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查询试卷\课件\优质课请在此输入关键字:
网站首页 >> 教育教研 >> 教研活动 >> 文章内容

荆门市2016年3月七市州联考理综生物质量分析(摘选)

[日期:2016-03-25]   来源:荆门教研室  作者:李维涛   阅读:325[字体: ]

各校三月联考与元月调考生物学科一本上线数比较表

序号
学校
3月
人数
两次考试一本上线数比较
元月
三月
较元月
1
龙泉中学
923
513
506
-7
2
862
469
416
-53
3
京山一中
737
218
214
-4
4
沙洋中学
599
170
174
+4
5
荆门外校
385
133
110
-23
6
荆门一中
319
54
65
+11
7
东宝中学
407
63
53
-10
8
掇刀中学
412
74
82
+8
9
钟祥六中
94
22
16
-6
10
胡集高中
328
49
32
-17
11
钟祥三中
596
109
85
-24
12
钟祥实中
332
26
25
-1
13
旧口高中
292
11
23
+12

  分析:1、两大校比较:钟祥一中一二本上线数较元月调考均大幅减少,龙泉中学一本减少了7人,二本增9人。2、另六所省示范校一本增幅较大的有市一中和掇刀石中学,降幅较大的有外校和东宝中学;二本增幅较大的是京山一中和沙洋中学,减幅较大的是外校和掇中。3、其他高中一二本增幅都较大的是旧口高中(分别增12人和30人),一二本降幅大的有胡集高中和钟祥三中。

 (一)选、必修各模块分值分配

 
选择题
非选题
联考
合计
2014年
高考分值
2015年
高考分值
题号
分值
题号
分值
分子与细胞
1、2、3
18分
29
10分
28分
27分
15分
遗传与进化
4
6分
31
12分
18分
15分
21分
稳态与环境
5、6
12分
30、32
17分
29分
33分
39分
选修1/ 3
0
0
39、40
15分
15分
15分
15分

分析:

(1)从题型及分值设定来看,本次七市州联考卷与14、15年高考卷题型完全一致,分数设置有不同。相较15年高考试卷,代谢非选择题(29T10分)增加1分、内环境与调节非选择题(30T8分)减少3分、遗传非选择题(31T12分)增加3分,生态非选择题(32T9分)分值相同。比较14、15两年高考卷试题分值设置,三个必修模块分数分配没有一定之规,必修一较14年减少12分,正好两个选择题的分数(各6分),是因为必修二和必修三各增加了一道选择题所致。由此看出,各必修模块高考分值的较大幅度变化,全然由选择题的增减决定。此次联考三个必修模块分数设置没有太受15年高考题影响,与14年高考试题分数分配比较接近。

(2)从考点分布看,选考题尽量回避去年的高考考点,比如第39题考查的是“植物的组织培养及有效成分的提取”,15年高考考查的是“物质的鉴定和分离;微生物分离培养方法及细胞计数方法;酶活性的最适温度”;40题考查的是“基因工程及细胞工程的原理、技术及应用”,15年高考40题考查的是“目的基因的制备;抗原-抗体杂交; HIV病毒的作用;免疫系统的功能”。四道非选择题依次考查了植物代谢、调节、遗传和生态等几大知识板块,与近几年新课标高考所考板块完全相同,具体到知识点细节,对植物代谢的考查:15年高考考查的是“探究不同光照处理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此次三月调考为“探究CO2浓度倍增和干旱胁迫对植物光合作用生理特性的影响”,形式上有效仿,问题设置上比较新颖,顺带考查了相关实验中对照组和实验组的设置问题;对稳态和调节的考查:15年高考考查的是激素调节和神经调节的相关知识点,此次考查人体稳态调节的有关知识;对遗传的考查:15年高考主要考查了孟德尔遗传定律的应用(一对等位基因、基因频率、显性纯合致死等),此次联考主要考查的是关于一对等位基因在常染色体,还是在性染色体上,以及在性染色体的同源区和非同源区上的不同表现;对生态的考查:15年高考考查了种群的特征和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此次联考主要考查的是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等功能;六道选择题与近两年高考特点类似,但考查的知识点不尽雷同,这也符合了选择题的高考考点年年有变化的特点。

(3) 从能力要求看,理解能力是最基本的能力,几乎每道题都考查了对相应知识要点的理解及对知识间内在联系把握的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是较高的能力目标,15年高考选择题第5题要学生获取到题干诸多信息中的“空间结构改变”这一关键信息点是有一定难度的。此次联考关于获取信息能力方面的考查力度不大;实验与探究能力既是新课标的理念,也是高考考纲提出的明确要求,15年高考第29题主要考查了对实验结果的处理与分析(连续光照和间隔时间不同的光照处理对光合作用的影响),选做题第39题包含关于酶活性最适温度点探究的实验思路设计等,此次联考既注重了实验知识内容的考查,也注重了实验探究方案设计能力的考查,选择题第1和第5题分别考查物质组成的检测实验和遗传物质发现过程中的相关实验。第29(植物代谢题)和31(遗传题)题中均考查的是实验设计的基本思路,两题所设问题都有较高难度。

(四)试题特点、答题情况分析及总体评价

试题总体特点:试题紧扣考纲,强化对重点主干知识的考查。试卷命制强调基础检测与能力立意并重,在基础知识检测方面,重视对课本的依托,强化对基本概念、原理和课本实验的考查;在能力测试方面侧重于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分析推理能力以及科学探究思维方法、技能的考查。在选择题考查的知识点方面,有意回避近几年高考常考的知识点,似乎尝试着押一押未来的高考知识点。非选择题及选考题完全效仿高考试题的模式及章节知识安排、设置,无可非议。此套试题作为第一轮复习结束时的阶段性检测,我认为比较适合。

第1题C(38.1%)选项“脱氧核糖核苷酸与甲基绿发生作用呈绿色,核糖核酸与吡罗红发生作用呈红色”,学生选中此项,大都是被自己的粗心大意所忽悠,把“脱氧核糖核苷酸”误读成“脱氧核糖核酸” 所致;

第3题B(21.4%)选项“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各时期染色体的行为均相同”原本正确,学生被平常训练中总是在找他们之间的差异所影响,以致不敢相信了染色体的行为却是一致相同的;

第4题B(28.6%)选项“用35S和32P标记同一噬菌体进行试验,可证明进入大肠杆菌体内的是噬菌体的DNA”,书中明确交待是分别用35S和32P标记不同的噬菌体,再说同一噬菌体同时含有的35S和32P两种放射性元素,是物理仪器无法甄别的。选此选项的学生是理解没到位。该题C(29.7%)选项“孟德尔用F1能产生数量相等的两种配子来解释一对相对性状遗传实验的结果,属于演绎推理”,应该是假说的解释阶段,F1代测交实验才是演绎推理,选此项的学生明显没把“假说-演绎推理”弄明白。

第5题C(29.4%)选项“喷洒赤霉素能使芦苇明显增高,由此证明赤霉素能促进细胞伸长”,学生错选此项,是没能注意“证明”二字的份量,没有对照实验,即便唯一的结论都不可信,何况这里还有细胞数目增加带来的植物增高因素。

2、选择题总体评价
(1)题干信息简洁明了。6道选择题的题干文字均没超过一行,图文信息也没有,正契合了15年高考生物选择题特点,这样减少了学生阅读时间和信息量,从而降低难度;不过,这不意味着2016年高考不出现有图文信息的选择题。
(2)备选项文字总体精炼、科学,学生能够一目了然;正确选项具有唯一性,不模凌两可,含糊不清;
干扰答案项尽量避免了出现绝对语气的字眼(如:都、完全),防止降低其干扰作用。所有干扰项都表现出似是而非,且与正确选项之间不存在非此即彼的关联关系。
(3)6道选择题总体不难,除第6题属于知识概念的应用外,其余诸题无外乎是书本概念、原理及生物学结论的的比较与甄别。第6题是2015年高考新课标卷2理综31题的改编,属知识的应用层面。不少选项用的是考生经常或容易犯错误的作为干扰项;许多选项大都直接来源于课本,充分体现回归教材的导向,即便得分最低的第4题,选中率很高的B、C干扰项,就是书中原理和概念没搞清楚所致。

3、非选择题必做题考情分析

第29题:(10分)为探究CO2浓度倍增和干旱胁迫对紫花苜蓿光合作用生理特性的影响,研究者采用人工气候室和控水实验,模拟CO2浓度倍增和干旱胁迫的条件进行试验。实验结果如下:

请根据实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在干旱胁迫条件下,真正光合速率降低的主要原因是▲;当干旱胁迫发生时,CO2浓度倍增能提高▲。

(2)依据表格中的实验数据,不能判断在B组实验条件下,该组植物能积累有机物。其理由是▲。

(3)在干旱胁迫条件下,植物细胞间CO2浓度并未因光合作用消耗而降低,反而逐渐升高。对此,有两种不同观点。观点一:光合产物的输出变慢,导致细胞内光合产物积累,最后阻碍了CO2 的吸收和利用;观点二:细胞内水分亏缺导致叶绿体片层结构破坏,从而直接影响光反应,而且不能恢复。

某高中学校生物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欲利用学校条件设计实验,探究上述哪种观点是成立的。其实验设计的基本思路是:①将培养在▲条件下的植物幼苗分为两组;②对其中对照组植物幼苗的处理应是  ▲,而对实验组植物幼苗的处理应是▲。最后通过分析实验结果,即可获得相应的实验结论,进而作出判断。

【参考答案】(1)气孔开度降低,CO2吸收减少 真正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 (2)不知道该条件下植物的呼吸作用强度 (3)①干旱 ②保持原状 正常供水或“浇水”或“补水”

【考查目的】本题以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等为知识考点,考查学生的理解、获取信息及实验设计方面的能力。

【评卷信息】第⑴小题组,得满分4分者少,均分2分左右,第一空得2分者极少,大都只答出“气孔开度降低”或“CO2吸收减少”其中一句;第二空普遍答不全。第⑵⑶小题组满分6分,均分1.92。第⑵小题许多错答为“无法测净光合速率”表中给出的就是净光合速率,不知这类学生如何理解的表中信息。第⑶小题第一空错答“光照”者有之,第二空和第三空分别的对照组和实验组写反了的学生大有人在,有的学生认为不做处理的为实验组,浇水的为对照组;有的学生对实验组处理是“破坏片层结构”,对照组不做处理。

【试题点评】本题涉及的知识背景并不复杂、陌生,表格中的有用信息也不难获取,但在挖掘知识的内在联系方面有力度,比如第⑴小题,要学生知道是“干旱胁迫”致“气孔开度降低”,进而“CO2吸收减少”,最终导致真正光合速率降低(教材中并没有这样的表述);第⑵小题要求学生理解植物能否积累有机物,必须要联想到“呼吸强度”这一因素,不少学生做不到。第⑶小题关于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怎样处理,部分学生总认为常态处理(正常供水)一定就是对照组,因此犯错,殊不知实验组和对照组可以因实验目的而改变的。此题0.4的难度有点出乎意料,恐怕与第⑴小题的设问及答案要求不无关系,第一空问的是主要原因,那么许多学生会选参考答案中的一个作答,因此就丢掉1分。

第30题:(8分)人体稳态的维持有着重要的意义。下丘脑和垂体在人体内分泌活动及稳态维持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在来自中枢的刺激下,产生兴奋,

以 ▲(选填“电信号”或“化学信号“)传导到突触小体,进而引起突触小泡中▲的释放。

(2)垂体是人体重要的内分泌腺,不仅分泌[a] ▲,还可分泌[b]促甲状腺激素等激素,来调节其他某些内分泌腺的活动。垂体后叶还储存来自下丘脑分泌的▲。该激素能促进▲对水的重吸收,进而调节水盐平衡。

(3)图中①→②→③→c的调节机制,属于 ▲调节;通过④、⑤途径所实现的

调节属于▲调节。

(4)目前普遍认为,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调节。

【参考答案】(1)电信号 神经递质 (2)生长激素 抗利尿激素 肾小管和集合管 (3)分级 反馈(负反馈) (4)神经-体液-免疫

【考查目的】本题以下丘脑和垂体在人体内分泌活动及稳态维持中所起的重要调节作用为知识背景,考查学生的识记、理解以及从题图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评卷信息】主要失分点在⑵小题和⑶小题。第⑵小题第一空错答为“生长素”,错因是将“生长素”与“生长激素”混淆;第⑵小题第三空或者只答“肾小管”,属记忆不全;或者错答为“肾小管、肾小球”属记忆不准。第⑶小题第一空错答为“体液调节”,错因是把三大调节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体液调节)与体液调节表现的方式(分级调节和负反馈)搞混淆了。第⑷小题“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答成“神经-体液”,错因是审题不注意,误以为是针对图中的方式。

【试题点评】此题先借下丘脑的一个神经细胞既考神经传导,又考神经传递的相关知识;接着第⑵小题围绕垂体的三个功能,侧重做得是储存下丘脑的分泌激素的文章,不难。第⑶⑷小题问的皆是必须掌握的基本概念问题,中等偏下以上学生都不会丢分。整题0.69的难度有些偏易。

第31题:(12分)野生型果蝇(全为纯合子)的眼形是圆眼。某遗传学家在研究中偶然发现一只棒眼雄果蝇,他想探究果蝇眼形的遗传方式,设计了如下图甲所示的实验。雄果蝇染色体的模式图如下图乙所示(Ⅰ为XY同源区段,Ⅱ为X特有区段,Ⅲ为Y特有区段)。请据图分析和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的F2中,能直接反应基因型的表现型是▲。

(2)与雄果蝇体细胞中的性染色体组成相比,精子中的性染色体只有1条X染色体或1条Y染色体。其根本原因是▲。

(3)图乙中,Ⅲ区段上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遗传,最突出的特点是▲。

(4)若F2中的圆眼∶棒眼≈3∶1,且仅在雄果蝇中有棒眼,则控制圆眼和棒眼的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既可能位于Ⅰ区段,也可能位于Ⅱ区段。请从野生型、F1和F2中选择合适的个体来设计实验,最后通过分析实验结果,即可确定控制圆眼和棒眼的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相应位置。其实验设计的基本思路是:

①用▲交配,得到棒眼雌果蝇。

②用该果蝇与 ▲交配,观察子代中有没有▲个体出现。

【参考答案】(1) 棒眼 (2) X染色体和Y染色体是一对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分别进入到不同的精子中 (3)限雄性遗传 (4) ①F2中棒眼雄果蝇与F1中雌果蝇 ②野生型雄果蝇(答圆眼雄果蝇不得分) 棒眼(或答“圆眼雄果蝇”)

【考查目的】本题以一对相对性状遗传的基本规律为背景,侧重考查学生关于XY这对性染色体的同源或非同源区上的等位基因的遗传特点和规律的理解以及实验探究能力。

【评卷信息】第(1)小题由于题干信息中基因在(常、性)染色体上的位置没有确定,那么,仅凭表现型是不能直接反应某些隐性个体基因型的,如“棒眼雄果蝇”。该问题设置有误,评分时仍按原答案给分,一部分学生为此失分。第(2)小题有的答成“基因选择性表达”、“减数分裂异常”的,此类属审题错误;

有的在答“同源染色体分离”的具体过程时出错,比如答成“同源染色体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等,错因是对减数分裂过程不够清楚。评分标准虽没要求到同源染色体具体的分离时间,但学生答错了,还是要扣分的。第⑶小题答错失分主要有以下几种:a.表述不准确,语不达意,如“传男不传女”“父病子必病(拟人化了)”“只有雄性个体含有相关性状的基因”;b.表述错误,如“雄性个体都具有这一性状”;c.答非所问,如“遗传方式伴Y遗传”等。第⑷小题第一空失分主要是限定不严,比如只写“棒眼X 圆眼”、“F2棒眼和圆眼”、“F2雄X F1圆眼”等,再就是错误答案;第二空失分主要是不按题目要求(请从野生型、F1和F2中选择合适的个体)作答,如将“野生型”答成“圆眼雄果蝇”“纯合圆眼雄果蝇”等,再就是错误答案;第三空错误答案主要有“棒眼雄果蝇或圆眼雌果蝇”“圆眼”“圆眼雌果蝇”“棒眼雌果蝇”等几种,棒眼限定性别和园眼不限定雄性均错了。该小题的错因一则是审题时信息获取后的注意度不高,二则是对分析得出的实验方案和结果表述的不够完整,再则就是实验设计能力不够。

【试题点评】本题从知识点层面,侧重考查的是伴性遗传的特点和规律,学生能否结合孟德尔杂交试验判断显隐性关系是解题的关键,第⑷小题看似要设计实验,实质是考学生能否分析出位于“Ⅰ区段”和“Ⅱ区段”的这对基因的遗传特点和规律,然后推理、判断,进而做出杂交方案选择和结果说明。由于该性状遗传未确定是否伴Y,故隐性雄性个体的基因型是不能确定的,于是,第⑴小题所问应该加一限定语。该题第⑵小题分值设的4分过高,虽有送分的意味,没想到学生并未领到这份情。整道题0.23的难度值我们没有预想到。

第32题:(9分)一个较稳定的生态系统主要有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等功能。下图是某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和能量流动示意图,其中图甲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示意图,图乙示图甲中圆形框内生物的种间关系,图丙示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金字塔。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图甲所示的生态系统能进行基本的物质循环,至少需要的生物成分是▲。

(2)图甲中,若①表示某生理过程,则应该是▲;若①--⑤表示含碳物质的量,则可用数学表达式▲解释“温室效应”的成因。

(3)图乙中的A突然骤减,一段时间后,D的数量将▲;若B与D可以根据对方留下的气味去猎捕或躲避,说明信息传递具有▲的功能。

(4)图丙中,“W”代表能量值,则W1表示▲,W2表示▲;形成图丙“塔型”的原因是▲。

【参考答案】(1)生产者和分解者 (2)(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①<②+④+⑤ (3)增多

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稳定 (4)生产者(绿色植物)固定的能量 热能(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的

【考查目的】本题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及信息传递为知识背景,通过示意图显示信息,考查学生理解、获取有效信息以及包括简单定量分析的综合运用能力,

【评卷信息】第⑴小题,学生对“至少需要的生物成分”把握不够好,“至少”这里就应理解为“必须”,考生出现少答、多答、甚至将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都答上的问题;第⑶小题主要问题是信息传递具有递进关系的两句话的功能答不全;第⑷小题主要反映的问题是生态系统中营养级的能量来源与去路不够清析。

【试题点评】围绕“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及信息传递”的特点和功能,把图甲和图乙结合在一起命制的试题见多了,将图丙也拼入题中,无疑增大了题干信息的丰富度和知识点考察的广度。把①~⑤赋予物质量的含义并要求用数学表达式解释温室效应的成因,不能不说是一次很好地创新尝试。信息传递之于生态系统的功能是书中黑体字标注的结论,学生回答不全,大家都知道接下来该如何做。0.53的难度与整卷0.51的难度非常接近。

4、选做题考情分析

第39题:[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5分)

蓝莓中富含的花青素能有效地改善视力。下图为科学家利用植物组织培养的方法,大量培养蓝莓具体

流程的文字图解。请回答下列问题:

(1)对蓝莓进行组织培养所利用的生物学原理是▲,整个培养过程需要在▲条件下进行。

(2)该过程所用的MS培养基的主要成分包括大量元素、微量元素和有机物,此外,常常需要添加▲。

所用的培养基必须彻底灭菌,常用的灭菌方法是▲。

(3)图中蓝莓组织要经过消毒处理后,才能进行培养。其①过程中,细胞的分化程度会▲ (选填“升

高”或“降低”或“不变”)。

(4)培养基中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用量比会影响细胞分化的方向。其比值较高的过程是▲(选填“②”

或“③”)。

(5)蓝莓花青素(在中性或碱性溶液中不稳定,在60℃以下的热稳定性较好)的提取,可用溶剂萃取法,考虑到色素提取液作为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问题,在下述方案中,你认为较好的方案是▲(填序号)。

①清水+甲醇;②盐酸+乙醇;③柠檬酸+丙酮;④柠檬酸+乙醇,

(6)含花青素的粗品经真空干燥(可使水的沸点降至40℃)制成成品。采用该方法的主要原因是▲。

【参考答案】(1)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无菌 (2)植物激素 高压蒸汽灭菌 (3)降低 (4)③ (5)④

(6)避免(干燥时温度过高导致)花青素分解 

【考查目的】本题以植物组织培养及有效成分提取等相关知识为考点,考查学生的识记水平和理解能力。

【评卷信息】本题均分(3.55)较第40题(8.59)低很多的原因,应该是所有空白零分卷都归于此题的缘故。答题异常的情况有:第⑴小题第一空把原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答成“组织培养”,第二空把“无菌”错答成“无毒”,还有“营养”条件。第⑵题第一空“植物激素”错答“激素”“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等,第二空“高压蒸汽灭菌”错答成“高温”或“高温蒸汽灭菌”等;第⑶小题错答“升高”的较多。第⑹小题答“60度以下稳定”或“热稳定性低”等偏离答案较远的错误较多。

【试题点评】试题素材新颖,但题干文字简洁,植物组织培养的具体过程用文字图解展示一目了然。所列的⑴~⑷小题的问题,均为选修一教材中的基础知识识记方面的问题;第⑷、⑸小题所问问题离开了选修一教材本身,有点活,但学生凭已有知识储备和一般智慧均能正确作答。2015年高考39题第⑷小题中的“为了进一步确定该酶的最适温度,应围绕▲℃设计后续实验”,似乎也在设置个把跳离教材本身的问题。

第40题:(15分)2015年10月,我国女科学家屠呦呦等因发现能有效治疗疟疾的青蒿素而获得了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在青蒿中,青蒿素的含量很低,且受地域性种植的影响较大。研究人员已经弄清了青蒿细胞中青蒿酸的合成途径(如下图的实线框“ ”内所示)。研究发现,酵母细胞也能够产生青蒿酸合成的中间产物FPP(如下图的虚线框“ ”内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FPP合成酶基因的表达过程中,完成过程①需要▲酶催化。

(2)为了提高青蒿素的产量,需要对青蒿细胞进行植物组织培养,用青蒿细胞培养到薄壁细胞的过程叫做▲,由薄壁细胞大量增殖的细胞分裂方式是▲。

(3)根据图示的代谢过程,若科学家用基因工程技术培育能产生青蒿酸的酵母细胞,需要向酵母细胞中导入 ▲ 、 ▲ 等。在基因工程的操作过程中,为了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能稳定存在、复制、遗传和表达,使其发挥作用,需要构建▲。

(4)实验发现,改造后的酵母菌细胞的基因能正常表达,但酵母菌合成的青蒿酸仍很少。根据图解分析,其原因可能是▲。

(5)利用酵母细胞生产青蒿酸的明显优势有▲(答对一个要点即可)。

【参考答案】(1)RNA聚合(2)脱分化 有丝分裂 (3)ADS酶基因 CYP71AV1酶基因 基因表达载体(4)酵母细胞中FPP部分用于合成固醇(或FRG9酶容易表达)(5)细胞繁殖快;代谢速率旺盛;易培养;成本低;克服地域性种植的限制等

【考查目的】本题以基因工程及植物细胞工程的原理、技术等为知识背景,考查学生的识记、理解及从示意图中获取某些信息加以应用的能力。

【评卷信息】第⑴小题,较多学生错答“RNA聚合酶”成了“DNA聚合酶”了;第⑵小题第一空部分学生答“脱分化”成了“再分化”;第⑶小题失分最多,前两空的错误答案主要有“ADS酶”“CYP71AV1酶”和“FPP酶基因”“FRG9酶基因”等;第三空有极少数学生不完整地答为“载体”的。第⑷小题主要是文字表述不清楚,或是词不达意。第⑸小题得分较高。部分学生做的题目是39题,涂答题卡时却涂的是40题。还学生超出规定的区域作答。

【试题点评】此题素材背景有点时髦,方才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我国女科学家屠呦呦的名字和“青蒿素”上了题干。试题围绕酵母菌通过基因工程和组织培养技术大量合成青蒿素做文章,考查学生关于选修三的基本知识。其第⑷小题所问与教材无关,要求学生从示意图中获取信息作答,有点难度;此外,还考了一个必修一的有丝分裂概念,契合了15年高考选做题的做法,如高考试题第39题第⑴小题中“微生物A菌体中的油脂通常可用 染色”就属必修一的内容,第40题涉及必修一、二的知识有好几处,如第⑴小题“在逆转录酶的作用下合成DNA”属必修二;而第⑵⑶⑷小题均有涉及必修三免疫调节的内容。

近两年的高考,选做题的题干,不像12、13年设有较多的文字材料阅读,题干变得短而简洁明了。试题设问重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但对知识点考查得特别细,特别碎。此次联考的第40题题干的阅读材料文字不算太多,但示意图中的有效信息的获取需要一些时间。16年高考是否还坚持14、15这最近两年选做题的命题风格,我们只能拭目以待。

四、后期二轮及综合复习备考策略与建议

1、努力做好三个回归

(1)回归教材 2015年高考生物试题中至少有4道选择题的素材来自教材,虽然许多教师抱怨这些题目过于简单,但稍加分析便可发现,这些题目抓住了教学中容易忽视和混淆的概念,有些就来自教材中的小体字内容或知识链接,几乎就是对教材知识的再现和变通,例如,15年卷Ⅰ考查了生长素的非极性运输、卷Ⅱ考查了人类猫叫综合征等。一轮复习虽然已经结束,但回归和充分利用教材的警钟必须长鸣。

(2)回归能力培养 高考命题以能力立意为主,考试说明提到的理解能力、实验探究能力、获取信息和综合运用能力,后三者都是对学生中学阶段比较高的能力要求,这些能力的相对达成是通过多种能力逐渐形成的,其中包括准确理解文本信息的能力、准确表达和科学表述的能力、思辨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等。这些能力的培养不可能一蹴而就,也没有“完成时”,二轮和综合复习阶段更应予以重视和加强。

(3)回归实验探究 高一、高二阶段,有的学校因没有实验条件,有的教师也没有试验习惯,致大多数学生没有实验经验。这样的教学现状势必在高考中受到冲击和影响,近几年高考已经在得到一定的印证。近两年高考虽然直接考查教材实验的试题分量较小,也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实验设计题目,但通过对实验操作、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考查学生的基本实验思维、思想和方法的题目分值不小,如14年约占40分,15年约占45分。后期复习,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实验进行归类,理解实验思路,理清变量关系,同时要对教材中的经典实验、学生实验、器材和试剂的正确使用等有明确的要求。此外,要重视学生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能力的培养。经常运用假说演绎、数据推理、建立模型和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训练学生,是提升学生对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能力的最为有效的办法。

2、试题组卷训练要以情境为依托,串联生物学知识

知识融入情境中才有活力,高考命题十分重视知识考点的情境再现。复习时,教师应当创设情境,串联零碎的生物学知识。如种子萌发情境,可囊括以下知识:细胞中的有机物(如脂肪、蛋白质、淀粉)的鉴定和水解,水的运输和存在形式,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光合作用,细胞分裂和分化,植物激素调节。如创设某生态系统的情境,则可涵盖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环境保护等内容。对于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相关知识,本身来自与实验探究,具体在运用过程中,应当变换情境,提升学生知识运用的灵活性。如教材以人体的体温调节和水盐调节为例,分析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15年卷Ⅰ30题,创设给兔注射肾上腺素及切断迷走神经情境,考查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14年卷Ⅰ31题,给正常鼠注射一定量的5%的葡萄糖溶液,考查血糖平衡调节和水平衡调节知识。对这类问题,教师可从情境类比、情境变换、情境融合等角度,引发学生的复习情趣,提升分析问题的能力。

3、积极探索必修、选修模块复习的新途径

新课标卷必修、选修模块单独命题,必修模块命题不与选修联系,但部分必修试题有必修模块之间的综合,选修试题也融入了必修知识。15年卷Ⅰ第1题为化合物(必修Ⅰ)和遗传物质(必修Ⅱ)的综合,题5为蛋白质(必修Ⅰ)和基因表达(必修Ⅱ)的综合。选修三模块试题15年与必修Ⅰ和必修Ⅱ的联系有好几处,似乎快变成考必修模块知识的题了。

复习建议:⑴ 对于必修模块,除做到夯实基础、侧重单元内综合外,还要注意对不同模块中涉及的相关内容进行适度的联系,比如提到微生物时,可联想到蓝藻(必修Ⅰ)、噬菌体和青霉菌(必修Ⅱ)、赤霉菌(必修Ⅲ);复习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必修Ⅰ)时,要联系到碳循环中的碳的输入和输出(必修Ⅲ);有关细胞癌变和分化的知识(必修Ⅰ),如分析其实质,则要涉及基因突变和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必修Ⅱ)。⑵ 对于选修模块的复习,其一,不要集中于某时段进行强化复习,而应该分散于平常。比如,在组卷训练时,有意思地围绕一个一个专题做文章;其二,就是要引领学生关注与选修某专题相关的必修中的基础知识。如发酵中的无氧呼吸;植物细胞工程中涉及的细胞分裂分化、植物激素;动物细胞工程中的细胞分裂、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免疫调节;胚胎工程中细胞全能性、细胞分裂分化;生态工程中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等。在二轮和专题复习中,选择选修Ⅲ的学校,可探索选修和必修的融合式复习方式。

4、追根求源,注重表达能力培养

生物属于理科,理科是讲“理”的。这就要求在解释某一生物学现象时,需要进行理性分析,即做到“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如14年题30(2)对次生演替所需时间短的原因分析;题39(3)分析培养基能不能用于分离和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原因;15年题40(2)分析用已知抗体检测抗原的原理等。

高考生物试题也讲究逻辑思维能力的考查。如13年题30(2)分析胰岛素降血糖的机理;30(4)分析餐后胰岛素浓度的变化;13年题31写出相关实验思路,预期实验结果和结论;14年题32(3)写出杂交试验的过程。这就要求复习过程中,要特别注重生物学现象机理的透析。如对植物向光性的机理分析:尖端产生生长素向下运输(极性运输),单侧光使生长素在尖端横向运输(向背光侧运输),致使尖端下部分背光侧多于向光侧,细胞纵向伸长快,导致植物向光生长。逻辑思维能力培养,主要集中在动物生命活动调节中的系列因果分析和遗传实验的设计及结果分析中,前者要注意示意图分析,后者应强调逆推正写。

上述两类问题的解答过程,还需要较强的文字表达能力作支撑,而这一能力更非能够一蹴而就了,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在平常的教学中,长期训练学生努力做到流利的说、准确的写,包括生物学概念和术语字词的正确书写。

5、专题训练不求大而全,但求小而准

(1)紧扣书本避免炒冷饭

紧扣教材,但不按一轮复习的模式。如将教材重新复习一遍,势必引起学生厌烦,如抛开书本,只进行大量练习,也是错误的做法。二轮复习阶段的专题复习,则是围绕教材,将教材的部分内容进行重新整合与编排,启发学生的思维,建立起新的知识体系,并且能带给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

(2)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

一轮复习强化了小主干知识,构建了章、节、单元的知识网络。二轮复习主要以专题形式对重难点知识进行重新构建和整合,把一轮复习中较为零乱、繁杂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形成跨章节、跨模块的知识网络体系,着重构建大主干知识网络。二轮专题复习有利于培养学生整体感知、整体联想和整体思维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3)与高考命题方式相吻合

专题复习与高考都是围绕某一主干知识,多角度、多层面地展开问题。前者是着力培养学生能力,而后者则是想方设法考查学生能力。

(4)专题设计的推荐案例

Ⅰ 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分析与计算:1、涉及一条食物链的能量流动计算 2、涉及食物网中有关生物量的分配计算。

Ⅱ 高考生物图表题的类型及解题技巧(题目形态):1、图形题:⑴概念图 ⑵结构模式图 ⑶过程示意图 ⑷遗传系谱图 ⑸实验装置图;2、坐标图:⑴直方图 ⑵曲线图;3、表格题:

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重要考点及专题设计结构):1、知识梳理 ⑴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①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②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③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④膜电位变化的曲线;⑤兴奋在突触间的传递;⑥兴奋传导与传递的比较;⑦兴奋传导方向的判断。⑵高等动物的激素调节:①主要激素的分泌部位及生理作用;②激素间的关系;③激素调节的特点;④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⑤下丘脑在稳态中的作用。2、典型例题分析 3、强化训练

Ⅳ 免疫专题:1、知识梳理 ⑴免疫系统的类型 ⑵免疫系统的组成 ⑶抗原与抗体 ⑷免疫细胞的来源和功能 ⑸记忆细胞与二次免疫反应 ⑹免疫异常 2、易错剖析(例题解析) 3、强化训练

Ⅴ 植物的激素调节:1、网络构建(概念图) 2、知识梳理 ⑴生长素的发现和运输 ①两个部位:胚芽鞘尖端(感光与产生)、尖端下面(弯曲与生长) ②运输方向(极性和横向) ③运输方式(主动) ⑵生长素的生理作用、特点和应用 ①生理作用 ②作用特点(两重性)③应用 ④实验: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材料选择、插条处理、浓度范围、变量控制、安全保障) ⑶其他植物激素 ⑷植物激素之间的关系 3、典例剖析 4、强化训练

另外类举:⑴种群与群落考点透析 ⑵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⑶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 ⑷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 ⑸DNA和蛋白质技术专题 ⑹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 ⑺组成细胞的分子 ⑻细胞的结构 ⑼酶与ATP ⑽细胞呼吸 ⑾光合作用 ⑿细胞分裂 ⒀物质的跨膜运输方式 ⒁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图表题解


相关评论
鄂公网安备 420881020000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