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5月24日,复旦大学法律系学生正在等待拍摄毕业合影
日本财经媒体ZUU online网站7月13日刊登一篇由日生基础研究所(日本智库)研究员片山由纪(音译)撰写的文章,关注到了今年中国大学生迎来史上“最难就业季”的情况。
文章在开头提到,进入7月,中国新一届毕业的大学生开始进入社会寻找工作。根据日生基础研究所三尾幸吉郎在一篇文章中提到的数据,中国今年的高校毕业人数比去年多了22万,达到了749万人。“史上最难就业季”已经是第三年了,中国的毕业生们产生了怎样的变化呢?他们该怎样面临今年的就业战线呢?
文章称,今年的高校毕业生很多都是“90后”,他们大多生长在中国经济的高度成长时期,集家庭宠爱于一身,在触手可及互联网的环境中长大,可谓是“数码一族(Digital native)”。他们的生活大多基本上以智能手机的SNS(社会性网络服务)为基础,崇尚自我个性与自我价值判断。
文章引用中国智联招聘网今年4月的一份调查报告称,临近毕业的学生到了毕业之后,有71.2%的毕业生考虑去企业工作,比去年的数据减少了5%。另一方面,考虑成立初创公司等具有创业想法的学生比上一年多了3.1%,达到6.3%。
在就业的工作种类方面,最受欢迎的是IT企业(包括通信和电子),其次是金融机构(银行、资产管理、证券、保险等)、政府机构以及NPO(非盈利组织)。
文章分析称,IT企业最受欢迎的原因,与中国国内急速普及的SNS有关,很多年轻的创业者成功创立了初创公司,以“BAT(百度、阿里巴巴、腾讯)”三大IT巨头为代表的成功故事就在身边发生。
文章提到了中国的“互联网+”战略。作为该战略的一环,中国相继颁布了许多措施,比如促进风投基金的资金运作能力,帮助北京等各大城市以及IT大公司设立以大学生和毕业生为主要对象的初创企业。这些措施的目的均为缓和学生对就业的不安,以创业来扩大就业机会。
“90后”决定工作的要素,除了工作种类,还与薪水和工作场所有很大关系。文章引用智联招聘的调查报告称,关于初次任职的薪水,今年选择3001-5000元的人最多,而平均期望的薪水则达到了5510元。
“但这毕竟只是‘期望’,如果参考2014年(中国)全国一般企业的平均月薪3033元的话,就知道‘90后’所要求的初次任职薪水是很高的金额了。”文章指出。
在中国,确保一定薪水程度的基础上,在哪里工作也很重要,因为在大城市与地方的平均薪水相差很大。
“但是‘90后’好像没有那么希望想去首都北京或者经济都市上海等大城市工作。”文章称,“他们中很多人反而希望在省会城市或地级市工作”。
这是因为,随着中国的经济成长和城市化进展,比起大城市的就业机会,还不如正在蓬勃发展的地方来得多。随着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普及,即使不在大城市,也能够确保一定水准的生活和就业环境。
此外,大城市的物价和房租都很贵,还有交通拥堵和大气污染等问题,除非是有特殊的理由,否则对于“90后”来讲,在大城市生活并不那么容易。关于“影响在哪里工作的因素”,有50.3%的人选择了“个人的职业发展与上升的机会”,这么看来,工作的场所好像未必局限在直辖市等大城市。
虽说是“史上最难就业季”,但根据已获得录用的学生分享的经验,排在前面的有:拥有与业务相关的实习研修经验,为就业而设定明确的目标,面试时发挥自我公关的技巧等,需要强调自身的经验、才能与性格。
文章在快结尾时指出,中国在以前也有过国家和大学来决定就业的时候。在那时比较重视“毕业学校的知名度”、“在大学的成绩”、“相关人员推荐和关系”等因素,但现在这些因素的影响相对小了很多。
今年的就业战先暂且告一段落。但今后短时间内,可能会出现大量转职者和离职者。文章在最后说道,政府通过帮助设立初创企业,首先要吸收年轻群体的雇佣,条件允许的话,再从中选拔和培养今后可能会引领整个产业的新事业,应计划向这方面下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