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科学家最新研究发现,胰腺中的神经末端缺陷可能是老鼠患上1型糖尿病的“罪魁祸首”,这为1型糖尿病的治疗提供新的线索。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汉斯·迈克尔·多施博士在《细胞》杂志上发表文章说,有缺陷的神经末端可能吸引免疫系统蛋白对胰腺发起攻击,破坏其产生胰岛素的能力,这种破坏会导致糖尿病。如给患1型糖尿病的老鼠注射蛋白质或缩氨酸,修复有缺陷的神经末端,其病情会出现明显好转。
研究人员表示将尽快在有糖尿病家族史、患1型糖尿病几率较大的人群中展开调查,如果他们的传感神经存在缺陷,则可以证明胰腺中的神经末端缺陷是糖尿病的病因之一。研究人员还计划尝试给糖尿病患者注射缩氨酸,以检验这种治疗方法对人类糖尿病患者的效果。
多施博士还认为,这一发现对治疗2型糖尿病也有启发。给患者注射缩氨酸可以降低胰岛素流动的阻力,使其顺畅地将血液中的葡萄糖传递给人体细胞,从而防止病人变得更胖。
小资料
糖尿病分型
●一型糖尿病(过去被认为是胰岛素依赖或儿童期发病)的特征是缺乏胰岛素分泌能力。若不每天注射胰岛素,一型糖尿病会迅速引起死亡。症状包括尿液分泌过多(多尿)、口渴(烦渴)、常有饥饿感、体重下降、视力减弱和疲乏。这些症状随时会突然出现。
●二型糖尿病(过去称为非胰岛素依赖或成人发病)是人体无法有效利用胰岛素的结果。世界各地的糖尿病患者中有90%的人患有二型糖尿病,主要是因体重过重和缺乏身体活动所致。症状可能与一型糖尿病相似,但往往症状不明显。结果,可能在发病多年之后才诊断出患有糖尿病,此时则已出现并发症。直到最近,这类糖尿病还只见于成人,但目前也有肥胖儿童发病。
●妊娠期糖尿病是高血糖症, 最早在妊娠期间被确诊。妊娠期糖尿病症状类似于二型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通常都是通过产前筛查而不是报告症状后被诊断出来的。
●糖耐量受损(IGT)和空腹血糖受损(IFG) 是指人体血糖值介于正常与糖尿病血糖值之间过渡阶段的一种中间状态。糖耐量受损患者和空腹血糖受损患者面临发展为二型糖尿病的高度危险,虽然这并非不可避免。