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教研的规模效益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研组的建设。以校为本的生物教研组的建设是新一轮生物课程改革走向成功重要保证。我们应根据现代教育的要求,对教研组功能进行重新认识,使教研组不仅是教学常规的落实者,日常教学活动的组织者,而且还是教学创新的“孵化器”,以提高校本教研有效性的含金量。
(一)创设良好的教研组氛围
教师教学创新需要教研组营造创新氛围,让新的时代理念、新的教育思想和现代教育技术成为教研组新的时尚,使教研组成为教师教学创新的心理安全港和精神加油站。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朱慕菊指出,要建立以校为本的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机制,创造有利于教师研究的氛围,使教师有机会对改革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公开而自由的讨论,鼓励思维的独立性与创造性,加深教师对改革目标的理解。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是作为研究者、作为主人来参与的,带着疑问与困惑,进行理性的思考,而不是被动地接受,不应该以任何形式、任何权威来压制教师个人的专业见解。教师是在由社会发展所牵动的教育改革当中,通过批判性的反思,做出新的选择。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教师、教师与管理者之间的沟通、交流、对话,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对组内教师提出的不同教学观点和进行的教改尝试应该给予理解和尊重,少苛求多包容,少求同多求异,使教研组成为教学创新的舞台和学术争鸣的论坛,使创新精神成为生物教研组文化的原色与底蕴。如有的学校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提倡不同的教师在上同一内容的课时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充分发挥每个老师的不同优势,形成“个性化”的教学。
(二)建立规范的校本教研制度
校本教研制度要做到有章可循,建立校本教研工作规范化的机制。
一是组织化学习,建立理论学习制度,以形成团体动力。21世纪是信息化社会、知识经济时代,终身学习对教师的生存和发展极为重要,教研组学习既是一种团体压力又有助于教研团队动力的形成。要引导教师学会理性地思考教学问题,而不要小看理论思维,理论学习要更加指向实践中发生的真实问题。
二是集体性教研,建立课题研究制度,形成浓厚的学术研究氛围。“组组有课题,人人都参与”的模式适合不少学校的实际,这既能发挥教师创新个性,又能形成教研组科研氛围和特色,既竞争又合作,这是帮助全体教师适应新课程教学,提高教师教学专题研究能力的有效措施,还容易出高质高效成果,使教研组充满凝聚力和魅力。
三是综合性实践,以弥补教师能力的缺陷。新课程中学科的综合性学习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求教师具有指导学生进行专题研究、社区服务、社会实践等方面的能力,这是传统教育培养出来的教师的弱项,教研组组织教师对此开展不懈探索显得十分迫切。
四是跨学科交流,建立对话交流制度,进行信息的交换、经验的共享、深度会谈、专题研讨,以开阔教师专业视野,提升创新质量。现在学科高度分化上的高度综合加剧。“3+X”的“X”已导向知识的整合教学。应以博大的学术胸襟,打破学科界限,消解知识隔膜,开展不同学科教研组的学科思想交流、教学改革交流。
在建立校本教研制度方面,有的学校采取了确定“新课程教研日”的方式,开展形式新颖、实效性强的教学研讨活动,总结、交流、反思每周教学情况,思考、研讨下周教学内容。通过集体备课、教学研讨、教学观摩、说课、评课、教学反思与交流、案例分析、问题会诊、与骨干教师对话、专题研讨、教育沙龙等,在实践与摸索中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还有的要求教师每周做一次教后记、提供一个典型个案、上一节研讨课、建立学生成长档案记录、提供一个研究的问题等。同时,规定教师参加校本教研活动计入继续教育学时,把校本教研工作作为新课程实验评估的主要条件之一,通过这些制度保障,使校本教学研讨活动扎扎实实地开展起来。
(三)精心选择校本教研内容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校本教研,除学习课程改革纲要和课程标准,研究新教材外,还应在“观念”、“课堂”、“活动课”、“课程整合”和“校本开发”上下功夫。
第一、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新课程改革是一次大的教育变革,旨在构建一种新的课程文化。它要求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不应只从教师、教学、考试等角度去对待这次改革,还应从学生、学习、发展(教师发展和学生发展)的视角认识和实施新课程。只有这样,才能树立起正确的课程观、教师观、学生观、教学观和质量观;也只有具有了正确的与时俱进的教育观,才有可能在新课程推进中有正确的方向和高效的作为。
第二、建构新型课堂
新课程强调基础教育要为学生全面发展、终身发展、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一方面,新课程要让学生获得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吸纳新知识、掌握新技能的方法和积极主动、终身学习的态度。另一方面,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而一部分教育工作者,一是过去当学生时习惯接受式学习,二是以前当教师时也多采用单向灌输,因而对新课程极不适应。这就要求校本教研要大力研究新的课堂教学方式,如:“新课堂,教师需要建立哪些新的角色”、“如何给知识注入生命”、“课堂上,谁影响谁”、“课堂教学中的互动类型有哪些”、“如何营造积极的课堂氛围”、“新课堂上允许什么,如何看待当前的课堂纪律”等问题。
第三、加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设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国家规定课时、拟定指导纲要,由地方或学校开发、利用有关课程资源而组织实施的综合化、实践性、活动式必修课程,它是对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结构性突破。其价值追求表现在:通过主题式、系列化活动,让学生在亲历实践、全程体验中,增强探究与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使学生初步获得从事基本的劳动与技术活动的能力以及终身进行技术学习的能力。但教师长期恪守“以纲为纲、以本为本”,习惯于“照本宣科”或者忠实地使用教材。如今,面临一个全新的“三无”课程,既无现成的师资,又无可“宣”或可资借鉴的教材教参,更是强调过程,无需考试。那么,这门新课由谁来上,如何上,怎样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课程资源谁负责开发,如何开发和利用;实施中如何评价学生,如何评价教师甚至如何评价这门课程实施的成败等等问题,都要求我们在课程实施前和实施中必须尽快而又切实解决。校本教研正为我们提供了充足的“智力资源”。
第四、加大信息技术与生物学科课程整合的研究力度
新课程主张教学方式的变革、教学手段的更新,将学生培养成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具有较强信息素养的创新人才。这就要求不仅要加强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的时代性、针对性、实效性和科学性,而且还应将信息技术手段引入各学科教学,让信息技术手段在各学科教学中成为教师传授知识的有力工具,为学生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因此校本教研,要研究如何加大信息技术与生物学科课程整合的力度,培养教师、学生的信息素养。
第五、校本课程的开发
为培养具有鲜活个性、突出特长的未来实用型、个性化人才,新课程大力倡导校本课程开发。校本课程开发要求反映学生的兴趣特长、体现学校的办学宗旨、挖掘利用学校及社区的教育资源。这一方面凸现学校办学特色、发展学生个性成了可能,为教师的创造性劳动提供了足够的创造空间;另一方面又需要教师拥有一定的课程资源。因此如何挖掘、整理、提炼学校的办学理念;如何在“需要评估—确定目标—组织与实施—发展性评价”四个常规程序下创造性地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如何灵活选择“选用、改编、新编”等校本课程开发类型,如何开发利用校内教师、学生、学校、社区等个体和群体所拥有的社会、自然等校本课程资源;如何加强对校本课程的规划、管理、评价等,就应是校本教研中广大教育工作者永远关注且应迅速、重点解决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