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举例说明物种、隔离的概念。
2、理解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
3、解释隔离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采用互动式教学模式,提供讨论素材,组织引导学生讨论,再共同总结。
二、教学重点
1、物种和隔离的概念。
2、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
三、教学难点
1、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
四、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教学目标
|
引入:隔离与物种的形成
一、物种的概念
二、生殖隔离和地理隔离的概念以及共同点
三、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
四、资料分析: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
五、小结本节重点内容
六、课堂练习
|
屏幕:英国曼彻斯特地区的桦尺蠖
提问:
1、桦尺蠖有没有进化?
2、桦尺蠖的基因频率有没有变化?
3、19世纪的桦尺蠖和20世纪的桦尺蠖是同一种生物吗?
说明“种”即“物种”。
给出课题。
提问:怎样判断两个种群是否属于同一物种?
引出种群和物种的概念。
屏幕:一片有马和绵羊的草原。
回忆种群概念,说明种群内个体之间可以自由交配,存在基因交流。
由此得出:物种是在自然状态下相互交配的一群生物。
由 “绵羊和马会自然自发地进行交配吗?”引出物种的个体之间产生的后代是可育的。
屏幕:金丝猴和长颈鹿的图片
由此说明判定物种的标准是多样的,并给出本节内容所下的物种定义的适用范围:在遗传学和进化论的研究中。
由此得出物种的完整概念。
提问:不同种的生物都不能交配吗?
由此引出螺——马和驴的不育后代,从而引出生殖隔离的概念。
列举生殖隔离的例子。
列举生殖隔离的不同情况:花期不同
两性生殖细胞的不融合
求偶方式的不同
生殖器官不相配
说明不同物种的个体之间不能交配,没有基因交流。
屏幕:东北虎和华南虎的图片
由此引出地理隔离的概念。
列举地理隔离的例子。
归纳生殖隔离和地理隔离的共同点:都不能进行基因交流。进而引出隔离的概念。
由问题“一个新的物种的形成要在怎么的情况下才会产生呢?”过渡到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
屏幕:课本的假想情境
要求学生通过观察图片思考下列问题:
1、一群快乐生活的鼠,雌雄个体之间可以自由交配,繁衍后代,这说明了什么?
2、当这群鼠被大河分开后它们是一个种群还是两个种群呢?
3、几千年后,大河干涸,两群各自都发生了变化的鼠会合在一起时,还能发生交配吗?
请学生回答,再请学生补充回答。
设疑:是什么原因造成同一物种分化成不同类型的新种?
屏幕:加拉帕戈斯群岛的地雀的形成
各个岛屿上的环境
各种地雀的图片
组织学生观察并讨论下面问题:
1、设想南美大陆的一种地雀来到加拉帕戈斯群岛后,先在两个岛屿上形成两个初始种群,这两个种群的个体数量都不多,它们的基因频率一样吗?
2、不同岛屿的地雀,产生突变的情况一样吗?
3、对不同岛屿上的地雀种群来说,环境的作用有没有差别?这对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产生什么影响?
4、如果这片海域只有一个小岛,还会形成这么多种地雀吗?
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组织引导,适时点拔,纠正。
以板书形式小结地雀形成的过程。
地理隔离 阻断基因交流 突变、基因重组和自然选择 基因频率向不同方向发生改变
种群基因库出现差异 差异进一步加大
生殖隔离 新物种形成
由此得出: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生殖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关键条件
总结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
①突变和基因重组
②自然选择
③隔离
再一次强调物种、地理隔离、生殖隔离等的概念以及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
一、填空
隔离是形成新物种的____________,常见的隔离类型有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隔离,通常经过长期的___________隔离常可达到________隔离。不同的地雀种群之间,一旦发生了_________隔离,就不会有__________交流了。
二、选择题
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主要作用是
A.使种群间的个体互不相识
B.使不同种群各适应于不同的地理环境
C.使种群间雌雄个体失去交配机会
D.使种群之间停止基因交流,并朝着不同
的方向演变
|
回忆并思考。
根据已学知识回答问题。
学生看图,巩固种群的概念,并一步步得出物种的完整概念。
思考,回答问题,并深刻理解生殖隔离,地理隔离。
从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的概念总结它们的共同点。
根据图片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并积极回答。
观察这13种地雀,思考讨论并回答相关问题,
学生解释地雀形成的过程。
牢记本节重点内容。
根据所学知识,做课堂练习。
|
发现问题,引起学生兴趣。
通过比较,巩固旧知识,学习新知识。
通过问答形式培养学生大胆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回答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回答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
巩固本节重点内容。
及时反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