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学科>>初一上学期>>水分的散失-蒸腾作用
备课资料
教学目标
教学建议
教学设计示例
典型例题
扩展资料
能力训练
探究活动
习题精选
 


扩展资料

大风对农作物的生理危害
风能加速植物的蒸腾作用,特别在干热条件下,使其耗水过多,根系吸水不足,可以导致农作物灌浆不足,瘪粒严重甚至枯死;林木也可造成枯顶或枯萎等现象。 冬季的大风能加重作物的冻害。另外,在东南沿海地区的海风,因含有较高的盐分,可造成盐蚀等,对植物授粉和花粉发芽也有影响。

夏天为什么在树林里感到凉爽
  炎热的夏天,当我们一进入树林,顿时就像换了一番天地,凉爽宜人暑气全消。为什么盛夏树林里比较凉爽呢?

  这和夏季下阵雨以后气温比较凉爽的道理是一样的。这是因为水从液体蒸发成气体时需要吸收大量的热。随着水分不断的蒸发地面的热逐渐被带走,因此,会使人感到凉爽。

  树林里看上去静悄悄的,没有什么动静。其实树木正在紧张地进行新陈代谢的活动。树木不停地进行蒸腾作用,树上的叶子不断地散发着大量的水分就像不断地向空中喷水一样。树林越茂密向空中散发出的水分就越多,水分蒸发带走了大量的热就会使人感到凉爽。再加上酷热的阳光被树叶所阻挡、吸收,也不大可能透到树林里去,就像撑开了太阳伞似的,这也是树林里比别处凉爽的原因。因此,在夏季茂密的树林内的气温比外界要低二、三度。还有,我们在盛夏时分往地面上洒水,向房顶上喷水,同样能局部地降低气温,为自己创造一个较为凉爽的环境。

资料来源 《未来科学家丛书-植物篇》

蒸腾作用和水的运输
  土壤中的水从植物根部进入植物体内后,经根、茎、叶的输导组织而上升到叶,从叶蒸发出去这一过程即蒸腾作用。水中的无机盐类在这一运输过程中可为各种细胞所吸收利用。水则可供叶和其他绿色部分光合作用之用。植物白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根部供水。气孔在白天一般都是张开的,以保证二氧化碳的供应,但水却由此而大量散失。所以,要保证光合作用,就必须源源供水。蒸腾作用就是使植株挺拔,使叶中保持足够水分的作用。

  植物用水远比动物浪费。动物体内的水可以不断循环,反复使用,如血液循环。而植物根部吸收的水,约有90%以上都是上升至茎、叶而蒸腾出去的。一个中等大的枫树,夏季每天因蒸腾作用而失水可达200 L,其耗水量实为可观。森林之所以能改变气候,植物强大的蒸腾作用起了一定的作用。

植物吐水之谜
  夏天的早晨,你到野外去走走,可以看到很多植物叶子的尖端或边缘,有一滴滴的水珠淌下来,好像在流汗似的。有人说这是露水吧!

  滴下来的真是露水吗?让我们来细心地观察一番,研究研究。你看,那亮晶晶的水珠慢慢地从植物叶片尖端冒出来,逐渐增大,以后又掉下来……一滴一滴地连续不断。显然,这不是露水,因为露水应该满布叶面。那么,这些水珠无疑是从植物体内跑出来的了。

  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在植物叶片的尖端或边缘有一种小孔,叫做水孔,和植物体内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导管相通,植物体内的水分可以不断地通过水孔排出体外。平常,当外界的温度高,气候比较干燥的时候,从水孔排出的水分就很快蒸发散失了,所以我们看不到叶尖上有水珠积聚起来。如果外界的温度很高,湿度又大,高温使根的吸收作用旺盛,湿度大抑制了水分从气孔中蒸散出去,这样,水分只好直接从水孔中流出来。在植物生理学上,这种现象叫做"吐水现象"。吐水现象在盛夏的清晨最容易看到,因为白天的高温使根部的吸水作用变得异常旺盛,而夜间蒸腾作用减弱,湿度又大。

  植物的吐水现象,在稻、麦、玉米等禾谷类植物中经常发生。芋艿、金莲花等植物上也很显著。芋艿在吐水最旺盛的时候,每分钟可滴下190多滴水珠,一个夜晚可以流出10-100毫升的清水哩!

  木本植物的吐水现象就更奇特了。在热带森林中,有一种树,在吐水时,滴滴答答,好像在哭泣似的,当地居民干脆把它叫做"哭泣树"。中美洲多米尼加的雨蕉也是会"哭泣"的。雨蕉在温度高、湿度在、水蒸气接近饱和及无风的情况下,体内的水分就从水孔溢出来,一滴滴地从叶片上降落下来,当地人把雨蕉的这种吐水现象当作下雨的预兆。"要知天下雨,先看雨蕉哭不哭?"因此,他们都喜欢在自己的住家附近种上一棵雨蕉,作为预报晴雨之用。自然界中的这些奇妙现象是多么有趣啊!

资料来源 《植物之谜》

返回页首



版权所有:中央电教馆资源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