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八中英语老师汪艳
我们身边的好老师
在北京八中,汪艳是一位“大名鼎鼎”的老师,她获得过全国优秀教师、全国模范教师等一系列荣誉,但对她而言最珍视的身份却是“老师”。从教20余年,她放弃了很多出名挣大钱的机会,默默坚守在教育一线,将自己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化成对学生的无私关爱中,而她的英语课堂也成为学生们最喜欢的地方。
做老师是从小的梦想
1990年,即将从首都师范大学毕业的汪艳来到八中应聘。此时,正值国家大力发展市场经济时期,英文好的大学生要么去外企工作,拿让人羡慕的薪水;要么留学深造,出国镀金。汪艳所在年级的70多个毕业生,选择当老师的只有汪艳一个人。对她来说,当老师是从小的梦想。
到八中应聘那天,校长看完汪艳的履历,问她:“为什么选择这里?”她回答:“就一个原因:这里是素质教育名校,我想当一辈子老师。”简短的一席对话,却成为汪艳教育生涯的开始。
年轻的汪艳较早成名,第一届英语教学大赛获全国一等奖的殊荣,让她一夜间成为教育界瞩目的焦点。当时,她每天都能接到各种各样的电话:来这边讲座吧?来给我们上个公开课吧……在名利面前,她看到很多人不再安静地从事教学,疲惫地奔跑于各种场合。汪艳有些惶恐,她觉得这些都不是自己想要的。她回绝了各种邀请,就想在学校做一名普通的老师,安安稳稳地教书。
教超越高考的英语
“我教的英语不是面向高考,而是超越高考的。”这是汪艳24年教学生涯中一直坚持的。正因为有了这样的理念,汪艳所教的学生,都会真正爱上英语,并自觉去学习,而她也在素质教育这条道路上,一直走到今天。
刚开始当老师时,大家对英语教学的认识都停留在“学好课文,考好试”上。1996年,一次美国之行改变了汪艳对英语教学的认识。“我意识到,学生如果只是会"课本英语",就完全无法领会另一种文化的魅力,长大后传播中国文化更是无从谈起。”汪艳说,回国后,她就开始尝试改革教学方式,并得到了学校的支持。
汪艳认为,英语是一种工具、一种文学,更是一种文化,学习过程中的听说读写都是遵循学生的兴趣,这样才能培养起对英语的爱,才能让他们在高中以后依然喜欢英语。但是,她的初次尝试失败了,看着一塌糊涂的学生成绩,她哭了。校长走到她跟前说:“你做得很对,继续坚持自己的方向,成功了是你的,失败了是我的。”在学校的鼓励下,汪艳不断地研读教育专著,咨询外教,与同事们交流,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学生鼓励让爱延续
为了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兴趣,汪艳在高中三年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特点,制定了详细的教学计划。高一年级她会带着学生们看英语剧目、学英语歌曲;高二年级她让学生们参与英语演讲,学着给影视剧配音,游戏、角色互换,小说、电影等都在汪老师的课堂上出现过,她还跟学生们一起观看了电影《死亡诗社》。
汪艳至今还记得她教第一届英语实验班高三最后一节英语课的情景。那天快下课的时候,汪艳看着学生们收拾书包,失落感涌上心头。就在这个时候,班长突然说:“让我们用自己的方式向汪老师致敬吧!”让汪艳想不到的一幕出现了,所有的同学一个一个陆续地站在了自己的桌子上,他们说:“老师,请您一定要坚持,我们支持您。”这一幕也正是《死亡诗社》中学生向基廷老师告别的情景。也就是在那个时候,汪艳突然知道自己当老师是为了什么。
去年,汪艳曾经教过的一个班回到学校庆祝毕业20周年,班上一位已经36岁的学生仍然记得汪老师当年说过的话、做过的小事,这让她感动的同时也更加坚信:自己的知识、素质和觉悟会影响下一代的心灵。“如果有下辈子,我愿意还做老师。”汪艳说。
校长点评
汪艳老师热爱学生,事业心强,工作十分投入。她在教学实践中勇于创新,克服困难,探索出了一条依据学生心理,采用启发式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和自主性,全方位培养兴趣和能力的英语素质多元化教学法,并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北京八中校长王俊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