有机物的含量如图所示.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甲是细胞中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B.乙可能存在于原核细胞中
C.丙与蛋白质的加工有关
D.乙是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都存在的细胞器
23.如图是某动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与该图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③的结构特点是具有选择透过性
B.①和⑥在结构上有直接联系
C.图中具有双层膜的结构只有⑤
D.②结构存在于该类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中
24.以下关于细胞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有叶绿体的细胞才能进行光合作用
②有线粒体的细胞才能进行有氧呼吸
③核糖体的形成不一定需要核仁
④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与中心体有关
⑤有液泡的细胞都能发生质壁分离
⑥有染色质的细胞都能形成染色体.
A.③④ B.③⑤ C.①②④ D.②⑥
25.为了验证细胞膜是由双层磷脂分子构成,将一个细胞中的磷脂成分全部提取出来,并将其在空气﹣水界面上铺成单分子层,结果测得单分子层的表面积相当于原来细胞膜表面积的两倍.下列细胞实验与此结果最相符的是( )
A.人的肝细胞 B.大肠杆菌细胞
C.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 D.鸡的红细胞
26.如图为细胞吸水力随质壁分离程度变化曲线,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在质壁分离复原过程中,细胞吸水力应逐渐升高
B.细胞吸水力与质壁分离程度呈负相关
C.细胞不发生质壁分离就没有吸水力
D.如果增大外界溶液的浓度,则细胞的质壁分离程度可能更高
27.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同一物质进入不同细胞的方式可以相同,如葡萄糖进入肝脏细胞和骨骼肌细胞
B.不同物质进入相同细胞的方式可能相同,如氨基酸和核苷酸进入小肠上皮细胞
C.同一物质进入不同细胞的方式可能不同,如葡萄糖进入红细胞和小肠上皮细胞
D.不同物质进入不同细胞的方式可能相同,如乙醇进入胃上皮细胞和钾离子进入神经细胞
28.红细胞吸收无机盐和葡萄糖的共同点是( )
A.都可以从低浓度到高浓度一边
B.都需要供给能量
C.都需要载体协助
D.即需要载体协助又需要消耗能量
29.以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为材料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现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实验时要观察细胞的大小、中央液泡的大小和原生质层的位置
B.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不同部位观察到的质壁分离程度可能不同
C.已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放入清水中又能复原,说明细胞仍然保持活性
D.用高浓度的NaCl溶液代替蔗糖溶液不能引起细胞质壁分离
30.无机盐离子在细胞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影响植物细胞吸收离子的因素很多.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研究营养液中O2含量变化对某植物吸收K+速率的影响(其他条件都是适宜的),实验结果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可分析得出该植物吸收K+是要消耗能量的
B.从图中可以看出,没有氧气该植物就不能吸收K+
C.AB段限制吸收K+速率的主要因素是O2
D.BC段表示营养液中O2含量不再是影响K+吸收速率的因素
31.将三组生理状态相同的某植物幼根分别培养在含有相同培养液的密闭培养瓶中,一段时间后,测定根吸收某一矿质元素离子的量.培养条件及实验结果见表:
培养瓶中气体 温度(℃) 离子相对吸收量(%)
空气 17 100
氮气 17 10
空气 3 28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与空气相比,氮气环境有利于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
B.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与温度的变化无关
C.氮气环境中该植物幼根细胞吸收该离子不消耗能量
D.有氧条件有利于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
32.有关细胞内囊泡运输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细胞核内的RNA通过囊泡运输到细胞质
B.蛋白质类激素经囊泡运输分泌到细胞外
C.细胞器之间都能通过囊泡进行物质运输
D.囊泡运输依赖膜的流动性且不消耗能量
33.用完全培养液在两个相同的容器内分别培养水稻和番茄苗,假设两植物的吸水速率相同,一段时间后,测定培养液中各种离子与试验开始时各种离子浓度之比,如图所示:该实验的结果不能说明( )
A.植物根对水分子的吸收和对矿质元素的吸收是两种不同的跨膜运输方式
B.与番茄相比,水稻对Si4+需要量大,对Ca2+需要量小
C.不同植物根尖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是不同的
D.植物对各种离子的吸收速率与溶液中离子的浓度有关
34.如图为某同学利用紫色洋葱鳞片叶作为实验材料,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的基本操作步骤.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第二次观察(D)和第一次观察(B)形成对照,第三次观察(F)和第二次观察(D)形成对照
B.该实验用显微镜主要观察原生质层和细胞壁的位置关系、液泡的颜色和大小等
C.如果将蔗糖溶液换成浓度适宜的KNO3溶液,则可以省略E过程
D.如果增大蔗糖溶液的浓度,实验效果会更明显且一定不影响细胞的活性
35.下列有关物质进出细胞方式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渗透作用指水分子通过半透膜从高浓度溶液向低浓度溶液扩散的过程
B.人甲状腺滤泡细胞通过主动运输摄取I﹣
C.土壤温度不影响植物根系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
D.抗体在载体蛋白协助下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输送到细胞外
36.如图是物质进出细胞方式的概念图,对图示分析正确的是( )
A.母乳中的免疫球蛋白可通过①和③被吸收
B.⑤⑥的共同特点是逆浓度梯度运输物质
C.①是既耗能又需载体蛋白的主动运输
D.果脯腌制时蔗糖进入细胞与③有关
37.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失水和吸水实验中,显微镜下可依次观察到甲、乙、丙三种细胞状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由甲到乙的变化中,细胞壁与原生质层之间逐渐充满了外界溶液
B.甲、乙、丙不可能在同一个细胞内依次发生
C.与甲相比,乙所示细胞的细胞液浓度较低
D.由乙转变为丙的过程中,没有水分子从胞内扩散到胞外
38.继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后,基因组绝大部分基因及其功能,都有待于在蛋白质层面予以提示和阐明.研究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就有可能找到连接基因、蛋白质与发育及有关疾病的纽带.下列有关蛋白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蛋白质的分子质量越大,包含的氨基酸种类就越多
B.盐析和高温对蛋白质的影响相同,均破坏了其空间结构
C.评价蛋白质食品营养价值主要依据其必需氨基酸的种类和含量
D.细胞膜上只有磷脂分子可以运动,蛋白质分子是不能运动的
39.研究发现,在小肠绒毛的微绒毛面存在着两种运输葡萄糖的载体﹣﹣SGLT1和GLUT2,前者是主动运输的载体,后者是协助扩散的载体.科学家根据不同葡萄糖浓度下的运输速率绘制如图示曲线,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协助扩散(易化扩散)的速率最高约为主动运输的3倍
B.在较低浓度下,主动运输的载体先达到饱和状态
C.小肠绒毛细胞对葡萄糖的两种运输方式在同时进行
D.在较高浓度下,细胞主要依赖主动运输来增大吸收速率
40.下列现象能说明细胞膜组成成分的是( )
①甘油等脂溶性物质更容易进出细胞
②胰蛋白酶处理动物组织时间过长会导致动物细胞通透性改变
③用含放射性同位素35S的培养液培养动物细胞,能在细胞膜上检测到有放射性
④适当升高温度可使得细胞膜运输效率提高.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
41.如图表示细胞内某些有机物的元素组成和功能关系,其中A、B代表元素,Ⅰ、Ⅱ、Ⅲ、Ⅳ、Ⅴ是生物大分子,图中X、Y、Z、P分别为构成生物大分子的基本单位.请回答下列总量.
(1)A、B分别是 、 .
(2)如果Ⅰ是人和动物细胞的储能物质,则X的名称是 .
(3)P经 方式形成Ⅳ,连接两个P的化学键的结构简式是 .Ⅳ多种多样,从P分析原因是 .
(4)Ⅱ、Ⅲ在细胞内的分布可用 (填染液名称)进行鉴定,其中细胞核被染成 色,细胞质被染色 色.
(5)相同质量的Ⅴ氧化分解时释放的能量远远多于Ⅰ,原因是Ⅴ中的 (填元素)含量高.
42.科学家发现酸性磷酸酶是某细胞器的标志酶,正是对这种酶的定位研究导致该细胞器的发现.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酸性磷酸酶存在于 中,参与分解衰老、损失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和病菌.
(2)科学家利用 方法分离得到了该细胞器.将该细胞器分别置于蒸馏水和等渗蔗糖溶液中,并检测溶液中酸性磷酸酶的含量,得到了如图结果:
曲线A表示该细胞器置于 中,酸性磷酸酶含量变化的曲线.A曲线酸性磷酸酶含量在0~1.5h增加的原因是 .
(3)酸性磷酸酶活性可以用 表示.科学家研究重金属离子对鲫鱼生长繁殖的影响,发现鲫鱼组织中提取的酸性磷酸酶活性较低,原因是 .
43.甲图为细胞核结构模式图,亲核蛋白需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发挥功能.乙图为非洲爪蟾卵母细胞亲核蛋白注射实验.请结合两图回答问题.
(1)甲图中3由 层磷脂分子组成,主要成分还有 等.
(2)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 的控制中心,这些功能和结构与 (填数字)有关.
(3)核孔是细胞核内与细胞质之间大分子物质的通道,在细胞内具有重要的功能.细胞生长、代谢旺盛但分化程度较低的细胞,其核孔数目 .
(4)从乙图可知亲核蛋白进入细胞核由其 (“头部”或“尾部”)决定, (填“消耗”或“不消耗”)能量.
44.如图表示小肠上皮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分析回答:
(1)该图中构成生物膜系统的结构有 (填数字).膜蛋白A在执行相应功能时需要消耗能量,产生能量的结构主要是[ ] (填数字标号和细胞器名称).细胞膜表面还存在水解二糖的膜蛋白D,说明膜蛋白还具有 功能.
(2)该细胞面向肠腔的一侧形成很多突起即微绒毛,该微绒毛的基本骨架是 .微绒毛不仅可以增加膜面积,还可以增加细胞膜上 数量,有利于吸收肠腔中的葡萄糖等物质.
(3)新生儿小肠上皮细胞吸收母乳中的免疫球蛋白方式是 ,体现了细胞膜具有 的结构特点.
45.取某植物的少量根尖组织,滴加清水制成临时装片如图A,以此研究植物细胞的一些生命活动,整个实验过程保证细胞始终为生活状态:
(1)向盖玻片一侧滴加一定浓度的X溶液,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吸水,使根尖组织周围充满X溶液,用一定的方法检测细胞内X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如图C,据图判断物质X进入细胞的方式应该为 ,细胞吸收X的速率由 决定.
(2)一段时间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图B所示细胞发生了质壁分离现象,此现象的发生原因一是因为X溶液浓度 (“高于”或“低于”或“等于”)细胞液浓度,二是因为 .
(3)为了更好的观察图B所示细胞在实验过程中的现象,可以选择紫色洋葱表皮细胞作为材料,实验开始后液泡的颜色变化为 (填“变深”或者“变浅”).
2016-2017学年湖北省武汉二中高一(上)期中生物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1.下列组合中,依次属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一组是( )
①一片草原上的所有植物
②某一池塘中的全部生物
③一片树林中的所有灰喜鹊
④一根枯木及枯木上所有生物.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③②① D.③②④
【考点】细胞的发现、细胞学说的建立、内容和发展.
【分析】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包括: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和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种群是指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特点是个体间彼此可以交配,实现基因交流.
群落的概念:在一定空间内所有生物种群的集合体,它具有一定的结构、一定的种类构成和一定的种间相互关系,并在环境条件相似地段可以重复出现.
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范围内,在各种生物之间以及生物群落与其无机环境之间,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而相互作用的一个统一整体.
【解答】解:①一片草原上的所有植物不是同一个物种,也不是所有生物,故不是种群或群落;
②某一池塘中的全部生物所有群落层次;
③一片树林中的所有灰喜鹊所有种群层次;
④一根枯木及枯木上所有生物属于生态系统层次.
故选:D.
2.下列有关生命系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生命系统的每个层次都是“系统”,能完整表现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
B.蛋白质和核酸等生物大分子本身也可算作“系统”,也属于“生命系统”的层次
C.“生态系统”是生命系统的一个层次,它代表一定自然区域内相互间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所有生物
D.生物个体中由功能相关的“器官”联合组成的“系统”层次,是每种生物个体都具备的
【考点】细胞的发现、细胞学说的建立、内容和发展.
【分析】1、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
2、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分子、原子、化合物不属于生命系统.
3、命系统各层次之间层层相依,又各自有特定的组成、结构和功能.
4、生命系统包括生态系统,所以应包括其中的无机环境.
【解答】解:A、细胞是生命系统结构层次中最基本的结构层次,故A正确;
B、蛋白质和核酸等生物大分子本身不能进行生命活动,不属于“生命系统”层次,故B错误;
C、“生态系统”是生命系统的一个层次,它不仅代表一定自然区域相互间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所有生物,还包括无机环境,故C错误;
D、生物个体中由功能相关的“器官”联合组成的“系统”层次,不是每种生物个体都具备的,如单细胞生物只具备细胞层次,绿色开花植物就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构成等,故D错误.
故选:A.
3.小芬利用显微镜观察人的血细胞,使用相同的目镜,但在两种不同的放大倍数下,所呈现的视野分别为甲和乙(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若使用相同的光圈,则甲比乙亮
B.在甲中所观察到的细胞,在乙中均可被观察到
C.若玻片右移,则甲的物像会右移而乙的物像左移
D.若在甲看到的物像模糊,则改换成乙就可以看到清晰的物像
【考点】细胞观察实验.
【分析】显微镜放大倍数越大,细胞数目越少,细胞越大;反之,放大倍数越小,细胞数目越多,细胞越小.图中看出,甲图为低倍镜观察到的视野,乙图为高倍镜观察到的视野.
【解答】解:A、显微镜使用相同的光圈,甲放大倍数小,可视范围大,也就是有光的面积比乙大,所以比较亮,A正确;
B、甲放大倍数小,看到的面积大,乙中看到的只是甲中的一部分,B错误;
C、若玻片右移,则甲的物像和乙的物像都会左移,C错误;
D、若在低倍镜看到的物像模糊,则改换成高倍镜仍不能看到清晰的物像,D错误.
故选:A.
4.细胞可分为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两大类,下列关于二者比较的描述错误的是( )
A.两类细胞中都含有DNA和RNA
B.两类细胞合成蛋白质的场所都是核糖体
C.遗传物质载体都由DNA和蛋白质组成
D.原核细胞都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考点】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
【分析】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比较:
类 别 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
细胞大小 较小(一般1~10um) 较大(1~100um)
细胞核 无成形的细胞核,无核膜、核仁、染色体,只有拟核 有成形的细胞核,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
细胞质 只有核糖体,没有其它复杂的细胞器 有核糖体、线粒体等,植物细胞还有叶绿体等
细胞壁 细细胞壁主要成分是肽聚糖 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
增殖方式 二分裂 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
可遗传变异来源 基因突变 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
共性 都含有细胞膜、核糖体,都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等
【解答】解:A、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中都含有DNA和RNA,A正确;
B、两类细胞合成蛋白质的场所都是核糖体,B正确;
C、原核细胞的DNA是裸露的,不与蛋白质结合形成染色质,C错误;
D、原核细胞都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D正确.
故选:C.
5.有关“生命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一个分子或一个原子不是一个生命系统,因为它们不能完成生命活动
B.一个病毒不是一个生命系统,因为病毒不能独立完成生命活动
C.单细胞生物中的一个细胞就是一个生命系统,而多细胞生物中的一个细胞不是一个生命系统
D.一个细菌,属于生命系统中的细胞、个体结构层次,同时也参与构成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这些结构层次
【考点】细胞的发现、细胞学说的建立、内容和发展.
【分析】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包括: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和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解答】解:A、一个分子或一个原子是系统,但不是一个生命系统,A正确;
B、病毒不是一个生命系统,因为病毒不能独立完成生命活动,B正确;
C、无论单细胞生物中的一个细胞还是多细胞生物中的一个细胞均属于一个生命系统,C错误;
D、细菌为单细胞生物,属于生命系统中的细胞、个体结构层次,同时也参与构成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这些结构层次,D正确.
故选:C.
6.下列关于细胞和生命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病毒的生活离不开细胞,但病毒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B.精子不具有细胞结构,只有形成受精卵,才具有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C.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D.生命系统包括生态系统层次,生态系统是生命层次中的一个层次
【考点】细胞的发现、细胞学说的建立、内容和发展.
【分析】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1)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
(2)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分子、原子、化合物不属于生命系统.
(3)生命系统各层次之间层层相依,又各自有特定的组成、结构和功能.
(4)生命系统包括生态系统,所以应包括其中的无机环境.
【解答】解:A、病毒的生活离不开细胞,但病毒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A正确;
B、精子具有细胞结构,B错误;
C、细胞学说指出,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C正确;
D、生命系统包括生态系统层次,生态系统是生命层次中的一个层次,D正确.
故选:B.
7.科学研究发现,苹果含有锌,锌是形成与记忆力相关的蛋白质不可缺少的元素,儿童缺锌就会导致大脑发育不完善.因此,苹果又被称为记忆之果.这说明无机盐离子( )
A.对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
B.对维持酸碱平衡有重要作用
C.对调节细胞内的渗透压有重要作用
D.对维持细胞形态有重要作用
【考点】无机盐的主要存在形式和作用.
【分析】无机盐主要以离子的形式存在,有的无机盐是某些复杂化合物的组成成分,许多无机盐对于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作用,有的无机盐还参与维持酸碱平衡和渗透压.
【解答】解:由题意知,锌是构成与记忆力息息相关的核酸和蛋白质不可缺少的元素,儿童缺锌就会导致大脑发育不良,这说明无机盐对于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
故选:A.
8.下列关于组成生命的化学物质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结合水的比例越高,人体细胞的代谢活动越旺盛
B.分解脂肪比分解等量糖类物质,需要消耗更多的氧气
C.若组成两种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和数目相同,也可能氨基酸的排列顺序不同
D.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的过程需要水
【考点】水在细胞中的存在形式和作用;蛋白质分子结构多样性的原因.
【分析】生物体的一切生命活动离不开水,活细胞中含氧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水在细胞内以自由水与结合水的形式存在,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自由水是良好的溶剂,是许多化学反应的介质,自由水还参与细胞内的化学反应,细胞内的自由水对于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的运输具有重要作用;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越大,细胞代谢越旺盛,抗逆性越差,反之亦然.
【解答】解:A、自由水的比例越高,人体细胞的代谢活动越旺盛,A错误;
B、脂肪中H的比例高,O的比例低,故分解脂肪比分解等量糖类物质,需要消耗更多的氧气,B正确;
C、若组成两种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和数目相同,也可能氨基酸的排列顺序不同,C正确;
D、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的过程为水解的过程,故需要消耗水,D正确.
故选:A.
9.关于生物体内氨基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氨基酸是蛋白质分子的单体,由氨基和羧基组成
B.组成生物体内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结构通式是
C.每个氨基酸分子都只含有C、H、O、N四种元素
D.组成人体蛋白质的氨基酸都能在人体内合成
【考点】氨基酸的分子结构特点和通式;氨基酸的种类.
【分析】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至少含有一个氨基酸和一个羧基,且都有一个氨基酸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根据氨基酸的R基不同,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分为20种;根据能否在人体细胞内合成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分为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
【解答】解:A、蛋白质的单体是氨基酸,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至少含有一个氨基酸和一个羧基,且都有一个氨基酸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A错误;
B、由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结构特点可知,图中表示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结构通式,B正确;
C、每个氨基酸的基本组成元素是C、H、O、N,氨基酸中的R基可能含有其他元素,C错误;
D、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有的能在人体内合成,称为非必需氨基酸,有的不能在人体内合成,称为必需氨基酸,D错误.
故选:B.
10.如图为某种物质的结构简图.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该物质为三肽
B.该物质水解时要消耗三分子的水
C.该物质至少含有一个羧基和一个氨基
D.形成该化合物的氨基酸的种类由R、R′、R″决定
【考点】蛋白质的合成——氨基酸脱水缩合.
【分析】1、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其结构通式是 ,即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这个碳原子还连接一个氢和一个R基,氨基酸的不同在于R基的不同.
2、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形成多肽链,而脱水缩合是指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和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相连接,同时脱出一分子水的过程;连接氨基酸之间的化学键是肽键,其结构简式是﹣CO﹣NH﹣.
【解答】解:A、该多肽具有两个肽键,所以该物质属于三肽,A正确;
B、该多肽具有两个肽键,所以水解时要消耗两分子的水,B错误;
C、该物质只有一条链,所以至少含有一个羧基和一个氨基,C正确;
D、形成该化合物的氨基酸的种类由R、R′、R″决定,D正确.
故选:B.
11.如图为某核苷酸长链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图中所示为脱氧核苷酸长链 B.2为脱氧核糖
C.4为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D.5只能在细胞核中找到
【考点】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分析】分析题图:图示为某核苷酸长链的示意图,该核苷酸链含有碱基T,为DNA链,其中1为磷酸,2为脱氧核糖,3为含氮碱基(胞嘧啶),4为(胞嘧啶)脱氧核糖核苷酸,5为脱氧核糖核苷酸链的片段.
【解答】解:A、图示结构中含有碱基T,应为脱氧核苷酸长链,A正确;
B、图示为脱氧核苷酸长链,因此2为脱氧核糖,B正确;
C、图示为脱氧核苷酸长链,因此4为胞嘧啶脱氧核苷酸,C正确;
D、5为脱氧核苷酸长链的片段,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此外在细胞质中也有少量,D错误.
故选:D.
12.如图为人体内两种重要化合物A和B的化学组成关系,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a的种类约有20种,因R基的不同而不同,b的种类有4种
B.线粒体和植物细胞叶绿体中也有大量B物质
C.B主要存在于细胞核内,可被健那绿染液染成绿色
D.A的种类与a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和空间结构有关
【考点】氨基酸的种类;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
【分析】染色体的主要组成成分是蛋白质和DNA,A的组成元素是C、H、O、N,A是蛋白质,a是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氨基酸,B的组成元素是C、H、O、N、P,B是DNA,b是D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
【解答】解:A、a是氨基酸,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根据R基种类不同分为20种,b是脱氧核苷酸,根据碱基不同分为4种,A正确;
B、线粒体和叶绿体含有DNA,但是少量的DNA,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B错误;
C、B是DNA,能与甲基绿﹣吡罗红染液反应,呈现绿色,C错误;
D、A是蛋白质,蛋白质的多样性与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及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有关,与氨基酸的空间结构无关,D错误.
故选:A.
13.如图是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则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若m为胸腺嘧啶,则b一定是构成DNA的基本单位
B.若m为胞嘧啶,则a为核糖或脱氧核糖
C.若m为尿嘧啶,则DNA中肯定不含b这种化合物
D.若m为腺嘌呤,则b肯定为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考点】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
【分析】核苷酸是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一个核苷酸是由一分子含氮碱基、一分子五碳糖和一分子磷酸组成的.根据五碳糖的不同,可以将核苷酸分为脱氧核糖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两种.DNA和RNA个含有4种碱基,组成二者的碱基种类有所不同.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解:D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其五碳糖为脱氧核糖,碱基有A、T、C、G,R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糖核苷酸,五碳糖为核糖,碱基有A、U、C、G,故A、B、C三个选项正确;
若m为腺嘌呤,则b肯定是腺嘌呤脱氧核苷酸或腺嘌呤核糖核苷酸,D错误.
故选:D
14.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正确的操作顺序以及将口腔上皮细胞置入8%的盐酸溶液中水解的主要目的是( )
①染色②水解③冲洗④取口腔上皮细胞⑤观察.
A.④①②③⑤,使细胞中的DNA水解成脱氧核苷酸
B.④②①③⑤,使细胞中物质全部水解
C.④⑤①③②,利用盐酸改变细胞壁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
D.④②③①⑤,使染色体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有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
【考点】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
【分析】1、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的原理是甲基绿和吡罗红两种染色剂对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其中甲基绿能将DNA染成绿色,吡罗红能将RNA染成红色.利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混合染色剂对细胞进行染色,可以显示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该实验的操作步骤是:取口腔上皮细胞→制作装片→用盐酸水解→冲洗装片→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混合染色剂进行染色→观察.
2、8%的盐酸能够改变细胞膜的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同时盐酸有利于染色质中DNA与蛋白质分离和DNA与染色剂结合,进而有利于对DNA进行染色.
【解答】解:“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正确的操作顺序:④取口腔上皮细胞→②用盐酸水解→③冲洗装片→①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混合染色剂进行染色→⑤观察;
8%的盐酸溶液中水解的主要目的是使染色体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有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
故选:D.
15.如图表示一个由三条多肽链形成的蛋白质分子,共含271个氨基酸,图中每条虚线表示由两个R基中的硫基(﹣SH)脱氢形成一个二硫键(﹣S﹣S一).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组成该分子的氨基酸最多有20种
B.氨基酸合成该分子后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4824
C.该分子至少含有三个游离的氨基
D.该物质遇到双缩脲试剂会发生紫色反应
【考点】蛋白质的合成——氨基酸脱水缩合;检测蛋白质的实验.
【分析】氨基酸经过脱水缩合形成蛋白质,该蛋白质较反应前相对质量减少(氨基酸数目﹣肽链数目)×18+二硫键数目×2.对于蛋白质的分子中,每条肽链至少含有1个氨基和1个羧基.双缩脲试剂遇到蛋白质会发生颜色反应呈现紫色.
【解答】解:A、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大约20种,A正确;
B、氨基酸合成该分子,相对分子质量减少=×18+4×2=4832,B错误;
C、每条肽链至少含有1个氨基或1个羧基,该分子含有3条肽链,至少含有3个游离的氨基,C正确;
D、该分子有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的蛋白质,双缩脲试剂遇到蛋白质会发生颜色反应呈现紫色,D正确.
故选:B.
16.把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做为获取细胞膜材料的依据是( )
A.该红细胞容易获取
B.该红细胞仅由细胞膜构成
C.该红细胞中有细胞膜而无膜性细胞器和细胞核
D.该红细胞中膜的含量最高
【考点】细胞膜的制备方法.
【分析】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没有细胞器也没有细胞核,所以细胞膜是成熟红细胞唯一的膜结构.
因为细胞膜是唯一膜结构,提取时不会参杂其他膜,所以易于分离和提纯.
【解答】解:把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做为获取细胞膜的实验材料的依据是: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细胞器,因而就没有核膜和细胞器膜,放在蒸馏水中使哺乳动物红细胞吸水涨破,流出血红蛋白,就能制备纯净的细胞膜,所以C正确;
故选:C.
17.下列有关动植物细胞结构的比较不正确的是( )
A.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是动植物细胞共有的结构
B.液泡主要存在于植物细胞中,中心体存在于动物和某些低等植物细胞中
C.动植物细胞间信息交流都必须依赖于细胞膜表面的受体
D.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
【考点】细胞膜的成分;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
【分析】动植物细胞共有的结构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植物细胞在细胞膜的外面还有一层细胞壁.液泡主要存在于植物细胞中,中心体存在于动物和某些低等植物细胞中.
细胞间信息交流主要有三种方式:
(1)通过体液的作用来完成的间接交流,如胰岛素通过体液运输到靶细胞,并调节靶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
(2)相邻细胞间直接接触,通过与细胞膜结合的信号分子影响其他细胞,即细胞﹣﹣细胞,如传出神经细胞兴奋引起肌肉收缩;
(3)相邻细胞间形成通道使细胞相互沟通,通过携带信息的物质来交流信息,如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相互连接,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解答】解:A、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是动植物细胞共有的结构,A正确;
B、液泡主要存在于植物细胞中,中心体存在于动物和某些低等植物细胞中,B正确;
C、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相互连接,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C错误;
D、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D正确
故选:C.
18.下列细胞结构的物质组成最相似的一组是( )
A.内质网膜和高尔基体膜 B.细胞膜和细胞壁
C.DNA和染色体 D.拟核和细胞核
【考点】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
【分析】1、分泌蛋白合成与分泌过程: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粗加工→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囊泡→细胞膜.
2、细胞膜是双层磷脂分子,膜上有糖蛋白;植物细胞壁的化学成分主要是纤维素和果胶;染色体是蛋白质和DNA;拟核是原核生物的DNA分子,不含有蛋白质;而真核生物的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
【解答】解A、分泌蛋白合成与分泌过程: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粗加工→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囊泡→细胞膜.由此可见,内质网膜与高尔基体膜之间是以“出芽”的方式进行相互转化的,它们的物质组成最相似,A正确;
B、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植物的细胞壁主要是纤维素和果胶,B错误;
C、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C错误;
D、原核细胞中核物质集中的地方是拟核,拟核无核仁、核膜,DNA是裸露的,不形成染色体;细胞核有核仁、核膜,也有DNA和蛋白质构成染色体,D错误.
故选:A.
19.如下图是显微镜视野中某细胞的一部分,下列有关该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示为光学显微镜下的细胞结构
B.图中有两个中心体
C.RNA主要存在于结构6中
D.结构3在行使其功能时有水生成
【考点】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
【分析】据图分析①线粒体、②中心体、③核糖体、④高尔基体、⑤细胞质基质、⑥细胞核,由此确定该细胞属于真核细胞,由于细胞中含有中心体,可能属于动物细胞或者是低等的植物细胞.
【解答】解:A、图示为细胞的亚显微结构,因此只能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A错误;
B、图中有两个中心粒,即一个中心体,B错误;
C、RNA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C错误;
D、结构1为线粒体,线粒体在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能够产生水,结构3为核糖体,核糖体在合成蛋白质过程中要脱水缩合,也能产生水,D正确.
故选:D.
20.溶酶体是细胞的“消化车间”,内部含有多种水解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衰老或损伤的细胞器可被溶酶体消化分解
B.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可被溶酶体吞噬并杀死
C.用差速离心法不能从细菌中分离出溶酶体
D.“硅肺”的形成与溶酶体数目增多有关
【考点】细胞器中其他器官的主要功能.
【分析】溶酶体内含有许多种水解酶,能够分解很多种物质以及衰老、损伤的细胞器,被比喻为细胞内的“酶仓库”“消化系统”.
【解答】解:A、溶酶体具有消化作用,是细胞内的“消化车间”,能分解衰老和损伤的细胞器,A正确;
B、溶酶体具有吞噬作用,如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B正确;
C、细菌属于原核细胞,没有溶酶体的结构,C正确;
D、硅肺的形成与溶酶体缺乏某种酶有关,D错误.
故选:D.
21.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性激素主要是由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
B.囊泡可以由内质网向高尔基体转运
C.膜蛋白的形成与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有关
D.内质网既参与物质合成,也参与物质运输
【考点】细胞器中其他器官的主要功能;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
【分析】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初加工→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囊泡→细胞膜,整个过程还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
【解答】解:A、性激素的化学本质是脂质,合成场所是滑面内质网,而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的是分泌蛋白,故A选项错误;
B、在分泌蛋白的合成过程中,内质网形成囊泡,向高尔基体运输,故B选项正确;
C、膜蛋白的合成过程与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有关,故C选项正确;
D、内质网是有机物的合成“车间”,蛋白质运输的通道,故D选项正确.
故选:A.
22.用差速离心法分离出某高等植物根细胞的三种细胞器,经测定其中三种有机物的含量如图所示.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甲是细胞中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B.乙可能存在于原核细胞中
C.丙与蛋白质的加工有关
D.乙是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都存在的细胞器
【考点】线粒体、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
【分析】1、具有双膜结构的细胞器是线粒体和叶绿体,具有单膜结构的细胞器是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液泡,不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是核糖体和中心体;线粒体和叶绿体都含有少量DNA和RNA,核糖体的组成成分是蛋白质和RNA/;生物膜的基本骨架是由磷脂双分子层组成的,因此具膜细胞器都含有脂质.
2、分析柱形图可知,甲的主要组成成分是蛋白质和脂质,因此是具膜细胞器,又含有少量核酸,因此可能是线粒体或叶绿体,又知该细胞器是植物根尖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是线粒体;乙的组成成分只有蛋白质和脂质,没有核酸,可能是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等,丙细胞器没有脂质,不具有膜结构,且是高等植物细胞器,因此是核糖体,组成成分是蛋白质和RNA.
【解答】解:A、甲是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A正确;
B、乙是具膜结构的细胞器,不存在于原核细胞中,B错误;
C、丙是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蛋白质加工的场所是内质网、高尔基体,C错误;
D、由B可知,乙不存在于原核细胞中,D错误.
故选:A.
23.如图是某动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与该图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③的结构特点是具有选择透过性
B.①和⑥在结构上有直接联系
C.图中具有双层膜的结构只有⑤
D.②结构存在于该类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中
【考点】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
【分析】分析题图:图中①是内质网、②是中心体、③细胞膜、④是核糖体、⑤是线粒体、⑥是高尔基体.
【解答】解:A、③是细胞膜,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功能特点是具有选择透过性,A错误;
B、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在结构上通过囊泡存在间接的联系,B错误;
C、图中具有双层膜的结构有线粒体和细胞核,C错误;
D、中心体存在于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中,D正确.
故选:D.
24.以下关于细胞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有叶绿体的细胞才能进行光合作用
②有线粒体的细胞才能进行有氧呼吸
③核糖体的形成不一定需要核仁
④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与中心体有关
⑤有液泡的细胞都能发生质壁分离
⑥有染色质的细胞都能形成染色体.
A.③④ B.③⑤ C.①②④ D.②⑥
【考点】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
【分析】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比较:
类 别 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
细胞大小 较小(一般1~10um) 较大(1~100um)
细胞核 无成形的细胞核,无核膜、核仁、染色体,只有拟核 有成形的细胞核,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
细胞质 只有核糖体,没有其它复杂的细胞器 有核糖体、线粒体等,植物细胞还有叶绿体等
细胞壁 细细胞壁主要成分是肽聚糖 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
增殖方式 二分裂 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
可遗传变异来源 基因突变 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
共性 都含有细胞膜、核糖体,都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等
【解答】解:①部分没有叶绿体的细胞也能进行光合作用,如蓝藻,①错误;
②部分没有线粒体的细胞也能进行有氧呼吸,如醋酸菌,②错误;
③核糖体的形成不一定需要核仁,如原核生物无核仁,但含有核糖体,③正确;
④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与中心体有关,④正确;
⑤有液泡的细胞不一定能发生质壁分离,还有有浓度差,⑤错误;
⑥有染色质的细胞不一定能形成染色体,如已经高度分化的细胞,⑥错误.
故选:A.
25.为了验证细胞膜是由双层磷脂分子构成,将一个细胞中的磷脂成分全部提取出来,并将其在空气﹣水界面上铺成单分子层,结果测得单分子层的表面积相当于原来细胞膜表面积的两倍.下列细胞实验与此结果最相符的是( )
A.人的肝细胞 B.大肠杆菌细胞
C.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 D.鸡的红细胞
【考点】生物膜研究的前沿信息;细胞膜的制备方法.
【分析】将一个细胞中的所有磷脂提取出来,铺成单分子层的面积是细胞膜表面积的2倍,说明该细胞中除了细胞膜外,没有其它的膜结构.由于大肠杆菌是原核生物,除细胞膜外,无其它的膜结构.
【解答】解:1、人的肝细胞、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鸡的红细胞中含有细胞膜、多种细胞器膜以及核膜,将磷脂成分全部提取出来,在空气﹣水界面上铺成单分子层,测得单分子层的表面积大于细胞膜表面积的两倍.
2、大肠杆菌属于原核细胞只有细胞膜,没有其他膜结构,所以磷脂分子的面积是细胞膜表面积的两倍.
故选:B.
26.如图为细胞吸水力随质壁分离程度变化曲线,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在质壁分离复原过程中,细胞吸水力应逐渐升高
B.细胞吸水力与质壁分离程度呈负相关
C.细胞不发生质壁分离就没有吸水力
D.如果增大外界溶液的浓度,则细胞的质壁分离程度可能更高
【考点】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的综合.
【分析】1、原生质层:细胞膜和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
2、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原理: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就会通过渗透作用而失水,细胞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到溶液中,使细胞壁和原生质层都出现一定程度的收缩,由于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收缩性大,当细胞不断失水时,原生质层就会与细胞壁分离.
2、质壁分离复原的原理:当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就会通过渗透作用而吸水,外界溶液中的水分就通过原生质层进入到细胞液中,整个原生质层就会慢慢地恢复成原来的状态,紧贴细胞壁,使植物细胞逐渐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4、分析题图可知:细胞质壁分离程度越大,细胞吸水力越大,即细胞吸水力与质壁分离程度呈正相关.
【解答】解:A、在质壁分离复原的过程中,细胞液的浓度逐渐减小,细胞吸水力应逐渐降低,A错误;
B、由以上分析知,细胞吸水力与质壁分离程度呈正相关,B错误;
C、细胞不发生质壁分离说明细胞液的浓度等于或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说明细胞仍有吸水力,C错误;
D、如果增大外界溶液的浓度,则细胞液和外界溶液的浓度差越大,可能导致细胞失水越多,细胞的质壁分离程度可能更高,D正确.
故选:D.
27.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同一物质进入不同细胞的方式可以相同,如葡萄糖进入肝脏细胞和骨骼肌细胞
B.不同物质进入相同细胞的方式可能相同,如氨基酸和核苷酸进入小肠上皮细胞
C.同一物质进入不同细胞的方式可能不同,如葡萄糖进入红细胞和小肠上皮细胞
D.不同物质进入不同细胞的方式可能相同,如乙醇进入胃上皮细胞和钾离子进入神经细胞
【考点】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其异同.
【分析】对于此类试题,考生应掌握小分子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和特点.
名 称 运输方向 载体 能量 实 例
自由扩散 高浓度→低浓度 不需 不需 水,CO2,O2,甘油,苯、酒精等
协助扩散 高浓度→低浓度 需要 不需 红细胞吸收葡萄糖
主动运输 低浓度→高浓度 需要 需要 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葡萄糖,K+,Na+等
【解答】解:A、同一物质进入不同细胞的方式可以相同,如葡萄糖进入肝脏细胞和骨骼肌细胞的方式都是主动运输,A正确;
B、不同物质进入相同细胞的方式可能相同,如氨基酸和核苷酸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方式都是主动运输,B正确;
C、同一物质进入不同细胞的方式可能不同,如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方式是协助扩散,而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方式是主动运输,C正确;
D、乙醇进入胃上皮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而钾离子进入神经细胞的方式是主动运输,这两种物种进入不同细胞的方式不同,D错误.
故选:D.
28.红细胞吸收无机盐和葡萄糖的共同点是( )
A.都可以从低浓度到高浓度一边
B.都需要供给能量
C.都需要载体协助
D.即需要载体协助又需要消耗能量
【考点】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其异同.
【分析】1、红细胞吸收无机盐是主动运输,吸收葡萄糖是协助扩散.
2、主动运输的特点是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需要载体和能量.
3、协助扩散的特点是高浓度运输到低浓度,需要载体,不需要能量.
【解答】解:A、红细胞吸收无机盐是主动运输,吸收葡萄糖是协助扩散,前者可以从低浓度一侧到高浓度一侧,但后者从高浓度一侧到低浓度一侧,A错误;
B、红细胞吸收无机盐是主动运输,吸收葡萄糖是协助扩散,前者需要消耗ATP,后者不需要,B错误;
C、红细胞吸收无机盐是主动运输,吸收葡萄糖是协助扩散,两者都需要载体协助,C正确;
D、主动运输需要载体协助又需要消耗能量,而协助扩散需要载体,不需要消耗能量,D错误.
故选:C.
29.以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为材料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现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实验时要观察细胞的大小、中央液泡的大小和原生质层的位置
B.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不同部位观察到的质壁分离程度可能不同
C.已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放入清水中又能复原,说明细胞仍然保持活性
D.用高浓度的NaCl溶液代替蔗糖溶液不能引起细胞质壁分离
【考点】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
【分析】渗透作用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具有半透膜,二是半透膜两侧的溶液具有浓度差.质壁分离和质壁分离复原中水分子移动是双向的,结果是双向水分子运动的差别所导致的现象.成熟的植物细胞构成渗透系统,可发生渗透作用.质壁分离的原因:外因: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内因: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细胞壁的伸缩性小于原生质层.
【解答】解:A、实验时要观察细胞的大小、中央液泡的大小和原生质层的位置,A正确;
B、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不同部位细胞的细胞液浓度不一定都相同,用相同浓度的外界溶液进行质壁分离实验时观察到的质壁分离程度可能不同,B正确;
C、只有活的成熟的植物细胞才能发生质壁分离或者质壁分离的复原,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放入清水中发生质壁分离复原,可说明细胞仍保持活性,B正确;
D、当洋葱鳞茎表皮细胞的细胞液浓度低于外界溶液浓度时,细胞会渗透失水而发生质壁分离,所以用高浓度的NaCl溶液代替蔗糖溶液也能引起细胞质壁分离,D错误.
故选:D.
30.无机盐离子在细胞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影响植物细胞吸收离子的因素很多.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研究营养液中O2含量变化对某植物吸收K+速率的影响(其他条件都是适宜的),实验结果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可分析得出该植物吸收K+是要消耗能量的
B.从图中可以看出,没有氧气该植物就不能吸收K+
C.AB段限制吸收K+速率的主要因素是O2
D.BC段表示营养液中O2含量不再是影响K+吸收速率的因素
【考点】无机盐的主要存在形式和作用.
【分析】据图分析,AB段随着氧气含量的增加,物质跨膜运输的速率增加,BC段随着氧气含量的增加,物质跨膜运输的速率不再增加,说明钾离子运输方式需要能量,运输方式属于主动运输.
【解答】解:A、由图示“K+吸收速率随营养液中O2含量变化而变化”知“该植物吸收K+是要消耗能量的”,A正确;
B、从图中可以看出,没有氧气该植物就也能吸收K+,B错误;
C、根据曲线图,AB段随着氧气含量的增加,物质跨膜运输的速率增加,则AB段限制因素是氧气浓度,C正确;
D、BC段O2含量达到一定程度后,再改变O2含量K+吸收速率不再变化,O2含量不再是影响K+吸收速率的因素,限制性因素除了载体的数量是有限的,还可能有其它因素影响K+吸收速率,如温度,D正确.
故选:B.
31.将三组生理状态相同的某植物幼根分别培养在含有相同培养液的密闭培养瓶中,一段时间后,测定根吸收某一矿质元素离子的量.培养条件及实验结果见表:
培养瓶中气体 温度(℃) 离子相对吸收量(%)
空气 17 100
氮气 17 10
空气 3 28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与空气相比,氮气环境有利于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
B.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与温度的变化无关
C.氮气环境中该植物幼根细胞吸收该离子不消耗能量
D.有氧条件有利于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
【考点】主动运输的原理和意义.
【分析】由表格中的实验数据可知,温度相同,培养瓶中的气体是空气时,离子的相对吸收量较大,氮气的吸收量较小,说明离子吸收可能与氧气有关;同样培养瓶中的气体都是空气的情况下,温度较高,离子的相对吸收量较大,说明离子的吸收与温度有关.
【解答】解:A、由表格数据可知,与空气相比,氮气环境不利于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A错误;
B、由分析可知,该植物幼根吸收离子与温度有关,B错误;
C、植物对离子的吸收是主动运输过程,需要消耗能量,氮气环境中该植物幼根细胞吸收该离子也消耗能量,能量来自无氧呼吸,C错误;
D、由分析可知,有氧气条件下,有利于植物幼根吸收离子,D正确.
故选:D.
32.有关细胞内囊泡运输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细胞核内的RNA通过囊泡运输到细胞质
B.蛋白质类激素经囊泡运输分泌到细胞外
C.细胞器之间都能通过囊泡进行物质运输
D.囊泡运输依赖膜的流动性且不消耗能量
【考点】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
【分析】核孔是细胞质和细胞核之间大分子物质运输的通道;生物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该过程需要能量.
【解答】解:A、细胞核内的RNA通过核孔运输到细胞质,故A选项错误;
B、蛋白质类激素属于分泌蛋白,通过高尔基体分泌的囊泡运输分泌到细胞外,故B选项正确;
C、核糖体没有膜结构,不能通过囊泡运输,故C选项错误;
D、囊泡运输依赖膜的流动性,该过程需要消耗能量,故D选项错误.
故选:B.
33.用完全培养液在两个相同的容器内分别培养水稻和番茄苗,假设两植物的吸水速率相同,一段时间后,测定培养液中各种离子与试验开始时各种离子浓度之比,如图所示:该实验的结果不能说明( )
A.植物根对水分子的吸收和对矿质元素的吸收是两种不同的跨膜运输方式
B.与番茄相比,水稻对Si4+需要量大,对Ca2+需要量小
C.不同植物根尖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是不同的
D.植物对各种离子的吸收速率与溶液中离子的浓度有关
【考点】主动运输的原理和意义.
【分析】植物细胞对矿质元素的吸收具有选择性,这种选择性是由植物根细胞膜表面的载体蛋白的种类和数量不同决定的;由柱形图可知,一段时间后营养液中各种离子与试验开始时各种离子浓度之比不同,水稻培养液中,Mg、Ca的大于100%,说明水稻吸收Mg、Ga较少,N、P、K、Si的比值小于100%,说明吸收N、P、J、Si较多;而对于番茄来说,Si比值大于100%,其他元素小于100%,说明番茄吸收Si较少,吸收其他元素较多.
【解答】解:A、由题意和题图可知,两植物的吸水速率相同,但是对不同离子的吸收量不同,说明植物根细胞吸收水分和吸收矿质元素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植物吸收水分是自由扩散,吸收矿质元素是主动运输,A正确;
B、由题图可知,与番茄相比,水稻吸收Si 4+多,吸收Ca 2+少,B正确;
C、不同植物细胞根细胞表面的载体蛋白的种类和数量不同,因此不同植物吸收矿质元素的种类和数量不同,C正确;
D、根细胞吸收离子是主动运输过程,植物细胞吸收各种离子的数量与载体数量有关,一般与离子浓度无关,D错误.
故选:D.
34.如图为某同学利用紫色洋葱鳞片叶作为实验材料,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的基本操作步骤.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第二次观察(D)和第一次观察(B)形成对照,第三次观察(F)和第二次观察(D)形成对照
B.该实验用显微镜主要观察原生质层和细胞壁的位置关系、液泡的颜色和大小等
C.如果将蔗糖溶液换成浓度适宜的KNO3溶液,则可以省略E过程
D.如果增大蔗糖溶液的浓度,实验效果会更明显且一定不影响细胞的活性
【考点】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
【分析】在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中,第一次观察的是正常细胞,第二次观察的是质壁分离的细胞,第三次观察的是质壁分离复原的细胞;在质壁分离过程中,原生质层与细胞壁逐渐分开,液泡的体积逐渐变小,液泡的颜色逐渐变深,质壁分离复原过程与上述现象相反;适宜浓度的硝酸钾能让成熟的植物细胞先发生质壁分离,然后自动复原;在一定范围内,细胞外溶液与细胞液的浓度差越大,质壁分离速率越快,但外界溶液浓度过高,会导致细胞失水过多而死亡,根据分析回答.
【解答】解:A、第二次观察(D)和第一次观察(B)形成对照,观察细胞质壁分离现象;第三次观察(F)与第二次观察(D)形成对照,观察细胞质壁分离复原现象,A正确;
B、在质壁分离过程中,原生质层与细胞壁逐渐分开,液泡的体积逐渐变小,液泡的颜色逐渐变深;在质壁分离复原过程中,原生质层与细胞壁之间逐渐接近,液泡的体积逐渐变大,液泡的颜色逐渐变浅,因此该实验可以观察原生质层和细胞壁的位置、液泡的颜色和大小作为判断的依据,B正确;
C、适宜浓度的KNO3溶液能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自动复原,省略人为滴加清水的操作,C正确;
D、适当提高蔗糖溶液的浓度,使蔗糖溶液与细胞液的浓度差变大,质壁分离的速度加快,但如果蔗糖浓度过高,会导致细胞失水过多而死亡,D错误.
故选:D.
35.下列有关物质进出细胞方式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渗透作用指水分子通过半透膜从高浓度溶液向低浓度溶液扩散的过程
B.人甲状腺滤泡细胞通过主动运输摄取I﹣
C.土壤温度不影响植物根系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
D.抗体在载体蛋白协助下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输送到细胞外
【考点】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其异同.
【分析】
名 称 运输方向 载体 能量 实 例
自由扩散 高浓度→低浓度 不需 不需 水,CO2,O2,甘油,苯、酒精等
协助扩散 高浓度→低浓度 需要 不需 红细胞吸收葡萄糖
主动运输 低浓度→高浓度 需要 需要 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葡萄糖,K+,Na+等
此外,大分子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是胞吞或胞吐.
【解答】解:A、渗透作用过程中,水分子从低浓度向高浓度扩散,A错误;
B、人甲状腺滤泡细胞摄取I﹣,运输方式主动运输,B正确;
C、植物根系吸收各种矿质离子的过程是主动运输过程,温度通过影响酶的活性影响细胞呼吸产生的能量,从而影响植物根系对矿质离子的吸收,C错误;
D、抗体属于分泌蛋白,运输的方式是胞吐,D错误.
故选:B.
36.如图是物质进出细胞方式的概念图,对图示分析正确的是( )
A.母乳中的免疫球蛋白可通过①和③被吸收
B.⑤⑥的共同特点是逆浓度梯度运输物质
C.①是既耗能又需载体蛋白的主动运输
D.果脯腌制时蔗糖进入细胞与③有关
【考点】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其异同.
【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①表示主动运输,②表示被动运输,③表示胞吞(胞吐),④表示胞吐(胞吞),⑤表示自由扩散(协助扩散),⑥表示协助扩散(自由扩散).
【解答】解:A、母乳中的免疫球蛋白是大分子物质,通过胞吞作用吸收,A错误;
B、⑤、⑥两种方式属于被动运输,其特点是物质顺浓度梯度运输,B错误;
C、①是既耗能又需载体蛋白的主动运输,C正确;
D、蔗糖进入果脯细胞是因为在腌制过程中果脯细胞死亡,细胞膜失去了生理活性,D错误.
故选:C.
37.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失水和吸水实验中,显微镜下可依次观察到甲、乙、丙三种细胞状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由甲到乙的变化中,细胞壁与原生质层之间逐渐充满了外界溶液
B.甲、乙、丙不可能在同一个细胞内依次发生
C.与甲相比,乙所示细胞的细胞液浓度较低
D.由乙转变为丙的过程中,没有水分子从胞内扩散到胞外
【考点】细胞质壁分离与质壁分离复原现象及其原因.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质壁分离和复原的知识:
看图可知:丙的质壁分离程度<甲<乙,细胞在发生之比分离和复原过程中,水分子都是双向移动的.
【解答】解:A、看图可知:由甲到乙的变化中,细胞壁与原生质层发生了质壁分离现象,由于细胞壁具有全透性,因此细胞壁与原生质层之间逐渐充满了外界溶液,A正确;
B、在细胞失水发生质壁分离和复原过程中,甲、乙(逐步发生质壁分离)、丙(发生质壁分离的复原)可在同一个细胞内依次发生,B错误;
C、甲细胞失水较少,乙细胞失水较多,与甲相比,乙所示细胞的细胞液浓度较高,C错误;
D、由乙转变为丙的过程中,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复原,此时水分子从胞外扩散到胞内的多于从胞内扩散到胞外的,D错误.
故选:A.
38.继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后,基因组绝大部分基因及其功能,都有待于在蛋白质层面予以提示和阐明.研究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就有可能找到连接基因、蛋白质与发育及有关疾病的纽带.下列有关蛋白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蛋白质的分子质量越大,包含的氨基酸种类就越多
B.盐析和高温对蛋白质的影响相同,均破坏了其空间结构
C.评价蛋白质食品营养价值主要依据其必需氨基酸的种类和含量
D.细胞膜上只有磷脂分子可以运动,蛋白质分子是不能运动的
【考点】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意义.
【分析】蛋白质结构多样性与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和空间结构有关,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有20种;蛋白质结构的多样性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结构的多样性;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有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必需氨基酸不能在人体内转化,必需从食物中获得,非必需氨基酸氨基酸可以在人体内转化.
【解答】解:A、蛋白质的分子量与氨基酸的数目有关,蛋白质的分子量大的蛋白质氨基酸的种类不一定多,A错误;
B、盐析不会改变蛋白质的空间结构,B错误;
C、非必需氨基酸可以在体内转化形成,因此评价蛋白质食品营养价值主要依据其必需氨基酸的种类和含量,C正确;
D、细胞膜上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D错误.
故选:C.
39.研究发现,在小肠绒毛的微绒毛面存在着两种运输葡萄糖的载体﹣﹣SGLT1和GLUT2,前者是主动运输的载体,后者是协助扩散的载体.科学家根据不同葡萄糖浓度下的运输速率绘制如图示曲线,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协助扩散(易化扩散)的速率最高约为主动运输的3倍
B.在较低浓度下,主动运输的载体先达到饱和状态
C.小肠绒毛细胞对葡萄糖的两种运输方式在同时进行
D.在较高浓度下,细胞主要依赖主动运输来增大吸收速率
【考点】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的综合.
【分析】分析题干信息可知,SGLT1和GLUT2,前者是主动运输的载体,后者是协助扩散的载体;分析题图曲线可知,协助扩散发生的同时,主动运输也在发生.只不过很低浓度下,主动运输的载体就达到饱和,高浓度情况下,需要依赖于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提高吸收速率,主要吸收方式是协助扩散,协助扩散是主动运输方式的3倍.
【解答】解:A、分析题图曲线可知,协助扩散最高速率是30,主动运输的最高速率是10,协助扩散(易化扩散)的速率最高约为主动运输的3倍,A正确;
B、分析题图可知,较低浓度下,主动运输速率最先达到最大值,即主动运输的载体先达到饱和状态,B正确;
C、由题图可知,小肠绒毛细胞对葡萄糖的吸收既有协助扩散也有主动运输,C正确;
D、在较高浓度下,细胞主要依赖协助扩散来增大吸收速率,D错误.
故选:D.
40.下列现象能说明细胞膜组成成分的是( )
①甘油等脂溶性物质更容易进出细胞
②胰蛋白酶处理动物组织时间过长会导致动物细胞通透性改变
③用含放射性同位素35S的培养液培养动物细胞,能在细胞膜上检测到有放射性
④适当升高温度可使得细胞膜运输效率提高.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考点】细胞膜的成分;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的综合.
【分析】细胞膜组成成分是磷脂、蛋白质和多糖.磷脂构成了细胞膜的基本骨架.蛋白质分子有的镶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横跨整个磷脂双分子层.糖蛋白的功能为细胞识别,还有保护和润滑作用.
【解答】解:①甘油等脂溶性物质更容易进出细胞,根据相似相溶原理,说明膜的成分中含有脂质,故①正确;
②胰蛋白酶处理动物组织时间过长会导致动物细胞通透性改变,根据酶的专一性,说明膜中含有蛋白质,故②正确;
③用含放射性同位素35S的培养液一般标记氨基酸,则培养动物细胞,能在细胞膜上检测到有放射性,说明细胞膜上含有蛋白质,故③正确;
④适当升高温度可使得细胞膜运输效率提高,说明温度能够影响膜的流动性,故④错误.
故选B.
二、非选择题
41.如图表示细胞内某些有机物的元素组成和功能关系,其中A、B代表元素,Ⅰ、Ⅱ、Ⅲ、Ⅳ、Ⅴ是生物大分子,图中X、Y、Z、P分别为构成生物大分子的基本单位.请回答下列总量.
(1)A、B分别是 N、P 、 N .
(2)如果Ⅰ是人和动物细胞的储能物质,则X的名称是 葡萄糖 .
(3)P经 脱水缩合 方式形成Ⅳ,连接两个P的化学键的结构简式是 ﹣NH﹣CO﹣ .Ⅳ多种多样,从P分析原因是 构成Ⅳ的氨基酸的种类不同,数目不同,排列顺序不同 .
(4)Ⅱ、Ⅲ在细胞内的分布可用 甲基绿吡罗红 (填染液名称)进行鉴定,其中细胞核被染成 绿 色,细胞质被染色 红 色.
(5)相同质量的Ⅴ氧化分解时释放的能量远远多于Ⅰ,原因是Ⅴ中的 C、H (填元素)含量高.
【考点】糖类的种类及其分布和功能;氨基酸的分子结构特点和通式;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
【分析】1、几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
①蛋白质是由C、H、O、N元素构成,有些还含有P、S等;
②核酸是由C、H、O、N、P元素构成;
③脂质是由C、H、O构成,有些含有N、P;
④糖类是由C、H、O构成.
2、分析题图:题图表示细胞内某些有机物的元素组成和功能关系图,分析题图可知Ⅰ是能源物质、为多糖,X是葡萄糖;Ⅱ、Ⅲ携带遗传信息,且Ⅱ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Ⅲ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因此Ⅱ是DNA,Ⅲ是RNA,Y是脱氧核苷酸,Z是核糖核苷酸,A是N、P元素,Ⅳ是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承担者,为蛋白质,P是氨基酸,B是N元素.
【解答】解:(1)由以上分析知,题图中的A表示的元素是N、P,B表示的元素是N.
(2)题图中的Ⅰ是多糖,在人和动物细胞的多糖是糖原,构成多糖的单体X是葡萄糖.
(3)题图中的P、Ⅳ分别是氨基酸、蛋白质,氨基酸经脱水缩合的方式形成蛋白质,连接两个氨基酸的化学键是肽键,是由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COOH )和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NH2)相连接,同时脱出一分子水后形成的,肽键的结构简式是﹣CO﹣NH﹣,蛋白质具有多样性,从氨基酸P分析原因是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不同、数目不同、排列顺序不同.
(4)Ⅱ、Ⅲ携带遗传信息,且Ⅱ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Ⅲ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因此Ⅱ是DNA,Ⅲ是RNA,它们在细胞内的分布可用甲基绿吡罗红进行鉴定,其中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RNA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因此细胞核被染成绿色,细胞质被染色红色.
(5)相同质量的Ⅴ脂肪氧化分解时释放的能量远远多于Ⅰ糖类,原因是脂肪中的 C、H含量多于糖类.
故答案为:
(1)N、P N
(2)葡萄糖
(3)脱水缩合﹣NH﹣CO﹣构成Ⅳ的氨基酸的种类不同,数目不同,排列顺序不同
(4)甲基绿吡罗红 绿 红
(5)C、H
42.科学家发现酸性磷酸酶是某细胞器的标志酶,正是对这种酶的定位研究导致该细胞器的发现.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酸性磷酸酶存在于 溶酶体 中,参与分解衰老、损失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和病菌.
(2)科学家利用 差速离心法 方法分离得到了该细胞器.将该细胞器分别置于蒸馏水和等渗蔗糖溶液中,并检测溶液中酸性磷酸酶的含量,得到了如图结果:
曲线A表示该细胞器置于 蒸馏水 中,酸性磷酸酶含量变化的曲线.A曲线酸性磷酸酶含量在0~1.5h增加的原因是 在蒸馏水中,溶酶体逐渐破裂,酸性磷酸酶逐渐增加 .
(3)酸性磷酸酶活性可以用 单位时间内底物的消耗量(或产物的生产量) 表示.科学家研究重金属离子对鲫鱼生长繁殖的影响,发现鲫鱼组织中提取的酸性磷酸酶活性较低,原因是 (酶是蛋白质)重金属使酶的空间结构破坏而失去活 .
【考点】酶促反应的原理;细胞器中其他器官的主要功能.
【分析】1、溶酶体参与分解衰老、损失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和病菌.
2、分离各种细胞器用差速离心法.
3、把溶酶体置于蒸馏水中,溶酶体吸水膨胀破裂,释放水解酶,把溶酶体置于等渗蔗糖溶液中,水解酶不能释放.
4、酶活性可以用单位时间内底物的消耗量(或产物的生产量)表示;重金属使酶的空间结构破坏而失去活.
【解答】解:(1)酸性磷酸酶参与分解衰老、损失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和病菌.可见该酶存在于溶酶体中.
(2)分离各种细胞器用差速离心法,把溶酶体置于蒸馏水中,溶酶体吸水膨胀破裂,释放水解酶,把溶酶体置于等渗蔗糖溶液中,水解酶不能释放.故曲线A表示该细胞器置于蒸馏水中,酸性磷酸酶含量变化的曲线.A曲线酸性磷酸酶含量在0~1.5h增加的原因是在蒸馏水中,溶酶体逐渐破裂,酸性磷酸酶逐渐增加.
(3)可以用单位时间内底物的消耗量(或产物的生产量)表示酸性磷酸酶活性,(酶是蛋白质)重金属使酶的空间结构破坏而失去活.
故答案为:
(1)溶酶体
(2)差速离心法 蒸馏水 在蒸馏水中,溶酶体逐渐破裂,酸性磷酸酶逐渐增加
(3)单位时间内底物的消耗量(或产物的生产量)
(酶是蛋白质)重金属使酶的空间结构破坏而失去活
43.甲图为细胞核结构模式图,亲核蛋白需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发挥功能.乙图为非洲爪蟾卵母细胞亲核蛋白注射实验.请结合两图回答问题.
(1)甲图中3由 4(四) 层磷脂分子组成,主要成分还有 蛋白质 等.
(2)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 代谢和遗传 的控制中心,这些功能和结构与 2 (填数字)有关.
(3)核孔是细胞核内与细胞质之间大分子物质的通道,在细胞内具有重要的功能.细胞生长、代谢旺盛但分化程度较低的细胞,其核孔数目 多 .
(4)从乙图可知亲核蛋白进入细胞核由其 尾部 (“头部”或“尾部”)决定, 消耗 (填“消耗”或“不消耗”)能量.
【考点】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分析】分析甲图:2是染色质,由DNA和蛋白质合成,是遗传物质的主要携带者.1是核仁,没有核膜包围,呈周期性消失和重现.3是核膜,将细胞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核孔是蛋白质和RNA通过的地方.细胞核是遗传物质贮存和复制的场所,是细胞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
分析乙图:亲核蛋白进入细胞核由尾部决定.亲核蛋白要进入细胞核是从浓度低的细胞间液向浓度高的细胞内液运输,属于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和一定的载体.
【解答】解:(1)核膜是双层膜结构,因此核膜由4层磷脂分子组成;生物膜的主要成分是磷脂和蛋白质.
(2)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这些功能和结构与2染色质有关,因为染色质是遗传信息的主要载体.
(3)核孔是某些大分子物质的运输孔道,其作用是实现核质之间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在细胞内具有重要的功能.细胞生长、代谢旺盛但分化程度较低的细胞,其核孔数目多.
(4)从乙图可知亲核蛋白进入细胞核由其尾部决定,消耗能量.
故答案为:
(1)4(四) 蛋白质
(2)代谢和遗传 2
(3)多
(4)尾部 消耗
44.如图表示小肠上皮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分析回答:
(1)该图中构成生物膜系统的结构有 ①②③④⑤ (填数字).膜蛋白A在执行相应功能时需要消耗能量,产生能量的结构主要是[ ⑤ ] 线粒体 (填数字标号和细胞器名称).细胞膜表面还存在水解二糖的膜蛋白D,说明膜蛋白还具有 生物催化(或催化) 功能.
(2)该细胞面向肠腔的一侧形成很多突起即微绒毛,该微绒毛的基本骨架是 磷脂双分子层 .微绒毛不仅可以增加膜面积,还可以增加细胞膜上 载体蛋白(膜蛋白A) 数量,有利于吸收肠腔中的葡萄糖等物质.
(3)新生儿小肠上皮细胞吸收母乳中的免疫球蛋白方式是 胞吞 ,体现了细胞膜具有 (一定的)流动性 的结构特点.
【考点】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分析】分析图示可知:①表示高尔基体、②表示内质网、③表示细胞膜、④表示核膜、⑤表示线粒体.
由图示可知,该图中的细胞不同部位膜蛋白不同,有膜蛋白A、B、C、D四种,且功能各不相同,膜蛋白A为葡萄糖的载体蛋白,主要分布在微绒毛上,以增多细胞膜上载体蛋白数量;膜蛋白B能将相邻的两个细胞膜紧密连在一起;膜蛋白C为受体,能进行细胞识别,膜蛋白D将二糖水解成单糖,说明膜蛋白具有催化功能.
【解答】解:(1)该图中构成生物膜系统的结构有①高尔基体、②内质网、③细胞膜、④核膜、⑤线粒体.膜蛋白A在执行相应功能时需要消耗能量,产生能量的结构主要是⑤线粒体.细胞膜表面还存在水解二糖的膜蛋白D,说明膜蛋白还具有生物催化功能.
(2)磷脂双分子层是微绒毛的基本骨架.微绒毛不仅可以增加膜面积,还可以增加细胞膜上载体蛋白(膜蛋白A)数量,有利于吸收肠腔中的葡萄糖等物质.
(3)新生儿小肠上皮细胞吸收母乳中的免疫球蛋白方式是胞吞,体现了细胞膜具有流动性的结构特点.
故答案为:
(1)①②③④⑤⑤线粒体 生物催化(或催化)
(2)磷脂双分子层 载体蛋白(膜蛋白A)
(3)胞吞 (一定的)流动性
45.取某植物的少量根尖组织,滴加清水制成临时装片如图A,以此研究植物细胞的一些生命活动,整个实验过程保证细胞始终为生活状态:
(1)向盖玻片一侧滴加一定浓度的X溶液,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吸水,使根尖组织周围充满X溶液,用一定的方法检测细胞内X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如图C,据图判断物质X进入细胞的方式应该为 主动运输 ,细胞吸收X的速率由 载体蛋白的数量和能量供给的多少 决定.
(2)一段时间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图B所示细胞发生了质壁分离现象,此现象的发生原因一是因为X溶液浓度 高于 (“高于”或“低于”或“等于”)细胞液浓度,二是因为 原生质层的伸缩性大于细胞壁的伸缩性 .
(3)为了更好的观察图B所示细胞在实验过程中的现象,可以选择紫色洋葱表皮细胞作为材料,实验开始后液泡的颜色变化为 变深 (填“变深”或者“变浅”).
【考点】细胞质壁分离与质壁分离复原现象及其原因.
【分析】质壁分离利用的是渗透作用的原理,发生渗透作用需要两个条件:半透膜和浓度差.
成熟的植物细胞具有发生渗透作用的两个条件: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细胞液与细胞外界溶液之间存在浓度差.
分析图解:图C中物质的运输与细胞内外浓度差无关,表明该物质的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和载体的协助.
【解答】解:(1)由图C可知,当细胞外X溶液浓度一定时,随着时间的增加,细胞内X溶液的浓度逐渐增加,最终超过细胞外的浓度,说明X溶液能逆浓度梯度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需要载体和能量;细胞主动吸收X的速率由载体蛋白的数量和能量供给的多少决定.
(2)起始时细胞外X的浓度>细胞内X的浓度,又由于细胞本身的原生质层的伸缩性大于细胞壁的伸缩性,细胞会渗透失水发生质壁分离.
(3)起始时细胞外X的浓度>细胞内X的浓度,细胞发生质壁分离,一段时间后,由于细胞主动吸收X,使细胞内X的浓度>细胞外,发生质壁分离自动复原;因此实验开始后液泡的颜色变化为变深.
故答案为:
(1)主动运输 载体蛋白的数量和能量供给的多少
(2)高于 原生质层的伸缩性大于细胞壁的伸缩性
(3)变深
完整版免注册下载地址:https://pan.baidu.com/s/1nvtvv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