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查询试卷\课件\优质课请在此输入关键字:
网站首页 >> 生物题库 >> 高三试题 >> 文章内容

2016年重庆市高考一模理综生物试题及答案解析

[日期:2016-04-29]   来源:生物百花园  作者:生物百花园   阅读:208[字体: ]

2016年重庆市高考生物一模试卷

完整版免注册下载地址:http://pan.baidu.com/s/1eShSlFG
 
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满分36分)
1.下列关于线粒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可独立合成部分蛋白质
B.蓝藻的有氧呼吸过程无线粒体参与
C.内膜折叠成嵴有利于ATP的合成
D.在人心肌细胞中的数量少于腹肌细胞
2.下列运输过程无囊泡参与的是(  )
A.DNA聚合酶进入细胞核
B.病菌被吞噬后运输到溶酶体
C.神经递质运输到突触前膜
D.分泌蛋白由内质网运输到高尔基体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DNA中鸟嘌呤的数量总是等于胸腺嘧啶的数量
B.细胞中不同的氨基酸可以由同一种tRNA携带
C.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都涉及碱基配对的过程
D.真核生物基因的碱基数是肽链氨基酸数的3倍
4.下列选项中,为光合作用暗反应阶段所必需的是(  )
A.光能、H2O、叶绿素、类胡萝卜
B.叶绿体、类胡萝卜素、ATP、CO2
C.光能、酶、H2O、[H]
D.酶、CO2、[H]、ATP
5.下列对艾滋病患者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体内具有相应的记忆细胞和抗体
B.机体三道防线的防御能力均显著增强
C.正常人与其握手或者拥抱不会感染艾滋病
D.与先天无胸腺的人一样,体内T细胞数目异常
6.下列与实验试剂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苏丹Ⅲ染液能将脂肪组织样液染成红色
B.健那绿染液能使细胞核中的核酸呈现绿色
C.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可用于酵母菌发酵产物的检测
D.双缩脲试剂由甲液和乙液组成,临用前等量混匀
 
二、非选择题:
7.某兴趣小组研究了植物激素对顶端优势的影响,不同处理后的结果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上述A、B、C、D和E中五组处理中,要证实内源生长素维持了顶端优势,至少需要经过的处理过程有      (填字母).
(2)综合实验结果,可得到的结论有:
①      .
②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在调控顶端优势中的相互关系为      (填“协同”或“拮抗”).
(3)通过追踪物质运行和变化规律来探寻生长素的合成和运输过程,理想的方法是      .
8.打乒乓球是一种全身肌肉参与的协调运动.
(1)发出启动该运动指令的神经中枢是      ,随之参与调控的神经中枢有      .神经中枢产生的兴奋通过神经元的      (结构)传到所支配的肌肉,并使其收缩.
(2)在运动过程中,心跳和呼吸加快.使心跳加快的激素是      ,使呼吸加快的调控中枢位于      .
(3)为提高运动成绩,运动员对同一动作会长时间反复练习,这也是人脑发挥高级功能进行      的过程.
9.如表是自然演替下某群落植物种类组成的变化情况.
演替阶
段编号 物种总数(种)
乔木 灌木 藤本 草本 针叶树 阔叶树
A 7 3 2 6 1 3
B 4 2 0 3 3 0
C 18 7 4 10 0 6
据表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处于演替早期的阶段是      (填编号),依据是      ;若该群落是在原始森林被砍伐后的地段上重新形成的,则此演替类型属于      .
(2)据表推测,动物种类最多,分层现象最复杂的群落所处的演替阶段是      (填编号);在三个演替阶段中,若群落遭受同等程度的破坏,则恢复力稳定性最高的阶段是      (填编号).
(3)不同演替阶段中乔木层的优势树种不同,主要原因是当环境条件发生变化时,后期树种具有      的特点.
10.同一表现型可由不同对基因单独控制.下图为一有先天性聋哑患者的系谱,对此分析(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回答下列问题:

(1)控制该病的基因至少应有      对,依据是      .
(2)Ⅱ2致病基因在      染色体上;Ⅱ1和Ⅱ2是否均为纯合子?      (填“是”或“否”).若Ⅱ3和一正常男性结婚,生育患该病孩子的概率      (填“高于”、“等于”、“低于”)群体发病率.
 
【生物技术实践】(15分)
11.(1)青蒿素是一种脂溶性强的有机物,受热易分解.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采用乙醚提取法获得了高活性青蒿素.采用乙醚的原因是:①利用      化学原理;②乙醚在常温下易挥发,有利于青蒿素的纯化,同时能避免      .
(2)采用组织      作为外植体.先将其接种在脱分化培养基上诱导形成      ,然后转接到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比值      (填“较低”、“较高”或“适中”)的培养基上长出丛芽,后一阶段属于      过程,实验中会使用封口膜,其作用是      .
(3)丛芽生根形成试管苗,移栽至大田前需打开封口膜在培养室内、外过渡一段时间,目的是      .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分)
12.如图是利用工程菌生产人生长激素的流程图.
细胞A→生长激素mRNA 生长激素基因→生长激素基因表达载体→细菌→工程菌
请回答相关问题:
(1)细胞A是人体的      细胞,利用人体的其他细胞      (填“能”或“不能”)提取到编码人体生长激素的mRNA,原因是      .
(2)X是      过程,其中使用的酶是      ;在生长激素基因表达载体上,能使目的基因顺利表达的元件有      ;表达载体导入细菌后用于筛选的基因称为      .
(3)在将生长激素基因表达载体导入细菌前,需用      处理细菌,目的是      .
 

2016年重庆市高考生物一模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满分36分)
1.下列关于线粒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可独立合成部分蛋白质
B.蓝藻的有氧呼吸过程无线粒体参与
C.内膜折叠成嵴有利于ATP的合成
D.在人心肌细胞中的数量少于腹肌细胞
【考点】线粒体、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
【专题】正推法;细胞器.
【分析】线粒体普遍存在于动、植物细胞中,呈粒状、棒状,具有双层膜,内有少量DNA和RNA,内膜突起形成嵴,内膜、基质和基粒中有许多种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大约95%来自线粒体,是细胞的“动力车间”.
【解答】解:A、线粒体含有少量DNA,可独立合成部分蛋白质,A正确;
B、蓝藻为原核细胞,无线粒体,有氧呼吸过程无线粒体参与,B正确;
C、线粒体内膜折叠成嵴有利于ATP的合成,C正确;
D、耗能多的细胞中线粒体含量多,故在人心肌细胞中的数量多于腹肌细胞,D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线粒体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对于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的理解是本题考查的重点.
 
2.下列运输过程无囊泡参与的是(  )
A.DNA聚合酶进入细胞核
B.病菌被吞噬后运输到溶酶体
C.神经递质运输到突触前膜
D.分泌蛋白由内质网运输到高尔基体
【考点】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专题】正推法;生物膜系统.
【分析】内质网、高尔基体通过出芽形式形成囊泡,细胞膜的内吞和外排过程中也形成囊泡,囊泡的形成与融合可以实现膜成分的更新.
【解答】解:A、DNA聚合酶进入细胞核是通过核孔,不通过囊泡运输,A正确;
B、病菌被吞噬后运输到溶酶体是通过胞吞作用,需通过囊泡运输,B错误;
C、神经递质运输到突触前膜是通过突触小泡,需通过囊泡运输,C错误;
D、分泌蛋白由内质网运输到高尔基体需通过囊泡运输,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生物膜的结构和功能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DNA中鸟嘌呤的数量总是等于胸腺嘧啶的数量
B.细胞中不同的氨基酸可以由同一种tRNA携带
C.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都涉及碱基配对的过程
D.真核生物基因的碱基数是肽链氨基酸数的3倍
【考点】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碱基互补配对原则;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专题】正推法;DNA分子结构和复制;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分析】1、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在DNA或某些双链RNA分子结构中,由于碱基之间的氢键具有固定的数目和DNA两条链之间的距离保持不变,使得碱基配对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律,这就是A(腺嘌呤)一定与T(胸腺嘧啶),在RNA中与U(尿嘧啶)配对,G(鸟嘌呤)一定与C(胞嘧啶)配对,反之亦然.碱基间的这种一一对应的关系叫做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2、tRNA具有专一性,即一种tRNA只能携带一种氨基酸,但一种氨基酸可由一种或几种特定的tRNA来转运.
3、mRNA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转录形成的,翻译过程中,mRNA中每3个碱基决定一个氨基酸,所以经翻译合成的蛋白质分子中氨基酸的数目是mRNA碱基数目的 ,是DNA(基因)中碱基数目的 .即DNA(或基因)中碱基数:mRNA上碱基数:氨基酸个数=6:3:1.
【解答】解:A、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DNA中鸟嘌呤的数量总是等于胞嘧啶的数量,腺嘌呤的数量总是等于胸腺嘧啶的数量,而鸟嘌呤的数量不一定等于胸腺嘧啶的数量,A错误;
B、tRNA具有专一性,一种tRNA只能转运一种氨基酸,B错误;
C、遗传信息的传递(DNA的复制)和表达(转录和翻译)都涉及碱基配对的过程,C正确;
D、DNA(或基因)中碱基数:mRNA上碱基数:氨基酸个数=6:3:1,因此基因的碱基数是肽链氨基酸数的6倍,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碱基互补配对原则、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要求考生识记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内容,掌握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相关应用;识记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的过程、场所、条件及产物等基础知识,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4.下列选项中,为光合作用暗反应阶段所必需的是(  )
A.光能、H2O、叶绿素、类胡萝卜
B.叶绿体、类胡萝卜素、ATP、CO2
C.光能、酶、H2O、[H]
D.酶、CO2、[H]、ATP
【考点】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
【专题】正推法;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
【分析】光合作用的过程图解:

【解答】解:植物在光照条件下进行光合作用,光合作用分为光反应阶段和暗反应阶段,光反应阶段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进行水的光解,产生ATP和[H],同时释放氧气,ATP和[H]用于暗反应阶段三碳化合物的还原,暗反应主要发生的是二氧化碳的固定和三碳化合物的还原,所以在暗反应阶段必须参与的物质是二氧化碳、ATP和还原剂[H],此外还需要多种酶的催化.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光合作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下列对艾滋病患者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体内具有相应的记忆细胞和抗体
B.机体三道防线的防御能力均显著增强
C.正常人与其握手或者拥抱不会感染艾滋病
D.与先天无胸腺的人一样,体内T细胞数目异常
【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专题】正推法;免疫调节.
【分析】关于“艾滋病”,考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把握:
(1)艾滋病的中文名称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其病原体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2)艾滋病的致病原理:HIV病毒进入人体后,与人体的T淋巴细胞结合,破坏T淋巴细胞,使免疫调节受到抑制,使人的免疫系统瘫痪,最后使人无法抵抗其他细菌、病毒的入侵,让人死亡.
(3)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包括:血液传播、性传播、母婴传播.
【解答】解:A、艾滋病的病原体进入机体后成为抗原,引发机体的免疫反应,使机体内产生相应的记忆细胞和抗体,A正确;
B、艾滋病病毒主要侵染T细胞,导致人体免疫能力降低,B错误;
C、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包括:血液传播、性传播、母婴传播.因此,正常人与其握手或者拥抱不会感染艾滋病,C正确;
D、艾滋病病毒主要侵染T细胞,而T细胞成熟的场所是胸腺,因此与先天无胸腺的人一样,体内T细胞数目异常,D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人体免疫调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免疫系统的组成,掌握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具体过程;掌握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的类型,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6.下列与实验试剂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苏丹Ⅲ染液能将脂肪组织样液染成红色
B.健那绿染液能使细胞核中的核酸呈现绿色
C.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可用于酵母菌发酵产物的检测
D.双缩脲试剂由甲液和乙液组成,临用前等量混匀
【考点】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检测蛋白质的实验;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检测脂肪的实验.
【专题】实验分析题;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
【分析】1、斐林试剂是由甲液(质量浓度为0.1g/mL氢氧化钠溶液)和乙液(质量浓度为0.05 g/mL硫酸铜溶液)组成,用于鉴定还原糖,使用时要将甲液和乙液混合均匀后再加入含样品的试管中,且需水浴加热;双缩脲试剂由A液(质量浓度为0.1 g/mL氢氧化钠溶液)和B液(质量浓度为0.01 g/mL硫酸铜溶液)组成,用于鉴定蛋白质,使用时要先加A液后再加入B液.
2、健那绿是专一性染线粒体的活细胞染料,能将线粒体染成蓝绿色,而细胞质接近无色.
3、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中,
(1)检测CO2的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或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
(2)检测酒精的产生: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酒精发生反应,变成灰绿色.
【解答】解:A、苏丹Ⅲ染液能将脂肪组织样液染成橘黄色,A错误;
B、健那绿是专一性染线粒体的活细胞染料,不能使细胞核中的核酸呈现绿色,B错误;
C、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可用于酵母菌发酵产物(酒精)的检测,C正确;
D、用双缩脲试剂检测蛋白质时,应该先加甲液,后加乙液,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检测蛋白质实验、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实验、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实验等,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采用的试剂及试剂的作用、实验现象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
 
二、非选择题:
7.某兴趣小组研究了植物激素对顶端优势的影响,不同处理后的结果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上述A、B、C、D和E中五组处理中,要证实内源生长素维持了顶端优势,至少需要经过的处理过程有 A、B、C (填字母).
(2)综合实验结果,可得到的结论有:
① 茎尖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并抑制侧芽的萌发 .
②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在调控顶端优势中的相互关系为 拮抗 (填“协同”或“拮抗”).
(3)通过追踪物质运行和变化规律来探寻生长素的合成和运输过程,理想的方法是 同位素示踪法 .
【考点】生长素的作用以及作用的两重性.
【专题】图文信息类简答题;植物激素调节.
【分析】植物的顶端优势是指顶端产生较多的生长素,向下运输,导致侧芽处的生长素浓度升高,这种高浓度的生长素抑制了侧芽的生长,而顶芽处则由于生长素向下运输,生长素的浓度较低,所以生长的较快,这样就出现了,顶芽生长素浓度低促进生长,而侧芽生长素浓度高抑制了生长的现象.
【解答】解:(1)植物的顶端优势是指顶端产生较多的生长素,向下运输,导致侧芽处的生长素浓度升高,这种高浓度的生长素抑制了侧芽的生长,而顶芽处则由于生长素向下运输,生长素的浓度较低,所以生长的较快,这样就出现了,顶芽生长素浓度低促进生长,而侧芽生长素浓度高抑制了生长的现象.要证实内源生长素维持了顶端优势,需要设计空白对照组,即A组、实验组去除顶芽,之后在切口添加生长素进行验证,即BC组.
(2)通过实验的结果,可得知:茎尖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并抑制侧芽的萌发.生长素的作用促进细胞伸长.顶端产生较多的生长素,向下运输,导致侧芽处的生长素浓度升高,这种高浓度的生长素抑制了侧芽的生长.导致顶端优势的产生.细胞分裂素可以促进细胞分裂,主要分布在尖端,促进侧芽的生长,因此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在调控顶端优势中的相互关系为拮抗关系.
故答案为:
(1)A、B、C
(2)①茎尖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并抑制侧芽的萌发 ②拮抗
(3)同位素示踪法
【点评】本题综合考查植物激素的生理功能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的能力和从题目所给的图形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8.打乒乓球是一种全身肌肉参与的协调运动.
(1)发出启动该运动指令的神经中枢是 大脑皮层 ,随之参与调控的神经中枢有 小脑、脊髓 .神经中枢产生的兴奋通过神经元的 轴突 (结构)传到所支配的肌肉,并使其收缩.
(2)在运动过程中,心跳和呼吸加快.使心跳加快的激素是 肾上腺素 ,使呼吸加快的调控中枢位于 脑干 .
(3)为提高运动成绩,运动员对同一动作会长时间反复练习,这也是人脑发挥高级功能进行 学习和记忆 的过程.
【考点】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
【专题】正推法;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
【分析】小脑:位于桥脑和延髓的后方,中间为蚓部,两侧为小脑半球,借小脑上中下三脚分别与中脑、桥脑和延髓相连接.小脑的机能有维持身体平衡、保持和调节肌张力和调整协调运动.脑干:包括中脑、桥脑及延髓.下丘脑仅是体温的调节中枢,形成感觉在大脑皮层.
【解答】解:(1)发出启动该运动指令的神经中枢是大脑皮层,随之参与调控的神经中枢有小脑、脊髓.神经中枢产生的兴奋通过神经元的轴突传到所支配的肌肉,并使其收缩.
(2)在运动过程中,心跳和呼吸加快.使心跳加快的激素是肾上腺素,使呼吸加快的调控中枢位于脑干.
(3)为提高运动成绩,运动员对同一动作会长时间反复练习,这也是人脑发挥高级功能进行学习和记忆的过程.
故答案为:
(1)大脑皮层 小脑、脊髓 轴突
(2)肾上腺素 脑干
(3)学习和记忆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人脑各结构的功能,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
 
9.如表是自然演替下某群落植物种类组成的变化情况.
演替阶
段编号 物种总数(种)
乔木 灌木 藤本 草本 针叶树 阔叶树
A 7 3 2 6 1 3
B 4 2 0 3 3 0
C 18 7 4 10 0 6
据表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处于演替早期的阶段是 B (填编号),依据是 群落的物种数少、结构简单 ;若该群落是在原始森林被砍伐后的地段上重新形成的,则此演替类型属于 次生演替 .
(2)据表推测,动物种类最多,分层现象最复杂的群落所处的演替阶段是 C (填编号);在三个演替阶段中,若群落遭受同等程度的破坏,则恢复力稳定性最高的阶段是 B (填编号).
(3)不同演替阶段中乔木层的优势树种不同,主要原因是当环境条件发生变化时,后期树种具有 适应当前环境的能力更强或竞争能力更强 的特点.
【考点】群落的演替.
【专题】数据表格;种群和群落.
【分析】1、群落演替的类型:



类型
项目 初生演替 次生演替
起点 在一从来没有过植被,或者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 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是保留有土壤条件,甚至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
时间 经历时间漫长 经历时间较短
影响
因素 自然因素 人类活动较为关键
实例 裸岩上的演替 森林砍伐地、弃耕地上的演替

2、分析表格:表中B阶段的物种数目最少,C阶段的物种数目最多.
【解答】解:(1)随着演替的进行,群落的物种数目逐渐增加、结构逐渐复杂化,再结合表中数据可知,处于演替早期的阶段是B;若该群落是在原始森林被砍伐后的地段上重新形成的,则此演替类型属于次生演替.
(2)据表推测,动物种类最多,分层现象最复杂的群落所处的演替阶段是C;一般情况下,群落的结构越简单,其恢复力稳定性越高,因此在三个演替阶段中,若群落遭受同等程度的破坏,则恢复力稳定性最高的阶段是B.
(3)不同演替阶段中乔木层的优势树种不同,主要原因是当环境条件发生变化时,后期树种具有适应当前环境的能力更强或竞争能力更强的特点.
故答案为:
(1)B 群落的物种数少、结构简单 次生演替
(2)C B
(3)适应当前环境的能力更强或竞争能力更强
【点评】本题结合表格数据,考查群落演替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群落演替的概念、类型等,掌握群落演替的特点,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10.同一表现型可由不同对基因单独控制.下图为一有先天性聋哑患者的系谱,对此分析(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回答下列问题:

(1)控制该病的基因至少应有 两 对,依据是 Ⅱ1及Ⅱ2的父母均正常,表明该病为隐性遗传病、Ⅱ1及Ⅱ2所生后代Ⅲ1为正常,表明Ⅱ1和Ⅱ2所带致病基因不同 .
(2)Ⅱ2致病基因在 常 染色体上;Ⅱ1和Ⅱ2是否均为纯合子? 否 (填“是”或“否”).若Ⅱ3和一正常男性结婚,生育患该病孩子的概率 高于 (填“高于”、“等于”、“低于”)群体发病率.
【考点】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专题】图文信息类简答题;人类遗传病.
【分析】分析遗传系谱图可知,Ⅱ2是女性患者,其双亲均正常,故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由于Ⅱ1及Ⅱ2的父母均正常,表明该病为隐性遗传病、Ⅱ1及Ⅱ2所生后代Ⅲ1为正常,表明Ⅱ1和Ⅱ2所带致病基因不同,因此控制该病的基因至少应有两对.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解:(1)由于Ⅱ1及Ⅱ2的父母均正常,表明该病为隐性遗传病、Ⅱ1及Ⅱ2所生后代Ⅲ1为正常,表明Ⅱ1和Ⅱ2所带致病基因不同,因此控制该病的基因至少应有两对.
(2)Ⅱ2是女性患者,其双亲均正常,故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即Ⅱ2致病基因在常染色体上.Ⅱ1和Ⅱ2所生后代Ⅲ1正常,说明Ⅱ1和Ⅱ2不可能均为纯合子.Ⅱ3可能携带致病基因,故若Ⅱ3和一正常男性结婚,生育患该病孩子的概率高于群体发病率.
故答案为:
(1)两Ⅱ1及Ⅱ2的父母均正常,表明该病为隐性遗传病、Ⅱ1及Ⅱ2所生后代Ⅲ1为正常,表明Ⅱ1和Ⅱ2所带致病基因不同
(2)常 否 高于
【点评】本题结合系谱图,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属于考纲理解层次的考查.
 
【生物技术实践】(15分)
11.(1)青蒿素是一种脂溶性强的有机物,受热易分解.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采用乙醚提取法获得了高活性青蒿素.采用乙醚的原因是:①利用 相似相溶 化学原理;②乙醚在常温下易挥发,有利于青蒿素的纯化,同时能避免 青蒿素在高温下分解 .
(2)采用组织 细嫩组织块 作为外植体.先将其接种在脱分化培养基上诱导形成 愈伤组织 ,然后转接到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比值 较低 (填“较低”、“较高”或“适中”)的培养基上长出丛芽,后一阶段属于 再分化 过程,实验中会使用封口膜,其作用是 透气和防止污染 .
(3)丛芽生根形成试管苗,移栽至大田前需打开封口膜在培养室内、外过渡一段时间,目的是 使试管苗逐渐适应自然环境 .
【考点】从生物材料中提取某些特定成分;植物的组织培养.
【专题】实验性简答题;从生物材料提取特定成分;植物的组织培养.
【分析】1、青蒿素是一种脂溶性强的有机物,受热易分解,采用乙醚提取法可以获得高活性青蒿素.
2、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是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其过程为:离体的植物组织,器官或细胞经过脱分化过程形成愈伤组织(高度液泡化,无定形状态薄壁细胞组成的排列疏松、无规则的组织),愈伤组织经过再分化过程形成胚状体,进一步发育成为植株.
【解答】解:(1)采用乙醚提取法获得了高活性青蒿素的原因有:①利用相似相溶化学原理;②乙醚在常温下易挥发,有利于青蒿素的纯化,同时能避免青蒿素在高温下分解.
(2)采用组织细嫩组织块作为外植体.先将其接种在脱分化培养基上诱导形成愈伤组织,然后转接到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比值较低的培养基上长出丛芽,后一阶段属于再分化过程,实验中会使用封口膜,其作用是透气和防止污染.
(3)丛芽生根形成试管苗,移栽至大田前需打开封口膜在培养室内、外过渡一段时间,目的是使试管苗逐渐适应自然环境.
故答案为:
(1)①相似相溶(其他合理答案均给分) ②青蒿素在高温下分解
(2)细嫩组织块 愈伤组织 较低 再分化 透气和防止污染
(3)使试管苗逐渐适应自然环境
【点评】本题考查青蒿素的提取和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分)
12.如图是利用工程菌生产人生长激素的流程图.
细胞A→生长激素mRNA 生长激素基因→生长激素基因表达载体→细菌→工程菌
请回答相关问题:
(1)细胞A是人体的 垂体 细胞,利用人体的其他细胞 不能 (填“能”或“不能”)提取到编码人体生长激素的mRNA,原因是 其他细胞中生长激素基因不表达 .
(2)X是 反转录 过程,其中使用的酶是 逆转录酶 ;在生长激素基因表达载体上,能使目的基因顺利表达的元件有 启动子、终止子 ;表达载体导入细菌后用于筛选的基因称为 标记基因 .
(3)在将生长激素基因表达载体导入细菌前,需用 Ca2+ 处理细菌,目的是 增大细胞壁的通透性(成为感受态细胞) .
【考点】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
【专题】图文信息类简答题;基因工程.
【分析】基因表达载体的组成: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标记基因
(1)启动子:是一段有特殊结构的DNA片段,位于基因的首端,是RNA聚合酶识别和结合的部位,能驱动基因转录出mRNA,最终获得所需的蛋白质.
(2)终止子:也是一段有特殊结构的DNA片段,位于基因的尾端.
(3)标记基因的作用:是为了鉴定受体细胞中是否含有目的基因,从而将含有目的基因的细胞筛选出来.常用的标记基因是抗生素基因.
【解答】解:(1)生长激素是由垂体分泌的激素,因此细胞A是人体的垂体细胞.由于基因发生选择性表达的原因,其他细胞没有编码人体生长激素的mRNA.
(2)X是以RNA为模板生成DNA的过程,即发转录过程,其中需用逆转录酶;在生长激素基因表达载体组成: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标记基因.是为了鉴定受体细胞中是否含有目的基因,从而将含有目的基因的细胞筛选出来.常用的标记基因是抗生素基因.
(3)受体细胞是微生物时,需要用钙离子处理微生物,增大细胞壁的通透性,使其处于感受态.
故答案为:
(1)垂体 不能 其他细胞中生长激素基因不表达
(2)反转录 逆转录酶 启动子、终止子 标记基因
(3)Ca2+增大细胞壁的通透性(成为感受态细胞)
【点评】本题考查基因工程相关知识,要求学生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完整版免注册下载地址:http://pan.baidu.com/s/1eShSlFG


相关评论
鄂公网安备 420881020000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